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形成机制及诊疗新进展
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的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 20 年 1 月第 1 07 2 3卷第 2 3期
M dcl eailt, eebr O7 V 11, o2 ei cpua D cm e O , o.3 N .3 aR t e 2
・
18 ・ 73
胚 胎植 入前 非 整倍体 筛 查 的研 究进 展
习惯性流产发生胚胎染色体异常
者, 采用 P S从理 论上 明显降低 G 流产率 , 可作 为早 期不 明原 因习 惯性流产的一种治疗手段。但 对 于早 期 不 明原 因 习惯性 流 产 患 者 ,G 并不最经 济, PS 无染色体结
构异常的早期不 明原 因习惯性流 产患 者再 次 怀孕 仍有 5 % 的正 0 常生育概率。故 在生育率较高的
刘建兵 ( , 综述)冯 云( 校) 审
( 海 交通 大 学 附 属 医 院瑞 金 医 院生 殖 医 学 中心 , 海 20 2 上 上 005)
中图分类:0628 (072 . 8.3 10 . 4 20 )31 30 0 7
摘要 : 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是选择染 色体数 目正 常的胚胎用 于体 外受精/ 单精子 卵胞 浆 内 然流产最常见的原 因是染色体数 显微注射周期的移植 , 目前采用荧光原位 杂交方法可以分析 5条或 9条染色体。本 文主要概述胚 胎 目异常 , 尤其 是常 染色体 1、4 3 1、 植入前非整倍体 筛查在高龄待孕妇女 、 早期不明原 因习惯性流产、 复植入失败者 中应用 , 反 在这 些情 1、6 1 、 1 2 5 1 、8 2 和 2的三倍 体 , 其 况中发 生非整倍体 的概率较高 , 正常胚胎 鉴定 和非整倍体 的排除有利 于提高体 外受精 胚胎 移植 的
dc eMei l etr 咖 ut h dc n , aC e H sil Saga i tn n ei , hn hi 005 C / ) o t ,hnh i a ogU i rt Saga o 2 , h a pa Jo v sy 2 n A s a t Pe pa t ng n t r  ̄ g p S o ae po y S o s etyte ot ho o n - bt c : r m l i e ei s e t ( G )f n u l d w ue t i n f s crm s m r i no cc e i n r i in dod i h m o
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方法
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方法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是指个体染色体数目的异常,通常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缺失、增加或重排等突变导致。
这种异常在人类中较为常见,可以引起多种遗传病和发育异常。
因此,对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筛查非常重要,可提供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机会,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无创产前筛查无创产前筛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孕妇的血液样本来评估胎儿是否存在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
这种方法无需取胎儿组织或羊水样本,相对安全且无痛苦,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中。
无创产前筛查主要通过检测胎儿游离DNA中的染色体异常标志物来进行,如胎儿染色体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常见的三体综合征标志物为孕妇血浆中游离DNA中的胎儿染色体21号染色体的片段。
二、羊水穿刺羊水穿刺是一种有创的筛查方法,通过将细针插入孕妇腹部、子宫和羊水囊,取得羊水样本进行检测。
该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染色体分析结果,能够明确诊断是否存在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
然而,由于该方法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流产等,一般只在无创产前筛查结果阳性或高风险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进行。
三、绒毛活检绒毛活检是一种有创的筛查方法,通过取得胎儿绒毛组织样本进行检测。
该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染色体分析结果,并且可以早期进行,通常在怀孕8-12周进行。
绒毛活检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的流产风险,因此一般只在无创产前筛查结果阳性或高风险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进行。
四、胎盘活检胎盘活检是一种有创的筛查方法,通过取得胎盘组织样本进行检测。
该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染色体分析结果,并且可以早期进行,通常在怀孕10-12周进行。
胎盘活检的风险较低,但仍存在一定的流产风险,因此一般只在无创产前筛查结果阳性或高风险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进行。
五、胎儿超声检查胎儿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筛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检查胎儿的形态和结构来评估是否存在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
该方法可以观察胎儿的脊柱、四肢、头部等部位,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发布时间:2022-03-10T08:03:03.06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月22期作者:覃雪春[导读]覃雪春(来宾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来宾 546100)【摘要】染色体非整倍体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出生缺陷问题,且此种状况的发病率现阶段还在不断增加,明显导致新生儿出生质量呈下降趋势,同时此种疾病严重背离了优生优育的生育理念。
在此发展背景中,强化产前检查对于防止染色体出现非整倍体情况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无创产前基因检查属于一种新型的临床检查方式,且具有无创伤性、高安全性等特点,当前已被临床所广泛应用,其为临床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改善预后效果。
我国属于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其中染色体异常是造成出生缺陷情况出现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各种各样的染色体异常疾病之中,由于染色体非整倍体而造成的残疾情况以及生活障碍问题较为普遍。
因此,减少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的出生概率以及提高我国人口出生质量水平已然是目前大众关注度高的社会问题以及医学方面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无创产前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技术研究;应用进展现阶段临床对染色体非整体疾病主要采取以血清学与使用超声诊断学为基础的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开展无创伤性的产前筛查工作与有创性取样的产前诊断方式。
为此,在所得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胎儿对应开展选择性的流产措施,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1]。
随着母体外周血液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与研究,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研究以及胎儿染色体非整体治疗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但是新型的基因测序检测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大规模的并行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从而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技术支持。
一、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临床表现特点在孕妇外周血游离DNA中大约有90%-95%左右是属于母体自然凋亡DNA,但是大约有5%-10%左右的DNA是属于胎儿自身凋亡细胞产生的[2]。
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形成的机制
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形成的机制一、概述整倍体(euploidy)和非整倍体(aneuploidy)是指染色体组数的不同状态。
在生物界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经常发生,产生出具有不同倍体的个体。
整倍体是指染色体组数为正整数倍体的个体,而非整倍体则是指染色体组数不为正整数倍体的个体。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实现:核分裂和有丝分裂。
二、核分裂核分裂是指有核生物中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过程,是有丝分裂前的一种准备性工作。
核分裂可以产生出两种类型的细胞:一种是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即整倍体细胞;另一种是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细胞,即非整倍体细胞。
2.1 同源染色体分离不完全同源染色体分离不完全是非整倍体形成的一种机制。
它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同源染色体应该一对一地分离到不同的细胞。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同源染色体分离不完全,导致两个同源染色体被分离到同一个细胞中,而另一个细胞没有染色体。
这样一来,一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就增加了,而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就减少了,从而形成了非整倍体细胞。
2.2 缺失和重复核分裂中,染色体的断裂和连接也是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形成的一个关键过程。
当染色体发生断裂时,片段可能会缺失或重复。
如果缺失或重复的片段不是整个染色体,而是染色体上的一部分,那么就会导致非整倍体的形成。
这种染色体缺失或重复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在某些遗传疾病中。
三、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分离和复制过程,是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
有丝分裂可以产生出整倍体细胞,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形成非整倍体细胞。
3.1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应该被均匀地分离到两个细胞中,从而形成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然而,有时同源染色体没有正确地分离,导致同一个细胞中含有额外的同源染色体,或者另一个细胞中缺少同源染色体。
这样一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就会产生变化,形成非整倍体细胞。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新进展
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 F I S H) , P C R 主要用于单基 因遗传疾病 的诊 断 , F I S H  ̄ 主要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以及胚胎
性别 。 P G D 的主要适应证是单基 因疾病 、 遗传 l 生的染
国际生殖健康 , 计划生育杂志 2 0 1 4 年3 月第 3 3 卷第 2 期 J I n t R e p r o d H e  ̄ t h / F a m P l a n , M a r c h 2 0 1 4 , V o 1 . 3 3 , N o . 2
活检 , 采用 多种技术进行 遗传学诊 断 , 选择正常胚 胎 进行 移植 , 是 辅助 生 殖 技术 与分 子 生 物 学 技术 相 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产前诊断技术。随着微阵列及全 基因测序等综合分析技术 的临床使用 , 将为胚胎植
可供移植 的无遗传缺陷的胚胎 。H a n d y s i d e 等【 l J 率 先 对一对高遗传风险 的x 一 性连锁疾病夫妇的胚胎进
【 Ke y w o r d s 】 P r e i m p l a n t a i f o n g e n e i t c d i a g n o s i s ; P r e i m p l a n t a t i o n g e n e t i c s c r e e n i n g ; E m b yo r b i o p s y ; D i a g n o s i s
i mp l a n t a t i o n f a i l u r e , r e p e a t e d mi s c a r ia f g e s a n d s e v e r e ma l e f a c t o r i n f e r t i l i t y . T h e r e a r e d r a ma t i c c h a n g e s i n t h e
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的产前诊断研究进展
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的产前诊断研究进展3唐 宁(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1)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1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0921120203Study Progr ess of C hrom oso m e Aneuplo idy i n P rena ta l D i a gnosisTA N G N ing(M aterna l and Ch ild Hea lth Hospita l of L iuzho u,L iuzhou,Guangxi545001,China) Key wor d s:P renata l diagnosis;Chro mos o m e;Study p rogress 染色体非整倍体是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多或少了一条或多条。
非整倍体畸变可分为单体型、三体型、多体型、嵌合体。
临床上常见的非整倍体畸变包括了21三体综合征(Do wn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Edwa rds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Pa t au综合征),以及一些性染色体畸变,例如X单体(Turner 综合征),或性染色体三体,如47XXX(X三体综合征)、47XXY(Kli nefe lter综合征)、47XYY(XYY综合征)等。
多年研究表明13、18、21及X,Y非整倍体占新生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95%。
在这类遗传病中,在胎儿期常有流产、死胎、畸胎等,患儿可表现为先天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常伴有五官、四肢、内脏等方面畸形,对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
基于这点,学者们在不断地寻求各种诊断方法来避免这类患儿的出生。
近年来,随着多学科不断发展并相互渗透,使得产前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快捷和准确是发展方向。
目前常用的有非浸入性产前诊断方法和浸入性产前诊断方法。
1 非浸入性产前诊断方法1.1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的DNA和RNA 1997年Lo[1]等利用PCR技术在妊娠12周~40周孕期男性胎儿的孕妇血浆和血清中检测到睾丸决定基因(SRY)的特异性序列,确定了胎儿游离的DNA的存在,为非浸入性产前诊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基于孕妇游离DNA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质量控制技术评价指南(高通量测序法)征求意见稿
基于孕妇游离DNA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质量控制技术评价指南(高通量测序法)(征求意见稿)1.前言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并分析孕妇外周血中携带的胎儿的染色体突变异常风险,特别是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异的检测,是近几年出现的无创产前筛查新技术。
本指南主要是对企业研发、质检和产品应用关于质量控制和分析的指导性文件,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规范申请人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的产品设计开发、性能评价的诊断试剂技术指标和要求,并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不代替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的指南和规范。
本指南仅作为技术指导性文件使用,需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更新,本指南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2.适用范围本指南所述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是采用低深度全基因组的高通量测序法,指的是直接通过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进行文库构建、上机测序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深度的目标片段测序法,SNP突变测序法和表观遗传学甲基化的测序法等其他高通量测序法。
和本指南不相适应的其他高通量测序法,可以参照本指南的性能评价、质量控制的要求,并通过企业参考品,证明和本指南的要求具有实质性的等效性。
对于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或其他测序方法,在文中并未涉及,但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迅速,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方法在企业内部参考品设置、性能评估等,如有适用的方面,可以参照执行并证实实质性的等效性。
适用疾病类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fetal chromosome aneuploidies)中的21三体、18三体、13三体(Trisomies 21、18、13,即T21、T18、T13)。
本指南也适用于其它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如XXX,XYY,XXY, T9等。
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
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周慕平,刘娜,文君,黄艳,邓礼元*(邵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湖南邵阳422000)摘要:目的探究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某院产科收治的产前检查孕妇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统一应用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采集母体外周血进行无创产前筛查,系统评估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患病风险率。
针对高风险筛查结果孕妇采取分析染色体核型方式,研究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对纳入研究102例孕妇进行外周血检测,共102份标本,NIPT检测显示性染色体非整倍异常16例。
经咨询发现,16例孕妇均自愿接受检测,其中NIPT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6例,包括(45,X)3例;(46,XXX)1例;(46,XX)1例;(47,XXY)1例。
检测显示高风险8例,检出阳性率7.84%。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等同于无创产前筛查检测结果。
结论针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产前筛查应用无创产前DNA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由于该检测技术敏感性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为无创操作,对孕妇及胎儿的伤害较小,是提高生育质量的重要技术。
关键词:无创产前筛查;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核型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或减少)而引发的非单倍体整数倍疾病[1],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因此,需在孕早期产检进行诊断方能降低缺陷胎儿出生率,同时,减轻患病家庭的经济负担,提升生育质量[2]。
近年来,无创产前筛查(NIPT)作为新型胎儿染色体疾病检测技术应用于产前检测领域,相较于传统的脐血穿刺、羊水穿刺、胎儿组织活检、绒毛活检等检查手段更具权威性,且安全性高,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产前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cell free fetal DNA,cffDNA),使产前筛查、诊断体系更加完整,进一步优化产前检测技术,提升产前检测整体质量[3]。
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早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拷贝数变异的临床意义
・226・J Shasi Med Univ,Feb.2221,Vb52No5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早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拷贝数变异的临床意义郑芸芸,李佳,万陕宁,郑娇,党颖慧,张建芳,杨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西安710032;*通讯作者,E-maiR2ahgUongfcy@)摘要: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或绒毛组织染色体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210年1月至2020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就诊孕妇中胚胎停止发育的21例患者,主要集中在孕周为5-12周,留取流产组织,提取DNA,制备文库,高通量测序,对流产物DNA进行测序分析,得岀流产物的拷贝数变异,分析胚胎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结果。
结果①91例样本检测全部成功,检岀染色体异常样本41例,其中检岀非整倍体23例(30.77%),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3例(7.09%),性染色体嵌合2例(5.22%)。
检岀有非整倍体的染色体有2,8,9,7, 7,7,7,7,7,22号染色体,其中以7,7,22,X为高发。
检岀CNV中,其中片段鼻5Mb的CNV5例(54.55%),片段<5 Mb的CNV5例(54.55%)。
②产妇年龄超过38岁发生染色体异常率为53.6%,38岁以下产妇的发生率为38.5%;复发性流产患者22例,染色体数目异常高于初次流产患者。
结论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流产组织的非整体和拷贝数变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明确早期流产的病因,指导患者再次妊娠及优生优育。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技术;自然流产;拷贝数变异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663(264764-6225-65DOI:17.15758/j.imu.167-663.2641.62.67Clinical sionikcancc of high thraiugiput sequencing in the detection of chramosome aneuploiny and capy number variation in evriy spontanevus abortion U ssucsZHENG Yunynn,LI Jia,WAN Shaoning,ZHENG Jiao,DANG YingUyi,ZHANG Jianfang,YANG Hong*(Department of Obstetrios and Gynecology,Xaing H osp O o U Ate Fores MePicat University;Xi,an710032,Chinn;*CorresponCing autOoe,E-mait:2angaongfcO@ )Abstract:ObjecO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gh/roughput seqye/cis R the hetecTon of chromosome number and structure adnormaW/es in early syon/neoxs ahodion embuos or villous tissue.Methogs A total of91cases of adorkon embpos from pregnaht womer,mainly in the5-12weeds of gestation,whose embuos sWppeR developing from Januap207to August2022in the Depad/e/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p,Xping Hospital of the Air Force Mi/mp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Abortion tissues were collecwd,and DNA was extracted for librap pupauTon,higU-/rohohpyt seyuercing,seyuercing analysis.The copy number va/afon of the Uow prohyot was ob/ined,and the results of the embpc chromosome number and stuc/u vari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is①All91samples were successfully tes/d,of which,41cases were found chromosomal adnormaWm,including23cases of anenp/)ihy(34.77%),11cases of chromosome copy number va/afon(CNV-(7.09%),and0cases of mosaic of sex chromosomes (2.22%).The chumosomes with anenp/)ihy were2,8,9,1,7,1,7,7,7,22.Among them,the incihe/ces of7,7, 22,and X were higher.Among the de/c/d CNVs;5cases(54.55%)were CNV with a fragme/t/■5Mb,and5cases(54.55%)were CNV with a fragme/t<5Mb.②The incihe/ce of chromosomal adnormafWes was53.6%in womer over38years and33.5%in womer below38years.A/tai of22paTe/ts had recarre/t miscar/age,and the adnormai chromosome numb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ts with first miscar/age.Conclusion Chromosomal adnormaWm is the main cause of spon/neoxs ahodion.HigU-/rohghpyt seyuercing tecynolouy has high se/siWvity and specificim for hetecTng non-XolisTo andnumber va/afons in adorkon tissxe,which helys to cla/R the cause of early adorkon and guide p-ppgnancy and exge/ics of paTe/ts.Key woais:high/phghpyt seyuercing,early syon/neoxs aPodion;number variations自然流产(spoh/sous aPodiox,SA)为妇产科常见疾病,在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1%20,其中早期流产(孕6-1周)约占89%o自然流产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胚胎因素、免疫因素、母体因素、环境因素等,而因为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原因导致的早期流产约占50%2刁。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检测试剂盒高通量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检测中,不同公司在不同的测序技术平台上开发了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
目前尚无相关的标准对试剂盒的性能及使用进行规范。
项目名称定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
标准起草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撰写。
主要起草人:曲守方等。
2、工作过程本标准于2018年3月形成工作组草案,2018年4月11日在北京召开了工作组草案讨论会,5月30日召开标准研讨会,针对工作组草案和验证方案进行了讨论。
会后在2018年月至月组织企业对标准进行了验证,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1、标准制定的意义、原则染色体非整倍体是指相对于人的正常的46条染色体而言,细胞中的某一条或几条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与婴幼儿期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新生儿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为1/60,其中21三体(唐氏综合征)、18三体(爱德华氏综合征)和13三体(帕陶氏综合征)是三种最主要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在新生儿中发病率分别为1/(600-800)、1/(3500-8000)和1/(7000-20000) 。
临床上对胎儿这几种病变产前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B超引导下的羊水穿刺,再将羊水细胞培养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该技术检测结果准确,但所需时间长,检测过程中还可能导致羊水量骤减而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另外羊水细胞不易培养,不便于大规模的产前普查。
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是通过检测孕妇外周静脉全血样本中的胎儿游离DNA,然后对测序信号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对21、18和13号染色体所属的DNA 片段数量进行统计,将统计的结果与大量正常样本构成的参考集合相比较,从而获得样品中所含的DNA 片段数量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实现对21、18和13三体综合征快速的产前辅助诊断。
染色体非整倍体嵌合在产前诊断中的运用你了解么
染色体非整倍体嵌合在产前诊断中的运用你了解么染色体存在缺陷时,患儿发生重大遗传病的概率较高,新时期,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能实现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大片段结构异常问题的有效诊断;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无创产前检测也获得了广泛应用,其在21、18、13、X、Y五大染色体病筛查中效果显著,有喜爱的染色体异常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在这些技术应用中,受诊断标本来源广泛、体外细胞培养复杂、临床结局多样等因素的影响,染色体嵌合难度较大,尤其是染色体非整倍体嵌合,其更给产前诊断工作带来较大难度,针对这些问题,还应注重嵌合体的有效处理。
先就染色体非整倍体嵌合在产前诊断中的运用做介绍。
1、嵌合体的类型嵌合体指的是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的个体,其包含了同源嵌合体和异源嵌合体两种形式。
在产前诊断中,细胞遗传学诊断中所讲的嵌合体主要指同源嵌合体。
从生物学角度看,嵌合体与胚胎的发育具有一定联系,当单倍体性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其会形成二倍体性合子,随后经过卵裂期发育成囊胚,囊胚半酣了64个细胞,且这些细胞尚未开始分化。
过了这一阶段后,胚胎会开始分化,此时,绝大多数细胞会变为滋养细胞,而有16个细胞相互联系、结合组成了内细胞群,在这些细胞中,除4个细胞形成胚胎本身外,其余细胞会发育成绒毛膜、羊膜、胎盘等胚外组织。
一般性嵌合、限制性嵌合是同源嵌合的两个主要形式。
前者指的是胎儿和胚外组织嵌合的一种现象,其多产生于胚胎发育早期、细胞分化之前;而后者指的是染色体嵌合仅仅局限于脑、胎盘等某个局部组织中。
产前诊断实践中,限制性嵌合是检查的重点,有研究显示,在产前检查中,出现限制性嵌合的现象会达到1~2%。
2、嵌合体的形成机制临床研究表明,一般性嵌合和限制性嵌合在作用机制中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其形成过程受两个因素影响:第一,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不分离现象,这种情况在有丝分裂中较多,当两条姐妹染色体单体分离失败时,则细胞内某一条染色体为单体性,而在另一细胞中,会形成三体性的染色体。
pgt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进展
第49卷第11期2019年11月新疆医学XINJIANG MEDICAL JOUKNALVol.49No.11November.2019•专题研究.PGT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进展赵琼珍,阳娟,于慧君,庞敏,黄卫东(新疆佳音医院,乌鲁木齐市,830001)中图分类号:R3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83(2019)11—1066—07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是一种检测胚胎遗传物质组成的方法,自1989首次应用于辅助生殖距今近三十年。
PGT 包括PGS和PGD,现根据疾病的类型重新定义为PGT-A,PGT-SR,PGT-M。
随着胚胎遗传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一系列诸如囊胚活检,芯片检测技术以及第二代测序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本文从胚胎学和遗传学的角度对PGT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与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相结合,可在胚胎移植到母体之前检测胚胎的遗传异常,即三代试管婴儿。
起初三代试管婴儿被定义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PGS),现被重新定义为PGT O根据检测疾病类型不同PGT分为PGT-A(PGTfor Aneuploidies,非整倍性)、PGT-M (PGT for Monogenic/Single gene defects,单基因病)、PGT-SR(PGT for Chromosomal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结构变异)。
PGT-A能筛选整倍体的胚胎,从而降低植入失败,异常妊娠和流产的风险。
PGT-SR主要用于染色体结构重排携带者。
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形成的机制
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形成的机制
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形成的机制
概述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和复制。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被复制并分配给新的细胞。
这个过程可以导致整倍体或非整倍体的形成,这取决于染色体复制和分配的方式。
整倍体
什么是整倍体?
整倍体是指一组染色体都有两份完全相同的基因组。
在人类中,正常情况下每个细胞都有46个染色体,其中23个来自母亲,23个来自父亲。
这些染色体成对存在,每一对都包含一个来自母亲和一个来自父亲的染色体。
如何形成整倍体?
在有性生殖中,精子和卵子都是单倍体(只有一份基因组),当它们
结合时就会形成双倍体(有两份完全相同的基因组)。
这种情况下所有细胞都是双倍体。
非整倍体
什么是非整倍体?
非整倍体指一个细胞具有不同数量的染色体或不同数量的基因组。
例如,在人类中,三个21号染色体会导致唐氏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
如何形成非整倍体?
非整倍体的形成通常发生在染色体复制或分配时出现错误。
例如,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可能会不正确地分配到新的细胞中,从而导致非整倍体的形成。
此外,一些化学物质和辐射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异常,进而导致非整倍体的形成。
结论
整倍体和非整倍体是由不同机制引起的。
在有性生殖中,双倍体通常是正常情况下的状态。
然而,在染色体复制或分配时出现错误时,就会导致非整倍体的形成。
这些异常可能会对生物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并导致一些疾病和缺陷。
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这些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发展。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技术评价指引高通量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技术评价指南(高通量测序法)1.前言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以及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 已经进入了规模性的临床应用。
在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中,约50%存在染色体异常,可导致移植后早期胚胎丢失、自然流产和死产,是限制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和有效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 PGS)是在现有辅助生殖技术基础上对植入前的胚胎细胞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检测,以选择染色体正常的胚胎进行植入从而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是近几年出现的胚胎植入前筛查新技术。
本指南旨在规范申请人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法)的产品设计开发、性能评价的诊断试剂技术指标和要求,并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不代替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的指南和规范。
本指南主要是对企业研发、质检和产品应用相关质量控制和分析的指导性文件,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南。
本指南仅作为技术指导性文件使用,需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更新,本指南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2.适用范围本指南所述的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是指采用胚胎细胞进行的低深度全基因组的高通量测序法,通过对获取的单个或有限的胚胎细胞的全基因组扩增产物进行全基因组高通量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的试剂盒,并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学信息分析,从而判断胚胎的染色体是否为非整倍体,或是否含有拷贝数变异(CNV,Copy Number Variants)的片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和筛查的研究进展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和筛查的研究进展刘茜桐;田莉;师娟子【摘要】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PGD)和筛查( PGS)是近年来发展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PGT)方法。
PGD主要适用于父母携带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平衡易位,通过体外受精,在胚胎移植前检测特定的突变以及非平衡染色体异常是否传递到卵子或胚胎。
PGS是运用相同的检测方法检测胚胎染色体非整倍性,通过移植正常的胚胎从而提高妊娠率。
PGD/PGS相关检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统FISH技术逐渐被取代,更多的新技术也在研发中。
但是,PGD/PGS仍存在费用昂贵,无法检测所有胚胎异常等不足之处。
该文综述PGD/PGS相关进展和PGD/PGS 所存在的问题。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 PGD) and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 ( PGS) are recently developed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 PGT) .PGD is applied when one or both genetic parents carry a gene mutation or a balanced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 and testing i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at specific mutation or an unbalanced chromosomal complement has been transmitted to the oocyte or embryo .PGS uses the same method for detecting embryo chromosomal aneuploidy in order to improve pregnancy r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related with PGD /PGS, FISH is gradually being replaced and new methods are underresearch .However , PGD/PGS is expensive and can not detect all abnormalities of the embryo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advancement and shortcomings of PGD/PGS.【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6(027)001【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植入前;遗传学筛查;遗传学诊断;非整倍体【作者】刘茜桐;田莉;师娟子【作者单位】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0;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0;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5.5[Abstract]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 and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 (PGS) are recently developed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PGT). PGD is applied when one or both genetic parents carry a gene mutation or a balanced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 and testing i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at specific mutation or an unbalanced chromosomal complement has been transmitted to the oocyte or embryo. PGS uses the same method for detecting embryo chromosomal aneuploidy in order to improve pregnancy r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related with PGD/PGS, FISH is gradually being replaced and new methods are under research. However, PGD/PGS is expensive and can not detect all abnormalities of the embryo.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advancement and shortcomings of PGD/PGS.[Key words]preimplantation;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 (PGS); aneuploidy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是通过体外受精或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获得胚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胚胎进行检测,以获得无遗传疾病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避免患儿出生以及反复人流或引产导致的生理和精神创伤[1]。
IVF-ET周期中1PN及0PN胚胎的非整倍体研究进展
IVF-ET周期中1PN及0PN胚胎的非整倍体研究进展韦多;张翠莲;宋小兵;谢娟珂;刘琦;呼琳;殷宝莉【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2(021)003【总页数】4页(P374-377)【作者】韦多;张翠莲;宋小兵;谢娟珂;刘琦;呼琳;殷宝莉【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河南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在人类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中,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授精18~20 h内通过光学显微镜对胚胎原核数目进行观察及评分[1],以观察到明确的2PN(pronucleus)及2PB(polar body)作为正常受精的判断标准[2],从中选择优质的胚胎进行移植。
1PN、0PN通常被视为异常受精胚胎[3],与多原核及发育停滞的2PN胚胎一同作为废弃胚胎被销毁,目前此方法被广大中心所采用。
但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错过了最佳的观察时机,从而可能造成胚胎资源的浪费。
从提高IVF-ET成功率,降低治疗周期取消率,减少染色体病患儿出生的角度出发,如果要将这部分胚胎加以利用,研究其染色体非整倍体性,对判断其移植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1 对1PN及0PN胚胎利用的必要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在人类IVF-ET周期中十分常见,它可导致自发流产、死产以及早期胚胎丢失等,进而造成妊娠失败。
21号染色体三倍体引起的Down综合症患者发育迟缓、智力低下,13号染色体三倍体患者智力严重缺陷且伴有兔唇。
染色体疾病在人群中的爆发率相当高,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高达7.3‰,18号染色体三倍体所引发的Edward综合症在人群中的爆发率也高达1/2 000。
非整倍体简介
非整倍体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1拼音fēi zhěng bèi tǐ2英文参考aneuploid3注解非整倍体是染色体组中比正常二倍体增加或减少个别染色体的个体。
2n体细胞的某同源染色体只有一条的个体称单体,即2n1。
大多数动植物的单体不能成活,只有异源多倍体小麦和烟草分别有成套的21种和24种不同的单体,是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和基因定位的基础材料。
2n体细胞的某同源染色体有三条的个体称三体,即2n 1。
在人类有一种遗传病叫“先天愚型”的,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147,即为三体。
经显微镜检查,多的是第21号染色体,所以这种遗传病又称“21三体”。
产生原因是母亲的性细胞减数分裂时,第21对染色体没有分离,从而产生具24条染色体的卵子(1n 124)。
这样的卵子与正常 *** (1n23)结合,发育成“先天愚型”(2n 147)。
患者呈特殊的呆滞面容,头小、后脑低平,鼻根平,下颌小,口常半开;初生儿常有第3囟门(图),发育迟缓,智力迟钝,患者掌纹中,主线C 走向中指和无名指之间,atd角约70°,拇趾球区有胫侧弓状纹。
2n体细胞缺失了某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称为缺体,即2n2。
由于缺少一对染色体,个体的生存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普通小麦等少数物种有人工保存的成套缺体。
非整倍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不正常所致,如后期Ⅰ的同源染色体不分开或后期Ⅱ两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结果形成(n 1)和(n1)两类异常配子。
当这些配子与正常配子(n)结合,就产生单体(2n1)和三体(2n 1)。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染色体数目畸变—非整倍性改变
非整倍性改变
医学 遗传 学
医学遗传学
染色体数目畸变
正常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二倍体,即2n=46; 精子或卵子为单倍体,即n=23。如果染色体数目发生 了改变,即偏离了正常数目,称为染色体数目畸变。
分
整倍性改变
为
非整倍性改变
遗传学教研室
医学遗传学
(一) 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及其形成机制
胞
Ⅱ不分离
24
22
23
23 生 殖
细
胞
遗传学教研室
医学遗传学
(一) 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及其形成机制
一 染色体数目畸变
2 非整倍体的形成机制 (1)染色体不分离
➢ 减数分裂不分离
异常生殖细胞
24
224
47
45
23
23
三体型受精卵 单体型受精卵
正常生殖细胞
遗传学教研室
医学遗传学
(一) 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及其形成机制
遗传学教研室
医学遗传学
(一) 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及其形成机制
2 非整倍体的形成机制 (2)染色体丢失
46
XX 受精卵
嵌合体
中期
后期
核型:45,X/46,XX
一 染色体数目畸变
46 XX 子
细 45 胞 X
遗传学教研室
医学遗传学
(一) 染色体整倍性改变及其形成机制
非整倍性改变
超二倍体 亚二倍体
染色体不 分离
遗传学教研室
医学遗传学
(一) 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及其形成机制
2 非整倍体的形成机制
包
染色体不分离
括 染色体丢失
一 染色体数目畸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chromosome )存在于细胞核当中,作为遗传信息(基因)的载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胚胎非整倍体(embryo aneuploidy )即胚胎染色体数目为正常染色体数目的非整数倍,丢失或增加了单个或几个。
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对于胚胎和胎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是胚胎着床率降低、发育停滞、流产率升高[1],胎儿期流产、死产及先天性疾病[2]的主要原因。
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细胞有丝分裂期染色体重组发生异常。
35%的孕妇妊娠是非整倍体,尤其在植入前胚胎中比率更高,由于非整倍体胚胎具有较差的发育潜力所以在围植入期和整个胎儿寿命期被淘汰[3]。
女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因其独特的复杂性而较易发生错误,在育龄妇女中卵母细胞的20%-30%(和高达高龄孕妇的卵母细胞的70%)为非整倍体[4]。
而精子的只是1%-8%[5]为非整倍体,在精子中非整倍体的发生率与父系年龄无关[6]。
1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形成机制1.1雌性生殖系统1.1.1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文献显示动物[7]和人类[8]的数据表明功能性卵巢储备功能丧失可能与增加的胚胎非整倍体有关。
导致人类卵母细胞和胚胎非整倍体率升高的机制仍然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主要由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MI )中同源染色体(二价体)的错误分离引起的,母亲年龄高是主要危险因素[9]。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染色体分离错误的风险逐渐增加,而生育力及卵泡质量下降。
因此,大约35岁开始女性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下降,流产率及胎儿畸形率风险增加[10]。
Franasiak 等人的一篇回顾性文献发现胚胎非整倍性的最低风险在26至30岁之间,年轻和高龄组的非整倍性率更高,并且更复杂的非整倍体的风险增加。
23岁及以下女性的非整倍性>40%。
26-37岁女性的非整倍体胚胎率最低(2%至6%),42岁时为33%,44岁时为53%。
非整倍体活检组织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复杂非整倍性的比例增加,最后,三体性/单体性比率接近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最小化[11]。
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其成功率也随年龄逐渐下降,中华医学会CSRM 上报系统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新鲜IVF-ET 统计<35岁女性临床妊娠率为60.88%;35-37岁为51.9%;38-40岁为38.27%;41-42岁为24.49%;42-43岁为13.97%;>44岁女性下降至9.3%,且>40岁的女性流产率为50%左右。
AMH 、FSH 与非整倍体的关系: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是一种糖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在雌性主要由直径小于4mm 的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卵巢窦前卵泡和睾丸未成熟的Sertoli 细胞所分泌。
AMH 近年常与AFC 、性激素等共同作为预测卵巢储备的标志物,进而评估卵巢反应性。
临床辅助生殖医师也常根据AMH 数值来选择合适的促排卵药物用量[12]。
AMH 可通过调节卵巢类固醇生成来影响卵泡形成,与类固醇激素,促性腺激素和肽类相比AMH 水平较稳定,在整个月经周期中不显著改变,也不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妊娠或口服避孕措施的影响[13]。
Beth J .Plante 等研究发现AMH 水平降低与胎儿非整倍体相关(由产前染色体核型确定),AMH 值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但在非整倍体胎儿和整倍体胎儿妇女之间无差异[14]。
低孕妇AMH 水平可能是胎儿早期流产胎儿非整倍体的预测指标[15]。
2015年美国的一篇回顾性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控制年龄,窦卵泡数,体重指数和胎次,发现血清AMH 与整倍体胚胎比例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P =0.02),特别是在37岁以下的不育患者中[16]。
因此,认为孕产妇低AMH 水平似乎是早关键词:减数分裂;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卵母细胞;精子;PGS ;PGD 中图分类号:R71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2238(2019)5-571-06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19.5.047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形成机制及诊疗新进展陈佳1综述,伍琼芳2审校(1.南昌大学医学院,南昌330006;2.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330006)通信作者:伍琼芳·综述与讲座·期流产中胎儿非整倍体临床预测的独立性标志,然而在不久的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前瞻性的方式来证实血清AMH水平与早期流产的非整倍体风险之间的关系。
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能够调控人体的生长、发育及青春期性成熟、以及生殖相关的一系列生理过程。
近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关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各种内分泌物学标志物是否与非整倍体妊娠有关。
基础性激素测定一般于女性月经周期的早卵泡期进行,2015年LA Bishop等人对8219例刺激周期进行了研究,发现FSH升高与年轻女性的妊娠丢失无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出生缺陷影响越来越大,并且未发现FSH升高与非整倍性增加独立相关的迹象[17]。
AFC与非整倍体的关系:众所周知,AFC、FSH、AMH、卵巢大小、抑制素等常被用于评估卵巢储备。
胎儿时期就已经决定了女性卵巢卵泡池中卵泡的数量:在胚胎20周时约有600万至700万个,出生时减少至lO0万至200万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数目不断下降,30-40岁时下降至四分之一,之后生育力逐渐缓慢下降,至绝经时基本失去。
而由于个体绝经年龄,及卵巢功能的个体差异较大,B超监测AFC能更直观的更便捷的评估卵巢功能,故而非整倍体发生率可更好的通过监测AFC来预测。
Maribel Grand等进行了一项纳入934名女性的前瞻性研究,比较其非整倍体妊娠率及AFC,发现在基础AFC较少的女性其非整倍体妊娠发生概率较高[18]。
这反映了窦卵泡计数对于非整倍体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1.1.2卵母细胞遗传质量染色体分离错误与非整倍体的关系:非整倍体是人类早期胚胎丢失,流产和胎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
非整倍体形成主要是由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MI)中同源染色体(二价体)的错误分离引起的。
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及DNA分子数目减半。
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可以阻止染色体分离,直到姐妹染色单体正确地连接于有丝分裂纺锤体上,它通过在中间平板上的所有染色体的聚集和排列(生物合成)之前产生阻止Cdc20从激活促进复合体/环形体(APC)的后期的信号来实现。
有相关文献报道,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染色体失去凝聚关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分离错误逐渐增加,环境污染和荷尔蒙变化也可能影响[19]。
母体年龄在非整倍体的形成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最近的一项研究观察20,000个非整倍体卵母细胞系列(涉及染色体13,16,18,21和22),错误分离率从35岁到43岁以上的女性之间,由20%达到60%,在38岁以上的IVF患者中,几乎每一秒的卵母细胞都是异常的,起源于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20]。
交叉成熟缺陷与非整倍体的关系:配子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其中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发挥关键作用,以确保正常的分离。
2017年最新文献,ShunxinWang等人详细研究了人类男性和女性减数分裂中的交叉形成,通过建模分析结果表明,两性中的重组通过相似的步骤有效地进行。
但是,在女性中,约25%交叉成熟缺陷,推断这种“女性特异性交叉成熟缺陷(Cell2017;168;977-89e17)”对染色体错误分离的高水平和由此造成的人类女性卵母细胞的分裂异常造成的非整倍性(例如,给予唐氏综合征)做出重大贡献。
此外,同一细胞核中不同染色体上的交叉水平倾向于共同变化,这是由染色质环大小的全核调控引起的效应[21]。
揭示了胚胎非整倍体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卵子。
1.2雄性生殖系统虽然非整倍体胚胎形成主要由于母系因素产生,但是精子非整倍体率升高对于胚胎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正常人群的精子非整倍体发生率升高,不同种类患者(不育、体细胞核型异常患者)的精子非整倍体率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或暴露有害化学物质中均可能导致父系减速分裂异常从而引起胚胎非整倍体增加[22]。
1.2.1正常人群精子非整倍体率升高精子发生过程中导致胚胎非整倍体的非分离机制主要是是无臂分离和前体细胞分裂(PSSA),精子与卵母细胞非整倍体发生率的差异并不是由于染色体分离错误的差异,而是由于精子减速分裂发生过程与卵母细胞相比存在监测和阻止精子数量异常的减数分裂后检查点。
对于单条染色体来说,平均的二体率大约是0.1%,总的非整倍体率估计为4.5%(2×2.26)。
比精子核型分析所得结果(1.8%)要高。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非整倍体中度升高的男性患父亲非整倍体妊娠的风险更高[23]。
最近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33例病例和27名对照者,采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SCSA)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缺口末端标记(TUNEL)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环境和家庭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检查,并对精子DNA/染色质状况进行了研究,以调查男性配子在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中的含意。
发现病例与对照组在受孕时间、体重指数(BMI)、不孕症家族史和生活环境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精子总活力和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明显下降。
精子DNA断裂或染色质完整性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非整倍体、超单倍体和18号染色体二体的精子数量显著增加。
提示精子非整倍体的增加可能导致在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24]。
1.2.2少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与非整倍体的关系精子形态对胚胎染色体的影响有报道显示,形态精子数量减少的夫妇(4%以下)和正常形态精子细胞水平正常的夫妇(4%以上)的胚胎染色体有显著性差异[25]。
在正常精子水平较低的组中,染色体正常的胚胎率明显降低,性染色体三倍体和常染色体单倍体和三倍体的发生率增加[26]。
不育患者的精子非整倍体率显著增高,且非整倍体率随男性因素的不育程度严重性而增加。
Sarrate等回顾性研究319名不孕患者中发现这一群体的性染色体二体率较正常值高2-3倍,2l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及二倍体率亦增高3倍,结论表明少精症与非整倍体率增高相关,特别是严重的少精子症,然而,并未发现畸形精子症与非整倍体之间的关系[27]。
另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补充,畸形精子组胚胎基因组中常染色体三倍体、单倍体和性染色体三倍体的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畸形精子夫妇中Klinefelter综合征儿童的出生风险较高,整倍体胚胎性别比分析表明,畸形精子症夫妇的男性胚胎形成减少[28]。
这证明了父亲精子形态学异常与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以及在后代基因组中的性染色体重复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