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交换》课程项目第二组

合集下载

《企业网搭建与应用》教学课件 项目2-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企业网搭建与应用》教学课件 项目2-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 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
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背板带宽 兆以太网来说,包转发率的计算方法是
(Gb/s):32表示交换机是G Byte型,交 1000000000b/s/8b/(64+8+12)。
换32G的数据只需要32/8=4s。
24
2.3 交换机的主要参数
交换机的主要参数
2.4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
6
预备知识
2.5
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与基本配置命令
2.6
交换机级联技术
2.7
交换机堆叠技术
2.8
交换机集群技术
7
预备知识
2.9
交换机链路聚合技术
2.10
交换机连接生成树技术
2.11
交换机端口链路类型
2.12
VLAN虚拟局域网
8
2.1 IP地址与MAC地址
1 IP地址
9
2.1 IP地址与MAC地址
目前全球的IPv4地址非常紧张,企业已经不可能从ISP (Internet服务提供商)那里获得足够多的IP地址来为企 业服务,最多也就是获得几个IP作为企业网出口服务地址。 企业内部网络设备使用IP只能使用私有IP地址,如A类地 址中的~,B类地址中的~,C类地址中的~。具体选择 时要选以上地址中的哪类,要根据企业的规模来决定。如 果企业规模较大可选择B类地址,规模较小可选择C类地 址。然后将ISP提供的公网地址用于需要外部访问的服务 器和内部地址访问外部地址的转换地址,如WWW服务器、 E-mail服务器等。
12
2.1 IP地址与MAC地址
2 MAC地址
MAC(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实际上就是网卡的物 理地址,它好比我们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全球唯一性。MAC地址 采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共六个字节(48位)。其中,前三个字节是由IEEE 的注册管理机构RA负责给不同厂家分配的代码(高位24位),也称为“编 制上唯一的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后三个字 节(低位24位)由各厂家自行指派给生产的适配器接口,称为扩展标识符 (唯一性)。

02 项目二 使用SVI实现VLAN间路由

02 项目二 使用SVI实现VLAN间路由
1.介绍VLAN、SVI概念及应用场景
介绍VLAN、SVI概念及应用场景,并着重介绍VLAN与LAN之间的异同点。
2.介绍交换机实现VLAN、SVI的原理
介绍工作原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后续的配置和拍错。
3.配置VLAN、SVI、静态路由
讲授配置过程命令。着重强调SVI接口和命令区分开。
实验环境:专业实训室或计算机机房
硬件需求:计算机2台、交换机1台、网络线(若干根)
软件需求:Secure CRT
教学
资源
电子课件
任务录像
电子教案
教学
方法
项目教学法
LTMD(Learning、Training、Mentoring、Doing)教学法
教学
过程
步骤
主要内容
教学组织
任务
引入
讲授VLAN概念、场景、使用环境等相关背景知识。强调VLAN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技术,几乎所有的网络都有VLAN的存在。着重讲授VLAN与LAN之间的区别,以及交换机使用SVI实现VLAN间通信的工作原理。从而为后续的实验配置和拍错提供知识储备。
作业
布置
作业和提交方式:
1.教材课后作业
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过程及成果评价
单元
名称
项目2 使用SVI实现VLAN间路由
学时
6
任务
描述
讲授VLAN概念、场景、使用环境等相关背景知识。强调VLAN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技术,几乎所有的网络都有VLAN的存在。着重讲授VLAN与LAN之间的区别,以及交换机使用SVI实现VLAN间通信的工作原理。从而为后续的实验配置和拍错提供知识储备。
项目二使用SVI实现VLAN间路由
【场景设计】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标准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交换技术基础模块二:信令方式模块三: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模块四:数字交换原理和数字交换网络模块五:C&C08程控数字交换机模块六:程控用户交换机的工程设计与管理维护模块七:ATM异步传送方式八、说明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2、模块学时分配3、考核方法及手段4、注意事项一、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二、适用专业: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技术三、必备基础知识:通信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2、课程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职高专应用性专门人才。

使学生掌握程控交换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同时,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从事程控交换等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打下必要的基础。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本课程学习以应用为目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尺度,突出基本概念,掌握关键技术。

主要教学要求为:1、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2、理解话务量基本概念和话音信号数字化基本原理3、掌握7号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7号信令系统的工作原理4、理解程控操作系统及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原理5、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结构及数字交换的基本原理6、了解程控交换系统的软件结构及软件技术7、了解分组交换、ISDN和ATM技术的应用六、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交换与通信网原理;掌握7号信令系统的功能、信令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掌握复用器、分路器的作用以及数字交换网络的组成;掌握ATM在B-ISDN、计算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互联和虚拟局域网中的应用。

2、难点:SU的三种格式及其功能;程控交换软件中的呼叫处理程序、程序的执行管理、故障处理、呼叫处理过程;统计时分复用、逻辑信道、虚电路和数据报等概念以及帧中继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ATM网络的业务量管理包括:网络资源管理、呼叫接纳控制、使用参数控制、信元丢失和优先级控制以及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等;分层交换的概念;TCP/IP的分层模型、路由及路由协议、IP交换;业务、呼叫控制和承载分离、软交换技术的网络体系结构。

现代交换分组交换

现代交换分组交换

PSE
DCE
DTE-数据终端设备 DCE-数据电路终止设备 PSE-分组互换设备
4.1.4 虚电路与数据报
虚电路服务
• 所谓虚电路服务,是指顾客在数据传送之前经过网络建 立一条端到端旳逻辑上旳虚连接。
§实电路?
§虚电路和实电路有何区别?
分组互换中旳虚电路和电路互换中建立旳电路不同 :
• (1)分组互换以统计时分复用旳方式在一条物理线路上
能够同步建立多种虚电路,两个顾客终端之间建立旳是虚 连接;而电路互换以同步时分方式进行复用旳,两顾客终 端之间建立旳是实连接。 • (2)建立实连接时,不但拟定了信息所走旳途径,同步 还为信息旳传送预留了带宽资源;而在建立虚电路时,仅 仅是拟定了信息所走旳端到端旳途径,但并不一定要求预 留带宽资源。之所以称这种连接为虚电路,是因为每个连 接只有在发送数据时才排队竞争占用带宽资源。
• (3)逻辑信道号是一种客观旳存在。逻辑信道总是处于下列状态中旳某一 种:“准备好”状态、“呼喊建立”状态、“数据传播”状态、“呼喊 清除”状态。
4.1.4 虚电路与数据报
分组互换网旳服务
• 虚电路服务:提供面对连接旳信息传送。 • 数据报服务:提供无连接旳信息传送。
DTE
PSE DCE
PSE
DCE
第4章 分组互换技术
4.1 分组互换原理
4.1.1 分组互换旳基本概念 4.1.2 统计时分复用 4.1.3 逻辑信道 4.1.4 虚电路与数据报
分组互换旳产生
电路互换旳特点: • 时延小,时延固定 • 带宽固定 • 同步和对称性 • 没有差错控制 F 报文互换旳特点: • 存储转发 • 异步和非对称性 • 时延大(可变比特率)
4.2.3 X.25旳链路层

9040313《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9040313《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标准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教学时数:40H学历层次:高职课程代码:9040313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学分数: 2.0适用专业:通信技术制订人:李志敏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课程性质:《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任务:本专业以培养从事“通信网络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信网络设备维护工程师”、“移动通信优化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兼顾“通信网络产品的售前”,“通信产品销售”、“通信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等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此目标,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交换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同时,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从事软交换、IMS等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与维护打下必要的基础。

以及在理解和掌握现代交换技术中涉及的呼叫处理原理与信令系统的基础上处理在移动通信系统维护与优化过程碰到的疑难问题利用现代交换技术解决。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处地位: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各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之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原理、通信传输技术等专业课程),针对专业人才从事移动通信工程工作中所涉及的基本移动通信知识、工作技能与要求所开设的专业技术课程。

2.设计思路(1)内容设计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掌握移动通信工程中所涉及的现代交换技术,一部分涉及软交换、IMS与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与维护。

另外一部分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维护与优化过程碰到的疑难问题利用现代交换技术解决。

第一部分以现代交换技术的原理与技术为主讲解。

第二部分以现代交换技术原理与技术基础解决移动通信系统项目的实际问题。

在各个项目中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知识展开多媒体教学,以实际项目工作对人员的团队、独立工作能力及本课程之外的知识能力(如作图能力、文档处理能力等)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训教学。

(2)教学设计该课程是学生在基本完成了所有通信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条件下展开,此时近似于工作环境,所以本课程尽量模拟工程工作中常见的培训方式进行,教学场所以多媒体教室与实训室作为主,在多媒体教室用培训的方式进行主要知识点的讲授,将各个知识点以项目形式组织,各个项目交叉包含本课程所有知识点,使学生能掌握完成各个项目的知识、工作流程等内容,在实训室验证各个项目,以移动通信系统工程中进行的各个项目为例要求学生以小团队的方式完成各个项目。

通信工程课程内容

通信工程课程内容

通信工程课程内容一、课程简介通信工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一个分支,主要涉及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领域。

通信工程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包括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内容1. 传输系统传输系统是指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过程,包括调制解调器、编解码器、多路复用器等。

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了解不同类型的传输系统,并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这些系统。

2. 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与解调是数字通信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它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数字调制方式,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3. 模拟调制与解调模拟调制与解调是模拟通信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它将模拟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模拟调制方式,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4. 无线通信与网络无线通信与网络是指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蜂窝网络、卫星通信、局域网等。

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了解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并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无线通信系统。

5.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方式,它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

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了解不同类型的光纤通信技术,并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光纤通信系统。

6.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它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并了解它们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7. 无线电频谱管理无线电频谱管理是指对无线电频谱进行规划、分配、监测和管理的工作。

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了解不同国家对无线电频谱管理的法规和标准,并掌握如何进行有效地频率规划和分配。

三、课程要求1. 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通信工程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无线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移动通信交换概论

移动通信交换概论
在核心网络的发展上,WCDMA和CDMA2000的电路域核心网都不约 而同地选择了软交换架构,并向未来共同的统一核心控制层IMS逐步演 进;在无线接入网络发展上,4G时代WCDMA阵营和CDMA阵营将统一走 向LTE。
名词解释
2.4移动通信交换主流厂家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 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华为的主 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 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 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 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 等领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3主流运营商的网络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目前的主要网络为GSM网。中国移动GSM网网络采用二级 网和三级网的混合结构。每个省设置一级汇接中心(TMSC1)负责省际话 务接续;省内设置二级汇接中心(TMSC2),负责省内话务接续。
以福建移动为例:福建移动在福州和厦门各设置了一个一级汇接中 心(TMSC1),与其他省市的一级汇接中心直连,负责福建移动与其它省 之间的省际话务接续。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各设置1个二级汇接中 心TMSC2(福州B、厦门B、泉州B、漳州B),负责省内移动业务的汇接。 全省分福泉、厦漳两个汇接区,福州、泉州、莆田、宁德、南平,由福 州B、泉州B完成汇接功能,厦门、漳州、龙岩、三明,由厦门B、漳州B 完成汇接功能。

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考高职课程建设方法——以《通信交换技术》课程为例

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考高职课程建设方法——以《通信交换技术》课程为例

了解 自己、 提高 自己的媒体 。因此 , 从培养 目标 出发 , 高职课
第 1 第 2期 0卷
21 0 0年 6月
南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u l f aj gIstt o d s yT cn l y o ma o N ni tue f n ut eh oo n ni I r g
Vo .1 No 2 1 0, .
早在 2 0世纪 3 0年代 , 职业教育 家黄炎培先 生就强 调指 出, 使学校与社会沟通 , “ 可望教育与职业接近 ” 。可见 , 职业 教育的发展是以满足 社会 、 满足 企业 、 足职业 需要 为依据 满 的, 而这种满足必须 通过课 程对 职业 变化 的适应 性来 实现 。 因此 , 可以这样说 , 社会 需求 决定课 程建 设 、 改革 的思 路 ; 学 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又决 定了企业是否 能找到合适 的人才 , 社会能否更好发展 , 以及学 生是 否能 学有所 用 , 三者 间相辅 相成 , 而职业生涯规划和课程建设成功 与否又是 高职 院校赖 以生存的基础。
引 言
我 国 目前处在经济发展转 型和产业结 构调整时 期 , 业 行
的细分达到前所未有 的水 平。大学生 “ 就业难 ” 与用 人单位 的“ 招聘难 ” 矛盾突出。对用人单位而言 , 学生的综合解决 大 问题 的能力及知识 面是选 择大学 生 的重要依 据 。对 于大学 生而言 , 则都 希望找到理想 的工作 岗位 , 挥 自己的专长 , 发 他 们认 为找到理想的工 作靠 的是学 识 、 业绩 、 心、 系、 耐 关 口才 等条件 , 于是拿着简历跑招聘会或者在 网上没有 目的地到处 投递简历 , 结果是浪费 了大量的时 间、 精力 与资金 , 到头来却

《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628课程中文名称:交换技术课程英文名称:TeIeCOmInterchangeTechnique课程性质:选修课程学分数:2.5学分课程学时数:40学时(32+8)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一、课程简介随着通信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标准不断出现,交换系统从单一的链路接续变为集信息交换、信息处理和信息数据可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

自80年代以来,各类交换设备层出不穷,如程控数字电路交换设备、存储转发的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设备、为适应宽带业务需求的帧中继和异步转移模式的交换设备、适应基于TCP/IP的网络的路由交换设备及处于初级阶段的光交换设备等。

因此,学习和掌握各类交换技术已经成为相应专业在校学生的迫切需要。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各类交换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交换的定义、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交换网络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现方法、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类接口电路的租用、交换系统的存储程序控制、呼叫处理过程、交换的软件系统和数据库、信令的基础知识和NO.7信令系统、ATM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ATM交换的呼叫控制所涉及的协议过程和实现的机理、IP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技术以及光交换元件、光交换技术及发展前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交换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对交换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为参加实际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内容:交换技术基本概念;交换技术分类;交换技术发展概况。

教学要求:理解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交换技术;了解交换技术发展概况。

重点:交换技术分类和交换技术的发展。

难点:步进制和纵横制交换机工作原理。

(二)电路交换教学内容:电路交换核心;电路交换接口;电路交换机的软件控制系统。

教学要求:了解交换网络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电路交换软件组成和特点,呼叫处理程序和程序的执行管理的工作原理。

c&c08交换机数据配置

c&c08交换机数据配置
项目二 C&C08 交换机软件与数据配置
讯方通信
C&C08交换机数据库系统
1、 C&C08数据库系统分关系数据库 内核(RDBMS) 和C&C08应用数据 库两层。 2、采用SQL7. 0/SQL2000数据库软 件。 3、数据库为分布式关系表数据库, 每一关系表描述的是一组彼此相关 数据,而各个关系表又是相对独立 的。
讯方通信
项目二 C&C08 交换机软件与数据配置
课程教学项目
� 项目 1 :C&C08交换机硬件与维护 � 项目 2 :C&C08交换机软件与数据配置 � 项目 3 :C&C08交换机故障分析与处理 � 项目 4 :C&C08交换机业务 � 项目 5 :NGN 与软交换初步 � 项目 6 :交换机安装与软件调试
讯方通信
项目二 C&C08 交换机软件与数据配置
C&C08交换机特有名词专业术语(一)
� SM:( SWITCH MODULE) 交换模块 � USM:(USER)用户交换模块 � TSM:(TRUNK)中继交换模块 � UTM:用户/中继交换模块 � BAM:后管理模块 本质上是一台采用 WINNT/WIN2000 操作
系统的计算机。主要作用是和 SM进行通信。起服务器 SERVER的作用。和交换机采用 HDLC高速数据链路进行通 信。
� MML:MAN MACHINE LANGUAGE 人机对话语言,交互
式输入方式的一种,常用于通信设备的操作维护中。
讯方通信
项目二 C&C08 交换机软件与数据配置
C&C08交换机特有名词专业术语(二)
� � �

讯方通信

数据交换相关的课程设计

数据交换相关的课程设计

数据交换相关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数据交换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2. 学会运用网络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了解常见的数据传输协议及其工作原理。

3. 掌握数据加密和安全性相关知识,提高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据交换网络,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能够分析并解决数据交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软件进行数据交换,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交换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交换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网络通信有初步的了解,但数据交换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据交换基本概念:介绍数据交换的定义、分类及各自特点,重点讲解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的原理及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通信基础2. 网络通信协议:学习TCP/IP协议体系,了解IP、TCP、UDP等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协议与标准3. 数据传输技术:探讨有线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包括光纤、双绞线、无线电波等传输介质的特性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传输技术4. 数据加密与安全:介绍数据加密的基本概念,学习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及混合加密技术,了解安全协议和网络安全策略。

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安全与加密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模拟实验,设计简单的数据交换网络,实际操作配置网络设备,解决数据交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数据通信:路由交换技术》课件:交换技术与应用

《数据通信:路由交换技术》课件:交换技术与应用
PC D 的 MAC 地址 交换机查找MAC地址表 交换机将该帧做 “洪泛”
转发。
PC B回应一个帧给PC D 交换机从端口 E1 学习到
PC B的 MAC 地址
端口号 E0 E2 E3 E1
MAC地址 00d0-d001-1111 00d0-d001-2222 00d0-d001-4444 00d0-d001-3333
1
3
2
MAC1 MAC2
MAC3 MAC4
端口号
1 2 3 3
MAC地址
MAC1 MAC2 MAC3 MAC4
交换机工作原理
(1)地址学习 初始MAC地址表是空表
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
MAC地址
交换机工作原理
(1)地址学习 PC A 发送一个帧给 PC C 交换机从端口 E0 学习到
PC A 的 MAC 地址 交换机查找MAC地址表 交换机将该帧做 “洪泛”
一个特例,它标识了所有的网卡。
MAC地址用来识别一个以太网上的某个单独的设备或一组设备
以太网MAC地址
3.MAC地址的表示方法
单播MAC地址
组播MAC地址
广播MAC地址
第一种:每两位十六进制数1组(即1个字节),一共6组,中间使用中划线连接。 第二种:每四位十六进制数1组(即2个字节),一共3组,中间使用中划线连接。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92年
96年
2002年
共享式以太网工作原理
A
B
C
D
E
①如果中间的线路是共享的, 这条链路在同一时间由谁来 使用呢?如何来保证这些主 机能有序的使用共享线路, 不发生数据的冲突?
CSMA/CD机制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课程设计之BGP协议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课程设计之BGP协议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BGP协议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201 年月目录1 BGP概述 (1)1.1 BGP协议的定义 (1)1.2 BGP协议的发展经历 (1)1.3 BGP协议基本思想 (1)1.4 BGP协议特性 (1)2 BGP协议详解 (2)2.1 BGP协议的消息类型 (2)2.2 BGP报文种类 (2)2.3 自治系统 (5)2.5 BGP路由属性 (6)2.5.1 BGP路由属性的分类 (6)2.5.2常见的路由属性 (7)2.5.3 BGP路由传递 (11)2.5.4 BGP如何根据属性完成决策 (11)2.6 BGP过滤功能 (12)3 BGP的应用 (12)3.1 BGP的使用原则 (12)3.2 BGP协议中消息的应用 (13)3.3 BGP的同步 (13)3.4 成为BGP路由的途径 (14)参考文献 (17)附录缩略语 (18)1 BGP概述1.1 BGP协议的定义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一种自治系统间的动态路由协议,它的基本功能是在自治系统间自动交换无环路的路由信息,通过交换带有自治系统号序列属性的路径可达信息,来构造自治区域的拓扑图,从而消除路由环路并实施用户配置的路由策略。

1.2 BGP协议的发展经历BGP协议从1989年以来就已经开始使用。

它最早发布的三个版本分别是RFC1105(BGP-1)、RFC1163(BGP-2)和RFC1267(BGP-3),当前使用的是RFC1771(BGP- 4)。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路由表的体积也迅速增加,自治区域间路由信息的交换量越来越大,影响了网络的性能。

BGP支持无类别域间选路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可以有效的减少日益增大的路由表。

BGP-4正迅速成为事实上的Internet边界路由协议标准。

1.3 BGP协议基本思想不采用RIP、OSPF的原因:(1)RIP记录的只有下一跳,没有真正定义到目的地的完整路径,RIP跳数上限只有16,不适合较大规模网络(2)OSPF的LSDB随网络规模的增加成几何数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交换》课程项目研究报告题目(B):NGN网络(下一代网络)研究组号:2任课教师:朱燕裕组长:1212成员:12123018 陈冰沁成员:12123023 欧青青成员:12123028 余心怡成员:1212联系方式:二零一五年十月三日NGN网络(下一代网络)研究2015年10月3日摘要:下一代网络(NGN)是可以在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3种互联互通的网络上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的新一代网络,它实现了业务与网络的分离,并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使NGN能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NGN时代的到来也就成为电信网络发展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而统一通信则是利用NGN软交换核心设备的统一核心网的地位和控制能力,以实现多种业务功能的综合,达到统一通信的目的。

关键字:下一代网络(NGN)统一通信1.引言自从ITU提出NGN概念以来,NGN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化的过程。

作为下一代网络标准的框架,它凝聚着电信业对下一代网络的各种需求。

2004年,ITU决定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PP的IMS基础中发展NGN,使得NGN有了一个明确的体系结构,使得NGN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NGN是下一代网络的缩写,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

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

2.NGN总体介绍在了解下一代网络(NGN)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确认上一代网络的定义。

上一代网络就是普通的电话网。

自从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以来,电话网,也就是以音声传导为目的的回线交换技术被使用至今。

电话网的出现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在这个阶段,只能进行声音的传送。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数据通信为主要目的的基于因特网的分组交换通信也渐渐被使用。

至2000年为止,第一代以声音为主的网络通信量尚占有优势。

而现今,因为数据通信大量增加的原因,更加节省费用并同样可以支持音声传送的分组交换传送通信网络渐渐被使用。

音声通信与数据通信相结合的一元化信息传送的第二代网络被赋予运用。

因特网与电话网相比,简单性与安全性是一个弱点。

于是,集合了IP网络的长处的下一代通信网络NGN出现了。

NGN网路除了以上说的电话网、IP网络以外,也包括播放网。

以NGN为基础的流媒体服务和播放服务也在被标准化,融合了前两者网络的"通信与播放的融合网络"也正在被开发中。

NGN是从传统的以电路交换为主的PSTN网络,逐渐迈向以分组交换为主的网络,它承载了原有PSTN网络的所有业务,把大量的数据传输卸载到IP网络中以减轻PSTN网络的重荷,又以IP技术的新特性增加和增强了许多新老业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NGN是基于TDM(时分复用)的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A 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

如右图所示。

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

NGN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与传统网络实现互通、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等特征。

从网络层次上来看,NGN在垂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业务层、控制层、媒体传输层和接入层,从网络功能层次上看,NGN在垂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业务层、控制层、媒体传输层和接入层,在水平方向应覆盖核心网和接入网乃至用户驻地网。

如果将NGN和人体结构做对比,那么各个层分别充当了如下的角色:业务层:业务层主要为网络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提供面向客户的综合智能业务,提供业务的客户化定制。

相当于人的脸,是用户最能直接感受到的部分。

控制层:控制层负责完成各种呼叫控制和相应业务处理信息的传送。

在这一层有一个重要的设备即软交换设备,它能完成呼叫的处理控制、接入协议适配、互连互通等综合控制处理功能,提供全网络应用支持平台。

相当于人的大脑,指挥着整个身体的运作。

媒体传输层:媒体传输层主要指由IP路由器等骨干传输设备组成的包交换网络,是软交换网络的承载基础。

媒体传输层就好比人体的血管,媒体包相当于血液,正是有了血管作为承载,才能将血液传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接入层:接入层主要指与现有网络相关的各种接入网关和新型接入终端设备,完成与现有各种类型的通信网络的互通并提供各类通信终端(如模拟话机、SIP Phone、PC Phone可视终端、智能终端等)到IP核心层的接入。

接入层就好比人的四肢,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将信号发送给大脑。

从NGN的网络架构我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NGN不仅实现了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的分离,而且还实现了呼叫控制与承载传输的分离。

3.NGN的主要协议下一代通信系统是一个承载与控制相分离、控制与业务相分离的系统。

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部件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因此,软交换网络中涉及的协议很多,在下图中表示了下一代网络通信设备间互通互联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主要协议及互相间的关系。

3.1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控制协议根据《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网关之间的协议将买用MGCP、MEGACO/H.248。

目前国内通信标准推荐应用MEGACO/H.248协议,但由于MGCP先出现,所以MGCP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MGCP是由IETF的MEGACO工作组较早定义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主要用于软交换和媒体网关或软交换与MGCP终端之间。

软交换通过此协议控制媒体网关、MGCP终端上的媒体、控制流的连接、建立和释放。

MEGACO/H.248是ITU与IETF两大国际组织合作,在MGCP协议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特点发展而成的。

它主要应用在媒体网关和软交换设备之间及软交换设备与MEGACO/H.248终端之间,在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和兼容性方面比MGCP大大增强。

MEGACO/H.248协议可以成为控制功能部件与承载部件进行互交的标准。

3.2软交换件互通协议软交换互通协议包括BICC、SIP-T及SIP-I。

目前由于BICC协议的复杂性,越来越多的设备厂家倾向于用SIP-I替代BICC作为软交换之间互通的核心协议。

BICC协议属于应用层控制协议,可用于建立、修改、终结呼叫。

BICC是ITU-T制定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采用呼叫信令与承载信令功能分离的思路,可使ISUP洗衣在不同承载网络上传送。

呼叫与承载分离,使得异种承载的网络之间的业务互通变得十分简单,只需要完成承载级的互通,业务不用进行任何修改。

SIP-T是SIP扩展协议,主要支持基于IP的语音中继,其前身为SIP-BCP-T,它由IETF 的SIPI工作组负责制定。

为了使SIP-T能够更严谨和支持力度更大地在电信领域应用,ITU-T 以SIP-T为基础制定流SIP-I标准。

SIP-I协议内容不仅涵盖流基本呼叫地互通,还包括流BICC/ISUP补充业务的互通。

3.3信令网关与软交换间的协议为在IP网上传送PSTN/ISDN的信令信息,IETF SIGTRAN组织制定了SIGTRAN协议。

SIGTRAN作为作为信令网关的控制协议,其底层为传输层,上层为适配曾。

根据适配方式的不同,适配曾协议又分为用户适配层协议和端到端适配层协议。

4. NGN组网结构下一代网络组网结构主要研究下一代网络中用户信息的组织结构、信令路由的组织以及媒体路由的组织。

用户信息的组织主要指下一代网络中的软交换系统中用户信息应如何维护;软交换系统是否需要维护全网的用户信息,即是否可以自主确定任何一个被叫用户直属于哪个软交换系统。

一般情况下用户信息的组织将直接决定信令路由的方式。

如果软交换系统可以自主确定任何一个被叫用户直属于哪个软交换系统,则信令路由都将采用单跳方式,即由主叫软交换系统直接将信令路由至被叫软交换系统;反之软交换系统将不得不依赖上级设备协助完成信令路由。

因为下一代网络将基于IP网络构建,IP网络的全连接特性将使下一代网络中媒体路由都可以采用单跳结构,即由主叫软交换系统直接路由至被叫软交换系统。

但是出于系统管理(如计费、QoS)等方面的考虑也可能需要将主叫与被叫间的媒体流通过上级软交换系统转接,从而使单跳、平面的媒体路由方式变为多跳、分级的媒体路由方式。

根据前述这些方面的不同可以将下一代网络的结构划分为: 单平面结构的下一代网络、路由服务器分层的下一代网络、软交换分层的下一代网络。

4.1单平面结构的下一代网络在NGN发展的初期,软交换设备和接入用户数量不多时,可以采用下图所示的单平面全互连的组网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所有软交换设备痘处于同一平面,软交换设备之间以网状互联。

这种组网方式要求所有软交换设备都了解全网的路由设置数据。

单平面全互联结构的下一代网络结构简单清晰,寻址时间短,只需要经过一次寻址就能找到被叫用户所对应的软交换设备,建立连接。

当其中一个软交换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其他设备进行迂回,系统稳定性较高。

缺点时任一软交换设备中用户的增加或减少,所有的软交换设备均需要做路由数据的更改。

因此这种组网方式仅适用于NGN发展初期,软交换设备数量较少、网络规模小的情况。

4.2路由器服务分层的下一代网络在这种组网方式下,引入路由数据分层的概念,即软交换设备仅了解本区域内的用户信息,在软交换设备之上增加一层路由服务器,用于对其他区域被叫用户的寻址,如下图所示。

当用户呼叫同一区域的其他用户时,软交换设备将寻址请求转发给路由器服务器。

路由服务器通过向其他的路由服务器发出寻址请求后,得到被叫的软交换设备地址并返回给主叫的软交换设备以完成连接。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路由服务器之间实现路由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因此其他区域软交换设备的增加或减少,无须对该区域内软交换设备进行路由数据更改,仅需调整路由服务器中的路由数据。

其缺点是增加了网络结构和呼叫建立流程的复杂度,所以不适于规模较小的网络,而对于规模较大的网络,这种网络结构的优势才会逐步显现出来。

4.3软交换分层的下一代网络在软交换分层的方式下,将软交换划分为不同层次,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