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
等级来划分。我国沥青路面按 〔1〕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过湿状态的路段; 承担交通荷载的轻重划分 为轻交通、中等交通、重交通和特重交通四级。 我国沥青路面交通等级的划分按两种方法进展: 一是以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通过的标准当量轴次进展划 分;二是以营运车辆中的大客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 拖挂车等车型在一个车道上的日平均车数进展划分。
第十四章 沥青路面设计
〔14-5〕来完成。 3、设计年限累计当量标准轴载数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标准轴次数按式 〔14-6〕来计算。 4、交通等级 我国规定路面设计弯沉值由公式〔14-21〕确定。
〔4〕基层或底基层可能受污染以及路基软弱的路段。 一、设计指标与极限标准
路面构造在设计年限内承担交通荷载的繁 我国标准规定,沥青面层和基层层底拉应力作为沥青路面构造设计的第二项设计控制指标。 重程度以交通
第十四章 沥青路面设计
二、沥青路面基层构造 基层构造是承上启下保证路面构造耐久、稳定的承重构 造层,因此要求基层具有较高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沥青路面的基层按材料和力学特性的不同,可分为柔性 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三种。 1、柔性基层 主要采用沥青处治的级配碎石和无结合料的级配碎石修 筑基层。通常沥青碎石适用于中等交通及更高交通等级 的柔性基层;而无结合料的级配碎石适用于交通等级较 低的,中等交通以下的沥青路面基层。 2、半刚性基层 主采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
3、各层在水平方向无限远处及最下层无限深处的应力、 变形和位移为零;
4、各层分界面上的应力和位移完全连续,或者仅竖向应 力和位移连续,而层间无摩擦;5、不计各层材料自重
第十四章 沥青路面设计
根据相关理论,得到计算公式〔14-16〕,该式为双层弹 性体系计算公式。弹性三层体系由两个弹性层以及弹性 半空间体组成。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一、路面设计基本要求1.交通需求: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包括道路的宽度、坡度、车道数等。
2.设计速度:根据道路的类型、交通流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确定道路的设计速度,一般不低于道路的规划速度。
3.路基设计:根据地质环境、水文条件和交通流量等因素,对路基进行设计,确保路基的稳定和排水功能。
4.设计荷载:根据预计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的设计荷载,包括交通车辆的轴重和轴距等。
5.施工材料:根据土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黏结剂和基层材料等。
二、沥青路面厚度设计1. 基层厚度: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基层的最小厚度,一般不低于150mm。
2.等级厚度:根据设计速度和设计荷载,确定不同等级道路的沥青面层厚度,一般为20-30mm。
3. 寿命厚度:根据设计寿命和预计交通流量,确定沥青面层的设计厚度,一般不低于50mm。
三、沥青路面结构设计1.路面层次: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沥青路面的结构层次,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层和面层等。
2.强度设计:根据设计荷载和材料性能,确定不同层次沥青路面的强度要求,包括抗剪强度和弯曲强度等。
3.施工方式:根据沥青路面结构和施工条件,确定适合的施工方式,包括热拌混合料、冷拌混合料和改良料等。
四、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工艺:根据施工材料和设计要求,确定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摊铺、压实和养护等。
2.施工质量: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控制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包括控制摊铺厚度、均匀性和密实度等。
3.检测监控: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包括摊铺厚度和密实度的检测等。
五、沥青路面维护管理1.维护计划:根据道路使用状况和维护预算,制定沥青路面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修补等。
2.维护工艺:根据维护计划和道路状况,选择适合的维护工艺,包括补充沥青面层、修复裂缝和翻新等。
3.管理措施:对沥青路面进行管理和监控,确保路面的安全和舒适性,包括交通安全设施和路面标线的维护等。
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图设计
max R
R
sp
Ks
sp ——结构层材料的极限劈裂强度(MPa),由试验确定。
K s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1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设计指标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s,与材料的疲劳特性有关。
R
sp
Ks
Ks
0.09 Aa
N 0.22 e
/
Ac
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0.35
N 0.11 e
/
Ac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
疲劳开裂 剪切开裂 收缩开裂 反射开裂
泛油、磨光
拥包、波浪
车辙
泛油
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
龟裂、坑槽
网裂
1 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设计指标
开裂和变形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模式:
(1)疲劳开裂
r r
[[rRrR]]
—拉应力(结构层开裂)
(2)车
辙 LC [LCR ]—永久变形
高速、一级公路15mm 二级、三级公路20mm
高速公路
—
其他等级公路
1.00
2 0.70~0.85 0.50~0.75
3 0.45~0.60 0. 50~0.75
≥4 0.40~0.50
—
2沥青路面设计依据
4.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公路等级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
设计使用年限 公路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5
三级公路
10
二级公路
12
四级公路
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满足结构层层间结合要求
沥青结合料层之间应设置粘层;沥青结合料层与基层层 间应设置封层,宜设置透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与沥青结合料面层之间应设置沥青 碎石、级配碎石联结层。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设置整平层,厚度为20~30cm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一、引言沥青路面是道路交通建设中常用的一种路面结构,其优点是施工方便、维护费用低、噪声低等,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交通流量和使用条件。
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本文主要介绍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要点及其实施方法。
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要点1、沥青路面材料的选用沥青路面的材料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沥青素、沥青乳液等。
在进行沥青路面设计时,应根据使用环境、交通流量、路段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2、沥青路面层数的确定沥青路面的层数是指由下至上的各层沥青混合料的结构。
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的层数包括基层、底基层、粗碎石层、中粒度石层、细碎石层、沥青稳定层、面层等。
在确定沥青路面的层数时,应考虑道路使用年限、交通流量、环境要求等因素。
3、沥青路面结构厚度的确定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是指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厚度。
结构厚度的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来说,结构厚度的设计应该满足下面的要求:(1)设计厚度要满足使用要求和使用年限要求;(2)要考虑基层条件,防止板结和冻胀;(3)应考虑地基的稳定性,不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4、沥青路面施工要求沥青路面的施工要求包括:基层的处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混合料的铺筑等。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工温度,防止过早的冷却、过度的加热,避免诸如起泡、龟裂等沥青路面的缺陷。
三、沥青路面实施方法1、沥青路面的设计(1)确定使用环境和交通流量,制定路面结构和厚度设计方案;(2)选择适当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素和乳液,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使用比例;(3)根据路面的长、宽、面积计算所需的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和配比;(4)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的时间和工期。
2、沥青路面的施工(1)进行基层处理,包括设计要求的地基处理和加固,基层的级配和压实等;(2)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制和搅拌,确保配制合理、搅拌均匀;(3)铺设混合料,控制施工温度,均匀铺设,压实等;(4)进行沥青路面后期处理,包括调整路面横坡和纵坡,钢丝刷、刮平等步骤。
沥青路面设计
沥青面层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指标的确定; •沥青面层结构水稳定性的改善综合 措施; •沥青面层结构高温性能改善的综合 措施; •对沥青面层厚度合理优化选择。 •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沥青面层 设计体系。
三、基层、底基层
•主要作用:
–路面结构内部主要的承重层
•要求
–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较高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重交通
D型
1200~2500
>2500
1500~3000
>3000
特重交通 E型
第二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
若干个弹性层组成, 上面各层具有一定厚度, 最下一层为弹性半空间体。 假定: 1 各层连续、完全弹性、均 匀、各向同性
G
h1 hi
p E1,μ1 Ei,μi En,μn
2 最下一层在水平和垂直向 下方向为无限大,其上各层 厚度为有限,水平方向为无 限大
用层铺法施工,分单层、双层、三层;也有用热拌沥青碎 石混合料。
表面层 中、下 面 层
半刚性 基 层 底基层
土
基
各层沥青混合料级配选择
调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对半刚性基层上的沥青层 宜选用密实型沥青混合料,以减少水损害。
表面层一般为30-50mm,用密实型细粒式或中粒式沥 青混凝土(AC-13或AC-16或SMA-13等类型)。 中面层厚度一般为50-60mm,宜选择以粗集料为主的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AC-20)。
(3) 对贫混凝土基层,以拉应力为设计指 标时
Pi 12 N C 1 C 2 ni ( ) i 1 PK设计年限累计当量标准轴次:
车道系数表
Ne [(1 ) t 1] 365
第12章 沥青路面设计
1)沉陷 2)车辙 3)疲劳开裂 4)低温缩裂 5)反射裂缝 6)推移、拥包 7)松散、坑槽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重庆交通大学
第12章 沥青路面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标准
由于沥青路面破坏模式和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应选择既能反映沥青路 面主要破坏特点,同时又能在路面结构设计中起到控制作用的临界破坏 状态和设计标准。目前,国内外的设计方法均以开裂和变形为沥青路面 的两大主要破坏模式。 r [ r ] (1)疲劳开裂 r [ r ]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重庆交通大学
第12章 沥青路面设计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原则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重庆交通大学
第12章 沥青路面设计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原则
(3)考虑结构层自身结构特征 注意相邻层次的相互影响,尽量避免和消除相邻层次间的不利影响。例如, 沥青面层不能直接铺筑于碎(砾)石基层上,而宜在其间设沥青碎石作过渡 层,以防止由于基层的松动而造成面层不平整或变形开裂。又如,在无机结 合料稳定类半刚性基层上铺筑沥青混凝土,为防止和减缓基层干缩和温缩开 裂而引起面层反射裂缝,通常宜适当加厚面层,或者设置沥青碎石、级配碎 石等联结层。此外,在软弱潮湿的路基上,不宜直接铺筑碎(砾)石基层, 以防止污染基层或产生过大的变形。
路面设计弯沉值
弯沉值的大小反映了路基路面的整体强度。在达到相同的路面破 坏状态时,回弹弯沉值大小同作用于路面的行车荷载累计作用次数 或使用寿命成反比关系。
轮载累计重复作用次数N与此时路表面回弹弯沉的关系,可通过对 已使用多年的各类路面进行弯沉测定,并调查路面已承受的累计交通量, 经整理分析后得出。 在使用期末不利季节,路面处于临界破坏状态时的实测回弹弯沉, 称为路面的容许弯沉值。 将容许弯沉值同该路面在使用期间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相关联, 得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指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公路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适应性。
下面将从路面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一、路面结构设计规范1.设计荷载:根据设计车速、路段等级、预计通行量等综合考虑,确定设计荷载,以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 设计厚度:根据地基状况、路段等级、设计荷载等要素,确定路面结构的总厚度。
通常,沥青路面的设计总厚度为100mm至150mm。
3.基层结构:包括路肩、基床和基层,用于承受和分散上层荷载。
基层应采用可靠的材料,如砾石混凝土或碎石渗透层,以确保结构稳定和排水良好。
4.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分为底层和面层。
底层用于承受交通荷载并提供表面平整度,面层用于提供摩擦力和舒适性。
二、材料选择规范1.沥青: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沥青,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附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
2.石料:采用优质的石料作为沥青混凝土的骨料,应具有较好的硬度、耐久性和抗冲击性。
石料应按照一定的粒径分布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混合料: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合料中的黏性剂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合料的黏着性和可塑性。
三、施工工艺规范1.路面基层施工:在路基垫层上先铺设基床,然后进行基层的施工。
基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上层的施工质量。
2.沥青砼面层施工:在基层上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黏性剂的控制,以充分保证沥青的粘合性。
同时,要注意振捣和摊铺的工艺,以保证面层的均匀和平整度。
3.道路标线和标志:在沥青路面的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道路标线和标志的涂刷,以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和导引能力。
四、验收标准1.厚度检测:通过对沥青路面的厚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3篇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第一篇: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一、前言沥青路面是公路、城市道路中广泛使用的路面类型之一,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捷、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确保沥青路面性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制定一系列规范,在施工中严格遵守,保证路面质量。
二、基本原则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沥青混合料性能等级,包括沥青级别、细集料级别、粗集料级别、矿粉级别等。
2. 保证混合料制备过程的正确性,确保混合料配合比和掺配比准确。
3. 对于不同类型的路面,确定不同的厚度和结构形式,以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4.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规范,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5. 在路面完工后进行养护,保证路面性能和外观。
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设计的核心。
通过科学合理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路面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沥青级别:根据路面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不同性能等级的沥青。
2. 集料级别:细集料、粗集料和矿粉的级别需根据路面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3. 沥青骨料比:根据路面要求确定沥青骨料比,确保沥青充分填充集料空隙。
4. 掺合料比例:确定掺合料与沥青混合的比例,确保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路面结构1. 路面厚度:根据路面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厚度设计,确保路面使用寿命。
2. 路面结构:针对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路面结构,例如基层结构、面层结构等。
3. 路面应力分布:针对不同的路面使用环境,考虑沥青路面的应力分布,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五、施工工艺规范1. 施工准备:在施工现场进行路面准备,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存储、运输等。
2. 路面铺设: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路面的平整度、排水性和质量,确保路面铺设质量。
3. 摊铺密实:在摊铺过程中,注意要求沥青表面平整、密实,防止路面出现空鼓、龟裂等问题。
4. 路面平整度:在路面完工后,进行平整度检测,确保路面符合设计要求。
六、路面养护1. 开放时间:在铺设沥青路面后,需要确保沥青表面的温度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再开放,以避免路面出现龟裂等问题。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沥青路面是目前我国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之一,它具有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和一些典型实例。
一、沥青路面设计方法1.路面层厚度设计:沥青路面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其层厚度。
根据路面的设计标准和相应的道路使用等级,可以采用经验公式、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合适的层厚。
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的总厚度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粗石层和面层。
2.沥青混合料设计:沥青路面的面层多采用沥青混合料,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配合比设计和级配设计两种。
配合比设计通过确定沥青、石料、骨料和填料的配合比例,保证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级配设计则是通过确定石料或骨料的级配曲线,使得混合料在不同粒径下的力学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3.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对其使用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个层次的控制,包括基层的夯实度、底面的平整度、沥青混合料的铺设厚度和密实度等。
此外,还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加水量,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二、典型实例1.北京五环路改扩建工程:该工程是对北京市五环路进行改扩建的项目,施工中采用了多层沥青路面结构。
在路面设计中,根据道路使用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了各个层次的厚度,采用了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材料,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2.上海市嘉定区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采用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设计时,根据高速公路的使用要求,确定了合适的路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石料级配和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保证了路面的质量。
3.广州市岭南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采用了悬浮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高速公路的往返快车道和法兰带,采用了不同的路面结构和厚度。
施工中,采取了分层施工和层间养护的方式,确保了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通过上述典型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沥青路面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使用等级、设计标准、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路面是指由沥青混合料铺设的道路,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车辆行驶平稳性。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以下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1. 沥青混合料的选择:根据道路的交通量、车辆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的级配要符合规定的范围,沥青含量要合理。
2. 路面结构的设计:根据路段的交通量和路基条件,确定合适的路面结构。
一般情况下,路面结构可分为基层、底层和面层。
基层的厚度一般为100mm以上,底层为100-150mm,面层为30-50mm。
3.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根据道路的等级和交通量,设计合适的横断面。
一般情况下,道路的横断面应具有适当的超高和纵坡。
超高和纵坡的选择应符合交通安全要求,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翻等事故。
4. 路面施工工艺的设计:沥青路面的施工包括铺筑、压实和养护等过程。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
例如,铺筑沥青混合料时应注意温度和均匀度,压实时应控制压实温度和次数,养护时要注意保湿和保温。
5. 沥青路面的验收标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验收标准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厚度、材料成分和密实度等指标。
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应及时整改。
6. 路面维护和养护:沥青路面的维护和养护对于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路面的病害,及时修补损坏部分;做好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对路面的损害;定期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和积淤物。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包括沥青混合料选择、路面结构设计、横断面设计、施工工艺设计、验收标准、维护和养护等方面。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养护,才能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设计
第十四章 沥青路面设计
第一节 弹性层状体系应力和位移分析
一、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体系及其基本假设
3.路基路面结构的基本特点 1)行车荷载的多变性
① 荷载类型:垂直荷载,水平荷载, ② 荷载作用特点:动荷作用、重复性、随机性 ③ 荷载作用时间:长时间荷载、短时荷载
2)路基路面材料的多样化特点
① 路基土的多样化:砂性土、砂土、粘性土、粉性土、 特殊土等
② 路面材料的多样化:刚性材料、半刚性材料、柔性 材料等
③ 力学特性的复杂性:弹性、粘性、塑性。
第十四章 沥青路面设计
第一节 弹性层状体系应力和位移分析
3.路基路面结构的基本特点
3)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① 温度对路面的作用 ② 水对路基和路面的影响 ③ 水-温耦合作用的路基路面的影响
4)构建路面力学模型的原则
第十四章 沥青路面设计 第二节 破坏类型与设计标准
一、裂缝
根据裂缝形成原因
荷载裂缝
(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
非荷载裂缝
(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
沉降裂缝
(由填土固结沉陷或地基沉陷引起的沉降裂缝)
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力学模型,采用力学理论进 行应力应变的分析,来设计路面。参数的确定和对相关 公式的修正带有经验性。
第十四章 沥青路面设计 第一节 弹性层状体系应力和位移分析
一、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体系及其基本假设
3)典型结构法
通过调查当地公路路面的使用状况,拟定几种典型结构, 通过推广使用,总结得到的与交通量等参数有关的结构图, 特点是减少了设计的随意性,具有结构使用性能明确,结 构图统一。 与经验法有区别,比经验法还要简单。
《路基路面工程》
沥青道路路面工程方案
沥青道路路面工程方案1. 沥青路面工程概述1.1 工程背景本工程位于某市区域内,是一条主干道路,其日常车流量较大,为了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需要对其进行整修和改造。
1.2 工程目标本工程的目标是在保证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改善道路的运输能力和舒适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道路使用安全性。
2. 路面结构设计2.1 路面结构类型本工程路面采用的结构类型为柔性路面结构。
柔性路面结构是指路面内部利用柔性材料(如沥青混凝土)作为层间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和变形能力,因而适用于大部分道路。
2.2 路面结构设计厚度根据实际道路的车流量、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地区的地震要求等综合因素确定,路面结构的设计厚度为XXX。
3. 材料选择3.1 沥青混凝土作为柔性路面结构的主要材料,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车辙性能,在路面工程中应用广泛。
根据道路的具体条件和要求,选用XXX牌号的沥青混凝土。
3.2 粘结剂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的粘结牢固,选用XXX品牌的胶结剂。
4. 施工工艺4.1 基层处理在铺设沥青混凝土之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包括碾压、抹平、除尘等工作,以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4.2 沥青混凝土浇筑将预制好的沥青混凝土搅拌车驶入作业段,按照设计要求依次进行铺筑、压实等工作,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4.3 路面标线在沥青混凝土铺筑完成后,需要对道路进行标线作业,包括中心线及边缘线等,以提高道路的通行安全性。
5.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监督,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验收。
6. 安全与环保在进行沥青路面工程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过程的环保。
通过以上详细的沥青路面工程设计方案,可使实际施工过程更规范、更有序、更安全、更高效。
同时,也能够确保道路最终的使用寿命和舒适性,真正实现道路建设的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能力:路面设计要考虑到车辆的荷载和交通流量,路面需要能够承受车辆和交通的重量和压力。
2. 平整度:路面设计要求平整度高,避免凹凸不平或者波浪状的路面,以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和行驶舒适度。
3. 抗滑性:沥青路面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以确保车辆在湿滑或积水路面上的行驶安全性。
4. 寿命和耐久性:沥青路面设计要求耐久性高,能够经受日常交通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5. 排水性能:沥青路面设计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避免积水对路面的损害。
6. 环保性:沥青路面设计要符合环保要求,选择环保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 警示功能:路面设计需要具备良好的警示功能,如标线、标牌等,以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规则和道路情况。
总的来说,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是以安全、平稳、高效为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和行驶体验。
沥青路面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与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与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路面材料,其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以及质量控制对于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配合比优化设计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配合比优化设计(一)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沥青路面中的主要材料有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等。
在配合比优化设计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立其性能要求。
合适的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沥青应具有较高的粘度和软化点、骨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性能和稳定性、添加剂应具有改善沥青和骨料的相容性、增强路面强度和抗水性等特性。
(二)配合比设计原则:1.骨料配合比设计: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和承载能力,确定骨料的分级和配合比。
一般来说,骨料应具有多级分级、粒径逐渐减小的特点,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2.沥青配合比设计:根据骨料的性能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合适的沥青用量。
沥青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使得沥青混合料具备良好的抗水性、抗老化性和抗变形性。
3.添加剂配合比设计: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以改善沥青和骨料的相容性和稳定性。
添加剂可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性和抗水性,提高路面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三)配合比设计方法:1.试验法:通过试验方法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试验包括骨料密度试验、沥青和骨料相容性试验、沥青混合料稳定性试验、抗水性试验等。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2.理论法:通过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参数的理论计算,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例如通过骨料的相对密度和最佳沥青含量的计算,得出最佳的配合比。
理论法适用于问题简单、条件清楚的情况下。
二、质量控制(一)成品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1.首先要对骨料、沥青和添加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原材料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
2.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措施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质量控制。
例如,在混合料搅拌过程中,应确保充分搅拌均匀,没有明显的骨料分散现象。
(最新整理)沥青路面设计步骤全解
N
K
C1
i1
C2ni(PPi)4.35
式中:N ──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C1 ── 轴数系数;C1=1+1.2(m-1) m ── 轴数。
C2 ── 轮组系数, 双轮组为1, 单轮组为6.4 , 四 轮组为0.38。
2021/7/26
17
2)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轴载换算公式:
N i K1C1 C2ni(PPi)8
式中: N ──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C1 ── 轴数系数;C1=1+1.2(m-1) m ── 轴数。
0.3C82。── 轮组系数, 双轮组为1, 单轮组为6.4 , 四轮组为
2021/7/26
18
3、累计当量轴次
设计年限内一个方向上一个车道的BZZ-100累计当量轴 次Ne表示:
2021/7/26
3
二、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理论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 用下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
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
面层和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弯拉应力
验算。
▪ 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进行路面结构计算时,应考
本着“路基稳定、基层坚实、面层耐用”的要求, 把路基(土基)、垫层、基层和面层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
1)根据各结构层功能组合和强度组合
轮载作用于路面表面,其竖向应力和应变随深度而递减, 因而对各层材料的强度(模量)的要求,也可随深度而相 应减少,因此,路面各结构层应按强度自上而下递减的方 式组合
>2.5×10
2021/7/26
20
路基路面工程第14章沥青路面的设计
层低拉应力
我国沥青路面是设计规范规定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下 基层、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第2 项设计控制指标:
σR= σsp/Ks
路面结构厚度设计方程式与设计参数
路面厚度验算阶段主要考察拟定的路面结构在经受设计使 用期当量标准轴载的反复作用之后,是否满足两项设计指 标的要求:
结构层材料抗弯拉强度
按照试验规程测得,也可采用劈裂试验
计算弯沉和层底拉应力的计算
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双轮隙的路表弯沉时,由于弹 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过程的复杂性,一般均需通过计算机 进行求解。早期在计算机未能遍及时,许多科技工作者通 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图解法和表解法以及简化 公式方法。
1、三层路面结构计算弯沉和拉应力的简化计算公式 ld=1000l1F
2、查图法 理论弯沉
aL为理论弯沉,取泊松比μ1= μ1=0.25, μ0=0.35
新建路面厚度设计
1)设计步骤 2)设计示例
路面竣工验收指标
要求在竣工后第一年的不利季节,用标准轴载BZZ-100 轮隙下实测弯沉代表值lr必须小于验收弯沉值la。
(4)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慢前进,百分表随路面 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移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 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 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c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 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 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左右。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选材 路面各结构层所用的材料,尤其是用量大的基、垫层材料, 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材料、加工材料或工业副产品,以 减少运输费用和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还要注意吸取和应用 当地路面设计在选择材料方面的成功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年限 15 车道系数 .4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 6 %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900 1200 .29
4 石灰粉煤灰碎石 ? 1500 1500 .33
5 石灰土 25 550 550 .11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
6 土基 36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8.9 (0.01mm)
H( 4 )= 20 cm LS= 29.7 (0.01mm)
H( 4 )= 25 cm LS= 26.2 (0.01mm)
5 石灰土 .25 .11
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 路 等 级 : 高速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2 跃进牌NJ-130 15.2 38.4 1 双轮组 800
3 东风牌EQ-140 22.7 69.3 1 双轮组 500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1138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3867256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912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3099242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4 黄河牌JN-150 49 101.6 1 双轮组 450
5 日野KB222 50.2 104.3 1 双轮组 140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55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600 .39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8.9 (0.01m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4 .55
H( 4 )= 21.1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1.1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21.1 cm(仅考虑弯沉)
H( 4 )= 21.1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H( 4 )= 21.1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21.1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1.1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1.1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39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29
4 石灰粉煤灰碎石 .6 .33
**************************
*新建路面设计成果文件汇总*
**************************
土基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8.9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 (c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序号 车 型 名 称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距(m) 交通量
1 大客车SH-141 25.45 55.2 1 双轮组 200
石灰粉煤灰碎石 22 cm
---------------------------------------
石灰土 25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