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尺寸精度设计
(完整word版)现代机械设计手册总目录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总目录(共6卷)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卷第1篇机械设计基础资料第1章常用资料和数据第2章法定计量单位和常用单位换算第3章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第4章常用数学公式第5章常用力学公式第2篇零件结构设计第1章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第2章铸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第3章锻压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第4章冲压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第5章切削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第6章热处理零件设计的工艺性要求第7章其他材料零件及焊接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第8章零部件设计的装配及维修工艺性要求第3篇机械制图和几何精度设计第1章机械制图第2章尺寸精度第3章几何公差第4章表面结构第5章孔间距偏差第4篇机械工程材料第1章钢铁材料第2章有色金属材料第3章粉末冶金材料第4章复合材料第5章非金属材料第5篇连接件与紧固件第1章连接设计基础第2章螺纹连接第3章键、花键和销的连接第4章过盈连接第5章胀套及型面连接第6章焊、铆、粘连接第7章锚固连接第2卷第6篇轴和联轴器第1章轴第2章软轴第3章联轴器第7篇滚动轴承第1章滚动轴承的分类、结构型式及代号第2章滚动轴承的特点与选用第3章滚动轴承的计算第4章滚动轴承的应用设计第5章常用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及性能参数第8篇滑动轴承第1章滑动轴承的分类、特点与应用及选择第2章滚动轴承材料第3章不完全流体润滑轴承第4章液体动压润滑轴承第5章液体静压轴承第6章气体润滑轴承第7章箔片气体轴承第8章流体动静压润滑轴承第9章电磁轴承第9篇机架、箱体及导轨第1章机架结构设计基础第2章机架的设计与计算第3章齿轮传动箱体的设计与计算第4章机架与箱体的现代设计方法第5章导轨第10篇弹簧第1章弹簧的基本性能、类型及应用第2章圆柱螺旋弹簧第3章非线性特性线螺旋弹簧第4章多股螺旋弹簧第5章蝶形弹簧第6章环形弹簧第7章片弹簧及线弹簧第8章板弹簧第9章发条弹簧第10章扭杆弹簧第11章弹簧的热处理、强化处理和表面处理第12章橡胶弹簧第13章空气弹簧第14章膜片及膜盒第15章压力弹簧管第16章弹簧的疲劳强度第17章弹簧的失效及预防第11篇机构第1章结构的基本知识和结构分析第2章基于杆组解析法平面结构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第3章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第4章平面高副结构设计第5章凸轮机构设计第6章其他常用机构第7章组合机构的设计第8章机构选型范例第12篇机械零部件设计禁忌第1章连接零部件设计禁忌第2章传动零部件设计禁忌第3章轴系零部件设计禁忌第3卷第13篇带、链传动第1章带传动第2章链传动第14篇齿轮传动(完整word版)现代机械设计手册总目录第1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第2章圆弧圆柱齿轮传动第3章锥齿轮传动第4章蜗杆传动第5章渐开线圆柱齿轮行星传动第6章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第7章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第8章谐波齿轮传动第9章活齿传动第10章塑料齿轮第15篇减速器、变速器第1章减速器设计一般资料第2章标准减速器及产品第3章机械无级变速器及产品第16篇离合器、制动器第1章离合器第2章制动器第17篇润滑第1章润滑基础第2章润滑剂第3章轴承的润滑第4章齿轮传动的润滑第5章其他元器件的润滑第6章润滑方法及润滑装置第7章典型设备的润滑第18篇密封第1章密封的分类及应用第2章垫片密封第3章密封胶及胶黏剂第4章填料密封第5章成形填料密封第6章油封第7章机械密封第8章真空密封第9章迷宫密封第10章浮环密封第11章螺旋密封第12章磁流体密封第13章离心密封第4卷第19篇液力传动第1章液力传动设计基础第2章液力变矩器第3章液力机械变矩器第4章液力耦合器第5章液黏传动第20篇液压传动与控制第1章常用基础标准、图形符号和常用术语第2章液压流体力学常用计算公式及资料第3章液压系统设计第4章液压基本回路第5章液压工作介质第6章液压缸第7章液压控制阀第8章液压泵第9章液压马达第10章液压辅件与液压泵站第11章液压控制系统概述第12章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第13章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第21篇气压传动与控制第1章气压传动技术基础第2章气动系统第3章气动元件的造型及计算第4章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第5章气动元件产品第6章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第5卷第22篇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1章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第2章传感检测系统设计第3章伺服系统设计第4章机械系统设计第5章微机控制系统设计第6章接口设计第7章设计实例第23篇传感器第1章传感器的名词术语和评价指标第2章力参数测量传感器第3章位移和位置传感器第4章速度传感器第5章振动与冲击测量传感器第6章流量和压力测量传感器第7章温度传感器第8章声传感器第9章厚度、距离、物位和倾角传感器第10章孔径、圆度和对中仪第11章硬度、密度、粉尘度和黏度传感器第12章新型传感器第24篇控制元器件和控制单元第1章低压电器第2章单片机第3章可编程控制器(PLC)第4章变频器第5章工控机第6章数控系统第25篇电动机第1章常用驱动电动机第2章控制电动机第3章信号电动机和微型电动机第6卷第26篇机械振动与噪声第1章概述第2章机械振动基础第3章机械振动的一般资料第4章非线性振动与随机振动第5章机械振动控制第6章典型设备振动设计实例第7章轴系的临界转速第8章机械振动的作用第9章机械振动测量第10章机械振动信号处理与故障诊断第11章机械噪声基础第12章机械噪声测量第13章机械噪声控制第27篇疲劳强度设计第1章机械零部件疲劳强度与寿命第2章疲劳失效影响因素与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第3章高周疲劳强度设计方法第4章低周疲劳强度设计方法第5章裂纹扩展寿命估算方法第6章疲劳实验与数据处理第28篇可靠性设计第1章机械失效与可靠性第2章可靠性设计流程第3章可靠性数据及其统计分布第4章故障模式、效应及危害度分析第5章故障树分析第6章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第7章机械可靠性设计第8章零件静强度可靠性设计第9章零部件动强度可靠性设计第10章可靠性评价第11章可靠性试验与数据处理第29篇优化设计第1章概述第2章一维优化搜索方法第3章无约束优化算法第4章有约束优化算法第5章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第6章离散问题优化设计方法第7章随机问题优化设计方法第8章机械模糊优化设计方法第9章机械优化设计应用实例第30篇反求设计第1章概述第2章反求数字化数据测量设备第3章反求设计中的数据预处理第4章三维模型重构技术第5章常用反求设计软件与反求设计模第6章反求设计实例第31篇数字化设计第1章概述第2章数字化设计系统的组成第3章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4章产品的数字化造型第5章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第6章有限元分析技术第7章虚拟样机技术第32篇人机工程与产品造型设计第1章概述第2章人机工程第3章产品造型设计第33篇创新设计第1章创新的理论和方法第2章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第3章发明创造的情景分析与描述第4章技术系统进化理论分析第5章技术冲突及其解决原理第6章技术系统物-场分析模型第7章发明问题解决程序—-ARIZ法。
互换性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技术基础习题册答案
(1)30E7
由30e(6 0.040)可知,基本偏差为e轴的的es 0.040 - 0.0 5 3
则基本偏差为E的孔的EI -es= 0.040 由30r(7 +0.049)可知,IT 7 0.049 (0.028) 0.021
+ 0.0 2 8
故30E7的极限偏差为30E(7 +0.0 ) 61 + 0.0 4 0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 习题讨论
— 胡爱兰
第一章 绪论
1-1 判断题 1.× 2.× 3 .× 4.√ 5. × 6.√ 7.√ 1-2 填空题 1.R5系列 、 R10系列 、 R20系列 、 R40系列 ;
5 10(1.60)、10 10(1.25)、20 10(1.12)、40 10(1.06)
(2)30R7
30e(6 0.040),30r(7 +0.049), 30r(8 +0.061)
-0.053
+0.028
+0.028
需用特殊规则计算 IT 7 0.049 (0.028) 0.021 IT 6 0.040 (0.053) 0.013 IT 7 TT 6 0.008 ES ei 0.028 0.008 0.020 EI ES IT 7 0.020 0.021 0.041 30R(7 0.0 ) 20
Φ89.978 0
0 +0.011 +0.006 -0.022
0.039
0.030 0.011 0.022
专业课件,值得参考!
27
尺寸公差带图
孔 40 0.039 0
+39
+ 0 -
轴600.041
0.011
+
0
-
专业课件,值得参考!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后习题答案
即5e0 55 0 0 0..0 05 6。 0 1
即5E 0850 。 (4 ) ¢50E8的极限偏差: ES=+89μm,EI=+50 μm。
0.089 精选2021版课件0.0154 0
8 .已 3- - 0 知 0 0 . 和 0 . N 3 0 2 t 6 0 8 0 0 0 . . 0 0 7 7。 5 4
试不用查表法计算¢30H7/n6与¢30T7/h6的配合公差,并 画 出尺寸公差带图。
答案:
对¢30H7/ n6 Tf=0.034
(1)配合公差: ② 对¢30T7/ h6 Tf=0.034
(2)尺寸公差带图:
+28
+21
n6
H7
+15
h6
-0.033
-0.013
¢30mm ¢30mm
图 作业题8 ① ¢30H7/ n6
答 案 : IT7=25μm,IT8=39 μ m(D=38.73mm,i=1.56 μm);
IT7.5=31μm,IT8.5=49 μm, IT7.25=23μm,
IT8.25=44μm。
精选2021版课件
12
5. 已知两根轴,其中d1=¢5,其公称值Td1=5μm; d2=¢180,其公称 值Td2=25μm。试比较以上两根轴加工的难易程度。
+0.005
Td
TD
¢45
(8) 过渡配合。
-0.025
-0.034
图 作业题精2尺选寸20公21差版课带件图
11
3. 若已知某孔轴配合的公称尺寸为¢30mm,最大间隙Xmax =
+23μm,最大过盈Ymax = - 10 μm,孔的尺寸公差TD=20 μm,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习题答案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尺寸精度及孔轴结合的互换性1.已知基准孔与下列三轴相配,试计算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明它们各属于哪类配合。
(1)(2)(3)解:(1) X=D-d=ES-ei=-(-=0.041mmX= D- d=EI-es=0-(-=0.007mmT==0.034mm故属于间隙配合,公差带图略。
(2) X=D-d=ES-ei=-=0.005mmY= D-d=EI-es=0-=-0.028mmT==0.033mm故属于过渡配合,公差带图略。
(3) Y=D- d= EI-es =0-=-0.048mmY= D-d=ES-ei =-=-0.014mmT==0.034mm故属于过盈配合,公差带图略。
2.已知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mm,配合公差为=0.041mm,=+0.066mm,孔公差为=0.025mm,轴下偏差ei=-0.041mm,试求孔轴的极限偏差,画出公差带图,说明配合性质。
解:轴公差为:T= T-T=-=0.016mm因 T= es-ei 故 es=ei -T=-+=-0.025mm因 X=D-d=ES-ei即=ES+ 得ES=0.025mm因 T=ES-EI 故 EI=ES-T=-=0mm故孔为φ50 轴为φ50X= D- d=EI-es=0-(-)=0.025mm属于间隙配合,公差带图略。
3.已知两根轴,其中:d=φ5mm,=0.005mm, d=φ180mm,=0.025mm,试比较以上两根轴的加工难易程度。
解:方法一:不查表比较(1) d=φ5mm,属于3~6尺寸分段,d==故 i=+*=0.73mmd=φ180mm,属于120~180尺寸分段,d==故 i=+*=2.52mm(2) 比较a及a的大小a=T/ i=5/=a=T/ i=25/=因为 a<a,所以d的精度高,难加工。
方法二:查表比较由表1-6得,d为IT5,d为IT6所以d的精度高,难加工。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作业
-0.0055
Td
φ 30
4. Φ80H7/s6
3. Φ 80S7/h6 0
+0.078
Td
φ 5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019 -0.048
Td TD
0
+0.059 +0.030 0
TD
-0.0780
-2-
φ 80
ES= — ei+△ = — 0.059+0.011= — 0.048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作业
0
TD
φ 120
+0.022 0
-0.072
Td
-0.087
-4-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作业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第3章 表面精度
3- 1 判断题 1. 表面缺陷属于偶然性表面结构,存在表面缺陷的零件即为废品。 2.表面粗糙度轮廓和表面波纹度轮廓一般都有周期变化的特点。 4.轮廓最小二乘中线是唯一的。 5.粗糙度参数 Ra 应用最广。 6.只要加工方法能够保证,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应尽量小。 7.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相应取得越小。 8.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小。 9.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值应小。 10.粗糙度要求不高的表面,不必在图纸上进行标注。 3- 2 选择填空(括号中为备选答案) 1.评定粗糙度轮廓时,可独立采用的评定参数是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 4 试根据表中已有的数值,计算并填写该表空格中的数值(单位为 mm)。 公称 尺寸 Φ25 Φ50 孔 ES -0.027 +0.039 EI TD es 0 -0.025 轴 ei -0.013 -0.064 Td 0.013 0.039 Smax 或 δ min -0.014 +0.103 Smin 或 δ max -0.048 +0.025 Sav 或 δ av -0.031 +0.064 Tf 0.034 0.078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_3版(孟兆新,马惠萍主编)PPT模板
章 渐 开 线 圆 柱 齿
7
01 7.1齿轮传动的使用 02 7.2影响渐开线圆柱
要求
齿轮精度的因素
03 7.3渐开线圆柱齿轮 04 7.4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的评定参数
精度标准
05 7.5渐开线圆柱齿轮 06 习题7
精度设计
09
O
N
E
第8章尺寸链的计算
第8章尺寸链的计 算
8.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8.2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8.3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 8.4用其他方法解装配尺寸链 习题8
05
3.5几何公 差的选用
03
3.3几何误 差的评定
06
习题3
05
O
N
E
第4章表面粗糙度
第4章表面粗糙度
4.1基本概念 4.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4.3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4.4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习题4
06
O
N
E
第5章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测第
技 术 基 础
章 几 何 参
第2章尺寸精度设 计
2.1有关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术语和 定义 2.2尺寸的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简介 2.3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习题2
04
O
N
E
第3章几何精度设计
第3章几何精度设计
01
3.1几何误 差
04
3.4几何公 差与尺寸公
差的关系
02
3.2几何公 差
感谢聆听
章 常 用 典
型
零
6
01 6.1滚动轴承结合的 02 6.2平键、矩形花键
精度设计
结合的精度设计
尺寸精度
1
基准制的选择 1 一般情况下 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基轴制通常仅用于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情况 例如用 冷拉钢材做轴 不再加工 或是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 上需要装配几个具有不同配合的零件时应用
2 当设计的零件与标准件相配时 基准制的选择应依标 准件而定 便如与滚动轴承内圈相配的轴应选用基孔制 而 与滚动轴承外圈配合的孔则应选用基轴制 (3) 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要求 带组成配合 允许采用任一孔 轴公 差
基本偏差系列 用一个或两个拉丁字母按顺序表示不同的 基本偏差 大写代表孔 小写代表轴 在26个拉丁字母中 去掉了容易混淆的五个字母I L O Q W(i l o q w) 只用了21个字母 再加上用两个字母表示的七个代号CD EF FG ZA ZB ZC JS(cd ef fg za zb zc js) 共 有 28种基本偏差 其中JS和js在各个公差等级中完全对称 因 此其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 IT / 2) 也可以是下偏差(IT / 2) Js和js将逐渐代替近似对称的基本偏差J和j 所以 在新国标中 孔仅保留J6 J7 J8 轴仅保留j5 j6 j7 j8
GB/T 1800.1 1997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1部分
词汇 偏差
GB/T 1800.2 1998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2部分 公差 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 1800.3 1998 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3部分 标准公差和 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 1800.4 1999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 偏差表 GB/T 1801 1999 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 1804 92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轴极限
基本尺寸至500mm推荐的孔 轴公差带和配合的数目
孔公差带 一般用途 常 用 105 44 13 轴公差带 119 59 13 59 13 47 13 基孔制配合 基轴制配合
机械制图和几何精度设计(第一卷第3篇)笔记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一卷第三篇)机械制图和几何精度设计前言本部分为整理《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秦大同版)第一卷第三篇中重点及易错部分,并非完全照搬所有内容,仅针对笔者自身情况进行整理,切勿盲目套用,谢谢!2017-12-20第一章机械制图1.1制图一般规定1.1.1图纸幅面及格式1.1.4比例1.1.61.1.8当标注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的小数点数必须对齐:φ50+0.015-0.0101.2图样画法1.2.3剖视图和断面图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断面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某处断开,仅画出该剖切面与物体接触的图形。
1.2.4图样的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1.3常见结构表示法1.3.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1.3.4弹簧表示法第二章尺寸精度2.1尺寸精度基本概念2.1.2互换性机械工业生产中,经常要求产品的零部件具有互换性。
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按照规定技术要求制造的同一规格的零部件能够彼此替换而使用效果相同的性能。
互换性要用公差来保证,按公差标准设计和制造的机械产品,则零部件之间就具有互换性。
2.1.3标准化要实现互换性,零部件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计、制造、装配和检验。
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重要手段。
标准化分为国际标准(ISO、IEC)、国家标准(GB、GB/T)、地方标准(DB+*)、行业标准(JB/YB)、企业标准(QB)。
2.2极限与配合2.2.3孔、轴公差带2.2.4公差带与配合的选择优先选用基孔制,可减少标准给定尺寸刀具、量具的数量,比较经济合理。
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公差等级:基孔、轴制优先、常用配合:2.3一般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GB/T1804—2000)一般公差是指在车间通常加工条件下保证的公差。
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该尺寸后不需要注出其极限偏差数值。
对该功能无特殊要求的要素可以给出一般公差,采用一般公差的要素在图样上可不单独注出公差,而在技术要求或技术文件中做总的说明:eg.未注公差按GB/T1804-m执行。
第1章 尺寸精度
第2 节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标规定
机械产品生产中尺寸精度需从两方面得到保证 : 孔轴各自的加工精度——公差:标准公差 孔轴的 装配精度 ——配合:基本偏差
组成尺寸公差带的两个基本要素 大小:标准公差 位置:基本偏差 形成两大标准系列 标准公差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
是尺寸精度的两大支柱
1.2.1公差带大小——标准公差系列
第3 节
内容包括: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即 尺寸精度设计
基准制 选择 公差等级 三方面内容 配合类型
●
选择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较低精度,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 选择方法:计算法、实验法和类比法。
1.3.1 基准制的选择
1.一般情况下选择基孔制
主要考虑:加工工艺经济性(孔的加工工艺较复杂,成本高 )
+0.018 0
- 0.006 - 0.017
或
φ 12H7
(
+ 0.018 / 0
)(
- 0.006 - 0.017
图0-2 齿轮泵装配图
2.读解及计算
在读图样上标注时,可获得5方面信息:
①公称尺寸;②配合制和配合类型;③精度等级;
④公差和极限偏差;⑤极限盈隙。
例如: 图0-2中φ12H7/g6的信息为(单位:mm):
② 公差带包括大小和位置两个要素
大小即为公差值,称为标准公差。
位置由基本偏差表示,指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4.零件的合格性判定条件
加工零件的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范围内, 或者其误差在极限偏差范围内,是合格品; 反之是 废 品。 孔:Dmin ≤ Da ≤ Dmax;EI ≤ Ea ≤ ES 轴:dmin ≤ da ≤ dmax; ei ≤ ea ≤ es
尺寸精度设计-SIZE
公称尺寸
25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3、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 (local size of an extracted intergral feature) GB/T 1800.1-2009 定义: 一切提取组成要素上两对应点之间距离的统称。 提取圆柱面的局部尺寸
两平行提取表面的局部尺寸
[GB/T 18780.2-2003 ]
根据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配合分为三类: 间隙配合(clearence fit )
过盈配合(inteference fit)
过渡配合(transition fit)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1)间隙配合(clearence fit )
具有间隙或间隙为零时的配合。 特点: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
具有过盈或过盈量为零的配合。 特点: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下。 (包括Ymin=0)
最大过盈:Ymax=Dmin-dmax= EI-es 表示配合中最紧状态 最小过盈:Ymin=Dmax-dmin= ES-ei 表示配合中最松状态
平均过盈:
Ymax Ymin Yav 2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Cr :李晓沛
要
组成要素 图样 工件 公称的 实际的 公称组成要素 实际组成要素
素
点、线或面 导出要素
面 或 面 上 的 线
公称导出要素
提取的
工件的 替代 拟合的
提取组成要素
提取导出要素
拟合组成要素
拟合导出要素
要
组成要素 导出 图样 工件 公称的 实际的 公称组成要素 实际组成要素
提取导出要素
拟合导出要素
实际组成 要素
要
组成要素
机械 互换性 1一章 绪论
内,并判断其是否合格,而不一定得出被测量的具体 数值;
▲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
▲检测不仅用来评定产品的质量,而且用于分析产生不 合格品的原因,以便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 预防废品产生。
学习目的
●了解机械精度设计的重要性,能够较好地处理机器的 使用要求和制造工艺间的矛盾
●学会合理确定公差,使用检测手段以保证精度设计的实现
●为学习相关知识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精度设计和测量技术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尺寸精度设计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 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 第五章 尺寸链的精度设计基础 第六章 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机械设计内容
系统设计 参数设计 精度设计
(1)系统设计:运动学的设计,如传动系统、位移、 速度、加速度等,这些内容主要由机械原理课程研究;
(2)参数设计:确定产品各零件几何要素的公称值, 以保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工作寿命,如结构、强度、 刚度、寿命等,这些内容主要由机械设计课程研究。
(3)精度设计:
▲原则上,厂际之间的协作采用完全互换,厂内 生产的零部件的装配可以采用不完全互换
3、外互换和内互换
对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说,互换性又可分为外互换和内互换。
■外互换是指整个部件或机构与其相配件之间的互换性。 ■内互换是指部件或机构内部组成零件间的互换性。
滚动轴承与外部相配部件为 外互换,采用完全互换。
■互换性原则是组织现代化生产中极为重要的技术经济原则。
▲ 作用 ● 使用上:以新换旧,方便维修,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寿命; ● 制造上: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基础 ; ● 设计上:简化制图、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作业
5.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 GB/Q,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 GB/T 。 (× ) 1- 2 选择填空 1.最常用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是 类比法 (计算法,类比法,试验法)。 2.对于成批大量生产且精度要求极高的零件,宜采用 分组互换 (完全互换,分 组互换,不需要互换)的生产形式。 3.产品标准属于 技术标准 1.25 (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派生系列 R10/3 的公比是 2 。 4. R10 优先数系的公比为
Td
φ 65
-0.019
TD
-0.021
-3-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作业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解: (1)采用基孔制,则EI 0 (2)确定公差等级 T f Smax Smin 110 70 40 m 令Td TD 0.5T f 20 m 查标准公差表:Td IT 5 15 m TD IT 6 22 m 则孔:ES 22 m (3)确定配合代号 由题意希望 es 70 m , 查轴基本偏差表,最合适的代号为 e , 即 es 72 m,ei 87 m H6 这样配合代号为 120 e5 验算可知Smin 72 m (满足要求) Smax 109 m (满足要求),
-0.048 0.021 0 0.039
2- 5 有一基轴制的孔、轴配合,公称尺寸为 65 mm,最大间隙为 28μm,孔公差为 30μm,轴公 差为 19μm。试计算确定孔、轴的极限偏差,配合公差,最小间隙(或最大过盈),并画出 轴、孔公差带图。
解:已知基轴制,TD 0.030mm,Td =0.019mm 则有:es 0,ei es Td 0.019mm 由Smax ES ei 0.028mm 得 ES 0.028 ei=0.009mm EI=ES TD =0.009 0.030=0.021mm 最大过盈: max EI es 0.021mm 配合公差:Tf Td TD 0.049mm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
b )画法:
1)零线。
2)确定公差带大小、位置。
3)孔 、轴
(或
) 或在公差带里写孔、轴。
4)作图比例基本一致,单位 µm 、mm均可。
5)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公差带才能画在一张图上。
c)公差带特性:
两个要素 公差带大小 T 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例:画尺寸公差带图:
轴Ø25
0.020 0.033
dmin = d +ei = 30 -0.041=29.959mm
查表1-4得:M的基本偏差(上偏差) ES =-8+Δ=-8+12=+4μm=+0.004 mm M8的下偏差 EI=ES-IT=+0.004-0.033=-0.029 mm 孔ø30 M8的极限尺寸 Dma= D + ES = 30+0.004= 30.004 mm Dmin=D + EI = 30-0.029= 29.971 mm
或 Ts =│es- ei │=│+0.015 -(-0.013)│=0.028 mm
可标注为孔
40
0.03,8 轴
0.07
40 0.015 0.013
**公差与偏差的区别:
公差是一个没有正、负符号的绝对值,不能为零 (1)从数值看
偏差是代数量,可能正、负或零
公差表示制造精度要求,反映加工难易程度, 限制误差,对单个零件无公差可言
4.极限尺寸 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 极端。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 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 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
尺寸 。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分别用Lmax和lmax表示, 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Lmin和lmin表示。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 第1章 尺寸精度及孔轴结合的互换性——杨(5)
-0.021
0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X )
-0.046 6 . 某 孔 要 求 尺 寸 为 φ20-0.067 , 今 测 得 其 实 际 尺 寸 为 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X )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X )
2013-8-9 21
本章作业
习题(P240页) 4—(1)、(4)、(6) 5—(1)、(3)、(5) 6—(1)、(2)、(3) 7(选作题) 下次课前按序号整理后按班级交。原则上不批 改补交作业。
2013-8-9 22
解: Ø 50H7/u6 Ø 50U7/h6
查表1-8.IT6=0.016mm, IT7=0.025mm 查表1-11.Ø 50U7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 ES=-0.070+0.009=-0. 061mm.
∴ Ø 50U7 ( 0.061 ) / h6(0 0.016 ) 0.086
例题4:
Xmax=ES-ei≤ [Xmax ] es-ei=IT8 解以上不等式得:es=-0.020mm
西工大-公差--尺寸精度设计--孔,轴尺寸计算
公差与技术测量
第2章 尺寸精度设计 章
2.3.3 基本偏差系列
(1)基本偏差的定义
【定义】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
GB中使公差带位置标准化的唯一指标 GB中使公差带位置标准化的唯一指标。 中使公差带位置标准化的唯一指标
公差与技术测量
第2章 尺寸精度设计 章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见表2-5。 见表 。 表中△的由来: 表中△的由来:
☆ 在较高公差等级之下,要求孔比轴低一级。 在较高公差等级之下,要求孔比轴低一级。
例: ¢85H7/a6
公差与技术测量
第2章 尺寸精度设计 章
② 孔的基本偏差换算的2个原则 孔的基本偏差换算的 个原则
通用原则: 通用原则:
A~H:EI=-es; K~ZC:ES=-ei(同级配合) 【例】¢85H8/a7→ ¢85A8/h7
基本偏差系列图的两个特殊位置: 基本偏差系列图的两个特殊位置
的基本偏差为0 ① H和h的基本偏差为0。 孔和轴JS js的公差带对称 JS和 的公差带对称, ② 孔和轴JS和js的公差带对称,即基 本偏差可为上偏差或下偏差。 本偏差可为上偏差或下偏差。
公差与技术测量
第2章 尺寸精度设计 章
基准制(配合制) (4)基准制(配合制)
基准制: 基准制:
是同一极限制的孔、 是同一极限制的孔 、 轴公差带组成配合的一种 制度,有利于配合系列的简化。 制度,有利于配合系列的简化。
基准制的种类: 基准制的种类:
基孔制: 基孔制:H/a~zc 基轴制: 基轴制:A~ZC/h 非基准制: 非基准制:A~ZC/a~zc
公差设计-尺寸公差
最小极限过盈 Ymin = Dmax(ES) – dmin(ei) <0 最小极限间隙 Xmin = Dmin(EI) – dmax(es) >0 最大极限过盈 Ymax = Dmin(EI) – dmax (es) <0
TD Xmin
Xmax Td
Ymin TD
Td Ymax
Xmax TD
Td Ymax
d7 e7 f7 g7 h7 j7 js7 k7 m7 n7 p7 r7 s7 t7 u7 v7 x7 y7 z7
c8 d8 e8 f8 g8 h8 j8 js8 k8 m8 n8 p8 r8 s8 t8 u8 v8 x8 y8 z8
a9 b9 c9 d9 e9 f9
h9 js9
a10 b10 c10 d10 e10
基本偏差种类:孔、轴各28个
zc
+
m n p rs
t uv
x y z za zb
0-
d e ef f fg g h js j k
D
c cd
b
a
孔、轴基本偏差系列特点
孔的 基本 偏差 系列
轴的 基本 偏差 系列
基本偏 差代号
A~H Js J~ZC
a ~h js j~zc
基本偏差
EI EI(或ES) ES es es(或ei) ei
A9 B9 C9 D9 E9 F9 H9 JS9
N9 P9
A10 B10 C10 D10 E10
H10 JS10
A11 B11 C11 D11 A12 B12 C12
H11 JS11 H12 JS12 H13 JS13
优先公差带-----13种 常用公差带-----44种 一般公差带-----105种 总公差带---- 543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一、孔和轴 1. 孔 (hole)
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两平行平面或切面所 形成的包容面),如图2.1所示零件的各内表面上D1、D2、D3、D4各尺寸都称 为孔。
2. 轴 (shaft) 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 成的被包容面),如图2.1所示零件的各外表面上d1、d2、d3各尺寸都称为轴。 图2.1 孔与轴
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用D和d分别表示孔和轴的基本尺寸, 如图2.2(a)所示。基本尺寸是从零件的功能出发,通过强度、刚度等方 面的计算或结构需要,并考虑工艺方面的其它要求后确定的,一般应按 标准尺寸(GB 2822—81)选取并在图样上标注。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制造误差,而且在不同的应用条件对孔与 轴的配合有不同的松紧要求,因此工件加工完成后所得的实际尺寸一般 不等于其基本尺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本尺寸是用以计算其它尺寸 的一个依据。 3. 实际尺寸(actual size)
极限与配合标准中的孔、轴都是由单一的主要尺寸构成,例如圆柱体的直 径,键与键槽的宽度等。
图2.1 孔与轴
二、有关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1.尺寸(size)
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称为尺寸。如直径、半径、长 度、 宽度、高度、深度等都是尺寸。在机械行业中,一般常用毫米 (mm)作为特定单位。 2.基本尺寸(basic size)
从图2.12可以看出:在孔的基本偏差系列中,A~G的基本 偏差为下偏差EI,其数值为正值;H的基本偏差EI=0,是基准孔; J~ZC的基本偏差是上偏差ES,其数值为负值(J和K除外); JS的公差带相对于零线对称分布,所以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 也可以是下偏差,其数值为标准公差的一半(即±IT/2)。
公差是用于控制尺寸的变动量的,所以绝对不能为零;极限 偏差是用于控制实际偏差的。
7.尺寸公差带图(map of tolerance zone)
尺寸公差带图由零线和公差带组成。由于公差或偏差的数值 比基本尺寸的数值小得多,在图中不方便用同一比例表示,同时 为了简化,在分析有关问题时,不画出孔、轴的具体结构,只画 出放大了的孔、轴公差区域和位置,采用这种表达方法的图形称 为尺寸公差带图,如图2.2(b)所示。
。 例2-2 试比较轴 , 和 , d1 120mm Td1 22μm d2 10mm Td2 15μm 的公差等级高低
例2-3 基本尺寸为20mm,求IT6、IT7的标准公差数值。
表2-2 标准公差数值(摘自GB/T1800.3—1998)
三、基本偏差(fundamental deviation)系列
图2.2 极限与配合示意图
4. 极限尺寸 (limits of size)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
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 为最小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大、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Dmax、Dmin和 dmax、dmin 表示。极限尺寸是用来限制实际尺寸的。 5.尺寸偏差(简称偏差)(deviation)
6.过渡配合 (transition)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叫做过渡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
和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如图2.6所示。
图2.6 过渡配合
当孔为Dmax而相配合的轴为dmin时,装配后形成最大间隙 Xmax;当孔为Dmin而相配合的轴为dmax时,装配后形成最大过 盈Ymax,用公式表示为
ES Dmax D EI Dmim D es dmax d
ei dmin d
(2-1) (2-2) (2-3) (2-4)
6.尺寸公差(简称公差)(size tolerance)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公差是用以限制误差的, 工件的误差在公差范围内即为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尺寸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的绝对
配合的间隙也是变动的。当孔为Dmax而相配合的轴为dmin时, 装配后形成最大间隙Xmax;当孔为Dmin而相配合的轴为dmax时, 装配后形成最小间隙Xmin,用公式表示为
X max Dmax dmin ES ei
(2-9)
X min Dmin dmax EI es
(2-10)
图2.5 过盈配合
第1章 尺寸精度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机械产品的各种零部件在进行了机械的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强度和 刚度设计后计算出了基本尺寸,接下来就要进行尺寸的精度设计。
为了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保证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 以及表面特征技术要求的一致性。就尺寸而言,互换性要求尺寸的一致性, 但并不是要求零件都准确地制成一个指定的尺寸,而只要求尺寸在某一合 理的范围内。对于相互结合的零件,这个范围既要保证相互结合的尺寸之 间形成一定的关系,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又要在制造上是经济合理的, 这样就形成了“极限与配合”的概念。 “极限”用于协调机器零件使用要 求与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配合”则是反映零件组合时相互之间的关 系。
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位置的一条基准直线,零线的位 置表示基本尺寸,即零偏差线,正偏差位于零线上方,负偏差位 于零线的下方。
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平行直线所限 定的区域。
在国家标准中,公差带图包括了“公差带大小”与“公差带位置” 两个参数,前者由标准公差确定,后者由基本偏差确定。
1.基本偏差代号及其规律
为了满足各种不同配合的需要,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分别规 定了28种基本偏差,它们用英文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的 基本偏差;小写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在26个字母中除去5 个容易与其他含义混淆的字母:I、L、O、Q、W(i、l、o、q、 w),剩下的21个字母加上7个双写的字母CD、EF、FG、JS、 ZA、ZB、ZC(cd、ef、fg、js、za、zb、zc),这样就形成了孔和 轴分别的28个基本偏差代号,反映了公差带的28种位置,构成 了孔和轴的基本偏差系列,如图2.12所示。
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的代数差的绝对值。孔的尺寸公差用 TD表示;轴的尺寸公差用Td表示。公差、极限尺寸和极限偏差 的关系如下:
TD Dmax Dmin
Td dmax dmin
由(2-1)~(2-6)式,可以得出
(2-5) (2-6)
TD ES EI
(2-7)
Td es ei
(2-8)
三、有关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1.配合(fit)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构成配合的 孔和轴的基本尺寸必须相等;同时孔是包容面,轴是被包容面。由于配合是 指一批孔和轴的装配关系,而不是指单个孔和轴的相配关系,所以用公差带 关系来反映配合就比较确切。
2.间隙(clearance)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时叫做间隙,用X表示, 如图2.3(a)所示。
(1)孔mm与轴mm相配合。 (2)孔mm与轴mm相配合。 (3)孔mm与轴mm相配合。
第三节 尺寸的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简介
经过标准化了的公差与偏差制度称为极限制,它是一系列标准的孔、 轴公差数值和极限偏差数值。配合制则是同一极限的孔和轴组成配合的一 种制度。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limits and fits)主要由配合制、标准公差系 列、基本偏差系列组成。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用Da和da分别表示孔和轴的实际 尺寸。
由于在测量的过程中存在着测量误差,所以实际尺寸并非被测尺寸的 真值。例如一个轴,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为φ25.987mm,测量误差在 ±0.001mm以内,则实际尺寸的真值将在φ25.988-25.986mm之间。真值 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不知道的,因此只能以测得的尺寸作为实际尺寸。
对于间隙配合 对于过盈配合 对于过渡配合
Tf X max X min
Tf Ymin Ymax
Tf X max Ymax
8. 配合公差带图
为了直观地表示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可以用配合公差带图来表示,如图2.7所示。
图2.7 配合公差带图
例2-1 求下列三种孔、轴配合的最大、最小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 或过盈以及配合公差,并画出各自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 图。
图2.12 孔和轴基本偏差系列图(摘自GB/T1800.2—1998)
2.轴的基本偏差的确定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是以基孔制为基础,根据各种配合的要求,
在生产实践和大量试验的基础上,依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整理出一 系列公式而计算出来的。轴的基本偏差计算公式如表2-3所示。
表2-3 基本尺寸≤500mm的轴的基本偏差计算公式(摘自GB/T1800.3—1998)
自1979年以来,我国参照国际标准(1SO)并结合我国的实际
生产情况,颁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1994年以后又进行了进一步
的修订。新修订的“极限与配合”标准由以下几个标准组成: 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1998《限与配合 基础 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 配合的基本规定》;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 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1999《极 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T1801— 1999《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GB/T1803—2003 《公差与配合 尺寸至18 mm孔、轴公差带》;GB/T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
偏差是指某一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 代数差。偏差包括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两种,而极限偏差又分为上偏差 和下偏差。
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叫极限偏差,其中最大极限 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 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下偏差代号 分别用ES、EI表示;轴的上、下偏差代号分别用es、ei表示。 极限偏差可用下列公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