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祖咏《望蓟门》原文、译文及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望蓟门》意思-赏析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望蓟门》意思-赏析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望蓟门》意思|赏析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笳鼓一作:箫鼓)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译文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作者:佚名这首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

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

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

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

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

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

此句运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

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

但仅仅如此,还未足以体现这个惊字。

三四两句更进一步,写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

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何况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何况又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是连绵千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

万里寒光生积雪这一句就这样分作四层,来托出一个惊字。

这是往远处望。

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

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以上四句已将惊字写足,五六两句便转。

处在条件如此艰苦。

责任如此重大的情况下,边防军队却是意气昂扬。

高二语文《望蓟门》原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望蓟门》原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望蓟门》原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望蓟门》原文及翻译
一、《望蓟门》原文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笳鼓一作:箫鼓)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二、《望蓟门》原文翻译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
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
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
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
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三、《望蓟门》作者介绍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

与王维友善。

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


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

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

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望蓟门祖咏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

②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相关试题及答案一:1.首句中的“惊”是什么意思?远道而来的诗人一到燕台为何而“惊”?请简要说明。

(5分)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是怎样产生的?(6分)(3)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4)尾联中作者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的典故。

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5.“客心惊”的原因是什么?结合首联和颔联加以分析。

(5分)6.分析颈联在诗歌中的作用。

(6分)【参考答案】1.(5分)“惊”的意思是震惊,震撼(1分)。

客子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家大营中,笳鼓声声,震天动地;边塞地区万里寒光,积雪连绵,曙色朦胧,旌旗高高飘扬;虽然烽火连天,但汉家大营稳如磐石,异常雄壮。

这一切,使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

(4分,意思对即可)2.(6分)表达了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3分)。

诗人看到边关军容肃穆,景象雄壮,将士意气昂扬,一腔豪气油然而生,决心像班超、终军那样报效祖国,为国立功(3分)。

(意思对即可)(3)“惊”。

首先是因为军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可见军营中号令之严肃;其次,是在严冬初晓、积雪万里的时候,作者远望到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4)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班超,可是见此边营士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为国立下奇功。

古诗文《望蓟门》赏析

古诗文《望蓟门》赏析

古诗文《望蓟门》赏析望蓟门唐朝: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望蓟门译文及注释【译文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注释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客:诗人自称。

⑶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⑷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

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危旌:高扬的旗帜。

⑸烽火: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遇敌情时点燃狼粪,以传警报。

⑹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⑺论功:指论功行封。

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⑧一去:一作“一望”。

⑨危旌:高扬的旗帜。

⑩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缨:绳。

望蓟门鉴赏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

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

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

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

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

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

望蓟门(祖咏)原文及赏析

望蓟门(祖咏)原文及赏析

望蓟门(祖咏)原文及赏析望蓟门(祖咏)原文及赏析望蓟门塞外山川远,参差峰峦袅帚烟。

西隅黄河绕蓟城,东望渤海连天翻。

迷离望断白云外,尽是沙鸥啄海波。

征骑一行若飞鹰,翻身蓟门渡嫩河。

自古英威盛建州,辽阳太守皆识名。

万里长城千古秀,蓟门关隘屹然崇。

萧郊作品《望蓟门》写的是他对塞外边塞美景的描写。

诗中通过对山川、河流和海洋的描绘,展现了广袤辽阔的北方风光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首先,诗人运用了形容词"参差峰峦袅帚烟"来描绘远山,山峰交错,形成了层层叠叠的美景,犹如烟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感和遥远感。

而沙鸥啄海波的描写将注意力转向了水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这两个描写点睛了整首诗的山水风情。

其次,诗中描绘了黄河和渤海。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而渤海则是中国的东海之一。

诗人通过"西隅黄河绕蓟城,东望渤海连天翻"这句来描绘黄河环绕着蓟城流淌,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渤海的壮美,展示了塞外的壮丽山河景色。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征骑一行若飞鹰,翻身蓟门渡嫩河"的描写,突出了蓟门关隘的重要性和英勇无畏的军队。

蓟门地处边塞,扼守要地,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萧郊通过对征骑的描写,展现了蓟门军队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辽阔无边的塞外大美和边疆民族的英勇精神。

最后,诗人以"自古英威盛建州,辽阳太守皆识名。

万里长城千古秀,蓟门关隘屹然崇"的结尾,强调了蓟门关隘的重要地位和其对塞外地区的保卫作用。

同时,诗中对建州和辽阳太守的称赞,以及万里长城的秀美,进一步凸显了蓟门关隘的崇高地位和边塞守军的英勇形象。

总的来说,萧郊的《望蓟门》通过对塞外大美的描绘,展示了北方壮丽的山河风光和边境的雄浑气势。

通过对黄河、渤海的描绘,凸显了边塞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重要军事地位。

同时,通过对征骑、辽阳太守的描写,赞美了边塞守军的英勇和蓟门关隘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描绘细致入微,使人仿佛置身于北国辽阔的大地,感受到了北方壮丽景色的美妙与震撼。

2023年《望蓟门》诗词鉴赏

2023年《望蓟门》诗词鉴赏

2023年《望蓟门》诗词鉴赏2023年《望蓟门》诗词鉴赏1《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一去:一作“一望”。

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

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危旌:高扬的旗帜。

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论功:指论功行封。

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译文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译文1:一到燕台地界,远远望见蓟门,我的心情非常兴奋。

军营中响着萧声和鼓声,生机勃勃而士气大振。

万里积雪,寒光闪闪,曙光映照着边塞,高高的军旗迎风招展。

战场的烽火连接着胡地,海滨崇山簇拥着蓟州古城坚如石盘。

我虽然不是少年即请缨杀敌的志士,但看到此情此景,也踌躇满志,想要建立军功奔赴前线。

译文2:一到燕台眺望,我就暗暗吃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江山积雪万里,笼罩冷冽寒光;边塞曙光映照,高高旗旌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译文3:登上燕台,我这个远道而来的游客,便被所见到的雄奇景象震惊了。

这里充满了战争的气氛,笳鼓声喧,号角嘹亮,威武雄壮的军营中集训练兵颇为紧张。

放眼望去,雪积了厚厚的一层,漫天遍野,万里皆白,雪光冷飕飕的寒气逼人。

在这边防地带,曙光初照,旌旗猎猎。

到了晚上,沙场上点起了烽火,胡地上的月亮格外清冷。

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望蓟门祖咏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

②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相关试题及答案【问题】1.首句中的“惊”是什么意思?远道而来的诗人一到燕台为何而“惊”?请简要说明。

(5分)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是怎样产生的?(6分)(3)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4)尾联中作者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的典故。

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5.“客心惊”的原因是什么?结合首联和颔联加以分析。

(5分)6.分析颈联在诗歌中的作用。

(6分)[参考答案]1.(5分)“惊”的意思是震惊,震撼(1分)。

客子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家大营中,笳鼓声声,震天动地;边塞地区万里寒光,积雪连绵,曙色朦胧,旌旗高高飘扬;虽然烽火连天,但汉家大营稳如磐石,异常雄壮。

这一切,使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

(4分,意思对即可)2.(6分)表达了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3分)。

诗人看到边关军容肃穆,景象雄壮,将士意气昂扬,一腔豪气油然而生,决心像班超、终军那样报效祖国,为国立功(3分)。

(意思对即可)(3)“惊”。

首先是因为军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可见军营中号令之严肃;其次,是在严冬初晓、积雪万里的时候,作者远望到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4)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班超,可是见此边营士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为国立下奇功。

望蓟门 祖咏翻译

望蓟门 祖咏翻译

望蓟门祖咏翻译
望蓟门原文:
望蓟门
作者:祖咏年代:唐体裁:七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望蓟门翻译如下:
一到燕台眺望,我就暗暗吃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江山积雪万里,笼罩冷冽寒光;边塞光映照,飘动高高旗旌。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象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祖咏《望蓟门》赏析

祖咏《望蓟门》赏析

祖咏《望蓟门》赏析登高望远思念长征人。

“蓟门”就是古时的燕国,汉朝时期为幽州地区的别称。

古代常常以燕来代指北方。

蓟门在今北京市的西南部。

唐玄宗天宝末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率兵直逼长安,唐军节节败退,唐肃宗逃往四川。

今天早上,爸爸妈妈带我到香山游玩,我们先登上了香炉峰。

那里风光秀丽,环境优雅,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

到了山顶上,我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首联简洁而又富有韵味,直接道出“望蓟门”的原因。

“一去”,表现出燕京百姓对安禄山这个奸臣的痛恨和愤慨。

“客心惊”三字,刻画出诗人凭吊古战场时内心的凄凉与悲伤。

“笳鼓喧喧”,见出当时战争的频繁和激烈。

颔联展现出燕台一带所见景象,烘托出主题。

颈联上承上文,具体描绘“蓟门”的荒凉破败景象,“寒光”照耀,“积雪”千里。

这两个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出异常沉重的气氛。

尾联即景抒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希望平息叛乱,收复失地的愿望。

开篇描绘出一个繁华的京城边塞图景,极写边地的壮阔雄奇;结句纵笔展望,明确表达了主题,点明了边塞战争的紧张局势。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此联紧承上片结句“胡月”、“云山”而来,再次展现了边地特有的战争场面。

最后两句运用典故,自比投笔从戎的班超,表达了自己想要立功报国的心愿。

下片开头四句,描绘了远处敌军正在燃烧,遥相呼应的近处燕京百姓正在支起帐篷迎接战士,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

其中“朔方”指北方,即雁门关外。

燕台,即燕然山,山名。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记载,汉武帝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打到今蒙古境内,遂设朔方郡,后改称“燕然”。

诗人借代胜利者的形象,并没有贬斥唐军的意思。

“蓟城”指的是蓟门,为辽西郡治所。

《旧唐书·张守珪传》记载,安禄山反叛,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乘其不备,突袭了幽州城,招降纳叛,推翻了安禄山的统治。

望蓟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蓟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蓟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蓟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蓟门
唐代: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笳鼓一作:箫鼓)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译文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注释
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客:诗人自称。

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

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危旌:高扬的旗帜。

烽火: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遇敌情时点燃狼粪,以传警报。

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论功:指论功行封。

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一去:一作“一望”。

危旌:高扬的旗帜。

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缨:绳。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祖咏《望蓟门》原文、译文及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祖咏《望蓟门》原文、译文及诗词鉴赏

祖咏《望蓟门》原文、译文及诗词鉴赏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解】:
1、之:往;到……去。

2、关城:函谷关。

3、御苑:君王居住的宫室,这里指京城。

4、蹉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韵译】: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
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
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
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
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

魏万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

天宝年间,因慕李白,南下吴越寻访,行程三千余里,为李白所赏识。

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却是十分密切的“忘年交”。

故诗的结句含有对后辈叮嘱勉励的意思。

诗开首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

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

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

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

全诗善于炼句,为后人所称道,且叙事、写景、抒情交织,由景生情,引人共鸣。

但诗中有“朝、夜、曙、晚”四字重用,却是一疵。

胡应麟说:“惟其诗工,故读之不觉,然一经点勘,即为白璧之瑕,初学首所当戒。


1 / 1。

祖咏《望蓟门》原文译文赏析

祖咏《望蓟门》原文译文赏析

祖咏《望蓟门》原文|译文|赏析《望蓟门》此诗写诗人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

而且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写景状物中又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是一篇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乐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望蓟门》原文唐代: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译文及注释译文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注释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客:诗人自称。

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

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危旌:高扬的旗帜。

烽火: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遇敌情时点燃狼粪,以传警报。

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论功:指论功行封。

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一去:一作“一望”。

危旌:高扬的旗帜。

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缨:绳。

赏析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

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

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祖咏《望蓟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望蓟门祖咏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

②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相关试题及答案一:1.首句中的“惊”是什么意思?远道而来的诗人一到燕台为何而“惊”?请简要说明。

(5分)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是怎样产生的?(6分)(3)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4)尾联中作者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的典故。

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5.“客心惊”的原因是什么?结合首联和颔联加以分析。

(5分)6.分析颈联在诗歌中的作用。

(6分)【参考答案】1.(5分)“惊”的意思是震惊,震撼(1分)。

客子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家大营中,笳鼓声声,震天动地;边塞地区万里寒光,积雪连绵,曙色朦胧,旌旗高高飘扬;虽然烽火连天,但汉家大营稳如磐石,异常雄壮。

这一切,使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

(4分,意思对即可)2.(6分)表达了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3分)。

诗人看到边关军容肃穆,景象雄壮,将士意气昂扬,一腔豪气油然而生,决心像班超、终军那样报效祖国,为国立功(3分)。

(意思对即可)(3)“惊”。

首先是因为军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可见军营中号令之严肃;其次,是在严冬初晓、积雪万里的时候,作者远望到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4)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班超,可是见此边营士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为国立下奇功。

唐诗望蓟门经典赏析

唐诗望蓟门经典赏析

唐诗望蓟门经典赏析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赏析蓟门在今北京附近,唐时是防契丹的前线重镇。

这里历史上曾有过"黄金台拜将"的故事,眼前又是浓浓的军事氛围,因而祖咏只一"望"便生出许多既独特又很易得人认同的情思。

"惊"字只应作大受震撼解,不是害怕。

圈定这特殊感觉有利于读者和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祖咏当年纯粹是个热血青年,他正是用了热血青年的"思维之眼"才"望"出些独特的意象来的.。

"笳鼓喧喧",是造成"惊"和"望"的源起,也是传达边区氛围少不了的一笔。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次联,积雪泛寒光,风吹旌旗动,是眼前景,但扯到"万里""三边(幽州,并州,凉州,包括从东北到西北几千里边疆)",是必须用"思维之眼"才看得到的,显出诗人对边庭形势的了解使其产生独特的生命体验。

那种苍莽的气势建筑在真实的感觉上,很动人。

其中"寒""曙"两字颇重要:它们传达了一种既含杀气又有点莫名兴奋的情态。

第三联,"思维之眼"有更深入的透视。

"沙场"固然在眼前,而"烽火"却不见得是当时所见,祖咏只是从"沙场"立刻联想到了"烽火"。

"烽火"而"连胡月",则更带着不知多少年月积叠下来的血腥味和凄清。

不过,作者并不想过分渲染凄清,所以立刻换了个角度,去"望"蓟城的地势:"海畔云山拥蓟城"。

《左传》记晋楚城濮之战前,晋文公的谋臣主张坚决开战,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蓟城后有大海,周围云山簇拥,同样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翻译赏析

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翻译赏析

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翻译赏析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翻译赏析《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祖咏。

古诗全文如下: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言】《望蓟门》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作品。

此诗写诗人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

诗一开始就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接着写听到军中不断传来鼓角声,使人感到浓厚的战争气氛;中间四句进一步具体地描绘了登台所见的紧张情况,从而激发了诗人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

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写景状物中又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是一篇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乐章。

【注释】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一望:一作“一去”。

客:诗人自称。

⑶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⑷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

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危旌:高扬的旗帜。

一作“行旌”。

⑸烽火: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遇敌情时点燃狼粪,以传警报。

⑹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后终以功封定远侯。

⑺论功:指论功行封。

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缨:绳。

【翻译】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赏析】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

祖咏唐诗《望蓟门》赏析

祖咏唐诗《望蓟门》赏析

祖咏唐诗《望蓟门》赏析祖咏唐诗《望蓟门》赏析【作者简介】祖咏(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

与王维友善。

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

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

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

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文解释】一去燕台使作客的我心惊,汉将营中箫鼓声喧闹不停。

万里原野上由于积雪结冰产生耀眼的寒光,三边的曙色映照着高悬的旗帜。

沙场上的烽火连接着胡地的月亮,海边上云山簇拥着蓟城。

年轻时虽没有像班超一样投笔从戎,论功名还要学习终军为国请缨。

译文1:一到燕台地界,远远望见蓟门,我的心情非常兴奋。

军营中响着萧声和鼓声,生机勃勃而士气大振。

万里积雪,寒光闪闪,曙光映照着边塞,高高的军旗迎风招展。

战场的.烽火连接着胡地,海滨崇山簇拥着蓟州古城坚如石盘。

我虽然不是少年即请缨杀敌的志士,但看到此情此景,也踌躇满志,想要建立军功奔赴前线。

译文2:一到燕台望,我就暗暗吃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江山积雪万里,笼罩冷冽寒光;边塞曙光映照,高高旗旌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词语解释】三边:指边地。

蓟城:河北蓟县。

祖咏望蓟门【唐诗赏】唐玄宗开元十二年,东北边防重镇范阳是防御契丹族骚扰的主要阵地。

祖咏早年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向皇帝请发长缨,来到这里,写下了这壮丽的诗篇《望蓟门》。

诗人描写了让人心惊的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壮阔。

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想为国立功的追求。

全诗格调高昂,豪迈雄浑,振奋人心。

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

望蓟门原文及赏析

望蓟门原文及赏析

望蓟门原文及赏析望蓟门原文及赏析望蓟门朝代:唐代作者:祖咏原文: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笳鼓一作:箫鼓)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译文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注释⑴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⑵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客:诗人自称。

⑶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⑷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

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危旌:高扬的旗帜。

⑸烽火: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遇敌情时点燃狼粪,以传警报。

⑹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⑺论功:指论功行封。

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⑧一去:一作“一望”。

⑨危旌:高扬的旗帜。

⑩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缨:绳。

赏析: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

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

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734年(开元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

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

望蓟门鉴赏【唐】祖咏

望蓟门鉴赏【唐】祖咏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五、六两句又是两个视角,一是写前方,
一是写四周。 “沙场烽火连胡月”,写前方的进攻情 况。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 光、月光、火光交织成雄壮奇异的景象。
“海畔云山拥蓟城”,视角转向四周
地形,从防守上看,一切稳如磐石。 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边是燕山山 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助于巩 固大唐的边疆重镇。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以上两句写“望”后之感。
诗人用东汉时定远侯班超投笔从戎,
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请发长缨, 缚番王来朝,立下奇功的两个典故, 表达了建立功勋的愿望。
这首诗写边塞重镇,全 诗围绕一“望”字,通过视 角的变幻,着力勾画当地的 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 格调旌。 三、四句从视觉的冲击上进一步写
“惊”。视角分别为远处和高处。 “万里寒光生积雪”,从远处的视角 写“惊”字。军营中的笳鼓之声,响 彻于严冬初晓。堆积很厚、连绵千万 里的雪上寒光点点,寒气逼人。
“三边曙色动危旌”,是从高处望
的“惊”,朦胧曙色中,只有旗 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景象肃穆, 暗示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 整的军容。
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背景介绍
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 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 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 象是契丹。祖咏当系游宦范阳时 作此诗。
燕台一去客心惊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
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 这一带。 用“燕台”起笔,增加全诗的气势。 诗人来到边塞重镇,游目纵观,不禁 激情满怀。一个“惊”字,生动刻画 出作者的特有感受。

望蓟门诗歌鉴赏

望蓟门诗歌鉴赏

《望蓟门》诗歌鉴赏如下: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

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

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

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

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

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

此句运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

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

但仅仅如此,还未足以体现这个“惊”字。

三四两句更进一步,写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

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何况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何况又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是连绵千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

“万里寒光生积雪”这一句就这样分作四层,来托出一个“惊”字。

这是往远处望。

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

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以上四句已将“惊”字写足,五六两句便转。

处在条件如此艰苦。

责任如此重大的情况下,边防军队却是意气昂扬。

笳鼓喧喧已显出军威赫然,而况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而且壮伟异常。

这是向前方望。

“沙场烽火连胡月”是进攻的态势。

诗人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又是那么稳如磐石。

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像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

这是说防守的形势。

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咏《望蓟门》原文、译文及诗词鉴赏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解】:
1、之:往;到……去。

2、关城:函谷关。

3、御苑:君王居住的宫室,这里指京城。

4、蹉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韵译】: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
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
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
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
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

魏万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

天宝年间,因慕李白,南下吴越寻访,行程三千余里,为李白所赏识。

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却是十分密切的“忘年交”。

故诗的结句含有对后辈叮嘱勉励的意思。

诗开首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

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

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

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

全诗善于炼句,为后人所称道,且叙事、写景、抒情交织,由景生情,引人共鸣。

但诗中有“朝、夜、曙、晚”四字重用,却是一疵。

胡应麟说:“惟其诗工,故读之不觉,然一经点勘,即为白璧之瑕,初学首所当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