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雷雨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ec0d0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e.png)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优秀7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篇一这个学期,我上了三次公开课,其中最精彩的一节是视导推荐课《雷雨》。
课前,我潜心钻研新课标,养成正确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设计了简单的教学环节,给了充分的空间让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使课堂迸发出令人振奋的活力。
下面的几个环节对其中的精彩可见一斑。
一、联系身边的环境导入新课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上,我是联系单元教学的主题来设定,但是上课的时候,刚好外面下着小雨,于是我就联系身边的环境,设计了生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导入:从早上到现在,外面一直下着一场怎样的的雨?(学生回答)是呀,在雨家族里,有斯文的毛毛细雨,还有威猛的雨,就是我们今天课堂上要学的——齐读课题《雷雨》。
这样的设计很有新意,而且跟环境紧密联系,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吸引来了。
二、板书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最大的空间。
板书的设计是我这堂课一大创意和精彩。
根据清晰明了的段落,和单元导读里说的: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我设计了一本“书”,里面有三页“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老师只设计了小部分插图,留大很大的空间让学生来填写这本“书”。
然后学生在读完课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把“书”填好,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宽松的环境下被激发出来了,在最后一个环节里,学生发现雷雨后有一种现象是蝉叫了,而老师只在第一页雷雨前有一只“闭口的蝉”,怎么办呢?学生纷纷举手说有办法,一个学生上了台,把前面那只蝉取出来,然后贴在“雷雨后”的页面上,然后在旁边画上“吱吱”两个字。
这样,蝉变活了。
学生在贴彩虹时,别的学生着急地说:“不能把彩虹跟太阳贴在一起,因为……”学生种种精彩的表现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这就是循生而教带来的活力和惊喜。
三、“蜘蛛”一词的书写指导。
我一直把“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能单纯的朗读感悟,必须体现写字认字这个难点”这个指导思想牢记在心,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穿插写字而不显得唐突呢?我还是在临上课前的一节课想到一个办法(因为是第三节课上,很多点子都是在前两堂课时想到的):在引导学生领悟朗读完重要句子“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8雷雨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导学案
![18雷雨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455ce8bceb19e8b9f6ba07.png)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导学案___年__月__日课题课型训练点主备人使用人审核人班级二()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会人四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难点预测1、默读课文,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体会生动、准确的用词。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导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测预习。
检测预习的方法:1、独立完成。
2、展示交流。
3、纠错。
4、同伴评价。
1、给下列汉字注音。
压___乱___垂___彩虹_____自我评价:A B C2、给下列汉字注音组词。
同伴评价:A B C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课文,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点燃激情,预习检测。
猜谜语导入: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的泪珠下。
板书:雷雨(一)让学生读学习目标,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解释。
(二)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二、唤起兴趣,自主学习。
1、小组交流。
2、自主完成日积月累。
(教师关注学生独学的状态)三、树立自信,同伴交流。
(一)质疑求证。
对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对子相互质疑求证。
(二)收获分享。
(展示)(三)对子互查完成情况,互批导学案。
(四)教师点评。
同伴评价:A B C学生活动过程教师导学过程四、认领任务,小组讨论。
学法提示:1、小组明确任务。
2、品读课文。
3、小组交流。
4、汇报展示1、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雷雨的,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小组讨论: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大胆质疑,张扬个性提出自己的发现并能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六、达标测评,学以致用。
1、读一读,用下面每句话中加粗的字写话。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第16课:《雷雨》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第16课:《雷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b34451a45177232f60a2d4.png)
16.《雷雨》导学案
课题雷雨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对阅读教学明确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
教学设计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用字的精炼准确,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观察夏天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学习课文描写雷雨前的段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留心观察夏天的天气变化。
(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同学
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
候的景象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
雷雨的课文。
(板书课题)
1.交流自己看到的雷雨前后
的天气变化。
2.齐读课题。
1.写出自己知道的雨的名
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06073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6.png)
【导语】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是⼀门基础学科,⼀个⼈只有具备了⼀定的语⽂知识,有了⼀定的语⾔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雷⾬》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雷⾬》教案 第⼀课时 ⼀、导⼊: ⼩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哗哗哗的声⾳)学⽣猜。
它有可能是⾬的声⾳,⾬的声⾳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才会是这样的声⾳呢? ⼆、识字 1、初读⽣字。
⾃由地读读课⽂,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字。
出⽰⽣字,让学⽣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不同的⽅法识字。
如,⽤动作记"压"、"垂";⽤联想法记"乱"。
联系⾃⼰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树乱摆的样⼦从⽽记住"乱"字;⽤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1)联系⽂中的词语、句⼦巩固识字。
如: 压:压下来。
满天的乌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
忽然⼀阵⼤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
⼀只蜘蛛从上垂下来,逃⾛了。
虹:彩虹。
⼀条彩虹挂在天空。
(2)联系⾃⼰的⽣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彩"是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字旁,"蜘"的⾍字旁最瘦。
③"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之旁,"越"是⾛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先把每个字临写⼀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个,争取第⼆个⽐第⼀写得好。
(3)⽰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条垂线上,第⼆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cfb0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品味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片段,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及比较鉴赏相结合,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扩大课堂容量。
4.课型:品读·鉴赏课5.教时:一教时【重难点简析】1.戏剧语言在展开冲突,显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为心声,品读语言应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2. 作者说《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鉴赏时为了避免用“社会问题剧”的主题模式“削足适履”地硬套剧作,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1分30秒)雷雨之夜,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这就是当年23岁的曹禺创作的四幕话剧《雷雨》的结局。
那么今天,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近这位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进《雷雨》。
二、审美感知,整体把握。
1.【投影】曹禺和《雷雨》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dfd6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9.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作者作品简介2、分角色朗读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一、导入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二、速读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填图练习三、讨论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四、课堂活动:辩论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总结要点: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2、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3、课堂练习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讨论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四、归纳主题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
教师可点拔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第【2】篇〗【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2、尝试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9f0e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第【1】篇〗《雷雨》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用“越越”说句子。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中的描写。
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雨吗?瓢泼的大雨、绵绵的细雨……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次雷雨天气,你看……(板书雷雨)2.同学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2、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请同学读全文。
2、感受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是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四、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自由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
找找里面写了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2.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3、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抓住“黑沉沉”、“压”体会。
(乌云黑沉沉,还有什么也黑沉沉?“谁能做个压的动作。
”)师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谁能再读读?---齐读(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3)雷雨前天气非常闷热,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朗读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雷雨》导学案设计
![《雷雨》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9bbc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6.png)
《雷雨》导学案设计导学案设计:《雷雨》一、导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话剧《雷雨》的作者曹禺和其代表作品。
2.理解和分析《雷雨》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3.掌握《雷雨》中常见的文学手法和表现手段。
二、导学内容:1.《雷雨》的作者曹禺简介a.曹禺(1910-1996),原名曹振镛,广东潮州人,中国现代作家、剧作家。
b.曾被誉为“抗战文学四大家”之一c.代表作品包括《雷雨》、《日出》、《原野》等。
2.《雷雨》的主题和情节a.主题:家族悲剧、婚姻和爱情的错位、社会阶级和道德观念的冲突。
b.情节:以冯世平、司马溥两家,以及他们之间的婚姻和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情节展示了主题的冲突和发展。
3.《雷雨》的人物形象a.冯世平:典型的滑头商人形象,冷酷、无情、自私。
b.司马溥:有学问、有道德观念的大夫,崇尚传统价值观。
c.司马小翠:典型的弱女子形象,被迫走上不幸的婚姻之路。
d.刘文彩:典型的“破产千金”,矛盾的性格。
e.王利发:政府官员,贪污腐败、道德沦丧。
4.《雷雨》的文学手法和表现手段a.对白:鲜明的角色对白,凸显人物性格和冲突。
b.独白:人物内心独白,揭示其深层心理。
c.隐喻和象征: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现和暗示主题。
d.冲突和对比:冲突和对比是《雷雨》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三、导学过程:1.导入:以黑板报或海报的形式展示《雷雨》的主要剧照和几句经典台词,引起学生的兴趣。
a.导师介绍曹禺的简介,让学生了解他的背景和作品。
b.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雷雨》的剧本,了解剧情和人物。
c.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雷雨》的主题和情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d.导师引导学生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辨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3.总结:导师总结《雷雨》的主要内容,强调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四、导学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位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在日记或文章中写出对该人物形象的赏析和评价。
五、板书设计:《雷雨》主题:家族悲剧、婚姻与爱情、阶级和道德观念冲突情节:冯世平、司马溥两家的纠葛人物形象:冯世平、司马溥、司马小翠、刘文彩、王利发手法和表现:对白、独白、隐喻和象征、冲突和对比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85815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第1篇】雷雨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生字“户、扑”,借图像认识“蝉”字,借字义理解识记“压、垂”字。
指导正确书写“垂”字。
2、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3、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4、能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哪些景色发生了变化,并借助关键词说出景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哪些景色发生了变化,并借助关键词说出景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积累词语今天早上一出门,我就发现地面湿漉漉的,原来昨晚一场小雨悄悄地降临了。
恰巧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描写雨的词语。
课件出示:“蒙蒙细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大雨倾盆,雷电交加,电闪雷鸣。
”你认为哪些词语适合描述这场小雨呢?词语也是有情感的,描写小雨的词我朗读时声音要——轻些,语气要——柔些,读一读。
剩下的词语你认为是描写的哪一种雨(雷雨、暴雨),也请你读出雷雨、暴雨的气势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雷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清课文顺序雷雨又叫雷阵雨,它来得急,去得快。
1.这篇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的呢?请你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排火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下雨时的景色。
3.互相正音。
课件出示句子“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指生读“户”,带调读。
出示词语“窗户”,注意户在这里读轻声,齐读。
注意生字在词语中读音的变化再读这句话。
4.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下雨时的景色呢?课文的4-6自然段描写了雷雨正在下,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板书:雷雨中那课文的1-3自然段描写了雷雨来临之前的景色,我们同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板书:雷雨前。
7、8自然段用哪三个字来概括呢?板书:“雷雨后”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
三.学习“雷雨前”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它会有很多变化。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8bc2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第【1】篇〗学习要点:1.了解戏剧(剧本)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诵读剧本台词的基本技巧3.了解剧情,理解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戏剧主题4.能尝试评价周朴园、侍萍、繁漪等人物形象教学安排:四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进入戏剧单元,了解戏剧(剧本)的基本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对照《雷雨》(选场)简析戏剧与小说两种文学样式的主要异同。
例:1.相同点:①小说主要通过作者的正面描述直接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表现生活和主题;戏剧则是以人物对话(角色对白)的形式展开剧情。
(台词)②戏剧(剧本)除台词外,人物的动作、神情、衣着服饰、身份经历、舞台布景等相对较少,且用小字集中介绍或用括号文字在台词中插入;而小说则是完全融于文中,难于分离。
③小说(主要指长篇小说)常常有广阔的背景和较长的时间跨度;戏剧则缩天地为一隅,变古今为一瞬,使空间、时间高度集中。
④剧本的创作有明确的目的性——利于舞台演出;小说则需要通过改编,才能搬上舞台或银幕。
2.相同点:①都是通过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矛盾,表现重大的生活及社会主题。
②小说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戏剧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③都离不开环境要素的参与。
二、进入本课,板书课题:雷雨(曹禺)。
介绍相关作家作品知识。
【参考资料】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
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曹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曹禺和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一起,均被后人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三、分析剧中人物关系1.结合剧本选场,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理清人物关系周朴园(矿主,资本家)鲁侍萍(鲁贵之妻,曾经为周朴园生过两个儿子)周萍(鲁侍萍长子,周家大少爷)鲁大海(周朴园、鲁侍萍之少子,工人代表)周冲(繁漪之子,周家二少爷)鲁四凤(鲁贵、鲁侍萍之女,在周家作使女)繁漪(周冲的母亲,周朴园续娶之妻)鲁贵(鲁侍萍现任丈夫,在周公馆当男仆)2.教师结合全剧内容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梗概及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2cc43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3.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2.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设想:作为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一课,可先给学生介绍《雷雨》的梗概,通过反复阅读或分角色朗读,弄清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进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理解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用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看过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电影《雷雨》。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作,看看在30年代作家为我们勾勒的酝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的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画卷。
二、简介曹禺及《雷雨》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
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
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
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简单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1e3a5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c.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波澜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
2、认识资产阶级冷酷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3、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1、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2、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1、表演法:通过表演剧情,让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行为,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剧本的矛盾冲突。
2、分析点拨法: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帮助学生理解。
3、论辩法:设论辩题,通过开展辩论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法指导:1、以阅读学习法为主要,辅之以合作学习法。
2、兴趣性阅读——研究式阅读——鉴赏式阅读。
教学过程:一、以《雷雨》的巨大成就导入课文。
二、进入课文。
1、学生表演第一场戏剧冲突。
2、评价演出效果。
3、分析人物内心变化。
4、辩论周朴园是否真爱鲁侍萍。
5、分析评价人物性格特征。
三、深入探讨:1、周、鲁两家的矛盾根源是什么?2、周朴园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是什么?3、如何理解戏剧的深刻主题?四、大胆质疑。
五、布置作业:1、用分析周朴园的方法去分析鲁侍萍。
2、阅读《雷雨》全剧。
3、就《雷雨》某一角度写一篇文学评论。
课内思考题:1、在周、鲁二人对话过程中,周朴园反复说出一个字,分别有怎样的潜台词?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态?2、周、鲁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的事件展开对话,周几次问侍萍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3、周在认出鲁之后,对侍萍态度有何变化?哪里体现?4、周朴园爱侍萍吗?他对鲁的怀念是真实的吗?你觉得周是怎样的一个人?5、周、鲁两家矛盾的根源是什么?你怎样认识戏剧的标题及当时的社会?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导学案【第2篇】课题雷雨(节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二年级雷雨导学案
![二年级雷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eb8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0.png)
二年级雷雨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压、蝉、垂、户、扑”5 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垂、户、迎、扑”8 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教学难点能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想象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雷雨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然后提问: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雷雨声)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雷雨的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
(板书课题:雷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齐读。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雷雨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精读课文,感悟景象1、学习雷雨前的部分(第 1-3 自然段)(1)自由读第 1-3 自然段,边读边想: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2)交流汇报。
理解“压”字,感受乌云的来势汹汹。
(出示图片帮助理解)抓住“乱摆”“垂”“逃”等词语,体会大风和蜘蛛的惊慌。
指导朗读,读出雷雨前的紧张气氛。
(3)小结:雷雨前,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切都显得那么可怕。
2、学习雷雨中的部分(第 4-6 自然段)(1)默读第 4-6 自然段,说说雷雨中的景象是怎样的?(2)交流汇报。
抓住“哗,哗,哗”“越来越大”“看不清”等词语,感受雨势的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雨势由小到大的变化。
(3)小结:雷雨中,雨越下越大,天地间一片朦胧。
3、学习雷雨后的部分(第 7-8 自然段)(1)自由读第 7-8 自然段,想想雷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2)交流汇报。
理解“清新”一词,感受空气的清新。
雷雨〔学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雷雨〔学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26a7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a.png)
雷雨(学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雷雨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的主要线索和主旨。
3.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学会感受雷雨中的情感和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
2.分析文章的意识流和修辞手法。
难点1.理解课文中情节发展的细节。
2.能够数字化表达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问答方式复习学生的知识,准确掌握之前的学习内容。
如:•你们都读过哪些有趣的小说?•你们最喜欢的小说是哪一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名叫《雷雨》的小说,你们学过这个故事吗?2. 学习课文(4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分段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每个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形象的描写。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安排电视动画或音频播放来配合教学。
3. 文字理解(20分钟)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故事的主要线索,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技巧推测故事的意图和主旨。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隐含信息。
4. 想象和表达(20分钟)通过让学生进行个人想象和发散思维的思考,让他们理解文章的情感和氛围,并鼓励他们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表达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5. 总结和答疑(10分钟)让学生简单总结故事情节和主旨,并帮助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把握故事情节中的细节问题。
四、课后作业1.总结《雷雨》中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2.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表达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3.阅读其他类似的小说,增加学生的阅读广度和见识。
4.按照自己的兴趣,对故事进行拓展,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探究。
五、教学参考资料1.《雷雨》课本。
2.同步配套电视动画或音频。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导学案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88427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0.png)
16《雷雨》导学案
课后小知识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5、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8、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
──巴斯德
9、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0、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
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高斯。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二课时)导学案,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二课时)导学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b8e8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b.png)
4.课文中又是如何来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生读)
5.雷雨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任务二:自学第4~6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雷雨中景象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中的景象。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年级Fra bibliotek二年级
时间
课题
16.雷雨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垂、户、迎、扑”4个生字。
2.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3.体会动词的巧妙运用。
评价任务:
1.学生会写4个生字,并能口头组词。
2.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并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
3.过渡: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收获肯定不小吧,谁来读读你画出的句子?
4.汇报交流。
5.雷雨下得这么急,这么猛,你们想看看雨中的景象吗?
6.男、女生分读4~6自然段。
任务三:对比学习第7、8自然段。
1.雨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师读课文第7、8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复议:
课堂检测: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大风 一()彩虹 一( )乌云
( )的空气()的叶子()的青蛙
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闷
雷雨中:大
雷雨后:美
垂
户
迎
扑
作业布置: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雷雨》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雷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6ee8d5551810a6f52486a5.png)
雷雨后
天
空气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
(2)小组汇报。
(3)齐读,读出雷雨后的美。
4、齐读课文。
三 、课堂检测:
1、我会写yāluàn chuī hóng
( )( )( ) ( )
2、《雷雨》课文中,写了“雷雨( )—雷雨( )—雷雨( )”的景象。
3|、巩固练习:
比一比,再组词。
压() 乱()
庄()扎( )
多媒体课件
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中备课或
课后反思
【预习检测】
1、2人小组互相认读下列词语。
压下来 乱摆
垂下来 彩虹
2 、小组组长汇报错的,再抽查认读,最后齐读。
二、自学互动
互动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生字词。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人小组互相说
【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二 、设问导读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2、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雷雨的景象。
3、朗读课文,说一说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我会认
2、我会读,体会动词的用处。
四、合作展示,教师点拨。
2、小组内合作交流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生字,从字形、字音、组词,用词说话四方面分析。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3、临摹田字格的生字。
4、学生仿写。
三、积累运用
1、用生字组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雷雨导学案
雷雨
导学目标:
认识“压”等四个生字,学写“垂”等12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导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感情朗读
导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学案
学生预习课文,观察天气变化
导学案
一、导入
出示雷雨的,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你们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吗?请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齐读。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扩词练习
说记字方法
抽生分自然段读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评议
三、学习
自由读文,想想本课写了雷雨的那些景象?
出示雷雨前的图,谁看着图来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谁来读读雷雨前的景象,从他的读书声中,你们有什么感受?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此时的景象。
播放雷雨前的,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评议。
是啊,雨前的气氛真可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
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看,雨中的景象怎样?谁来说说?
谁来读一读,你们有何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谁再来
读读。
配雨声齐读。
渐渐地,雷声和雨声都小了,天也亮起来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谁来读一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上台展示。
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请你们看着画面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吧。
齐读。
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是那只坐在网上的蜘蛛,或者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自己动笔写一写。
新课标网
雷雨真是神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天气时好时坏,变幻莫测,十分有趣。
不过,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可以感受到。
你们愿意做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儿来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写成日记吧。
四、拓展训练
感情朗读
观察天气,写日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读
读好日记
二、写字教学
认读生字
注意:垂、沉、阵、蜘蛛、蝉都是翘舌音。
彩是平舌音。
扩词训练
说记字方法
写字指导
自己分析所有字的结构,观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自己动笔描,说说:你的发现。
请小书法家上台表演自己写得好的字并说写的技巧。
自己书写生字,每个两个。
互相学习、评价。
完成读读抄抄。
作业:
抄写有关天气的优美。
修改自己的日记。
每个生字各写三个,组两个词。
板书设计:
雷雨
前:闷、压抑、可怕
中:雨越下越大
后:清新、愉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