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概念的流动性与大众文化语义的悖论性

合集下载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研究论文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研究论文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研究论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的普及,人类已经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

大众传媒如电视、互联网等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娱乐和信息来源,并且对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大众文化研究则是研究大众媒体所传递出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以及这些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大众传媒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首先,大众传媒能够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在同一时间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看同样的节目或读相同的信息,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得以加强。

其次,大众传媒能够不断革新自身,更新世界观和文化形态,并引领大众的审美和文化观念。

最后,大众传媒也能够影响着大众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这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大众传媒对我们的影响也存在着负面的一面。

作为商业媒体,大众传媒往往会以追求利益为前提来制作新闻和娱乐节目,而不是关注真相和公平,这就会带来很多的虚假消息和误导。

此外,大众传媒普及过程中也使得电视和互联网成为了不良信息的传播者,如色情、恐怖以及暴力等,让人们的道德和文化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大众文化研究正是针对以上的情况而进行的,它会关注媒体所传达出的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形态以及文化认同等问题,并尝试从中找到影响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这种研究还会分析大众媒体所代表的文化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展,如何在社会结构的不同层面影响着大众的生活、社会关系、消费以及政治信仰等。

在国内,大众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了自己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论。

在学术领域中,大众文化研究更是以其批判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成为了各种大众媒体所传达的各种信息的曝光者。

这种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众传媒背后的意义和真正的文化价值,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这样的文化形态,从而更好地肯定并推动现代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当代学术界的热点和关注点。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在当今社会,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可以说是连接人与世界的桥梁,而大众文化则是人们共同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的集合。

本文从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定义、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体向大众传递信息、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的多样化,大众传播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介都成为了传递信息的工具。

大众传播的目的是使信息得到广泛传播,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响,从而达到影响观众的目的。

大众文化是指被广泛接受和传播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产品。

它是一种被大众瞩目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

大众文化是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而兴起的,它通过媒体的传播使得文化产品得到普及,成为人们共同的娱乐和消遣方式。

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受众广泛,传播方式简单,内容易懂和适应大众需求。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大众传播是大众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而大众文化则是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对象。

大众传播通过媒体将大众文化产品传递给受众,引发大众对文化产品的追捧和消费。

大众文化也影响着大众传播,文化产品的内容和观念会影响媒体传播的方式和效果,从而影响到受众的接受和反应。

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传播的手段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从最早的报纸、广播到现在的电视、互联网,大众传播已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得以迅速传播,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大众文化的发展也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产品,新兴的文化形态如电影、音乐、游戏等已经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交流,使得人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眼界和见识。

它们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使得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人们能够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交融。

解读大众文化读后感

解读大众文化读后感

解读大众文化读后感大众文化是指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流行的文化现象,它可以是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时尚、体育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流行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推动,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大众文化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标志。

我读完了有关大众文化的书籍后,对大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书中提到,大众文化是一种双刃剑,它既能够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也可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我看来,大众文化在给人们带来快乐和乐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多样,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平面媒体等各种渠道传播。

这使得大众文化具有了更广泛的影响范围,能够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例如,流行音乐、热门电影和电视剧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种广泛的传播方式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了社会各个群体交流的重要话题,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大众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大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流行的时尚潮流、偶像明星的言行举止、电影中的情节设置等都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对大众文化进行理性的审视和思考,不被其左右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然而,大众文化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商业性使得一些低俗、暴力、色情等内容也会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传播。

这些内容可能会对未成年人和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其次,大众文化的传播也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被边缘化。

这对于社会的多元文化和文化传承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现象,它既能够为人们带来快乐和乐趣,也可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下大众文化现状的批判

当下大众文化现状的批判

1.大众文化的描述与透析在前工业社会,民众也拥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被称为“民间文化”。

普通民众享受着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娱乐方式。

然而,我们所讨论的大众文化却与这种乡俗的或市井的文化不同,尽管它同样是通俗的,但从世界范围看,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文化时期,是现代工业的产物。

对于“大众文化”,究竟是由Popular culture还是由Mass culture译来,应当如何为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理论上并无统一的说法。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目前社会上所流行的“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基本上是约定俗成的,有着相当固定的含义和用法。

这种含义和用法,只有在全面考察大众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具体内容后才会真正明确。

口中国社会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近20年来,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也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当人们从“文化大革命”的梦魇中走出,开始重新认识世界时,发现了自己对于精神产品的渴求。

文化的大众化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最初的几年里,由于当时的主流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以及原有思维方式的惯性,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美学意义上,文化产品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中固有的时代感、历史感、责任感,以及知识分子的救世情怀,主旋律也得到了大力弘扬。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文化艺术作品在内容、风格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并由此导致了其功能上的一次大转折。

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逐渐进人大众的文化消费领域,流行音乐与卡拉0 K、通俗小说、热门影视剧、成人漫画、时装表演、广告艺术等充斥文化市场。

人们从文化产品中所得到的收获,主要地不再是美的享受,而是身体的放松或放纵,是感官的刺激、情绪的排遣与宣泄。

与此同时,创造、风格、艺术被策划、工艺、炒作所替代。

从此,中国文化从文化的大众化走向了大众文化的时代。

“这是一个没有史诗的世纪末,侃爷、丑角和明星占据着文化大舞台的中央,夸张、做作、神侃、混聊、故作轻松,充满噱头或者浅薄轻佻、卖弄风情的各路‘明星’充斥电影、电视、广告等传播媒介……百年来审美风尚在此明显地‘转了个弯儿’。

大众文化的特点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大众文化通论关系的消费行为;2. 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3. 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4. 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

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8. 类型性编辑本段大众文化理论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

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大众文化理论是研究和分析大众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旨在理解大众文化如何影响社会、文化和个体。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大众文化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和转变。

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众文化理论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向和重新思考。

传统的大众文化理论强调大众文化的单一性和大众的被动接受。

这个理论假定大众文化是由少数权威文化制造商通过大众媒体向大众传递的。

因此,大众被视为消费者和接受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理论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大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大众文化对社会和文化变革的重要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大众文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并促使其发生转向。

后现代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和文化是流动、多样化和断裂的。

后现代条件下的大众文化并非单一的、统一的实体,而是由多个互相交织并存的次文化组成。

这些次文化是多元的,具有不同的观点、价值和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运作已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个动态和互动的过程。

后现代转向意味着大众文化理论开始重视大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关注大众与权威文化制造商之间的互动关系。

大众不再是被动接受文化的对象,而是通过参与、解码和再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对文化的意义与表达产生重要影响。

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博客、视频共享平台等渠道对大众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和创作,形成了一种大众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性。

后现代转向还反思了权威文化制造商对大众文化的掌控和影响。

传统的大众文化理论认为权威文化制造商通过大众媒体对大众进行灌输和操控,从而塑造大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然而后现代转向认为,权威文化制造商的控制力已经受到了挑战,大众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自由地获取和传播信息,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文化创作。

后现代转向意味着大众文化理论需要更加关注大众文化的多样性、流动性和变化性。

它需要将传统的权威文化视角转变为对大众活动的关注和理解。

大众文化理论需要研究和分析大众群体的参与、创新和反抗,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考研传播学知识点(20)

考研传播学知识点(20)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几个概念:大众: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进入大众社会。

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特点:1、规模的巨大性––人数上超过其他社会群体2、分散性和异质性––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3、匿名性––成员之间互不面识4、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时有变化,其成员是流动的。

5、无组织性––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而自主行动,大众行为主要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

6、同质性––统一的行为倾向,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操作和影响。

群体(group):通常保持着面识关系,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价值,并且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稳定性。

群集(crowd):集合状态下的人群。

规模虽大于小群体,但通常局限于一定的物理空间之内群集通常具有匿名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染性,能够从事一定的集合行为。

群集一般是由临时参加或卷入事件、活动的人们组成的,不具备成为稳定的社会构成体的条件。

公众(public):社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或问题,经过公开、合理的讨论而形成的能动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其行为是理性的。

卢梭曾把公众称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认为公众的意志––“公意”代表了共同体的最高意志。

公众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

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认为大众是一群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支配、无视理性和法律的“暴徒”,会使迄今由少数贵族阶层说创造的文明遭到破坏,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民主制度的危机。

工业革命和大众传播造成了一种缺乏历史感、自我意识和义务意识,只有强烈欲望和权利意识的平庸者的集合体––大众。

大众的崛起将会对少数社会精英形成压迫,从而引起道德的颓废和国家的没落。

《2024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范文

《2024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范文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篇一一、引言法兰克福学派,又称法兰克福学派或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之一。

该学派在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形成、影响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旨在探讨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核心观点、方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核心观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认为,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一文化现象以工业化和商业化为特征,具有大规模传播的特点,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大众文化往往追求流行性和功利性,导致了其价值的失真和异化。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的普及导致了人们思维方式的简单化、感性化和惰性化。

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和娱乐,而忽视了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

此外,大众文化往往掩盖了社会矛盾和问题,使人们陷入一种虚假的满足感之中。

因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批判是揭示现代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方法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采用了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首先,该学派关注大众文化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其次,该学派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内容、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此外,该学派还关注大众文化的受众群体,分析了不同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大众文化的不同需求和反应。

四、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关注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如导致人们思维方式的简单化和惰性化等。

其次,该理论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系,探索更为健康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此外,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现代社会问题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背后的原因。

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

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
• 传播者:大众文化生产商---讯息:公开的 信息与隐藏的信息或真实的谎言----媒介: 所有的电子媒介---接受者:大众---效果: 欺骗与个体原子化
四。印刷文化语境中的现代性话语
• 1。印刷文化:批判主体的生成背景 • 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阿多诺:非正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 美学现代主义、上流文化保守主义、微弱却很明显的犹太 情感、以及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先行一步的解构主义精 神 • 2。大众文化批判:现代型知识分子对电子文化的宣战 • 阿多诺所生活且致力于批判大众文化的时代正是一个印刷 文化逐渐淡出、视觉文化开始走向兴旺发达的时代,因此 他对电子媒介尚存震惊。与其说他把批判矛头对准了那些 制造着文化工业的电子媒介,不如说是对准了那种正在出 现的视觉文化。他的批判首先集中在他们对生活与艺术之 界限的模糊上,然后分析影视图像对人的思维的破坏。
2。城市中的人群与人群中的人
• 本雅明反思“现代性前史”,触及到大众文化的根本,因 为大众文化与现代大都市相伴相生 • 原子化的大众,文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大众的一员,进 而堕落为无聊的看客,即人群体中的个体和人群中的人 (the man of the crowd) • 理性的光辉支配下的行为-----捡拾垃圾。作为捡拾垃圾者, 文人的工作庄严、神圣,愉快,也是一个边缘人----游手 好闲者。 • 游手好闲者走向人群的意义: • (1)对孤独的确证 • (2)人群是他们道德感的避难所 • (3)对商品的迷恋
2。从法西斯主义宣传模式看大众文 化生产
• 阿多诺其实批判的是电子媒体 • 他思考法西斯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时有 两个视角: • (1)饱受心灵创伤,带着反动看美国大众 文化 • (2)用大量大众文化的目光反思法西斯主 义 因为记忆中的德国(法)与现实中的美国 (大)融合

从《追寻逝去的时光》看经典与文学批评问题

从《追寻逝去的时光》看经典与文学批评问题

从《追寻逝去的时光》看经典与文学批评问题西北工业大学 臧小佳摘要:“文学经典”问题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成为国内外文学研究的热点。

对经典的探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文学经典的定义(即:何谓“经典”);二、文学经典与文学批评(或文化批评)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危机与解决途径;三、对经典的重读与重新释义等。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是二十世纪非常重要的一部文学作品,也是文学批评中最多被提及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以该作品为例,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文学经典的形成,借这部作品思考并探索“经典”面对当代文学危机时的出路,以及对经典不断重读的必要性所在。

关键词:经典;危机;《追寻逝去的时光》;经典重读作者简介:讲师,法国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法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研究。

电子邮箱:anaisjj@1 “经典”的确立就“什么是经典”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过广泛探讨,并给出了许多答案。

这些答案基于看待文本的不同视角和层面,反复定义着一部作品是否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经典。

例如,博尔赫斯偏重于读者阅读所提出的定义:“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吴晓东,2003:3)霍兰德从“读者—反应”批评观出发,认为经典是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一种文化的精神财富。

罗森格伦则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谈经典:经典是那些在讨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也只有知名的作家才可以因比较或解释而被提及。

从“经典的普遍性”来看,诸多学者都曾提及经典所承载的人类普遍的审美与道德价值,经典应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

诺斯罗普·弗莱从风格与文学模式的角度说:“研究一些平庸的艺术作品,不过是一种随意的无足轻重的文学经验;相形之下,一部深刻的名篇佳作却能强烈地吸引我们,我们仿佛见到无数寓意深刻的文学模式都汇聚在它之中。

”(弗莱,2006:24)意大利学者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全面并系统地阐释了十四条判断经典作品的标准,涵盖了批评家和读者所认可的许多视角,其中第八条也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他说:“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大众概念的流动性与大众文化语义的悖论性

大众概念的流动性与大众文化语义的悖论性

“大众”概念的流动性与大众文化语义的悖论性范玉刚内容摘要:语境的转换对“大众”与大众文化研究具有时代的生成性和价值意味。

通过对“大众”概念的流动性、复杂性与大众文化语义悖论性的辨析,在厘清“大众”概念的当下所指中,洞悉了大众文化的用意与诉求。

面对大众文化语义的悖论性,简单的道德主义或精英主义批判显然是错位的或无效的,但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保持批判意识和现代视野是必要的。

关键词:大众;大众文化;语境;流动性;悖论性作者简介:范玉刚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1-0107-06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文化研究面临着重新语境化以及语境转换如何可能的现实问题。

在实践中,语境转换对“大众”与大众文化研究更有其时代的生成性和价值意味。

基于对中国当下语境的深刻认知,本文通过对“大众”概念的流动性与大众文化语义的悖论性进行辨析,在厘清“大众”概念的所指中,洞悉大众文化的用意与诉求。

一、时代语境的深刻认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的全球互动和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使得大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全球意味和文化色彩,这种变化深刻改写了文化的版图和形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跳跃式升级及其泛在式的传播和消费特性,深刻改写了文化发展的格局。

就深刻性而言,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发展,而是反过来,传统媒体要在新媒体的发展格局中获得定位。

就文化而言,不是从文化的传统格局中看互联网给文化(生成方式、存在形态、传播与消费方式)带来的变化和冲击(新的文化业态和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而是要从互联网的视域中看文化的生成发展,文化要在互联网的境域中重新阐释,文化要在新视野中重新获得理解和发展定位,才有可能获得它的话语权(如网络中英语的优势,无形中巩固了美国的文化霸权)。

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它生成的力量是现实的,会深刻改变现实的版图。

同时,网络既是文化全球化的推动力,也加剧了文化的社区化和地方化发展趋势。

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它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是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易复制、模式化,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它的产生、崛起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大众文化成为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的出现,是由文化工业塑造和支撑起来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倾向。

大众文化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这包含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

尤其是随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生存空间城市化、社会市民化、教育大众化以及传媒大众化的步伐,大众文化因而应运而生。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相关,大众文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发展为支撑的文化,它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

传媒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不断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大众文化凭借传媒技术不断向世界散播,文化从传统的贵族特权变成渗透到大众生活之中的平民化文化产业,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 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2. 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3. 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4. 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理论逐渐发生了后现代转向。

这种转向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方式,将其从简单的批判和否定转变为更为复杂多元的探究。

本文将探讨大众文化理论后现代转向的核心概念、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反思这一转向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传统的大众文化理论中,大众文化被视为一种单向的、被动的文化形态,由统治阶级进行操纵和控制。

然而,后现代转向后的大众文化理论则强调大众文化的主动性、流动性和跨边界性。

这种理论认为,大众文化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而是具有自我选择和解读能力的主体。

同时,大众文化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流动和变化的过程中。

后现代大众文化理论还强调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各种文化形式在相互借鉴和融合中发展。

后现代转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方面: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众文化的普及和渗透力加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方面: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推动了大众文化理论的转变。

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游戏性和不确定性,鼓励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对权威的消解。

媒体方面: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兴起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网络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同时拓展了大众文化的受众范围。

然而,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过度商业化和消费化的现象导致大众文化产品的质量下降,很多文化产品追求票房或点击率而忽视了艺术品质和社会价值。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过载和流行文化泛滥成为普遍现象,导致人们的注意力和价值观受到干扰。

后现代大众文化理论的过度强调多元性和相对性容易引发价值虚无和认同危机。

鼓励批判性思维:在接受大众文化产品时,我们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便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和价值观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人们的媒体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筛选优质的大众文化产品。

浅析“大众文化”

浅析“大众文化”

浅析“大众文化”作者:张涵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摘要:“大众文化”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但是对“大众文化”的具体定义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古往今来,各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也褒贬不一。

本文主要通过三部分即“大众文化”的相关概念、国内外著名学者对“大众文化”的解读、“大众文化”与“大众阅读”的关系来全面了解“大众文化”。

关键词:大众;大众文化;阅读;大众阅读;乌合之众一、“大众文化”相关概念辨析(一)“大众”的概念界定想探究“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大众”。

大众的含义很多,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表达也不同,如民众、群众、庶民、公众等等。

1. 从历史的角度来定义“大众”:(1)众多的普通人。

强调的是量,威廉姆斯在《关键词》一书中曾有论及:“无论英文的mass:块、堆、大量、大堆,还是中文的‘众’,都一致赋予了“大众”量的肯定性;(2)处身民间与高雅之精英对立的部分人。

威廉·姆斯称“不登大雅之堂”和巴赫金平民狂欢理论都论述了这一点,这与“金字塔”形社会结构一致;(3)革命的无产阶级。

大众即革命的无产阶级这一观点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体现得充分而具体,“大众”即“工农兵”;(4)大众是社会被统治群体,是社会统治集团“兼并”的对象。

葛兰西话语霸权理论提出大众是与统治集团尖锐对立交战的群体。

(5)大众即消费者。

后现代社会下的消费群体,此概念主要用于文化消费领域。

以上五种观念有共同之处,也各有特点。

首先它们都强调“量”;其次这五种观念都强调一种“对立”(普通与特殊,大众与精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被统治者与统治者,消费者与生产者均两两对立);再次,这些概念都有很强的即时性,适用的范围也较狭窄。

2. 从产生的角度理解“大众”“大众”一词是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是西方工业革命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逐渐演变出来的。

“大众”的主体既“密集”,又“毫不相干”。

近代国内外学者理解的大众和大众文化

近代国内外学者理解的大众和大众文化

近代国内外学者理解的大众和大众文化
近代国内外学者对大众和大众文化的理解呈现出多样化的观点。

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大众参与和消费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这种文化以大众的需求和兴趣为导向,通过大众媒体和大众市场广泛传播和流通。

然而,对于大众和大众文化的定义和解释,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在国内,一些学者对大众文化的理解更多地关注其商业化和消费主义的特征。

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以商业媒体和市场为基础,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广告宣传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这种商业化倾向使得大众文化越来越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导致文化产品的同质化和碎片化,使得大众文化产业成为了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了文化创新和多样性的工具。

然而,在国外,一些学者对大众文化的理解更加关注其作为社会文化表达和社群认同的力量。

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通过媒体和市场的整合,为人们提供了共享和参与的文化体验,有利于社会凝聚和社群认同的形成。

大众文化可以成为人们交流和理解的桥梁,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的理解需要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考虑。

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受到时代、地
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因此,理解大众文化需要考虑其历史渊源、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商业化和消费主义的产物。

总的来说,近代国内外学者对大众和大众文化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大部分学者都认同大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表达和社群认同的力量,以及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于理解大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学者们呼吁对其商业化倾向进行批判性思考,并重视其作为文化创新和交流的可能性。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导言大众文化是指广泛传播并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涵盖了影视,音乐,时尚等方方面面。

大众文化理论的出现为人们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革命,大众文化理论也不断演变和转变。

本文将探讨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一、大众文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大众文化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兴起。

美国社会学家雪莱曼(Robert E. Park)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将大众文化视为社会整合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移民和流动人口的研究,雪莱曼揭示了大众文化对于形成一个多元和包容的现代社会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文化理论逐渐形成并得到了扩展。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费斯蒂格(Richard Hoggart)和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开创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文化研究理论。

他们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并关注大众文化对于社会运动和阶级意识的影响。

通过对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进行全面研究,他们指出了大众文化对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二、后现代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为大众文化理论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解释框架。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现代主义对于真理和现实的绝对性观念,认为现代主义的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权利关系进行了批判,并强调知识和权力的关联。

在大众文化的研究中,后现代主义指出了大众文化背后隐藏的权力结构,以及大众文化对于个体身份构建的重要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大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和消费的表象,而是一种符号系统和社会实践。

三、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意味着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大众文化中更加复杂的权力关系和意义构建。

资本逻辑视域下大众文化的生长轨迹与现实悖论

资本逻辑视域下大众文化的生长轨迹与现实悖论

收稿日期:2019-03-10作者简介:杨梅,女,四川凉山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

此文为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理论研究”(2019ECNUMY18)的阶段性成果。

资本逻辑视域下大众文化的生长轨迹与现实悖论杨梅(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1)摘要: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助推下,资本的双重逻辑持续渗透到文化领域,导致文化本质的异化与文化精神的嬗变,使当代文化发展和青年价值观的培育遭遇严峻挑战。

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张,反映了资本逻辑在其中运作的轨迹,分析资本逻辑的嵌入机制,了解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商品化与商品文化化,艺术的普及与消解,符号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等一系列悖论,是正确对待大众文化的二重性、驾驭资本逻辑、振兴文化的着力点。

关键词:大众文化;资本逻辑;悖论;文化振兴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9)05-099-06一、资本逻辑在文化领域的拓殖资本逻辑是指资本的自我增值、追求利润最大化、唯利是图和不断扩张的本性。

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呈现出双重性:一方面,资本能有效促进市场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增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导致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人的全面发展危机等,最终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逻辑嵌入文化生产,文化工业以复制和批量生产的形式生产出“大众文化”,文化产品的趋利性弱化甚至消解了文化的超越性和精神价值。

“大众文化”中所谓的“大众”是指在西方原子式个人的社会中孤立的、受人操控的大众,正是这样的大众,参与了具有可替代性的大众文化的创造。

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探讨了文化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的基本位相,指出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是文化赖以产生的物质源泉,人在创造文化的时候不能摆脱经济必然性的约束作用。

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中“物的依赖”时期,在这一时期,物质的决定力量更明显,追求剩余价值成为商品生产的动力,文化生产也屈从于资本力量。

大众文化存在的现实困境

大众文化存在的现实困境

大众文化存有的现实困境习近平总书记之系列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位置,要求增强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20世纪后半叶,我国大众文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崛起,在短时间内迅速占据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的发展壮大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但同时产生出了多重社会效应,其负面效应与我国的文化发展指导思想不符,这种现象促使我们用批判的态度思考其价值,以给予积极的正面引导。

1大众文化的内涵大众文化的概念比较复杂,最早正式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著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大众文化能够通过以下几点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

其一,大众文化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式。

现代工业发展迅速,传媒技术日益发达,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了传播平台;市场经济环境下,大众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流通体系生产销售,获得利润,形成文化产业,为大众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条件。

所以大众文化不只具有文化属性,它还具有商品属性,要谋求经济效益。

其二,大众文化是一种面向普通大众,由大众直接参与的文化形式。

大众文化受众范围广泛,既涵盖城市市民,也涵盖了广大的农村农民。

大众文化植根、来源于日常生活,从中汲取营养,所以离开日常生活,所谓的大众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变得毫无意义;大众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大众文化的参与者和消费者,人们的文化消费内容日益丰富,参与文化活动的形式日益多样。

其三,大众文化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需要为目的的文化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逐渐得到满足之后,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的愿望愈发强烈。

与此同时,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要求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大众文化不同于精英、高雅文化的说教功能,以其活泼、轻快的文化形式来生产快乐。

综合以上分析,所谓大众文化就是工业社会以来,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把社会普通大众作为主要对象,以满足大众多样化精神需要为目的的一种文化形式,包括电影电视、通俗小说、消闲报刊等文化类型。

理解大众文化

理解大众文化

也可以采用大规模、系统性的或结构性的方法。 被表述出来的暴力是大众的(从某方面而言,社会暴力
不是大众的),因为它为生活在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平均、充 满利益冲突的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些相关点。被支配者的 社会体验表现的是利益冲突,所以,贫富悬殊极为严重的美 国,有最富暴力色彩的大众电视节目。使暴力大众化的是社 会体制,而不是公民的“低劣性”。暴力根源于社会,而非个人 道德。(P160)
像它产生陌生化效果。
分析大众文本需要双重焦点: 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文本的深层结构。
资本主义体制的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必要条件 决定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日常生活又 反作用于它们,若注意力仅集中在这里,就 忽略了资本主义的文化领域,最终困囿于悲 观主义状态中,提供的是由激进革命改变资 本主义的乌邦托信念。
身体控制
狂欢节是解神话式的,因为它暴露了社会秩序的随意性与脆弱性。狂欢节未必总是 破坏性的,但破坏的因素总在那里;它也并非总是进步的或解放的,但进步与解放的潜能 一直在场。
巴特区分了“读者式” 倾向与“作者式”倾向, “生产者式文本”用来描 述“大众的作者式文本”, 它像读者式文本一样容易 理解,也具有作者式文本 开放性(先锋性),但不
2符号生产力
3消费模式的灵活性
相 关 性 的 辨 识 是 大 众 性 的 首 要 特 征 。 文化资源能够 提供切入点,使日常生活的体验得以与之共鸣,那么它 就是大众的。大众批评的评价工作是社会或文本政治的 ,而不是文本的,批评者所关心的是做了什么,或被用 来做什么。
“无论我们多希望改变诸如女性或有色人种一类的社会意义与文本表述 ,只要这样的文化属于大众文化,这样的改变只可能是缓慢和渐进的,而不 会是激进和革命的。过于激进的变化将打断文本表述与社会体验之间的关联 。” (P1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范 玉 刚
内容提要
语境 的转换对“ 大众”与大 众文化 研 究具 有 时代 的 生成性和 价值 意味。
通过对“ 大众” 概念 的流动性、 复杂性与大众 文化语义悖论性 的辨析 , 在厘 清“ 大众” 概念 的当下所指 中, 洞悉 了大众文化的用 意与诉求 。面对大众 文化语义 的悖论性 , 简单 的道 德主义或精英主义批判显然是 错位 的或无效 的, 但对大众 文化 的研 究保持批判意识和现
二 、 大 众 ” 念 的 流 动 性 “ 概
活偶像 , 并对社会其 他 阶层 产生强 大吸 引力。就此 意义而言 ,大众” “ 这样一种命名事 实上有着一 种价
值判断 的意味 。
回顾 “ 大众 ” 概念 的 流动 史 , 会 发 现 “ 众 ” 就 大 的
内涵不是 自明的 , 它在一定 阈 限内的有效 性有待 阐 释 。其实 , 大众 ” “ 的涵 义从来 不是 一 成不 变 , 就像 约翰 ・ 费斯克所 理解 的 , 大众” “ 并不是 一个 固定 的
化影响力 。其实 , 这种 文化 “ 软实力 ” 凸显 的背 后逻



/ 瓤. 21第 期 、又 参 0年 1 1
辑是文化领导权 的变化 , 这是一 种更 内在 的深 刻影 响。作为亚文化类型的大众 文化从昔 日被压抑 的边 缘状态 , 到成为后现代文 化的表 征融入社 会主导 文 “ 成功人 士 ” 的表 征 , 仅 具 有 经济 学 更有 着 社会 不 学、 文化学 的含义 。这 个群体 的生 活方式 已显现 于 都市空 间中的公共 生活和私人 生 活的各个 领域 , 在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主宰下 , 新 富人” “ 阶层 被奉为生
化形态 , 作为商业娱乐文化 裹挟着 消费 主义意识 形
态与社会主导文化 的互 动交融 , 同推动 着社会 的 共 建构和发展 , 而走人 大众 的 E常生活 中, 从 t 形塑 了大 众 的价值 观。 面对时代历史语 境 的深 刻变化 , 需要一 种文化 的认知 , 所谓认 知就是一种领悟 , 是一种与时代对话 的新形式 , 在文化发展 战略 中, 也是一种政 策制定者 合法化的新形式——新 的管理形式。具体 到大众文 化研究来说 , 明晰它 已从理论旅行的话语层 面 , 须 到 当下担负推动社会发 展 的新文 化经 济的引擎 功能 , 被 赋予 了多维 的经济价值 、 社会价值 和文化价值 。
代视野是必要的。
关键词 大众 大众 文化 语境 流动性 悖论性

[ 中图分类号] 12 [ G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34 7— 6X(0 1 O 0 0 0 o4 6 2 2 1 ) l一 17— 6
随着 时代语境 的变化 , 文化 研究 面临着重新 语 境化 以及 语境 转换 如何 可能 的现实 问 题。在实 践 中, 语境转换对“ 大众” 与大众文化研 究更有其 时代 的生成性和价值意味。基 于对 中国当下语境 的深刻 认知 , 本文通过对“ 大众 ” 概念的流动性 与大众 文化 语义的悖论性 进行辨 析 , 在厘 清“ 大众 ” 概念 的所 指 中, 洞悉 大众文化 的用意与诉求 。
社会学范畴 , 它无法成 为经验研究对象 , 而是在跨越
不同社会 范畴 、 时间内频繁流动 , 以变动的效忠从属 关系来 凸显 特定 意 味 。在 不 同研究 者 视 野 中“ 大 众” 的含义 迥异其 趣 , 法 兰克福 学 派如 阿多 诺等 在 人 的视野 中, 大众” m s) “ ( as 是现代社会组织 和意识
生 成 的力 量 是 现 实 的 , 深 刻 改 变 现 实 的 版 图 。 同 会
时, 网络 既是文化全球化 的推动力 , 也加剧了文化的

时 代 语 境 的深 刻认 知
社 区化 和地方化发展趋势 。这种时代语境带来理解
文化 最 切 近 的一 个 变 化 : 化 观 念 的 变 迁 。从 文 化 文
心构成部分受到重视 。
和形态 ; 互联 网的广泛应 用和跳 跃式升 级及其 泛在
式 的传播和消费特性 , 深刻改写了文化发 展的格局 。
其次 的一个变化是 , 大众文化 从被 批判 的对象 ( 文化 工业 、 子文化 、 原 社会 水泥 ) 到 成为消费 社会 , 主导的文化形态 、 型受到发达国家普遍 的倚重 , 类 成 为广大市 民在文化市场 中消 费的最 主要产 品类型 , 正是经 由大众的文化 消费 , 它展示 出实 实在在 的文
通过对大众 文 化 的社 会 学洞 察 , 以发 现 “ 可 大 众” 不是一个 始源 的 固定 的概念 , 而是 一个在 特 定 语境 中生成的流动 的不 确定 的概念 , 又是一个 有 但

就深刻性而言 , 新媒 体不是传统媒体 的延伸 和发展 , 而是反过来 , 传统媒 体要在新 媒体 的发展 格局 中获
得定位 。就文化而言 , 是从文化 的传 统格局 中看 不 互联 网给 文化 ( 生成方式 、 在形态 、 存 传播 与消费方 式) 带来 的变化 和 冲击 ( 的文 化业 态和全 球 文化 新
经济全球化带来 的文化 的全球互动和文化思潮 的相互激荡 , 使得大众 的 日常 生活越来 越具有 全球
意味 和 文 化 色 彩 , 种 变 化 深 刻 改 写 了 文 化 的 版 图 这

元论 ( 高雅文 化 、 精英 文化 、 社会 主义 文化 ) 到多
元文化观 ( 差异性 ) 的确立 , 其直接 的后果是 大众文 化作为新兴文化 、 流行文 化甚 至作 为文 化产业 的核

市场 的形成 ) 而是 要从互 联 网 的视域 中看 文 化的 , 生成发展 , 文化要在互联网的境域 中重新 阐释 , 文化 要在新视野中重新获得理 解和发 展定位 , 才有可 能 获得它的话 语权 ( 网络 中英 语 的优 势 , 如 无形 中巩 固了美 国 的文化 霸权 ) 。网络 世界 是 虚拟 的 , 它 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