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孟子·孟子道性善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孟子性善论评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性善论”,即认为人性本善。
本文将对孟子性善论进行评析,探讨其观点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来解读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良的倾向,人天生具备的是一种良善的品质。
他认为,人们天生具备四种良知,即“仁义礼智”,这是人性中的天赋能力。
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能够发扬这种天赋能力,并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就能够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然而,孟子的性善论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人性本善的观点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
他们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引导才能得以发展,否则人们容易被贪婪和自私的欲望所驱使。
对于这一争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析。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人性的善良倾向。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具备共情和合作的能力,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天生具备的“仁义礼智”等良知,使得人们有意愿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追求公正和道德。
这种善良的倾向在人类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实践。
其次,孟子的性善论并不否认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
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善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他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人的道德水平,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扬天赋的善良倾向。
因此,孟子并没有忽视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而是强调了培养和发展人性中的善良倾向的重要性。
此外,孟子的性善论对于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个人利益,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孟子的性善论提醒我们,人性中存在着善良的倾向,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这种善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追求公正和道德。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进步的社会。
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并强调了培养和发展人性中善良倾向的重要性。
尽管这一观点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它对于解释人性的善良倾向以及指导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性善论思想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与生俱来地具备了内在的道德感和良知。
他在《孟子·离娄上》中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表明了他对人性的积极评价和乐观态度。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来发展和实现。
只有通过正义的言行和良好的环境塑造,才能使人的善良本性得到最好的发挥和体现。
正如他在《孟子·告子下》中所说:“心正,则理定;理定,则道出;道出则名立;名立则天下归之。
天下既归之矣,故曰:立天下之道。
”这说明了人性的善良需要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和他人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人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相互作用,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善良本性。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曾经说过:“由亲及仁,由仁及义,由义及礼。
”他认为人应该从亲情中培养感恩的心,然后通过仁义礼教来实践这种感恩之心,从而回报社会,与他人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强调了君子的道德修养和高尚品德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修养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才能实现自己内在善良本性的发展和完善。
他在《孟子·尽心下》中曾经说过:“颜回之为人也,多藏诲于孔子,倨者不与交,居者不与处,色者不与出。
孔子之教也,必进乎德行。
故颜回之为人也,辉乎天下。
”这说明了孟子对道德高尚的君子追求的重视和强调。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内涵丰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同时也强调了人的修养和教化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的责任来发展自己的善良本性,最终追求道德高尚的君子境界。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论性善
《孟子》论性善作者:刘思禾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5年第21期孟子的时代,人性是一个热门话题。
人的根本究竟是怎样的?和现实中的善恶又有什么关系?孟子认为,人性的根本不是自然属性,也不是社会属性,而是人内在具有的对同类相爱相敬的能力。
因而,人性是善的。
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恶人恶行,那是因为人内在的善性被湮没了,于是,修养就是回归自己最本来的心性。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这是他在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
孟子之后,性善论受到一些批评,也得到很多发展,后来成为了中国社会主流的看法,一直影响到现在。
一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 (《公孙丑》上)【注释】孺子:小孩。
怵惕恻隐:音chù tì cè yǐn。
怵惕,惊恐害怕。
恻隐,同情怜悯。
乡党:泛指乡里。
羞恶:羞耻和憎恶。
恶:音wù。
端:开端,萌芽。
【解说】孟子性善说是从一个思想实验开始的。
他假想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个小孩子在井边玩耍,忽然掉了进去。
假设我们就在附近,无意中恰好看到,就在那一瞬间,内心最直接的反应是怎样的?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孩子的父母,也没有想到为了别人的赞誉而做什么,也不是害怕小孩子的惊呼。
我们的反应和具体情况没有任何联系,我们只是遭遇了同类忽然陷入险境的情况。
孟子的答案是:在那个时候,人的内心一定充满惊动怜悯,他称作怵惕恻隐。
这就是仁的起点。
我们为什么要按照仁去行事呢?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种天然的对同类的感通能力。
其他如义、礼、智也是如此,羞耻和厌恶之情是义的起点,待人辞让是礼的起点,辨别是非是智的起点,我们内心的这些最真实的活动是一切善行的源头,而这些活动来自人性本身,所以人性是一切善行善念的根。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
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1、导语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5、总评1、导语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
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
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
《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
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
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
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孟子道性善 (四)仁内义外乎
孟子雄辩图经过三个回合的讨论,告子处于下风。
他对孟子说:“食欲与性欲是人的天性。
仁德是发自内在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行是外因引起的,不是发自内心的。
”告子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告子说“食欲与性欲是人的天性”,是对自己“人性无善无不善”的说明。
人都要吃饭,繁衍后代,这是天性,所以不存在善和不善的问题。
其次,告子说“仁德是发自内在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行是外因引起的,不是发自内心的”,是在重申自己的观点。
善的行为是外在条件引起,而不是内心有什么善。
告子在《杞柳与桮棬》篇中,强调的也是这个观点。
“食欲与性欲是人的天性。
”这句表述没有错,但我们要问,食欲与性欲就不是犬的天性,牛羊的天性吗?所以,以食欲与性欲的自然属性来定义人性,显然不对。
这种看法并不能使人类从动物界中、从自然界中区分开来,人的特色根本无法彰显。
既然告子说明了人性无善无不善只是针对人的自然属性而言,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就不再诘问,但他抓住了告子另一个问题。
孟子的观点是人性向善,只要顺着人性去做,人就能表现出善良的行为。
仁相当于向善的心,义相当于表现出的善良的行为,二者不可分。
但告子说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
仁与义相分离。
这个观点有问题。
于是,孟子问:“为什么仁德是发自于内,而义是由外因引起的呢?”告子说:“有人年纪长而我尊敬他,并不是因为我内心有尊敬他的念头,是因为他年纪比我大,就象我见白色的东西称之为白,就是因为它的白显露在外,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
”孟子反驳说:“白马的白颜色与人长得白的白颜色没有差别,但是,尊敬老马与尊敬老人难道没有差别吗?况且,所谓义行,是老人表现出来的呢?还是尊敬老人的人表现出来的呢?”白色是自然属性,尊重老人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不会有感情色彩,但社会属性不一样,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人的感情作用。
告子的错误在于,他把没有感情的自然属性拿来与充满情感的社会属性相提并论。
如果白、黑之类无情感的自然属性可以等同人类有感情的仁义、尊敬等社会属性,那么,人和土、木、瓦、石有什么区别呢? 人不是土、木、瓦、石,而且,同样面对有生命、有情感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人与动物间的感情是不同的,同类之间的感情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孟子关于人格理想的主张
孟子关于人格理想的主张孟子关于人格理想的主张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孔子的学生和继承者。
孟子在对人格理想的主张中,强调了仁爱、善良、正直和人道主义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的观点。
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这种善良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与人的自然属性相连。
他用“性善论”来批判墨子的“性恶论”,并强调人性的本善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他提出人人都有“四端”的天性,包括仁、义、礼和智。
仁是最重要的,它是一种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只有通过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善良本性,人们才能实现自己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孟子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修身意味着个体要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塑造崇高的人格。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使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行为。
然后,他要以此影响和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通过家庭伦理和家庭教育来建设和维护一个和谐的家庭。
最后,一个人还要通过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孟子认为,只有这样,在个人、家庭和社会各个层面上实现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安定。
孟子对于君主的道德要求也非常重视。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爱的品德,并以身作则来影响和引导人民。
孟子提出了“仁政”的理念,主张君主要像一个慈父一样爱护人民,关心人民的福祉,并通过诚实、廉洁和公正的行为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让人民感受到公正的治理和体会到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君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此外,孟子还强调了人道主义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尊重人性和尊重人的人道观念。
他认为人是最重要的,比社会制度和权力更重要。
他主张关爱、利他和助人的行为,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注。
他用“爱人”和“爱民”的概念来强调人道主义的价值,并倡导人们要宽容、体谅和包容他人的差异,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孟子的思想主张
孟子的思想主张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张以「性善论」和「离性说」为核心,主张人性本善、可培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义务。
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儒学和社会伦理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孟子的思想主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提出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人性恶论」形成鲜明对比。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份善的本性,虽然有时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偏离本性,但只要努力修养,就可以回归善的本性。
他强调人性的善良与自觉性,倡导人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性的充分发展。
二、仁爱之道:孟子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关爱,倡导仁爱之道。
他主张「视仁如父母,视大人如兄弟」,认为人要有亲情之恩、友情之义,将仁爱视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
他提出了「兼爱」的思想,即不仅要关心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也要同情帮助那些陌生人和不幸的人,将广义的仁爱扩展到整个社会和人类。
三、教育的重要性:孟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原则,强调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
他认为人的道德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和塑造,强调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断修炼实践来培养和提高人的德行。
四、天命思想:孟子提出的「天命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人与天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应该顺应天命、尊崇天道。
他主张君主要以仁政来治国,推崇「礼」的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和谐。
他认为政府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来自于符合天命和人民意愿,君主有责任为民众谋福祉。
五、兴利除害:孟子主张在社会中积极推行改革,他提出了「兴利除害」的方针。
他认为君主和齐民,都有责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以诚心实意为人民谋幸福,积极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和积弊,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安定。
综上所述,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一种强调人性本善、注重仁爱道德、重视教育和社会改革的思想体系。
孟子性善论
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它大体包括以下这样的内容:(一)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就说明善是人的本性,就如同水向下流一样平常。
孟子讲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孟子不仅把心限定在善良和道德范围内,而且认为这个“心”是人人固有的。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
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人与禽兽相异的地方很少,庶民把这些相异的地方去掉了,只有君子注意保存。
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4]孟子谈的人性,主要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讲的。
他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相区别的特性,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就是人作为“类”而与其他“类”的本质区别所在。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耳目口鼻四肢和仁义礼智之心。
身与心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对于人的耳目口鼻四肢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物质欲求,孟子淡然视之,认为这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一种生存本能和生理需要.并非人的本质属性,凭此并不能把人与禽兽区别开来。
只有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正是它们使人真正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天地间最高贵的存在。
所以,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眸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意思是说,君子所得自天的本性,仁义礼智深深植根在他的心.中,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温润清和.表现在颜面.显露于肩背.遍及到四肢,四肢一动作.不待用言语说明,人们一看便知道了。
《孟子》性善说
•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 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 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 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 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 皆古之制也。吾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 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 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 告子上》
杯水车薪
•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 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孟子· 告子上》
牛山濯濯
•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 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 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 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 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 也哉?” (《孟子· 告子上》)
《孟子》语言特点
• 多由对话和论辩连缀成篇
• 逻辑严密、尖锐机智; • 善于取譬设喻、反复申论 • 行文铺张扬厉、气势充沛
良知、良能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 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 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 尽心上》
四端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 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 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 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 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 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 也。” (《公孙丑上》)
孟子伦理道德解读
孟子伦理道德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车,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孟子的伦理道德观进行解读。
一、仁爱之道孟子的伦理道德观以仁爱之道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仁爱之心,只需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以仁爱为基础,建立和谐的社会。
孟子的这一观点与儒家的“五常”理论相契合,即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仁爱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准则。
孟子主张,仁爱之心应体现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上。
他认为,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怀和相互关爱。
在孟子看来,仁爱包含了关爱他人、忍让宽容、乐善好施等品德。
他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念来表达对待他人的态度。
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不应该因为地位、财富或其他因素而歧视他人。
二、天命与君子孟子还提出了天命与君子的概念。
他认为,天赋人以仁爱之心,人们的天性都具备了善的品质,但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之得以发展。
他将有道德修养的人称为君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
孟子认为,君子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身心的和谐。
他强调人的内外修养,要注重品德修养、知识的学习和身体的锻炼。
他将君子的道德标准分为四个层次,即仁、义、礼、智。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这四种品德,才能达到道德和谐的境界。
三、王道治国孟子的伦理道德观还包含了治国理政的原则。
他主张以仁爱之道为核心,用其治理国家。
他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由君主和百姓共同努力,建立在道德和仁爱的基础上。
孟子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传统观念,强调君主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
他认为,君主应当关注人民的疾苦,尽力减轻百姓的负担,以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为准绳,保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以身作则来影响百姓,以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四、孟子道德教育观孟子提出了以道德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观点。
孟子 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
性善论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性善论的内容: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赋本性,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怜悯之心、同情心。
他举例说,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去,都会有惊惧和同情的心理。
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讨好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中获得好名声,也不是讨厌小孩子的哭叫声,而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也叫“恻隐之心”。
此外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这四种心(也叫“四端”或“四德”),就是孟子论述人性本善的根据。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微小,仅仅在于人有这些“心”。
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算作是人。
在他看来,如果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舍弃了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绝不能说他本来就没有这些“善”的本性。
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后世称为“复性”。
如果反省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赋的道德观念,那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性善论的论证过程:1. 以“不忍人之心” 论“本心”,确立性善论。
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
孟子“性善论”剖析
孟子“性善论”剖析作者:李瑞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6期摘要:在孟子所处的时代,有三种关于人性的论断: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有性善有性不善论及性无善无不善论。
孟子跨时代地首次提出“性善论”,指出人生而有行善的倾向,这对中国道德文明乃至中国人的信仰精神有深远影响,《孟子·告子上》中孟子与告子对人性的辩论亦耐人寻味。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告子人性论孟子论证“性善论”的立论有三:一为由人的亲情论性善,“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15章);二为以同然论性善,“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第七章);三为以不忍之心论性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然而,其论证的逻辑方向略有不足,“怵惕恻隐之心”是否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先天本能①而非人特有的“善性”?这就难以准确证明这是人异于禽兽者的“善”;“孩提之童”亦是受过后天教养训练的,以此论证人本身的道德性略有牵强。
套用西方哲学的思路看孟子的理论,可以发现孟子是透过观察人的日常行为而推论出人性为善的结论的,这种论证的可靠性值得商榷②。
同时代的中国思想家告子主张“性也,无分于善不善”,其与孟子的论辩及他的学说基本体现在《孟子·告子》中,但他除了与孟子在“是”与“非”之间论辩外,并没有对人性进行系统的分析。
先看孟子与告子有关“人性”、“仁义”的论辩。
告子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尽心章句上》1章)先天的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在后天的引导下才会出现恶或者善的趋势,仁义应基于人性,孟子把仁义说成人性,就等于把桮棬说成杞柳。
孟子基于此辩称:“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不会不明白,告子的本意是在质疑他“人性”、“仁义”的本末不分,但孟子不从正面回答,而是故意曲解,偷换概念,弄混“人”与“人性”,真是有种刁难、狡辩之嫌,纯粹是为反驳而反驳。
《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导语】孔⼦曾提出'性近习远",对⼈性善恶没有表态。
"孟⼦道性善,⾔必称尧舜。
"《孟⼦》性善论的根据是:"所以谓⼈皆有不忍⼈之⼼者,今⼈乍见孺⼦将⼊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所以内交于孺⼦之⽗母也,⾮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恶其声⽽然也。
由是观之,⽆恻隐之⼼,⾮⼈也;⽆羞恶之⼼,⾮⼈也;⽆辞让之⼼,⾮⼈也;⽆是⾮之⼼,⾮⼈也。
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辞让之⼼,礼之端也;是⾮之⼼,智之端也。
⼈之有是四端也,犹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谓不能者,⾃贼者也。
"⼜说:"⼈之不学⽽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知者,其良知也。
"简⾔之,⼈⽣⽽有"不忍⼈之⼼"和仁义礼智"四端"。
这是先验的、超功利的、天赋的良知良能,是⼈之所以为⼈、⼈同禽兽的分野。
"四端"扩充开来即为"四德"。
这需要有信⼼,要经过主观的努⼒。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充之矣。
若⽕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以事⽗母。
""⼈皆可以为尧舜",⾃谓不能、⾃暴⾃弃是⽆道理的,是有害的。
既然⼈性善,为什么有为不善的,有恶⼈呢?《孟⼦》说,此"⾮才(性)之罪也",⽽是环境"陷溺其⼼",四端遭泯灭所致。
它举例说,⽔向下流是⽔的本性,但在外⼒作⽤下⽔可倒流、可上⼭。
不过处于同样恶劣的环境中,如舜居深⼭之中,"其所以异于深⼭之野⼈者,⼏希。
"然⽽,舜"闻⼀善⾔,见⼀善⾏,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故舜成为圣⼈,⽽野⼈仍为野⼈。
恶劣环境中也有"善⾔"、"善⾏",能否为善关键还在于有⽆积极向善的主观愿望和奋⽃精神。
孟子道性善:水与性
孟子道性善:水与性在《杞柳与桮棬》篇中,告子吃瘪。
但告子并不服输,他又以水为喻,驳斥孟子人性向善的观点:“人性就像流水,在东边开个口子就向东流,向西边开个口子就向西流。
人性没有善于不善的区分,就像水没有向东、向西的区分一样。
”高山流水在告子这段话中,水向东流还是向西流,取决于外力,外力向东决口子,水就向东,外力向西决口子,水就向西。
人性无善无恶,人的善恶行为,决定于外在的力量。
孟子辨才无碍,马上说:“水是没有向东、向西的区别,但是没有上、下的区别吗?人性向善就如水之就下,人性没有不善的,就如水性没有不向下流的。
如果用手击打水,它可以高过你的额头,如果你高筑堤坝,阻拦水流,可以把它引上高山。
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当然不是,这是形势造成的,人,可以让他做不善的事,这时他的状况也是象这样的。
”孟子这段话明确的说明了人性是向善的,它是一个趋向,一种力量,就象水向下流一样。
人为什么会有不善的行为呢?是因为外在的原因,这个原因,孟子说是“势所然也”,是形势逼迫他做的,这个形势是什么?权力、名声、财富的引诱,或是暴力的威逼。
这说明,人是有向善的动力,但也容易失去,所以呢,要向完美的人格进步,必须把这向善之心存养扩充也。
有人会说,为什么说是人性向善呢?人性本善也没错。
因为人性本善,本善的心受外物的引诱或压迫,才做出不善的行为。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如果本善,就如一颗无缝的蛋,人性向善就是有缝的蛋。
向善代表人有行善的愿望和动力,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会表现出善良的行为,但是,受了外界的引诱和压迫,他就会表现出恶的行为。
因此,儒家才强调修身,修身的目的就是存养扩充这颗向善之心,使之不受外界的干扰。
《大学》的宗旨,就是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果人性本善,还有什么可修呢,我本来就是一颗无缝的蛋,苍蝇想叮也无从下口,何须修?孔子、孟子口口声声教人做君子,不就多此一举吗?近代以来也有一些学者批评孟子没有逻辑。
他们说,人性善就如水之就下,人性没有不善的,就如水性没有不向下流的。
“遇人便道性善”:孟子“性善说”献疑
“遇人便道性善”:孟子“性善说”献疑曾振宇【摘要】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为“人性善”或“性善”,业已成为“国民常识”.在这一常识的背后,隐伏着深度的误读.孟子从个体生命体验和形式逻辑层面反复证明的一个观点为人性有善端,仁义礼智“四端”源自天,存诸人性为“立命”,人性之善是与善恶相对之善,善不是绝对之善.但是,孟子从未否定“性”有恶端.研究孟子人性学说,在方法论上应当遵循“以孟释孟”原则,在文本释读与思想诠释上,应当区别“善端”与善、“君子所性”与“性”两对概念.在“君子所性”层面,孟子刻意强调君子与禽兽的“几希”之别,君子在应然意义上当自觉以“四端”为性,而不可以“食色”为性;但在“性”或“人性”层面,孟子并没有完全否定“性”有恶端,“大体”与“小体”同在于人性.尽管君子在工夫论层面不将“味”、“色”、“声”、“臭”称之为性,但芸芸众生之“性”还是蕴含“味”、“色”、“声”、“臭”.秦汉以降,历代学人之所以对孟子人性学说理解不一,大多在于未厘清“善端”与善、“君子所性”与“性”两对概念的区别.【期刊名称】《文史哲》【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7页(P104-110)【关键词】孟子;人性;君子所性;善端;恶【作者】曾振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学界普遍认为,在人性论上,孟子的基本观点可抽绎为“人性善”或“性善”(《孟子·滕文公上》)。
董仲舒认为,“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曰性已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程颐认为,“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朱熹:《孟子集注·孟子序说》,《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9页。
任继愈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孟子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26页。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与反驳,焦循曾经指出,孟子并未说“性无有不善”*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十二《告子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诸子集成》本,第736737页。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 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 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性本善——助人为乐 性本善——无偿献血
性本善——让座
性本善——过马 路
孟子性善论的论证过程
1. 以“不忍人之心” 论“本心”,确立性善论。孟子看重心的道德 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孟
子
的
性
善 论
09物流 纪淼鑫 09工商 夏家烨
孟子
中文名: 孟轲 (前372年-前289年) 外文名: Mencius 别名: 子舆,子车,子居,亚圣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邹(今山东邹县) 所处时代: 战国 职业: 学者,思想家 主要成就: 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 圣”,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代表作品: 《孟子》
在有“向善”的根基上,进行必要的道德教 育,才能激发内心的主观“行善”的心理情 感。“行善”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出于 个体主观的“善端”。
真善美的力量——丛飞
丛飞(1969.10.29~2006.04.20) 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 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 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在他37 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 400多场义演,收入并不丰厚, 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他 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 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2005 年感动中国人物和100位新中国 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人“为善”的意义
孟子在对人“善端”肯定的同时,也 论证了“成才”的必要条件———“为 善”。孟子通过“圣贤人格”告诫人们, “善端”如果没有给予积极的保存,必然 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逐步消失。“内圣 外王”的高尚品质就是在“为善”中拓展 “善端”的结果,它也肯定了人们是在 “为善”中实现自我价值。
孟子论性——精选推荐
孟⼦论性孟⼦论性《孟⼦》⼀书中的“性”,为⼈的本性之义。
孟⼦对性善的论述,是其精义之⼀。
《孟⼦》⼀书中论及“性”字的地⽅有以下⼏处:1,滕⽂公为世⼦将之楚,过宋⽽见孟⼦。
孟⼦道性善,⾔必称尧舜。
(《滕⽂公上》)2,孟⼦⽈:“天下之⾔性也,则故⽽已矣,故者以利为本。
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也,则⽆恶于智矣。
禹之⾏⽔也,⾏其所⽆事也,如智者亦⾏其所⽆事,则智亦⼤矣。
天之⾼也,星⾠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到可坐⽽致也。
”(《离娄下》)3,告⼦⽈:“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能顺杞柳之性⽽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祸仁义者,必⼦之⾔夫!”(《告⼦上》)4,告⼦⽈:“性犹湍⽔也,决诸东⽅则东流,决诸西⽅则西流。
⼈性之⽆分于善不善也,犹⽔之⽆分于东西也。
”孟⼦⽈:“⽔信⽆分于东西,⽆分于上下乎?⼈性之善也,犹⽔之就下也。
⼈⽆有不善,⽔⽆有不下。
今夫⽔,搏⽽跃之,可使过颡;激⽽⾏之,可使在⼭。
是岂⽔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上》)5,告⼦⽈:“⽣之谓性。
”孟⼦⽈:“⽣之谓性也,犹⽩之谓⽩与?”⽈:“然。
”“⽩⽻之⽩也犹⽩雪之⽩,⽩雪之⽩犹⽩⽟之⽩与?”⽈:“然。
”“然则⽝之性犹⽜之性,⽜之性犹⼈之性与?”(《告⼦上》)6,告⼦⽈:“⾷⾊,性也。
仁,内也,⾮外也;义,外也,⾮内也。
”孟⼦⽈:“何以谓仁内义外也?”⽈:“彼长⽽我长之,⾮有长于我也,犹彼⽩⽽我⽩之,从其⽩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异于⽩,马之⽩也⽆以异于⽩⼈之⽩也,不识长马之长也⽆以异于长⼈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吾弟则爱之,秦⼈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耆秦之炙⽆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告⼦上》)7,公都⼦⽈:“告⼦⽈:'性⽆善⽆不善也。
“人之初,性本善”并非孟子的原意,关于人性善恶孟子是这么说的
“人之初,性本善”并非孟子的原意,关于人性善恶孟子是这么说的这一篇是《孟子》的第三篇,滕文公是战国时期腾国的国君,滕文公非常注重治国之道,他在出使楚国时,得知孟子在宋国,回国时途经宋国,曾两次向孟子请教治国的道理。
在第一篇《孟子·梁惠王》中,有一段就是孟子和滕文公的对话。
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投靠齐国呢,还是投靠楚国呢?”孟子告诉他:“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一定要我说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这护城河,筑牢这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城池、国家,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那么这就可以行得通了。
”孟子的回答中说“与民守之”这四个字就充分体现了孟子“民本主义”治国思想。
而在第三篇《滕文公》中,有几段和孟子的对话,其实也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其中有一句话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是滕文公对孟子的印象,说的是孟子跟他谈论人性善良的道理时,句句都离不开尧、舜。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那句著名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并非孟子的原话,而是后来编著者总结了孟子的行善论思想提炼而成的。
其实孟子的性善论,更多的是讲“人性向善”,而非“本善”。
意思是说,人都有本能的向善的动力,当然,在欲望和诱惑的面前,人也可能会向恶。
在《孟子·告子上》: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告子的一段对话,告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无善无恶的,而孟子认为,人性是有自然而然的向善的本能,就像水一下会向下流动。
而这一篇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孟子对“井田论”的具体阐释了。
井田制孟子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每一方里的土地定位一个井字,每一井田九百亩地,中间一块是公田。
八家各有一百亩私田,并且共同耕种公田。
公田农事做完,然后才能做私田的事,这就是区别官吏和农夫的办法。
《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孟子)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关于孟子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第一节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
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
第一节译文
滕文公还是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路过宋国,去看望孟子。
孟子给他讲善良是人的本性的道理,言谈之中不离尧舜。
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拜访孟子。
孟子说:“太子是怀疑我的话吗?道理都是一致的啊。
成覸曾对齐景公说:‘他是男子汉,我也是男子汉,我为什么要怕他?’颜渊说:‘舜是什么人,我也是什么样的人,有作为的人也会像一个样子。
’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会骗我吗?’现在的滕国,假如把疆土截长补短也有将近方圆五十里吧。
还是能治理成一个好的国家的。
《尚书》说‘如果药服了之后不能使人头晕眼花,那病是不会痊愈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出发,不认可其他
的人性理论,创立了性善论,希望从人性的 角度对仁的问题作出回答。
性善论有很强的创新性,与当时其他人性理
论多有不同。“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 故者以利为本。”(8.26)
《四书集注》:“故者,其已然之迹”,
“利,犹顺也”,认为此句主要是讲讨论人 性要推求其所以然。
《孟子导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杨泽波
如何成德之孟子道性善
孔子之后一百多年,孟子出。孟子并非直接
学于孔子,而是其私淑弟子。 “予未得为孔 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8.22)。
孟子代表性的思想无疑是性善论。“滕文公
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 善,言必称尧舜”( 5.1)。可见当时孟子 的性善论非常有名,而性善论与孔子思想的 内在关联特别值得关注。
通过学习孟子,把握儒学这一特殊的生活方 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总起来说,中国要有一个好的发展,必须重
回传统,重回儒学。儒学是拯救我们心灵, 为国家治理指明方向的重要思想资源。为此 我们必须好好读儒家的书,这是我们为什么 现在要读《孟子》乃至做一个现代儒者的根 本理由。
思考题:性善论与孔子思想的内在关联是怎
样的?
讲课的安排: 1、分为若干专题,读书与领读相结合
王王王王 道道道霸 中中中之 的的的辩 天君君 与与与 民民臣
乐知反由所先 莫天经仁欲立 大与与义所其 焉俟行行乐大 命权 所 性
学与知反良性孟 问告必身知由子 之子行而与心道 道之之诚良显性 辩 能 善
孟子之时至少已经有了三种不同的人性理论
(11.6):
一是“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 二是“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三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世
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 患而死于安乐也。 ”(12.15)
2、讲课与讨论相结合 3、教材: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也可参考我关于孟子研究的几本书:《孟子性善论 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孟子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孟子与中国文化》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4、考核方式:写论文,结合讨论情况,一并
评定成绩。
梁漱溟:
“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 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 也是一样无从为人晓得孔子之真,若非我出 头倡导,可有那个出头。”
牟宗三:“民国以来正是菲薄、轻视、讥讽、
嘲笑儒家的时代,没有人肯挺身而出说‘我 是儒家’!没有人出来老老实实、正正经经 来讲孔孟之道的。”
儒学不是空洞的死学问,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 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郭店竹简• 性自命出》)
由此可知,性善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有
着深厚思想渊源,而这个渊源中最重要的因 素还是孔子仁的思想。创立仁的学说是孔子 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性善论是对仁的学 说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就是沿着这个方 向滚滚向前的。
在这两股力量的夹击下,我们来了一个信仰
大挪移,轻易之间相信了人家的东西,轻易 之间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旧的去了,新的又 不怎么灵验,结果除了几张脏兮兮的钞票之 外,我们几乎已经 一无所有了。
我把这种情况叫做:
失信、失范、失序、失向。
我们必须非常严肃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国家今后的方向是什么? 我们到何处寻找心灵的支撑?
一个很好的传统,虽然这种传统也有自身的 问题,但它基本上是健康的有效的。西方的 坚船利炮一阵猛打,我们完全昏了头,让我 们错误地认为,不把线装书都扔到茅厕中去, 中国没有得救的。
一些西方思想的传入,使这种情况更是火上
加油。我们曾十分自信地认为,我们已经掌 握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完全有能力 破坏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于是旧 的世界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了,就像那厚重 雄伟的北京城墙。
5、课件下载:yzb_kejian@
密码 kejian
6、助教:王武杰、李书尧、李利明
我研究下来的结论是,必须重归传统,回归
儒学。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是唯一的 出路。
我以儒学为职志,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把
儒学重塑为中国人的信仰而努力,拼命地努 力。 而要达此目的,必须好好读孟子。
要实现这个崇高的目的,需要做好三个方面
的事情。
第一,纠正对于儒学的态度。 第二,认认真真读儒家的书。 文化的走向,
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这样说,以 性善论为代表的道德学说有着鲜明的自身特 点,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与世界其他文化相比,
中国人的信仰并没有走宗教之途,有着极强 的特殊性。这个问题便可以在性善论中找到 原因。
这个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原本有
孔子在复周礼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使他懂得了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人 们缺乏行礼的内在基础。为此他想到了仁, 把行礼的基础放在了仁上。
虽然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但有两个问题(仁究
竟是什么 仁来自于哪里)
没有解决,留给了后人。
其一仁究竟是什么,其二仁来自何处。而这
些问题都与人性有关。于是,孔子之后便有 了很多关于人性的不同看法。
陆象山:“当孟子时,天下无能知其性者。
其言性者,大抵据陈迹言之,实非知性之本, 往往以利害推说耳,是反以利为本也。” (《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四, 266-267 页)
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图
从性的角度来解决人的道德根据究竟来自何 处的问题。性善论的创新之处正在于此。
这一看法可以得到新出土的材料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