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年)。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年)。



吡喃羧酸类 依托度酸(etodolac)
非酸性类 萘丁美酮(nabumetone) 昔康类 吡罗昔康(piroxicam) 氯诺昔康(lornoxicam) 美洛昔康(meloxicam) 磺酰苯胺类 尼美舒利(mincaulide) 昔布类 塞来昔布(celecoxib) 依托考昔(etoricoxib) 50


3.2 病情的判断

判断RA活动性的指标包括疲劳的程度、晨 僵持续的时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数目和 程度以及炎性指标(如ESR、CRP)等。临床 上可采用DAS28等标准判断病情活动程度。 此外,RA患者就诊时应对影响其预后的因 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病程、躯体功 能障碍(如HAQ评分)、关节外表现、血清中 自身抗体和HLA—DRl/DR4是否阳性,以 及早期出现x线提示的骨破坏等。
4.2药物治疗


4.2.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 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 是临床最常用的RA治疗药物(表5o NSAIDs对缓解患者的关 节肿痛,改善伞身症状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症状、肝和肾功能损害以及可能增加的心血管不良 事件。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NSAIDs使 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重NSAIDs的种类、剂量和剂 型的个体化;②尽可能用最低有效量、短疗程;③一般先 选用一种NSAID。应用数日至I周无明显疗效时应加到足 量。如仍然无效则再换用另一种制剂,避免同时服用2种 或2种以上NSAIDs;④对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宜用选择 性COX一2抑制剂或其他NSAID加质子泵抑制剂;


⑤老年人可选用半衰期短或较小剂量的NSAID; ⑥心血管高危人群应谨慎选用NSAID,如需使用, 建议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萘普生;⑦肾功能不全 者应慎用NSAIDs;⑧注意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魄定 期监测。 NSAIDs的外用制剂(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辣椒碱膏、酮洛芬凝胶、吡罗昔康贴剂等)以及植 物药膏剂等对缓解关节肿痛有一定作用,不良反 应较少,应提倡在临床上使用。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诊断要点、辨证论治、中成药选择、外治疗法、预防调摄、治疗推荐等。

本《指南》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断和治疗。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证据推荐级别及证据水平,参照[1]2001年牛津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试行)》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2015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3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病证结合Combination of Diseaseand Syndrome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主要是指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结合辨证论治模式。

3.2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4流行病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

目前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该病属于中医风湿病(痹证、痹病)范畴,中医诊断为“尪痹”[2]。

RA几乎见于世界所有的地区和各种族;目前患病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中国的发病率大约为0.28-0.4%[3]。

RA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高发年龄为45~54岁,男性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男女罹患本病的比例约为1:3[4]。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
1 【制定规范的依据】
《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2【概述】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能引起全身性关节损害的慢性
结缔组织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大部分患者的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并可有关节外其他器官与组织受累的表现。

目前多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3 【诊断】
3.1 典型表现
3.1.1好发于中年女性。

好发于手足小关节,尤其是
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及跖趾。

l临床诊疗指南设计-风湿病分册

l临床诊疗指南设计-风湿病分册

第一章类风湿关节炎【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2-0.36%。

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

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均可出现。

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

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常常伴有晨僵。

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扣花样表现。

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内脏病变。

2、实验检查多数活动期患者有轻至中度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可升高,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RF),但RF阳性也见于慢性感染(肝炎、结核等)、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老年人。

其他如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等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在30%~40%左右。

3、X线检查为明确本病的诊断、病期和发展情况,在病初应摄包括双腕关节和手及(或)双足X 线片,以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片。

RA的X线片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

根据关节破坏程度将X线改变分为Ⅳ期(表1)。

表1 类风湿关节炎X线进展的分期I期(早期)1* X线检查无破坏性改变2 可见骨质疏松II期(中期)1* 骨质疏松,可有轻度的软骨破坏,有或没有轻度的软骨下骨质破坏2* 可见关节活动受限,但无关节畸形3 邻近肌肉萎缩4 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和腱鞘炎III期(严重期)1* 骨质疏松加上软骨或骨质破坏2* 关节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斜,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3 广泛的肌萎缩4 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或腱鞘炎IV期(末期)1* 纤维性或骨性强直2 III期标准内各条标准前冠有*号者为病期分类的必备条件【诊断要点】1、诊断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

2022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规范(全文)

2022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规范(全文)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 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RA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基本病理表现 为滑膜炎,并逐渐浮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及抑郁症等。

流行病学调 查显示,我国 RA 的患病率为 0.42%,患者总数约 500 万,男女比约为 1 ∶4。

随着 RA 患者病程的延长,残疾率升高。

我国RA 患者在病程 1~5 年、 5~10 年、 10~15 年及≥1 年的致残率分别为 18.6%、43.5%、48.1%和 61.3%。

RA 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预度下降,亦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及亚太风湿病学会(APLAR)等国际学术组织分别制订了 RA 诊疗指南,更新了RA 分类标准及目标诊疗策略。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亦于 2022 年发 布了 RA 诊疗指南,并于 2022 年进行了更新,然而,各类指南对指导我 国 RA 诊疗实践仍存在诸多挑战。

一方面, RA 指南仍在根据最新的临床 研究结果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国际 RA 指南极少纳入中国人群的流行病 学与临床研究证据;此外,国外风湿科医师的诊疗过程和用药习惯与我国 风湿科医师亦有差异。

因此需要采用公认的指标评价疗效,规范诊断及治疗路径,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既往指南和国内高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最新且符合我国国情的 RA 诊疗规范,旨在提高临床医师正确诊断与恰当治疗 RA 的水平。

多中心注册研究显示,我国 RA 患者浮现关节症状的平均年龄为 46.15 岁, 确诊年龄平均为 48.68 岁。

病情和病程具有异质性,可以表现为单关节炎至多关节炎。

典型表现为关节炎,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可以伴活动受限,晨僵长达 1 h以上。

2022版全文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

2022版全文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

2022版全文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
引言
全文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有着重大影响。

本治疗指南旨在为医
生和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建议,以帮助管理和控制RA的症状和病
情进展。

诊断
-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对RA进行
诊断。

- 诊断RA时应排除其他可能的关节疾病,并综合评估患者的
整体情况。

治疗目标
- RA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减少疾病活动性和控制炎症反应。

- 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可以延缓关节损害的进展,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非药物治疗
- 患者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维持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 物理疗法、理疗和康复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减
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
- 疾病活动性较轻的患者可以首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类固醇激素来控制症状和炎症反应。

- 疾病活动性较重的患者应考虑使用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或生物制剂来改善病情。

- 个体化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疾病活动性和合并症来
确定。

随访和评估
- RA患者应定期接受随访和评估,以监测疾病活动性、关节损害和治疗效果。

- 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便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结论
2022版全文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提供了最新的治疗建议,以帮助医生和患者管理和控制RA。

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是关键,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简介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关节和其他器官产生炎症反应。

本指南旨在提供风湿性关节炎的诊疗指导,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该病。

诊断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1. 关节肿胀和疼痛,持续6周以上。

2. 关节病变呈对称性分布。

3. 血液检查显示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CCP)抗体阳性。

4. 关节超声或X线检查显示关节炎症和破坏。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控制疾病活动、防止关节损害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策略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疏骨黄酮、免疫调节药物等。

2. 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

3. 运动和康复训练:帮助保持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改善日常功能。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关节损害,可能需要关节置换手术或其他手术干预。

生活方式建议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外,患者还可以采取以下生活方式建议改善症状和减轻疾病影响:1.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等。

2.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避免过度运动和损伤。

3. 应对压力:研究应对压力的方法,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改善疾病状态。

4. 定期随访:定期复诊,与医生及时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风湿性关节炎的诊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该疾病。

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运动康复和手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症状和减轻疾病影响。

及时复诊和与医生合作也非常重要。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2024版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2024版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2024版一、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关节病。

其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

RA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种因素。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RA的方法,但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诊断1.临床表现RA的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

其他常见表现包括疲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低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2.实验室检查RA患者的血液检查通常显示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

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阳性可有助于诊断。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观察到关节破坏、骨质疏松、关节变形等特征性表现。

4.诊断标准RA的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之一:(1)满足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有典型RA表现,同时两项以上实验室指标阳性。

RA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病情活动、缓解症状、防止关节损伤、改善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是最佳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四、药物治疗1.疾病修正性抗风湿药包括甲基泼尼龙龙、莫诺克隆抗体、依度晴、厄洛替尼等。

这些药物可有效控制炎症、减轻疼痛、改善功能。

2.免疫调节药包括氢氯喹、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这些药物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3.生物制剂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TNF)制剂、抗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针对特定的炎症因子进行治疗,可显著减少关节损伤。

5.辅助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骨化三醇、钙剂等。

这些药物可用于缓解疼痛、预防骨质疏松等。

六、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RA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关节功能锻炼、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康复训练可以减少关节炎症、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RA患者,如关节损伤严重,功能受限,经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手术等。

尪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尪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尪痹病(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病就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得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得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与2009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得“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得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皮色不红,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5、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痠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6、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脉沉弱。

二、治疗方案(一)针灸疗法根据病情,可辨证选取肩髃、肩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昆仑、太溪、解溪等穴位;或根据疼痛肿胀部位采取局部取穴或循经取穴。

针刺时根据寒热虚实不同配合针刺泻法、补法,或点刺放血、穴位注射。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湿痹阻证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RA)诊疗指南是根据当前国内外RA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的,以提高RA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

以下是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一、诊断标准:1.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满足以下临床特征,可以诊断为RA:关节痛持续超过6周,至少3个关节受累,体征包括关节肿胀、关节红热、关节压痛。

2.在满足上述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认RA的诊断。

如血沉升高、CRP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等。

二、评估指标:1.根据患者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可以使用多种评估工具。

例如,RA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身体功能评估、全身情况评估等。

2.使用多种评估工具来确定RA的活动性和疾病进展情况。

例如,RA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肢体关节肿胀评分、血清标志物(例如CRP、类风湿因子)等。

三、治疗原则:1.治疗应早期干预、个体化和综合管理为原则。

2.非药物治疗包括休息、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3.药物治疗分为常规药物和生物制剂。

常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疾病修饰抗风湿药、低剂量皮质激素等。

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非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

四、治疗策略:1.对于轻度RA患者,可以尝试单药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或一线免疫抑制剂。

2.对于中度和重度RA患者,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联合使用疾病修饰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

3.对于治疗有效但不能缓解RA症状的患者,可以尝试手术治疗,如关节镜手术或人工关节置换。

五、疾病管理: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对药物进行调整。

2.患者需要进行心理和社会支持,了解疾病知识和如何管理关节炎。

3.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

以上是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

根据专家制定的指南,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2023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诊疗指南

2023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诊疗指南

2023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诊疗指南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炎、全身炎症和关节破坏。

针对这一疾病,中国卫生部和医学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2023年的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的诊疗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诊疗建议,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诊断标准1. 症状标准:(1)持续关节炎:至少持续6周;(2)关节的对称性病变;(3)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障碍,持续超过1小时。

2. 实验室检查标准:(1)类风湿因子(RF)阳性;(2)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3)血沉或C反应蛋白升高。

二、治疗原则1. 综合治疗:(1)关节保护:提供关节辅助器具和帮助改善日常活动,减轻关节负担;(2)药物治疗:早期使用疾病改变药物,如甲泼尼龙、甲氨蝶呤等;(3)康复训练:进行关节活动训练、肌力维持和康复锻炼;(4)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2. 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2)疾病改变抗风湿药(DMARDs):如甲氨蝶呤、甲硝酸盐和氯喹等,用于阻断疾病进展;(3)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白介素6R抑制剂等,用于治疗疾病活动度高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三、管理策略1. 定期复查:(1)关节检查:评估关节活动度和变形情况;(2)实验室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3)影像学检查:X射线、MRI等,评估关节损害情况。

2. 疼痛管理:(1)非药物治疗:热敷、物理疗法等;(2)药物治疗:NSAIDs、激素等。

3. 预防并发症:(1)关节破坏: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控制疾病活动度;(2)心血管病变:定期检测血脂、血糖等,控制危险因素。

四、生活建议1.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高脂、高糖食物,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2. 适度锻炼: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关节活动锻炼,如散步、游泳等。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自身免疫介导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导致关节的疼痛、变形和功能受损。

RA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无法治愈。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RA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对于诊疗指南的制定与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2024年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为主题,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诊断1. 临床表现:- 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为主要症状,常呈对称性分布。

- 晨僵中度以上,持续超过60分钟。

- 外周关节受累较多,包括近端指(腕、掌指关节)、膝、踝、跖趾关节等。

- 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

2.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抗体(Anti-CCP)等。

-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等。

3.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019年修订版)》,需满足以下条件:- 关节炎(至少一个关节)超过6周。

- 排除其他病因。

- 具备关节疼痛、肿胀或僵硬等症状。

二、治疗1. 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短期使用减轻疼痛和炎症;长期使用疗效有限,安全性需注意。

- 糖皮质激素:对于活动性和炎症程度较高的患者,可短期使用以减轻症状。

- 疾病调控药物(DMARDs):包括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美洛昔康等。

- 靶向治疗药物:如肠激酶抑制剂、磺酰胺、生物制剂等。

- 中医药治疗: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用活血祛风、祛湿化痰、舒筋活络等药物。

2.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理疗、按摩、温热疗法等,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增加关节活动度。

- 职业治疗: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设计合理的活动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三、管理1. 教育和心理支持:- 向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指南1000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关节炎症和滑液膜炎,会导致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功能障碍。

目前尚无根治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但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和防止疾病进展。

一、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 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不影响疾病的进展。

常用的NSAIDs有氯吡格雷(Diclofenac)、布洛芬(Ibuprofen)等。

2.环孢素(Ciclosporin):环孢素是一种抗免疫药物,可用于治疗病情较重的病人,但其副作用较大,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和血糖等指标。

3.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糖皮质激素可用于缓解炎症和疼痛,但长期使用会增加骨质疏松、感染和其他副作用的风险。

4.常规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DMARDs 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同时还可防止疾病的进展。

目前常用的DMARDs包括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氯喹(Chloroquine)等。

5.生物制剂(Biologics):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可有效治疗RA。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免疫系统,例如通过阻止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

常见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如托珠单抗(tocilizumab))等。

二、非药物治疗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理疗、按摩和训练,可减轻关节疼痛和僵硬,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2.社会康复:社会康复包括职业治疗和社交康复,可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3.饮食治疗:有些食物和营养素据说可减轻关节炎症,例如鱼油、维生素 D3等。

4.心理治疗:RA患者常常需要面对疼痛和不便,这可能导致情绪问题,例如抑郁或焦虑。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或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应对这些问题。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2.磁共振成像(MRI):MRI在显示关节病变方面 优于x线,近年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RA的诊 断中。MRI可以显示关节炎性反应初期出现 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肿和轻度关节面侵蚀, 有益于RA的早期诊断。
3.CT:CT检查可清晰显示RA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及其密度改变,以及骨端关节面小的侵 蚀性破坏和骨质破坏。对需要分辨关节间隙、 椎间盘、椎管及椎间孔的RA患者可选用CT 检查。
精品文档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能迅速改善关节肿 痛和全身症状。在重症RA伴有心、肺或神 经系统等受累的患者,可给予短效激素, 其剂量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针对的关节 病变,如需使用,通常为小剂量激素(泼尼 松≤7.5 mg/d)仅适用于少数RA患者。
精品文档
影像学检查1
1.X线检查:双手、腕关 节以及其他受累关节 的X线片对本病的诊 断有重要意义。早期 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 软组织肿胀及关节附 近骨质疏松;随病情 进展可出现关节面破 坏、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融合或脱位。根 据关节破坏程度可将 X线改变分为4期。
精品文档
X线表现
精品文档
影像学检查2
临床上对于RA患者应强调早期应DMARDs。病 情较重、有多关节受累、伴有关节外表现或 早期出现关节破坏等预后不良因素者应考虑 2种或2种以上 DMARDs的联合应用。主要联 合用药方法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 喹及柳氮磺胺吡啶中任意2种或3种联合,亦 可考虑环孢素A、青霉胺等与上述药物联合 使用。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情况选择 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法。
精品文档
流行病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在0.01%0.05%之间,患病率为0.18%-1.07%不等。其发病 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印第安人高于白种人,白 种人高于亚洲黄种人。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其监测频率为每3~6个月1次(2B)
推荐意见5:RA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关节疼痛、肿胀数量,ESR、CRP、RF及
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的数值等实验室指标(1B)。同时要考虑关节外受累情 况;此外还应注意监测RA的常见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1B) 推荐意见6:RA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推荐首选甲氨
推荐意见9:RA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DMARDs或靶向合成DMARDs治疗达标后, 可考虑对其逐渐减量,减量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谨防复发(2C)。在减量过程中,如
严密监遽・
谨防良»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1A)。建议临床医师使用1987年ACR发布的RA分
类标准与2010年ACR/EULAR发布的RA分类标准做出诊断(2B)
推荐意见2:建议临床医师根据RA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恰当选
用X线、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技术(2B)
2%~3%[50]。甲氨蝶呤是RA治疗的锚定药[51]。一般情况下,2/3的RA患者单用甲氨蝶 呤,或与其他传统合成DMARDs联用,即可达到治疗目标[21,51]。
推荐意见7:单一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未达标时,建议联合另一种或两种传统合成
DMARDs进行治疗(2B);或一种传统合成DMARDs联合一种生物制剂DMARDs进行治疗(2B);或一种传统合成DMARDs联合一种靶向合成DMARDs进行治疗(2B) 推荐意见8:中/高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建议传统合成DMARDs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以快速控制症状(2B)。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不推荐单用或长期大剂量 使用糖皮质激素(1A)
推荐意见3:RA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1A)。RA的治疗 目标是达到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 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 减少致残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B)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概论】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俗有骨痹、历节风之称。

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

【诊断标准】1、晨僵至少1小时,持续至少6周。

2、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5、手X线的改变。

6、皮下结节。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定度>1:32。

以上7条中具备4条或4条以上即可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功能分级标准】I级:日常活动不受限。

Ⅱ级:有中等强度的关节活动受限,但能满足日常活动需要。

Ⅲ级:关节有明显的活动受限,患者不能从事大多数职业或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

Ⅳ级:丧失活动能力或被迫卧床或只能坐在轮椅上。

【X线分期】I期:正常或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关节端骨质疏松,偶有关节软骨下囊样破坏或骨侵蚀改变。

Ⅲ期:明显的关节软骨下囊性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畸形。

Ⅳ期:除Ⅱ、Ⅲ期改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证候】1、湿热痹阻证主症:关节肿痛而热,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干。

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2、寒湿痹阻证主症: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口淡不渴,恶风寒,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3、肾气虚寒证主症:关节冷痛而肿,肢冷不温,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面色咣白,精神疲惫,腰膝酸软。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

4、肝肾阴虚证主症:关节肿胀疼痛或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咽干,潮热。

舌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弦。

5、瘀血痹阻证主症:关节肿胀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的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的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指南【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2-0.36%。

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

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均可出现。

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

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常常伴有晨僵。

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扣花样表现。

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内脏病变。

2、实验检查多数活动期患者有轻至中度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可升高,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RF),但RF阳性也见于慢性感染(肝炎、结核等)、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老年人。

其他如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等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在30%~40%左右。

3、X线检查为明确本病的诊断、病期和发展情况,在病初应摄包括双腕关节和手及(或)表1 类风湿关节炎X线进展的分期I期(早期)1* X线检查无破坏性改变2 可见骨质疏松II期(中期)1* 骨质疏松,可有轻度的软骨破坏,有或没有轻度的软骨下骨质破坏2* 可见关节活动受限,但无关节畸形3 邻近肌肉萎缩4 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和腱鞘炎III期(严重期)1* 骨质疏松加上软骨或骨质破坏2* 关节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斜,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3 广泛的肌萎缩4 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或腱鞘炎IV期(末期)1* 纤维性或骨性强直2 III期标准内各条标准前冠有*号者为病期分类的必备条件双足X线片,以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片。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常规一、定义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类以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其特征的症状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病变。

二、诊断【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关节表现(1)晨僵:关节较长时间不运动后出现活动障碍、僵硬。

(2)关节肿胀:常呈对称性,以手、近端指间关节和腕部受累者最为多见。

(3)关节痛及压痛:常为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

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

(4)节畸形:常见为手指尺侧偏斜、屈曲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等。

(5)特殊关节:①颈椎的可动小关节及周围腱鞘受累,出现颈部疼痛、僵硬;②肩、脆关节: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痛和活动受限;③颜颌关节:讲话或咀嚼时疼痛加重,严重者有张口困难。

(6)关节功能障碍:按轻重程度分为以下4级:I级:能正常地进行各种工作和日常活动;H级:能正常地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和某些特定工作,其他工作受限;HI级:能进行一般的□常生活活动,不能胜任工作;IV级: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均受限。

2关节外表现(1)类风湿结节:常见部位为关节伸面、受压部位或经常受到机械摩擦处。

(2)类风湿血管炎:可累及大、中、小血管,导致多种临床表现。

(3)肺部病变:①肺间质病变,是最常见的肺病变;②结节样改变,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③胸膜炎,胸膜积液。

(4)心脏病变:心包受累最为常见。

(5)血液系统病变: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活动性RA。

FeIty综合征是指类风湿关节炎者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6)肾脏病变:与淀粉样变、血管炎和药物有关。

(7)神经系统病变:①脊髓受压;②周围神经病变。

(8)胃肠道病变:多与服用抗风湿药物有关。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有轻至中度贫血。

活动期血小板增高,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

2红细胞沉降率是RA中最常用来监测炎症或病情活动的指标。

3C反应蛋白增高说明病情的活动性。

4自身抗体:⑴类风湿因子(RF):多数患者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滴度与病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呈比例,但需排除慢性感染、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老年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18 年4 月1 日出版的《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上次更新该指南是2010年。

●推荐意见1:RA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影响重大,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1A)。

建议临床医师使用1987年ACR发布的RA分类标准与2010年ACR/EULAR发布的RA分类标准做出诊断(2B)
●推荐意见2:建议临床医师根据RA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恰当选
用X线、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技术(2B)
●推荐意见3:RA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1A)。

RA的治疗
目标是达到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B)
●推荐意见4:对RA治疗未达标者,建议每1~3个月对其疾病活动度监测1次(2B);
对初始治疗和中/高疾病活动者,监测频率为每月1次(2B);对治疗已达标者,建议其监测频率为每3~6个月1次(2B)
●推荐意见5:RA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关节疼痛、肿胀数量,ESR、CRP、RF及
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的数值等实验室指标(1B)。

同时要考虑关节外受累情况;此外还应注意监测RA的常见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1B)●推荐意见6:RA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传统合成DMARDs治疗。

推荐首选甲氨
蝶呤单用(1A)。

存在甲氨蝶呤禁忌时,考虑单用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1B)
欧美15个国家的调查显示,甲氨蝶呤平均使用率达到83%,远高于其他药物,但我国甲氨蝶呤的使用率仅为55.9%。

队列研究显示,RA患者诊断第1年内传统合成DMARDs药物的累积使用量越大,关节置换时间越迟;早使用1个月,外科手术的风险相应降低
2%~3%[50]。

甲氨蝶呤是RA治疗的锚定药[51]。

一般情况下,2/3的RA患者单用甲氨蝶呤,或与其他传统合成DMARDs联用,即可达到治疗目标[21,51]。

●推荐意见7:单一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未达标时,建议联合另一种或两种传统合成
DMARDs进行治疗(2B);或一种传统合成DMARDs联合一种生物制剂DMARDs 进行治疗(2B);或一种传统合成DMARDs联合一种靶向合成DMARDs进行治疗(2B)●推荐意见8:中/高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建议传统合成DMARDs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以快速控制症状(2B)。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不推荐单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1A)
●推荐意见9:RA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DMARDs或靶向合成DMARDs治疗达标后,
可考虑对其逐渐减量,减量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谨防复发(2C)。

在减量过程中,如
RA患者处于持续临床缓解状态1年以上,临床医师和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讨论是否停用(2C)
推荐意见10:建议RA患者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禁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2C)
根据上述标准:至少1 个关节肿痛,并有滑膜炎的证据(临床、超声或MRI);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关节炎,有典型的放射学RA 骨破坏,可诊断为 RA。

该标准评估内容包括关节受累情况、血清学指标、滑膜炎持续时间和急性时相反应物四个部分,总分6 分以上也可诊断RA。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