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2013第一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看注解
• 很多诗歌鉴赏题都有注解,对此不 能忽略。出题者附注解本就是解开 中学生难以打开的某些节点,从而 将难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此时, 作为考生正应该有效利用注解为自 己答疑解难服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野 菊
• [宋]杨万里
•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 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
找一找
•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何逊)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蒋捷)
二、读懂语序问题
•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 “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 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 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 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 •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 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 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
孤 桐
• 王安石
客中初夏
• 司马光
• • • •
•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 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 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 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一、人物形象
八大类型(背) • 1、确定主旨感情基调; • 2、寻找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和 表现。 • 思路:总写性格特征——结合诗 句分析——通过此形象表达作者 什么思想
鹧鸪天 西都①作
• 朱敦儒
• 我是清都山水郎② ,天教懒慢带③疏狂。 曾批给露支风敕④,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 楼金阙⑤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 • • •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 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 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 据考,此词是作者专为北宋末年汴京名妓李 师师所作。前朝:指北宋,此后李师师如众 多百姓一样历尽千辛万苦逃难到南方。
• 这首诗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第一课:读懂“诗家语”
发如雪
• • • • • • • •
我 永 无 悔 刻 永 世 爱 你 的 碑 红 尘 醉 微 醺 的 岁 月 我 等 待 苍 老 了 谁 你 发 如 雪 纷 飞 了 眼 泪 • • • • • • • •
“镜头叠印”
• 陆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 灯” • 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来。”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 一、人物形象 • 二、事物形象 • 三、景物形象
• [注释]①西都:指洛阳。宋时称洛阳为西京。 ②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山水郎:词中指 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③懒慢带:一作“支 付与”。④曾批给露支风敕:一作“曾批给雨 支风券”。⑤玉楼金阙:指汴京的宫殿。
二、事物形象
• 即意象 • 1、提取事物名词 • 2、概括修饰此名词的形容词性短 语作为定语。 • 3、自然类意象作用一般是烘托人 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 旨、渲染氛围等。
三、景物形象
• 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五大切入点)
•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 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 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 • 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 恬淡,清净悠闲; • 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
常见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八大类型(抄录背诵)
• 1、先找情感句 • 2、抓住动作或心情关键词 • 3、结合注解综合判断 • 4、题干给定情感,要以诗句做论据。
答题六个“不”
• 1、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 • 2、不能生搬硬套术语,张冠李戴。 • 3、不必与试卷外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 • 4、不必引经据典 • 5、不能只写成翻译文字, • 6、不能用读后感代替文学鉴赏
鹧鸪天
• 朱敦儒
•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 自从惊破霓裳后,楚秦吴歌扇里新。 • 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 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
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
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
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 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 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 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一、读懂词语的活用
•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 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 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 弟》) •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 诗二十首》) •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白居 易《长恨歌》) •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 子》)
艺术手法
表达方式
艺术 表现手法 手法 篇章结构
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
•1、为形象服务。 •2、为意境服务。 •3、为主题服务。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 论、抒情
艺术 表现手法 手法
篇章结构
表达方式
主要使用记叙:
• 《卖炭翁》 • 《琵琶行》 • 《兵车行》 • 《孔雀东南飞》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爱 在 月 光 下 完 美
邀 明 月 让 回 忆 皎 洁
我 焚 香 感 动 了 谁
你 身我 繁 纵 你 缘 是 我 狼 发 的只 华 然 锁 字 谁 举 牙 如 蝶取 如 青 眉 诀 打 杯 月 雪 一三史哭几翻饮伊 凄 瓢千已红番前尽人 美 爱东经颜轮世了憔 了 了流成唤回柜风悴 离 解水灰不 惹雪 别 只 我回 尘 恋 爱 埃 你 不 是 化 灭 非
•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 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 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 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移就是甲乙两 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 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 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 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 词来形容乙事物。” •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 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五、看意象
• 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 人的情感。因而诗歌意象往往具有 象征意义、泛化意义、讽喻意义, 尤其是一些常用的意象,大都有固 定的寓意。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 [宋] 苏轼
• 野水参差落涨痕, • 疏林欹倒出霜根。 • 扁舟一棹归何处? • 家在江南黄叶村。
• (1)诗歌中哪几个意象点明 李世南所画为秋景?(3分)
•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 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七、看结句
• 许多诗的最后一句或一联是议论或抒 情的所在,这里常体现本诗的主旨。
咏 柳 曾巩 •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八、看题干
• 所谓题干,就是交代问题的表述性文 字,他虽然是用于提问,但聪明的考 生也许能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进而顺 利答题。
2014届高三诗歌鉴赏 第一轮
诗歌鉴赏题复习建议
• • 梳好辫子:完成知识储备 • • 训练有素:提高鉴赏能力 • • 点石成金:掌握答题技巧
梳好辫子:完成知识储备
熟悉古代诗词中的选材及常见的思想情感类型 • • • • • • 选材分类: 怀古诗 咏怀(物)诗 送别诗 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 • • • • • • • • • • 情感类型: 忧国伤时 抒情明志 离愁别绪 淡泊闲适 厌恶战争、建功报国、壮志 未酬 年华流逝 思乡怀人 负心薄幸、青春消逝 生活杂感
二、看作者
• 常言道:“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同样 的道理,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 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 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 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立地臆断。作 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 经历等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所以, 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 品风格,思想抱负等。
• [唐]柳宗元 •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 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 天碧。 • [注] 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溪居
• (2)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 “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作分 析。 1.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 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 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 2.但全诗表面上写愚溪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 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 痛苦的笑;“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 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 • • •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 [注]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 空复情。自多情。
三、看题材
•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 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 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 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看 看 看 看 看 看 看 看 题 结 典 意 注 题 作 标 干 句 故 象 解 材 者 题
一、看标题
• 诗题就相当于人名,长辈给晚辈取名往 往寄寓了某种心愿,诗人给诗作取名往 往也有着某种暗示,通过诗题,有的说 明了时间,有的交代了地点、写作主体 (人、物)或事件,因此我们透过标题, 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或能 了解写作技巧……通过诗题也许能找 到读懂诗词的突破口。
调一调
• • • • • (李商隐)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杜甫)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陈羽)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陆游)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三、读懂省略问题
• 奥义: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 下的空白!
•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 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 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 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六、看典故
• 用典是古诗文一种重要的表达技巧, 古人常借逸闻典故来表达自己类似的 情感。作为高中生应该对逸闻典故有 一定的积累,这不仅仅是提高文学涵 养,更是有利于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和 学习。
子 规[注]
• [元]曹伯启
•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 伤春诗 • 羁旅行役诗 • 闺怨(宫怨)诗
熟悉诗歌鉴赏术语
• 重点弄清楚诗歌的表达技巧、语 言风格 • 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 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 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 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 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
训练有素:提高鉴赏能力
鉴赏八看
• • • • • • • •
任选一幅画作一首诗词
移情
•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 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 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 法叫做移情。 •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 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 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 能够更好地表 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