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学习观的结构

合集下载

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布鲁纳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并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的核心理念是“建构主义”,即学生通过构建个人的意义和知识结构来学习。

布鲁纳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经验和背景知识,因此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布鲁纳的理论,教师的角色不是单纯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思考和交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和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共同构建知识。

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发展”的概念,即学习是一个不断迭代并逐渐加深的过程。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重复接触和探索同一主题,并逐渐深入理解和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提高。

为了实施结构主义教学观,布鲁纳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参与到知识的共同构建中。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三,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或伙伴学习促进知识的探索和交流。

结构主义教学观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挑战。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学习,结构主义教学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结构主义教学观还能够推进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

然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的教学观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认为知识有结构,知识的掌握需要从整体上进行,不能将知
识孤立地教授。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帮助
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和整体结构。

二、强调知识本身的价值和重要性,认为知识是对世界的描述和
解释,是一种具有内在逻辑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系统。

因此,他主张教
学内容应当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普遍
性和不可替代性。

三、认为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发现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发挥引
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结构,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倡交际教学和合作学习,认为知识和意义是社会和文化构
建的产物,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在交
往中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交流技能。

综上所述,布鲁纳的教学观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强调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教育实践意义。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对于他的学说,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认知。

“一实质”: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二理论”:结构主义、发现学习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而掌握学科的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

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

②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三过程”: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

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四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①动机原则。

在教材难易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太容易学会的教材,缺少成就感;太难太深难以学会,又易产生失败感;适度的调适才能维持内在的动机。

②结构原则。

教师在从事知识教学时,必先配合学生的经验,将所授教材做适当组织,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需语言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图像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

正确理解学生的学习观

正确理解学生的学习观

正确理解学生的学习观学习是每个学生都必经的过程,而正确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观对于教育者来说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观,才能更好地与他们沟通、指导和激励,帮助他们发展出积极、有效的学习习惯。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学生的学习观,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学生的学习观的构成因素学生的学习观可以被认为是他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态度和期望的综合体现。

学生的学习观由多个因素构成,其中包括:1.1 内外部动机因素学生的内在动机是指他们内心的驱动力,例如对知识的渴望、对个人成长的追求等;而外在动机则是来自家庭、教师和同伴的影响,例如奖励、惩罚等。

1.2 自我效能观念自我效能观念指的是学生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念。

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持有积极的信念,便更有可能在学习中表现出自信和积极性。

1.3 价值观和目标学生的学习观受到他们的价值观和目标的影响。

例如,如果学生对学习的价值认同并设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二、正确理解学生的学习观的重要性2.1 个性化教学通过正确理解学生的学习观,教育者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了解学生的学习观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他们的学习偏好、学习障碍以及潜在的激励方式,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2.2 激励学生正确理解学生的学习观有助于教育者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观调整教学方式,提供具有挑战性但又不过分困难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3 培养学习习惯通过正确理解学生的学习观,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

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期望,教育者可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正确理解学生的学习观的方法3.1 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是了解他们学习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来推断他们的学习观,从而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学习理论

关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学习理论

关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学习理论09一、学习观(1)行为主义①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

②联结主义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联结公式是S-R。

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③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即时强化是行为学习的关键。

④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它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但具有认知性。

(2)认知主义①格式塔学习理论: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了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格式塔。

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②符号学习理论: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③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④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的本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⑤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3)建构主义共性: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赋予信息以意义,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强调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个性:①激进建构主义:真正的学习发生在主体遇到“适应困难”的时候,在此时,学习动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②生成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在先前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③认知灵活性理论: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理解的深化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

④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论文•相关推荐建构主义学习观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论文论文摘要:时代呼唤主体性教育,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习是学生积极建构的过程,对学生的角色以及教师的作用都有崭新的定位,这对于教育改革,尤其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主体性发展教育改革学习知识的积累、智能的开发与人格建构、个性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

离开了知识的丰富,主体性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认知方式的丰富、完善与主体性发展是统一于同一过程之中的。

因此我们讨论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就必然关涉学生的认知过程。

学生生成知识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它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何种关系?建构主义学习观较有说服力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充分发掘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一、主体性教育,时代的呼唤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迎来一个教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

其发端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人的主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的主体性发展已不仅是衡量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

但传统的教育思想,旧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这种要求,因而促使人们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反思历史,变革现实。

可以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构建主体性教育已作为跨世纪的课题提上日程。

人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来培养。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是一种培养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事实证明,主体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

在日本,新教学大纲把原有的“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日本人”改为“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主体意识的日本人”。

韩国将“自由、自主、自律精神”等作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人的主体能力的发展已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

(完整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完整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我们应让学生通过最能展现其建构知识过程的问题解决来学习知识。
(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所主张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注入式和题海战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建构主义主张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他们认为知识就是某观念;学习是发展,是改变观念;教学是帮助他人发展或改变观念;而行为是人类的活动,其实质是观念的操作化.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最终通过其主动的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传统教学中的注入式和题海战术往往容易忽略学习需要主体的建构,而是把教学最大限度地转移到记忆、复现、再认识上去.例如,注入式取消了结论所产生的建构过程,把学习变成反复再现由课本或教师规定的结论;题海战术取消了方法的建构过程,把学习变为重复某些规定的题型解法,等等。传统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端在于忽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学生被看成可以任意地涂上各种颜色的白纸,或可以任意地装进各种东西的容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主动搜集、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试论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及教育意义

试论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及教育意义

试论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及教育意义试论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教育意义结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这种教育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结构主义之父的布鲁纳,他以心理学为基础倡导的结构主义学习观,在心理学方面接受并发展了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在教育学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前言结构主义也译作“建构主义”,最早来源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和论证,创立了当代世界最有影响的三大教育学理论之一——结构主义。

【2】结构主义教学思想主要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对教与学作了细致的阐述与归纳。

【7】结构主义学习观,即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以下观点:1)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的过程。

并且这一过程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

2)对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必须在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的背景下,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积极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意义,也就是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旧的知识经验因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3)学习者的学习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来与环境进行交互的。

也就是说学习者不是简单的把外部知识搬到记忆中进行翻版,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进行自我理解,建立内部心理表征。

4)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不仅包括大量的具有相关性、比较概括的结构性知识的建构,还包括在大量情景下产生的非正式经验背景的建构。

本文就是通过对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分析,来阐述它对我过教育的实际应用意义,主要是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意义。

二、结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义布鲁纳是二十一世纪伟大的教育学家,他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很大,对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解读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解读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解读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布鲁纳(Jerome Bruner)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观,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核心观点,分别是:发现性学习、启发式教学和优化的教学设计。

布鲁纳认为发现性学习是学习的最佳方式。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探索和发现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发现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鼓励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布鲁纳强调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他们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积极思考,从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启发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布鲁纳提出了优化的教学设计。

他认为教学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并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优化的教学设计包括提供具体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思考;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供及时和有效的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改善学习策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

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发展水平,提倡启发式教学和优化的教学设计。

这种教学观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中国人学习观念模型的基本结构

中国人学习观念模型的基本结构
中 国人 学 习 观念 的基本 模 型 。 中国人 学 习观念 模型 结构 图 中国人 的学习观念模型分为横 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 见


图1 ) 。横向上的学习观主要是对 同一水平的学习观念 的差
3 . 基本水平2 和下位水平。基本水平2 上各维度在下位 水平上又可以分为不 同的内容 。 下位水平是对基本水平2 上 概念具体内容的说明。 基本水平2 在学习维度和成绩维度上 分为8 种基本的学习观念 , 分别为好学心 、 学习方法 、 学习目 的、 师生关系, 途径一 工具 、 专业术语 、 成就类型 、 学术水平。 其 中前 四种学 习观念 属于 学 习维度 ,后 四种 学 习观念 属 于 成就 维度 。( 1 ) 好学 心 ( h e a r t a n d m i n d f o r w a n t i n g t o l e a n) r 。 好学心在学习观念 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当于西方文化 中后
蚝 拇 括摹 麓


的学习动机 , 主要包括终生学习( 1 i f e l o n g p u r s u i t ) , 学习品质 主要包括勤奋 ( d i l i g e n c e ) 、 刻 苦( h a r d s h i p ) 、 恒心 ( s t e a d f a s t 一
进行 考 核 。对 于指导 过程 中主动性 好 、 主导性 强 、 指 导效 果 好 的导 师加 大奖 励力 度 , 激励 导 师投 入 到学 生指 导 中去 , 并 对这些导师在工作量 、评奖评优 、评聘等级等方面加以倾 斜。并对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课题获奖或参加竞 赛等获奖的优秀学生在评奖评优 、 免试研究生推荐 、 就业推
生将书本知识 同科研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将 起到很 大的作 用, 独立学院只有在实践过程 中不断总结经验 , 才能克服导 师制实施过程 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使得导师制的实施得到 预期的效果。

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教育意义

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教育意义

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教育意义
发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教育意义在于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创造者
和参与者。

在其中,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把知识和想法重新构建起来,这将促进学生拓展思维领域,充分发掘其创造性和潜能。

例如,
发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未说出的意思;在
书面表达时,可以将想法和设计结合起来;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可
以将任务分解,进行多步骤的开发思路;在数学中,可以找出推导过
程和推进学习深度;在历史上,可以重新审视和重新研究建立的框架,以更深层次的认识历史背景和脉络。

通过这种学习观,学生可以创造
出各自的新知识,而不仅仅是僵化的灌输。

最终,整个课堂环境都将
成为一个学习合作、持续发展的实干教室环境。

解读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解读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解读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布鲁纳(Bruner)是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和发展了结构主义教育观。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观主要强调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对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教学应该以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主体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引导学生建立新的知识和思维结构。

1.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对教学的重要性: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和重组的过程,学习者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是基于他们的思维结构。

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通过启发性的教学设计和任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思维结构和知识框架。

2. 学生主体地参与学习过程:布鲁纳主张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是主体,积极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和重组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3. 引导学生建立新的知识和思维结构: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和思维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4. 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布鲁纳认为,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习环境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5. 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布鲁纳认为,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论学生学习观的结构_刘儒德

论学生学习观的结构_刘儒德
2. 两级维度模型 霍夫和平特奇( H of er & Pint rich) 在回顾了以往研究后发现, 不管这些研究将认识论信念分为几个维 度, 也不管这些维度下又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 它们都涉及到了认识论信念核心结构的两大因素: 知识的 性质和认识( know ing) 的性质[ 10] 。每个因素又都包括两个维度, 知识的性质包括知识确定性和知识简单 性两个维度; 认识性质包括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证明两个维度, 这就构成了学习观的四个维度。其中每一 个维度都是一个连续体, 学生的理解可能位于连续体的任何一个点上。 知识性质是大多数模型的基本成分, 随着学习者认识论信念的发展, 学习者对知识性质的理解逐渐从 绝对知识观转变到相对主义知识观、再转变到情境化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其中, 知识确定性指个体在多大 程度上相信知识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动态可变的。在这一连续体上, 低端倾向于绝对真理是确定存在的, 高 端倾向于知识是暂定性的和不断发展的。知识简单性是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把知识看作是一些累积的事 实还是一些高度互联的概念。在这一连续体上, 低端倾向于知识是分离的、具体的、可知的事实, 高端则倾 向于知识是相对的、相互联系的和情境化的。 对认识性质的信念也是个体认识论信念的中心部分, 包括知识的来源与认识的证明两个维度。在知 识的来源连续体上, 低端倾向于认为知识产生于自我之外, 存在于外在权威, 是由权威传递的。高端则倾 向于认为自我就是认识者, 能够在与他人的交互过程中建构知识。认识的证明维度涉及个体如何评价知 识观点、使用证据, 利用权威或专家知识以及评价专家等。随着个体学会评价证据、支持并证明自己的观 点, 他们就逐渐从连续体的低端倾向 ) ) ) 二元论( 非对即错) 信念转变为接受多元观点, 直到高端倾向 ) ) ) 通过理性思考来证明信念。 霍夫和平特奇博采众长, 包容各种观点, 自成一家之说, 自然显得更为合理一些。但是, 他们所指的认 识论信念是比学习观更为抽象、深层的一种哲学信念, 只是关心个体对知识性质与认识性质这两个一般认 识论问题的看法, 诸如知识是什么, 知识有什么性质, 知识来自哪里, 认识怎么被证明, 等, 学习者对同伴与 教学者的角色, 对学与教的过程以及智力等方面的一些观念与其认识论信念核心维度虽然有着密切的关 系, 但其本身并不是学习观的核心成分, 只能属于认识论信念的外围。可见, 他们的理论没有专门考虑学 习观的问题, 尽管认识观与学习观存在部分重叠, 但缺乏对学习过程观与学习因素观的思考。

最新大学生学习观主题班会PPT课件

最新大学生学习观主题班会PPT课件

学习观的重要性
学习观决定了学习动力与行为 学习观与学习成果密切相关
学习观的重要性
学习观对未来职业发展起着决 定性作用
培养积极的学 习观
培养积极的学习观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 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 对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和
兴趣
培养积极的学习观
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 -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 运用多种学习技巧和工具 -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案例分析:成 功的学习观案
例分享
案例分析:成功的学习观案例分享
分享一位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 和学习观 分析他取得成功的原因和方法
案例分析:成功的学习观案例分享
从中得出启示和借鉴
总结
总结
学习观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至关重要
培养积极的学习观,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
总结
通过努力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取得 卓越的学业成果!
培养积极的学习观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 积极应对学习压力和挫折 - 寻求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 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态
培养良好的学 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定期规划学习时间 分解学习任务,逐步完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 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最新大学生学 习观主题班会
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引言 学习观的重要性 培养积极的学习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分析:成功的学习观案例分享 总结
引言
引言
欢迎参加本次主题班会! 学习观是指人们对学习的认知和看 法,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观的塑 造至关重要,影响着他们的学业成 果和未来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评价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评价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评价以“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评价”为标题,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其相关的评价方法。

素养是一个多维的词汇,它不仅表示某个个体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一个个体追求社会公正与正义的精神品质。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具备技能、拥有正确的态度,以及推崇正义价值观等综合素养。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学生核心素养有其特定的结构模型,主要包括:学习素养、社会素养、思维素养、身心素养以及文化素养。

1.学习素养学习素养是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的能力。

学习素养包括学习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学习策略能力、生活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社会素养社会素养是指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具备识别自身权利与义务、合作与分享、负责任与建设性的能力等。

3.思维素养思维素养是指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的立场,培养独立思考、从容应对、有创新的能力等。

4.身心素养身心素养是指学生培养正确的生活作息习惯、具备自我调节、自我保护、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等能力。

5.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正确的文化认同、文化意识、文化活动、文化敏感性等能力。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主要包括客观测量工具、主观评价工具以及行为评价工具等。

1.客观测量工具客观测量工具可以基于预先设定的标准来测量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问卷调查、实验室实验等。

2.主观评价工具通过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可以更准确地反应学生的素养水平。

3.行为评价工具行为评价工具主要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来测评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观察学生在学校课堂或其他场合的行为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素养、社会素养、思维素养、身心素养和文化素养等。

三、结论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评价对于对学生的素养状况进行深入的评价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及评价,学校可以制定出具体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以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观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观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观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刘儒德摘要:学生的学习观是学生个体对知识、学习经验的直观认识,经历由客观主义倾向到建构主义倾向的发展,其形成和发展受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所学专业、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它反过来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过程及策略、自我调节以及学习动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因此也应当成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学习现;建构主义;学习;学生当前教育改革非常强调首先要转变师生的各种教育观念,其中,学习观是其他诸种教育观念(如教学观、课程观以及师生关系观等)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观,并用这套观念指导着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观是先前教学的副产品,是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它同时又是进一步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因为是学生先前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之中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行为、策略和效果。

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就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们有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观发展状况、形成因素以及对学习的影响,从而思考如何改善和转变学生的学习观。

一、学生学习观的内涵30多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者对学生的学习现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观(conception of learning)是指学生个体对知识、学习经验所持有的直觉认识,也有人把它看成是学生个体对知识和学习的一套认识论信念系统(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bout learning),它涉及对知识性质、学习性质、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等维度的直觉认识。

在每一维度上,学生们的认识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个学生的认识也会随着时间和经验而发生变化。

许多学者对学生们在这些维度上的认识差异或认识变化做出了不同的描述。

概括起来,学生们在每一维度上的认识可以归结为两种极端倾向:客观主义倾向与建构主义倾向。

在每一维度上,这两种极端倾向构成一个连续体。

新课标及“双减”背景下:基于“学为中心”的学习观与学生观

新课标及“双减”背景下:基于“学为中心”的学习观与学生观
新课标及 "双减〃 背景下 :基于 "学为中心〃的学习观与学生观
学习是什么?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如何?
学生如何有效学习?这是老师们应该建立起来的基本认识。不清楚这 些问题,教师不可能开展有效的教学,学习不可能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核心素养的培育将成为空话。对于这些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如
何阐述的?请看一一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 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 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
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
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 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 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 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 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 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
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 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
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

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结构关系

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结构关系

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结构关系以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结构关系为标题,本文将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结构关系,即认知、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育过程中,这四个层次相互交织,互为依存,相互促进。

了解这些层次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认知层次认知层次是指学生的知识水平,包括思维、记忆、理解、分析等方面。

在教育中,我们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层次,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那么他将很难继续学习更深入的知识。

因此,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教育的第一步。

二、技能层次技能层次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教育中,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

例如,在语文教育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在数学教育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技能层次是认知层次之上的一个重要层次,它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三、态度层次态度层次是指学生的价值观、信念、情感等方面。

在教育中,我们需要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

例如,在品德教育中,我们需要教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教育中,态度层次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正确的态度,学生才能够正确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

四、价值观层次价值观层次是指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在教育中,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历史教育中,我们需要教育学生珍惜和维护国家的文化遗产,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只有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结构关系相互交织,互为依存,相互促进。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这些层次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四阶段论 佩里 ( Perry)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提出 ,认识论信念存在九种立场 ,这些立场可以进一步归为四 类水平[ 10 ] 。 (1) 二元论 (dualism) 。这是一种绝对主义的 、二元 (非对即错) 的世界观 。持有这种信念的人期望权 威知道真理并传递给学习者 。 (2) 多元论 (multiplicit y)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开始认识到知识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真理是可以认 识的 ,但权威也不能给出绝对答案 ,如果权威们观点不一致 ,说明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答案 。所有的观点 都是同样有根据的 ,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 。 (3) 相对主义 (relativism)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知识是相对的 、相联的 、情境性的 ,把自我视为意 义的积极制造者 ,开始认识到知识的意义是由众人约定的契约 ,自己需要选择并肯定对知识意义的契约 。 (4) 相对主义契约 (co mmit ment wit hin relativism) 。个体作出并肯定自己对价值 、事业 、关系以及个 人身份的契约 。 佩里的开创性研究工作使人了解到大学生是如何理解他们的教育经验的 ,启迪了后来的许多类似的 研究 。许多研究者对个人认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与此大同小异的分析[10 ] 。但是 ,佩里仅仅是根据对大学 生的调查结果而总结出来的 ,并且 ,最后一个水平更多是一种定性分析 ,即使是大学生也鲜有达到者 。因 此其普遍性值得怀疑 。另外 ,这种分类标准主要集中在知识性质观上 ,没有涉及学习本身 ,故而作为学习 观的分类就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 2. 六水平论 马尔顿 (Marto n) 等人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 ,区分了六种水平的学习观念 ,他们从“学习是什么”与“怎 么学”两个方面描述了这六种学习观[11 ] (见表 2) 。 前三种与后三种学习观存在很大区别 。前三者假设 :知识是做好了的 、给定的 、存在于那儿的东西 ,等 着学习者去拿来 、收容和存储 。知识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 ,学习者不影响知识的意义 。后三者更趋于建构 倾向 ,强调知识意义的主观性 ,学习者影响知识的意义 。 马尔顿等人的模型是从大学生调查中抽象出来的 ,但与对小学生的调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 ] 。这意 味着 ,这种分类在学习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是由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所导致的 ,并非特定于成人学习者 。 但是 ,这种模型也存在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 ,虽然研究者认为对每种学习观的描述是从是什么和怎么学两 个方面进行的 ,但实际上并非每种学习观都得到了如此的描述 ,有些是从学习目的 、学习条件 、学习结果等 方面加以描述的 ,如“改变整个自己”“、有一个学习者和反复的学习行动”、“自我的变化 ,能力的增长”等 , 因此 ,显得结构性与对仗性不足 ,这可能是从调查结果进行归纳研究所固有的局限性 。第二 ,这六种层次 并不是根据同一个维度来划分的 ,有些层次难免相互包含 ,如“增加知识”比“记忆和复制”显得更抽象 、概 括 ,后者可以被看作是隶属于前者的具体操作方法 。有些层次由于所涉及的方面不同而难以被明显分辨 开来 ,例如 “, 应用”和“理解”不一定是完全分离的 ,学习者的应用往往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再如 , 后三者的描述都涉及到了以新的方式 、视角看待事物 ,它们的本质区别何在 ?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或者是 目的的不同 ? 因此 ,这种模型虽有一定的影响 ,但因为是性质研究的结果 ,具有很高的情境性 ,故而尚有许 多地方值得推敲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1 期 结构
刘儒德 ,宗 敏 ,刘治刚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北京 100875)
[ 摘要 ] 学生的学习观是学生个体对学习现象和经验的直观认识 ,对学习动机和行为具有 重要作用 。对于学生学习观的具体内涵和结构 ,研究者们分别侧重于学习观因素和层次两个角 度加以阐述 ,但这些理论都是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中归纳出来的 ,而学生的学习观是一种内隐的 直觉 ,学生未必能够明确而全面地描述出来 。为了更好地揭示个体学习观的内涵 ,最好基于调查 归纳研究的结果 ,参照学习理论家们对学习现象和经验的分析 ,同时从因素和层次两个方面来刻 画学生个体的学习观 。 [ 关键词 ] 学习观 ;建构主义 ;学生 [ 中图分类号 ] G4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220209 (2006) 0120015206
1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1 期 (总第 193 期)
析提出 ,学生的认识论信念主要涉及四大因素 :知识确定性 、知识简单性 、能力固定性 、学习快捷性[ 8 ] 。尽 管这四大因素都是从其负面特征命名的 ,但是每个因素都可被看作是一个由低端倾向与高端倾向连成的 连续体 。
一 、学生学习观的静态结构
学习观的结构同时包括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两个方面 。许多研究者对学习观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有 的理论模型侧重分析学习观的静态结构 ,即分析学生的学习观包含哪些因素维度 ;有的理论模型则侧重分 析学习观的动态结构 ,即学生的学习观经历了哪些层次的变化 。首先 ,我们来看看两种包容性较强的有关 学习观因素的静态结构模型 。
近些年来 ,教育学和心理学家们对学生的学习观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1 ] ,2004 年 ,美国心理学会教 育心理学分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教育心理学家》出版了题为“个体认识论 :理解学生对知识和认识的信念的 各种范式”的专刊[2 ] ,另外一本学术刊物《当代教育心理学》出版了题为“认识论发展及其对学业领域中认 知的影响”的专刊[3 ] 。学生的学习观 (epistemological view abo ut learning 或 co nceptio n of learning) 是指 学生个体对学习现象和经验所持有的直觉认识 。它作为一种元认知知识 ,是学生先前经验中重要的组成 部分 ,是在学校学习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并且随着学校经历的丰富 、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4 ] ,对学 生的学习动机 、行为 、策略以及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5 ] ,学生学习观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丰富并深化对建 构性学习过程及其自我调节的研究 ,而且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 、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 义 。正如有人 (Berry 和 Sahlberg) 所说 “: 在建构主义教学框架内 ,了解学生的学习观是非常重要的 。学 生对学习经验的理解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预测一样重要 。”[ 6 ]有关学生学习观的研究涉及学习观的 结构 、发展过程 、形成因素 、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以及学习观的转变等问题 。其中 ,学习观的结构问题是所有 其他问题的基础 ,是每个学习观研究者的出发点 ,也是众多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7 ] ,本文将集中讨论这 一问题 。
1. 四因素模型 索梅尔 ( Scho mmer) 可能被公认为分析认识论信念维度的开拓者 。她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因素分
[ 收稿日期 ] 2005 - 03 - 10 [ 作者简介 ] 刘儒德 (1966 - ) ,男 ,湖北省监利县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教授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学习型社会”(03J ZD0032) 。
1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1 期 (总第 193 期)
表 2 学习观的六水平论
学习观
是什么
怎么学
学习就是增加量化的 、离散的和事实性的知识 。例如 ,增
表 1 学习观的四因素结构
认识论信念因素
低端倾向
高端倾向
知识确定性 相信知识是绝对的
相信知识是暂定性的和不断发展的
知识简单性 相信知识是一些孤立而明确的片断
相信知识是一些高度互联的概念
能力固定性 学习快捷性
相信能力是固定的 、实在的东西 相信学习要么就是快捷完成的 ,要么就根本没有 发生
相信能力是不断增长的 相信学习是渐进发生的
索梅尔的四因素结构理论对学习观方面的实证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引发一些研究者对其理论的修 正工作[9 ] 。但是 ,她的理论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知识确定性与知识简单性这两个维度反映了个体对 知识性质的看法 ,学习快捷性维度反映了个体对学习过程及其速度的看法 ,但是 ,能力固定性维度并没有 反映个体对学习性质 、过程的看法 ,只是涉及个体对影响学习的一个因素 (即智力) 的内隐看法 。个体的内 隐智力观影响着学生到底是追求学习性目标还是绩效性目标 ,因而是通过学习动机这一中介因素来间接 影响学习的 。个体的智力观可能更像一种个性心理特质 ,虽然与认识论信念存在关联 ,但不宜作为认识论 信念的因素[ 10 ] 。
刘儒德 宗敏 刘治刚 论学生学习观的结构
17
二 、学生学习观的动态结构
人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观包括哪些方面的因素 ,而且还关心个体间的学习观存在什么差异 ,个体内 的学习观经历了哪些变化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一个更为基础性的有关学习观的发展问题 ,即学生学习 观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层次 ,这些层次中哪些是错误观念 ,哪些是适当观念 ,哪些是过渡性观念 。只有揭示 这一问题 ,才能确定个体间的差异有多大 ,才能定位个体学习观处于什么水平 。下面是三种有代表性的有 关学习观发展层次的动态结构模型 。
2. 两级维度模型 霍夫和平特奇 ( Hofer & Pint rich) 在回顾了以往研究后发现 ,不管这些研究将认识论信念分为几个维 度 ,也不管这些维度下又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 ,它们都涉及到了认识论信念核心结构的两大因素 :知识的 性质和认识 ( knowing) 的性质[10 ] 。每个因素又都包括两个维度 ,知识的性质包括知识确定性和知识简单 性两个维度 ;认识性质包括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证明两个维度 ,这就构成了学习观的四个维度 。其中每一 个维度都是一个连续体 ,学生的理解可能位于连续体的任何一个点上 。 知识性质是大多数模型的基本成分 ,随着学习者认识论信念的发展 ,学习者对知识性质的理解逐渐从 绝对知识观转变到相对主义知识观 、再转变到情境化的建构主义知识观 。其中 ,知识确定性指个体在多大 程度上相信知识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动态可变的 。在这一连续体上 ,低端倾向于绝对真理是确定存在的 ,高 端倾向于知识是暂定性的和不断发展的 。知识简单性是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把知识看作是一些累积的事 实还是一些高度互联的概念 。在这一连续体上 ,低端倾向于知识是分离的 、具体的 、可知的事实 ,高端则倾 向于知识是相对的 、相互联系的和情境化的 。 对认识性质的信念也是个体认识论信念的中心部分 ,包括知识的来源与认识的证明两个维度 。在知 识的来源连续体上 ,低端倾向于认为知识产生于自我之外 ,存在于外在权威 ,是由权威传递的 。高端则倾 向于认为自我就是认识者 ,能够在与他人的交互过程中建构知识 。认识的证明维度涉及个体如何评价知 识观点 、使用证据 ,利用权威或专家知识以及评价专家等 。随着个体学会评价证据 、支持并证明自己的观 点 ,他们就逐渐从连续体的低端倾向 ———二元论 (非对即错) 信念转变为接受多元观点 ,直到高端倾向 ——— 通过理性思考来证明信念 。 霍夫和平特奇博采众长 ,包容各种观点 ,自成一家之说 ,自然显得更为合理一些 。但是 ,他们所指的认 识论信念是比学习观更为抽象 、深层的一种哲学信念 ,只是关心个体对知识性质与认识性质这两个一般认 识论问题的看法 ,诸如知识是什么 ,知识有什么性质 ,知识来自哪里 ,认识怎么被证明 ,等 ,学习者对同伴与 教学者的角色 ,对学与教的过程以及智力等方面的一些观念与其认识论信念核心维度虽然有着密切的关 系 ,但其本身并不是学习观的核心成分 ,只能属于认识论信念的外围 。可见 ,他们的理论没有专门考虑学 习观的问题 ,尽管认识观与学习观存在部分重叠 ,但缺乏对学习过程观与学习因素观的思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