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认知起点 有效构建认知结构
掌握学生学习起点完成教与学有效建构
掌握学生学习起点完成教与学有效建构岔口中心小学-赵福昌学生“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
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次序,二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现实起点)。
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来组织教学已经成为数学课堂中常见的教学行为。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学习活动。
然而,当我们走进鲜活的课堂时,由于一些教师对“学习起点”认识上的绝对化,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发现在“活力无限”的课堂背后折射出一种无效或者低效的现象:比如为了教学“5”的乘法口诀,一位教师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制作成5张彩球图(每张5个彩球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每一句口诀。
课上,当这位教师张贴出第一张图并宣布课题时,学生立刻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
”随后,又有七八个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也会了。
”并摇头晃脑的背起来:“一五得五,……”教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后来,这位老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完成她的预设。
学生也只有老老实实地跟着老师重复那个过程。
比如:有位老师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课时,一开始教师先用多媒体分别出示8:00和6:30分两幅钟面图,指问学生分别是什么时刻,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说明学生基本上对整点和半点的时刻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然后同时出示8:57分和9:03分两幅钟面图,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什么时刻。
学生的回答是令人兴奋的。
对于第一幅钟面图:生1说:大约9时;生2说:快9时了;生3说:8时57分。
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
的,除课堂学 习这一重要途径外 , 每
・
3 ・ 5
林小平 : 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
个 人 都 会 不 自觉 地 通 过 其 他 途 径 接 I 解 和 感 悟 。基 于 学 生 的 现 实 经 验 , 理 想一想 , 学过 哪 些 平 面 图形 ? 让
受信息、 积累知识。 学生走进课堂, 』 师 在 教 学 时 , 接 出示 钟 面 图上 的 学生 画 一 个 长方 形 。 同 教 直 样是带着他们各 自的生活经验走进 } 时刻让学生试读 ,对2 O 、 :5 :0 2 2 等学
} 处 , 学 生释疑解 惑 , 助学生把 点 为 帮
例如, 苏教 版教材 第 四册 “ 认识 } 积累的感性经验上 升为理性思考。 这 方 形 。 如 果要 使 长 方 形 的 面积 增 加 ,
l 的课 堂 才 是 关 注 学 生 经 验 起 点 的 可 以 有哪 些 办法 ?学 生经 过 比 画和 想 样
课堂 ,才是更切合学生 实际的课 堂 , 象, 讨论得 出: 可以把 长增加 ; 以把 可
1 话: . 谈 老师今 天早 上5O 就起 { :0 才是 能够做 到有 的放矢 、 高效低耗的 宽 增加 ; 以把 长 和 宽 同时增 加 。 可
床 了。你 们 呢 ?你 是 怎 么知 道 这 些 时 l 堂 。 课
( )+ = 5 ( ) ( )2 15 4 1+ = + 4 () = 2 =
J
3变化 : 上 面 两 道 填 空题 改 成 . 把 4深 层 探 讨 : 算 比 值 , 们 的 . 计 它
根 据 学 生 原 有 的 知 识 状 态 去 进 行 教 面 的 两道 填 空题 。
比值 有 什 么关 系? 两 组 比 中 蕴含 什 这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引导学生实现认知建构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引导学生实现认知建构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叶甸中心小学唐亚彬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
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如何基于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引导学生实现认知建构,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现实起点,或巧妙唤醒现实起点迁移运用,或基于现实起点点化说明,或暴露现实起点恰当运用。
一、唤醒现实起点,迁移运用。
在新授二年级《确定位置》时,教师首先设计了“找座位发作业纸”的游戏:请全班学生帮助老师把自己桌上标有座位号的作业纸送到相应位置。
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动起来了。
不一会儿,多数学生完成了任务,只有两个学生面露难色。
原来他们手中的作业纸,一个标着“第4个”,一个写着“第7小组”。
教师请已经归位的学生思考:刚才自己为什么没有遇到困难呢?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因为我们的作业纸上清楚地标出了“第几组第几个”,而他们的只写了一个“第几”,当然找不到座位啦。
生活中,学生早已习惯了类似的约定:教室里的同学分为8个小组,靠近教室门数起,从右往左分别是第1小组、第2小组······每一列中,从前往后数分别是第1个、第2个······根据“第几小组第几个”确定自己或他人的座位,学生基本没有问题。
基于对学生现实起点的把握,教师借助“找座位发作业纸”的游戏,巧妙的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学生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开启了大门。
学生能够带着已有的认知经验顺利建构二维平面“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基于现实起点,点化说明在五年级《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研究课上,尽管教师经常提及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但学生仍然不断暴露出不会找单位“1”的问题。
有效搭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容包括数学知识和这些数学知识在头脑里 的组织方式与特征 。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 的逻辑性 ,教材 的 内容更是一个较 为严密的逻辑体系 ,而学生头脑里 的数 学认 知结构 ,内容之间
构过程中 ,其 已有知识经的 有 效 性 。 教 学 实 践 证 明 :学 生 的 已有 知识 经 验 是 构 筑 新 知
建 构 主 义 认 为 :学 习不 是简 单 的 信 息 积 累 , 更 重 要 的 是 新 旧知 识 经 验 的相 互 作 用 以及 由此 而 引 发 的 认 知 结 构 的 重 组 。
探究过程本身进行 反思、评价,会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 、方法
的悟 性 ,这 是 提 高 学 生 数 学 能 力 的 有 效 之 举 。课 堂 中 , 当学 生
能 推 广 ,从 而 增 强 所 学 知 识 的 迁 移 能 力 ,帮 助 学 生 使 认 知 结 构
更加 明晰 。实践证 明,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 “ 反思 ”
的 教 学 指 导 ,让 学 生在 数 学 探 究 活 动 后 ,对 数 学 问题 的答 案 和
二 方法沟通化 。促进学生知识 的自我建构
识的平台,在数学教学 中只有把握 了学生 的学习起 点,才能找 准教学的切入点 ,我们 的教学才 能做 到有 的放 矢。我们 教师在
备 课 时 总 是 会 根 据 自己平 时 对 学 生 的 了解 ,合 理预 测 学 生 的 现
并无严格的逻辑顺序 ,有 时还会 因为学习者本 身在接收、理解
上的偏差和学 习后 的遗忘等原 因,数 学知识结构一旦被学生 内 化为认知结构 以后 ,其 内容之 间的逻辑性和层 次性往往会被淡
明确 了计算 除数是 小数的除法的正确方法后 ,老师抓住契机 引 导学生进行反 思、提升: “ 我们再回头看看 ,刚开始有些 同学 动不 了笔 , 当时是什 么 问题卡住 了呢? ”学生 回想后 答道 : “ 我 当 时没有 想到把 除数 变成整 数 ” ,这 是学 生对 自己学 习 过程 的一个解 剖反省的过程 ,头脑 中再一次 强化 了 “ 我 以后要 考虑 怎样把 新知转化为 旧知 ”的思想 ;还有 学生 反思了 自己前 面错误 的原因: “ 我只顾着改除数 ,没顾上 改被 除数 了。”通
重视组建认知结构,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重视组建认知结构,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56期【摘要】小学数学认知结构是小学生通过对系统数学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全部数学内容及其组织形式。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是小学数学认知结构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认知结构不同于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形成的一种新的结构,是学生头脑里存在的东西,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在头脑里的一种转化,这个转化过程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
完善的认知结构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知结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数学过程,是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为学生头脑里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依靠课堂教学。
因此,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组建认知结构,教师要为加速学生认知结构的组建创造有利条件。
一、抓住知識的连接点,为构建认知结构创造条件数学本身是系统性、逻辑性很强,联系严密的学科。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往往是旧知识的引伸、发展、综合,同时又是后继知识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开展教学。
如,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应从圆柱的体积入手。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通过分析、观察、比较等一系列的形象思维的活动过程,使新旧知识接通。
学生逐步准确地抽象概括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数学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联,旧里蕴新,又不断化新为旧。
不仅有纵的联系,还有横的联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只有认识并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1.纵向沟通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要钻研教材,弄清知识体系,结构和内在联系,使不同年级段的同一类型知识形成体系,富于规律性。
小学数学课应如何建构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课应如何建构认知结构小学数学课应如何建构认知结构小学阶段的数学课不外乎有三种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
依据不同的课型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
下面我们不妨一一介绍:1、新授课——“新”从知识系统的角度,抓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抓教学的起点、坡度、转折。
(1)重视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引出与新知识、新问题密切联系着的旧知识、旧问题;其次是启发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在联系点上迅速展开。
例如求平均数应用题:“解放军行军,第一天走42千米,第二天走48千米,第三天走45千米,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改编为“解放军行军,三天走了135千米,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把这到题作为教学的起点,展开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
(2)注意教学的坡度学生在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时,要注意设计教学坡度,坡度是为克服某种难度服务的阶梯,既是把具体事例抽象化的阶梯,又是把抽象理论具体化的阶梯。
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第一阶梯是具体问题抽象化:“电视机厂要装配120台电视机,甲组单独装配要10天完成,乙组单独装配要15天完成,两组同时装配需要多少天?”学生依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得出120÷(120÷10+1 20÷15)=6(天)然后教师把题中的工作总量改变150台、180台等等,分别求出工作时间还是6天。
学生在具体演算过程中懂得了只要各组单独装配的时间不变,工作总量不论是多少,两组共同装配所需的时间总和是不变的,进而把总台数的若干具体量抽象为“装配一批电视机”用“1”来表示,数量关系仍旧不变,从而概括出工程问题的特点。
第二阶梯是抽象问题具体化;在解答工程问题后,让学生列举“一项工程”的具体内容,并进行演算验证,进一步证实工程问题解题方法的正确性。
教学坡度的或缓或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是放缓坡度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坡度,发展成为思维过程的中间环节,然后压缩思维过程的中间环节,促使思维速度的发展。
关注学生认知起点 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注学生认知起点提高教学有效性摘要:笔者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差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认知起点;有效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表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所以,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研究、关注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认知基础,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起点,不仅限于已有的知识基础,还要包含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教学时,教材仅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示范例子的作用,真正起纲领作用的是《数学课程标准》,所以教师需要把握的是教材本身所隐含的课程标准。
有了这个前提,教师就必须从自己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这一直观层面上,科学地分析,超越教材内容,合理地选取最适宜的教学素材,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生活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如八年级上册在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时,教材中设置的问题情境是:某种光盘的存储容量为670 MB。
一个文件平均占用空间为13 MB,这张光盘能存放52个这样的文件吗?课本的意图是希望学生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列式,从而引入概念。
然而这对于原本就对应用题心生恐惧的学生及对电脑知识缺乏的学生而言,此情境就足以让他们“流失”,使他们对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失去信心,何况还要让他们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
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作者:林小平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0年第08期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态去进行教学。
可见,“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
有效的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由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需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开展学习活动。
学生的认知起点一般包括知识起点、经验起点和思维起点三方面。
找准知识起点,关注经验起点,激活思维起点,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一、找准知识起点找准知识起点,就是要及时唤醒与新知识有关联的旧知识,把新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段:……1.练习: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面的两道填空题。
(1)5÷4=15÷()=( )÷24(2)2/3=4/()=( )/122.思考:解答这两道题的根据是什么?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说说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变化:把上面两道填空题改成比的形式,谈谈自己的发现。
4.深层探讨:计算比值,它们的比值有什么关系?这两组比中蕴含什么规律?讨论,揭示“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是基于“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为扩大并完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充分利用这两个基本性质作为新知识学习的知识起点,致力于比与除法、分数等相关内容的前后沟通,清晰地呈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自然揭示出“比的基本性质”。
这样,把新知识放到整个知识背景中去考虑,从旧知识中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固着点”,不仅实现了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而且帮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指导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如何指导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作者:郭学锋来源:《教育》2016年第03期数学教学改革把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作为出发点,也作为归宿,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
在数学教学当中,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机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从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点出发,前呼后应,形成新的知识点。
新的知识点在学生心目中建立之后,要不断融会贯通使之内化,形成稳固的认知结构。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概述如下。
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美国心理学家、学者奥苏伯尔认为,教材中获得的知识结构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而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数学知识结构转化来的。
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运用。
首先,要加强数学知识的整体联系。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只是孤立地进行教学,而要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及时复习旧的知识,在教新的知识的时候,要有意地把一些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整理,这样让学生形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的不同,引导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认知结构也是有差异的。
而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层次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就会有能力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可以多采用一些变化的问题系列,对学生进行思路教学。
而对于一些知识结构在表层的学生,应该采用程序教育法,启发引导为主,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再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使学生自主构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学生学再多的知识,都是为了能够用在实际中,是为了适应今后的生存环境。
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独立思考问题,自我教育的能力。
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教学很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路有必要的作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质在于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中如何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数学教学中如何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并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满足后继的需要,最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呢?这是值得广大的数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去探讨的问题。
在此,本文提出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四条教学策略。
1 熟悉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表明,要使学生有效地接纳新知识,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观念。
因此,要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教师首先必须熟悉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这样才能知道选择教什么和怎样教。
例如,在进行“反正弦函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作业、测验、个别谈话等方式去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相关的观念,比如他们是如何理解函数与反函数的,是否真正领悟了函数的本质,正弦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得如何,等等。
当教师对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了全面而又细致的认识之后,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构那些缺少的观念,明晰那些模糊的观念,强化其稳定性。
2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之一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他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要使学习者具有这种“心向”,教师就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应具备以下条件:①让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到什么或将要具备什么能力。
这是使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最好“诱惑”。
②能造成认知冲突。
这样就可以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弥补“心理缺口”的动力。
③问题情境是学生熟悉的。
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生产实际这些角度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相关的观念来理解问题,也才有可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
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数轴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线珠模型”(即一条线上穿着一串小珠子,每一颗珠子的位置对应着一个数)或“水平放置的温度计模型”来创设问题情境。
尊重学生认知起点,构建扎实有效课堂——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教学为例
作者: 黄小青[1]
作者机构: [1]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江山实验小学324123
出版物刊名: 数学教学通讯
页码: 42-4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7期
主题词: 认知起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并使之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可以借助学情前测,摸清学生认知起点;依托学生认知起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尊重学生认知起点,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基于学生认知起点,设计课堂巩固练习;借力学生认知起点,挖掘数学文化内涵.如此,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认知起点开展教学,才能达成课堂的扎实有效.。
关注教学起点,构建有效课堂
关注教学起点,构建有效课堂【摘要】本文就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并对利用找准教学起点,构建有效课堂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教学起点有效教学理念措施新课程改革一开始就把有效性的追求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教学起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的,是建立在课前对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可能的预测之上的。
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态度等。
分为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应具有的知识基础,把握学习的逻辑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计划性,有效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现实起点则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实际具有的知识能力基础、情感态度基础。
把握学习的现实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克服教学中的浅层性。
有效学习、有效课堂必须建立在课堂的教学起点和学生的学习起点之上。
一、起始点1、抓好预习,构建有效学习起点学生针对每一天的学习内容要有针对性的预习,教师要做好任务布置。
一节课40分钟,时间有限,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别,课堂上教师不能面面具到的讲,最有效的教学,就是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做有针对性的讲解,只有学生自觉地认真的预习,才是有效的预习,持之以恒,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教会学生预习的要点及方法,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
2、做好课前准备,快速进入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好开始上课之前的2分钟,可进行一些小型的全班性活动,如三分钟演讲、读背古诗文或让学生自行准备等。
这段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它既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又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上课的准备状态。
作为老师,对课前的准备要负责,要有要求,要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
3、先学后导,明确目标有效教学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有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的教学理念。
关于课堂教学中构建认知结构的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中构建认知结构的思考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一直是教师们感到困扰的一个问题。
在本文中,从四个步骤论述了如何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
1.选取合理的知识结构;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3.运用逻辑规律和方法;4.认识结构系统化。
通过这几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巩固和发展。
关键字:课堂教学;认知结构;知识结构。
为了使学生形成某一知识领域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 应考虑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整体中的位置, 以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为出发点, 以旧引新, 前呼后应, 建立新的知识生长点。
新的生长点一旦建立, 就必须不断巩固调整, 使之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内化建立新的平衡, 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巩固和发展。
为此, 我们提出课堂教学构建认知结构的基本思路。
一、选取合理的知识结构奥苏伯尔认为,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
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 可以产生知识, 有利于知识的运用。
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的选取,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性的知识) 的地位和作用, 相对地缩小简单重复性的技能的比重。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 要围绕基本概念及其联系来组织教材。
他认为, 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所学知识易于记忆, 易于迁移, 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以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另外, 概括程度高的知识易于被同化,使其不断分化, 形成既具有抽象观念又有具体内容的丰富的认知结构。
(2)选择知识的连续性与层次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既连续又有层次的上升的过程。
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其固有的特点和层次。
根据这一特点, 在教学设计时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既不能割断学生连续渐进的思维方式, 也不能颠倒其思维发展阶段的顺序, 教师应尽可能保证所选知识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有利于学生原有知识的递进和进一步顺应新的知识, 形成具有连续性的完整的认知结构。
新知建构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2 0 1 5 . 6 断课 哥 霉哥 学
占 新 知 建 构 要 把 握 学 生 的 认 知 起
, ■' 、
江 苏 省 泰 州 市姜 堰 区实 验 小 学 王 阿锁
摘 要 在经历数 学化 活动 的过程 中, 我们要 关注学生的生 活现 实 , 关注 学生的生活经验 , 准确把握 学 生的认知起 点 , 这 样 才正 提 高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性 。 关 键 词 生 活 现 实 生 活 经验 认 知 起 点
一
如在教学认识 分数 时 , 我们 可 以先 把一个 苹 果平 均分 成两份 , 让学生明 白每份是 这个苹 果的二分 之一 。但 是 , 如 果把两个苹果平 均分成 两份 , 学 生就很 难理 解一 个苹 果是 这两个苹果 的几分 之几 。基 于这种 情况 , 我 们要 设计 相关 的情境和 内容 , 让 学生理解 二分 之一的意 义。如十根 小棒 , 平均分成两份 , 其 中五根 小棒 占十根小棒 的二 分之 一 。八
只钢 笔 , 平 均 分 成 两份 , 其 中 四支 钢 笔 占八 只 钢 笔 的 二 分 之 等。 ( 二) 把握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 , 准确定位教学起点 在教学平移 和旋转 时 , 教 师可 以用多 媒体 出示 生活 中 平移 和旋转 的现象 , 让学 生判 断什 么是平 移 , 什 么是 旋转 。 并在 此基 础 上 , 根 据 教 材要 求 , 设 计练 习一 : 把 图形 向上 、 向 下、 向左 、 向右平移几格 。练习二 : 把图形 向东 、 向南 、 向西 、 向北平移几格 。练 习二 与练 习一 的 内容虽 然差 不多 , 但是 向东 、 向南 、 向西、 向北平 移几格 是 建立在 学生 二年 级认识 了“ 东南西北” 方 向的基础之上 , 学生能够 自主完成练 习。 ( 三) 剖析学生 已有 的生活经验 , 有效 引导探究活 动 在 教 学 平 行 四边 形 的 面 积 时 , 如 果 教 师 直 接 揭 示 平 行 四边 形 的 面 积 计算 方法 , 学生可 能也会理解 , 但 是 课 堂 上 缺 少学生收获成功 的愉悦 。我们 可 以引导学 生 , 回顾 以 前 学 习过的面积计 算公式 , 引 导他 们思 考如何 把平 行 四边形 转 化成长方形 , 并让学生动手剪 一剪 , 拼一拼 , 自主探 究 , 动手 操作 , 发 现平行 四边形与长方形 的联系 , 从而得 出计算平 行 四边 形 的面 积 的方 法 。 三、 关 注 学 生 的认 知起 点 学生学习数学 的过 程是在 老师 的指 导下 自我建 构 、 自 我 生 成 的过 程 , 学 生 已 有 的 生 活 经 验 和 知 识 基 础 在 学 习 活 动 中占有很重要 的位置 。把握好学 生 的认 知起点来设 计教 学 内容 , 是提高课 堂教 学的关键 。 ( 一) 找 准 认 知 起 点 很 多的数学 知识是 建立 在 旧知 的基础 上 的, 如 三位数 减两位数退位减 法 , 就 是 建 立 在 两 位 数 减 一 位 数 的退 位 减 法上的。在教学 三位数 减两 位数退 位减 法 时 , 我们可 以先 复习两位 数减一 位数退 位减 法 , 想办 法激 活学 生 的已有知
掌握儿童学习起点完成教与学有效建构
掌握儿童学习起点完成教与学有效建构儿童的研究过程是一个逐渐建构的过程,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掌握儿童研究的起点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儿童的研究起点,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安排。
了解儿童的研究特点儿童在研究过程中有其特有的特点和需求。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有效建构。
- 儿童的研究兴趣强烈而多样化,他们对新鲜事物和知识有很高的好奇心。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提供有趣和多样化的研究材料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 儿童的研究速度和能力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我们需要注意每个儿童的研究节奏,根据他们的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
- 儿童的研究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连接。
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与他们所处环境相关的知识。
因此,我们应该把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创造出与儿童经历相关的研究情境。
设计儿童研究的起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我们需要提供适合他们研究起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幼儿期(3-6岁)- 建立积极的研究氛围: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研究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机。
- 培养基本的研究技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言技能,为日后研究打下基础。
- 发展综合能力:通过多样的活动和游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认知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期(6-12岁)- 建立系统的学科知识:根据小学课程要求,提供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学科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学科基础。
- 注重培养研究方法:引导小学生学会研究,培养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提高研究效果。
- 鼓励参与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中学期(12-18岁)- 强化学科知识和能力:根据中学课程要求,提供深入的学科知识,帮助中学生掌握学科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 培养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鼓励中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指导职业规划:帮助中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引导他们进行职业规划,为未来的研究和就业做好准备。
把握学习起点 构建有效课堂
把握学习起点构建有效课堂一次完整的课堂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课堂学习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
对于这一过程,起点的选择决定着这一过程距离的长短。
教师选择认知起点的同时,学生课堂学习的距离空间就被设置了。
而适宜的学习空间才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所必需的。
因此,把握学习起点,营造适宜的学习空间有着现实意义。
一、从教材出发,把握学习的可能起点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内容的水平,仅代表着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可能范围与需要掌握的可能程度,并不代表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
因此,教材的起点只能作为教学的可能起点。
我们可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教材。
首先,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再次研究教材里的练习题;最后,挖掘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教材的分析,弄清文本的知识结构关系,初步确定学生认知的可能起点。
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这样分析得到的起点,有时与课堂教学需要的实际起点是有差距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把教材提供的起点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确定教学的起点,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有一位老师在上连加这一内容时是这样设计的,根据教材的分析,他把教学的可能起点定位在“加法的含义和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上。
而在教学中,教师为了验证教学的可能起点,在学习新课前,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运用加法的含义和策略来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验证、判断、确定教学的起点。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索等方式来认识连加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形成计算的技能。
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不但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还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二、重新认识学生,把握学习起点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
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学生,来把握学习起点。
科学教学中建构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
科学教学中建构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摘要:科学认知结构的特征是:知识组块数量足够;产生方式稳定灵活;网络结构层次分明;一定数量的解决策略。
建构良好科学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包括:熟悉原有认知结构;创设良好问题情境;突出科学思想方法;加强讨论与交流;强化合理整体教学。
关键词:科学;认知结构;特征;教学策略作者简介:张仪成,任教于宁波市北仑长江中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就是凭借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来完成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且在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认知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或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实验或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典型事例等来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或通过提供认知冲突即提供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同的新的科学知识促使学生将其顺应,从而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因此,我们科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良好的科学认知结构,以满足后继的学习需要,最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科学认知结构呢?这是值得我们广大的科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去探讨的问题。
在此,本文先指出科学认知结构的四个特征,然后提出建构科学认知结构的四点教学策略。
一、科学认知结构的特征科学认知结构是科学知识结构在学习者头脑里的反映,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回想出来的事实、概念、命题或规律、理论等构成的网络结构。
笔者认为这些知识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基本知识和观念(言语信息或表象信息),它是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科学概念、规律和原理之后形成的;二是过程和方法,它是学生在实验过程或运用基本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三是科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就一个具体的新知识的学习而言,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可知,良好的科学认知结构有三个特征:一是可利用性,即在学习者原有的科学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起同化作用的知识可以利用;二是可辨别性,即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科学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是可辨别的;三是稳定性,即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是清晰和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学生认知起点有效构建认知结构
以“圆(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
【摘要】数学课堂教什么,怎么教?教学的起点在哪?这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从认知起点出发明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让他们体验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从而自我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而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所以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认知主体,遵循认知规律,把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赞赏和鼓励留给学生.【关键词】关注;认知起点;构建;认知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近,笔者受四川省广汉市教育局的邀请,参加“江苏省南通市名师教学风采展示暨广汉市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活动,有幸执教《圆》这一章的起始课.本课是在小学里对圆的形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抽象、概括得到的,它是学习圆的后继知识的基础.学好本课内容,对于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圆的集合定义的得出过程,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现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生成过程及反思感触整理出来与各位同仁交流.
1.再现教学过程
1.1 铺垫
通过多媒体呈现一组“圆”的图片,得出从本节课开始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圆”.(揭示本节课课题)
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个圆,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画圆的动作细节.
(生1画圆时,由于圆规固定的一只脚动了一下,后自己重新找到圆心,完整地画出圆.)
生2:我们注意到生1画圆时,圆规的一只脚动了一下,后又重新找到圆心,正确地画出了圆.师:他为什么要努力地找到原来的圆心?
生2:一个圆不可能有两个圆心.
生1:圆心是确定圆的位置的,如果圆心移动了,“圆”的位置也就改变了.
师:生1在画圆的过程中,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有无变化?
生3:没有.
师追问:若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10 m的圆,你准备怎么办?
生3:也用圆规画.(众生笑)
生4:没有这么大的圆规,就是有,你也没办法画.我认为可以取一段10m长的绳子,一端固定,将绳子的另一端绕着固定端旋转一周就可以了.
生5:取一根10 m长的竹竿(木棒),将一端固定,竹竿(木棒)绕固定端旋转一周,另一端随之旋转就能画出这个圆了.
师:你觉得圆是怎么形成的?
(动画演示圆的形成过程,如图1,学生归纳得出圆的发生定义.)
(反思:由于学生对圆这个图形并不陌生,早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已经有“圆心”、“半径”等概念,知道“圆心到圆周上任意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些知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也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引出圆的发生定义时,通过学生画圆和多媒体辅助,演示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述画圆的过程,最后获得圆的发生定义,并适时给出圆的表示法.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三个要点:①圆是一个平面图形;②圆是指圆周而不是圆面;③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这三个要点为学习圆的集合定义作好铺垫,有利于中小学知识的衔接.但衔接不是停滞,而是为了发展.)
1.2 联想
通过对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中有关概念的描述,揭示其中所蕴含的集合思想.通过类比,引出本节的“主问题”——如何用集合的语言给圆下定义?
师:在第十三章中我们学习了角的平分线,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6: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生6补充:角平分线上的点都具有这一性质.(无杂点)
师:反过来,“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7:全部都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无遗漏)</P>
师:如何用集合的观点给角的平分线下定义?
生8: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P>
(反思:复习回顾角的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知识,体现了学生认知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扩展、生长过程,它离不开原有的基础.)</P>
1.3概括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圆上各点有何共同特征?满足这个条件的点都在圆上吗?
(反思:通过前面的联想、类比,进而得到圆的集合定义.这种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得到的概念是深刻的、牢固的,而且数学语言又是确定的、严密的、简洁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4反思:
对于“圆上各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即“无杂点”,给出反例图2;
对于“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这个圆上.”即“无遗漏”,启发学生得到反例图3.(反思:反例的给出,进一步深化了对圆的集合定义的理解,揭示了圆的本质特征.但反例的出现不宜过早,它的任务是加深理解,而不是冲淡和干扰.)
1.5应用:车轮为何做成圆形的?如果车轮是方形或三角形又会怎样?
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
(反思: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领悟“一中同长”的准确性与简洁性.同时抓住有利时机,渗透数学文化,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6探究
带着下列问题合作交流:
(1)什么是弦?一个圆可画出多少条弦?这些弦的长度有范围吗?你能画出一条最长的弦吗?它与其它的弦有何不同?(2)弦与弧的概念有何区别?优弧、劣弧如何区分?如何表示?(3)什么是等圆、等弧?等弧一定要在同圆或等圆中吗?
(反思:将与圆有关的概念编组探究,进行比较,这样可以突出相近概念的区别.再配以适当的练习,从正向与逆向、从数与形两方面深化对圆的有关概念的理解)
1.7迁移:
例:圆内一点到圆上点的最小距离是2cm,最大距离是7 cm,求该圆的半径.
变题:圆外一点到圆上点的最小距离是2 cm,最大距离是7 cm,求该圆的半径
师:本题还可以如何改编?
生9:平面一点到圆上点的最小距离是2 cm,最大距离是7 cm,求该圆的半径.
生10:平面一点到圆上点的最小距离是2 cm,最大距离是7 cm,该点可能有哪几种位置
(反思:为了进一步理解圆的集合定义,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是相互对应的,例题的呈现作为圆的集合定义的迁移来处理.同时变题和编题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思维情境的变换,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促进思维品质的优化.)
2.感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里一是指在教学中应注意在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有着清晰的认识,而非横空出世;二是指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体验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从而自我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活动.前者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教学活动,体验、发现、归纳,即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逐渐由具体到抽象;后者主要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逐步积累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并能用数学的方法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
对问题的“铺垫—联想—概括—反例—应用—迁移”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本课设计的出发点和教学实施的立足点旨在加强圆的集合观点定义的发现过程.“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应是认识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通过探索,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赞赏和鼓励留给学生.
教学中围绕圆的集合定义这个中心,在铺垫、联想、概括、反例、应用、探究、迁移等环节中,力求贯穿认知理论.圆的集合定义是严谨的,是用现代的数学语言给出的,但缺少动感.为此用发生定义作为它的铺垫(用线段的长在旋转中不变,为“圆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作铺垫;用线段旋转一周,为“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圆上”作铺垫)从而把圆的发生定义与集合定义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来,体现了知识内部相容同构的观点.
为了让学生自己得出圆的集合定义,采用了联想“角的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定理,进而概括出它们集合定义的方法,既为学生的抽象概括作了准备,也让认知结构的生长赖以坚实的基础,从而顺利地完成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
反例的得出,既直观形象,又有助于从正、反两方面深入理解定义,也让认知结构有明晰的边界,构造反例也是一种建构.
对于圆内、外点的问题,要到第二单元中研究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才呈现,本课是作为圆的集合定义的迁移来处理的,即让点从“圆内”变动到
“圆外”,进而“已知点在平面内”,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这既有利于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拓展与延伸.
总之,适当地运用教学理论来指导数学教学,不但使一节课脉络分明,理论基础更坚实,而且让我们懂得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使学习教育理论成为自觉的行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者的自主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值得深究的课题,是否得当、得体、得法,尚有待同行的共同研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