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梅《勾股定理》课堂同步练习小卷

合集下载

(附答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精选同步练习

(附答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精选同步练习

17.1勾股定理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本节应掌握和应用的知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ABC 中,如果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 、b,斜边长为c,那么a 2+b 2=c 2.2.勾股定理的验证:通常用面积法来验证勾股定理.3.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时,关键是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或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求解.一、选择题1.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使两锐角顶点A C 、重合,设折痕为DE .若16AB =,8BC =,则BD 的长是( )A. 6B. 8C. 10D. 122.如图,在△ABC 中,AB=8,BC=10,AC=6,则BC 边上的高AD 为( )A. 245B. 8C. 9D. 10 3.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12,则第三边的长为( )A. 13B. 13或119C. 119D. 无法确定4.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C=12,AC=5,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线段AB 长度的一半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E ,F ,过点E ,F 作直线EF ,交AB 于点D ,连接CD ,则△ACD 的周长为( )A. 13B. 17C. 18D. 255.如图,在△ABC 中,有一点P 在直线AC 上移动,若AB =AC =5,BC =6,则BP 的最小值为( )A. 24B. 5C. 4D. 4.86.如图在Rt △ABC 中,90C ∠=︒,AD 平分CAB ∠,AC=6,BC=8,则CD 的长为( )A. 1B. 2C. 3D. 47.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 、3dm 、2dm.A 和B 是这个台阶上两个相对的端点,点A 处有一只蚂蚁,想到点B 处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行到点B 的最短路程为()A. 481 dmB. 20dmC. 25dmD. 35dm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D 平分OAB ∠,DB AB ⊥,BC ∥OA ,点D 的坐标为()0,3D ,点B 的横坐标为1,则点C 的坐标是().A. ()0,2B. ()0,32+C. ()0,5 D. ()0,59.如图,将一边长为a 的正方形(最中间的小正方形)与四块边长为b 的正方形(其中b >a )拼接在一起,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b 2+(b ﹣a )2B. b 2+a 2C. (b +a )2D. a 2+2ab10.如图3,以Rt △ABC 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三角形,若斜边AB =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9B. 92C. 94D. 3 二、填空题11.在Rt ABC V 中,90BAC ∠=︒,AD BC ⊥,垂足为点D ,如果6AC =,8AB =,那么AD 的长度为________.12.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C=90°,AC=18,将∠A 沿DE 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和AC 交于点E ,EC=5,则BC 的长为______.13.已知,在△ABC 中,∠A =45°,AC =2,AB =31+,则边BC 的长为_________.14.在Rt △ABC 中,∠C =90°,①若a =5,b =13,则c =________;②若a =9,c =41,则b =________.15.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2S 2+2S 3+S 4=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11AB C 的位置,点B ,O 分别落在点1B ,1C 处,点1B 在x 轴上,再将△11AB C 绕点1B 顺时针旋转到△112A B C 的位置,点2C 在x 轴上,将△112A B C 绕点2C 顺时针旋转△222A B C 的位置,点2A 在x 轴上……依次进行下去。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 勾股定理》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 勾股定理》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 勾股定理》同步训练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 .3,4,5B .5,12,13C .8,9,10D .9,40,4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5,3P 到原点的距离是( ) A .3 B .4 C .5 D .343.在Rt ABC △中已知其两直角边长6,8a b ==,那么斜边c 的长为( )A .6B .8C .10D .144.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若17AB =,则正方形AEDC 和正方形BCGF 的面积之和为( )A .225B .289C .324D .1705.在Rt ABC △中90C ∠=︒,10AB =则2222AB AC BC ++=( ).A .100B .200C .300D .4006.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 ,B ,C 三点都在小正方形方格的顶点上,则AB 边上的高等于( )A .1310B .1013C .13D .107.在Rt ABC ∆中90C ∠=︒,∠A=30°,∠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2c a =B .222+=a b cC .:1:3a b =D .222b a =8.如图,ABC 中90ACB ∠=︒,AC=12,BC=10,将ADE 沿DE 翻折,使点A 与点B 重11119.如图,在赵爽弦图中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长为a ,长直角边长为b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小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ab 的值是( )A .4B .6C .8D .1010.如图,一根笔直木棒(不计粗细)的一端固定在一竖直墙面上的A 点,另一端可以绕A 点自由转动,在墙面上画一条水平直线l ,当木条另一端逆时针从点B 转动到点C 的过程中在直线l 下方木条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 .不变B .变大C .先变大再变小D .先变小再变大二、填空题11.如图,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是 .12.使用13米长的梯子登建筑物,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建筑物的底部的距离不能小于5米,问该梯子最多可登上 米高的建筑物.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1P -到原点的距离为 .14.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若AC BD ⊥,AB=4和5CD =,则22BC AD += .15.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使点A ,E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此图的面积表示式可以得到一个关于a ,b ,c 的代数恒等式,则这个恒等式是 .三、解答题16.国家交通法规定:小汽车在城市街道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km /h ,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道上由西向东行驶,此时在小汽车正南方向25m 处有一个车速检测仪,过了4s 后,测得小汽车距离测速仪65m .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通过计算说明理由(1m /s =3.6km /h ) 17.陕西省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某工程队现需穿过某座大山修一条隧道AB ,如图,为了测量隧道AB 的长度,在山的另一侧水平地面上取了一点C ,在隧道BA 的延长线上取了点D ,测量得知90CAD C ∠-∠=︒,500AC =米,140BC =米,请你求出隧道AB 的长.18.如图,一架5米长的梯子AB 斜靠在竖直的墙AC 上,这时点B 到墙AC 的距离为3米,记梯子的顶端从A 处沿墙AC 下滑的距离为1AA ,点B 向外移动的距离为1BB .(1)当12AA =米时,求1BB 的长度;(2)当11AA BB =时,求1BB 的长度.参考答案:。

人教版《17.1 勾股定理》同步训练卷(3)

人教版《17.1 勾股定理》同步训练卷(3)

人教版《17.1 勾股定理》同步训练卷(3)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勾为3,股为4,则弦为()A.5B.6C.7D.82.在勾股定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如图图形,验证著名的勾股定理,这种根据图形直观推论或验证数学规律和公式的方法,简称为“无字证明”.实际上它也可用于验证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领域中的许多数学公式和规律,它体现的数学思想是()A.统计思想B.分类思想C.数形结合思想D.函数思想3.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AB上,若EB=1,EC=2,那么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A.B.3C.D.54.“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9B.6C.4D.35.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得到一个恒等式.后人借助这种分割方法所得的图形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所示的矩形由两个这样的图形拼成,若a=3,b=4,则该矩形的面积为()A.20B.24C.D.6.如图,△OA1A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1=1,以斜边OA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3,再以OA3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3A4,…,按此规律作下去,则OA n的长度为()A.()n B.()n﹣1C.()n D.()n﹣17.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得到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连接EG,BD相交于点O,BD与HC相交于点P.若GO=GP,则的值是()A.1+B.2+C.5﹣D.8.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A.直角三角形的面积B.最大正方形的面积C.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D.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9.如图,在3×3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若BD 是△ABC的高,则BD的长为()A.B.C.D.10.如图,A(8,0),C(﹣2,0),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y轴正半轴于点B,则点B的坐标为()A.(0,5)B.(5,0)C.(6,0)D.(0,6)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3,4)到原点的距离是.12.公元3世纪初,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注《周髀算经》时,创造了“赵爽弦图”.如图,设勾a=6,弦c=10,则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13.如图,在△ABC中,已知AB=2,AD⊥BC,垂足为D,BD=2CD.若E是AD的中点,则EC=.14.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那么(a﹣b)2的值是.1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60°,AB=4,则AD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16.如图是“弦图”的示意图,“弦图”最早是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给出的,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它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恰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请你运用此图形证明勾股定理:a2+b2=c2.17.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西方国家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我国古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如图1),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流传至今.(1)①请叙述勾股定理;②勾股定理的证明,人们已经找到了400多种方法,请从下列几种常见的证明方法中任选一种来证明该定理;(以下图形均满足证明勾股定理所需的条件)(2)①如图4、5、6,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或直径,分别向外部作正方形、半圆、等边三角形,这三个图形中面积关系满足S1+S2=S3的有个;②如图7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作半圆,设图中两个月形图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直角三角形面积为S3,请判断S1,S2,S3的关系并证明;(3)如果以正方形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直角三角形,再以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重复这一过程就可以得到如图8所示的“勾股树”.在如图9所示的“勾股树”的某部分图形中,设大正方形M的边长为定值m,四个小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c,d,已知∠1=∠2=∠3=∠α,则当∠α变化时,回答下列问题:(结果可用含m的式子表示)①a2+b2+c2+d2=;②b与c的关系为,a与d的关系为.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E,∠BAC=90°,∠CED=45°,∠DCE=30°,DE=,BE=2.(1)求CD的长:(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7.1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7.1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学期《17.1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19小题)1.在凸四边形ABCD中,AD=,AB+CD=2,∠BAD=60°,∠ADC=120°.M是BC的中点,则DM=.2.如图所示,A、B是4×5网络中的格点,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在图中清晰标出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 的位置.3.如图,已知,直角△ABC中,∠ACB,从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顶点所引的中线的长AD=5,BE=2,则斜边AB之长为.4.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90°,AC=10,BC=5,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X上运动,当AP=时,才能使△ABC与△QPA全等.5.如图,P是长方形ABCD内一点,已知PA=3,PB=4,PC=5,那么PD2等于.6.如图所示的螺旋形是由一系列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则第10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7.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8.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长分别为6和8,则第三边长为.9.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AD=10cm,AC=8cm,那么D 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cm.10.直角三角形中,以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7cm2,8cm2,则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cm2.11.两边长分别为3和5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12.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有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 和8cm,你们知道第三边的长度吗”刘飞立刻回答;“第三边是10cm.”你认为第三边应该是cm.13.已知:如图,△ABC中,过AB的中点F作DE⊥BC,垂足为E,交CA的延长线于点D.若EF=3,BE=4,∠C=45°,则DF:FE的值为.1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cm、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面积为.15.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4,S2=8,则S3=.16.已知: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7.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若AC=4,BC=3,则CD=.18.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B是方格纸的两个格点(即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个4×4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C共有个.19.如图,三个正方形A,B,C如图放置,且正方形A,B的面积分别是2cm2和3cm2,则正方形C的面积等于cm2.二.解答题(共31小题)20.如图,△ABC中,∠C=Rt∠,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21.如图,Rt△ABC的斜边AB=5,cosA=,(1)用尺规作图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l(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2)若直线l与AB、AC分别相交于D、E两点,求DE的长.22.如图,在边长为c的正方形中,有四个斜边为c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已知其直角边长为a,b.利用这个图试说明勾股定理.23.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拼图,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试试看.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构图法.(1)△ABC的面积为:.(2)若△DEF三边的长分别为、、,请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利用构图法求出它的面积.(3)如图3,一个六边形的花坛被分割成7个部分,其中正方形PRBA,RQDC,QPFE的面积分别为13、10、17①试说明△PQR、△BCR、△DEQ、△AFP的面积相等;②请利用第2小题解题方法求六边形花坛ABCDEF的面积.25.如图,在△ABC中,D为BC边上的一点,已知AB=13,AD=12,AC=15,BD=5,求CD的长.26.如图,△ABC中,AB=13,BC=14,AC=15,求BC边上的高AD.的面积.小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ABC的面积为.(2)若△DEF的三边DE、EF、DF长分别为,,,请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求出△DEF的面积为.(3)在△ABC中,AB=2,AC=4,BC=2,以AB为边向△ABC外作△ABD(D 与C在AB异侧),使△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线段CD的长为.28.如图,AD⊥AB,BC⊥AB,AB=20,AD=8,BC=12,E为AB上一点,且DE=CE,求AE.29.如图,在△ABC中,∠BAC=90°,AB=20,AC=15,AD⊥BC,垂足为D,(1)求BC的长;(2)求AD的长.30.如图,已知△ABC中,∠ACB=90°,AC=BC,BE⊥CE,垂足为E,AD⊥CE,垂足为D,(1)判断直线BE与AD的位置关系是;BE与AD之间的距离是线段的长;(2)若AD=6cm,BE=2cm,求BE与AD之间的距离及AB的长.31.如图,将在Rt△ABC绕其锐角顶点A旋转90°得到在Rt△ADE,连接BE,延长DE、BC相交于点F,则有∠BFE=90°,且四边形ACFD是一个正方形.(1)判断△AB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用含b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BFE的面积;(3)求证:a2+b2=c2.3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10,CD是射线,∠BCF=60°,点D在AB上,AF、BE分别垂直于CD(或延长线)于F、E,求EF的长.33.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4),B(5,0),动点P从B点出发,沿BO向终点O移动;动点Q从点A点出发,沿AB向终点B移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秒.(1)点P的坐标是(,);(2)点Q的坐标是(,);(3)x为何值时,△APQ是以AP为腰的等腰三角形?34.在如图的5×5网格中,小方格的边长为1.(1)图中格点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2)若连接AC,则以AC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3)在所给网格中画一个格点正方形,使其各边都不在格线上且面积最大,你所画的正方形面积为.35.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宝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思维拓展:(2)我们把上述求△ABC面积的方法叫做构图法.若△ABC三边的长分别为、、(a>0),请利用图2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画出相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填写在横线上;探索创新:(3)若△ABC中有两边的长分别为、(a>0),且△ABC的面积为2a2,试运用构图法在图3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中画出所有符合题意的△ABC(全等的三角形视为同一种情况),并求出它的第三条边长填写在横线上.36.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D=90°,DC=3cm,AD=4cm,AB=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7.已知a、b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且(a2+b2)(a2+b2+1)=12,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38.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所得的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因为,即,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解答:(1)如果的整数部分为a,那么a=.如果,其中b是整数,且0<c<1,那么b=,c=.(2)将(1)中的a、b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请你计算第三边的长度.39.如图,正方形MNPQ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相等,正方形ABCD的顶点在正方形MNPQ的4条边的小方格顶点上.(1)设正方形MNPQ网格内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求:①△ABQ,△BCM,△CDN,△ADP的面积;②正方形ABCD的面积;(2)设MB=a,BQ=b,利用这个图形中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关系,你能验证已学过的哪一个数学公式或定理吗?相信你能给出简明的推理过程.40.在第六册课本的阅读材料中,介绍了一个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徽.它的主题图案是由一连串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设其中的第一个直角三角形OA1A2是等腰三角形,且OA1=A1A2=A2A3=A3A4=…=A8A9=1,请你先把图中其它8条线段的长计算出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后再计算这8条线段的长的乘积.41.如图,是4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适当拼接后形成的图形,这些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你能利用这个图形验证勾股定理吗?42.在数轴上作出表示的点.43.在Rt△ABC中,∠ACB=90°,CD⊥AB于D,AC=6,BC=8,(1)求AB的长;(2)求CD的长.44.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求△ABC的周长(结果用根号表示).45.图1、图2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在图1中画出一个面积是3的直角三角形;在图2中画出一个面积是5的四边形.46.问题背景: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BC边上的高.杰杰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借用网格等知识就能计算出这个三角形BC边上的高.(1)请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格点△ABC;(2)求出这个三角形BC边上的高.47.美国第二十届总统加菲尔德也曾经给出了勾股定理的一种证明方法,如图,他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拼出了一个直角梯形,请你利用此图形验证勾股定理.48.在图中,BC长为3,AB长为4,AF长为12,求正方形的面积.(其中∠FAC 和∠ABC都为直角.)49.用直尺和圆规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作出的点.50.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这两条相邻的边称为这个四边形的勾股边.(1)写出你所知道的特殊四边形中是勾股四边形的两种图形的名称,.(2)如下图(1),请你在图中画出以格点为顶点,OA、OB为勾股边,且对角线相同的所有勾股四边形OAMB.(3)如图(2),以△ABC边AB作如图正三角形ABD,∠CBE=60°,且BE=BC,连接DE、DC,∠DCB=30°.求证:DC2+BC2=AC2,即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学期《17.1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9小题)1.在凸四边形ABCD中,AD=,AB+CD=2,∠BAD=60°,∠ADC=120°.M是BC的中点,则DM= 1.5.【分析】本题要靠辅助线的帮助.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作出辅助线,根据各边的关系求解.【解答】解:如图,延长DM、AB,交于E,在AE上取中点F,连接DF.∵∠BAD=60°,∠ADC=120°,∴∠BAD+∠ADC=180°,∴AB∥CD,∴∠EBM=∠DCM;在△EMB和△DMC中,,∴△EMB≌△DMC,∴BE=CD;∵AB+CD=2,点F为EA的中点,∠BAD=60°,AD=AF=EF=,∴∠EDA=9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D=AD,∴ED=3∵M为ED的中点∴MD=1.5.【点评】本题是一道根据三角形的中线定义结合勾股定理求解的综合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2.如图所示,A、B是4×5网络中的格点,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在图中清晰标出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 的位置.【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表格中找出C点.【解答】解: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圆,圆弧经过格点C2、C3;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圆,圆弧经过格点C1,∴BC1=AC2=AC3=AB==,∵因为AB的中点不在格点上,因此AB的垂直平分线不会经过格点∴C1、C2、C3是所要找的点.【点评】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拿起圆规,画出图形,根据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此题.3.如图,已知,直角△ABC中,∠ACB,从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顶点所引的中线的长AD=5,BE=2,则斜边AB之长为.【分析】设BC=x,AC=y,根据已知列方程组,从而可求得斜边的平方,即求得斜边的长.【解答】解:设BC=x,AC=y根据题意运用勾股定理,得整理得,=65,即x2+y2=52∴斜边的长是2.【点评】注意此题的解题技巧:根据已知条件,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组.求解的时候,注意不必分别求出未知数的值,只需求出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运用勾股定理即可.4.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90°,AC=10,BC=5,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X上运动,当AP=5或10时,才能使△ABC与△QPA全等.【分析】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答】解:当AP=5时,Rt△ABC≌Rt△QPA,理由是:∵∠C=90°,AQ⊥AC,∴∠C=∠QAP=90°,当AP=5=BC时,在Rt△ABC和Rt△QPA中,,∴Rt△ABC≌Rt△QPA(HL),当AP=AC=10,AQ=BC=5时,△ABC≌△PQA,故答案为:5或10.【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如图,P是长方形ABCD内一点,已知PA=3,PB=4,PC=5,那么PD2等于18.【分析】可过P作AD、AB的平行线,将矩形ABCD分割成四个小矩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A、PB、PC、PD四条线段的长度的数量关系,然后再代值计算.【解答】解:如图,过P作AD、AB的平行线,原矩形被分成四个小矩形;由勾股定理得:PA2=a2+b2,PC2=c2+d2;PB2=b2+c2,PD2=a2+d2;因此:PA2+PC2=PB2+PD2,即:32+52=42+PD2,解得,PD2=18.【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地得到PA、PB、PC、PD四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至关重要.6.如图所示的螺旋形是由一系列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则第10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分析】分别求出图中所给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图形,运用勾股定理知,第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第二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推而广之,则第n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所以第10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故答案为:.【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能够根据具体数据进行推广,发现规律.7.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 2.4.【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利用面积法求出三角形斜边上的高.【解答】解:由勾股定理知,斜边c==5,设斜边上的高为h,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S△=×3×4=×5h,∴h==2.4.【点评】本题利用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8.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长分别为6和8,则第三边长为10或2.【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须分类讨论,即8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情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设第三边为x,(1)若8是直角边,则第三边x是斜边,由勾股定理得,62+82=x2解得:x=10,(2)若8是斜边,则第三边x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62+x2=82,解得x=2.故第三边长为10或2.故答案为:10或2.【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边时,要注意讨论,一些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丢解.9.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AD=10cm,AC=8cm,那么D 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6cm.【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CD的长,再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得D到AB得距离等于CD的长.【解答】解:∵AD=10cm,AC=8cm∴CD=6cm∵AD平分∠CAB∴D点到直线AB的距离=CD=6cm【点评】运用了勾股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10.直角三角形中,以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7cm2,8cm2,则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5cm2.【分析】设直角三角形ABC的两直角边是a和b,斜边是c,由勾股定理得出a2+b2=c2,求出以a b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a2+b2=15cm2,以斜边c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S=c2=a2+b2,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ABC的两直角边是a和b,斜边是c,则由勾股定理得:a2+b2=c2,则分别以a b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a2+b2=7cm2+8cm2=15cm2,以斜边c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S=c2=a2+b2=15cm2,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关键是得出c2=a2+b2=15cm2,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11.两边长分别为3和5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4或.【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两条边中的较长边既可以是直角边,也可以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须分类讨论,即5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情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当5是斜边时,第三边长==4;当5是直角边时,第三边长==.【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边时,要注意讨论,一些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丢解.12.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有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 和8cm,你们知道第三边的长度吗”刘飞立刻回答;“第三边是10cm.”你认为第三边应该是10或2cm.【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两条边中的较长边8既可以是直角边,也可以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须分类讨论,即8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情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8是斜边时,第三边长=2cm;8是直角边时,第三边长=10cm.故第三边应该是10或2cm.【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边时,要注意讨论,一些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丢解.13.已知:如图,△ABC中,过AB的中点F作DE⊥BC,垂足为E,交CA的延长线于点D.若EF=3,BE=4,∠C=45°,则DF:FE的值为7:3.【分析】过点A作AG⊥BC,垂足为G,根据DE⊥BC,F是AB中点,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EG=BE=4,AG=2EF=6,再根据∠C=45°,DE⊥BC,求出DF,然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A作AG⊥BC,垂足为G,∵DE⊥BC∴EF∥AG又∵F是AB中点∴E也为BG中点,==∴EG=BE=4 AG=2EF=6又∵∠C=45°∴AG=GC=6∴EC=EG+GC=10又∵∠C=45° DE⊥BC∴DE=EC=10∴DF=DE﹣EF=10﹣3=7∴DF:FE=7:3.故答案为:7: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EG=BE=4,AG=2EF=6.1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cm、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cm,面积为cm2.【分析】此题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2cm;直角三角形的面积=×=cm2.故填2cm,cm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15.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4,S2=8,则S3=1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解答.【解答】解:∵△ABC直角三角形,∴BC2+AC2=AB2,∵S1=BC2,S2=AC2,S3=AB2,S1=4,S2=8,∴S3=S1+S2=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是勾股定理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得到三个面积之间的关.16.已知: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证明: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以斜边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解答】解:在Rt△ABC中,AB2=AC2+BC2,AB=5,S阴影=S△AHC+S△BFC+S△AEB=×+×+×,=(AC2+BC2+AB2),=AB2,=×5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要求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证明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17.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若AC=4,BC=3,则C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CD即可.【解答】解:∵AC=4,BC=3,∴AB=5,∵S=×3×4=×5×CD,△ABC∴CD=.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18.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B是方格纸的两个格点(即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个4×4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C共有8个.【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分别求出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和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共4个,其底边长为=2的共有4个;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共有4个,其中腰长为的2个,腰长为2的有2个.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训练.19.如图,三个正方形A,B,C如图放置,且正方形A,B的面积分别是2cm2和3cm2,则正方形C的面积等于5cm2.【分析】先根据角之间的关系以及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两空白三角形全等,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所示∵∠1+∠5=90°,∠1+∠2=90°,∴∠5=∠2,同理∠1=∠3,又FD=DE,∴△FGD≌△EDH,可得,FG=DH,由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知S A+S B=S C即2+3=S C.∴S C=5.【点评】勾股定理包含几何与数论两个方面,几何方面,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这里边的平方的几何意义就是以该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二.解答题(共31小题)20.如图,△ABC中,∠C=Rt∠,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分析】(1)根据速度为每秒1cm,求出出发2秒后CP的长,然后就知A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B的长,最后即可求得周长.(2)因为AB与CB,由勾股定理得AC=4 因为AB为5cm,所以必须使AC=CB,或CB=AB,所以必须使AC或AB等于3,有两种情况,△BCP为等腰三角形.【解答】解:(1)如图1,由∠C=90°,AB=5cm,BC=3cm,∴AC=4,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出发2秒后,则CP=2,∵∠C=90°,∴PB==,∴△ABP的周长为:AP+PB+AB=2+5+;(2)①如图2,若P在边AC上时,BC=CP=3cm,此时用的时间为3s,△BCP为等腰三角形;②若P在AB边上时,有三种情况:i)如图3,若使BP=CB=3cm,此时AP=2cm,P运动的路程为2+4=6cm,所以用的时间为6s,△BCP为等腰三角形;ii)如图4,若CP=BC=3cm,过C作斜边AB的高,根据面积法求得高为2.4cm,作CD⊥AB于点D,在Rt△PCD中,PD=1.8,所以BP=2PD=3.6cm,所以P运动的路程为9﹣3.6=5.4cm,则用的时间为5.4s,△BCP为等腰三角形;ⅲ)如图5,若BP=CP,此时P应该为斜边AB的中点,P运动的路程为4+2.5=6.5cm 则所用的时间为6.5s,△BCP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当t为3s、5.4s、6s、6.5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但是此题涉及到了动点,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尤其是第(2)由两种情况,△BCP 为等腰三角形,因此给这道题又增加了难度,因此这是一道难题.21.如图,Rt△ABC的斜边AB=5,cosA=,(1)用尺规作图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l(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2)若直线l与AB、AC分别相交于D、E两点,求DE的长.【分析】(1)分别以点A,C为圆心,以大于AC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D,过CD作直线l即可.(2)所求线段DE等于BC的一半,那么根据题中的数据利用三角函数求出BC 即可.【解答】解:(1)如图,(2)因为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C,所以CE=AE,又因为BC⊥AC,所以DE∥BC,所以DE=BC.因为在Rt△ABC中,AB=5,cosA=,所以AC=ABcosA=5×=3,由BC===4得DE=2.【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和利用三角函数来解决相关问题.22.如图,在边长为c的正方形中,有四个斜边为c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已知其直角边长为a,b.利用这个图试说明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大正方形面积=四个相同直角三角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得c2=4×ab+(a﹣b)2即得c2=a2+b2,在每个直角边为a、b而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中,这个式子就是勾股定理.【解答】解:∵大正方形面积为:c2,直角三角形面积为ab,小正方形面积为:(a﹣b)2,所以c2=4×ab+(a﹣b)2,即c2=a2+b2,在每个直角边为a、b而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中,这个式子就是勾股定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要认真理解勾股定理.23.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拼图,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试试看.【分析】根据题意,我们可在图中找等量关系,有中间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出等式化简即可得出勾股定理的表达式.【解答】解:根据题意,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化简得a2+b2=c2,即证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定理的证明和对三角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熟练掌握和运用.24.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构图法.(1)△ABC的面积为:.(2)若△DEF三边的长分别为、、,请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利用构图法求出它的面积.(3)如图3,一个六边形的花坛被分割成7个部分,其中正方形PRBA,RQDC,QPFE的面积分别为13、10、17①试说明△PQR、△BCR、△DEQ、△AFP的面积相等;②请利用第2小题解题方法求六边形花坛ABCDEF的面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A.7,24,25 B.,, C.3,4,5 D.4,,2、在一次船模比赛时,某同学的船先向正东方向航行16m,然后向正北方向航行12m,这时船离出发点( )A.8m B.10m C.13m D.20m3、如图,直线上有三个正方形,若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的面积为()A.4 B.6 C.16 D.554、在Rt△ABC中,AB=8,AC=6,∠CAB=90°,AD⊥BC,那么AD的长为()A.1 B.2 C.3 D.4.85、Rt△ABC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BC的第三边,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A.25 B.7 C.12 D.25或76、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40cm和41cm,若要钉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架,则所需要的另一根木棒的长可以为()A.7cm B.9cm C.11cm D.13cm7、在△ABC中,∠C=90°,周长为60,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比为13:5,则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A.5、4、3 B.13、12、5 C.10、8、6 D.26、24、108、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A.8米B.10米 C.12米 D.14米9、如图,要修建一个育苗棚,棚宽a=3m,棚高b=1.6m,d=10m,覆盖在顶上的塑料薄膜需要( )A.33m2 B.34 m2 C.35 m2 D.44 m2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8,则BE=()A.2 B.3 C. D.11、如图:把边长为AD=10cm,AB=8cm的矩形沿着AE为折痕对折,使点D落在BC上的点F处,则DE的长为()A.3cm B.4 cm C.5cm D.6cm12、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某女士身高165cm,下半身长x与身高l的比值是0.60,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度大约为()A.4cm B.6cm C.8cm D.10cm二、填空题1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为14、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cm和3cm,则它的周长为15、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图所示,其中米,,,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AB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长度应为16、已知△ABC中,AB=5cm,BC=12cm,AC=13cm,那么AC边上的中线BD的长为 cm.17、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6cm,底面周长为6cm,在杯内壁离杯底2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达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18、一个直径为8cm的杯子,在它的正中间竖直放一根筷子,筷子露出杯子外1cm,当筷子倒向杯壁时(筷子底端不动),筷子顶端刚好触到杯口,则筷子长度为 cm.19、如图,Rt△ABC中,∠B=90°,AB=8cm,BC=6cm,D点从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当D点运动到AC 的中垂线上时,运动时间为秒.三、简答题20、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cm,求它的面积。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同步课时训练 (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同步课时训练 (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第17章 勾股定理 同步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在△ABC 中,AB =AC =5,BC =8,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 ,C),若线段AD 长为正整数...,则点D 的个数共有( )A . 5个B . 4个C . 3个D . 2个2. 如图所示,在ABC ∆中,三边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 <<B. c a b <<C. c b a <<D. b a c <<3. 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21B .120C .90D .不能确定4. 放学以后,小红和小颖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红和小颖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小红用15分钟到家,小颖20分钟到家,小红和小颖家的直线距离为( )A .600米 B. 800米 C. 1000米 D. 不能确定5. 如图,梯子AB 斜靠在墙面上,AC BC AC BC ⊥=,,当梯子的顶端A 沿AC 方向下滑x 米时,梯足B 沿CB 方向滑动y 米,则x 与y 的大小关系是( )A .x y =B .x y >C .x y <D .不确定C A6. 如图,在由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 , CD , EF , GH 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A .CD ,EF ,GHB .AB ,EF ,GHC .AB ,CD ,GH D .AB ,CD ,EFF HG E D BC A7.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 )A. 6B. 4.5C. 2.4D.88. 如图所示,底边BC 为23,顶角A 为120°的等腰△ABC 中,DE 垂直平分AB 于D ,则△ACE 的周长为( )A . 2+2 3B . 2+ 3C . 4D . 3 3二、填空题9. 在Rt ABC ∆中, 90C ∠=︒, (1)如果34a b ==,,则c = ;(2)如果68a b ==,,则c = ;(3)如果512a b ==,,则c = ;(4)如果1520a b ==,,则c = .10.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C =6,AC =8.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线段AB 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E ,F.过点E ,F 作直线EF ,交AB 于点D ,连接CD ,则CD 的长是________.11. 将一根长为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边的长度为cm h ,则h 的取值范围为12. 一个矩形的抽斗长为24cm ,宽为7cm,在里面放一根铁条,那么铁条最长可以是 .13. 如图,一根高8米的旗杆被风吹断倒地,旗杆顶端A 触地处到旗杆底部B 的距离为6米,则折断点C 到旗杆底部B 的距离为CB A14. 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15.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AC =3,点P 为边BC 的三等分点,连接AP ,则AP 的长为________.16. 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条件:222338102426a b c a b c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三、解答题17.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求第三边长.18. 如图,将一根25㎝长的细木棒放入长、宽、高分别为8㎝、6㎝和的长方体无盖盒子中,求细木棒露在盒外面的最短长度是多少?19. 已知,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ECD =90°,D 为AB 边上一点.(1)求证:△ACE ≌△BCD ;(2)求证:2CD 2=AD 2+DB 2.20. 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30,60ABC ADC ∠=∠=,,AD DC =证明:222BD AB BC =+.DCBA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同步课时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如解图,当AD⊥BC时,∵AB=AC,∴D为BC的中点,BD=CD=12BC=4,∴AD=AB2-BD2=3;又∵AB=AC=5,∴在BD和CD 之间一定存在AD=4的两种情况,∴点D的个数共有3个.2. 【答案】C【解析】a= 105,c= 13. 选D.3. 【答案】C【解析】整体代入法.应用平方差公式.选C.4. 【答案】C【解析】速度一定且相同,路程比=时间比.再用勾股定理,直线距离应该是25分钟的路程.选C.5. 【答案】B【解析】由勾股定理得()()2222a a a x a y +=-++,化简得()2220a x y x y -=+>,x y >6. 【答案】B【解析】8AB =,20CD =,5EF =,13GH =,选B .7. 【答案】D【解析】本题易错.最短边为6,它的高为8.选D .8. 【答案】A 【解析】如解图,过点A 作AF ⊥BC 于点F ,∵AB =AC ,BC =23,∠BAC =120°,∴∠B =∠C =30°,BF =CF =3,在Rt △ACF 中,AC =CF cos C =3cos30°=2.∵DE 垂直平分AB ,∴BE =AE ,∴△ACE 的周长=AE +CE +AC =BE +CE +AC =BC +AC =23+2.二、填空题9. 【答案】(1)5;(2)10;(3)13;(4)25【解析】直接应用勾股定理,且c 为斜边. (1)5;(2)10;(3)13;(4)25.10. 【答案】5 【解析】由题意知EF 垂直平分AB ,∴点D 是AB 的中点,∵∠ACB =90°,∴CD 为斜边AB 的中线,∴CD =12AB.∵BC =6,AC =8,∴AB =AC 2+BC 2=82+62=10,∴CD =5.11. 【答案】2.3cm12. 【答案】25【解析】 题目要求只在平面状态下考虑,所以直接用勾股定理可知铁条最长为25.13. 【答案】74【解析】设BC x =米,则()8AC x =-米,因为6AB =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68x x +=-,解答74x =,故折断点C 到旗杆底部的距离为74米14. 【答案】10【解析】直接应用勾股定理可知,少走了5m.又知2步为1米,所以少走了10步.15. 【答案】13 或10 【解析】(1)如解图①所示,当P 点靠近B 点时,∵AC =BC =3,∴CP =2,在Rt △ACP 中,由勾股定理得AP =13;(2)如解图②所示,当P 点靠近C 点时,∵AC =BC =3,∴CP =1,在Rt △ACP 中,由勾股定理得AP =10.综上可得:AP 长为13 或10.16. 【答案】6013【解析】由()()()222512130a b c -+-+-=,得51213a b c ===,,,得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高为6013三、解答题17. 【答案】5【解析】①当两直角边为3和45;②当斜边为4,一直角边为318. 【答案】5cm【解析】这是立体几何问题.盒子内两点间最长距离是长方体的斜对角线.=20cm.细木棒露在盒外面的最短长度是25-20=5cm.19. 【答案】13证明:(1)∵△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 =CE ,AC =BC ,∠ECD =∠ACB =90°,∴∠ECD -∠ACD =∠ACB -∠ACD ,即∠ACE =∠BCD ,(1分)在△ACE 与△BCD 中,⎩⎨⎧EC =DC∠ACE =∠BCD AC =BC,(3分)∴△ACE ≌△BCD(SAS ).(4分)(2)∵△ACE ≌△BCD ,∴AE =BD ,∠EAC =∠B =45°,(6分)∴∠EAD =∠EAC +∠CAD =90°,在Rt △EAD 中,ED 2=AD 2+AE 2,∴ED 2=AD 2+BD 2,(8分)又ED 2=EC 2+CD 2=2CD 2,∴2CD 2=AD 2+DB 2.(10分)20. 【答案】以B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CE ,连接AC ,AE .E DCBA则BC EC =,60BCE CBE ∠=∠=.∵60,,ADC AD DC ∠==∴ACD ∆为等边三角形,∴60ACD ∠=,AC DC =.又∵ACD ACB BCE ACB ∠+∠=∠+∠,∴BCD ECA ∆≅∆.∴BD AE =.word 版 初中数学11 / 11 ∵30ABC ∠=,∴90ABE ∠=.∴222AE AB BE =+,即222BD AB BC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四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a=1, b=2, c=3 B . a=4, b=2, c=3C. a=4, b=2, c=5D.a=4,b=5,c=32、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 ,现将它们摆成各选项所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此中正确的选项是()3、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 4,x,则x的值可能有 () .A.1 个B.2 个C.3个D.4 个4222) .、 Rt △ABC中,斜边BC= 2,则AB+AC+BC的值为(A.8B.4C.6D. 没法计算5、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记为S1、 S2、 S3,则 S1、 S2、 S3之间的关系是()A.S22= S2 B .S+S>S C .S +S<S D .S +S=S+S1231231231236、一根旗杆在离地面12 米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 5 米处.旗杆折断以前有()米.A. 23 米B. 15 米 C. 25 米 D.22 米7、如图,一个高 1.5米,宽 3.6 米的大门,需要在相对的极点间用一条木板加固,则这条木板的长度是()A.3.8 米米 C.4 米米8、在长、宽、高分别为12 cm 、 4 cm 、 3 cm 的木箱中,放一根木棒,能放进去的木棒的最大长度为()A.5 cmB.12 cmC.13 cmD.cm9、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 12cm,其斜边上的高为()A. 6cm B. 8.5cm C.cm D.cm10、假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n2﹣ 1, 2n( n> 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A. 2n B. n+1 C . n2﹣ 1 D . n2+11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 ,则其底边上的高为()A. 13B. 8 C . 25 D . 6412、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同学们做了很多拉花部署教室,准备召开新年晚会,小刘搬来一架高 2.5 米的木梯,准备把拉花挂到 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角距离应为()A. 0.7米 B . 0.8 米 C . 0.9 米 D . 1.0米二、填空题13、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因为水流的影响,实质登岸地址 C 偏离欲抵达点B200 m,结果他在水中实质游了520 m,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_____m.14、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5、一艘轮船以16km/h 的速度走开港口向东北方向航行,行,它们走开港口半小时后相距km.另一艘轮船同时走开港口以30km/h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航1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17、少走了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很少量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只是步路(假定 2 步为 1 米),却踩伤了花草.18、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E 垂直于 BE,且 AE=3, BE=4,暗影部分的面积是.三、简答题19、在 Rt △ABC中,∠C=90 °,∠A、∠B、∠C的对边分别为a、 b、c.(1)若 a∶ b=3∶4, c=75cm,求 a、 b;(2)若 a∶ c=15∶17, b=24,求△ ABC的面积;(3)若 c- a=4, b=16,求 a、 c;(4)若∠ A=30°, c=24,求 c 边上的高 h c;(5) 若a、b、c为连续整数,求a+ b+ c.20、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索垂到地面还多了1m,当他把绳索的下端拉开5m后,发现下端恰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21、如图,在一棵树的10 米高 B 处有两只猴子,此中一只爬下树走向离树20 米的池塘C,而另一只爬到树顶D后直扑池塘C,结果两只猴子经过的距离相等,问这棵树有多高?22、如下图,在Rt △ ABC中,∠ C=90°,∠ A=30°, BD是∠ ABC的均分线,C D=5 cm,求 AB的长 .23、在B港有甲、乙两艘渔船,若甲船沿北偏东 60°方向以每小时 8 海里的速度行进,乙船沿南偏东某个角度以每小时 15 海里的速度行进, 2 小时后,甲船到M岛,乙船到P岛,两岛相距 34 海里,你知道乙船是沿哪个方向航行的吗?参照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B.;4、A.;5、D;6、C;7、B;8、C;9、D; 10、 D; 11、 B; 12、 A;二、填空题13、 480.15、 17 .16、 6, 8, 1017、 8.18、 19.三、简答题19、 (1) a= 45cm.b= 60c m;(2)540;(3)a=30, c=34;(4)6;(5)12.20、设旗杆的高AB 为 xm,则绳索 AC的长为( x+1)m 222在 Rt △ ABC中, AB+BC=AC222∴x +5 =( x+1)解得 x=12∴AB=12∴旗杆的高12m.21、设 BD=x米,则 AD=( 10+x)米, CD=( 30-x )米,依据题意,得:(30-x )2- ( x+10)2=202,解得 x=5.即树的高度是 10+5=15 米.22、解:.∵在Rt△ ABC中,∠ C=90°,∠ A=30°,BD是∠ ABC的均分线,∴∠ ABD=∠ CBD=30° .∴A D=DB.又∵ Rt △CBD中, CD=5 cm,∴B D=10 cm.∴BC===5(cm).∴AB=2BC=10cm.23、南偏东3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17.1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BAC=90°,∠B=30°,AC=5cm,AD⊥BC于D,则BD=()A. 10cmB.C.D.2.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b=12,c=13,则a=()A. 1B. 5C. 10D. 253.将一根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8cm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A. B.C. D.4.在△ABC中,已知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A. 14B. 42C. 32D. 42或325.如图所示,某人到岛上去探宝,从A处登陆后先往北走9km,又往东走6km,再折回向北走3km,往西一拐,仅走1km就找到宝藏问登陆点A与宝藏埋藏点B之间的距离是.A. 10B. 11C. 12D. 136.E为正方形ABCD内部一点,且AE=3,BE=4,∠E=9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5B. 12C. 13D. 197.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A. 25海里B. 30海里C. 40海里D. 50海里8.△ABC中,AB=AC=5,BC=8,点P是BC边上的动点,过点P作PD⊥AB于点D,PE⊥AC于点E,则PD+PE的长是()A. B. 或 C. D. 5二、填空题9.如图,△ABC中,∠C=90°,∠B=∠BAD=30°,DE⊥AB,若CD=2,则DE= ______ .10.如图,一旗杆离地面6m处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m处,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______ m.11.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12m,CD=9m,AB=39m,BC=36m,则这块地的面积为______ m2.12.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______(填序号)13.在Rt△ABC中,∠C=90°,且a:b=2:3,c=,则a= ______ ,b= ______ .三、计算题14.在一棵树的10m高的D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m的池塘A处,另一只猴子爬到树顶后直接跃向池塘A处,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有多高?15.如图 , AB⊥CB于B,AD=24,AB=20,BC=15,CD=7,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6.如图,甲轮船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向东南方向航行,乙轮船同时同地向西南方向航行,已知他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到达B、A两点,且知AB=30海里,问乙轮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BAC=90°,∠B=30°,∴BC=2AC=10cm,∵∠BAC=90°,AD⊥BC,∴∠CAD=∠B=30°,∴CD=AC=2.5cm,∴BD=BC-CD=7.5cm,故选:B.2.【答案】B【解析】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b=12,c=13,∴a===5.故选:B.3.【答案】D【解析】解:如图,当筷子的底端在D点时,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长,∴h=24-8=16cm;当筷子的底端在A点时,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短,在Rt△ABD中,AD=15,BD=8,∴AB==17,∴此时h=24-17=7cm,所以h的取值范围是7cm≤h≤16cm.故选D.4.【答案】D【解析】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BD===9,在Rt△ACD中,CD===5,∴BC=5+9=14.∴△ABC的周长为:15+13+14=42;(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BD===9,在Rt△ACD中,CD===5,∴BC=9-5=4.∴△ABC的周长为:15+13+4=32∴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4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32.故选D.5.【答案】D【解析】解:如图,作过点A的东西方向的直线AD,过点B作BC⊥AD于C,则AC=6-1=5km,BC=9+3=12km,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B===13(km).6.【答案】D【解析】解:∵在Rt△AEB中,∠AEB=90°,AE=3,BE=4,由勾股定理得:AB=5,∴正方形的面积是5×5=25,∵△AEB的面积是AE×BE=×3×4=6,∴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6=19,故选D.7.【答案】C【解析】解:连接BC,由题意得:∠CAB=90°,AC=16×2=32(海里),AB=12×2=24(海里),CB==40(海里),故选:C.8.【答案】A【解析】解:过A点作AF⊥BC于F,连结AP,∵△ABC中,AB=AC=5,BC=8,∴BF=4,∴△ABF中,AF==3,∴×8×3=×5×PD+×5×PE,12=×5×(PD+PE)PD+PE=4.8.故选:A.9.【答案】2【解析】解:∵∠C=90°,∠B=30°,∴∠CAB=60°,∵∠B=∠BAD=30°,∴∠CAD=30°,∵CD=2,∴AD=4,∵∠BAD=30°,∴DE=AD=2,故答案为:2.10.【答案】16解:旗杆折断后,落地点与旗杆底部的距离为8m,旗杆离地面6m折断,且旗杆与地面是垂直的,所以折断的旗杆与地面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折断的旗杆为=10m,所以旗杆折断之前高度为10m+6m=16m.故答案为16.11.【答案】216【解析】解:连接AC,则在Rt△ADC中,AC2=CD2+AD2=122+92=225,∴AC=15,在△ABC中,AB2=1521,AC2+BC2=152+362=1521,∴AB2=AC2+BC2,∴∠ACB=90°,∴S△ABC -S△ACD=AC•BC-AD•CD=×15×36-×12×9=270-54=216(平方米),故答案为:216.12.【答案】①②③【解析】解:①∵∠A+∠B=∠C,∠A+∠B+∠C=180°,∴2∠C=180°,∠C=90°,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A:∠B:∠C=1:2:3,∠A+∠B+∠C=180°,∴∠C=90°,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A=90°-∠B,则∠A+∠B=90°,∠C=90°.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④∠A=∠B=∠C,则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①②③.13.【答案】2;3【解析】解:∵∠C=90°,且a:b=2:3,c=,∴设a=2x,b=3x,则(2x)2+(3x)2=()2,解得:x=1,故a=2,b=3,故答案为:2,3.14.【答案】解:已知BD=10米,AB=20米,设CD=x,则根据AB+BD=CD+AC,可求得AC=30-x,且BC=10+x,在Rt△ABC中,AC为斜边,则AC2=AB2+BC2,即(30-x)2=202+(10+x)2,解得:x=5,故BC=BD+CD=10+5(米)=15米,答:此树高为15米.15.【答案】解:∵AC===25,故有AD2+CD2=242+72=252=AC2,∴∠D=90°,∴S四边形ABCD=S△ABC+S△ACD=×20×15+×7×24=150+84=234.16.【答案】解:∵甲轮船向东南方向航行,乙轮船向西南方向航行,∴AO⊥BO,∵甲轮船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了一个半小时,∴OB=16×1.5=24海里,AB=30海里,∴在Rt△AOB中,AO===18,∴乙轮船每小时航行18÷1.5=12海里.。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同步测试(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同步测试(含答案)

2021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15,18B.12,35,36C.0.3,0.4,0.5D.2,3,42.在Rt△ABC中,若斜边AB=3,则AC2+BC2等于( )A.6B.9C.12D.18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的长是13,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2,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A.30B.40C.50D.604.如图,CB=1,且OA=OB,BC⊥OC,则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实数是( )A. B.﹣ C. D.﹣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三角形ABC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A.0B.1C.2D.36.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A.5B.6C.8D.107.如图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A.1B.C.D.28.高为3,底边长为8的等腰三角形腰长为().A.3B.4C.5D.69.如图,直角△ABC的周长为24,且AB:AC=5:3,则BC=()A.6B.8C.10D.1210.如图,△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于点D.则BD的长为()A. B. C. D.二、填空题11.如图,已知OA=OB,那么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12.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9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 cm2.13.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14.如图,则小正方形的面积S= .15.若直角三角形的两小边为5、12,则第三边为.16.如图,Rt△ABC中,∠B=90°,AB=4,BC=3,沿DE折叠使点A与点C刚好重合,则CD的长为.三、作图题17.如图1和图2均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按要求用实线画出顶点在格点上的图形.要求:(1)在图形1中画出一个面积为2.5的等腰三角形ABC;(2)在图2中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三边长均为不同的无理数.四、解答题18.如图,△ACB与△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点D为AB边上的一点,(1)求证:△ACE≌△BCD;(2)若DE=13,BD=12,求线段AB的长.参考答案1.答案为:C.2.B3.A4.D5.D6.C7.D8.答案为:C9.答案为:B10.C.;11.答案为:512.答案为:8113.答案是:8.14.答案为:30.15.答案为:13.16.答案为:3.125.17.解:(1)如图1所示,△ABC为所求三角形;(2)如图2所示,直角三角形为所求三角形.18.(1)证明:∵△ACB与△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CD,AC=BC,∠ACB=∠ECD=90°,∠B=∠BAC=45°,∴∠ACE=∠BCD=90°﹣∠ACD,在△ACE和△BCD中∴△ACE≌△BCD;(2)解:∵△ACE≌△BCD,∴AE=BD,∠EAC=∠B=45°,∵BD=12,∴∠EAD=45°+45°=90°,AE=12,在Rt△EAD中,∠EAD=90°,DE=13,AE=12,由勾股定理得:AD=5,∴AB=BD+AD=12+5=17.。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17.1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17.1 勾股定理同步练习(解析版)

17.1勾股定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在△ABC中,AB=AC=5,BC=8,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C).若线段AD长为正整数,则点D的个数共有()A.5个B.4个C.3个D.2个选C2.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若AB=3,BC=4,CD=5,则AD的长为()A.3B.4 C.2D.4解:在Rt△AOB中,AO2=AB2﹣BO2;Rt△DOC中可得:DO2=DC2﹣CO2;∴可得AD2=AO2+DO2=AB2﹣BO2+DC2﹣CO2=18,即可得AD==3.故选A.3.如图,在4×4方格中作以AB为一边的Rt△ABC,要求点C也在格点上,这样的Rt△ABC能作出()A.2个B.3个C.4个D.6个解:当AB是斜边时,则第三个顶点所在的位置有:C、D,E,H四个;当AB是直角边,A是直角顶点时,第三个顶点是F点;当AB是直角边,B是直角顶点时,第三个顶点是G.因而共有6个满足条件的顶点.故选D.4.如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A.72 B.52 C.80 D.76解:依题意,设“数学风车”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x,则x2=122+52=169所以x=13所以“数学风车”的周长是:(13+6)×4=76.故选:D.5.勾股定理被誉为“几何明珠”,在数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长方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E、F、G、H、I 都在长方形KLMJ的边上,则长方形KLMJ的面积为()A.90 B.100 C.110 D.121解:延长AB交KF于点O,延长AC交GM于点P,如图所示:则四边形OALP是矩形.∵∠CBF=90°,∴∠ABC+∠OBF=90°,又∵Rt△ABC中,∠ABC+∠ACB=90°,∴∠OBF=∠ACB,在△OBF和△ACB中,,∴△OBF≌△ACB(AAS),∴AC=OB,同理:△ACB≌△PGC,∴PC=AB,∴OA=AP,∴矩形AOLP是正方形,边长AO=AB+AC=3+4=7,∴KL=3+7=10,LM=4+7=11,∴长方形KLMJ的面积为10×11=110.故选:C.6.已知△ABC中,∠A=∠B=∠C,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A.1:1:B.1::2 C.1::D.1:4:1解:∵∠A=∠B=∠C,∠A+∠B+∠C=180°,∴∠A=30°,∠B=60°,∠C=90°,∴c=2a,b=a,∴三条边的比是1::2.故选:B.7.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观察图形,可以验证()公式.A.(a+b)(a﹣b)=a2﹣b2B.(a+b)2=a2﹣2ab+b2C.c2=a2+b2D.(a﹣b)2=a2﹣2ab+b2解:∵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c2又可以表示为:ab×4+(b﹣a)2,∴c2=ab×4+(b﹣a)2,c2=2ab+b2﹣2ab+a2,∴c2=a2+b2.故选:C.8.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2B.4cm2C.6cm2D.12cm2解: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BE=ED.∵AD=9cm=AE+DE=AE+BE.∴BE=9﹣AE,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2+AE2=BE2.解得AE=4.∴△ABE的面积为3×4÷2=6.故选C.9.已知x、y为正数,且|x2﹣4|+(y2﹣3)2=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5 B.25 C.7 D.15解:依题意得:x2﹣4=0,y2﹣3=0,∴x=2,y=,斜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2=7.故选C.10.一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为()A.4 B.C.4或D.2解:①当5是斜边时,根据勾股定理,得:第三边是4;②当5是直角边时,根据勾股定理,得:第三边是=.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DAB=∠CDB=90°,∠ABD=45°,∠DCA=30°,AB=,则AE=2(提示:可过点A作BD的垂线)解:过A作AF⊥BD,交BD于点F,∵AD=AB,∠DAB=90°,∴AF为BD边上的中线,∴AF=BD,∵AB=AD=,∴根据勾股定理得:BD==2,∴AF=,在Rt△AFE中,∠EAF=∠DCA=30°,∴EF=AE,设EF=x,则有AE=2x,根据勾股定理得:x2+3=4x2,解得:x=1,则AE=2.故答案为:212.如图,Rt△ABC的周长为,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PQ 和正方形ACMN.若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25 cm2,则△ABC的面积是5 cm2.解:如图,a2=c2+b2=25,则a=5.又∵Rt△ABC的周长为,∴a+b+c=5+3,∴b+c=3(cm).∴△ABC的面积=bc=[(c+b)2﹣(c2+b2)]÷2=[(3)2﹣25]÷2=5(cm2).故答案是:5.13.如图中的螺旋形由一系列直角三角形组成,则第5个三角形的面积为,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为.解:根据勾股定理:第一个三角形中:OA12=1+1,S1=1×1÷2=;第二个三角形中:OA22=OA12+1=1+1+1,S2=OA1×1÷2=×1÷2=;第三个三角形中:OA32=OA22+1=1+1+1+1,S3=OA2×1÷2=×1÷2=;…∴第5个三角形的面积=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S n=.故答案为:,.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点D在AB上,AD=AC,AF⊥CD交CD于点E,交CB于点F,则CF的长是 1.5.解:连接DF,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AC=3,BC=4,∴AB==5,∵AD=AC=3,AF⊥CD,∴CE=DE,BD=AB﹣AD=2,∴CF=DF,在△ADF和△ACF中,,∴△ADF≌△ACF(SSS),∴∠ADF=∠ACF=90°,∴∠BDF=90°,设CF=DF=x,则BF=4﹣x,在Rt△BDF中,由勾股定理得:DF2+BD2=BF2,即x2+22=(4﹣x)2,解得:x=1.5;∴CF=1.5;故答案为:1.5.15.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图形,那么图中三角形面积之和与梯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用式子可表示为(a+b)(a+b)=ab×2+c2,整理后即为a2+b2=c2.解:梯形面积:(a+b)(a+b)=ab×2+c2,整理得:(a+b)2=2ab+c2,a2+2ab+b2=2ab+c2,a2+b2=c2,故答案为:(a+b)(a+b)=ab×2+c2;a2+b2=c2.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在△ABC中,AB=15,BC=14,AC=13,求△ABC的面积.某学习小组经过合作交流,给出了下面的解题思路,请你按照他们的解题思路完成解答过程.解:如图,在△ABC中,AB=15,BC=14,AC=13,设BD=x,则CD=14﹣x,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152﹣x2,AD2=AC2﹣CD2=132﹣(14﹣x)2,故152﹣x2=132﹣(14﹣x)2,解之得:x=9.∴AD=12.=BC•AD=×14×12=84.∴S△ABC17.学完了勾股定理后,张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有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香烟盒按照图1放置,从正前方看图1得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你能运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吗?赶紧试一试吧,相信你一定能行!(提示:连接AC、CF、AF)证明:连接AC、CF、AF.由上图我们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知,梯形的面积=(a+c)(a+c).从上图我们还发现梯形的面积=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ac+ac+b2.两者列成等式化简即可得:a2+c2=b2.18.在四边形ABCD中,AB=AD=8,∠A=60°,∠D=150°,四边形周长为32,求BC和CD的长度.解:如图,连接BD,由AB=AD,∠A=60°.则△ABD是等边三角形.即BD=8,∠1=60°.又∠1+∠2=150°,则∠2=90°.设BC=x,CD=16﹣x,由勾股定理得:x2=82+(16﹣x)2,解得x=10,16﹣x=6所以BC=10,CD=6.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BC,对角线AC⊥CD,点E在边BC上,且∠AEB=45°,CD=10.(1)求AB的长;(2)求EC的长.解:(1)在Rt△ACD中,∵∠D=60°,CD=10,∴AC=,∠DAC=30°,又∵AD∥BC,∵∠ACB=∠DAC=30°,∴在Rt△ACB中,AB=AC==.(2)在Rt△ABE中,∠AEB=45°,∴BE=AB=,由(1)可知,BC=AB==15,∴EC=BC﹣BE=.20.如图,点C在线段BD上,AC⊥BD,CA=CD,点E在线段CA上,且满足DE=AB,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1)求证:DE⊥AB;(2)若已知BC=a,AC=b,AB=c,设EF=x,则△ABD的面积用代数式可表示为;你能借助本题提供的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吗?试一试吧.(2)解:由题意知:S△ABD=S△BCE+S△ACD+S△ABE=a2+b2+cx,∵,∴.∴a2+b2=c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同步练习(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同步练习(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同步练习(2)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1)知识领航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斜边为c,那么a+b=c.即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赵爽的证法是一种面积证法,其中的依据是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赵爽弦图”表现了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它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

正因为此,这个图案被选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徽。

e线聚焦【例】如图所示,可以利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一个梯形.借助这个图形,你能用面积法来验证勾股定理吗?分析: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关键是要找到一些特殊图形(如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另一些特殊图形的面积,从而达到验证的目的.1解:此图可以这样理解,有三个Rt△其面积分别为ab,2111ab和c2.还有一个直角梯形,其面积为(a+b)(a+b). 222222由图形可知:12111 (a+b)(a+b)= ab+ab+c22222222222整理得(a+b)=2ab+c, a+b+2ab=2ab+c,∴ a+b=c .由此得到勾股定理.这正是美国第20任总统茄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2双基淘宝? 仔细读题,一定要选择最佳答案哟!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2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b=c222B.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b=cC.若 a、b、c是Rt△ABC的三边,?A?90?,则a+b=c222D.若 a、b、c是Rt△ABC的三边,?C?90?,则a+b=c 2. △ABC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b、c,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a?b?c B.a?b?c C.a?b?c D.a?b?c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边长为25 B.三角形周长为25S1 C.斜边长为5 D.三角形面积为20 4.在Rt?ABC中, ?C?90?,(1)如果a=3,b=4,则c= ;(2)如果a=6,b=8,则c= ;(3)如果a=5,b=12,则c= ; (4) 如果a=15,b=20,则c= .222222S2 S3 第5题图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勾股定理单元 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卷

人教版勾股定理单元 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卷

人教版勾股定理单元 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卷一、解答题1.已知ABC ∆中,90ACB ∠=︒,AC BC =,过顶点A 作射线AP .(1)当射线AP 在BAC ∠外部时,如图①,点D 在射线AP 上,连结CD 、BD ,已知21AD n =-,21AB n =+,2BD n =(1n >).①试证明ABD ∆是直角三角形;②求线段CD 的长.(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当射线AP 在BAC ∠内部时,如图②,过点B 作BD AP ⊥于点D ,连结CD ,请写出线段AD 、BD 、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菱形ABCD 中,∠BAD =60°,BD 是对角线,点E 、F 分别是边AB 、AD 上两个点,且满足AE =DF ,连接BF 与DE 相交于点G .(1)如图1,求∠BGD 的度数;(2)如图2,作CH ⊥BG 于H 点,求证:2GH =GB +DG ;(3)在满足(2)的条件下,且点H 在菱形内部,若GB =6,CH =43,求菱形ABCD 的面积.3.如图1,点E 是正方形ABCD 边CD 上任意一点,以DE 为边作正方形DEFG ,连接BF ,点M 是线段BF 中点,射线EM 与BC 交于点H ,连接CM .(1)请直接写出CM 和EM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把图1中的正方形DEFG 绕点D 顺时针旋转45︒,此时点F 恰好落在线段CD 上,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把图1中的正方形DEFG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此时点E 、G 恰好分别落在线段AD 、CD 上,连接CE ,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若2DG =,6AB =,直接写出CM 的长度.4.(已知:如图1,矩形OACB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6,0)、(0,10),点D 是y 轴上一点且坐标为(0,2),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AC ﹣CB 方向运动,到达点B 时运动停止.(1)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BPD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P 运动到线段CB 上时(如图2),将矩形OACB 沿OP 折叠,顶点B 恰好落在边AC 上点B ′位置,求此时点P 坐标;(3)在点P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BPD 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况?若存在,求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已知n 组正整数:第一组:3,4,5;第二组:8,6,10;第三组:15,8,17;第四组:24,10,26;第五组:35,12,37;第六组:48,14,50;…(1)是否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若存在,请写出这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是否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若可以,请说明理由;若不可以,请举出反例.6.在ABC ∆中,90ACB ∠=︒,6AC BC ==,点D 是AC 的中点,点E 是射线DC 上一点,DF DE ⊥于点D ,且DE DF =,连接CF ,作FH CF ⊥于点F ,交直线AB 于点H .(1)如图(1),当点E 在线段DC 上时,判断CF 和FH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2),当点E 在线段DC 的延长线上时,问题(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如果成立,请求出当ABC △和CFH △面积相等时,点E 与点C 之间的距离;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经过点C (a ,a ),且交x 轴于点A (m ,0),交y 轴于点B (0,n ),且m ,n 满足6m +(n ﹣12)2=0.(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及C 点坐标;(2)过点C 作CD ⊥AB 交x 轴于点D ,请在图1中画出图形,并求D 点的坐标;(3)如图2,点E (0,﹣2),点P 为射线AB 上一点,且∠CEP =45°,求点P 的坐标.8.如图,点A 是射线OE :y =x (x ≥0)上的一个动点,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B ,过点B 作OA 的平行线交∠AOB 的平分线于点C .(1)若OA =2,求点B 的坐标;(2)如图2,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CH ⊥OE 于点H ,求证:CG =CH .(3)①若点A 的坐标为(2,2),射线OC 与AB 交于点D ,在射线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ACP 与△BDC 全等,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3)①的条件下,在平面内另有三点P 1(2,2),P 2(2,22),P 3(2+2,2﹣2),请你判断也满足△ACP 与△BDC 全等的点是 .(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点)9.已知,矩形ABCD 中,AB =4cm ,BC =8cm ,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垂足为O .(1)如图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2)如图1,求AF 的长.(3)如图2,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FB 和△CDE 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 自A →F →B →A 停止,点Q 自C →D →E →C 停止.在运动过程中,点P 的速度为每秒1cm ,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问在运动的过程中,以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请求出运动时间t 和点Q 的速度;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 的速度为每秒0.8cm ,当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10.如图,己知Rt ABC ∆,90ACB ∠=︒,30BAC ∠=︒,斜边4AB =,ED 为AB 垂直平分线,且23DE =,连接DB ,DA .(1)直接写出BC =__________,AC =__________;(2)求证:ABD ∆是等边三角形;(3)如图,连接CD ,作BF CD ⊥,垂足为点F ,直接写出BF 的长;(4)P 是直线AC 上的一点,且13CP AC =,连接PE ,直接写出PE 的长. 11.(1)计算:1312248233⎛⎫-+÷ ⎪ ⎪⎝; (2)已知a 、b 、c 满足2|23|32(30)0a b c +-+--=.判断以a 、b 、c 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说明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并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2.如图,在ABC ∆中,90ACB ∠=︒,2BC AC =.(1)如图1,点D 在边BC 上,1CD =,5AD =ABD ∆的面积.(2)如图2,点F 在边AC 上,过点B 作BE BC ⊥,BE BC =,连结EF 交BC 于点M ,过点C 作CG EF ⊥,垂足为G ,连结BG .求证:2EG BG CG =+.13.Rt ABC ∆中,90CAB ∠=,4AC =,8AB =,M N 、分别是边AB 和CB 上的动点,在图中画出AN MN +值最小时的图形,并直接写出AN MN +的最小值为 .14.如图,△ABC 中,∠ACB =90°,AB =5cm ,BC =3cm ,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折线A ﹣C ﹣B ﹣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1)若点P 在AC 上,且满足PA =PB 时,求出此时t 的值;(2)若点P 恰好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求t 的值;(3)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当t 为何值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15.定义:如图1,平面上两条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AB 、CD 的距离分别为p 、q ,则称有序实数对(p ,q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0,0)的点有1个,即点O .(1)“距离坐标”为(1,0)的点有 个;(2)如图2,若点M 在过点O 且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l 上时,点M 的“距离坐标”为(p ,q ),且∠BOD = 150︒,请写出p 、q 的关系式并证明;(3)如图3,点M 的“距离坐标”为(1,3),且∠DOB = 30︒,求OM 的长.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8,BC=10,E 为CD 边上一点,将△ADE 沿AE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1)求BF 的长;(2)求CE 的长.17.如图,在两个等腰直角ABC 和CDE △中,∠ACB = ∠DCE=90°.(1)观察猜想:如图1,点E 在BC 上,线段AE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2)探究证明:把CDE △绕直角顶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把CDE △绕点C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C = BC=10,DE=12,当A 、E 、D 三点在直线上时,请直接写出 AD 的长.1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DC ,=60A ∠︒,点E 为AD 边上一点,连接CE ,BD . CE 与BD 交于点F ,且CE ∥AB .(1)求证:CED ADB ∠=∠;(2)若=8AB ,=6CE . 求BC 的长 .19.已知a ,b ,c 88a a -+-=|c ﹣17|+b 2﹣30b +225,(1)求a ,b ,c 的值;(2)试问以a ,b ,c 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求出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若不能构成三角形,请说明理由.20.我们规定,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广益值”等于第三边上的中线和这边一半的平方差.如图1,在ABC ∆中,AO 是BC 边上的中线,AB 与AC 的“广益值”就等于22AO BO -的值,可记为22AB AC OA BO ∇=-(1)在ABC ∆中,若90ACB ∠=︒,81AB AC ∇=,求AC 的值.(2)如图2,在ABC ∆中,12AB AC ==,120BAC ∠=︒,求AB AC ∇,BA BC ∇的值.(3)如图3,在ABC ∆中,AO 是BC 边上的中线,24ABC S ∆=,8AC =,64AB AC ∇=-,求BC 和AB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1)①详见解析;(2)222222CD n n =+-(1n >);(2)2AD BD CD -=,理由详见解析.【分析】(1)①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②过点C 作CE ⊥CD 交DB 的延长线于点E ,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证明∠3=∠4,∠1=∠E ,进而证明△ACD ≌△BCE ,求出DE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2)过点C 作CF ⊥C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F ,先证∠ACD=∠BCF ,再证△ACD ≌△BCF ,得CD=CF ,AD=BF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①∵()()()22222222212214AD BD n n n n n +=-+=-++()()22222211n n n =++=+ 又∵()2221AB n =+∴222AD BD AB +=∴△ABD 是直角三角形②如图①,过点C 作CE ⊥CD 交DB 的延长线于点E ,∵∠3+∠BCD=∠ACD=90°,∠4+∠BCD=∠DCE=90°∴∠3=∠4由①知△ABD 是直角三角形∴1290∠+∠=︒又∵290E ∠+∠=︒∴∠1=∠E在ACD ∆和BCE ∆中,A 34E AC BC ∠=∠⎧⎪∠=∠⎨⎪=⎩∴△ACD ≌△BCE∴CD CE =,AD BE =∴221DE BD BE BD AD n n =+=+=+-又∵CD CE =,90DCE ∠=︒ ∴由勾股定理得222DE CD DE CD =+=∴22CD =222222n n =+-(1n >) (2)AD 、BD 、CD 的数量关系为:2AD BD CD -=,理由如下:如图②,过点C 作CF ⊥C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F ,∵∠ACD=90°+∠5,∠BCF=90°+∠5∴∠ACD=∠BCF∵BD ⊥AD∴∠ADB=90°∴∠6+∠7=90°∵∠ACB=90°∴∠9=∠8=90°又∵∠6=∠8∴∠7=∠9ACD ∆和BCF ∆中97AC BCACD BCF ∠=∠⎧⎪=⎨⎪∠=∠⎩∴△ACD ≌△BCF∴CD=CF ,AD=BF又∵∠DCF=90° ∴由勾股定理得222DF CD CF CD =+=又DF=BF-BD=AD-BD∴2AD BD C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关键.2.(1)∠BGD =120°;(2)见解析;(3)S 四边形ABCD =263.【解析】【分析】(1)只要证明△DAE ≌△BDF ,推出∠ADE=∠DBF ,由∠EGB=∠GDB+∠GBD=∠GDB+∠ADE=60°,推出∠BGD=180°-∠BGE=120°;(2)如图3中,延长GE 到M ,使得GM=GB ,连接BD 、CG .由△MBD ≌△GBC ,推出DM=GC ,∠M=∠CGB=60°,由CH ⊥BG ,推出∠GCH=30°,推出CG=2GH ,由CG=DM=DG+GM=DG+GB ,即可证明2GH=DG+GB ;(3)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C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解:如图1﹣1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AB ,∵∠A =60°,∴△ABD 是等边三角形,∴AB =DB ,∠A =∠FDB =60°,在△DAE 和△BDF 中,AD BD A BDF AE DF =⎧⎪∠=∠⎨⎪=⎩,∴△DAE ≌△BDF ,∴∠ADE =∠DBF ,∵∠EGB =∠GDB+∠GBD =∠GDB+∠ADE =60°,∴∠BGD =180°﹣∠BGE =120°.(2)证明:如图1﹣2中,延长GE 到M ,使得GM =GB ,连接CG .∵∠MGB =60°,GM =GB ,∴△GMB 是等边三角形,∴∠MBG =∠DBC =60°,∴∠MBD =∠GBC ,在△MBD 和△GBC 中,MB GB MBD GBC BD BC =⎧⎪∠=∠⎨⎪=⎩,∴△MBD ≌△GBC ,∴DM =GC ,∠M =∠CGB =60°,∵CH ⊥BG ,∴∠GCH =30°,∴CG =2GH ,∵CG =DM =DG+GM =DG+GB ,∴2GH =DG+GB .(3)如图1﹣2中,由(2)可知,在Rt △CGH 中,CH =3GCH =30°, ∴tan30°=GH CH, ∴GH =4,∵BG =6,∴BH =2,在Rt △BCH 中,BC 22213BH CH +=∵△ABD ,△BDC 都是等边三角形,∴S 四边形ABCD =2•S △BCD =3×(2132=3.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30度角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1),CM ME CM EM =⊥;(2)见解析;(3)25CM =.【解析】【分析】(1)证明ΔFME ≌ΔAMH ,得到HM=EM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点A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 (3)如图3中,连接EC ,EM ,由(1)(2)可知,△CM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结论:CM =ME ,CM ⊥EM .理由:∵AD ∥EF ,AD ∥BC ,∴BC ∥EF ,∴∠EFM =∠HBM ,在△FME 和△BMH 中,EFM MBH FM BMFME BMH ∠=∠⎧⎪=⎨⎪∠=∠⎩∴△FME ≌△BMH (ASA ),∴HM =EM ,EF =BH ,∵CD =BC ,∴CE =CH ,∵∠HCE =90°,HM =EM ,∴CM =ME ,CM ⊥EM .(2)如图2,连接BD ,∵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DGF 是正方形,∴45,45FDE CBD ︒︒∠=∠=∴点B E D 、、在同一条直线上,∵90,90BCF BEF ︒︒∠=∠=,M 为BF 的中点,∴12CM BF =,12EM BF =,∴CM ME =, ∵45EFD ∠=︒,∴135EFC ∠=︒,∵CM FM ME ==,∴,MCF MFC MFE MEF ∠=∠∠=∠∴135MCF MEF ∠+∠=︒,∴36013513590CME ∠=︒-︒-︒=︒,∴CM ME ⊥.(3)如图3中,连接EC ,EM .由(1)(2)可知,△CM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2EC 26210+=∴CM =EM =2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4.(1)S=24(06)464(616)t t t <⎧⎨-+<<⎩(2)10,103⎛⎫ ⎪⎝⎭ (3)存在,(6,6)或(6,1027)- ,(6,272)【解析】【分析】(1)当P 在AC 段时,△BPD 的底BD 与高为固定值,求出此时面积;当P 在BC 段时,底边BD 为固定值,用t 表示出高,即可列出S 与t 的关系式;(2)当点B 的对应点B ′恰好落在AC 边上时,设P (m ,10),则PB=PB ′=m ,由勾股定理得m 2=22+(6-m )2,即可求出此时P 坐标;(3)存在,分别以BD ,DP ,BP 为底边三种情况考虑,利用勾股定理及图形与坐标性质求出P 坐标即可.【详解】解:(1)∵A ,B 的坐标分别是(6,0)、(0,10),∴OA=6,OB=10,当点P 在线段AC 上时,OD=2,BD=OB-OD=10-2=8,高为6,∴S=12×8×6=24; 当点P 在线段BC 上时,BD=8,高为6+10-t=16-t , ∴S=12×8×(16-t )=-4t+64; ∴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40t 6S 4t 64(6t 16)<≤⎧=⎨-+<<⎩();(2)设P (m ,10),则PB=PB ′=m ,如图1,∵OB′=OB=10,OA=6,∴AB′=22OB OA-'=8,∴B′C=10-8=2,∵PC=6-m,∴m2=22+(6-m)2,解得m=10 3则此时点P的坐标是(103,10);(3)存在,理由为:若△BDP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2,①当BD=BP1=OB-OD=10-2=8,在Rt△BCP1中,BP1=8,BC=6,根据勾股定理得:CP1228627-=∴AP1=10−7,即P1(6,10-27②当BP2=DP2时,此时P2(6,6);③当DB=DP3=8时,在Rt△DEP3中,DE=6,根据勾股定理得:P3228627-=,∴AP3=AE+EP3=7+2,即P3(6,27),综上,满足题意的P坐标为(6,6)或(6,10-276,7+2).【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和方程思想的运用.5.(1)不存在,见解析;(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这n 组正整数符合规律m 2-1,2m ,m 2+1(m≥2,且m 为整数).分三种情况:m 2-1=71;2m=71;m 2+1=71;进行讨论即可求解;(2)由于(m 2-1) 2+(2m ) 2=m 4+2m 2+1=(m 2+1)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不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可知,这n 组正整数符合规律21m -,2m ,21m +(2m ≥,且m 为整数). 若2171m -=,则272m =,此时m 不符合题意;若271m =,则35.5,m =,此时m 不符合题意;若2171m +=,则270m =,此时m 不符合题意,所以不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理由如下:对于一组数:21m -,2m ,21m +(2m ≥,且m 为整数).因为2224222(1)(2)21(1)m m m m m -+=++=+所以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1m -,2m ,21m +(2m ≥,且m 为整数),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因为当2m ≥,且m 为整数时,2m 表示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21m -,21m +均为正整数,所以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注意分类思想的应用6.(1)CF FH =,证明见解析;(2)依然成立,点E 与点C 之间的距离为3.理由见解析.【分析】(1)做辅助线,通过已知条件证得ADG 与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出CEF FGH ≌,利用全等的性质即可得到CF FH =.(2)设AH ,DF 交于点G ,可根据ASA 证明△FCE ≌△HFG ,从而得到CF FH =,当ABC △和CFH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他们面积相等时,6CF AC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DE 、CE 的长,即可求出CE 的长,即可求得点E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详解】(1)CF FH =证明:延长DF 交AB 于点G∵在ABC △中,90ACB ∠=︒,6AC BC ==,∴45A B ∠=∠=︒∵DF DE ⊥于点D ,且DE DF =,∴90EDF ∠=︒,ADG 与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AGD DEF ∠=∠=︒,AD DG =,90DCF CFD ∠+∠=︒,∴135CEF FGH ∠=∠=︒,∵点D 是AC 的中点,∴132CD AD AC ===,∴CD DG = ∴CE FG =∵FH CF ⊥于点F ,∴90CFG ∠=︒,∴90GFH CFD ∠+∠=︒∴DCF GFH ∠=∠∴CEF FGH ≌∴CF FH =;(2)依然成立理由:设AH ,DF 交于点G ,由题意可得出:DF=DE ,∴∠DFE=∠DEF=45°,∵AC=BC ,∴∠A=∠CBA=45°,∵DF ∥BC ,∴∠CBA=∠FGB=45°,∴∠FGH=∠CEF=45°,∵点D 为AC 的中点,DF ∥BC ,∴DG=12BC,DC=12AC , ∴DG=DC ,∴EC=GF ,∵∠DFC=∠FCB ,∴∠GFH=∠FCE ,在△FCE 和△HFG 中CEF FGH EC GFECF GFH ∠=∠⎧⎪=⎨⎪∠=∠⎩, ∴△FCE ≌△HFG(ASA),∴HF=FC.由(1)可知ABC △和CFH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他们面积相等时,6CF AC ==. ∴2233DE DF CF CD ==-=∴333CE DE DC =-=-∴点E 与点C 之间的距离为33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学会利用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7.(1)y =-2x +12,点C 坐标(4,4);(2)画图形见解析,点D 坐标(-4,0);(3)点P 的坐标(143-,643) 【分析】(1)由已知的等式可求得m 、n 的值,于是可得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把点C 的坐标代入可求得a 的值,由此即得答案;(2)画出图象,由CD ⊥AB 知1AB CD k k =-可设出直线CD 的解析式,再把点C 代入可得CD 的解析式,进一步可求D 点坐标;(3)如图2,取点F (-2,8),易证明CE ⊥CF 且CE =CF ,于是得∠PEC =45°,进一步求出直线EF 的解析式,再与直线AB 联立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即为点P .【详解】解:(16m -n ﹣12)2=0,∴m =6,n =12,∴A (6,0),B (0,1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则有1260bk b=⎧⎨+=⎩,解得212kb=-⎧⎨=⎩,∴直线AB解析式为y=-2x+12,∵直线AB过点C(a,a),∴a=-2a+12,∴a=4,∴点C坐标(4,4).(2)过点C作CD⊥AB交x轴于点D,如图1所示,设直线CD解析式为y=12x+b′,把点C(4,4)代入得到b′=2,∴直线CD解析式为y=12x+2,∴点D坐标(-4,0).(3)如图2中,取点F(-2,8),作直线EF交直线AB于P,图2∵直线EC解析式为y=32x-2,直线CF解析式为y=-23x+203,∵32×(-23)=-1,∴直线CE⊥CF,∵EC=13CF=13∴EC=CF,∴△F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EC=45°,∵直线FE解析式为y=-5x-2,由21252y xy x=-+⎧⎨=--⎩解得143643xy⎧=-⎪⎪⎨⎪=⎪⎩,∴点P的坐标为(1464,33 -).【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综合考查了坐标系中两直线的垂直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和求特殊角度下的直线解析式,并综合了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坐标系中两直线垂直满足121k k=-,一次函数的交点与对应方程组的解的关系.其中,第(3)小题是本题的难点,寻找到点F(-2,8)是解题的突破口. 8.(1)(5,0);(2)见解析;(3)①P(4,2),②满足△ACP与△BDC全等的点是P1、P2,P3.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以假设A(a,a)(a>0),根据AB2+OB2=OA2,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证明CH=CF,CG=CF即可解决问题;(3)①如图3中,在BC的延长线上取点P,使得CP=DB,连接AP.只要证明△ACP≌△CDB(SAS),△A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②根据SAS即可判断满足△ACP与△BDC全等的点是P1、P2,P3;【详解】解:(1)∵点A在射线y=x(x≥0)上,故可以假设A(a,a)(a>0),∵AB⊥x轴,∴AB=OB=a,即△AB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OB2=OA2,∴a2+a2=()2,解得a=5,∴点B坐标为(5,0).(2)如图2中,作CF⊥x轴于F.∵OC平分∠AOB,CH⊥OE,∴CH=CF,∵△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45°,∵BC∥OE,∴∠CBG=∠AOB=45°,得到BC平分∠ABF,∵CG⊥BA,CF⊥BF,∴CG=CF,∴CG=CH.(3)①如图3中,在BC的延长线上取点P,使得CP=DB,连接AP.由(2)可知AC平分∠DAE,∴∠DAC=12∠DAE=12(180°﹣45°)=67.5°,由OC平分∠AOB得到∠DOB=12∠AOB=22.5°,∴∠ADC=∠ODB=90°﹣22.5°=67.5°,∴∠ADC=∠DAC=67.5°,∴AC=DC,∠BDC=∠OBD+∠DOB=90°+22.5°=112.5°,∠ACD=180°﹣∠CAD﹣∠ADC=180°﹣67.5°﹣67.5°=45°,∠OCB=45°﹣22.5°=22.5°,∠ACP=180°﹣∠ACD﹣∠OCB=180°﹣45°﹣22.5°=112.5°,在△ACP和△CDB中,AC ADACP DB CP DB=⎧⎪∠=∠⎨⎪=⎩,∴△ACP≌△CDB(SAS),∴∠CAP=∠DCB=22.5°,∴∠BAP=∠CAP+∠DAC=22.5°+67.5°=90°,∴△A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AB=OB=2,∴P(4,2).②满足△ACP与△BDC全等的点是P1、P2,P3.理由:如图4中,由题意:AP1=BD,AC=CD,∠CAP1=∠CDB,根据SAS可得△CAP1≌△CDB;AP2=BD,AC=CD,∠CAP2=∠CDB,根据SAS可得△CAP2≌△CDB;AC=CD,∠ACP3=∠BDC,BD=CP3根据SAS可得△CAP3≌△DCB;故答案为P1、P2,P3.【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9.(1)证明见解析;(2)AF=5cm;(3)①有可能是矩形,P点运动的时间是8,Q的速度是0.5cm/s;②t=203.【解析】【分析】(1)证△AEO≌△CFO,推出OE=OF,根据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设AF=CF=a,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关于a的方程,求出即可;(3)①只有当P运动到B点,Q运动到D点时,以A、P、C、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矩形,求出时间t,即可求出答案;②分为三种情况,P在AF上,P在BF上,P在AB 上,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即可.【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EO=∠CFO,∵AC的垂直平分线EF,∴AO=OC,AC⊥EF,在△AEO和△CFO中∵AEO CFOAOE COF AO OC∠∠⎧⎪∠∠⎨⎪⎩===,∴△AEO≌△CFO(AAS),∴OE=OF,∵OA=O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C⊥EF,∴平行四边形AECF是菱形;(2)解:设AF=acm,∵四边形AECF是菱形,∴AF=CF=acm,∵BC=8cm,∴BF=(8﹣a)cm,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42+(8﹣a)2=a2,a=5,即AF=5cm;(3)解:①在运动过程中,以A、P、C、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矩形,只有当P运动到B点,Q运动到D点时,以A、P、C、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矩形,P点运动的时间是:(5+3)÷1=8,Q的速度是:4÷8=0.5,即Q的速度是0.5cm/s;②分为三种情况:第一、P在AF上,∵P的速度是1cm/s,而Q的速度是0.8cm/s,∴Q只能再CD上,此时当A、P、C、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第二、当P在BF上时,Q在CD或DE上,只有当Q在DE上时,当A、P、C、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才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如图,∵AQ=8﹣(0.8t﹣4),CP=5+(t﹣5),∴8﹣(0.8t﹣4)=5+(t﹣5),t=203,第三情况:当P 在AB 上时,Q 在DE 或CE 上,此时当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即t =203.【点睛】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用了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10.(1)2,232)证明见解析(3)2217(423221【分析】(1)根据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2,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 的长; (2)由ED 为AB 垂直平分线可得DB=DA ,在Rt △BDE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BD=4,可得BD=2BE ,故∠BDE 为60°,即可证明ABD ∆是等边三角形;(3)由(1)(2)可知,=23AC AD=4,进而可求得CD 的长,再由等积法可得BCD ACD ACBD S S S =+四边形,代入求解即可;(4)分点P 在线段AC 上和AC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AC 于点Q ,构造Rt △PQE ,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Rt ABC ∆,90ACB ∠=︒,30BAC ∠=︒,斜边4AB =,∴122BC AB ==,∴22=23AC AB BC =- (2)∵ED 为AB 垂直平分线,∴ADB=DA ,在Rt △BDE 中,∵122BE AE AB ===,23DE = ∴22=4BD BE DE =+,∴BD=2BE ,∴∠BDE 为60°,∴ABD ∆为等边三角形;(3))由(1)(2)可知,=23AC ,AD=4, ∴22=27CD AC AD =+∵BCD ACD ACBD S S S =+四边形,∴111()222BC AD AC AC AD BF CD +⨯=⨯+⨯, ∴2217BF =; (4)分点P 在线段AC 上和AC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 如图,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AC 于点Q ,∵AE=2,∠BAC=30°,∴EQ=1,∵=23AC ,∴=3CQ QA =,①若点P 在线段AC 上, 则23=333PQ CQ CP =-=, ∴22233PE PQ EQ =+; ②若点P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 则253333PQ CQ CP =+=, ∴22221=3PE PQ EQ =+; 综上,PE 23221.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解题的关键一是能用等积法表示并求出BF 的长,二是对点P 的位置要分情况进行讨论.11.(1)423;(2)以a 、b 、c 为边能构成三角形,此三角形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6【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除法法则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偶次方、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 、b 、c 的值,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求出面积即可.【详解】解:(1)⎛÷ ⎝=÷=÷ =423; (2)以a 、b 、c 为边能构成三角形,此三角形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a 、b 、c 满足2|a (c 0-=,∴a ﹣=0,﹣b =0,c 0,∴a =,b =,c∵,,∴以a 、b 、c 为边能组成三角形,∵a =,b =,c∴a 2+b 2=c 2,∴以a 、b 、c 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是a 和b ,则此三角形的面积是12⨯. 【点睛】此题考查了计算能力,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除法法则和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偶次方、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1)3;(2)见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进而可得BC 与B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过点B 作BH ⊥BG 交EF 于点H ,如图3,则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CBG =∠EBH ,由已知易得BE ∥AC ,于是∠E =∠EFC ,由于CG EF ⊥,90ACB ∠=︒,则根据余角的性质得∠EFC =∠BCG ,于是可得∠E =∠BCG ,然后根据ASA 可证△BCG ≌△BEH ,可得BG =BH ,CG =EH ,从而△BG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即可证得结论.【详解】解:(1)在△ACD 中,∵90ACB ∠=︒,1CD =,AD =∴2AC ==,∵2BC AC =,∴BC=4,BD =3,∴1132322ABD S BD AC ∆=⋅=⨯⨯=;(2)过点B 作BH ⊥BG 交EF 于点H ,如图3,则∠CBG +∠CBH =90°,∵BE BC ⊥,∴∠EBH +∠CBH =90°,∴∠CBG =∠EBH ,∵BE BC ⊥,90ACB ∠=︒,∴BE ∥AC ,∴∠E =∠EFC ,∵CG EF ⊥,90ACB ∠=︒,∴∠EFC +∠FCG =90°,∠BCG +∠FCG =90°,∴∠EFC =∠BCG ,∴∠E =∠BCG ,在△BCG 和△BEH 中,∵∠CBG =∠EBH ,BC=BE ,∠BCG =∠E ,∴△BCG ≌△BEH (ASA ), ∴BG =BH ,CG =EH , ∴222GH BG BH BG =+=,∴2EG GH EH BG CG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余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3.作图见解析,325【分析】作A 点关于BC 的对称点A',A'A 与BC 交于点H ,再作A'M ⊥AB 于点M ,与BC 交于点N ,此时AN+MN 最小,连接AN ,首先用等积法求出AH 的长,易证△ACH ≌△A'NH ,可得A'N=AC=4,然后设NM=x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NM 的长,A'M 的长即为AN+MN 的最小值.【详解】如图,作A 点关于BC 的对称点A',A'A 与BC 交于点H ,再作A'M ⊥AB 于点M ,与BC 交于点N ,此时AN+MN 最小,最小值为A'M 的长.连接AN ,在Rt △ABC 中,AC=4,AB=8,∴2222AB AC =84=45++∵11AB AC=BC AH 22⋅⋅∴∵CA ⊥AB ,A 'M ⊥AB ,∴CA ∥A 'M∴∠C=∠A 'NH ,由对称的性质可得AH=A 'H ,∠AHC=∠A'HN=90°,AN=A'N在△ACH 和△A'NH 中,∵∠C=∠A 'NH ,∠AHC=∠A'HN ,AH=A 'H ,∴△ACH ≌△A'NH (AAS )∴A'N=AC=4=AN ,设NM=x ,在Rt △AMN 中,AM 2=AN 2-NM 2=222416-=-x x在Rt △AA'M 中,AA'=2AH=5,A 'M=A 'N+NM=4+x∴AM 2=AA '2-A 'M 2=()224-+⎝⎭x∴()2224=16-+-⎝⎭x x 解得125x = 此时AN MN +的最小值=A'M=A'N+NM=4+125=325 【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4.(1)2516;(2)83t =或6;(3)当153,5,210t =或194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分析】(1)设存在点P ,使得PA PB =,此时2PA PB t ==,42PC t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当点P 在CAB ∠的平分线上时,如图1,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此时72BP t =-,24PE PC t ==-,541BE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3)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4AC cm =,根据题意得:2AP t =,当P 在AC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得到PC BC =,即423t -=,求得12t =,当P 在AB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若CP PB =,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2,过P 作PE BC ⊥于E ,求得194t =,若PB BC =,即2343t --=,解得5t =,PC BC =③,如图3,过C 作CF AB ⊥于F ,由射影定理得;2BC BF AB =⋅,列方程2234352t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在Rt ABC 中,5AB cm =,3BC cm =,4AC cm ∴=, (1)设存在点P ,使得PA PB =,此时2PA PB t ==,42PC t =-,在Rt PCB 中,222PC CB PB +=,即:222(42)3(2)t t -+=, 解得:2516t =, ∴当2516t =时,PA PB =; (2)当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时,如图1,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此时72BP t =-,24PE PC t ==-,541BE =-=,在Rt BEP 中,222PE BE BP +=,即:222(24)1(72)t t -+=-,解得:83t =, 当6t =时,点P 与A 重合,也符合条件,∴当83t =或6时,P 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 (3)根据题意得:2AP t =,当P 在AC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PC BC ∴=,即423t -=,12t ∴=, 当P 在AB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CP PB =①,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2,过P 作PE BC ⊥于E ,1322BE BC ∴==, 12PB AB ∴=,即52342t --=,解得:194t =, PB BC =②,即2343t --=,解得:5t =,PC BC =③,如图3,过C 作CF AB ⊥于F ,12BF BP ∴=, 90ACB ∠=︒,由射影定理得;2BC BF AB =⋅,即2234352t --=⨯, 解得:5310t =, ∴当15319,5,2104t =或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面积,难度适中.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3)题的关键.15.(1)2;(2)32q p =;(3)27OM =【分析】(1)根据“距离坐标”的定义结合图形判断即可;(2)过M 作MN ⊥CD 于N ,根据已知得出MN q =,OM p =,求出∠MON =60°,根据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2232MN MO NO p =-=即可解决问题;(3)分别作点M 关于AB 、CD 的对称点F 、E ,连接EF 、OE 、OF ,连接MF 、ME 分别交AB 、CD 于P 点、Q 点,首先证明OM OE OF EF ===,求出2MF =,23ME =,然后过F 作FG QM ⊥,交QM 延长线于G ,根据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1FG =,3MG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 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在直线CD 上,且在点O 的两侧各有一个,共2个,故答案为:2;(2)过M 作MN CD ⊥于N ,∵直线l AB ⊥于O ,150BOD ∠=︒,∴60MON ∠=︒,∵MN q =,OM p =,∴1122NO MO p ==, ∴2232MN MO NO p =-=, ∴3q p =; (3)分别作点M 关于AB 、CD 的对称点F 、E ,连接EF 、OE 、OF ,连接MF 、ME 分别交AB 、CD 于P 点、Q 点.∴OFP OMP △≌△,OEQ OMQ △≌△,∴FOP MOP ∠=∠,EOQ MOQ ∠=∠,OM OE OF ==,∴260EOF BOD ∠=∠=︒,∴△OEF 是等边三角形,∴OM OE OF EF ===,∵1MP =,3MQ =, ∴2MF =,23ME =,∵30BOD ∠=︒,∴150PMQ ∠=︒,过F 作FG QM ⊥,交QM 延长线于G ,∴30FMG ∠=︒,在Rt FMG △中,112FG MF ==,则3MG =, 在Rt EGF 中,1FG =,33EG ME MG =+=, ∴22(33)127EF =+=,∴27OM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应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新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1)BF 长为6;(2)CE 长为3,详细过程见解析.【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及翻折可知,∠B=90°,AF=AD=10,且AB=8,在Rt △ABF 中,可由勾股定理求出BF 的长;(2)设CE=x ,根据翻折可知,EF=DE=8-x ,由(1)可知BF=6,则CF=4,在Rt △CEF 中,可由勾股定理求出CE 的长.【详解】解:(1)∵四边形ABCD 为矩形,∴∠B=90°,且AD=BC=10,又∵AFE 是由ADE 沿AE 翻折得到的,∴AF=AD=10,又∵AB=8,在Rt △AB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BF=AF -AB =10-8=6,故BF 的长为6.(2)设CE=x ,∵四边形ABCD 为矩形,∴CD=AB=8,∠C=90°,DE=CD-CE=8-x ,又∵△AFE 是由△ADE 沿AE 翻折得到的,∴FE=DE=8-x ,由(1)知:BF=6,故CF=BC-BF=10-6=4,在Rt △CE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CF +CE =EF ,∴2224+x =(8-x),解得:x=3,故CE 的长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本题的关键.17.(1)AE BD =,AE BD ⊥;(2)成立,理由见解析;(3)14或2.【分析】(1)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得AC BC =,CE CD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AE BD =,EAC DBC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量代换即可得90AHD ∠=︒,由此即可得;(2)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AE BD =,EAC DBC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90EAC AOC ∠+∠=︒,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可得90BOH DBC ∠∠+=︒,从而可得90OHB ∠=︒,由此即可得;(3)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再分①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E 位于中间,②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D 位于中间两种情况,结合(1)(2)的结论,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详解】(1)AE BD =,AE BD ⊥,理由如下:如图1,延长AE 交BD 于H ,由题意得:AC BC =,90ACE BCD ∠=∠=︒,CE CD =,∴()ACE BCD SAS ≅,∴AE BD =,EAC DBC ∠=∠,∵90DBC BDC ∠+∠=︒,∴90EAC BDC ∠+∠=︒,∴0)9018(EAC BD A D C H ∠+∠∠︒==-︒,即AE BD ⊥,故答案为:AE BD =,AE BD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同步练习5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同步练习5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班级 姓名 号次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在△ABC 中,∠B=90°,∠A 、∠B 、∠C 对边分别为a 、b 、c ,则a 、b 、c 的关系是( )A .c 2=a 2+b 2B .b 2=a 2+c 2C .a 2=c 2+b 2D .b=a+c 2.如图中字母A 所表示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12B.48C.96D.1443.小明量得家里新购置的彩电屏幕的长为58cm,宽为46cm,则这台电视机的尺寸(即电视机屏幕的对角线长)是 ( )A. 9英寸(23cm)B. 21英寸(54cm)C. 29英寸(74cm)D.34英寸(87cm) 4.如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则图中四边形的面积为( )A. 25B. 12.5C. 9D. 8.55.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挖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 ,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 ,10分钟之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A. 50cmB. 80cmC. 100cmD. 140cm 6.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 ) A .5 B .25 C .7 D .5或7 7.如图,数轴上的点A 所表示的数为x ,则x 的值为( )A B . C .2 D .-28.如果在△ABC 中,AB=13,AC=15,高AD=12,那么BC 的长为( )A. 14B. 14或4C. 8D. 4和89.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离岸边1.5m 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m,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如果竿顶和岸边的水平面刚好相齐,那么河水的深度为( ).A. 2mB. 2.5cmC. 2.25mD. 3m10.某市在旧城改造中,为美化环境,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 A. 150a 元 B. 225a 元 C. 300a 元 D. 450a 元 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1.在Rt △ABC 中,∠C=90°,若a=5,c=13,则b= ,=∆ABC S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同步练习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同步练习1

图1E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同步练习11已知:如图1,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D=BE,AC∥DF,BC∥EF. 求证:AC=DF.2已知:如图2,BE⊥AC,DF⊥AC,垂足分别是E ﹨F,O 是BD 的中点. 求证:BE=DF.3已知:如图3, AB=DE,BC=EF,AF=CD. 求证:AB∥DE, BC∥EF.4已知:如图4, AB=AD,AC=AE, ∠BAD=∠CAE.求证:. ∠B=∠D.5已知:如图5, AD=AE,点D ﹨E 在BC 上,BD=CE,∠ADE=∠AED.求证: ⊿ABE≌⊿ACD6已知:如图6, 已知AC ﹨BD 相交于点O ,AB∥CD, OA=OC.图5D求证: AB=CD7已知:如图7,已知AC∥DF,BC=EF,∠C=∠F.求证: ⊿ABC≌⊿DEF.8已知:如图8,已知AC=AE,AB=AD.求证: OB=OD.9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1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 1+S2+S3+S4= .S4S3S2S1图1L321图6C图7F(1)请你分别观察a ﹨b ﹨c 与n (n >1)之间的关系,并分别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a ﹨b ﹨c :a= ,b= ,c= ; (2)猜想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是否 为直角三角形,并验证你的猜想.11分析:这是一道结论开放题,据题意经过分析,符合要求的点C 有多个,如图2所示,1C ,2C ,3C ,4C ,5C ,6C 都是符合要求的点.参考答案1思路分析:要证明AC=DF,则需要证明⊿ABC≌⊿DEF.在⊿ABC和⊿DEF中,由AC∥DF可得∠CAB=∠FDE, 由BC∥EF可得∠CBA=∠FED,现已证两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角相等,所以考虑夹边,用ASA,证明⊿ABC≌⊿DEF.由已知AD=BE可得:AD+DB=BE+DB,即AB=DE,命题得证.2思路分析:要证明BE=DF,则需要证明⊿BOE≌⊿DOF.在⊿BOE和⊿DOF中,由BE⊥AC,DF⊥AC可得∠BEO=∠DFO=90°,∠BOE=∠DOF,现已证两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角相等,所以考虑其中一组对应角的对边,用AAS,证明⊿BOE≌⊿DOF.由已知O是BD的中点可得:OB=OD,条件已具备,命题得证.3思路分析:要证明AB∥DE, BC∥EF,则需要证明∠A=∠D,∠BCA=∠EFD,由此只需要证明⊿ABC≌⊿DEF.在⊿ABC和⊿DEF中,已知AB=DE,BC=EF,即两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相等,因此,只需证明边AC=DF,用SSS证明⊿ABC≌⊿DEF.由已知AF=CD,根据等式性质得:AF+CF=CD+CF,即AC=DF,命题得证.4思路分析:要证明∠B=∠D,只需要证明⊿ABC≌⊿ADE.在⊿ABC和⊿ADE中,已知AB=AD, AC=AE,即两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相等,因此,只需证明两条已知边的夹角相等,用SAS证明⊿ABC≌⊿ADE.由已知∠BAD=∠CAE,根据等式性质得:∠BAD+∠DAC=∠CAE+∠DAC,即∠BAC=∠DAE,命题得证.5思路分析:要证明⊿ABE≌⊿ACD,在⊿ABE和⊿ACD中,已知AD =AE, ∠ADE=∠AED即相邻的一角一边对应相等,因此,只需证明∠ADE与∠AED的另一邻边相等即可,用SAS证明⊿ABE≌⊿ACD.由已知BD=CE可得:BD+DE=CE+DE,即BE=CD,命题得证.6思路分析:要证明AB=CD,则需要证明⊿ABO≌⊿CDO.在⊿ABO和⊿CDO中,已知OA =OC, ∠AOB=∠COD即相邻的一角一边对应相等,因此,只需证明OA与OC的另一邻角相等即可,用ASA证明⊿ABO≌⊿CDO.由已知AB∥CD可得:∠A=∠C,命题得证.7思路分析:要证明⊿ABC≌⊿DEF,在⊿ABC和⊿DEF中,已知BC =EF, ∠C=∠F,即相邻的一角一边对应相等,因此,只需证明已知边的对角相等(∠A=∠EDF)即可,从而用AAS证明⊿ABC≌⊿DEF.由已知AC∥DF可得:∠A=∠EDF,命题得证.8思路分析:要证明OB=OD,则需要证明⊿BOE≌⊿DOC,已知一边和它的对角相等,即由AC=AE,AB=AD可得BE=DC,对顶角∠BOE=∠DOC,从而只要证明另一组角相等(∠B=∠D)即可.要证明∠B=∠D,只需要证明⊿ABC≌⊿ADE,因为题中已知AC=AE,AB=AD,∠A是公共角,所以⊿BOE≌⊿DOC,∠B=∠D得证,从而命题得证.9分析: 经过观察图形,可以看出正放着正方形面积与斜放置的正方形之间关系为: S1+S2=1;S 2+S3=2; S3+S4=3;这样数形结合可把问题解决.图4EDCBA图3ED图2图2解: S 1代表的面积为S 1的正方形边长的平方, S 2代表的面积为S 2的正方形边长的平方,所以S 1+S 2=斜放置的正方形面积为1;同理S 3+S 4=斜放置的正方形面积为3,故S 1+S 2+S 3+S 4=1+3=4. 10分析:解:(1)12-n ;2n ;12+n(2)猜想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验证:由于124122)1(24224222++=++-=+-n n n n n n n为边、、,所以,以,即)()所以(c b a c b a n n n n n n 222222222422121,12)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1如图2所示,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以线段AB (A ,B 为格点)为一条直角边任1C 意画一个Rt△ABC,且点C 为格点,并求出以BC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解:画出的Rt△ABC 如图2中所示,41624222+=+=BC =20,所以以BC 为边的正方形面积为20.。

2022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同步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2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同步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C 都在格点上,AD ⊥BC 于点D ,则AD 的长为( )A B .2 C D .3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5,11,12B .4,5,6C .4,6,8D .5,12,13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cm ,周长为12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A .24cmB .25cmC .26cmD .212cm4、下列三个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3,3,B.4,8,C.6,8,10 D.5,5,5( )A B.2 C.4D.86、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4的正方体表面从点A出发,爬到点B,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最短的,则AC的长为()A.B.4 C.D.7、下列各组数据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的一组是()A.1,2,3 B.4,5,6 C.5,12,13 D.13,14,158、如图,在△ABC中,AB=12,BC=13,AC=5,则BC边上的高AD为()A.3 B.4 C.6013D.4.89、如图,这是“赵爽弦图”,△ABH,△BCG,△CDF,△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EF=1,AH=3,那么AB等于()A.4 B.5 C.9 D.1010、如图,一支铅笔放在圆柱体笔筒中,笔筒的内部底面直径是9cm,内壁高12cm.若这支铅笔长为18cm,则这只铅笔在笔筒外面部分长度不可能的是()A.3cm B.5cm C.6cm D.8cm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有阴影四边形都是正方形,两个空白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且A、B、C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2、4、5,则正方形D的面积为__________.2、如图,等腰△ABC中,AB=AC BC BD是AC边上的中线,G是△ABC的重心,则GD=___.3、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点A、C、D在同一直线上,AE与BC交于点F,若AB=14cm,则AF =_____cm .4、由于木质衣架没有柔性,在挂置衣服的时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设计了一种衣架,在使用时能轻易收拢,然后套进衣服后松开即可.如图2,衣架杆18cm OA OB ==,若衣架收拢时,60AOB ∠=︒,如图1,若衣架打开时,120AOB ∠=︒,则此时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扩大了________cm .5、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1的正方体表面从点A 出发,经过3个面爬到点B ,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最短的,则AC 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若实数b 的立方根为2,且实数a ,b ,c 2(4)8b a c +-+=.(1)求23a b c -+的值;(2)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1)如图1,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于点O .判断AB 2+CD 2与AD 2+BC 2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B和斜边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M和正方形ACEN,连接BN,CM,交点为O.①判断CM,BN的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连接MN.若AB=2,BC=3,请直接写出MN的长.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②在图②中画出一个面积是8的正方形.4、一架梯子长13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5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7米到C,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5、图形的翻折就是将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轴折叠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加河学校141班 《17.1.1 勾股定理(1)》课堂练习小卷 姓名 一 、温故知新: 1、填空①含有一个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 ②已知Rt △ABC 中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则S △ABC = 。

③在Rt △ABC 中,已知∠A =30°,∠C =90°,直角边BC =2,则斜边AB = 。

2. 分别求出下式中的x 的值:①x 2=5 ② (x -2)2=5 ③ (2x -1)2=9二、新知应用1. △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c b a =+ B.c b a >+ C.c b a <+ D.222c b a =+2、在Rt △ABC ,∠C=90°(1)已知a=b=5,求c (2)已知a=1,c=2, 求b (3)已知c=17,b=8, 求a3、(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多少? (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多少?4、已知: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是6cm 。

⑴求等边△ABC 的高。

⑵求S △ABC三、当堂检测 1、在Rt △ABC 中,∠C=90°①若a=6,b=8,则c=______;②若a=15,c=25,则b=_____;③若c=61,b=60,则a=_____。

④若a ∶b=3∶4,c=10则S Rt △ABC =________。

2、一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6,斜边长比另一直角边长大2,则斜边的长为 。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12cm,则第三边的为 。

4、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边长为25 B .三角形周长为25 C .斜边长为5 D .三角形面积为20 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56 B 、48C 、40D 、327、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是10,底边长是16,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乌加河学校141班 《17.1.2勾股定理(2)》课堂练习小卷 姓名CAB D一.温故知新1、勾股定理的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 那么________2、填空:在Rt △ABC 中,∠c=090(1)若a=6,c=10,则b=_____ (2)若a=40,b=9,则c=____ (3)若c=25,b=15,则a=______4)若∠A=45°,AB=10,则BC=___,AC=_____ (5) 若∠A=30°,b=6,则a=_____,c=______。

二、新知应用1、如图,山坡上两株树木之间的坡面距离是米,则这两株树之间的垂直距离是 米,水平距离是 米。

2、一个大树高8米,折断后大树顶端落在离大树底端2米处,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3、如图,一根12米高的电线杆两侧各用15米的铁丝固定,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是 。

4.如图,原计划从A 地经C 地到B 地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后因技术攻关,可以打隧道由A 地到B 地直接修建,已知高速公路一公里造价为300万元,隧道总长为2公里,隧道造价为500万元,AC=80公里,BC=60公里,则改建后可省工程费用是多少?三、课堂检测1.如图,欲测量松花江的宽度,沿江岸取B 、C 两点,在江对岸取一点A ,使AC 垂直江岸,测得BC=50米,∠B=60°,则江面的宽度为 。

2.有一个边长为1米正方形的洞口,想用一个圆形盖去盖住这个洞口,则圆形盖半径至少为 米。

3、一根32厘米的绳子被折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钉在P 、Q 两点,PQ=16厘米,且RP ⊥PQ ,则RQ= 厘米。

4、如图3,分别以Rt △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 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容易得出S 1、S 2、S 3 之间有的关系式 .5、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AB 于D ,AC =20,BC =15,DB =9。

(1)求DC 的长。

(2)求AB 的长。

(3)⊿ABC 的面积;乌加河学校141班 《17.1.3勾股定理(2)》课堂练习小卷 姓名 一、温故知新A1.实数包括 和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 的关系。

2.在R t A B C∆中, 90=∠C , (1)如果a =3,b =4,则c = ;(2)如果a =6,b =8,则c = ; (3)如果a =5,b =12,则c = ;(4) 如果a =15,b =20,则c = .3、13= ()2; 9=﹝ ﹞2; 4=﹝ ﹞2二、新知应用1、右图是由3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连接小正方形中的点A 、B 、C 、D 、E 、F 得线段AB 、BC 、CD 、DE 、EF 、FA ,请说出这些线段中长度是有理数的是哪些?长度是无理数的是哪些?并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2、3、4、5的点.2.一架25分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离墙底端7分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4分米,那么梯足将滑动( )A. 9分米B. 15分米C. 5分米D. 8分米 3. 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三、 当堂检测1.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三角形ABC 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 )A. 0 B. 1 C. 2 D. 32. 如图所示,在△ABC 中,三边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a <b <c B. c <a <b C. c <b <a D. b <a <c 3.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cm ,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cm 2. 4.等边△ABC 的高为3cm ,以AB 为边的正方形面积为 .5. 等腰△ABC 的腰长AB =10cm ,底BC 为16cm ,则底边上的高为 ,面积为 .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DC ,AB ⊥AC ,∠B=60°,CD=1cm ,求BC 的长.乌加河学校141班 《17.2.1勾股定理逆定理(1)》课堂练习小卷 姓名 一、温故知新:1、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1题图 第2题图第3题图 A BCB2、在练习本上用尺规画以线段a ,b , c . 为边的三角形,并判断分别以上述a 、b 、c 为边的三角形的形状.⑴ a =3,b =4 c =5 ⑵ a =2.5,b =6,c =6.5,3、猜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二、新知应用1、判断由线段a ,b ,c 组成的△ABC 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 a =40,b =41,c =9 (2) a =13,b =14,c =15(3) a ∶b ∶c =13∶3∶2 (4) 12+=n a ,12-=n b ,n c 2=(n >1且n 整数)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 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3)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当堂检测1、任何一个命题都有 ,但任何一个定理未必都有 。

2、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3、适合下列条件的△ABC 中, 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个; A. 2 B. 3 C. 4 D. 5 ①;51,41,31===c b a ②,6=a ∠A=450; ③∠A=320, ∠B=580; ④1、3、2; ⑤.4,2,2===c b a (6)32,42,524、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等边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5.叙述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是否正确。

⑴如果3a >0,那么2a >0;( )⑵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小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条线段一定相等。

( ) 6.若0)10(862=-+-+-z y x ,则由此z y x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7、如图, 一个四边形零件,AC=3,BC=4,AD=12,BD=13.∠C =90° (1) AD 与AB 有什么位置关系? (2)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乌加河学校141班 《17.2.2勾股定理逆定理(2)》课堂练习小卷 姓名 一、温故知新CD31、测得一块三角形麦田三边长分别为9m ,12m ,15m ,则这块麦田的面积为____㎡。

2、借助三角板画出如下方位角所确定的射线: ①南偏东30°; ②西南方向; ③北偏西60°. 二、新知应用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 后,又走了60m ,再走100m 回到原地。

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 后,又走60m 的方向是 。

2.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长为2米的测影竿,早晨测得它的影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米,则A 、B 、C 三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为什么?3.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 、B 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 地将其拦截。

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问:甲巡逻艇的航向?4.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 ,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

5.一根12米的电线杆AB ,用铁丝AC 、AD 固定,现已知用去铁丝AC=15米,AD=13米,又测得地面上B 、C 两点之间距离是9米,B 、D 两点之间距离是5米,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三、当堂检测1、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A)450a (B)225a 元 (C)150a 元 (D)300a 元2、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b )(a 2+b 2-c 2)=0,则△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