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总复习教程(一)_3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总复习指导课件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总复习指导课件
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道德与法治的 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能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 ,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如何培养学 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总复习指 导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道德与法治概述 • 道德篇复习指导 • 法治篇复习指导 • 案例分析与实践 • 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01 道德与法治概述
课程目标与要求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基 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道德 与法治素养。
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人们在道德行为中所遵循的准则,是评价行为善 恶的根本依据。在复习中,应掌握常见的道德原则,如公正 、诚信、尊重等。
道德实践与应用
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准则的行为。在复习中,应关注生活中 的道德实践,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道德应用
道德应用是指将道德原则应用于具体情境中的能力。在复习中,应培养分析具体 情境中道德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5 复习题与答案解 析
选择题
选择题1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选择题2
如何理解法律的作用?
答案解析
道德与法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道德 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障。道德通过内 在的自我约束力来调整人们的行为,而法治则通 过外部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答案解析
法律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推动社会进步。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同时制裁违法 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案全册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案全册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案全册第一章:复习导言1.1 教学目标理解思想品德复习的重要性。

掌握复习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复习的目的和意义。

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1.3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复习的思考。

讲解复习的目的和意义。

分享复习方法和技巧。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经验。

1.4 作业布置制定个人的复习计划。

第二章:道德与法治2.1 教学目标掌握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

理解道德和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道德和法治的定义和内涵。

道德和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引入道德和法治的概念。

讲解道德和法治的定义和内涵。

分析道德和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道德和法治的应用。

2.4 作业布置列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第三章:公民与社会3.1 教学目标理解公民与社会的关系。

掌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3.2 教学内容公民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和重要性。

3.3 教学步骤通过情景剧引入公民与社会的概念。

讲解公民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和重要性。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应用。

3.4 作业布置研究一个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案例,了解其背景和影响。

第四章:个人与社会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掌握个人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

个人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4.3 教学步骤通过故事引入个人与社会的概念。

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

讲解个人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个人发展经验。

4.4 作业布置制定个人的发展计划,包括目标和措施。

第五章:安全与健康5.1 教学目标理解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

掌握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5.2 教学内容安全与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步骤通过情景剧引入安全与健康的概念。

讲解安全与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1--3课打印版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1--3课打印版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有哪些?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的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4.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5.承担责任对社会的意义: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6谁对我负责(1)自己对自己负责(2)他人和社会对你负责7.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8.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

②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9.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10.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社会责任感?P1111.承担责任的回报有哪些?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

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12.承担责任的代价有哪些: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13.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4.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15当我们无法推卸某些责任时,应怎么做?(主动承担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原因?)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

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有时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部编版中考政治九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中考政治九年级下册第1-3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一至三单元)复习目标:教学难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设疑导学】二、【依疑自学】开放互动的世界√1. 经济全球化有哪些重要表现?(P5-P6)2.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那些影响?(P5-P7)3. 我们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P7)4.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5.如何正确认识文化差异?(怎样面对多样性文化?)(P8-P9)复杂多变的关系√1.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P14)2. 新型的国际关系是什么?(P14)推动和平与发展√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中国担当√1. 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与世界深度互动√1.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2. 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中国的机遇与挑战√1. 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机遇)?(P41-P42)2. 中国面临哪些新风险与新挑战?(P43-P45)3.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携手促发展√1. 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发展?(P47-P48)2.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什么意义?(P48)谋求互利共赢√√1.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22-P23)2. 人类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P2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P24)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P24)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怎样做?(P24-P25)多彩的职业√√1. 为什么要做好职业准备?(P74)2. 怎样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P75)3. 现代社会发展对我们就业的影响及要求?(P76-P77)4. 为什么要培养敬业精神?(P78)5. 怎样培养敬业精神?(P79-P80)6. 初中的学习対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作用?(P80)三、【质疑探学】视频体现九年级下册哪些知识点?四、【释疑深学】五、【解疑创学】完成中考指要P89-96六、【教后反思】。

九年级政治总复习之一

九年级政治总复习之一
温总理的讲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是相互依存 的。只有维护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而 国家利益是每个社会成员努力的结果。
布置作业:
课题【九年级第一单元】科目【 思品 】年级【 九 】课时 【 1 】授课教师【 马英萍 】主备人【马英萍】 复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 1、责任的含义。 2、责任的来源。 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其对自己,对他人的意义。 4、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其对自己,对他人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使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考点1、树立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3、怎样关爱集体(表现,方法)? 4、我们如何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5、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典型例题
2、“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温家宝总理在清华 大学发表讲话: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 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没有青年的前途。同 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 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 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
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 2、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考点2、:理解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及表现。
1、为什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意义)? 2、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3、自己对自己不负责的后果?
考点3、理解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关爱他人、热爱公益、 服务社会
1、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2、承担责任的意义(原因) 3、不负责任会产生什么后果? 4、怎样承担责任(对自己可以选择的和无法推卸的责 任)?
5、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什么? 6、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意义)? 7、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8、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体会是什么?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单元全册复习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单元全册复习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单元全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单元全册复习,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第一单元:成长中的我。

主要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自我成长的过程,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以及如何处理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2.第二单元:规范自我,塑造良好形象。

主要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包括诚信、友善、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

3.第三单元:我与集体。

主要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集体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包括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如何为集体做出贡献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转折点,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正在发生大的变化,同时他们也开始更加关注社会和集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理解自我成长的过程,以及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的过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针对这些重难点,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和理论。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理解每个知识点和理论,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准备相关的学习用品。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案全册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案全册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案全册一、第一章:自尊自信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克服自卑自弃的心理。

2. 教学内容(1) 自尊自信的定义及表现。

(2) 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尊自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二、第二章:自立自强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克服依赖心理。

2. 教学内容(1) 自立自强的定义及表现。

(2) 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

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立自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具体表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

三、第三章:诚信守信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诚信守信的意识,克服欺骗撒谎的不良行为。

2. 教学内容(1) 诚信守信的定义及表现。

(2) 诚信守信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诚信守信的品质。

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诚信守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诚信守信的具体表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诚信守信的品质。

四、第四章:责任意识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克服不负责任的行为。

2. 教学内容(1) 责任意识的定义及表现。

(2) 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责任意识。

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责任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责任意识的具体表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责任意识。

初三政治复习(1-3)

初三政治复习(1-3)

富强
经济 政治 文化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党 的 基 本 路 线来自奋斗目标 实现方法民主 文明
三位 一体
中心 核心内容
立国之本
经济建设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
基本点
强国之路
• (1) 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 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 位. • (2).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历史事实证明,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 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制度,才能不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 国 的 基 本 国 策
对 外 开 放

/bz/ 包子加盟
昭继续补充道:"但若是有倭人在后备来个措手否及,我们就能呈呈四面楚歌之势包围尪军,到时候叁州之地尽在手,谁还会在乎区区那壹丁点の地方呢?""我也觉得此计可行,只要倭人偷袭,我们就能减少很多损失攻下尪军,至于那些小地方,割让给倭国也无伤紧要."宇文化及连连点头,因为 自己离扬州最近,到时候自己就能大捞壹笔横财."我堂堂中华,岂能与如此倭寇为谋/纵然兵败,我宇文成都也绝否允许倭寇碰我华夏壹寸领土/"宇文成都怒目圆睁,坚决抵制倭寇の建议."休得胡言/兵家争胜,岂能容个人情绪作怪/"宇文化及登时勃然大怒,壹巴掌重重落乎在宇文成都の脸上. 宇文成都被打得嘴角溢出丝丝血腥,依旧坚持反驳道:"父亲/我泱泱华夏,岂容倭人糟蹋/况且那扬州沿岸,都是无辜の百姓啊/""您给我滚/"宇文化及气否打壹处来,又是壹巴掌狠狠打在宇文成都脸上.宇文成都鼻息喘喘,满是否服,气愤否已得跑咯开来.见宇文成都已走,宇文化及连忙赔个否 是,然后开始吹鼓起和倭人合作の好

人教版初三政治1-3课知识整理

人教版初三政治1-3课知识整理

初三政治1—3课复习摘要[基本概念]1.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氏族------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基本单位4.国家-------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5.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欧美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6.剩余价值--------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7.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8.“三个代表”---------(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它是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可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0.“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1.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础知识训练]1.当代中国青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2.初三政治课的教学中心--------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3.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其标志是--------- 金属工具的出现4.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在奴隶社会)5.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6.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榨取地租7.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8.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9.奴隶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字的出现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10.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资本家是靠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发财致富的11.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12.资产阶级的本性--------惟利是图13.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剥削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4.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5.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16.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这此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7.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18.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9.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斗争20.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21.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求索,证实的结论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2.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23.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023最新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3课复习提纲

2023最新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3课复习提纲

1、一句话必背2、双划横线3、易混易错(按顺序优先复习背诵)1.1坚持改革开放一句话必背1.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强国富民。

2.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中国的腾飞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6.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7.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8.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9.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1.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1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14.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1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_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

16.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

基础知识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生命线)是什么?P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补充: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心工作、兴国之要、发展第一要务、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③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④改革开放:活力源泉、关键抉择、必由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6、中国腾飞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的地位、重要性)?P3-8①中国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优质文档】初三政治教案-初三政治总复习教程(3)精品

【优质文档】初三政治教案-初三政治总复习教程(3)精品

初三政治总复习教程(三)一、本讲教学内容:第五课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第六课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趋势二、知识结构第五课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平等掩盖下的剥削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两大对立的阶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阶级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剩余价值概念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资本主义剥削剩余价值的产生的秘密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工人的主要手段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当代提高剥削程度的主要手段生产目的决定企业的生产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进步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主要国家机关日益完备的国家机器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主要国家职能实行依法治国不断健全的法制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没有变资本主义民主的建立与封建专制相对立的民主制度比较完备的民主制度资本主义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的进步性制度资本主义民主的狭隘性狭隘的、虚伪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和特点第六课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趋势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和要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间、主要标志垄断的产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含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时间、标志在经济上的统治垄断资本的统治在政治上的统治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的对外掠夺垄断新科技革命爆发的时间、标志、意义主要原因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主要表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三大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垄断资本的统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发展经济危机的表现和根源无法摆脱的种种危机社会危机的表现和根源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基本内容无产阶级的先进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社会主义必然必然性的原因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长期性和曲折性的原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两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和斗争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三、学习内容及能力要求第五课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自由、平等掩盖下的剥削关系识记:能够正确叙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政治总复习教程(一)从本讲开始,进入总复习阶段。

我们将对初三《社会发展简史》、初二《法律常识》、时事政治三个部份的内容,按照每讲两课的进度进行复习。

一、本讲教学内容第一课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第二课奴隶社会是第一个阶级社会二、知识结构(一)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达尔文的贡献人类的起源恩格斯的贡献生产劳动的含义、主要特征在生产劳动中形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成的人类社会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生产劳动基础上形成社会人类社会的含义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原始社会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对火的认识和使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畜牧农耕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生产力的要素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没有剥削的生产关系产生这一生产关系的原因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没有压迫的氏族制度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平等的氏族制度特点没有私有观念的精神文化局限性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金属工具及手工业的出现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和确立氏族制度的瓦解(二)奴隶社会是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的来源奴隶主和奴隶的对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的必然性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奴隶社会的确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国家国家的本质、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国家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原因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与主要表现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文字的出现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产生这种分工的意义两种劳动的对立奴隶制剥削的基础最野蛮的剥削制度赤裸裸的剥削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用暴力镇压奴隶的反抗最野蛮的剥削制度和压迫制度最残酷的压迫制度人祭或人殉以摧残奴隶的生命来取乐精神上的统治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三、学习内容及能力要求第一课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一)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类社会1、人类的起源识记:了解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论证了人猿共祖得出的科学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理解:正确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从古猿到人的转变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直立行走,手的形成,工具的制造,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2、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识记:了解真正的人类劳动是生产劳动。

能制作和使用劳动工具,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叫做生产劳动。

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制造工具。

理解:正确理解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主要区别是动物只能依靠自身的器官,本能地从自然界取得现成的东西来生存,而人能够制造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3、生产劳动是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识记:了解人类社会的涵义。

即: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起来的人们的总体。

理解: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

其本质区别,仍然是生产劳动。

因为人能制造工具进行生产劳动,能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而动物的本能活动仅是消极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界。

同时,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

识记:了解人类社会的涵义。

即: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起来的人们总体。

(二)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1、漫长的石器时代识记:了解原始社会的主要工具。

石器是人类制造的最初的工具,也是原始社会主要的工具。

理解:了解对火的认识和使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这主要是对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和掌握的第一种自然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畜牧农耕的产生和发展识记:了解原始的畜牧业和原始的农业产生的时期及其原因。

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是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

这是由于原始人在长期的采集、渔猎活动中逐步学会驯养繁殖幼兽和栽培作物,从而产生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

理解:正确理解畜牧农耕的产生和发展的意义。

它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生产史上影响深远,可从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提供可靠的衣食之源以及为人类的定居生活创造了必备的前提条件等方面去理解。

3、关于生产力理解:正确理解生产力的概念、所包括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它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三)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1、没有剥削的生产关系识记:了解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即: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平均分配消费品。

理解:正确理解生产关系的概念、所包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理解:正确理解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状况下,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从而产生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2、没有压迫的氏族制度识记:了解氏族的概念、两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由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的原因。

氏族,也叫氏族公社,是按照血统关系结成的集团,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氏族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由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的两个不同阶段。

其原因主要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取代妇女而居主导地位决定的。

识记:了解部落与部落联盟的构成。

在氏族出现以后,几个相互通婚的氏族构成部落。

有的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理解:正确理解氏族制度是平等的制度。

在氏族公社建立了氏族议事会,它是人人平等的处理公共事务的社会组织,它是氏族全体成年男女享有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处理重大事务的原则是民主决定。

氏族的一切大事都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决定。

氏族首领产生的方式由选举产生,氏族长和军事首领必须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是为大家服务的公仆,没有特权,行使权力的凭据是依靠传统习俗和首领的威望。

管理的范围限本氏族或本部落、本部落联盟。

3、没有私有观念的精神文化识记:了解原始人朴素道德观念的形成、作用以及局限性。

原始人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养成了爱护本氏族、本部落成员,服从集体决议的集体主义等风俗习惯。

这种观念对调整、巩固氏族组织起过积极作用,并证明了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

但原始人的集体主义,一般只局限于氏族、部落范围之内。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识记:了解原始人的艺术及其作用。

原始人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原始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这是人类艺术创作历程的开端。

(四)原始社会的解体1、金属工具及手工业的出现识记:了解金属工具的产生。

原始人在改进石器的不懈努力中,终于发现了一种既可锤炼锋刃,又能铸成不同形状的天然金属,用冷锻法打制成工具,金属工具便产生了。

理解:正确理解金属工具出现的意义。

它的出现,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不仅开创了人类使用金属工具的先河,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推动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因此,包括金属工具在内的金属制品和手工业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水平。

将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深刻影响。

2、私有制的产生识记:了解私有制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私有制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其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

理解:正确理解私有制产生的过程和确立的标志。

私有制的产生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人们学会制造金属工具,提高了生产率,出现了剩余产品,使个体劳动成为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发展的趋势。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个体劳动代表着一种更高的生产力,共同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代替。

个体劳动引起生产资料私有。

最后当土地开始私有就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3、氏族制度的瓦解识记:了解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对氏族制度的瓦解过程起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交换得到显著发展,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的发展,在氏族制度的瓦解过程中也起了主要的作用。

因为它在促进私有制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从而破坏了氏族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

第二课奴隶社会是第一个阶级社会(一)第一次社会大分裂1、奴隶主和奴隶的对立识记:了解最初的奴隶主和奴隶的来源。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剥削成为可能。

氏族贵族采用最野蛮、最残酷的手段强迫别人(首先是战俘)为他们劳动,占有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样,战俘就是最早和最主要的奴隶的来源之一;后来,还不起债务的氏族成员也成为奴隶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这些氏族贵族就成了最初的奴隶主。

识记:了解随着奴隶主和奴隶的出现,社会第一次分裂为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奴隶主阶级是处于剥削者地位的集团,奴隶阶级是处于被剥削者地位的集团。

这两个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理解:正确理解阶级的产生。

这应弄清阶级产生的原因、基础、条件、形成以及最初的奴隶主和奴隶的来源。

要抓住阶级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己生活外,还有剩余,这就有了人剥削人的可能;二是私有制的发展造成贫富分化,有的人占有大量生产资料,使人剥削人成为客观需要。

重点要掌握阶级定义。

形成一个观念: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

理解:正确理解阶级概念,即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集团。

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仅随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随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消失,而且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二是阶级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社会中各个集团在经济结构中所处的特定地位,是我们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

三是阶级划分的基本标志是各个集团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2、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国家理解:正确理解国家产生的原因和国家的本质。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原始社会就不存在国家。

国家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从而必然产生阶级的时候才再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奴隶主阶级建立起国家机器,是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这是国家的本质。

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识记:了解国家形成过程的基本线索。

阶级、国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国家形成过程的基本线索是: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产生,剥削不仅有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进而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到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时,国家就产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