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选修2-2导数的定义、计算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选修2-2几个常见函数的导数课件
![高中数学选修2-2几个常见函数的导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887c1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a.png)
Δx
Δx
x(x +Δx)Δx
=
-
x2
+
1 xΔx
∴y' = lim Δy = lim(- 1 )= - 1
δx→0Δx δx→0 x2 + xΔx
x2
新知探究
探究
画出函数y = 1 的图像, x
根据图像,描述它的变化情 况,并求出曲线在点(1,1) 处的切线方程.
新知探究
结合函数图像及其导数
y'
新知探究
x 3. 函数y=f(x)= 2 的导数
证明:
∵ Δy = f(x + Δx) - f(x) = (x + Δx)2 - x2
Δx
Δx
Δx
= x2 + 2x× Δx +(Δx)2 - x2 Δx
= 2x + Δx
∴y' lim Δy lim(2x + Δx) = 2x. x0 Δx x0
x
(3)求极限 y lim y . x0 x
课前导入
我们知道,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物理意义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 时速度.那么,对于函数y=f(x),如何求它的导数呢? 上节内容,我们讲述了导数的定义,可以根据定义求导数. 这节课我们求几个常见函数的导数.
课前导入
本节知识结构
Δx
Δx
Δx
=
1
x + Δx + x
∴y' = lim Δy = lim
1
=1
δx→0 Δx δx→0 x + Δx + x 2 x
新知探究
知识拓展
公式2:( x n ) nx n1 (n. Q)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pdf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pdf](https://img.taocdn.com/s3/m/e42a525616fc700abb68fc61.png)
数学选修 2-2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知识点必记
30.复数的概念是什么? 答:形如 a.+.b.i.的数叫做复数,其中 i 叫虚数单位, a 叫实部, b 叫虚部,数集
C = a + bi | a,b R 叫做复数集。
规定:a + bi = c + di a.=.c.且.b.=.d.,强调:两复数不能比较大小,只有相等或不相
和综合法常结合使用,不要将它们:即反证法:是指从否定的结论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证实结论的
否定是错误的,从而肯定原结论是正确的证明方法。
25.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1)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22.什么是综合法?
答:综合法就是“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不断用必要条件代替前面的条
件,直至推出要证的结论。
23.什么是分析法?
答:分析法就是从所要证明的结论出发,不断地用充分条件替换前面的条件或者
一定成立的式子,可称为“由果索因”。
要注意叙述的形式:要证 A,只要证 B,B 应是 A 成立的充分条件. 分析法
个是最小值。 注:实际问题的开区间唯一极值点就是所求的最值点;
9.求曲边梯形的思想和步骤是什么?
答:分割 → 近似代替 → 求和 → 取极限 (“以直代曲”的思想)
10.定积分的性质有哪些? 根据定积分的定义,不难得出定积分的如下性质:
性质 1
b
1dx = b − a
a
性质 5
若 f (x) 0,
特别地:
b
kf (x)dx = k
a
b f (x)dx(k为常数)
a
_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2
![_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2](https://img.taocdn.com/s3/m/073aa90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6.png)
f(x)=1x
f ′(x)=-x12=-x-2
f(x)= x
f ′(x)=21 x=12x-12
f(x)=x3
f′(x)=3x2
结论:若f(x)=xα(α为有理数),则f′(x)=αxα-1.
1.y=c表示平行于x轴的直线,或与x轴重合的直线, 其斜率为0,故y=c上任一点处的导数值为____0____, 直线y=x的斜率为1,故直线y=x上任一点处的导数值 为___1_____.
[分析] 只需求出K、Q两点的横坐标即可.
[解析]
设P(x0,y0),则kl1=y′|x=x0=2
1 x0
.
∵直线l1与l2垂直,则kl2=-2 x0,
∴直线l2的方程为y-y0=-2 x0(x-x0).
∵点P(x0,y0)在曲线y= x上,∴y0= x0.
在直线l2的方程中令y=0,则- x0=-2 x0(x-x0).
2.当y=c表示路程关于时间的函数时,常数c表明路 程不变化,因此一直处于__静__止____状态,故瞬时速度 为___0_____,因此y′=____0____;
当y=x表示路程关于时间的函数时,路程的改变量等 于时间的改变量,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 度为___1_____,故y′=____1____.
当P点不是切点时,设切点为A(x0,y0),由定义可求得切 线的斜率为k=3x20.
∵A在曲线上,∴y0=x30,∴xx300--82=3x20,
∴x30-3x20+4=0,∴(x0+1)(x0-2)2=0, ∴x0=-1或x0=2(舍去),∴y0=-1,k=3, 此时切线方程y+1=3(x+1),即3x-y+2=0. 故经过点P的曲线的切线有两条,方程为12x-y-16=0和 3x-y+2=0. [警示] 求曲线过点P的切线时,应注意检验点P是否在曲 线上,若点P在曲线上,应分P为切点和P不是切点讨论.
_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2
![_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2](https://img.taocdn.com/s3/m/df53f5d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6.png)
[提示] ΔΔyx=x+Δx2+xΔ+2xΔx-x2+2x
=2x+Δx+xx-+2Δx
∴ lim Δx→0
2x+Δx+xx-+2Δx
=2x-x2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3] F(x)的导数与f(x)、g(x)的导数有何关系? [提示] F(x)的导数等于f(x)、g(x)导数和.
[问题 4] 试说明 y=cos3x-π4如何复合的. [提示] 令 u=g(x)=3x-π4,y=f(u)=cos u,
(3)y′=(2x2+3)′·(3x-2)+(2x2+3)·(3x-2)′
=4x·(3x-2)+(2x2+3)·3
=18x2-8x+9.
(4)y′=xl+n x1′-(2x)′
=1xx+x+1- 12ln
x -2xln
2
=1+x1x+-1ln2
x -2xln
2.
二. 复合函数的导数
例题 2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1-12x3;
(2)y=cos x2;
(3)y=sin3x-π4; (4)y=lg(2x2+3x+1).
•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可先分析复合函数的复合过 程,然后运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解.
解析: (1)设 y=u13,u=1-2x, 则 y′x=y′u·u′x =u13′·(1-2x)′ =-3u-4·(-2) =1-62x4. (2)设 y=cos u,u=x2, 则 y′x=y′u·u′x=(cos u)′·(x2)′ =-sin u·2x =-2x·sin x2.
(4)开始学习求复合函数的导数要一步步写清楚,熟 练后中间步骤可省略.
特别提醒:只要求会求形如f(ax+b)的复合函数的导 数.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知识点及测试题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知识点及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3f8b6faf45b307e87197a3.png)
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 平均变化率 xf x f x y x x ∆-∆+=∆∆)()(00 2. 导数(或瞬时变化率) x x f x x f x f x ∆-∆+='→∆)()(lim)(0000导函数(导数): xx f x x f x f x ∆-∆+='→∆)()(lim )(03.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y =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f '(x 0)就是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即k =f '(x 0).4. 导数的运算:(1)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①(C )′=0(C 为常数); ②(x α)′=1x αα-(x >0,Q α∈); ③(sin x )′=cos x ; ④(cos x )′=-sin x ; ⑤(e x )′=e x ; ⑥(a x )′=a x ln a (a >0,且a ≠1); ⑦xx 1)(ln =; ⑧1(log )ln a x x a =(a >0,且a ≠1).(2)导数的运算法则:①[u (x )±v (x )]′=u ′(x )±v ′(x ); ②[u (x )v (x )]′=u ′(x )v (x )+u (x )v ′(x ); ③)0)(()()()()()(])()([2=/'-'='⋅x v x v x v x u x v x u x v x u . 5. 设函数()u x ϕ=在点x 处有导数()x u x ϕ'=',函数()y f u =在点x 的对应点u 处有导数()u y f u '=',则复合函数(())y f x ϕ=在点x 处也有导数,且x u x u y y '''⋅= 或(())()()x f x f u x ϕϕ'='⋅'。
高中数学选修2-2(人教B版)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2-2(人教B版)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d939c9aa00b52acfc7ca20.png)
′
解:(1)y ′ = (e3x+2 ) = e3x+2 ⋅ (3x + 2)′ = 3e3x+2 ; (2)y ′ = (ln(2x − 1))′ =
1 2 . ⋅ (2x − 1)′ = 2x − 1 2x − 1
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切线方程 描述: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切线方程 步骤一:求出函数 y = f (x) 在点 x0 处的导数 f ′ (x0 ) ; 步骤二:根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到切线方程为 y − f (x0 ) = f ′ (x0 )(x − x0 ). 例题: 求曲线 y = ex + 1 在 (0, 2) 处的切线方程. 解:因为 y = ex + 1,所以 y ′ = ex ,故曲线 y = ex + 1在 (0, 2)处的切线斜率为
解:(1)因为 y =
所以在点 P 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4 .所以在点 P 处的切线方程是
y−
即
8 = 4(x − 2), 3
12x − 3y − 16 = 0.
(2)设切点为 (x 0 , y 0 ),则由(1)知切线的斜率 k = x2 ,切线方程为 y − y 0 = x2 (x − x 0 ) . 0 0 又切线过点 P (2,
8 1 ) 且 (x0 , y 0 ) 在曲线 y = x3 上,所以 3 3 ⎧ ⎪ 8 − y = x2 (2 − x0 ), 0 0 ⎨3 1 ⎪ ⎩ y = x3 , ⎪ 0 3 0 − 3x2 + 4 = 0, x3 0 0
整理得
即
(x0 − 2)2 (x0 + 1) = 0.
高中新课程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2《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考点、及其例题
![高中新课程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2《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考点、及其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a637f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8.png)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知识点1:导数概念的引入1. 导数的物理意义:瞬时速率。
一般的,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000()()limx f x x f x x∆→+∆-∆,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f x '或0|x x y =', 即0()f x '=000()()limx f x x f x x∆→+∆-∆2. 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的切线.通过图像,我们可以看出当点n P 趋近于P 时,直线PT 与曲线相切。
容易知道,割线n PP 的斜率是00()()n n n f x f x k x x -=-,当点n P 趋近于P 时,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就是切线PT 的斜率k ,即000()()lim ()n x n f x f x k f x x x ∆→-'==-3. 导函数:当x 变化时,()f x '便是x 的一个函数,我们称它为()f x 的导函数. ()y f x =的导函数有时也记作y ',即0()()()limx f x x f x f x x∆→+∆-'=∆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例题] 已知曲线y =13x 3+43.(1)求曲线在点P (2,4)处的切线方程;(2)求曲线过点P (2,4)的切线方程; (3)求斜率为4的曲线的切线方程.[变式训练] 已知函数f(x)=x3+x -16.(1)求曲线y =f(x)在点(2,-6)处的切线的方程;(2)直线l 为曲线y =f(x)的切线,且经过原点,求直线l 的方程及切点坐标.知识点2:导数的计算1)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1若()f x c =(c 为常数),则()0f x '=; 2 若()f x x α=,则1()f x xαα-'=;3 若()sin f x x =,则()cos f x x '=4 若()cos f x x =,则()sin f x x '=-;5 若()xf x a =,则()ln x f x a a '=6 若()x f x e =,则()xf x e '=7 若()log xa f x =,则1()ln f x x a '=8 若()ln f x x =,则1()f x x'=2)导数的运算法则1. [()()]()()f x g x f x g x '''±=±2.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3. 2()()()()()[]()[()]f x f xg x f x g x g x g x ''•-•'= 3)复合函数求导()y f u =和()u g x =,称则y 可以表示成为x 的函数,即(())y f g x =为一个复合函数 (())()y f g x g x '''=•考点:导数的求导及运算1、已知()22sin f x x x π=+-,则()'0f =2、若()sin x f x e x =,则()'f x =3.)(x f =ax 3+3x 2+2 ,4)1(=-'f ,则a=( )319.316.313.310.D C B A 4.过抛物线y=x 2上的点M )41,21(的切线的倾斜角是() A.30° B.45° C.60° D.90° 5.如果曲线2932y x =+与32y x =-在0x x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0x =知识点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一般的,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正负有如下关系:在某个区间(,)a b 内,如果()0f x '>,那么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单调递增; 如果()0f x '<,那么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单调递减. 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极值反映的是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大小情况. 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 4.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函数极大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 (1) 求函数()y f x =在(,)a b 内的极值;(2) 将函数()y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是一个最大值,最小的是最小值.考点:1.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2.导数在求函数极值与最值中的应用题型一: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例题] 设函数f (x )=x e a -x +bx ,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为y=(e -1)x +4.(1)求a ,b 的值; (2)求f (x )的单调区间.[变式训练] 设函数f(x)=xekx(k ≠0).(1)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2)若函数f(x)在区间(-1,1)内单调递增,求k 的取值范围.题型二:导数在求函数极值与最值中的应用[例题]已知函数f(x)=-x3+ax2+bx在区间(-2,1)内,当x=-1时取极小值,当x=23时取极大值.(1)求函数y=f(x)在x=-2时的对应点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y=f(x)在[-2,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变式训练] 设函数f(x)=[ax2-(4a+1)x+4a+3]e x.(1)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与x轴平行,求a;(2)若f(x)在x=2处取得极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知识点4: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导数的知识,,求函数的最大(小)值,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考点:1、导数在切线方程中的应用2、导数在单调性中的应用3、导数在极值、最值中的应用4、导数在恒成立问题中的应用题型一:导数在切线方程中的运用1.曲线3x y =在P 点处的切线斜率为k,若k=3,则P 点为( ) A.(-2,-8) B.(-1,-1)或(1,1)C.(2,8)D.(-21,-81)2.曲线53123+-=x x y ,过其上横坐标为1的点作曲线的切线,则切线的倾斜角为( ) A.6π B.4π C.3π D.π43题型二:导数在单调性中的运用1.函数32()31f x x x =-+是减函数的区间为( ) A.(2,)+∞ B.(,2)-∞ C.(,0)-∞ D.(0,2)2.关于函数762)(23+-=x x x f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区间(∞-,0)内,)(x f 为增函数 B .在区间(0,2)内,)(x f 为减函数 C .在区间(2,∞+)内,)(x f 为增函数 D .在区间(∞-,0)),2(+∞⋃内,)(x f 为增函数3.已知函数()y x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其中'()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下面四个图象中()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4、(2010年山东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11)(R a xaax nx x f ∈--+-= (Ⅰ)当处的切线方程;在点时,求曲线))2(,2()(1f x f y a=-=(Ⅱ)当12a ≤时,讨论()f x 的单调性.题型三:导数在最值、极值中的运用1.函数93)(23-++=x ax x x f ,已知)(x f 在3-=x 时取得极值,则a =( ) A .2B. 3C. 4D.52.函数5123223+--=x x x y 在[0,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 ) A.5 , - 15 B.5 , 4 C.- 4 , - 15 D.5 , - 163.已知函数)0()(3≠++=adcxaxxf是R上的奇函数,当1=x时)(xf取得极值-2.(1)试求a、c、d的值;(2)求)(xf的单调区间和极大值;4.设函数2312)(bxaxexxf x++=-,已知12=-=xx和为)(xf的极值点。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件:第1章 导数及其应用1.1.3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件:第1章 导数及其应用1.1.3](https://img.taocdn.com/s3/m/dca1896469dc5022abea002a.png)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数学 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数学 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思路点拨]
数学 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数学 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求曲线上某点(x0,y0)处切线方程的步骤: 求出f′x0即切线斜率 ↓ 写出切线的点斜式方程 ↓ 化简切线方程
时,割线 PQ 逼近点 P 的切线 l,从而割线的斜率逼近切线 l 的
斜率.因此,函数 f(x)在 x=x0 处的导数就是切线 l 的斜率 k, 即
k= lim Δx→0
fx0+ΔΔxx-fx0=f′(x0).
数学 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1 . 设 f′(x0) = 0 , 则 曲 线 y = f(x) 在 点 (x0 , f(x0)) 处 的 切 线
()
A.不存在
B.与x轴平行或重合
C.与x轴垂直
D.与x轴相交
解析: 在点(x0,f(x0))处切线斜率为0的直线与x轴平行或 重合,故选B.
答案: B
数学 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 选修2-2 第一章 1.2 导数的计算 1.2.1 1.2.2讲解
![高中数学 选修2-2 第一章 1.2 导数的计算 1.2.1 1.2.2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04afc4c79563c1ec4da7132.png)
3 2.
不正确.因为sin 6π = 12 是一个常数,而常数的导
数为零,所以sin6π′=0.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的记忆对于公式(ln
x)′=
1 x
,(ex)′=ex很好记,但公式(logax)′=
1 xln
a
,(ax)′
=axln a的记忆比较难,设平行于直线y=x的直线与曲线y =ex相切于点P(x0,y0),该切点即为与y=x距离最近的点, 如图所示.
则在点P(x0,y0)处的切线斜率为1,即y′|x=x0=1. ∵y′=(ex)′=ex, ∴ex0=1,
得x0=0,代入y=ex,得y0=1,即P(0,1).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最小距离为|0-1|= 2
5.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是s= 5 t , 求质点在t=4时的速度.
解:∵s=5 t=t51,∴s′=(t15)′=15t-45.
t=4时,s′=15·4-54=
1 5
.
10 8
即质点在t=4时的速度为 1 . 5
10 8
∴y′=(x32)′=32x21=32
x .
(2)y=x5,∴y′=(x5)′=5x4.
求曲线y=lg x在点M(10,1)处的切线的斜率 和切线方程.
【分析】 M(10,1)在曲线上,故所求切线斜率就是 函数y=lg x在x=10处的导数.
【解】 ∵y′=(lg x)′=xln110,∴y′|x=10=10l1n 10. ∴曲线y=lg x在点M(1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10l1n 10. ∴切线方程为y-1=10l1n 10(x-10), 即x-(10ln 10)y+10(ln 10-1)=0.
(x0,x02).
(完整版)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b9a642383d049649a665834.png)
19 反证法:是指从否定的结论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证实结论的否 定是错误的,从而肯定原结论是正确的证明方法。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1)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从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 即所求证命题正确。反证法的思维方法:正难则反。矛盾(1)与已知条件矛盾: (2)与已有公理、定理、定义矛盾; (3)自相矛盾. 20 常见的“结论词”与“反义词”
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若 f x, g x均可导(可积),则有:
和差的导数运算 积的导数运算 商的导数运算 复合函数的导数 微积分基本定理
和差的积分运算
积分的区间可加性
-1-
六安一中东校区高二数学选修 2-x)的导数 f '(x) ②令 f '(x) >0,解不等
证明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由(1),(2)可知,命题对于从 n0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n
都正确
新疆 王新敞
[注]:常用于证明不完全归纳法推测所得命题的正确性的证明。
b
f (x)dx
a
a
c1
ck
11 定积分的取值情况:定积分的值可能取正值,
也可能取负值,还可能是 0.
( l )当对应的曲边梯形位于 x 轴上方时,
定积分的值取正值,且等于 x 轴上方的图形面积;
(2)当对应的曲边梯形位于 x 轴下方时, 定积分的值取负值,且等于 x 轴上方图形面积的 相反数;
(3)当位于 x 轴上方的曲边梯形面积等于 位于 x 轴下方的曲边梯形面积时,定积分的值 为 0,且等于 x 轴上方图形的面积减去下方的图 形的面积.
原结论词
反义词
高中数学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2 导数的计算 导数概念与运算基础知识总结素材 新人教A版选修2-2
![高中数学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2 导数的计算 导数概念与运算基础知识总结素材 新人教A版选修2-2](https://img.taocdn.com/s3/m/3a33f991ff00bed5b8f31d76.png)
导数概念与运算基础知识总结知识清单 1.导数的概念函数y=f(x),如果自变量x 在x 0处有增量x ∆,那么函数y 相应地有增量y ∆=f (x 0+x ∆)-f (x 0),比值xy∆∆叫做函数y=f (x )在x 0到x 0+x ∆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即x y ∆∆=x x f x x f ∆-∆+)()(00。
如果当0→∆x 时,xy ∆∆有极限,我们就说函数y=f(x)在点x 0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记作f’(x 0)或y’|0x x =。
即f (x 0)=0lim →∆x xy∆∆=0lim →∆x x x f x x f ∆-∆+)()(00。
说明:(1)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是指0→∆x 时,x y ∆∆有极限。
如果xy∆∆不存在极限,就说函数在点x 0处不可导,或说无导数。
(2)x ∆是自变量x 在x 0处的改变量,0≠∆x 时,而y ∆是函数值的改变量,可以是零。
由导数的定义可知,求函数y=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的步骤(可由学生来归纳):(1)求函数的增量y ∆=f (x 0+x ∆)-f (x 0); (2)求平均变化率xy ∆∆=x x f x x f ∆-∆+)()(00;(3)取极限,得导数f’(x 0)=xyx ∆∆→∆0lim 。
2.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y=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f (x )在点p (x 0,f(x 0))处的切线的斜率。
也就是说,曲线y=f (x )在点p (x 0,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是f’(x 0)。
相应地,切线方程为y -y 0=f /(x 0)(x -x 0)。
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①0;C '= ②()1;n n x nx -'= ③(sin )cos x x '=; ④(cos )sin x x '=-;⑤();x x e e '=⑥()ln x x a a a '=; ⑦()1ln x x '=; ⑧()1l g log a a o x e x '=.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的求导法则法则1:两个函数的和(或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的导数的和(或差), 即: (.)'''v u v u ±=±法则2: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第一个函数的导数乘以第二个函数,加上第一个函数乘以第二个函数的导数,即:.)('''uv v u uv +=若C 为常数,则'''''0)(Cu Cu Cu u C Cu =+=+=.即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常数乘以函数的导数: .)(''Cu Cu =法则3:两个函数的商的导数,等于分子的导数与分母的积,减去分母的导数与分子的积,再除以分母的平方:⎪⎭⎫⎝⎛v u ‘=2''v uv v u -(v ≠0)。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c2a463af45b307e87197e8.png)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目录
§1.1.1变化率问题(新授课)
§1.1.2导数的概念(新授课)
§1.1.3导数的几何意义(新授课)
§1.2.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新授课)
§1.2.2第一课时: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
导数的运算法则(新授课)
§1.2.2第二课时: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新授课)
§1.3.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2课时)(新授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
1、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3.3.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2课时)(新授课)
§1.3.3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2课时)(新授课)
§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2课时)(新授课)
§1.5.1曲边梯形的面积(新授课)
§1.5.2汽车行驶的路程(新授课)
§1.5.3定积分的概念(新授课)
§1.6微积分基本定理(新授课)
§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两课时)(新授课)
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
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探究过程:如图是函数h(t)=-4.9t2+6.5t+10的图像,结合图形可知, ,
所以 ,
虽然运动员在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 ,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仍然运动,并非静止,可以说明用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高中数学选修2-2(人教A版)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2-2(人教A版)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236311b7360b4c2e3f64e0.png)
导数的几何意义当点趋近于点时,割线
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 P n P (,f ()) x 0x 0 P P n P P
).
.
.
.
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解析:图像中每点的斜率均表示这一时刻的速度.
答案:解析:4. 如图,一个正五角星薄片(其对称轴与水面垂直)匀速地升出水面,记 时刻五角星露出水面部分的图形面积为
,则导函数 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D .
A
导函数 为单位时间内五角星出水的面积率,由图可知当一个角出来时,面积率由 开始,逐渐增多,当一个角
都出完了,则面积率一下由最大开始减小,当出最后两个角时,面积率会先增加,然后减小到 .
t S (t )(S (0)=0)y =(t )S ′()y =(t )S ′0。
高中数学选修2-2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包括切线的计算)
![高中数学选修2-2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包括切线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b1ad25b680203d8cf2f24ca.png)
导数的概念以及应用一、平均变化率(平均速度)例1.小明运动的路程S满足S(t)=14t2,求(1)小明在0秒到1秒的平均速度(2)在19秒到20秒的平均速度(3)在t1秒到t2秒的平均速度v̅=∆s∆t称为从t1秒到t2秒的平均变化率小结:对于函数y=f(x),当自变量x从x1变为x2时,函数值从f(x1)变为f(x2),它的平均变化率为:f(x2)−f(x1)x2−x1记∆x=x2−x1,∆y= f(x2)−f(x1),则∆y∆x =f(x2)−f(x1)x2−x1=f(x1+∆x)−f(x1)∆x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代表割线的斜率二、瞬时变化率(瞬时速度)已知函数f(x)在x=x0的瞬时变化率为lim∆x→0f(x0+∆x)−f(x0)∆x三、导数的定义一般的,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为lim ∆x→0f(x0+∆x)−f(x0)∆x=lim∆x→0∆y∆x,我们称它为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y′|x=x0,即f′(x0)=lim∆x→0∆y∆x=lim∆x→0f(x0+∆x)−f(x0)∆x小结:求函数y =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的步骤 1. 求函数的增量,∆y = f (x 0+∆x )−f(x 0) 2. 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y∆x3. 取极限,得导数四、导数的几何意义(1)切线的概念:如图,对于割线PP n ,当点P n 趋近于点P 时,割线PP n 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PT 称为点P 处的切线.4.(2)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f (x )在x =x 0处的导数就是切线PT 的斜率k ,即k =li m Δx →0f x 0+Δx -f x 0Δx=f ′(x 0).题型一、导数定义的应用1.用导数的定义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 2()y f x x ==;()2 24()y f x x ==2.()1已知000(2)()lim 13x f x x f x x→--=△△△,求0()f x '()2若(3)2f '=,则1(3)(12)lim 1x f f x x →-+=-3. 函数f (x )在x =0可导,则lim h →af (h )-f (a )h -a=( )A .f (a )B .f ′(a )C .f ′(h )D .f (h )4.已知函数y =x 2+1的图像上一点(1,2)及邻近点(1+Δx,2+Δy ),则lim Δx →0ΔyΔx =( )A .2B .2xC .2+ΔxD .2+Δx 25.设f (x )为可导函数,且满足lim x →0f (1)-f (1-2x )2x=-1,则f ′(1)的值为( )A .2B .-1C .1D .-26.若一物体运动方程如下:(位移:m ,时间:s)s =⎩⎪⎨⎪⎧3t 2+2 (t ≥3), ①29+3(t -3)2(0≤t <3). ② 求:(1)物体在t ∈[3,5]内的平均速度; (2)物体的初速度v 0;(3)物体在t =1时的瞬时速度.7.设f ′(x 0)=0,则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的切线( )A .不存在B .与x 轴平行或重合C .与x 轴垂直D .与x 轴斜交8.设f (x )=2x ,则lim x →af (x )-f (a )a -x等于( )A.-2a B.2aC.-2a2 D.2a2题型二、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典例] 已知曲线C:y=13x3+43,求曲线C上的横坐标为2的点处的切线方程.【小结】1.过曲线上一点求切线方程的三个步骤2.求过曲线y=f(x)外一点P(x1,y1)的切线方程的六个步骤(1)设切点(x0,f(x0)).(2)利用所设切点求斜率k=f′(x0)=li mΔx→0f x+Δx-f x0Δx.(3)用(x0,f(x0)),P(x1,y1)表示斜率.(4)根据斜率相等求得x0,然后求得斜率k.(5)根据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6)将切线方程化为一般式.【练习】过点(1,-1)且与曲线y=x3-2x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A.x-y-2=0或5x+4y-1=0B.x-y-2=0C.x-y-2=0或4x+5y+1=0D.x-y+2=0题型三、求切点坐标【小结】求切点坐标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出切点坐标;(2)利用导数或斜率公式求出斜率;(3)利用斜率关系列方程,求出切点的横坐标;(4)把横坐标代入曲线或切线方程,求出切点纵坐标[典例] 已知抛物线y=2x2+1分别满足下列条件,请求出切点的坐标.(1)切线的倾斜角为45°.(2)切线平行于直线4x-y-2=0.(3)切线垂直于直线x+8y-3=0..【练习】直线l:y=x+a(a≠0)和曲线C:y=x3-x2+1相切,则a的值为___________,切点坐标为____________.题型四:在点和过点的区别[典例] 已知曲线y =1x.(1)求曲线在点P (1,1)处的切线方程; (2)求曲线过点Q (1,0)处的切线方程.练习、当常数k 为何值时,直线y =x 与曲线y =x 2+k 相切?请求出切点.题型五、与切线有关的综合问题[典例] (1)函数y =2cos 2x 在x =π12处的切线斜率为________.(2)已知函数f (x )=ax 2+ln x 的导数为f ′(x ), ①求f (1)+f ′(1).②若曲线y =f (x )存在垂直于y 轴的切线,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对点训练】1.若存在过点(1,0)的直线与曲线y =x 3和y =ax 2+154x -9都相切,则a 的值为( )A .-1或-2564B .-1或214C .-74或-2564D .-74或72.(2016全国卷Ⅲ)已知f(x)为偶函数,当x <0时,f(x)=f (-x )+3x ,则曲线y=f (x )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是(2014新课标全国Ⅱ)设曲线y=ax-ln (x+1)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2x ,则a=A. 0B.1C.2D.34.(2016全国卷Ⅱ)若直线y=kx+b 是曲线y=lnx+2的切线,也是曲线y=ln (x+1)的切线,则b=5.(2014江西)若曲线y=e -x 上点P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2x+y+1=0,则点P 的坐标是6.(2014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曲线y=ax 2+xb(a ,b 为常数)过点P (2,-5),且该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7x+2y+3=0平行,则a+b= 7.(2012新课标全国)设点P 在曲线y=21e x上,点Q 在曲线y=ln (2x )上,则▕PQ ▏的最小值为A.1-ln2B.2(1-ln2)C.1+ln2D.2(1+ln2) 8.若存在过点(1,0)的直线与曲线y=x 3和y=ax 2+415x-9都相切,则a 等于 9.抛物线y=x 2上的点到直线x-y-2=0的最短距离为 A.2B.827C. 22D. 110.已知点P 在曲线y=14+x e 上,α为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α的取值范围是2.切线的条数问题切线的条数问题====以切点0x 为未知数的方程的根的个数 公切线问题:(1)切点相同。
[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
![[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97ed932e3f5727a4e96284.png)
三、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 1.导数与函数单调性 函数y=f(x)在某个区间(a,b)内可导,如果f′(x)>0,则 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f′(x)<0,则y=f(x)在 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2.讨论函数单调性应注意的问题 (1)在利用导数来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时,首先要确定函数的 定义域,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能在定义域内通过讨论导数的符号 来判断函数的单调区间. (2)一般利用使导数等于零的点来分函数的单调区间. (3)如果一个函数具有相同单调性的单调区间不止一个,那么 这些单调区间之间不能用“∪”连接,而只能用“,”或“和” 字隔开.
二、导数的计算
1.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1)(c)′=0,(c为常数).
(2)(xα)′=αxα-1(α∈Q*).
(3)(sinx)′=cosx.
(4)(cosx)′=-sinx.
(5)(ax)′=axlna(a>0且a≠1).
(6)(ex)′=ex.
(7)(logax)′=
1 x ln a
(a>0且a≠1).
(4)注意在某一区间内f′(x)>0(或f′(x)<0)是函数f(x)在 该区间上为增(或减)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 (例如,f(x)=x3). (5)如果函数在某个区间内恒有f′(x)=0,则f(x)为常数函数. (6)利用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增减性,这是导数的几何意义 在研究曲线变化规律中的一个应用,它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 想. (7)若在某区间上有有限个点使f′(x)=0,在其余的点恒有 f′(x)>0,则f(x)在该区间上仍为增函数.
七、微积分基本定理
定理内容
符号表示
作用
如果f(x)是区间[a,b]上 的连续函数,并且 F′(x)=f(x),那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fxx] gfxxgx0,
避免与[f(x)+g(x)]′=f′(x)+g′(x)混淆.
②若c为常数,则[c·f(x)]′=c·f′(x).
3.复合函数求导 (1)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函数y=f(u)和u=g(x),如果通过 变量u,y可以表示成x的函数,那么称这个函数为函数y=f(u) 和u=g(x)的复合函数.记作y=f(g(x)). (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由y=f(u)和u=g(x)复合的复合函数y=f(g(x))的导数 y′=f′(u)·g′(x)
2.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设y=f(x)是定义在区间[a ,b]上的函数,y=f(x)在
(a ,b)内可导,则函数y=f(x)在[a ,b]上一定有最大值
化
x2 x1
率 简记作: y .
x
①平均速度; 刻画函数值在
②曲线割线的 区间[x1,x2]
斜率.
上变化的快慢.
定义
实例
作用
函数y=f(x)在x=x0处的瞬
时变化率是函数f(x)从x0 瞬 时 到x0+Δx的平均变化率在
变 Δx趋近于0时的极限,即
化 率
lim f x0 x f x0
x0
第一章 阶段复习课
及时回顾基础有助于提升学科综合素养。本栏目精心梳理 单元主干基础知识,系统全面、层次清晰,便于快速回顾、高 效理解,以达事半功倍之目的。
一、变化率与导数 1.函数的变化率 (1)相关概念:
定义
实例
作用
平 均
函数y=f(x)从x1到x2的平
变 均变化率为 f (x2 ) f (x1) ,
【辨析】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
若函数f(x)可导,其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如下,以增函 数为例来说明: (1)f′(x)>0能推出f(x)为增函数,但反之不一定,即f′(x)>0 是f(x)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f′(x)≠0时,f′(x)>0是f(x)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 (3)f(x)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为f′(x)≥0且f′(x)不恒为0.
x
lim y . x0 x
①瞬时速度; ②曲线的切线 的斜率.
刻画函数值在 x0点附近变化 的快慢.
(2)有关说明: ①瞬时变化率是平均变化率的极限. ②函数变化率的绝对值的大小说明了函数增减的快慢.绝对值 越大,函数增减得越快,从图象上看表现为曲线的陡缓程度, 绝对值越大,图象越陡.
2.导数
二、导数的计算
1.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1)(c)′=0,(c为常数).
(2)(xα)′=αxα-1(α∈Q*).
(3)(sinx)′=cosx.
(4)(cosx)′=-sinx.
(5)(ax)′=axlna(a>0且a≠1).
(6)(ex)′=ex.
(7)(logax)′=
x
1 ln
a
(a>0且a≠1).
四、函数的极值、最值与导数 1.可导函数的极值 (1)定义:设函数f(x)在点x0附近有定义,且对x0附近的所有 点x都有f(x0)>f(x)(或f(x0)<f(x)),则称f(x0)为函数的一个 极大(小)值,称x0为极大(小)值点.
(2)极值中的几个注意问题 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是其导数为0的点,反之,导数为0的点 不一定是该函数的极值点,所以导数为0是该点为极值点的必 要条件,其充分条件还需要再添加“该点两侧的导数异号”. 举例如下: ①导数为0的点是极值点:f(x)=x2,f′(0)=0,x=0是极小值点; ②导数为0的点不是极值点:f(x)=x3,f′(0)=0,x=0不是极值 点.
三、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 1.导数与函数单调性 函数y=f(x)在某个区间(a,b)内可导,如果f′(x)>0,则 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f′(x)<0,则y=f(x)在 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2.讨论函数单调性应注意的问题 (1)在利用导数来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时,首先要确定函数的 定义域,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能在定义域内通过讨论导数的符号 来判断函数的单调区间. (2)一般利用使导数等于零的点来分函数的单调区间. (3)如果一个函数具有相同单调性的单调区间不止一个,那么 这些单调区间之间不能用“∪”连接,而只能用“,”或“和” 字隔开.
(8)(lnx法则 (1)法则: ①[f(x)±g(x)]′=f′(x)±g′(x). ②[f(x)·g(x)]′=f′(x)·g(x)+f(x)·g′(x).
③[ g fx x ] fx g [ x g x f ] 2 x g x g x 0 .
(2)关于导数运算法则的几点认识:
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lim ylim fx 0 x fx 0,
x x 0
x 0
x
我们称其为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
记作f′(x0)或 y |xx0 ,
即 f(x 0 ) lx im 0 x y li x m 0 fx 0 x x fx 0 .
3.函数 y=f(x) 的导函数
当x=x0时,f′(x0)是一个确定的数,当x变化时,f′(x)是x的一 个函数,我们称它为f(x)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y=f(x)的导函数有时也记作y′,
即f′(x)=y′=
fxxfx
lim
.
x0
x
【辨析】 导数与导函数的关系
(1)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是一个定值,是函数在该点附近的函 数值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的比值的极限,不是变量. (2)函数的导函数:是针对某一区间内任一点x而言的. (3)函数f(x)在x0处的导数就是导函数f′(x)在x=x0处的函数 值.
(4)注意在某一区间内f′(x)>0(或f′(x)<0)是函数f(x)在 该区间上为增(或减)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 (例如,f(x)=x3). (5)如果函数在某个区间内恒有f′(x)=0,则f(x)为常数函数. (6)利用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增减性,这是导数的几何意义 在研究曲线变化规律中的一个应用,它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 想. (7)若在某区间上有有限个点使f′(x)=0,在其余的点恒有 f′(x)>0,则f(x)在该区间上仍为增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