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的教学点评20

合集下载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本章通过介绍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和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
充分展现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增进科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3
2
1
4
二.教材意图分析
5.注重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
●领略前辈科学家不屈不饶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补充:冥王星为何出局
05
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分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2、教学设计
介绍万有引力的实践性成就,万有引力理论使人类实现“飞天”梦想;
01
本节是航天部分的重要知识;
02
三个宇宙速度重点理解第一宇宙速度;
03
通过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介绍激发学生科学献身精神; 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科普知识。
04
第五节 宇宙航行
宇宙速度:引导学生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物理意义,区别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
在“梦想成真” 栏目里,简述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02
在“科学漫步”栏目里,介绍黑洞概念 ;
在“STS”栏目里,着重于展示航天事业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各种航天器的介绍,补充有关“地球同步卫星”的定量计算和分析.了解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等。
四、教科书关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线索和思路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为万有引力规律的发现做出了什么贡献? 根据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可以推导出: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 ( 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运动半径 )
那么,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有什么规律?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分析出:。 (M为太阳质量)
●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对未知的探索(黑洞)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2
(M为太阳质量)
太阳与行星间的相互引力有什么规律?
由于以上F和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 F mM 2
r
星体间相互引力规律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吗?
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以下相同的规律: mM ,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的G为引力常量。室测出了G的值,这使得万有引力的定量计算成为可能,我们能据此 计算出星体质量
高考要求
• • • • • 万有引力定律:二级要求 环绕速度: 二级要求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一级要求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一级要求 一般出选择题:例如2011年全国卷19.卫星电话信 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 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 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 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m/s) • A.0.1s B..25s C.0.5s D.1s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 析及教法建议
淄博七中 高一物理组
第七章 1 2 行星的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4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6
宇宙航行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一.课程标准内容
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 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 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 度 3.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 世界的影响 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 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 的认识 5.通过实例,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经典力学 创立的价值与意义,认识经典力学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 6.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 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与关键
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月-地检验的意义和方法,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万有引力处理天体问题,三种宇宙速度,卫星的发射、变轨。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微课,短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听、议、讲、练相结合。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争论,牛顿得出万有引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说明
学情分析:由于太空遥远,也难予通过实验验证完成理论证实,学生难予通过感性现象获取知识。
人教版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高中物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万有引力与航天》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体会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万有引力的巨大成就,人造卫星和宇宙航行
单元目标
通过万有引力与航天的讲解,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万有引力处理天体问题;
经历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人造卫星、宇宙航行、我国在太空探索的巨大成就讲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的培养:通过我国火星探测,在北斗导航,探月工程,空间站的建立等太空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投身祖国建设的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行星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
第二课时: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
第三课时:万有引力定律
第四课时: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
第五课时: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
第六课时:人造卫星和宇宙航行
第七课时:人造卫星和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研究)在本主题的学习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研究)在本主题的学习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研究)在本主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认知障碍、形成原因以及对策。

在《万有引力与航天》章节的学习中,不少学生反映本章节很难,在对应的物理问题中,找不到相关的对应公式,解题往往没有思路。

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星体运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对学生而言,星体之间的运动是很遥远的事情,学生很难理解远太空的运动。

比如,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的追赶问题,只要后面的问题加速或者前面的物体减速就可以追上,但在天体运动中,卫星直接要实现对接,所采用的方法不是简单的加速减速的问题。

例如:如图所示,a 、b 、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 3 颗卫星,c 加速不可能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也不可能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以c为例,c卫星只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在某时刻速度减小,由于所需向心力减小而万有引力不变,c做向心运动,可能可以追上前一轨道的a。

2、卫星变轨问题学生很难理解,问题集中在:(1)既然从低轨道向高轨道变动,需要经过两次变轨,为什么高轨道的运行速度反而会比低轨道的运行速度小?(2)当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到远地点时,为什么不会直接变成圆轨道,而必须再经过加速才可以实现?(3)卫星变轨为什么一般选择在近地点或者远地点,而并非在轨道中的任何一个位置?笔者一般采用离心现象中的提供力与所需力的关系来解释变轨现象,针对学生集中的问题,笔者强调,从地面上发射的卫星,根据发射速度的不同,只能形成两种轨道,圆轨道或者椭圆轨道,当发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时,卫星形成椭圆轨道运动,发射出去时,卫星做离心运动,在只受万有引力作用的情况下,必在最远点沿椭圆轨道做向心运动,除非通过调节速度实现椭圆轨道到圆轨道的转变,除了近地点与远地点两个点外,其它位置卫星速度方向与力成不规则夹角,难以操作。

在卫星从近地点到远地点的运行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而势能增大,远地点的速度已经远小于近地点的速度。

高中物理_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万有引力与航天(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两种方法)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结合圆周运动知识分析双星或多星系统相关问题4、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它知识认识并分析卫星各类问题5、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太阳、地球的质量及各类卫星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强化四种本部分必须掌握的运动模型2、应用四种模型分析解决各类问题教学难点1、自转模型及应用2、卫星变轨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活动:1、本部分内容高考分析(考点分布、考点考试频率)2、针对高频考点提炼模型(公转、自转、双星与椭圆轨道模型)(同时强化重点知识体系)二、讲解情景一:四颗地球卫星a、b、c、d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月球,已知地球半径R,同步卫星轨道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1,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问题1: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圆心在哪一位置,请用G、M、轨道半径r,表示卫星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向心加速度a n。

问题2:设近地卫星轨道半径为R,试求a与b的线速度之比,向心加速度之比。

(用R、r表示)问题3:请用题干中的已知量表示a、b、c的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

(用G、M、R、r、g表示)问题4:在上述情景中,可用哪些量来表示地球质量和密度?(用G、T、R、r、V表示)问题5:若某一时刻,b、c相距最近,从此时开始计时,b、c相距最近和最远需经多长时间?(若T b和T 已知)问题6:地月系统可看作双星系统,设地球和月球质量分别为M、m,地月距离为L,试求地球、月球的轨道半径之比,线速度之比,向心加速度之比,请用已知量表示地球、月球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关于“宇宙航行”的评课

关于“宇宙航行”的评课

五、从教学效果方面分析 1、教学效果明显,课堂气氛和谐。 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 获。
3、时间分配的不是很合理。第一宇宙速度这部分内容占 用的时间有点过多。
六、优点与不足
(一)、优点 1、课题的引入很好。通过播放“神州七号”卫星发射的 录像,,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本节知识的浓 厚兴趣,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基 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 3、能利用学生板演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难点:卫星的运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突出难点的方法:老师先分析了速度与半径关系,再让学 生自己推导出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张老师这节课重点突出的很好,但是难点就突破的不 是很好了,对于卫星运行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 应该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三、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分析 张老师在这节课中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比较好的完多,课堂上较好的吸引 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反映出了张老师课下做了充分 的准备。
5、张老师语言表达清晰,板书写的认真。
(二)不足之处 1、没有设计分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2、张老师在前面的探究宇宙第一速度这儿占用时间偏多 了点,应该挤出点时间,让学生做一两个练习题更好。 对于这节课我的设计是: 介绍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 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1、引课:通过观看漫画、视频,引课比较新颖。
2、概念:启发引导、学生计算、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3、研究方法:设计问题、猜想、理论分析、计算得出结 论。
4、总结规律:分析、讲授、学生板演、总结。 5、练习: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只作出了大致的思路点 拨,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练习.mp4
四、从教学基本功方面分析

沪科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评课稿

沪科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评课稿

沪科版高中物理高一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万有引力与航天》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通过介绍万有引力的基本概念和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天体运动和航天工程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万有引力的正确理解,能够运用牛顿定律解决和分析天体运动问题;•培养学生对航天技术的了解,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航天原理和航天器的运行方式;•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万有引力–牛顿引力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公式推导;–引力的性质和特点;–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及其应用。

2.行星的运动与轨道–行星的运动规律和椭圆轨道的性质;–开普勒三个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推导;–行星轨道的计算和分析。

3.人造卫星与空间站–人造卫星的定义和分类;–人造卫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空间站的构造和运行方式。

4.航天器的发射与返回–航天器的发射方法和装置;–航天器的返回方法和装置;–航天器的再入大气层的原理和保护措施。

2.2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1.讲授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述和演示,详细介绍万有引力和航天技术的相关原理和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2.实验与观察:设置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巩固学习内容,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3.讨论与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4.案例与应用: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教学评价和调整3.1 教学评价方式为了评价学生对《万有引力与航天》课程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知识测试:通过写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物理第6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6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物理“套餐式”系列教研活动项目(之八)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必修二模块)一、教材的整体把握 (一)课程目标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

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 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3.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能量变化的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5.通过实例,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认识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二)、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经典力学的局万有引力理论宇宙航行行星的运二、新、旧教材对比及分析的变化。

●新教材在“行星的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之间增加一节课文“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旨在放缓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历程的展现,为学生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更充分的知识基础;●“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是共同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课,在“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后面,用“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来作为必修教材牛顿力学的结尾,是对学生所学经典力学的一次总结。

三、新教材的特点●新教材充分展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犹如一部壮丽的科学史诗,它歌颂了前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也发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富有创造而有严谨的科学思想,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难得的好材料。

教科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一些逻辑思维的铺垫,让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处身于历史的背景下,经历一次自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注重科学文化教育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等都是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

这些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事例都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好材料。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分析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分析

专题讲座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研究李春鹰(北京市第八一中学,高级教师)第一部分本主题的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一、知识结构二、地位与作用在学习万有引力之前,学生对力、质量、速度、加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等概念有较好的理解,并且掌握自由落体、抛体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学规律,能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

可以说,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对于运动和力这部分知识起到进一步深化和综合运用的作用。

本专题渗透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理想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推理、估算)、曲线运动处理问题的方法、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测量的物理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天体问题。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定律的应用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第二部分本主题的教学策略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的教学设计建议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的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像力,体会科学家们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推动了认识发展。

(一)人类对行星运动认识的发展过程(二)追寻牛顿的足迹——万有引力发现的过程重视演绎推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月——地检验这个大胆的想法如何由事实检验?用数据说明上述设想的正确性,牛顿的大胆设想经受了事实的检验。

至此,平方反比律已经扩展到太阳与行星间、地球与月球间、地球与地面物体间。

总结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使学生体会:物理学的许多重大理论的发现,不是简单的实验结果的总结,它需要直觉和想像力、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再引入合理的模型,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数学处理和逻辑思维,常常是一个充满曲折和艰辛的过程。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一)理解万有引力(画出草图,具体说明)1. 力是相互的 M 与 m 的受到的万有引力力大小相等、反向相反。

2. 对质点的理解体现在: r>>R , R>>m 的半径, r=R+h3. G 是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 1kg 的物体相距 1m 时的相互作用力。

新课程培训《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

新课程培训《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教学要求: 不要求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注:2009年浙江省考试说明中(十五个实验) 没有包括这个实验
一、第五章 曲线运动
2.对具体教材的分析
第五节 圆周运动
改变:①“匀速圆周运动”拓展为“圆周运动”
②建立在匀速圆周运动前提之下的:
v s
t
t
现改为:v
l t

t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y vy x k x vx
●蜡块的速度:
OP
x2 y2
t
v
2 x

v
2 y
O
tan= vx
vy
在分析中渗透:两个分运动分别独立;
v
v
2 x

v
2 y
同一时间或时刻,合、分运动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教学要求: 本节不要求计算运动合成与分解的问题
反思:① 不涉及船速小于水速时渡船的最小位移问题
一、第五章 曲线运动
改变: ②教材更注重教学思路和教学的严谨性
△传统的教学: 蜡块实验中肉眼直接看出蜡块沿直线运动,再引出了
分运动、合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等概念和方法。
△改进的教学: 红蜡块合运动是怎样的?—不是凭观察能解决的
●蜡块的位置:
P
x = vxt
y = vyt
●蜡块的位移:
●蜡块运动轨迹: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教学要求:①不要求推导合运动的轨迹方程,不要求计算
有关平抛运动的相遇问题。 ②不要求定量计算有关斜抛运动的问题。
反思: ① 由于作业本上的要求,可讨论一下起末点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斜抛运动的最远射程问题。 ②“说一说”栏目可不作要求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研究)在本主题的学习过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研究)在本主题的学习过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研究)在本主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认知障碍、形成原因以及对策为解决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我们结合多年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践,以“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研究为例,剖析一下物理学习的思维,认知障碍、形成原因,进而探对策,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品质和物理素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把我们的思想、做法、体会写成文章.一、障碍表现1、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事实为根据的科学,它源于客观现实,又高于客观现实.对于物理规律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现象及其联系鲜明展示出来的实验,或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曾经亲自感受过的事例做基础,学生就很难理解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物理意义、实用条件等,从而影响对物理规律的掌握和应用.例如万有引力定律。

2、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不仅要通过观察实验,而且要通过物理思维进行加工处理,当今在倡导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进程中,科学思维方法备加重要,它能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由于各种物理规律所面临的问题不同,所处的条件不同,就其建立而言,可能会经过多种思维形式,提出假说后经实验验证,可谓千姿白态,决非单一模式可以概括的.因此在学习物理规律时,教师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或数学推理就“抛出”一个历史上许多物理学家历经艰辛,运用了多种思维方法,经过了多少复杂的思维过程,才得出的著名物理规律,那么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成为知识的容器,就不能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吃透物理规律的内涵,只会对规律死记硬背,生吞活剥,产生种种错误.例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3、产生消极思维定势.学生应用掌握的知识,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分析问题的推理方法,变成学生的一种能力及一定的思维模式的现象叫思维定势,但这种现象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从正面说,思维定势的形成表明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从反面说,这种思维定势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也有一定的障碍作用.4、出现相关知识的干扰.物理概念和规律反映物质运动变化的的本质属性及本质联系,学生形成物理概念与掌握物理规律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从积极方面看,相得益彰;从消极方面看,相互干扰.5、远离物理事物的动态图景.事物过程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不注意物理过程的变化,不善于对物理过程进行动态的思维,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建立起物理事物的动态图景,往往用静止的、僵化的思想,割裂的、支离破碎的方法分析物理过程,常常只考察一个状态,就直接分析得出数学方程或答案,顾此失彼.2、形成原因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遇到了各种困难,产生的各种思维障碍,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下面我们从学生、教师等方面加以分析:1、学生的认知水平较差、学习方法不当.刚进高中的学生只有一6岁左右,思维方式单一,思维水平较低,思维品质较差,加之不良习惯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未能在初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知识缺乏系统化,由于初中物理知识点不密,难点不多,要求不高,不少学生特别是部分女生通过记忆,背诵而非理解,就能考得不错,趾高气扬,沾沾自喜,但升入高中一接触到高中物理完全不灵,暴露出了前面罗列的种种思维障碍.2、缺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物理基础上的大跨越,一些学生思维还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用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缺乏质疑心理,不能批判地对待自己原有的日常概念和经验,不去用系统、全面、变化的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结果一0分荒谬.3、远离自然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现在的学生大多数远离自然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们无缘观察各种自然物理现象和机械电气设备的运动规律,无法体会生活,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思维空间的狭窄,一些学生性格有缺陷,同伴交往少,相互交流讨论合作的机会少,对问题不能明辨是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理思维的发展.4、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是学生塑造人格、学得知识、发展思维、增强能力的引路人,由于教师的个性差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其人格、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对学生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都会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受影响的不只是一个学生,很可能是一批学生.3、解决对策1、以实验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增强感性认识是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思维的前提.在进行概念和规律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或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便于抽象概念,探索规律的良好物理情境,提供探索事物本质属性和物理规律的必要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立物理概念、规律的思维过程和学生认知特点,选择适当的途径,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认清物理现象间本质必然的联系,抽象出物理概念,概括出物理规律.在探索时,要注意现象的分析,数据的处理,模型的选取,过程的描述等环节的思维,要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增加开放性实验,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2、透过物理现象和过程,抽象建立物理概念,是启迪学生进行物理思维的关键.教师在向学生提供形成概念材料的基础上,要启发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炼,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更理性认识,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这样,一方面可避免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概念,给出数学表达式,这是一种肤浅的片面的做法;另一方面可以克服思维障碍,让学生灵活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3、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其本质属性是发展学生物理思维的根本.物理概念的内涵是指物理概念所反映的物理对象、现象、物理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而外延是指具有物理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体对象,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分清量的度量式和它的决定条件,了解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是掌握物理概念的根本,也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4、正确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及范围,是深化学生物理思维的核心.物理规律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多因素间的本质联系,一般都用文字表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规律时,一定要在学生对有关物理现象和过程做深入的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对关键的、难理解的,包含深刻物理意义的字、词做深入透彻的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不加分析地“灌”给学生,使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离开了认识的基础,颠倒了认识顺序,学生不懂规律的真正含义,背得再熟,用起来还是出错.每个物理规律都有一定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只有真正明确了这一点才能运用规律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否则就会乱用规律,导致错误的结果,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在解决某些复杂的力学问题时,比用牛顿定律、运动学知识简单得多,但如果不注意成立条件,一味追求捷径,往往适得其反.5、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落实学生物理创新思维的归宿.学生学习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后,必须加以应用,一方面可以巩固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检查学习效果,暴露自己对概念规律理解和掌握的缺陷,进行反馈纠偏,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总结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常见的思维障碍和易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认识结构和能力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例题、习题,让学生在学中体验,做中升华.学生完成一定的作业量,是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环节,切忌搞题海,强调教师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就是这个道理.由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复杂性,教师必须注意教学的阶段性,经过领会运用、完善扩展等阶段,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构建自己完善的知识体系,让知识真正成为能力的载体.总之,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出现的思维障碍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必须弄清其产生的根源,才能增强其预见性和针对性,对症下药,切实纠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错误偏差,并在运用中不断巩固、深化,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我们就能不辱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培养出多元化、国际性、创新型的人才.。

高中物理_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关系式总结规律:例题3:卫星A、B的运行方向相同,其中B为近地卫星,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地球半径为R,卫星A离地心O的距离是卫星B离地心的距离的4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A.卫星A、B的运行周期的比值为T AT B=41B.卫星A、B的运行线速度大小的比值为v Av B=12C.卫星A、B的运行加速度的比值为a Aa B=14D.卫星A、B至少经过时间t=16π7Rg,两者再次相距最近总结:例4、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被月球俘获的示意图,“嫦娥三号”卫星先绕月球沿椭圆轨道Ⅲ运动,在P点经两次制动后最终沿月球表面的圆轨道Ⅰ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椭圆Ⅲ的半长轴为4r,卫星沿圆轨道Ⅰ运行的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卫星在轨道Ⅱ上运行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Ⅲ上通过题来巩固学情分析本学年所带班级成绩较好,物理的学习也比较让人满意。

对万有引力与航天的接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好一点,但总来说,学生对于圆周运动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同时对圆周运动的认识局限性也很大,仅仅认为地面上的物体在满足圆周运动规律的时候做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的神秘性使学生并没有直观的感受和想象力。

我们国家是航天大国、航天强国。

对学生更要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学生学习过本章后,对万有引力有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的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天体运动的大致模型,但是对于相关的计算,以及特殊卫星和天体的认识不到位。

这是本节课需要加强的,同时,需要建立起学生的知识网络。

以及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拓宽学生对一些常见天文现象的认识。

尤其是我们国家在航天事业上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更应该培养学生们的这种为国奉献的精神。

效果分析在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过程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章末复习中要注重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本科的设计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知识生成性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团队合作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物理_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设计实验制定方案——用试触方法电流从电流计的正接线柱流入,指针向正接线柱方向偏转,电流从电流计的负接线柱流入,指针向负接线柱方向偏转。

(2)弄清电流方向与线圈绕向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根据实际线圈绕向(学生线圈绕向有两种),画出实验装置草图,以正确判断电流方向。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条形磁铁运动情况N极插入N极抽出S极插入S极抽出原磁场(B 原)方向(“向上”或“向下”)原磁通变化(Δφ原)利用“中介”的思维方法互动——“阻碍”的含义:谁在阻碍?——“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什么?——“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通量的变化”如何阻碍?——“增反减同”,“反抗”和“补偿”。

能否阻止?——不能。

阻碍只是使原磁通量的变化减慢。

〖应用规律,体验成功〗【板书】三、楞次定律的应用投影:例题 1: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如图所示。

软铁上绕有 M、N 两个线圈,当 M 线圈电路中的开关断开的瞬间,线圈 N 中的感应电流沿什么方向?[解析]——首先明确,我们用楞次定律研究的对象是线圈 N 及电流表组成的闭合电路。

——开关断开前,线圈 M 中的电流在线圈 N 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向哪?(向下)——开关断开瞬间,线圈 N 中磁通量如何变化?(减少)——线圈 N 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如何?(向下——根据楞次定律,阻碍磁通量减少)。

——线圈 N 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线圈 N 中电流由下向上,整个回路是顺时针电流。

)投影:利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框图。

交流深化理解应用〖灵活应用,拓展延伸〗【板书】四、楞次定律与右手定则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如何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呢?投影:如图所示,光滑金属导轨的一部分处在匀强磁场中,当导体棒 AB 向右匀速运动切割磁感线时,判断 AB 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1)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哪个电路?(ABEF)(2)穿过这个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大还是减小?(增大)(3)感应电流的磁场沿什么方向?(垂直纸面向外)(4)导体棒 AB 中的感应电流沿什么方向?(由 A 指向 B)磁场、导体的运动和导体中的电流都是有方向的,它们方向之间的关系能否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描述呢?投影:右手定则的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复习课万有引力与航天评课反思

复习课万有引力与航天评课反思

复习课《万有引力与航天》评课反思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万有引力定律更是树立了人们对物理学的尊敬和兴趣。

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可说是承前启后,承前是针对本模块第二主题“圆周运动”而言,是其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启后是指它是解决后续许多万有引力问题的理论依据。

本章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天文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牛顿运用动力学原理而发现的重要定律。

它不仅能解释重力产生的原因,也能够解释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规律。

它是天文学上研究各种天体运动规律的依据,它所揭示的万有引力是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要理解和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能用它解决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注意多结合航天技术、人造地球卫星等现代科技知识来认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理解天体的运动,掌握其重点公式。

人造地球卫星和航天技术属于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因而有关人造地球卫星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考查每年都有相关题目,本章是近年高考的热点。

新课改的背景下,本节课以导学案为线索,在吕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抓住时机,定量的发展性评价,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反思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反思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反思《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反思《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反思1新课改的背景下,本节课以导学案为线索,在我的引导下,同学开放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同学为主体,我为主导,抓住时机,定量的进展性评价,不断的鼓舞和表扬,充分调动了同学的乐观性。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以下不足:1、同学分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够恰当。

同学能自主完成的合作了,该合作的时间上、力度上没有得到保障,同学通过合作无法完成的,我的讲解不够彻底。

2、同学分组合作的方式不够灵敏。

同学可以线式“小声谈论”,可以面式“小组争辩”,也可以充分利用小黑板体式“成果呈现”。

3、合作学习不是同同学来就会的,需要有效的指导。

譬如,时间、方式、问题等。

4、在物理学科里,特别是复习课,对某一问题的点评,该浅的没有,该深的浅了;再者,缺乏对学问、方法的'总结与梳理。

《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反思2物理教学的过程要有科学性、严谨性、条理性。

在日常教学中要遵循这一原则,但有时我们自认为给同学讲清楚了,但在同学的理解总是显的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看似懂了,实际上却是错的。

这需要老师对同学拨开迷雾,查找光明的道路。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必修②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的教学中,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天体的运动、卫星运动。

对于这些运动,我们都可近似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实际上是前面一章匀速圆周运动的连续。

争论圆周运动的重点是知道向心力的来源。

某一天体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供应,这一点是这章教学中的主线。

而在第五节宇宙航行教学中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时:设地球的质量m,卫星的质量m,卫星运动速度v,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依据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有:得,对于地面四周的人造卫星,可近似认为到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即r=R,将地球质量m=5.98ⅹ1024kg和地球半径R=6.4ⅹ106m 带入解得V=7.9km/s,这就是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四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也称为环绕速度。

《万有引力与航天》小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小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小结这一章的内容可以概括为“3824”,学习这一章节时,一个要公式熟练,第二是建立好模型,第三就是思路清晰,然后就是注意几个细节和易错点。

一、“2”条主线: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G F =万(不考虑天体自转)(1)天体表面的“黄金代换”2gR GM =(2)不同高度的重力加速度2,rGM g = 2、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的关系:,222224mg ma Tmr mr r v m r GMm =====πω 注意:这些公式中r 的意义,以及公式是一般应用的圆形轨道上。

由公式让我们知道:轨道半径越大的卫星(行星),线速度,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二、“4”个区别:1、考虑天体自转时,区别天体上的三个点:赤道,两极,任意纬度上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和支持力与重力的关系。

2、区别赤道上的物体,近地表面,同步卫星三个点的a ,v ,T 的关系,并且把第一宇宙速度和最小的周期85min 和24h 对应上相应的点上。

3、区别发射同步卫星的过程,即近地圆形轨道,椭圆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同步圆形轨道上四个速度的大小判断,以及变轨瞬间前后加速度的关系。

4、区别r 和R 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在双星模型中轨道半径和距离的区别。

(2)圆形轨道中的距离和轨道半径是一个值。

(3)椭圆轨道和圆形轨道轨道半径的区别以及椭圆轨道上一般万有引力不等于向心力。

(4)在天体表面附近绕行时,轨道半径就是天体的半径R 。

三、“8”重要题型1、抛体运动与天体相结合,此类题型主要是注意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求解,利用第一条主线就能解决。

当然也要注意,重力加速度也会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2、求解不同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这类题型要理解第一宇宙速度,即在天体表面附近绕行时的环绕速度,gR RGM v ==,当然也会涉及到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求解。

3、利用两条主线求解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这类题型要注意规律,只能求解中心天体的质量,还要知道中心天体的半径才能求解密度,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已知围绕中心天体表面附近的周期,可以用23GTπρ=直接算出。

《万有引力与航天》备课反思

《万有引力与航天》备课反思

《万有引力与航天》备课反思仔细研读《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的第一课与第二课后,我对教材编者的意图稍有理解。

本课教材文本内容的安排给课堂教学留下很大得空间供我们开发。

下面是备课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写在此处与大家分享。

第一课文本内容主要是讲述开普勒三定律,教材结尾部分对三定律作了近似的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课主要内容是告诉学习者,太阳与行星间一定有引力作用,通过数学推导能得出引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时也为第三课万有引力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果仅从文本内容来看,教材文本内容非常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完成。

但我认为这两课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的最佳内容之一。

不论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通常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所谓的归纳法就是从大量的看似不相关的事件之中找到这些事件共性的东西,通过科学归纳得出普遍的规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去解释个别事件或者常见的物理现象。

所谓的演绎法是通过一个基本的假设或者是从已知的公理开始,应用逻辑推理得到一个规律或者理论,再应用这个理论去解释个别的物理事件或者现象。

简单说,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大量个别现象归纳概括得出一般规律,演绎法就是从一个基本的假设开始通过逻辑的推演得出新的理论,然后再用这个理论去解释已经存在的物理现象。

第一课中描述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就是开普勒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研究了天文学家第谷观察行星运动的大量数据后得出的规律。

这节课不仅要学生知道三定律得内容,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得出三定律的科学方法即科学的归纳法。

第二课的内容是根据曲线运动的常识性知识,太阳与行星之间一定有力的(万有引力)存在。

牛顿在开普勒研究基础之上,通过数学上的演绎法,结合曲线运动的知识与牛顿第三定律得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他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这是演绎法的伟大胜利。

在该规律得出的过程中没有用到实验中所观测到的数据,完全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得出了一般的规律,充分体现了演绎法之魅力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万有引力与航天》的教学点评
物理教学的过程要有科学性、严谨性、条理性。

在日常教学中要遵循这一原则,但有时我们自认为给学生讲清楚了,但在学生的理解总是显的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看似懂了,实际上却是错的。

这需要老师对学生拨开迷雾,寻找光明的道路。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必修②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的教学中,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天体的运动、卫星运动。

对于这些运动,我们都可近似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 实际上是前面一章匀速圆周运动的延续。

研究圆周运动的重点是知道向心力的来源。

某一天体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这一点是这章教学中的主线。

而在第五节宇宙航行教学中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时:设地球的质量M,卫星的质量m,卫星运动速度v,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得,对于地面附近的人造卫星,可近似认为到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即r=R,将地球质量M=5.98ⅹ1024kg和地球半径R=6.4ⅹ106m带入解得V=7.9km/s,这就是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也称为环绕速度。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以上分析后,问学生懂了没有?他们都都说懂了。

为了巩固知识,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现代宇宙学理论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的过程中,
会形成一种密度很大的天体,成为白矮星或中子星,1m3的中子星物质的质量为1.5×1017kg。

若某一中子星半径为10 km,求此中子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大约5分钟后,我叫了学生到黑板上演算,其他的学生在下面演算,课时发现不少
学生无从下手。

还有一些学生写了一堆公式,不着边际。

为什么有这种情况?我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目标落实不到位。

没有充分体会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其次,教学过于死板,缺少让学生参与的机会,总是自己讲的多,学生参与的少。

第三,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如果不设置梯子,让学生们去爬,怎能不摔跟头?对于新知识应该循序渐进,
由简入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