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端子多工位级进模冲压排样和变形控制分析
冲压模具中的多工位冲压自动线设计与优化
冲压模具中的多工位冲压自动线设计与优化冲压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形工艺,在各个工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多工位冲压自动线作为一种高效的生产方式,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冲压模具中的多工位冲压自动线的设计与优化进行探讨。
一、冲压模具中的多工位冲压自动线的设计1. 多工位冲压模具的构成多工位冲压自动线包括冲床、送料装置、冲具、送料机构和排屑装置等组成部分。
其中,冲床是实现冲击动作的设备,送料装置用于将金属板材送入冲床所在的工位,冲具是完成冲压加工的工具,而送料机构则用于实现金属板材的连续送料过程。
排屑装置则用于将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排出。
2. 设计要求在设计多工位冲压自动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冲床的选择:根据所需冲击力和工件尺寸选择适合的冲床型号。
(2)送料装置的设计: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尺寸确定合适的送料装置类型。
(3)冲具的设计: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相应的冲具。
(4)送料机构的设计:确保送料机构能够保持稳定的送料速度和送料精度。
(5)排屑装置的设计:保证废料能够及时排出,不影响冲压过程。
二、冲压模具中的多工位冲压自动线的优化1. 工艺参数的优化对于多工位冲压自动线,工艺参数的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优化包括冲击速度、冲压力度、送料速度等方面。
通过实验和仿真分析,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冲压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
2. 冲具结构的优化冲具是实现冲压加工的关键部分,其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冲具结构的优化包括冲头形状、刃口尺寸、导向系统等方面。
合理设计冲具结构可以减少加工时的应力集中和变形,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3. 材料选择的优化冲压模具中的材料选择对于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优化材料选择可以提高模具的抗压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其中,高速工具钢、硬质合金和耐磨合金等材料是常见的选择。
级进模中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原因和抑制方法(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级进模中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原因和抑制方法(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级进模中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原因和抑制方法(标准版)在电脑连接器上,端子(冲压件)越来越趋于细小、复杂及精密化,而端子在模具的冲压生产中,如何克服其翻转扭曲之变形,保证其尺寸及功能等要求,则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
1.冲压时产生翻料、扭曲的原因在级进模中,通过冲切冲压件周边余料的方法,来形成冲件的外形。
冲件产生翻料、扭曲的主要原因为冲裁力的影响。
冲裁时,由于冲裁间隙的存在,材料在凹模的一侧受拉伸(材料向上翘曲),靠凸模侧受压缩。
当用卸料板时,利用卸料板压紧材料,防止凹模侧的材料向上翘曲,此时,材料的受力状况发生相应的改变。
随卸料板对其压料力的增加,靠凸模侧之材料受拉伸(压缩力趋于减小),而凹模面上材料受压缩(拉伸力趋于减小)。
冲压件的翻转即由于凹模面上的材料受拉伸而致。
所以冲裁时,压住且压紧材料是防止冲件产生翻料、扭曲的重点。
2.抑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方法(1).合理的模具设计。
在级进模中,下料顺序的安排有可能影响到冲压件成形的精度。
针对冲压件细小部位的下料,一般先安排较大面积之冲切下料,再安排较小面积的冲切下料,以减轻冲裁力对冲压件成形的影响。
(2).压住材料。
克服传统的模具设计结构,在卸料板上开出容料间隙(即模具闭合时,卸料板与凹模贴合,而容纳材料处卸料板与凹模的间隙为材料厚t-0.03~0.05mm)。
如此,冲压中卸料板运动平稳,而材料又可被压紧。
多工位级进模高速冲压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多工位级进模高速冲压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广西桂林李光华摘要叙述了多工位级进模在高速冲压时,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可供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生产使用作参考。
关键词级进模高速冲压对策引言金属引脚框架、接插件端子不仅产量大、精度高,且成形工艺较复杂。
由于采用带料生产,有的后道工序需要成卷收取废料。
因此,类似零件适合采用多工位级进冲模进行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高速冲压成形是利用高速冲床、模具及各种辅助设备,完成零件的冲压成形加工。
高速冲床的冲压速度高,目前,世界上高速冲床的冲次达冲次。
在实际运用中,根据零件材料、加工件成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周边设备的适应程度,采用不同的冲压速度。
在日本,实用的冲压速度为:金属引脚框架:次;接插件端子:次;金属薄片冲裁:次。
高速冲压的速度不仅受到高速冲床本身的技术水平限制,还受所加工冲压零件产量、零件冲压工艺性能、周边机械如送料机、卷取机的性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目前生产的接插件模具用于实际生产最高冲压速度在次左右。
采用高速冲压生产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市场需求。
只有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才需采用高速冲压成形。
冲压零件本身的可高速冲压工艺性。
高速冲床与周边设备配套。
———————————————————收稿日期:年月日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
高速冲压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废料上跳在高速冲压中废料上跳会造成产品报废,严重时引起模具损坏。
引起废料上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根据高速冲床的机械特性,机床自身的振动频率与转动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这时,凹模内部的废料产生上下的跳动幅度增大,使最上层的废料容易上跳。
因此在高速冲床的安装时,注意采取防震措施,并避开冲床的共振频率进行冲压加工。
模具刚性低引起模具的微振动影响。
模具下模座刚性低,且模具的长宽尺寸与漏料孔尺寸相对比较小时,在高速冲压下会引起模具的微振动,从而诱发废料上跳。
因此,在冲床上安装模具时,可加工专用垫块提高模具刚性。
润滑油太多的影响。
多工位级进模冲压的特点及功能精心
多工位级进模冲压的特点及功能精心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多工位级进模冲压的特点及功能【精心整理】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多工位级进模是冷冲模的一种。
它是在一副模具内按所需加工的制件的冲压工艺,分成若干个等距离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定的冲压工序,完成零件的某部分冲制工作。
被加工材料(条料或带料)在自动送料机构的控制下,精确地控制送进步距,经逐个工位的冲制后,便能得到所需要的冲压件。
一般地说,多工位级进模能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等工艺。
所以,无论冲压件的形状如何复杂,冲压工序怎样繁多,均可以用1副多工位级进模来冲制完成(1)多工位级进模是多工序冲模,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包括冲裁、弯曲、成形和拉深等多种多道工序,具有比复合模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也能生产相当复杂的冲压件。
(2)多工位级进模操作安全,因为人手不进入危险区域。
(3)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时,工序可以分散,不必集中在一个工位,不存在复合模中的“最小壁厚”问题。
因而模具强度相对较高,寿命较长。
(4)多工位级进模易于自动化,即容易实现自动送料,自动出件,自动叠片。
(5)多工位级进模可以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因为工件和下脚料可以直接往下漏。
(6)使用多工位级进模可以减少压力机,减少半成品的运输。
车间面积和仓库面积可大大减小。
就其冲压而言,多工位级进模和其他冲模相比,其主要特点如下。
(1)冲压用材料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黑色或有色金属,材料的形状多为具有一定宽度的长条料、带料或卷料。
因为它是在连续几乎不间断的情况下进行冲压工作,所以要求使用的条料应越长越好,对于薄料长达几百米以上、中间不允许有接头、料厚为0.1~6mm,多数使用0.15~1.5mm的材料,而且有色金属居多。
料宽的尺寸要求必须一致,应在规定的公差(通常小于0.2mm)范围内,且不能有明显毛刺,不允许有扭曲、波浪和锈斑等影响连续送料,并避免冲压精度方面的缺陷存在。
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化
如建筑、铁路、船舶等行业的 金属结构件和零部件的冲压生
产。
03 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 化的结合
结合的必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
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 化结合,可以大幅提高生 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 质量的影响,提高产品的 一致性和稳定性。
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化
目 录
• 多工位级进模介绍 • 冲压自动化技术 • 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化的结合 • 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01 多工位级进模介绍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多工位级进模是一种先进的冲压 工艺,通过在多工位上连续完成 一系列冲压操作,实现零件的高 效、高精度制造。
特点
多工位级进模具有高效率、高精 度、高自动化程度等优点,适用 于大批量、小型、复杂零件的冲 压生产。
工作原理
工作流程
多工位级进模在工作时,将原材 料依次送入各个工位,每个工位 完成不同的冲压操作,最终得到
成品零件。
连续加工
多工位级进模采用连续加工的方式,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 干预和生产成本。
02 冲压自动化技术
冲压自动化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冲压自动化是指利用自动化设备、机 器人等手段实现冲压生产过程的自动 化,包括材料送料、模具调整、冲压 加工、产品取出等环节。
特点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 人工干预、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冲压自动化工作原理
基于预设的程序和指令,自动化设备能够独立完成送料、模具调整、加工和取件等 动作。
根据产品需求,进行多工位级进模的 设计与制造,确保模具的精过自动化生产和智能控制,可 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
《冲压模具排样工艺图册(多工位级进模)》一书与读者见面
所涉及部 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 包括绩效考核和质 由主管经理负责 , 主要在 以下几个方面 : 量控制 的具体方法。 ( 1 ) 项 目经 理 对 项 目进 展 情 况 的 了 解 掌 控 程 模具公 司通过项 目管理的实施 , 有效提高项 目管 度 。项 目档 案 、 流 程 及 质 量 控 制 节 点 记 录 情 况 规 范 控力度 , 充分调动 了项 目参 与人员 的工作积 极性 , 大
CEPC
— —
。 5 际 1 2贸 城
工
-
5 77 5 88 88
中国 昆山— — 网址 : 、 v ww. s t l j t . C O n r
完 整 的项 目资 料 。
6 质量管理
项 目经 理 可根 据 公 司的 质量 考 核 办法 , 对 项 目实
内部预验 收 由项 目经理 组织 内部相关 部 门配合
到技术要求进行监控 。
5 项 目的 绩 效 考 核
绩效考核可提高项 目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通
7 结束语
通过项 目管理在模具企业 的实施案例 , 分析了项
过赋予项 目经理对参 与人员绩效考核 的权利 , 使其能 目管理实施成功与否 的关键环节 , 针对项 目管理达到 够充分发挥项 目 经 理在项 目管理 中的作用 , 可按项 目 的效果 , 项 目经理 的工作职责 和权力 , 以及项 目管理
科, 现 为一拖 ( 洛 阳) 东晨模 具科技 有 限公 司副总 经 理, 负责生产管理工作 。
接线端子的冲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接线端子的冲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3)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3)1.2 冲压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4)1.3 模具发展的现状 (8)第2章工艺分析及冲压方案分析 (10)2.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10)2.1.1 冲裁部分的工艺性分析 (10)2.1.2 弯曲部分的工艺性分析 (10)2.1.3 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11)2.1.4 冲裁件的材料 (11)2.1.5 工艺方案确定 (11)第3章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2)3.1 模具类型 (12)3.2 操作与定位方式 (12)3.3 卸料与出件方式 (12)3.4 模架类型及精度 (12)第4章冲压模具工艺与模具设计计算 (13)4.1 排样 (13)4.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4)4.2.1 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 (14)4.2.2 弯曲模尺寸计算 (18)4.3 冲压力的计算 (19)4.3.1 冲裁力的计算 (19)4.3.2 弯曲力的计算 (21)4.4 压力中心的计算 (21)第5章模具主要零件设计及标准的选用 (23)5.1 卸料板 (23)5.2 导料板 (25)5.3 凸模结构设计 (26)5.4 垫板结构设计 (27)5.5 导正销 (27)5.6 凹模结构设计 (28)5.7 模架选择 (29)5.8 小导柱、销导套选取 (30)5.9 压力机的选择 (31)5.10 模柄的选择 (32)5.11 侧刃 (32)总结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附录 (37)附录1:英文文献及翻译 (37)附录2:毕业设计任务书 (69)附录:3:开题报告 (73)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级进模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
基于冲裁和弯曲的同时进行,在与单工位模、复合模及多工位级进模想比较后,这里选用多工位级进模。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2.2.4双边载体排样
双边载体排样是在产品条料的两侧分别留出一定宽度的 材料,并在适当位置与产品两边相连接,实现对产品条料的 送进,它比单边载体排样送进更顺利,料带定位精度更高, 适合产品两端都有接口可连,特别适合送进强度较弱的薄板 料。但是,相对材料利用率较低,且通常需要采用双边导正。 图2-7所示为双边载体排样,共有16个工位,其中 (1)~(4) 工位为冲裁; (5)~(14) 工位为弯曲;(15) 工 位将制件从条料上分离;(16) 工位为将废料切断,这一步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有自动收料装置时,可不设计。
2.2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的类型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中的搭边作用特殊,通常称为载体。载 体是运送坯件的物体,载体与坯件或坯件与坯件的连接部分称 搭口。载体的主要作用是将坯件传递到各工位进行各种冲裁和 成形加工。因此,要求载体能够在带料的动态送进中,使坯件 保持送进稳定、定位准确,才能顺利地加工出合格制件。根据 载体形式的不同将级进模排样分为无载体排样、边料载体排样、 单载体排样、双边载体排样、中心载体排样5种类型。
⑩ 当级进成形工位数不是很多,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 时,可采用压回条料的技术,即将凸模切入料厚的后,模 具中的机构将被切制件反向压人条料内,再送到下一工位 加工,但不能将制件完全脱离带料后再压入。 ⑩ 在级进冲压过程中,各工位分段切除余料后,形成 完整的外形,此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各段冲裁的连 接部位平直或圆滑,以免出现毛刺、错位、尖角等。因此 应考虑分断切除时的搭接方法。搭接方法如图2-1所示,图 2-1(a)为搭接,第一次冲出A、B两区,第二次冲出C区,搭 接区是冲载C区凸模的扩大部分,搭接量应大于0.5倍的材 料厚。图2-1(b)为平接,除了必须如此排样时,应尽量避 免使用此搭接方法。平接时在平接附近要设置导正销,如 果工件允许,第二次冲裁宽度应适当增加一些,凸模要修 出微小的斜角(一般取3°~5°)。
多工位级进模冲压的特点及功能
多工位级进模冲压的特点及功能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多工位级进模冲压的特点及功能【精心整理】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更多冲压模具技术,就在深圳机械展!多工位级进模是冷冲模的一种。
它是在一副模具内按所需加工的制件的冲压工艺,分成若干个等距离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定的冲压工序,完成零件的某部分冲制工作。
被加工材料(条料或带料)在自动送料机构的控制下,精确地控制送进步距,经逐个工位的冲制后,便能得到所需要的冲压件。
一般地说,多工位级进模能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等工艺。
所以,无论冲压件的形状如何复杂,冲压工序怎样繁多,均可以用1副多工位级进模来冲制完成(1)多工位级进模是多工序冲模,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包括冲裁、弯曲、成形和拉深等多种多道工序,具有比复合模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也能生产相当复杂的冲压件。
(2)多工位级进模操作安全,因为人手不进入危险区域。
(3)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时,工序可以分散,不必集中在一个工位,不存在复合模中的“最小壁厚”问题。
因而模具强度相对较高,寿命较长。
(4)多工位级进模易于自动化,即容易实现自动送料,自动出件,自动叠片。
(5)多工位级进模可以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因为工件和下脚料可以直接往下漏。
(6)使用多工位级进模可以减少压力机,减少半成品的运输。
车间面积和仓库面积可大大减小。
就其冲压而言,多工位级进模和其他冲模相比,其主要特点如下。
(1)冲压用材料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黑色或有色金属,材料的形状多为具有一定宽度的长条料、带料或卷料。
因为它是在连续几乎不间断的情况下进行冲压工作,所以要求使用的条料应越长越好,对于薄料长达几百米以上、中间不允许有接头、料厚为0.1~6mm,多数使用0.15~1.5mm的材料,而且有色金属居多。
料宽的尺寸要求必须一致,应在规定的公差(通常小于0.2mm)范围内,且不能有明显毛刺,不允许有扭曲、波浪和锈斑等影响连续送料,并避免冲压精度方面的缺陷存在。
多工位级进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讲解学习
排样的结果用排样图表达。
➢ 冲压顺序 ➢ 模具工位数及各工位的作用 ➢ 零件在条料上的排列方式 ➢ 送进的步距 ➢ 条料的宽度 ➢ 载体的形式 ➢ 模具的基本结构
级进模排样图包含的主要内容
➢ 冲压顺序 ➢ 模具工位数及各工位的作用 ➢ 零件在条料上的排列方式 ➢ 送进的步距 ➢ 条料的宽度 ➢ 载体的形式 ➢ 模具的基本结构
三种搭接形式比较
8.1.4 工序排样
主要需要解决:
➢ 工序确定与排序 ➢ 空工位设置 ➢ 确定载体形式和毛坯定位方式 ➢ 定距形式选择与进距精度 ➢ 绘制工序排样图
1.工序确定与排序
(1)级进冲裁的工序排样 1)先冲孔,后冲外形。尽量避免采用复杂形状的凸模、 凹模,即对复杂的孔型或外形进行分解,采用分段切 除的办法。
多工位级进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定转子冲片
定转子冲片模具零件——凸模、凹模
定转子冲片模具零件——凸模、凹模
集成电路中的引线框及模具零件
引线框模具
冲制引线框的凸、凹模
空调翅片
空调翅片模具
冲制空调翅片凸、凹模
接插件端子
接线端子模具
接线端子模具零件
易拉罐罐盖及拉环
多工位级进冲压的概念
刃口分解不唯一
2. 轮廓分解时分段搭接头的基本形式
1)交接:即毛坯轮廓冲切刃口分解与重组后,新的冲切
刃口之间相互交错,有少量重叠部分。
2)平接:把零件的直边段分两次冲切,两次冲切刃口平
行、共线,但不重叠。
3)切接:是毛坯圆弧部分分段冲切时的达接形式,即在前
一工位先冲切一部分圆弧段,在后续工位上再冲 去其余部分,前后两段应相切。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6章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6章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是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它通过在模具中设置多个工位,并在一次冲压周期内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章将介绍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原理是在一张板材上设置多个工位,通过模具的移动,将板材逐个引导至不同的工位进行加工。
这样能够实现多道工序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还能够减少加工误差,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工序和工位数: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和加工工序,确定需要设置的工位数。
通常情况下,每个工位都有一个特定的工序,因此需要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来确定工位数。
2.工位的位置和间距: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确定不同工位之间的位置和间距。
通常情况下,工位之间的距离要足够大,以便模具的移动和板材的引导。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件的定位和夹持问题。
3.设计模具结构: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工艺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
模具的结构应该能够实现板材的引导和定位,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4.确定进模方式: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和加工要求,确定板材的进模方式。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滑块、导柱、引导板等方式来实现板材的进模。
5.考虑模具的适应性:在设计模具的同时,还要考虑模具的适应性。
模具应该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板材,以应对不同的生产需求。
在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工位的顺序: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和加工工序,合理安排工位的顺序。
通常情况下,先进行简单工序,再进行复杂工序,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2.考虑工位的平衡性:在设置多个工位时,要考虑工位之间的平衡性。
工位之间的加工时间应该尽量一致,以避免生产的瓶颈。
3.加工误差的控制:在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中,由于板材的引导和移动,容易产生加工误差。
因此,需要在设计模具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加工误差,提高产品的精度和一致性。
多工位级进冲模模具结构分析及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0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重量轻、强度高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趋势。
这不仅是市场的选择,更是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的要求。
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的方法虽然解决了汽车的重量问题,但也增加了制造加工的难度。
在冲压高强度材料过程中,冲模承受的荷载复杂,为了保证模具有足够的强度,设计者一般会使用提高安全系数方法,但也直接带来了模具尺寸增大,精度变低,制造、使用成本上升等问题。
这一矛盾亟待解决。
1多工位级进冲模模具结构分析要进行模具的优化必须先进行模具的结构分析,本文以汽车发动机缸盖冲模模具的压边圈为例,进行多工位冲压有限元数值模拟即结构分析、模具的其他部分分析类似。
由于多工位冲压有限元数值模拟过程复杂、模拟难度大,故采取单工位单工序方法进行冲压成型数值模拟分析。
发动机缸盖冲模模具由凹模、凸模、压边圈、凸模导板等4部分组成,其中要分析的压圈边主要功能是限制待冲压工件各方向自由度,起固定压紧作用,是模具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模具的结构分析就是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具进行实际受力情况的仿真,从而在生产之前得到模具物理属性的定量数据的一种方法。
要进行有限元分析必须先建立待分析件的有限元模型。
1.1建立冲模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具的凸模在Z (竖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台阶面,这样在冲压时凸模会出现受力不均的现象,为了探究这种受力不均对凸模强度的影响,需要知道凸模与压圈边间的侧向接触力,为了尽可能的模拟实际受力情况,在ANSYS 中将模具的凸模定义成弹性体,其余均定义成刚体,待冲板材定义成弹性体,以此来求解凸模与压圈边的侧向接触力[1]。
按实际选用所选用的模具各部分材料在软件中分别进行添加,环境温度设置为室温。
1.2冲模模型有限元分析利用上面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设置边界条件,通过求解得出的应力变形云图,可知在Y 方向上即左右方向上凸模所受应力最严重,变形也最严重。
因此可以明确在Z 和X 方向上可以适当地减轻冲模模具的质量。
端子细长针脚偏摆产生的原因与防止对策
28端子细长针脚偏摆产生的原因与防止对策郭 雷 , 王 波 , 黄珍媛 , 阮 锋(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学院 , 广东 广州 510640)摘要 : 对高速冲压生产中端子细长针脚偏摆的形式进行了描述 , 分析了细长针脚偏摆产生的原因 , 指出 压料不稳 、冲裁间隙不均匀 、刃口磨损 、端子针脚截面变形以及端子针脚被压伤等直接导致了端子针脚 偏摆 。
给出了防止端子针脚偏摆的解决方案 ,可为细长针脚端子类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端子 ;高速冲压 ;偏摆 ;级进模中图分类号 : TG 386. 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 1001 - 2168 ( 2008) 01 - 0028 - 04 Ca use and sol ution to the deflection of connector ter m inal sl i m p inGUO Lei , WAN G Bo , HUAN G Zhe n - y ua n , RUAN Fe n g( S c h o ol of Mec ha n i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 So ut h Chi n a Uni v e r sit y of Tec h n olo g y , Gua n g zho u ,Gua n g do n g 510640 , Chi n a )Ab stract : The deflec t io n f o r m of t h e sli m of c o n nec t o r t e r mi n als i n t h e p i n p roc e s s hi g h-s p e e d of s t a m p i n g was w h ic h i n vol v es des c ribe d . The c a u s e s t h a t di r ec t l y res ult i n t h e deflec t io n of sli m p i n s we r e a n al y ze d , u n s t ea d y bla n k holdi n g p res s u r e , u n e v e n bla n ki n g clea r a n c e , wea r i n g of c u t ti n g e d g e , def o r ma t io n of t h e s e c t io n al p l a n e of p i n s , a n d c o m p res s io n al da m a g e of p i n s . The n t h e s o l u tio n s t o p re v e n t t h e deflec t io n of t h e sli m p i n s of t e r mi n als we r e p ro p o s e d .K e y w ord s : t e r mi n al ; hi g h-s p e e d s t a m p i n g ; deflec t io n ; p ro g res s i v e die1 引 言 电子电器产品中有许多端子类零件 , 这些端子 类零件上有大量细而长的针脚 , 其截面宽度和厚度 之比接近 1 甚至小于 1 , 端子零件往往需要成组装 配使用 , 对外形尺寸以及零件在卷料上的位置度要 求很高 ,冲压时存在大量窄缝冲裁部位 。
细长端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细长端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I. 引言- 端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目的和意义II. 端子多工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定义- 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 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和优势III. 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方法- 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流程- 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步骤- 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细节IV. 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应用实例- 应用实例的详细介绍- 实例中的优化设计和结果分析V. 结论与展望- 对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研究作出总结- 展望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场景- 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案注:以上提纲仅作参考,具体可根据论文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章节一:引言端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正在成为数字电路设计的重要分支之一。
由于数字电路中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均需要使用电路,因此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应用范围广,不同于其他电路设计。
本文将对端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在数字电路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其次,我们将详细阐述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流程、设计步骤和设计细节。
最后,我们将以实例为例,分析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应用实际、设计优化和结果分析。
章节二:端子多工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定义端子多工位级进模(Multi-Port Register,简称MPR)是数字电路中的一种寄存器,可以同时具备多个输入和输出的电路组件。
在通信设备、网络的路由器、交换机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组件提供的功能是能够允许多个输入通向多个输出的行为,这使得不同的单元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数据。
这个行为有时称为“交叉开关”(cros s connection)。
2. 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端子多工位级进模的实现方法有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是基于时序逻辑(寄存器)和组合逻辑(多路复用器)实现的方法。
在级进模的冲压生产中
在级进模的冲压生产中,常见的冲压不良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如下,供从事模具维修者参考。
一.冲件毛边(一).原因1.刀口磨损;2.间隙过大(研修刀口后效果不明显);3.刀口崩角;4.间隙不合理,上下偏移或松动;5.模具上下错位(二).对策1.研修刀口;2.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3.研修刀口;4.调整冲裁间隙(确认模板穴孔磨损或成型件加工精度等问题);5.更换导向件或重新组模;二.跳屑压伤(一).原因1.间隙偏大;2.送料不当;3.冲压油滴太快,油粘;4.模具未退磁;5.凸模磨损,屑料压附于凸模上;6.凸模太短,刃入凹模长度不足;7.材质较硬,冲切形状简单;8.应急措施;(二).对策1.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2.送至适当位置时修剪料带并及时清理模具;3.控制冲压油滴油量,或更换油种降低粘度;4.研修后必须退磁(冲铁料更须注意);5.研修凸模刀口;6.调整凸模刃入凹模长度;7.更换材料,修改设计。
凸模刃入端面装顶出或修出斜面或弧性(注意方向)。
减少凸模刃部端面与屑料之贴合面积;8.减小凹模刃口的锋利度,减小凹模刃口的研修量,增加凹模直刃部表面的粗糙度(被覆),采用吸尘器吸废料。
降低冲速,减缓跳屑;三.屑料阻塞(一).原因1.漏料孔偏小;2.漏料孔偏大,屑料翻滚;3.刀口磨损,毛边较大;4.冲压油滴太快,油粘;5.凹模直刃部表面粗糙,粉屑烧结附着于刃部;6.材质较软;7.应急措施;(二).对策1.修改漏料孔;2.修改漏料孔;3.刃修刀口;4.控制滴油量,更换油种;5.表面处理,抛光,加工时注意降低表面粗糙度;6.更改材料,修改冲裁间隙;7.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使用吸尘器;四.下料偏位尺寸变异(一).原因1.凸凹模刀口磨损,产生毛边(外形偏大,内孔偏小);2.设计尺寸及间隙不当,加工精度差;3.下料位凸模及凹模镶块等偏位,间隙不均;4.导正销磨损,销径不足;5.导向件磨损;6.送料机送距、压料、放松调整不当;7.模具合模深度调整不当;8.卸料镶块压料位磨损,无压料(强压)功能(材料牵引翻料引发冲孔小);9.卸料镶块强压太深,冲孔偏大;10.冲压材料机械性能变异(强度延伸率不稳定);11.冲切时,冲切力对材料牵引,引发尺寸变异;(二).对策1.研修刀口;2.修改设计,控制加工精度;3.调整其位置精度;4.更换导正销;5.更换导柱、导套;6.重新调整送料机;7.重新调整合模深度;8.研磨或更换卸料镶块,增加强压功能,调整压料;9.减小强压深度;10.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11.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以改善冲切时受力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 的 关 键 。 分 析 了细 长 端 子 的成 形 工 艺 , 细 介 绍 了其 成 形 先 后 顺 序 , 结 出合 理 的 排 样 方 案 。 针 对 细 长 端 详 总 子 的 悬 臂 偏 摆 变 形 缺 陷 , 取 了压 印 工 艺 措 施 来 控 制 悬 臂 变 形 。 在 此 基 础 上 成 功 开 发 了多 工 位 级 进 模 具 , 采 可 为细长 端 子类模具 设 计提供 参考 。
排 样 图设 计 是 多 工 位 级 进 模 设计 中最 重要 的一 环 , 不 仅 它 决 定 模 具 结 构 、 材 料 的 经 济 利 用 、 压 件 的 精 度 、 具 制 造 的 冲 模
难 易 程度 , 且 直 接 关 系 到模 具 而
在 各 工 位 冲 压 时 的 协 调 、 定 以 稳
比较 复 杂 、 料 相 对 较 厚 、 形 量 比较 大 的 零 件 , 材 变 若 采 用 多 工 位 级 进 模 具 生 产 , 选 择 合 理 排 样 , 控 制 则 即
图 1所 示 端 子 材 质 为 磷 青 铜 C 2 0 l2 料 5 1 R— / H,
厚 02 .mm。 材 质 延 展 性 、 疲 劳 性 、 腐 蚀 性 好 , 该 抗 抗 具 有 良好 的 弹 性 , 宜 于 冲 压 加 工 。 个 端 子 外 形 尺 寸 适 单 约 为 1 mmx12 8 .mm, 有 料 薄 、 长 、 距 小 、 弯 具 细 步 折 多 、 头 复 杂 、 度 要 求 高 、 量 大 等 特 点 , 单 工 序 开 精 产 用 模 和复 合模 均无法 完成 此类端 子 的冲压 ,只有设 计 多 工 位 级 进 模 才 能 完 成 。 在 冲 裁 细 长 悬 臂 结 构 时 要
关 键 词 : 械 制 造 ; 工 位 级进 模 ; 长 端 子 ; 位 排 样 ; 臂 变 形 机 多 细 工 悬
中 图 分 类 号 :T 8 . G3 52 文 献 标 识 码 : B
1 前 言
2
成 形 T艺 及 排 样 分 析
多 工 位 级 进 模 是 在 普 通 级 进 模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种 高 精 度 、 效 率 、 寿 命 模 具 , 技 术 密 集 型 高 长 是 模 具 的 重 要 代 表 , 冲模 发 展 的方 向之 一 。 于 结 构 是 对
及 能 否 成 形 。所 以 , 排 样 设 计 在
时 , 从 全 局 详 尽 考 虑 , 能 受 要 不
限 于 局 部 结 构 , 且 要 多 注 意 细 而
节 。 排 布 工 位 顺 序 时 , 注 意 有 在 应
利 于 送 料 的 顺 畅 以 及 材 料 的 成 形控 制 , 一 工 位变 形 程 度 不 宜 每 过 大 6 / 。
如 图 1所 示 的 端 子 制 件 主 要 由 细 长 悬 臂 结 构
( 称 为 端 子 的针 脚 )和 头 部 弯 曲 结 构 组 成 , 多 工 也 在 位 级 进 冲 压 过 程 中头 部 弯 曲 部 位 容 易 相 互 影 响 , 而
且 细长悬 臂结 构也 极易发 生偏 摆 、 形等 变形 问题 。 扇
鲁
模 侧 向受力折 断 。 于后道 工序 和产 品功能 性要求 , 限
端 子 的 精 度 要 求 较 高 ,冲 裁 下 料 需 满 足 ± .3 00 mm 公
差 , 曲 成 形 需 保 证 0 1 rm 以 内公 差 , 时 位 置 度 弯 .0 a 同
公 差 控 制 在 ± .5 m 以 内 。 这 些 都 与 模 具 结 构 和 排 O0 r a 样 的合理 性有很 大关 系 。
展 开 图特征 , 计 工位① 预 冲断 , 设
不 会 挤 出铜 丝 或 受 挤 压 材 料 过 多
,
因此 可 以排 在 模 具 前 端 ; 位 ② 工
切 边 , 放 铜 材 轧制 、 条 过程 中产 生 的 内应 力 , 释 分 并 在 此 处 设 置 导 料 板 兼 起 定 位 侧 刃 作 用 ;工 位 ③ 冲 制 工 艺定 位孔 , 为模具 后续 工 位定位 基 准 , 供 电镀 作 并
文 章 编 号 : 6 2 01 1 2 1 0 — 0 2 0 1 7 — 2 ( 0 2) 4 0 8 — 2
细 长 端 子 多 工 位 级 进 模 冲 压 排 样 和 变 形 控 制 分 析
王 磊 。王 营
( 州 学 院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 江 台州 3 8 0 1 台 浙 1 0 0
高度 , 整 端 子成 形 受 力 大小 , 变 成 形 回弹 , 而 调 改 从 控 制 端 子 尺 寸 。为 保 证 级 进 冲 压 过 程 中足 够 的 压 料 力 以 提 高 冲裁 及 成 形 质 量 , 具 在 闭 合 状 态 时 , 料 模 卸 板 与 下 模 面 间 有 00 mm 的 间 隙 ,此 问 隙 可 保 证 卸 .2 料 弹 簧 力 全 部 作 用 于 条 料 上 面 起 到 压 料 效 果 ,另 外 还 可 避 免 卸 料 板 与 下 模 板 的 直 接 碰 撞 ,起 到 保 护 模 板作 用且 可减 少 冲压 噪声 。
求 模 架 的 平 稳 性 好 ,工 作 中不 能 有 稍 许 倾 覆 以致 凸
好 零 件 变 形 先 后 次 序 尤 为 重 要 H3 而 冲 压 工 艺 设 计 -, ] 是 多 工 位 级 进 冲 压 技 术 开 发 的根 本 ,周 全 的 变 形 问 题 工艺 预 防及控 制也 是成功 生产 的保 证 。
图 4所 示 为 细 长 端 子 )-L程 及 调 整 模 拟 , ;. 1 5t , 4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