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法处理物理问题
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
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王正立所谓问题解决的策略,是指解决问题的人用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力、学习、回忆和思维的技能。
本文从物理解题思路的形成,解题过程中具体思维方法的运用和特殊的物理解题技巧这三个方面对物理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两条基本的解题思路所谓解题思路,就是解题时的思考路线。
物理题千变万化,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解答方法,但是掌握了解题基本思路就如同在开启千变万化的“锁”时,找到了一把“万能钥匙”。
1、顺推法顺推法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从题目给出的条件入手,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题意和规律,解答出一些小问题,然后再将这些小问题进行综合,逐步推导出所求的未知量来。
(1)从题目给出的条件入手,运用所学过的物理概念、定律、推导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物理量;(2)将导出的物理量同其他已知量建立关系,或者在已导出的物理量之间建立关系,再求出另一个或几个新的未知量来,一直到得出题目所求量为止。
2、逆推法逆推法是一种从未知到已知的方法。
从待求的量本身出发,不断设问,逐步向前逆推到已知条件,最后再返回到结论,求出结果。
(1)从回答题目所求直接入手,在我们学过的物理公式中找出一个适当的公式,将题目所求表示出来。
(2)观察母式右端是否有未知量,若没有,将已知量代入母式就得到所求结果;若还有,则将这一个(或几个)未知量从母式中提出,作为新的未知量。
(3)再从学过的物理定律和公式中,根据题意和已知条件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公式,将提取出来的未知量表示出来。
(4)如此重复推演下去,直到等式右端全部为已知量为止。
采用顺推法解题,利用相似性战略向目标推进,对于较简单的题目,形成思路比较顺利、轻松;但对于较复杂的问题,用逆推法考虑问题就有章法可循了,它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各种小目标,从而一个个解决。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两种方法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解题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在建立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物理问题解决活动中更是离不开科学的思维。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的困难和处理方法9篇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的困难和处理方法9篇第1篇示例:高中物理学习是许多学生觉得比较困难的科目之一。
物理所涉及的知识点广泛、抽象,需要对数学、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
针对这些困难,学生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处理方法,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
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公式记忆的问题。
物理学中有很多公式,而且这些公式之间互相关联,相互影响。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很难记住所有的公式,更不用说理解它们的推导和应用。
面对这样的困难,同学们可以通过勤加练习,多做题,通过实际应用提高对公式的掌握。
还可以通过建立逻辑框架,将物理知识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记忆公式将变得更加轻松。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是实验操作的问题。
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有效手段,也是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的重要途径。
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测量不准确、实验数据解析困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同学们可以多参加实验课程,认真听讲,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做到数据分析全面、准确,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会遇到解题技巧的问题。
物理题目通常需要运用多种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计算,而且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一些同学在解物理题时可能会感到困难,不知道从何入手,无法找到解题的关键点。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同学们可以通过刷题训练,多做例题,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要注意理清题意,将问题具体化,分析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更好地理解题目意图,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有很多,但只要学生们有充分的准备和信心,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就能够克服这些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掘物理现象,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问题教学法的原理及特点问题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探究兴趣来设计问题,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在学生个体或集体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问题教学法的特点包括:1.以问题为导向。
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经验和实践需求,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自己寻找知识、学习并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3.学科整合。
问题教学法强调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在不同学科中应用知识,还能够增加他们对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理解。
4.贯穿学习全过程。
学生在问题探究和解决过程中接触到新知识,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进行自主学习。
二、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可以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以物理道路安全为例,引导学生研究运动学、力学等知识,让学生参考道路标志和各种交通工具的部件,了解它们设计的科学原理等。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问题教学法的一种形式,它结合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问题教学理念。
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运用现代科技设备进行实验,观察和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探究火箭运行的物理原理,学习火箭发射时所需的防护措施。
3.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问题教学法的另一重要形式,它增强了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高三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高三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实验是探究物理规律和加深理解的重要方式。
而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实验结果的关键环节,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并将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本文将介绍高三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1. 实验数据的处理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我们需要记录实验现象、观测数据和所采用的仪器,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反映出物理过程和规律。
以下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1.1 数据筛选与整理首先,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
将实验数据按照时间、位置或参数等进行分类,并剔除明显不符合实验目的的异常数据。
1.2 数据单位和精度在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时,我们需要确定使用的数据单位和精度。
合适的单位和精度有助于减小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计算数据平均值对于一系列实验数据,我们通常需要计算其平均值。
通过求平均值,可以减少个别数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更准确地得出结论。
1.4 统计数据误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的误差进行统计分析。
常见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通过统计数据误差,可以评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2. 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结束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从中提取有关实验现象和规律的信息。
以下是实验数据分析的几种常见方法:2.1 数据图表展示利用数据图表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借助折线图、柱状图或散点图等方式,将实验数据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从中观察数据的趋势和规律。
2.2 数据趋势分析通过对数据的趋势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的规律和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来拟合实验数据,得出相关的物理关系方程。
2.3 数据对比与验证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或已知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检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并验证物理规律的适用性。
2.4 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我们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 理解问题:首先需要理解问题的背景、要求和涉及的物理概念。
2. 建立模型:根据问题描述,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例如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等。
3. 确定物理量:找出涉及的物理量,例如时间、速度、力、加速度等,并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
4. 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根据物理模型和物理量,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和公式,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
5. 建立方程:将已知量和未知量代入物理规律中,建立数学方程。
6. 解方程:解方程求出未知量。
如果方程比较复杂,可能需要使用数学方法或软件进行求解。
7. 分析结果:对解进行误差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或实验数据,如果需要则进行修正。
8. 总结答案:给出最终答案,并解释结果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2. 学会分析物理过程,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过程。
3. 培养数学计算能力,包括代数运算、函数图像和微积分等。
4. 善于利用物理实验和模拟实验来验证理论分析和解答的正确性。
5. 注意解题规范性,包括公式推导、单位换算和文字表述等。
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经典模型
1、"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2、"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3、"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4、"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5、"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6、"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7、"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8.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10、"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11、"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12、"全过程"模型:匀变速运动的整体性.保守力与耗散力.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全过程整体法.13、"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14、"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15、"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16、"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17."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18.远距离输电升压降压的变压器模型.19、"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20、"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21、"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22、"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23、"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24、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
物理做题的思路与方法
物理做题的思路与方法一、观察的几种方法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3、对比观察法:对前后几次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观察进行比较。
4、全面观察法:对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
二、过程的分析方法1、化解过程层次:一般说来,复杂的物理过程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构成的。
因此,分析物理过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把它化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来研究。
2、探明中间状态:有时阶段的划分并非易事,还必需探明决定物理现象从量变到质变的中间状态(或过程)正确分析物理过程的关键环节。
3、理顺制约关系:有些综合题所述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是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综合效应”。
要正确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内在联系上把握规律、理顺关系,寻求解决方法。
4、区分变化条件:物理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
条件变化了,物理过程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在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由于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物理过程的变化,避免把形同质异的问题混为一谈。
三、因果分析法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
如R=U/R、E=F/q等。
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互为比例关系的。
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2、注意因果对应:任何结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
因果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
3、循因导果,执果索因:在物理习题的训练中,从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因果分析,有利于发展多向人性思维。
学好高中物理的三个重点环节1.作业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题型及解决方法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题型及解决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物理实验方法,题型及解决方法近年来,高中物理实验题,出现了迁移类实验、应用型实验、设计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甚至还出现了“研究性学习”类实验。
论述高中物理中整体法的解题技巧与应用
论述高中物理中整体法的解题技巧与应用【摘要】高中物理中整体法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整体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详细讨论了在动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和光学等问题中的应用技巧。
通过分析实例,我们可以看到整体法在不同领域的问题解决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文章总结了整体法的解题技巧与应用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整体法在未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整体法不仅是一种解题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物理教学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整体法将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高中物理,整体法,解题技巧,应用,动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光学,原理,特点,重要性,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介绍高中物理中整体法的重要性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整体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它在解决各类物理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实用性。
整体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各种概念和原理,还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深度。
通过整体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考虑问题,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本质,使解题过程更加简洁和有效。
整体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系统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通过运用整体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提高他们的物理学知识水平和学习兴趣。
整体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在物理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掌握整体法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说明整体法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整体法是高中物理中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其在解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整体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物理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本质,准确把握物理规律。
在解动力学问题时,整体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通过整体的思维方式考虑物体运动的规律,更容易解决复杂的运动问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极端法、对称法、全过程法、逆向思维法和递推法课件
s= v20-2gh
2gh=2
v02 4g
2
h
v02 4g
2
当 h=4vg20=2.5 m 时,飞行距离最大,为 smax=2vg20=5 m.
对称法 方法简介:由于物质世界存在某些对称性,使得物理学 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而使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 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不仅能帮助我们认 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而且也能帮助我们去求 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对称 法.
(2)要使 A、B 不分离,力 F 应满足什么条件? 图 7-2-4
解:力 F 撤去后,运动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该题利用最 高点与最低点的对称性来求解,会简单得多.
(1)最高点与最低点有相同大小的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 位置的合力),只是方向相反.在最低点,即原来平衡的系统 在撤去力 F 的瞬间,受到的合外力应为 F,方向竖直向上; 当到达最高点时,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也应为 F,方向竖直向 下,A 受到的合外力为12F,方向向下,考虑到重力的存在, 所以 B 对 A 的弹力为 mg-F2.
极端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的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 恰当应用极端法能提高解题效率,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 简,思路灵活,判断准确.
用极端法分析问题,关键在于是将问题推向什么极端, 采用什么方法处理.具体来说,首先要求待分析的问题有 “极端”的存在,然后从极端状态出发,回过头来再去分析 待分析问题的变化规律,其实质是将物理过程的变化推到极 端,使其变化关系变得明显,以实现对问题的快速判断.通 常可采用极端值、极端过程、特殊值、函数求极值等方法.
物理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对称的结构、对称的作用、 对称的电路、对称的物像等.一般情况下,对称表现为研究 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 性、物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
全过程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全过程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作者:杨金富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第26期摘要: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求解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
根据不同过程的共性规律运用全过程法将几个过程合并起来,一次列出方程,直接求得结果,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使多过程综合题的求解变得简捷又方便。
关键词:多过程问题;全过程法;高中物理;解题策略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将研究对象所经历的各个不同物理过程合并成一个整体过程来分析研究,叫做全过程法,又叫做过程整体法。
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从全程出发,把握物体的运动规律,通过对各个过程的分析,找出所遵守的共同规律,一次性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全过程整体分析法减少了解题步骤,减少了所列的方程数,避开了繁琐的过程演算,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使多过程综合题的求解变得简捷又方便。
动能定理、动量定理都是描述状态变化过程规律的定理,过程量等于状态量的变化。
状态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始末状态,不涉及中间状态。
同样,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状态量守恒定律,只要全过程符合守恒条件,就有初状态的状态量和末状态的状态量守恒,也不必考虑中间状态量。
另外,由于重力、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在求解时也无需考虑中间过程。
因此,对有关题型的计算,只要各过程遵循上述定理、定律或做功特征,就有可能将几个过程合并起来,用全过程都适用的物理规律一次列出方程,直接求得结果。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这类问题的常见解法。
类型一:全过程应用运动学公式例1 热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上升到120m高度时,有一小金属球从热气球上脱离。
求小球自脱离热气球到落地需多长时间?(小球下落的加速度g=10m/s2)解析:由于小球脱离热气球后,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再做自由落体运动,就全过程来说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设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若规定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则小球的位移x=-120m,v0=10m/s,a=-10m/s2,由x=v0t+12at2代入数据,解得t=6s。
用全过程法巧解物理题
用全过程法巧解物理题整体法适用于求系统所受的外力,计算整体合外力时,作为整体的几个对象之间的作用力属于系统内力不需考虑,只需考虑系统外的物体对该系统的作用力,故可使问题化繁为简。
例1:在水平滑桌面上放置两个物体A、B如图1-1所示,mA=1kg,mB=2kg,它们之间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细线质量忽略不计,A、B分别受到水平间向左拉力F1=10N和水平向右拉力F2=40N的作用,求A、B间细线的拉力。
例2:如图1-2所示,上下两带电小球,a、b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一绝缘细线连接,上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开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平衡细线都被拉紧,右边四图中,表示平衡状态的可能是:【巧解】对于a、b构成的整体,总电量Q=q-q=0,总质量M=2m,在电场中静止时,ab整体受到拉力和总重力作用,二力平衡,故拉力与重力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答案】A说明:此答案只局限于a、b带等量正负电荷,若a、b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则a与天花板间细线将偏离竖直线。
例3:如图1-4,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 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f的大小等于()例4:如图1-5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水平力F=8N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F作用t1=6s后撤去,撤去F后又经t2=2s物体与竖直壁相碰,若物体与墙壁作用时间t3=0.1s,碰后反向弹回的速度ν=6m/s,求墙壁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FN(g取10m/s2)。
【巧解】如果按时间段来分析,物理过程分为三个:撤去F前的加速过程;撤去F后的减速过程;物体与墙壁碰撞过程。
分段计算会较复杂。
现把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整体法),应用动量定理,并取F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代入数据化简可得FN=280N 【答案】FN=280N。
高一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高一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理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而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物理实验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一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1. 数据处理前的准备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首先要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和实验器材的精确性。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直接影响实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保证实验器材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2. 数据采集与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仪器采集数据,并进行准确的记录。
一般来说,物理实验的数据包括实验条件、测量数据和实验结果等方面。
实验条件主要包括实验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测量数据是实验过程中测得的物理量数值,实验结果是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的最终结论。
3. 数据处理方法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通常需要进行数据整理、数据筛选和数据加工等过程。
数据整理是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整理成表格或图表,以便于后续分析和比较。
数据筛选是指从大量数据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剔除异常值和误差较大的数据,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加工是指在整理和筛选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计算,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
4. 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是物理实验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物理规律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平均值计算、数据拟合、相关系数计算等。
平均值计算是对多次重复实验的数据进行求平均,以减小实验误差,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数据拟合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曲线拟合方法,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和匹配,得到理论参数的估计值。
相关系数计算是评价数据之间相关性的指标,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以判断两组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和相关程度。
5. 实验结果的解释与讨论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解释实验结果是指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实验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解释和说明。
物理处理法工作方式 -回复
物理处理法工作方式-回复物理处理法(Physical Treatment)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废水或废气的方法,通过物理作用来去除污染物。
它的工作方式基于不同物理原理,包括重力分离、吸附、过滤、沉淀和膜过滤等。
本文将逐步分析物理处理法的工作方式和原理。
第一步:重力分离重力分离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之一。
根据物质的密度差异,可将混合废水或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分离出来。
这是因为密度较大的颗粒会沉降到液体底部,而较轻的颗粒则会漂浮在顶部。
这种分离可以通过重力沉降器或离心机来实现。
例如,在污水处理中,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被引入沉砂池或沉淀池,在这里较重的悬浮颗粒会自然沉淀到底部,清水则从顶部流出。
第二步:吸附吸附是指通过将废水或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到材料表面,从而将其从液体或气体中去除的过程。
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吸附剂之一,由于其表面积大且具有高度的孔隙性,能够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或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
在水处理中,活性炭通常用作固定床过滤器的一部分,过滤或吸附废水中的溶解有机物。
在空气处理中,活性炭通常被用作空气净化器的滤网,吸附有害气体或异味物质。
第三步:过滤过滤是利用滤料或过滤膜来阻挡废水或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或微生物的方法。
滤料通常是由不同粒径的颗粒组成,当废水或废气经过时,较大的颗粒被滤料截留,清洁的水或气体则通过滤料。
常见的过滤材料包括沙子、石英砂、煤炭和陶瓷等。
膜过滤是一种利用特制薄膜来去除废水或废气中的微小颗粒或溶质的过程。
薄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不同的孔径大小。
当废水或废气通过薄膜时,较大的颗粒或污染物会被薄膜的孔隙所阻挡,只有较小的溶质能够通过。
膜过滤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第四步:沉淀沉淀是通过让废水或废气中的固体颗粒自然沉降到液体或气体底部的过程。
这种分离基于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利用重力或离心力加速沉淀的速度。
沉淀通常需要一段时间,以确保固体颗粒充分沉降。
浅析物理问题中常见的处理方法
工地普通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工地普通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工地普通工的安全操作行为,提高工地普通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工地普通工作人员。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连续改进。
第四条工地普通工的安全责任:建筑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规程的内容,工地普通工负责按照本规程执行工作。
第二章工地普通工岗位安全操作规范第五条工地通行安全操作规范1. 工地通行道路宽度应满足防护装置要求,并设有明显的标志和警示标识。
2. 通行道路上严禁乱穿乱骑。
3. 工地内严禁奔跑、嬉闹、玩耍等行为。
第六条材料搬运安全操作规范1. 进行材料搬运前,应先检查搬运工具和设备的安全性能。
2. 材料搬运过程中,注意身体平衡,合理摆放和固定材料。
3. 严禁超重、超高、超宽、超长等搬运。
第七条作业设备操作安全规范1. 严禁未经培训和无证上岗操作作业设备。
2. 操作作业设备前应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状态。
3. 作业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停止并进行安全检查。
第八条使用电器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规范1. 使用电器设备和工具前,应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电源连接和使用状态。
2. 使用电器设备和工具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 使用电器设备和工具时,应遵守操作规范和操作要求。
第九条打孔、穿墙、切割等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1. 打孔、穿墙、切割等作业前,应清理周围杂物,确保操作空间和通风。
2. 打孔、穿墙、切割等作业时,应佩戴好防护用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 操作人员要熟悉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严禁违规操作。
第三章工地通用安全规章制度第十条工地安全培训制度1. 工地普通工应经过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工地普通工的安全培训应定期进行,不定期进行复习和考核。
第十一条工地安全检查制度1. 工地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 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二条工地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 工地应设置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并组织培训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物理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考点6 物理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命题趋势与原来的考试不同,“综合能力测试”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
试题要求学生的能力主要不是对事物的结局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
解答这类问题,构建物理模型是关键,而且是难点。
由于情境的新颖,原来储存在头脑中的模型无法直接应用,完全要凭借自己的思维品质来构建模型,对考生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实际上这也是命题者的用心所在,因为考生构建模型的情况,能真实地反映他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四年的综合考试中,以实际问题立意的题确实成了热点。
2000年的理综卷中有关霍尔效应的问题,要求考生把它构建成一个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中平衡的模型,这里情景是新的,模型是旧的。
2001年的理综卷中有关于电磁流量计的问题,要构建出两个模型,一个与上述的相同,另一个是直流电路的模型。
同年还有太阳能量辐射一道压轴题,其中的一道小题,要构建出太阳向各个方向辐射能量的能量流的模型,这是新情景,新模型。
预计在以后的综合能力测试中,必定会有这方面的题,而且构建模型的要求会是各种各样的。
知识概要互相关联的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构成了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根据问题的情景构建出物理模型是最关键的、也是较困难的环节。
由问题情景转化出来的所谓“物理模型”,实际上就是由理想的对象参与的理想的过程。
如质点的自由落体运动、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单摆的简谐运动、点电荷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串并联电路等等。
这种物理模型一般由更原始的物理模型构成。
原始的物理模型可分为如下两类:所谓“建模”就是将带有实际色彩的物理对象或物理过程通过抽象、理想化、简化和类比等方法转化成理想的物理模型。
正确构建物理模型应注意以下几点:(1)养成根据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物理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物理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余美前(古田技工学校,福建宁德 352000)摘要: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应用物理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虽然中学物理研究的问题,都是在一定科学背景下已经解决的问题,从科学探索的意义上,它们已不成其为问题。
但是由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物理问题仍作为学生求知的对象而提出。
物理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这一个个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物理问题;解决方法;解决思路对于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认识上要经历两个阶段。
一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阶段,这一阶段以建立概念、发现规律为特征;二是从理性到实践的运用阶段,这一阶段以运用概念、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为特征。
通过认识上的两个阶段,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解决问题。
1 物理问题解决的思路对中学生而言,物理问题解决包含有重要的认知成分和一系列操作的心理活动。
它要借助于一定的思路才能进行。
所谓思路指一种依时间顺序排列的顺序性、结构性、策略性和规律性的连续系统,它是思维方法、思维内容、思维规律的统一。
一个物理问题解决得正确与否,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主要取决于解决问题的思路。
1.1 物理问题解决的程序思路。
问题解决是一种企图达到目标的尝试。
通常一个物理问题包含着目标、条件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三个要素,物理问题解决的任务就是去寻找条件与目标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去达到目标。
这种联系可能是一个概念、一个规律,也可能是一个几何关系,或者是一系列的规律、公式、关系的组合。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我认为物理问题解决应遵循如下的一般程序:面对一个物理问题,解答者总是在他们已有的能够达到的认知状态中,猜测或搜索出一些概念、规律和方法,尝试在问题的目标和条件之间寻找联系。
一旦确定某一或某些概念、规律和方法可能建立起这种联系时,便将其应用于求解这个给定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个结果。
然后将这一结果反馈检验,若结果是肯定的,则问题解决;若结果是否定的,则进行矫正、修改或重新猜测,搜索出新的概念、规律和方法,再次去求解……这种循环往复,利用“猜测--试错--反馈--肯定”最终使问题解决的思路,就是物理问题解决的程序。
物理处理法工作方式
物理处理法工作方式
物理处理法是一种通过物理过程来处理或改变物质性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到力、热、光、电、磁等物理因素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处理法的工作方式:
1. 热处理:这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性质的方法。
例如,淬火可以使钢变得更硬,而退火则可以消除钢的内应力。
2. 冷冻处理:这是一种通过降低温度来改变物质性质的方法。
例如,冷冻干燥可以去除物质中的水分,而冷冻粉碎则可以将物质破碎成更小的颗粒。
3. 辐射处理:这是一种通过使用电磁波(如紫外线、X射线)或粒子束(如电子束)来改变物质性质的方法。
例如,辐射灭菌可以杀死微生物,而辐射交联则可以改善聚合物的性质。
4. 压力处理:这是一种通过施加压力来改变物质性质的方法。
例如,压缩可以使气体液化,而高压处理则可以提高食物的保质期。
5. 磁力处理:这是一种通过使用磁场来改变物质性质的方法。
例如,磁分离可以用于提取磁性物质,而磁控溅射则可以用于制造薄膜。
6. 电化学处理:这是一种通过使用电流来改变物质性质的方法。
例如,电解可以用于提取金属,而电抛光则可以用于提高表面的光洁度。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处理法的工作方式,具体的应用需要根
据物质的性质和处理的目标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过程法一、方法简介全过程法又称为过程整体法,它是相对于程序法而言的。
它是将研究对象所经历的各个不同物理过程合并成一个整体过程来研究分析。
经全过程整体分析后,可以对全过程一步列式求解。
这样减少了解题步骤,减少了所列的方程数,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使多过程的综合题的求解变的简捷方便。
动能定理、动量定理都是状态变化的定理,过程量等于状态量的变化。
状态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始末状态,不涉及中间状态。
同样,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状态量守恒定律,只要全过程符合守恒条件,就有初状态的状态量和末状态的状态量守恒,也不必考虑中间状态量。
因此,对有关状态量的计算,只要各过程遵循上述定理、定律,就有可能将几个过程合并起来,用全过程都适用的物理规一次列出方程,直接求得结果。
二.典例分析1. 全过程应用运动学公式【例1】汽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上升到120m高度时,有一小金属球从汽球上脱离。
求小球自脱离汽球到着地需多长时间?(小球下落的加速度g=10m/s2)2. 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例2】质量为60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空中跌落,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
已知安全带原长5m,缓冲时间为1.2s,则安全带对工人的平均冲力是多少?(g=10m/s2)3. 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例3】物体从高出地面H 处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至沙坑表面进入沙坑深h 处停止(如图).求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4. 全过程应用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例4】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上、下两层均与水平面平行的“U ”型光滑金属导轨,在导轨面上各放一根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 的匀质金属杆A 1和A 2,开始时两根金属杆位于同一竖起面内且杆与轨道垂直。
设两导轨面相距为H ,导轨宽为L ,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
现有一质量为2m 的不带电小球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0撞击杆A 1的中点,撞击后小球反弹落到下层面上的C点。
C 点与杆A 2初始位置相距为S 。
求:⑴回路内感应电流的最大值;⑵整个运动过程中感应电流最多产生了多少热量。
1.人从一定高度落地容易造成骨折.一般成人胫骨的极限抗压强度约为1.5×107 N/m 2,胫骨最小横截面积大约为3.2 cm 2.假若一质量为50 kg 的人从一定高度直膝双足落地,落地时其重心又约下降1 cm ,试计算一下这个高度超过多少米时,就会导致胫骨骨折?2.一个木球从水面上h 1=3米处自由下落,落入水中后木球能达到多深?已知木球的密度为水密度的3/4,假设空气和水的阻力不计,水有足够深度。
3.如图所示,斜面长为s ,倾角为θ,一物体质量为m ,以初速度v 0从斜面底端A 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与物体间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滑到斜面顶端B 飞出斜面,最后落到与A 同一高度的地面上C 处,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4.小球由离地面h 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落地时与地面碰撞后即以原速率竖直反弹,如果小球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为重力的K 倍(K <1)则小球第一次反弹的高度为多大?若不计小球的大小,小球总共运动的路程为多大?5.小球A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系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有一固定的钉子B 。
开始时,将球A 拉到与悬点O 同高处无初速释放,若绳长为L ,则当B 与悬点O 的距离d 满足什么条件时,球A 摆下后将如图所示,绕B 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6.右图中ABCD 是一条长轨道,其中AB 段是倾角为O 的斜面,CD段是水平的,BC 是与AB 及CD 都相切的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以不计。
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A 点从静止状态释放,沿轨道滑下,最后停在D 点。
已知A 点比CD 水平面高出h ,CD 段的长度为s 。
现用一沿着轨道方向的力推滑块,使它缓慢地由D 点推回到A 点时停下。
设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推力对滑块做的功等于( ).A mgh .()sin h B mg s μθ+ .2C mgh .D mg mghctg μμθ+ 7.斜面倾角为θ,在斜面底端有一弹性挡板与斜面垂直,在斜面上距离挡板为s 0处有一小物块从初速率v 0开始沿斜面滑动。
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µ<tan θ),且滑块每次与挡板碰撞都不改变速率的大小,不考虑物块的大小,求物块总共能运动的路程。
8.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小物体,可在水平轨道x 上运动,O 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在场强大小为E ,方向沿Ox 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中,小物体以初速度v 0从x 0点沿B C L O dDD S C Bh AOx 轨道运动,运动中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 f 作用,且F f <qE ,小物体与墙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求它在停止前所通过的总路程s 。
9.如图是两块水平放置相互平行且正对的金属板,其上板开有一小孔,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液滴,自空中自由下落,并由小孔进入匀强电场。
设两板电势差为U 、距离为d ,欲使液滴在板间下落的深度为d /2,则液滴的高度h 为多少?10.如图所示,AB 和CD 为两个斜面,其上部足够长,下部分别与一光滑圆弧面相切,EH 为整个轨道的对称轴,圆弧所对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m .某物体在离弧底H 高h = 4m 处以v 0 = 6m / s 沿斜面运动,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0.04,求物体在AB 与CD 两斜面上(圆弧除外)运动的总路程(取g = 10m / s 2).11.一个质量为kg 4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0=μ。
从0=t 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 作用,力F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求8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和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
g 取10m/s 2。
12.一物体作竖直上抛运动,经过高度为1.8m 的窗户历时0.2s ,则此物体上升到最高点与窗户上端的距离是多少?(取g =10m/s 2)例题解析:【例1】【解析】由于小球脱离汽球后,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再做自由落体运动,就全过程说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设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 ,若规定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则小球的位移s =-120m,v 0=10m/s,a =-10m/s 2,由2021at t v s +=代入数据,解得t =6s 。
【例2】【解析】人跌落后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绳拉直后又受安全带的作用,在重力和弹力共同作用下做变速直线运动,某瞬时速度变为零。
由221gt h =得自由落体时间:设安全带对工人的平均冲力为F ,对人下落的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F =1100N【例3】【解析】解法1:分段列式法.选物体为研究对象,先研究自由落体过程,只有重力做功,设物体的质量为m ,落到沙坑表面时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21mv 2-0 ①再研究物体在沙坑中的运动过程,重力做正功,阻力F f 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F f h =0-21mv 2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hh H mg F f+= 解法2:全程列式法研究物体运动的全过程,据动能定理有:mg (H +h )-F f h =解得:mg F f =hh H + 点评:若物体的运动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可以分段列方程,然后联立求解.也可以视全过程为一整体列方程求解.当既能用“分段法”求解,又能用“全程法”求解时,一般来说,全程法比分段法简捷.【例4】【解析】⑴对小球和杆A 1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22m m v mv v =- ① 又 s =vt ②212H gt = ③ ①②③三式联立解得: 101()22g v v s H=+ ④ 回路内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E =BLv 1 ⑤回路内感应电流的最大值 2E I Lr= ⑥ ④⑤⑥三式联立解得: 0()24g B v sH I r +=h 1h 2h 2水面木球水球水球木球⑵两棒组成的系统,对它们从开始作用到达到共同速度的全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1=2mv 2由能量守恒定律,整个运动过程中感应电流最多产生热量为:2221201112()22162g Q mv mv m v s H=-=+ 【例5】【解析】若依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列式,将会出现总时间t 比前后两个5秒的和10秒是大还是小的问题:若t >10s 将时间分为前5秒和后5秒与中间的时间t 2,经复杂运算得t 2=-2秒再得出t =8秒的结论。
若用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处理,将会简便的多。
视为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5秒通过的路程:a a s 5.1252122=⨯=最初5秒通过的路程: )2510(21)5(212122-=--=t t a at s 有题中已知的条件:s 1:s 2=11:5 得(10t -25):25=11:25解得运动时间t =8秒强化训练参考答案:1.【解析】双脚胫骨面积最小处能承受冲击力的最大值:F =pS =1.5×107×2×3.2×10-4 N =9.6×103 N设人的质量为m ,下落的安全极限高度为h 1,触地后重心又下降的高度为h2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h 1+h 2)-F ·h 2=0解得:h 1=mgh mg F 2)(- =105015.0)1050106.9(3⨯⨯⨯-⨯ m =2.7 m 2.【解析】设木球入水的最大深度为h 2,,设想木球入水后,在水深 h 2处有一个与木球等大小的水球,同时由水中h 2 处上升到水面,如图所示因为在木球下落、水球上升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因此对木球、水球和地球系统机械能守恒。
取水面下深h 2处为零势能位置由221)(gh m h h g m 水木=+米木水木63431431112==-=-=h h h m m m h3.【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或者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体在斜面顶端B 处的速度.第二阶段物体做斜抛运动,只有重力做功,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物体落地时的速度.物体在B 处的速度是两个阶段运动的衔接量,按照上述的分析方法,物体在B 处的速度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量.我们能不能全过程来考虑物体的运动呢?尽管物体在前后两个阶段中运动形式不同,我们还是可以全过程来考虑.物体从A —B —C ,重力做的总功为零(因为A 、C 等高),只有斜面的摩擦力做负功,因此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直接求出现,而不必求出中间状态量.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