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精品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 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怎 样的规定?〔2分〕这次大会有何意义?〔2分〕
❖ ⑷中国共产党的进展历程说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 质的政党?〔2分〕 ❖❖❖ ⑴⑶⑵⑷1规毛是9定2泽一1年:东个〔作思与出1想时分了俱〔〕把进2上分党的海〕和政〔国党1家分;的〕代工表作中重华点民转族移根到本经利 济益建;设代上表来中的国战先略进决生策产。力〔;2代分表〕中国最宽阔人民 ❖ 意根义本:利略益〔的2政分党〕等。 ❖ 〔答对2点给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 分〕
中心领导集体。 ❖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 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今,〔标志〕中国 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2023广东东莞,25〕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 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 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 导思想是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以 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 ④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 ❖ 3、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
解放”的是 〔A 〕
A、邓小平 B、叶剑英 C、胡耀邦 D、陈云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 策,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我国对外开 放的格局,认识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的作用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教案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表解知识点1.伟大的历史转折2.改革开放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剖析重难点1.“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要求纠正“左”的错误,根除不良影响,但是一些领导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持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实质上仍是“左”倾错误的表现,反对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

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认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展模式。

3.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主要体现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建国初期,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这种吃“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无法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批农民率先把村里的土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得到推广。

这种体制实际上就是由集中经营、平均分配到分散经营、按劳分配的重大调整。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文革”结束后,党的领导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内容:(1)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凡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1)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4)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意义:(1)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2)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 改革开放一、农村改革(对内改革)1.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措施:(1)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作用: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二、国有企业改革(对内改革)1.时间:1985年开始。

2.内容:(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三、对外开放1.目的:引进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过程:(1)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习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习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课标要求】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5.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单元概述】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从沿海经济特区建立,到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党和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这一切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网络】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

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

考察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通过右下角图标所示A是特别行政区澳门,BCD分别是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

参考答案:A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A.毛泽东、邓小平B.毛泽东、江泽民C.邓小平、江泽民D.毛泽东、周恩来解析:此题以学生熟悉的歌词引入,从“站起来”可以知道是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富起来”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

“站起来”和“富起来”把两位伟人联系在一起。

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案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四项基本原则”内容、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掌握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顺时归纳整理知识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识图分析判断特征利用教材有关邓小平南巡活动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强调他的愿望是“让全国人民都发财”情感态度价值观衷心敬仰总设计师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正确树立人生理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立起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教学过程导入新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特色”就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实行改革开放。

邓小平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什么?教师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联系比较: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指的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当年苏联是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照搬苏联的经验,结果遭到严重挫折。

后来是毛泽东等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终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所以说,那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历程2. 了解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贡献,3.认识“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难点: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自主探究】1.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2.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恢复的名誉;1981年,通过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对外开放:→→→5.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6.中国梦(1)基本内涵:;(2)奋斗目标:;(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五大新发展理念:、、、、。

(5)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合作探究】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我们分田到户,材料一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材料二1978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

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

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1978年是我国的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材料三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的作用。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2013----2014第一学期初二历史学案编制人:刘继溢检查人:审核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达到查漏补缺、知识系统、温故知新目的。

2.通过自主复习,知识提升,图片解说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对历史的感悟能力。

3.通过单元复习,从整体上进一步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2.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学难点】【预习案】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⑴背景:⑵结果:⑶实质:⑷影响:2.十一届三中全会⑴时间:⑵地点:⑶内容:①思想上:②政治上:③组织上:。

⑷意义:3.颁布的法律:二:改革开放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

2.改革首先从开始。

安徽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农村改革措施:实行以的责任制;目的:;作用:4.对外开放措施(步骤或成就):①在广东福建沿海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②开放广州、上海等个沿海城市。

③增设了经济特区。

④设立上海开发区。

……5.形成了的对外开放格局。

6.城市改革的重点:7.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四项基本原则是: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三步目标是: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④中共“十三大”: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宏伟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⑤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a.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c.回答了我国姓“资”姓“社”问题④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①中共“十四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章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理论。

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二、课程标准:认识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学习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后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十二大、十三大、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牢记理论的形成过程和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

2、学习理论形成与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在脑海中形成“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

3、认识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理论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四、知识重难点: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难点: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请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

〔边播放歌曲老师边讲解〕此歌曲旋律优美、声势壮阔,那么歌曲中“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个伟人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个旗帜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生讨论回答。

师点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辉煌灿烂。

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又叫理论。

那么理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对照大屏幕读目标。

教师指明重点和难点。

〔三〕、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板书设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重点知识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重点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重点知识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文化大革命的曲折、改革开放的探索等阶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和反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改进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课程结束后,我将进行教学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将考虑的几个方面:
1.学生参与度:回顾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思考是否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如果有学生沉默寡言,我会考虑采取更多的互动环节,以鼓励他们参与。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学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学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学习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内容【学习难点】为什么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

”2.1987年,为中共大阐明了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年,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

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全党和人民开创的,是他创立的。

大,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把理论确立为党的。

“”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写进党章。

和全面深化的目标。

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二、合作探究“走自己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总结,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三、练习巩固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2.1992年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社”不姓“资”3.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中共十八大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谁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A.B.C.D.5.《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2)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吗?它有何影响?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198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十三初级阶段 3.1992 思想 4.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十四指导思想 6.三个代表 7.科学发展观 8.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二、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八下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课学案.

八下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课学案.

八下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课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文革后民主法制建设等基本史实;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国企改革等基本史实;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和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等基本史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尝试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难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意义复习过程:一、链接历史:十年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积累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探究历史:按下面提供的基本历史线索,自主复习 8— 10课,把握基础知识,提出疑问,小组交流解决。

基本历史线索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法制建设 :三、改革开放1. 对内改革:◆农村:改革的内容、目的:改革后的影响:◆城市:改革前,经济体制及影响: 改革的内容、目的:改革后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2. 对外开放:开放的目的:开放步骤:开放格局:四、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改革开放后:十二大:十三大:92南巡谈话:五、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十四大:十五大:三、展示提升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 全国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这场大讨论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回忆一下, 近代历史上还有哪几次思想解放潮流或运动?2. 我国今天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历史上被迫开放有何本质区别?3. 材料: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思考: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两位领导人的丰功伟绩?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主要历史功绩有哪些?“旗帜”指什么?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提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线顺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这一思路进行整理
四、合作探究并展示(10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邓小平文选》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
难点:完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过程与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知识目标的内容并用双色笔标记。
在“自主学习”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我的问题:
剖析:此题属于评述题,但题目已摆明了观点,且所要用来论证观点的史实都有了要求,题目难度降低了。所以只要答出符合要求的历史史实即可。
在“合作探究”中我的问题:

一、课前检测:听写第三单元相关知识点(3分钟)
二、展示复习目标,导入复习内容(2分钟)
三、单元知识要点回顾并背记(20分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2、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主要措施。
3、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以及最终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3、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C)A七届三中全会B八届四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师教案3新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师教案3新人教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材分析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重点及突破本课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重点及突破: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首先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方式,先在总体上对课文内容作介绍,让学生对整体结构有一个了解,再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述,通过质疑法和联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最后通过表格进行总结。

其次,利用图片或电影片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掌握邓小平在党的各次大会上的重要发言,以此归纳邓小平的活动,来突破重点。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MTV歌曲《走进新时代》(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课堂。

)【问】:此歌曲旋律优美、声势壮阔,那么你能完成学案上两个问题吗?给你半分钟的时间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学生完成学案问题并回答)师引导:“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个伟人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回答师问:“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个旗帜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生讨论师点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又叫邓小平理论。

那么邓小平理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由此导入对本节课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文革”结束后,党的领导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内容:(1)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凡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1)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4)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意义:(1)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2)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 改革开放一、农村改革(对内改革)1.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措施:(1)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作用: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二、国有企业改革(对内改革)1.时间:1985年开始。

2.内容:(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三、对外开放1.目的:引进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过程:(1)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2)沿海城市: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3)开发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4)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共十二大:(1)时间:1982年。

(2)内容:提出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中共十三大:(1)时间:1987年。

(2)内容:a.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南方讲话:1992年,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共十四大:(1)时间:1992年。

(2)内容: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3.中共十五大:(1)时间:1997年。

(2)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该改革法》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 A .厦门 B .广州 C .海南 D .上海 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4、2011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5、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

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 A .深圳、上海浦东 B .珠海、香港 C .汕头、澳门 D .深圳、厦门 7、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9、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应为( )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社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11、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了刊登右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不能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 文章的发表( )A .标志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C .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D .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使用1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 .毛泽东、邓小平B .毛泽东、江泽民C .邓小平、江泽民D .毛泽东、周恩来20、山东省广饶县大营村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

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A.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21、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22、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B .坚持走群众路线C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D .借鉴苏联的经验2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实行改革开放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2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历史贡献是(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D.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25、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

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 、党的诞生B 、打开国门C 、南巡讲话D 、高举旗帜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26题10分,27题8分,28题12分,29题8分,30题12分)26、(10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将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孙宪中教授语材料三 :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1954年颁布的哪部文件?(1分)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1分) (2)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1分)材料二所说的是1986年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1分)材料三是指1997年修改后的哪部法律文件?(1分) (3)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1分)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2分) . 27、(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村长期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在所有制上表现为“一大二公”;在经营方式上是“单打一”、“瞎指挥”;在分配方式上是“大锅饭”。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歌谣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农村开始实行的 制度。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实行的 。

(2分)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对我国农村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28、(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4分) 材料二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

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久基本实现公社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捉弄个的什么严重失误?(2分) 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