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学设计(含单元计划)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巩固练习》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巩固练习》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巩固练习》教学设计课时主题练一练(轻重、长短、高矮练习)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在比较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说一说”之前学习的内容,检验目标1的达成。

2.学生通过练习易错题和经典题,检验目标1、2的达成。

【学习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练一练,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了“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数学知识的存在,但还不会用专业的数学方法去比较,更不会准确运用数学语言去叙述。

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进行准确的比较和叙述。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典题精讲(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 教师活动11、指导学生观察,再判断。

2、组织交流,说明原因。

3、订正答案。

1、指导学生观察,再判断。

2、组织交流,说明原因。

3、订正答案。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练习,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比较大小、多少的发法。

环节二:易错提醒(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2教师活动21、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数那瓶吃掉的多。

2、组织交流。

3、错误解析。

4、集体订正。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通过这个练习,更深切的体会多少的比较,不能只是看到的多就多。

环节三:深层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34、比比谁轻、谁重?教师活动31、让学生观察并猜测。

2、组织交流。

3、错误解析。

4、集体订正。

1、让学生观察并猜测。

2、组织交流。

3、错误解析。

4、集体订正。

1、让学生观察并猜测。

2、组织交流。

3、错误解析。

4、集体订正。

1、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谁比谁轻(重)?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仔细5、比比谁轻、谁重?6、最重的画圆观察,天平低的那边就重。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案8篇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案8篇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案8篇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准备好相关案例和实例,确保教学活动的实用性,认真书写教案,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讲解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二、比较》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二、比较》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学校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二、比较》这一章节。

在进行说课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

2. 比较两组物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游戏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们比大小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教材中的图片,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总结提升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轻重》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轻重》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比轻重》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eaching Design of "Being Lighter"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比轻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比较轻重教学目标:1、通过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3、初步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情景挂图;轻重大小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梨稍小、稍重);天平一架。

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星期天,动物乐园里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示教学情挂图)看一看、说一说1、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2、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明: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谁轻谁重,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时初步感受天平原理)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轻重。

(板书课题:比较轻重)掂一掂、比一比1、把语文书托在一只手上,数学书托在另一只手上,同时掂一掂、比一比,语文书和数学书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2、把语文书托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上的数学书换成笔盒。

再掂一掂、比一比,语文书和笔盒谁轻谁重?(说明: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体验由于比较标准的变化,谁轻谁重具有相对性。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要注意要求学生说清楚谁笔谁轻、谁笔谁重。

)3、比一比自己的书包和同桌的书包谁轻谁重。

小结:通过用手掂一掂我们可以感受物体的轻重。

二、作交流、探究发现教师出示大小轻重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让学生:1、猜一猜:谁比谁轻、谁比谁重?2、掂一掂:谁比谁轻、谁比谁重?(因为两个水果的大小轻重相差不大,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是“一样重”、“梨比苹果重”,也可能是“苹果比梨重”这三种情况,由此产生矛盾。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请查看下面的课程目录截图,确认是你需要的教案本册教案特点:课程脉络清晰,教学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板书以及课后教学反思等经本人整理充实后一应俱全,是目前为止网络上最全面的教案,可以直接进行教学参考和修改使用,欢迎下载。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

1、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2、教材注重为题的探索性,例如:比较、分类、统计等部分内容,重点在于经历探索,获取有关知识的体验。

3、教材为教师留下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需求,生发出新的思想创意,内华自己的教学设计。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善措施:1、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良好行为,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

2、刚入学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教师根据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1、结合有趣的生活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把读数、写数与数数活动紧密结合。

2、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动,经历比较的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3、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的含义,通过操作活动,掌握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4、联系生活实际经历分类过程,体验分类方法。

5、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顺序。

6、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

7、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认识几时、几时半。

8、借助有趣、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9、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通过操作活动,掌握计算方法,算法多样化。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含单元计划)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含单元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学设计数学好玩【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方法与过程:1、首先,通过选题,让学生发现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训练学生清晰加以表述。

2、其次通过,分析、讨论,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

3、最后,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实际操作环节,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成果。

4、总结、反思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成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收获或体会、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并开展自评、互评和他评。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情感体验。

3、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第一课时【教学活动设计】一、活动一“议一议”目的:通过分析、讨论,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进行分工合作等。

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你能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问题吗?你们的教室里、校园里又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

(1)分析:面对这样一些数学问题,我们应该这样解决呢?(2)讨论:看看淘气的校园,画面上的数学信息非常多,我们怎样做才能有条理的找到更多的数学信息,并且做到不遗漏呢?(学生讨论)(3)分工:为了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分工合作。

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设计:比较大小,掌握数学规律!

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设计:比较大小,掌握数学规律!

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设计:比较大小,掌握数学规律!!教学目的:1.能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2.通过比较不同数值的大小,掌握数学规律。

3.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及常用数字的大小比较。

2.掌握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大小比较符号进行数字大小比较。

2.探索数值的大小规律。

教学准备:1.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2.小学生用的教材和练习册。

3.大量的不同数值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内容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时钟、玩具、水果等不同的物品,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哪个比哪个大,引起学生对比较大小的兴趣。

二、呈现新知识点1.在黑板上写出四个数字10、15、20、25,然后教师演示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然后开始讲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再用不同数字进行比较。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判定两个数字的大小,并用符号比较。

2.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样板的给出,让学生逐渐了解这些基本术语的定义,例如:大于、小于、等于。

3.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要比较不同的数字,然后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比较大小,然后总结不同数字的大小规律。

三、巩固练习1.将几个数值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

可以在教室内,让学生站在一个长条上,然后让学生站在这个条上,看看谁比别人站的更靠近条的第二个数字。

2.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比较大小的方式。

四、达到教学目标1.学生能掌握比较大小的方式和比较的符号。

2.学生能运用比较大小的方式掌握数学规律。

3.学生能灵活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数字大小比较。

五、总结归纳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符号,掌握数字的大小规律,灵活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数字大小比较。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教具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探索更多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较》说课稿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较》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学校的教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较》。

一、教材分析《比较》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比较的方法,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长短、高矮、大小等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等特征。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比较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来导入新课:“两只小熊猫,头上戴眼镜,形状一样大,长短不一样。

”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从而引出比较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比较长短我会拿出两根小棒,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短。

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拿出自己的小棒,进行比较。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比较的方法。

(2)比较高矮接着,我会拿出两个小动物的模型,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高矮。

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找到身边的同学,比较他们的高矮。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高矮。

(3)比较大小最后,我会拿出两个水果,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找到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

3. 巩固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等,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在这节课的最后,我会让学生总结一下他们学到了什么,并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结束后,我会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看看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掌握得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较》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比较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属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体验比较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比较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属性。

2.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比较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属性。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比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如小棒、铅笔、书本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比较的方法来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发学生对比较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物体的不同,如“这个比那个长”,“那个比这个高”等。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套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

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比较(2)(说课稿)-北京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比较(2)(说课稿)-北京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比较(2)(说课稿)-北京版一、教学内容这一堂课主要教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比较(2)的知识内容。

教材来源于北京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比较大小的规则:同类比大小,有无比较对象。

2.通过图形比较大小。

3.使用符号(小于、大于、等于)比较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堂课,学生应当达成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较强的比较大小的能力。

2.学生能够理解比较大小的规则,并能够熟练应用。

3.学生能够利用图形对比较大小进行理解。

4.学生能够运用符号比较大小。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大小的技能。

难点:能够运用符号来比较大小。

四、教学过程(一) Warming up1. 观察图片,比较大小。

2. 掌握较小与较大的概念。

(二) Lead-in通过看图,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认识数的大小,并理解大小的概念。

例如通过比较两只小鸟的大小,运用“大”、“小”这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大”、“小”的概念是相对的,大小还可以细分为“较大”、“较小”。

(三) New concepts1.同类比较大小:用单位相同的同类事物进行大小比较。

例如:相同的体积的已知物品进行比较。

2.有无比较对象:比较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属性。

例如:两个小汽车进行大小比较时,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和颜色。

3.通过图形进行比较大小。

例如:用“大”、“小”来比较大小。

4.使用小于、大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大小。

小于符号(<)、大于符号(>)、等于符号(=)(四) Practice1.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事物,并进行比较(如上述的小汽车)。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比较的方法。

2.针对符号的使用进行练习。

(五) Conclusion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大小的几个方面,除了使用文字进行大小的描述外,还可以通过图形的比较以及符号的使用进行大小的比较。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掌握好比较大小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今天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在提出小汽车大小的例子时,他们不太理解,完全不知道如何进行比较,下一次课堂中应当从这一点着手,加强让学生对比较大小的例子的探讨及理解程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比较 2 下课啦(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比较 2 下课啦(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比较2 下课啦(北师大版)具体信息•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科目:数与数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年级上册•单元:第2单元比较2 下课啦教学目的1.了解大小关系,掌握相应的大小称谓;2.培养孩子们对比大小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孩子们的比较能力;3.培养孩子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好学品质;4.在具体实践中,培养孩子们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相应的大小称谓。

教学难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比较容易混淆大小称谓,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们观察两个球,两个球很相似,但其中一个球比另一个球大,让学生们找出两个球的不同之处,并问他们该怎么称呼这两个球。

•引导学生们掌握“大”、“小”、“一样大”等大小称谓的含义。

2.比较大小•让学生们手拿两个小球,比较它们的大小,问哪个球更大一些,在问哪个球更小一些。

•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用相应的大小称谓谈谈自已身边的大小物品。

3.培养思维•让学生们观察给出的图片,让他们学会按照大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让学生们寻找周围的大小物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对比大小的意识。

4.实际操作•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观察教师放出来的大小物品,让他们判断大小,并用相应的大小称谓表达出来。

•让学生们用手比较不同大小的物品,或者用手模拟比较大小,以提高孩子们的感知能力。

思考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区分相同物品大小的异同?课后作业查找身边的大小物品,并用相应的大小称谓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思维、创造和探索性,从而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到最佳状态。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比较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分事物的不同。

教材内容包括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以及通过排序来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比较的概念和方法可能比较陌生。

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探索事物。

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比较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逐渐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并能够通过排序来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2.难点:让学生通过排序来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物品、作业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比较场景,如比较两朵花的大小、比较两辆车的速度等,引导学生关注比较的意义。

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物品,大家一起来比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呈现比较的两个物体,如两根铅笔、两块积木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更长、更高、更大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比较练习,如比较两本书的大小、两支笔的长度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一(3)班有____人。

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也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

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____”、“>”、“<”,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小学: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轻重》教案(参考文本)

小学: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轻重》教案(参考文本)

( 数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小学: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轻重》教案(参考文本)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小学: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轻重》教案(参考文本)〖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4.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材分析〗“轻重”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

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重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比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因教学设施有限,无法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

课前准备时,我从学校仪器室借了八架天平(每小组一架),以及一个简易杠杆模型,供学生作较直观的比较轻重的操作。

本班学生都是刚刚走进校门的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爱说爱笑,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动脑。

2024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2024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模板5 篇一教案示例捆小棒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

(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数值的大小,并在实践中运用比较大小概念。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图形比较大小,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关于比较大小的各种基础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主题开始这一学习之旅之前,我们必须先引入主题。

我们会给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你的书包比你的桌子大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

这将帮助学生开始理解什么是比较大小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步:数值比较接下来,我们将教学生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我们会给他们一些数字,然后要求他们在纸上比较这些数字的大小。

我们还会帮助学生学习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来表达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如何使用数值来比较大小。

第三步:图形比较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用图形来比较大小。

我们会给他们各种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矩形等,然后要求他们按大小顺序排列这些图形。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图形来比较大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四步:实践练习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帮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练习来加深他们对比较大小知识的理解。

我们会提供一系列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对比较大小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我们在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在教学结束前,我们将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我们会回顾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点,并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点。

我们还将激励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比较大小知识,并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教学评估: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和合作表现。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辅导。

3.课后回顾:通过回答提出的问题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比较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比较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比较教案。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大”、“小”概念。

2.能正确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来比较两个数、事物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大”、“小”概念,判断大小的方法以及实际操作。

具体内容如下:1.什么是“大”、“小”?通过图片、手势、数字线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知“大”、“小”概念,例如:老师用手一张一合,让学生说出是“大”还是“小”,或者让学生比较自己的手指长短,判断哪个手指更“大”、“小”等。

2.如何判断比较大小?a.同类比大小让学生比较同类物品的大小,如两个苹果、两支笔、两个小球等。

b.数字比大小通过比较数字大小来判断哪个数字更“大”、“小”,例如:比较数字1和数字2的大小、比较数字3和数字8的大小等。

c.数量比大小让学生比较数量的大小,如比较一串珠子和两串珠子的长度,一叠书和两叠书的厚度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简单有趣的比大小游戏来启发学生对“大”、“小”概念的注意力。

2.感性认识“大”、“小”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感知“大”、“小”概念,培养他们的感性认识。

3.引导学生理解“大”、“小”让学生尝试把“大”、“小”怎么讲得清楚明了概念化。

例如,老师询问学生:什么是“大”?学生说:“大就是比较长,比较多的东西叫大。

”4.比较其中的大与小用比较两个体积、数量、宽度、长度的物品来教小学生怎么样比较大小。

刚开始,比较的物品要相同,过一定时间后,可以使用其他物品比较。

例如,先让学生比较两个苹果的大小,再比较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的大小。

5.锻炼掌握大、小之间的比较在课堂上进行小游戏来判断大小,并带领学生理解这是一个常用方法。

6.练习考核教师通过考核来检验学生有没有掌握小学数学一年级比较教材,检测其熟练学习情况。

四、教学建议:1.小学数学一年级比较教案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有规律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比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薄厚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领悟比较的方法.内容如下:1.过生日(比较数的大小多少)2.下课啦(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3.跷跷板(轻重的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尊重别人想法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3.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4.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重难点,关键重点:体验比较的过程,获得比较的不同方法.难点:理解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关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对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体验活动.课时参考:4课时第一课时过生日教学内容: 课本内容18-19页知识与技能:1.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与推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讨论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教学难点:会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准备: 3个塑料杯一些水 2本书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一、探索1.比大小,多少师:今天小明的妈妈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桌子上摆了什么?(学生回答)(1)说一说,3块蛋糕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西瓜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哪杯装得最多?哪杯最少?(引导学生观察杯子的粗细,学会推理)小结:几个不同大小的物体比较,最大和最小的,都只有一个.(3)两瓶饮料,哪个装得多?二.联系生活比较师伸出一只手,让小朋友也伸出自己的手.师:比比你们的手和老师的手,哪个大,哪个小?生:老师的手大,我们的手小.师:谁比谁的大?谁比谁的小?(学生回答略)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找出两种物体来比一比大小.师:比较大小的时候,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出来,比较多少时,小朋友一般要数一数再比较.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三.练一练1.P19第1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2.练一练第2题本题是3个物品之间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强调最大、最小都只有一个。

3.第3题通过观察交流,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4、第4题(1)指导学生观察图,用自己的语言编个短故事.(2)学生在反馈时,教师根据学生编的故事提出数学问题:爸爸,妈妈,谁喝得多?(学生讨论后回答)问:为什么爸爸,妈妈喝得不一样,谁比较渴?为什么呢?5.练一练第5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师:认真观察每个杯子里的水,动脑筋想想,每杯水里都放入一块一样大的搪,哪杯水最甜?六.课后小结:第二课时下课啦教学内容:课本第20~21页知识与技能: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能力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判断事物的高矮和长短等。

教学重点1.会比较事物的高矮和长短.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厚薄)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比较。

教学工具: 2本书(薄厚各1个) 2条绳子(一长一短)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启发思考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高矮,看看全班谁最高.好不好?二.新知识1.比一比先请两位同学上来比一比.(让一位同学站在台阶上,另一位站在抬价下,进行比较) 用手比划一下谁高.师:我们这样让他们比较后知道了站在台阶上的同学比台阶下的同学高,这样比行吗?生:不行.师:为什么?生:因为他们不在同一位置上,不能这样比.师:那如果他们和书上的同学一样比好吗?小男孩该一点,是吗?生:不是,因为小男孩垫起了脚.师:第二幅图,他们这样比行吗?谁高?谁矮?生1:行,小女孩高一点,小男孩矮一点.生2:我觉得他们一样高.师:那我们谁来说一说怎样比较高矮才合理?小结:我们必须站在同一个位置,不能垫脚来比较才合理.2.说一说现在我们知道了该怎样比较高矮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图中的小朋友们下课啦,他们在干什么呀?(1)说说谁高谁矮?(2)图中的跳绳谁长?谁短?3.选哪个钉子好?(1)小组内互相讨论(2)集体反馈你们讨论的怎么样了,我们的淘气应该选哪个钉子呢?师:第1个太小了,钉子钉不过去,不能把凳子面和凳子腿钉到一起.而第3个太长,会把凳子敲坏;所以用第2个最好,它的长度正好不短不长.三.练一练1.完成练一练1-3题四.作业五.课后小记:第三课时练一练教学内容:课本第18-19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2.进一步掌握比较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进一步清楚比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学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这街课我们练一练,检查一下大家上节课学的怎样?你们敢不敢接受?二.练一练1.第一题比高矮 (独立完成)2.哪根绳子最长?(1)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绕的圈数越多绳子就越长.3.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1)小组合作讨论(2)交流有的学生会说能通过,有的说不能,都请学生说一说理由.生:不能通过,桥的高度是3块木板高,汽车的也是3块木块再加一个警灯,所以不能通过.师:请大家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它通过?(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这四道题,大家对我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都很好,每道题都能讲出自己的理由,说明咱们小朋友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老师为你高兴!但是下面的题更难了,你们有信心完成吗?4.3只小兔子谁最高?谁最矮?(1)独立思考(2)说说自己的想法(三只兔子不在同一个高度,同一个位置启发学生想办法做)(3)全班齐做三、思考题1.从短到长排一排。

(1)帮助学生弄清题意(2)独立试一试(3)全班反馈2.小蚂蚁爬方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可能有一格一格的数,第一只蚂蚁爬了10个格,第二只蚂蚁爬了8个格,第三只蚂蚁爬了9个格,所以......还可以想:三只蚂蚁爬的横格的长度是一样的,所以只要数竖格,就知道了.第一只蚂蚁竖着爬了3个格,第二只竖着爬了1个格,第三只爬了2个格,爬的越少越短,所以......四.小结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得不错,看来再难的题目都难不到大家了.五.课后小结:第四课时跷跷板教学内容:课本第22-23页知识与技能:1.经历物体两两间的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

2. 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会比较物体的轻重。

3.初步了解天平或秤的基本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掂一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理解。

初步掌握比较轻重方法,理解天平秤的原理,运用知识解决关于轻重德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2.差别明显的物体,用手掂一掂就行;差别不明显可以借助简易天平或秤..教学准备:简易天平或秤水果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动物学校的小动物们,它们和我们一样开始上课了,你们想知道它们课间活动做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玩翘翘板的狮子、老虎和豹子谁重?谁轻?为什么?生:狮子比老虎重,豹子比老虎轻。

生:因为狮子这边低,所以它重.谁最重?谁最轻?为什么?二.新知识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轻重”(板书课题)1.掂一掂(1)拿出自己的东西,感受一下轻和重,与同桌相互说一说.(2)全班交流2.称一称、说一说师:现在我这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请几个同学掂一掂,估计一下谁重谁轻? 师:在我们不能确定哪个重,哪个轻?这时就要用秤来帮忙了.拿出天平,放上梨和苹果.根据实际情况,看哪个低就说明哪个重.3.圈一圈观察后圈出结果,告诉学生大的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

三.巩固练习1.两个物体比较.让学生看图独立回答,订正时说说自己怎么判断的。

2.三个物体比较先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萝卜比白菜轻;再观察第二幅图,茄子比萝卜轻。

经过简单的推理,发现茄子最轻,白菜最重。

3.练一练第3题引导学生先看中间一幅天平图,发现1只大鸭子和3只小鸭子质量的相等关系,再让学生根据这一关系独立判断其他两幅图哪一边重,订正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思考题(1)先引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意思,试着做题(2)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理由.(3)全班交流1条鱼与2只蟹一样重,所以1条鱼比一只蟹重.1条鱼与5只虾一样重,所以1只虾比一条鱼轻.2只蟹与5只虾一样重,那么一只蟹要比1只虾重.所以鱼最重,虾最轻.四.作业五.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