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英译本中放逐主题的再现

合集下载

巴赫金对话理论下的《台北人》英译

巴赫金对话理论下的《台北人》英译
一词来翻译但考虑到这个词源于意大利语是美国妇女常用的一种突梯滑稽的口语在译文读者的统觉背景中有着浓重的种族色彩和语意交错的效果实在太让读者眼花缭乱莫所是从了所以不得不割爱而另挑一个同样合用却比较戏剧性稍差的译法
是根据其个体主 要形状或 总体 形状特点的显现来确定的 , 无论指量对 象是有生命的动物 ,还是无生命 的物体 ,其语 用状况大致相同。根据这一基本规则,也可以反过来根据 量词 的选用来大体判断出指量对象的主要形状 。如: 条鱼 、一条河 ( 个体主要成条状 ) ; 粒糖 、 一粒子弹 ( 个体主要成圆形或无棱角 ) ; 块肉、 一块糕 ( 形 体 上 有 直 的边 缘 和 棱 角 ) ; 也可根 据形体的大小或多少来确 定量 词。如: 座 大 山 、 一 间 房 、 一粒 小米 ; 头牛、一匹马、一只羊; 包 棉 花 、 一 堆 棉花 、 一 朵棉 花 ( 陈玮 , 2 0 0 8 ) 。 可见 ,汉 语量词 的专用性 比较强 。尽管 无法从上 述 的分析 中体 会每一个物 体 的具体 特点 ,但 是却能够根 据 事物的共性,来推断这一类事物的特点。 5 . 2英语 为 了减 少 目的 语 和 源 语 言在 表 达 意 义 上 的 出入 , 提 高准确性 。译成英 语时 ,就会 或多或少地 根据其所 要描 述物体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单词。如: 滴水 ( A d r o p o f wa t e r ) ;
的意义和作用。

锅汤 ( Ap o t o f s o u p ) ; 阵风 ( Ap u fo f w i n d ) ; 壶酒 ( Ak e  ̄ l e o f w i n e ) ; 碗饭 ( Ab o w l o f i f c e ) ; 瓣蒜 ( Ac l o v e o f g a r l i c ) 。 仔细 分析 , “ d r o p ” : 水滴 之意 ; “ p o t ” :壶 、 罐 、 盆 ;

被放逐者的苦闷心曲--《台北人》与《都柏林人》中的放逐主题解读

被放逐者的苦闷心曲--《台北人》与《都柏林人》中的放逐主题解读

自曲折 的经历 。 因此 , 寻爱无果 的苦闷也是两人作 品中关注 的问 与环境下特定城 市的群体形象 以及他们 复杂 的人生与命 运 , 揭 题 。 ‘ 示了这类 特殊 的文化类群被亲情 、 爱情 和现 实放 逐的无奈 , 因此 《 花桥荣记 》 中的卢先生在逐爱 的过程中经历 了一番灵与 肉
两部作品都弥漫着一股悲观 、 孤独 、 哀愁的放逐情绪。

的交锋 。来 台多年的卢先生一心等待与他年少相爱却 留居大陆 的罗家姑娘来台成亲。久 而久 之 ,等待便成 了他 生命的全部意 义, 支撑着他在 台北 的生活 。荣记老板娘有意为他另牵红线 , 他 却一反温驯常态愤然离席 而去 , 足见他对“ 灵” 的坚守 。然 而 , 当 他终于攒够的接罗家姑娘来 台的本钱被 亲戚 骗去 ,现实的狰狞 将他的坚持打得 粉碎 。于是曾经苦苦坚 守的卢先 生勾 搭上了丰 乳肥臀 的洗 衣妇 阿春 , 终 日沉溺 肉欲 中发泄心 中苦 闷 , 最 终“ 心 脏麻痹” 而死 。 正如费洛姆在《 爱 的艺术》 中谈到 : “ 在非集体纵欲 的年代 , 大多数是 以个人为单位派遣孤独 , 而这种 派遣 的方式的
择流亡欧洲大陆 。两人 的童年经历都对文学创作活动产生 了很 大影 响。因此被亲情放逐也成为两人关注的重 点。
主体方式之一就是性爱 …. . 他们通过性爱麻痹 自己, 使 孤独感得
以暂时解脱 。” 无情 的现实再次让人瞠 目结舌 , 被 爱情 放逐 的卢 《 孤恋花》 中的娟娟是 白先勇笔下被亲情彻底放逐 的悲剧人 先生只能任 由 自己坠落孤独 的深渊 。虽不像《 花桥荣记》 中卢先 物 。娟娟 唱起歌来总有一种悲苦的神情 , 她“ 三角脸 、 短下 巴 、 高 生那样苦苦挣扎 , 乔伊斯《 死者》 中的主角确也有着相似 的经历 。

论《台北人》中英对照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播

论《台北人》中英对照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播

822018年8月下总第322期学 研VIEW ON PUBLISHING论《台北人》中英对照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播文/谢璐【摘 要】 《台北人》是一部反映20世纪50年代大陆人去台湾生活的心理面貌的小说集。

白先勇组织成立翻译小组,承担该书的英文翻译工作,在其推动下,《台北人》中英对照版问世。

该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翻译研究价值,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给读者带来了阅读乐趣。

【关 键 词】《台北人》;中英对照版;文化传播【作者单位】谢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18.16.026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白先勇的作品《台北人》,是一部反映20世纪50年代大陆人去台湾生活的心理面貌的小说集。

该书由14篇短篇小说组成,充满乡愁情绪,讲述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风俗,塑造了各种各样性格鲜明的人物。

《台北人》中文版于1971年由台湾晨钟出版社初次印行,新版于1983年由台湾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初次印行。

这部作品是现代文学的经典,在世界各地都有忠实的华人读者,还被翻译成多种外国语言,深受国外读者的喜爱。

《台北人》英文版于1982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初次印行,中英对照版于2000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初次印行。

《台北人》中英对照版之所以在香港发行,是因为香港居民大都通晓中英两种语言,对这个版本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随着内地英语教育的普及,《台北人》中英对照版的内地市场需求也逐渐形成。

中英对照读物能让读者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但同时,中英对照读物对翻译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

译者该如何把《台北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准确地翻译传递给读者,无疑是一大挑战。

笔者认为,《台北人》中英对照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中文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得益于既是译者也是原作者的白先勇。

在细枝末节中品味《台北人》的文化乡愁

在细枝末节中品味《台北人》的文化乡愁

在细枝末节中品味《台北人》的文化乡愁白先勇先生是台湾著名小说家,以其《台北人》《纽约客》等一系列小说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一直以来受到各界评论家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他作品中渗透出的浓浓乡愁,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白先勇的《台北人》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书写了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

他的小说始终以“怀”和“愁”作为两条主线。

“愁”既有“背负民族分裂的小乡愁”又有“背负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矛盾相冲突的大乡愁”,他抓住一个细节向人们展开了一幅广阔、深层的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执著追求和无根的漂泊海外的痛苦心情的画卷。

一、今昔之比中的乡愁《台北人》就是“失意者的人生悲歌与流浪者的文化哀歌之人生二重唱”,欧阳子在《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一文中将《台北人》的主题命意分为三节,即“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这三个主题,互相关联,互相怀抱,共同构成串联这十四个短篇的内层锁链。

《台北人》这部小说集包含十四个独立的短篇,每篇之间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上没有丝毫联系,但从整体的思想内容上来看,我们就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由今昔对比引发的历史沧桑感。

1. 今昔之比是《台北人》最显而易见的思想主题在今与昔的对比中,充斥着一种灵肉之争,这是《台北人》更深一层的内涵。

灵肉之争,其实也就是今昔之争,因为在《台北人》世界中,“灵”与“昔”互相印证,“肉”与“今”互相认同,“灵”是爱情、理想、精神,“肉”是性欲、现实、肉体。

《台北人》用十四个短篇小说一次又一次无情地让美流逝,让丑占据上风,白先勇成功地奠定了《台北人》悲凉哀伤的情感基调。

2.《台北人》“直奔人物形象,直取人生真味”在小说中,白先勇尽可能地保持着局外人的身份,以一个居高临下者的视角讲述一出又一出的悲剧故事。

他冷静地审视每一个人,不偏不倚,在情感上不诱导读者。

这种旁观者的叙述方法,却能让我们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今昔之比”、“灵肉之争”甚至有“生死之谜”的疑惑。

作者就是要我们自己去感受他文字里的文化乡愁。

浅论“放逐”文学母题在台港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浅论“放逐”文学母题在台港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21 年第 1 02 期
( 总第 15期 ) 2
J u lo qhrJ no ec e ’ o ee o  ̄ fQiia u irT ah r C g g s
No 1 2 1 . ,0 2
Ge e a. o 1 n r1 N .25
齐齐哈 尔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浅论“ 放逐" 文学母题在台港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收稿 日期 :0 1 1 — 1 2 1 - 2 2
非是为 了使 自己免于 陷入 困境 ,活 的更加美好的个人努力 , 上溯到终极 意义 的层面 , 这种脚踏实地 的努力是源于“ 追寻” 的生命本能。 二、 放逐母题在二十世纪 台港文学的具 象体现 可以说, 步人 2 世 纪 , 人类 0 或者说 , 仅仅从 2 世 纪开 0 始 ,追 寻”才成 为整个时代的主旋律和世界范畴的基本命 “ 题。 具体说来 , 2 0世纪被称为是“ 漂泊者” 探求者” 和“ 的世纪。 来 自于 内在 的心灵上 的不 满足 , 抑或是外在 的科技 的、 政治 的、 环境形态上的满足感缺失 , 了成千上万 的四海为家、 造就 漂泊无依却志向远大的公 民群体。他们于世界而言 , 仿佛是 个匆匆 的过客——居无定所 , 依无 靠 , 无 而世界对 他们而言 也只是栖息 的片刻安 宁的落脚 之地 , 他们对整个时代 、 对社 会都产生 了放逐感 。放逐精神、 放逐生命、 放逐思想 , 只为将 那种“ 世纪末 的华丽” 进行到底。 而经过战争、 解放、 社会急剧转型、 文学思潮不断涌起等 洗礼, 二十世纪 的台港文学作家把 目光更多的投 向历史洪流 中人的迷惘上 , 将对社会 、 故土 乃至人生的观点看法用作品 的形式表现 出来 , ,放逐 ” 这时 “ 成为一 种宿命 ,放逐” “ 心态便 播 撒开来。 三、 白先 勇作品 中的放逐感 白先勇在其小说《 子》 孽 中构 建了一个卑贱 、 肮脏又暖昧 的世界。 那是一群脆弱 的孩子 , 他们被遗弃在街头 , 被逐出家 门, 屡次从家 中逃跑 或是未被 了解 。 因为社会的放逐 , 家人的 放逐, 他们或是聚集在半 明半 暗的隐密处 , 由台北人 沦 或是

【论文】浅析《台北人》中的城与人

【论文】浅析《台北人》中的城与人

论文浅析《台北人》中的城与人摘要:《台北人》作为白先勇短篇小说的代表集子,其文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时间意识、中西结合的叙事手法等历来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

同时,以“城市+人”的独特的小说集的命名方式也让众多学者注意到白先勇笔下的城市。

对此,从空间、时间、主体三个维度进行《台北人》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台北人》中的台北与人。

关键词:《台北人》;空间;时间;主体《台北人》是1971年集结数篇60年代白先勇创作的,并于《现代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而出版的单行本。

这个集子共有14篇小说,分别是《永远的尹雪艳》、《一把青》、《岁除》、《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思旧赋》、《良父吟》、《孤恋花》、《花桥荣记》、《秋思》、《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游园惊梦》、《冬夜冬夜》、《国葬》。

这本小说集在1999年由《亚洲周刊》举办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书单中,排名第7位,这是仍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

《台北人》这部短篇小说集具有深刻的复杂性,它描写了在台湾那个外来人与本地人冲突、新旧时代交替的特定时代的特殊人群的人生转变,具有沉重的历史沧桑感。

《台北人》描写了当时台湾的来自大陆的各个阶层的人群:佣人、雇工、舞女等底层人群;米粉店老板娘、营长夫人、退伍军官等中层人士;还包括了将军、政客等高层人群。

但是不管小说的人物身份的设定,小说所揭露的主题命意却具有一致性。

正如白先勇曾经说过:“《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

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

”其实,这个生活方式不仅仅是日常的行为方式,还包括那些人物所共通的内心感受:一种身处他乡,内心却被流放的无根的生活状态。

这样的生活状态似是惩罚,一种无可奈何却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内心煎熬。

一、空间的对比――台北:放逐之城白先勇笔下出现了很多城市,南京、上海、桂林、纽约等,《台北人》《纽约客》更是从书名就道出了白先勇作品与城市的紧密关系。

白先勇作品中的放逐与回归

白先勇作品中的放逐与回归

《 金大奶奶》中时间将女人的青春消磨殆尽,留下了岁月的 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 白先勇笔下被时 间放逐的主人
痕迹,男人只看重物质与青春,将金大奶奶抛弃。在男人另 娶新欢时,她含恨 自杀 善 良执着的她何 曾想过 时间对一个 公的境遇如利剑直刺读者心 中,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压力 。白
反抗 也罢 , 自身再也无法 回归 。尹雪艳却给 了我们一个答
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痛苦。人在创造中获罪,又在反省中赎 案,当与命运合二为一,掌握命运时,时间才不会放逐你, 罪,他们借助罪恶 的力量完成有效的创造 ,又通过哲学、艺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术或者宗教寻求灵魂 的解脱,前者构成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历
稹笔下的 “ 白头宫女 ”尚能 “ 闲坐话玄宗 ”,因为这些宫女 夸父般追着时间,却被 时间吞没。白先勇层层揭 开时间的面 已习惯这孤独终老 的生活,平静地发不出一丝怒吼 。白先勇 纱,让尹雪艳成为了永恒 。 二、地域的放逐与回归 时间改变着一切 ,时代的变迁,环境的置换,一切都物
笔下的第…位主人公金大奶奶虽说带着 旧式的奴性 ,却能以 死反抗命运放逐 的悲哀, 以死来回归 自由。一 开始时间放逐
先勇谱写的时间放逐之歌,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诉说着放 女人 的伤害,还苦守着一个不忠 的男人。奴性思想伴随着 金 逐者 的无奈与绝望 。人类创世之初一直 与时间做着斗争,夸 大奶奶的一生 ,最终她 以死亡来诅咒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元 父逐 日道渴而死 。金大奶奶 、吴钟英、老画家这些人物如同
兰 种纯结的同性之爱,静夜的纤美月光烘托出爱的真诚。他 着回忆煎熬的现在,现在的台湾和美国。今昔对 比在欧阳子 一 星对过往青春的怀念融入到每一个青春的身体里。命运让静思 女士 《 王谢堂前的燕子 》已透彻地分析过。六七十年代 ,台 基 岂

论台湾当代小说中的“放逐”主题

论台湾当代小说中的“放逐”主题

得不被 迫离开 了原乡… …来到 台湾之后 , 他们都抹 不去被 ‘ 逐 ’ 放 的暗澹 的情绪 。 二是 出于现 实政 ”
治 原 因, 海峡 两岸对 峙 的情境 下流 落 台湾, 在 造成 了 “ 不是 归人 , 我 是个过 客 ” 的流 浪心态 。三是 6 0
义 上 ,放逐 ”一词 “ 仅 指在 政 治迫 害下 , “ 不 自愿 与 非 自愿 的流 亡与放逐 ……在被迫远 离 的情况 下 , 与
储 东巍
( 州师 范大学,江苏徐 州 ,211 徐 2 16)
I 要l 台湾 当代 小说 中的 “ 摘 放逐” 主题主要是指 作家身在 台湾或从 台湾 移 民到海 外时 ,频频想望所 来之地 , 又无 能返 归的痛苦 情思。将 之具体化为文字 的书写,是 台湾 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不 同放逐对象 的书写正好反 映出台 湾文学的 曲折面貌 。从政 治放逐 、留学放逐到情欲放逐 ,台湾 当代 小说 中的 “ 放逐 ”主题经历 了5 代 “ 国 怀 乡小 0 复
“ 放逐 ” 为 文化 主 题 , 一 个 民族 的历 史 文 作 跟
化 、 群 的生活 方式 以及作 家个体 生命体验紧密 相 族
关, 也因此恒 定为某个特殊 时代 的隐喻或缩 影。在 世 界文学 的版 图上 , 放 逐 ” 为一个 “ 点 ”在 时 “ 作 亮 , 空 的轮 回 中辐 射 出腾 挪 跌 宕 、 曳 多姿 的生 命 图 摇 景, 展现 为 多种 多样 的艺 术形 态 。“ 无论 是 主动 或
年代 以来 , 台湾 留学 或移居 他 国 的现 象 比较普 遍, 他们 既思念大 陆又想 念 台湾 , 间的双 重转移变成 空
I 收稿 日期】2 1 -0 —3 01 3 1
I 作者简介 】储东巍 (95 18 一) ,男 ,江 苏宜兴人 , 州师范大学助教 。 徐

《台北人》自译本中文学性再创造分析

《台北人》自译本中文学性再创造分析

《台北人》自译本中文学性再创造分析《台北人》译者在忠于原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灵活翻译,对翻译“再创造”有较深的研究价值。

文章在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支撑下,对白先勇先生合译版本的《台北人》进行研究学习,主要从人物名称翻译、人物语言归化翻译等方面分析翻译过程中的文学性再创造现象,旨在通过学习优秀翻译,总结出翻译再创造方法的要点。

标签:再创造,归化翻译,功能加忠诚《台北人》为白先勇先生在60年代创作的短片小说集,通过描写各阶层小人物种种动人的故事情节。

人物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本书语言的丰富,并为翻译工作留下了一大难点。

为了更好的传递《台北人》中的精神内涵,毕业于外文系的白先勇先生决定亲自操刀进行翻译,并邀请叶佩霞先生与George Kao参与到编辑工作中,在翻译技巧上提供更多新思路。

本书三人合译的翻译模式,以及白先勇先生作者与译者的双重身份模式,为自译角度的分析提供了可能性。

一、理论框架翻地目的论学者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指出“忠實”(Fidelity)和“忠诚”(Loyalty)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忠实”是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之间的关系,侧重于翻译的技术层面,指译文与原文应保持等值;“忠诚”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侧重于译者的道德层面,表明译文应该以原文为基础依据,不得擅自更改。

忠诚理论要求译者与编者、作者等各方面建立相互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一点上,此版本的《台北人》完美符合。

二、名称翻译分析(一)书名翻译。

《台北人》书名有两个版本的翻译:印第安英译版: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中英对照版本:Taipei People。

印第安版本是在理解了原文故事内容后进行的文学性再创造。

翻译通过意译的方式,将书中的主要内容翻译成标题。

(二)冷艳美人——尹雪艳。

故事《永远的尹雪艳》讲述了一个身着素白旗袍,不急不缓却别有风情的交际花。

尹雪艳的名字包含“雪”、“艳”两个主要寓意,概括了其内心高冷坚定,外表美艳动人的特点。

论《台北人》中英对照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播

论《台北人》中英对照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播

论《台北人》中英对照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播作者:谢璐来源:《出版广角》2018年第16期【摘要】《台北人》是一部反映20世纪50年代大陆人去台湾生活的心理面貌的小说集。

白先勇组织成立翻译小组,承担该书的英文翻译工作,在其推动下,《台北人》中英对照版问世。

该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翻译研究价值,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给读者带来了阅读乐趣。

【关键词】《台北人》;中英对照版;文化传播【作者单位】谢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18.16.026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白先勇的作品《台北人》,是一部反映20世纪50年代大陆人去台湾生活的心理面貌的小说集。

该书由14篇短篇小说组成,充满乡愁情绪,讲述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风俗,塑造了各种各样性格鲜明的人物。

《台北人》中文版于1971年由台湾晨钟出版社初次印行,新版于1983年由台湾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初次印行。

这部作品是现代文学的经典,在世界各地都有忠实的华人读者,还被翻译成多种外国语言,深受国外读者的喜爱。

《台北人》英文版于1982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初次印行,中英对照版于2000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初次印行。

《台北人》中英对照版之所以在香港发行,是因为香港居民大都通晓中英两种语言,对这个版本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随着内地英语教育的普及,《台北人》中英对照版的内地市场需求也逐渐形成。

中英对照读物能让读者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但同时,中英对照读物对翻译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

译者该如何把《台北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准确地翻译传递给读者,无疑是一大挑战。

笔者认为,《台北人》中英对照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中文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得益于既是译者也是原作者的白先勇。

白先勇与叶佩霞合译了《台北人》,并针对书中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凸显了原著的魅力。

谈白先勇《台北人》英译本中文化乡愁的再现

谈白先勇《台北人》英译本中文化乡愁的再现

谈白先勇《台北人》英译本中文化乡愁的再现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一本在台湾现代文学界乃至整个海外华语文学圈都具有经典性质的作品。

白先勇通过深入描写“台北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出一代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通过对小说中人物话语和怀旧语调的灵活而又准确的翻译,《台北人》的英译本恰当的展现了文化乡愁这一主题,同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个案。

标签:白先勇;《台北人》;漂泊;归属引言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主要创作于1964-1971年之间,共收14篇小说。

在这些短篇小说中,白先勇对“台北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生动而细腻地展示了他们的痛苦、孤独与失落。

在今昔荣辱、物是人非的变迁中,体现了漂泊者们深深的文化乡愁。

《台北人》的英译本由作者白先勇和美国学者Patia Yasin翻译,恰当的展现了文化乡愁这一主题,透过英语发挥着强烈的文学感染力,也为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个案。

1. 作者背景“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白先勇在书的扉页如是说。

作为台湾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作家,白先勇开创了台湾现代派小说潮流,被誉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中的奇才”。

而白先勇曾经说过,他之所以创作,是希望把人类心中的痛楚变成文字。

白先勇出生于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时期,作为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的儿子,他十二岁时随父从大陆溃退到台湾,亲眼目睹了历史的变迁和父辈命运的变幻。

青年时代,他流寓香港,留学美国,使他有了离乡背井的彷徨。

定居海外后,他更是从自身经历中感受到了一代被放逐的中国人的复杂心境。

白先勇曾说,“文学不能带来社会工业的进步或商业的繁荣,可是文学有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教育我们如何同情。

”曲折的个人经历以及对漂泊着的“台北人”的同情与共鸣,促使白先勇书写出了这些游离于大陆之外的中国人的文化乡愁。

同时,白先勇还是一位杰出的译者。

白先勇的自译活动从他去美国爱荷华大学进入“作家工作室”开始,自译作品涉及到台北人系列作品和纽约客系列作品。

【慢读时光】《台北人》:盛开之后的落寞,即使人生百态,依然殊途同归

【慢读时光】《台北人》:盛开之后的落寞,即使人生百态,依然殊途同归

【慢读时光】《台北人》:盛开之后的落寞,即使人生百态,依然殊途同归最感动于哪个故事?一本书,十四个短篇故事,十四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然而却都有着浓浓的无奈和伤感。

刚开篇的是《永远的尹雪艳》,初看这一篇,只是感觉到了尹雪艳没有情感,什么事情都是冷眼旁观,有一句话“尹雪艳总也不老”,不论来来去去多少人,尹雪艳依旧绝代风华。

等到看完这本书,那么多的人物聚散离合,惜旧哀今,只有尹雪艳一个人当初什么样,最后依然什么样。

看完全书,才发觉尹雪艳像是高出这些世人太多的一个存在,她好像在冷眼旁观一切事物,人物的发展变化,她知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看着在她的会所里面赢赢输输的众人,她也只是飘来飘去不做停留。

欧阳子说,尹雪艳是一个幽灵,不是人。

人总会有变化,有七情六欲,因为经历而发生改变,而只有没有情感的空洞才能看透一切,最终保持不变。

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人,才能众生身边过,片刻不停留,连时间都不能在她身上留下痕迹。

白先勇先生笔下的台北人们大都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而远离了故乡的人——尤其是突然间的非自愿远离故乡,家庭散落,还再无重聚的一天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也许注定要以悲剧结尾。

没有根的人,到了哪里都像是流浪。

所以他们之间有人选择忘记过去重新开始,有人选择抱着过去在现在生活,还有人一直活在过去里。

忘记过去重新开始的人们也许是明智的,就好比《一把青》里面的师娘,她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然后让自己过得更好,她对很多发生的事情不再抱有过于浓厚的情感——丈夫的死去她似乎在心里已经演练了很多遍,从嫁给他的那天开始,所以她接受了,然后继续生活。

我不知道他们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会不会觉得自己不知今夕何夕身处何处,不知道他们在劝告其他放不下过去的人的时候会不会也在内心思索自己的心情会是如何。

可是至少我看到的,是能够在现实中活的如鱼得水的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观者永远看表面,体会只有自己知道。

花开花落,不过一个季度,人呢?一直没有从过去走出来的人这本书写了很多人,《一把青》里面的朱青,《花桥荣记》里面的卢先生,《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里面的王雄……他们抓住过去的残影不想放手,却好像更加折磨自己。

流寓身份与故乡认同——白先勇作品《台北人》研究

流寓身份与故乡认同——白先勇作品《台北人》研究

Floating Status and Native Identity--Research on Bai Xianyong’s "Taipei People"
作者: 段惠芳[1]
作者机构: [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西部学刊
页码: 152-15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白先勇;《台北人》;流寓身份;故乡认同
摘要:白先勇由于特殊的出身和漂泊的经历,一生都处于"浮萍"式的迁徙漂泊中,对"家"和大陆"故乡"存在空间的焦虑之情,其创作的《台北人》以"对比心态"(以台北和桂林对比)"回忆姿态" (回忆在大陆曾经的奢华)"自我放逐"(归乡梦碎,呈现自我放逐心态)来展示了作品中海峡对岸不同类型人物的流寓身份和对祖国大陆的故乡认同。

_台北人_英译本中的归化现象_李妙晴

_台北人_英译本中的归化现象_李妙晴

第28卷第1期2009年2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SocialScienceEdition)Vol.28No.12009.2收稿日期:2008-12-17作者简介:李妙晴,女,广东乳源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语篇分析与翻译研究。

《台北人》英译本中的归化现象李妙晴(广东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摘 要:文章根据翻译文化学派Lefevere的理论,主要从体裁、名字、双关语、语域、句子结构、排印等方面,分析了《台北人》小说翻译中归化手法的运用使原作向译语文化的偏离。

关键词:《台北人》;自译;归化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09)01-0094-03一、关于《台北人》英译的研究《台北人》英译版原是1982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考虑到英语读者不熟悉台北,因此采用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游园惊梦》为书名,即Wan-deringintheGarden,WalkingfromaDream,副题是TalesofTaipeiCharacters。

2000年出版的中英对照版,因为目标读者就有三种:一种是只懂中文的;还有一种是只懂英文的;第三种,无疑是最大的一群,就是中英文都通的读者,所以直译为TaipeiPeo-ple,以便存真,同时保留一点原文的反讽意味,因为其中的人物是从大陆来的。

可见,读者目标不同也决定翻译策略不同。

除《永远的尹雪艳》、《岁除》、《花桥荣记》不是作者自译外,大部分都是白先勇等人自译的。

二、自 译Venuti(1995)讲到当译语文化处于优势时,原作通常很少选择非主流国家的作品,并且译者通常选择归化翻译策略,使译作透明(transparency),即着意贴近原文的形式。

当译语国家文化处于劣势时,则通常选择异化策略,即迎合目标语读者的意识形态和诗学期待。

《台北人》流放群体的文化乡愁

《台北人》流放群体的文化乡愁

出版的主要作品: 《白先勇自选集》 (花城出版社1996年) 《白先勇文集》 (共6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 《青春念想》 谪仙记》 第一,人物叙述者。 第二,文化乡愁。
3、《台北人》
第一,由14篇短篇小说组成。
第二,怀旧、思乡、人世沧桑的慨叹。
第三,着力表现了从大陆流迁台湾的国 民党高级军官、要员及其眷属以及下层 社会“卑贱者”的生活遭遇和命运,揭 示出流放群体的文化乡愁。
4、《永远的尹雪艳》 第一,“红颜祸水”。 第二,今昔对比。 第三,“现在仍是过去”。
5、特点:
第一,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神形毕肖 的人物形象,尤以女性形象塑造得最为 成功。
第二,善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以意识流的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并融入 了象征、暗喻等表现手法。
第三,具有悲剧美。
第四,因对往事的回忆而具有的历史感, 拓展了台湾文学表现的纵向深度。
三、《台北人》:
流放群体的文化乡愁
1、白先勇(1937.7——)
广西桂林人。童年在重庆生活, 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1950 年入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 大学。一年后(1957年)进台湾大学外 文系。
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 奶》。
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 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1963年赴美 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 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加州大学。

从自译看译者的任务--以《台北人》的翻译为个案

从自译看译者的任务--以《台北人》的翻译为个案

从自译看译者的任务--以《台北人》的翻译为个案
吴波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本文以白先勇自译的<台北人>为个案,探讨了翻译中译者的任务.作者从文本和文化交流两个层面指出,译者的任务决不能被简单地归纳为"忠实于作者和原作".译者是翻译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其终极任务是通过亲自介入翻译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原作进行重构,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同时译者通过翻译发掘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促成原文和译文、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对话.【总页数】4页(P65-68)
【作者】吴波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试论自译现象之于普通译者的借鉴作用——以穆旦诗歌自译为个案 [J], 王鹿鸣;刘怡春
2.自译实践对译者的启示——以余光中诗歌自译为例 [J], 李颖
3.评《基于自译语料的翻译理论研究:以张爱玲自译为个案》 [J], 张小朋
4.试论自译的忠实性——以白先勇的自译作品《台北人》为例 [J], 杨琳
5.首部张爱玲翻译研究的理论专著——评《基于自译语料的翻译理论研究:以张爱玲自译为个案》 [J], 王艳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北人》阅读感想

《台北人》阅读感想

《台北人》阅读感想这本书虽然名为《台北人》,但讲述的却都是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人的故事。

每一篇故事都聚焦于一个在动荡岁月中漂泊的人物,他们中有努力求生的底层商贩和普通百姓,也有试图找出路的将军和教授。

每个角色都是远离故乡的台湾人,与我们并无二致。

时代的浪潮推动着他们前进,他们或许平凡,或许伟大,但无一例外都在漂泊。

移民的众生相,世间的万千态。

他们与远在万里之外呼兰河的人们一样,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书中正文对细节的刻画精妙绝伦,宛如一幅工笔画,遍地铺陈,真假难辨。

每一个人物都渺小、无助,却又坚强、鲜活。

作者不着一字描写命运,却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无处安放的灵魂与挥之不去的乡愁。

每一篇都沉重无比,未提一字苦与悲,却满纸辛酸泪,令人唏嘘不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用在此处也恰如其分。

白先勇先生不愧是文学大家。

时代的洪流奔腾向前,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

谁又能说自己不是书中人,谁又能断言世事无常、沧桑变化不是生活的常态呢?我们都是在异乡漂泊的人,故事里充满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旧日的深思。

然而,与书中人不同的是,我们知晓来路,也拥有去路。

我要感谢《一把青》的编剧,他扩充了众多人物和场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成长,见证了那几十年的动荡与变迁。

那段历史确实沉重,是另一个视角下的历史,也是一段难以用言语准确描述的历史。

对于渺小的我来说,站在他们的未来回首,那个时代永远不会轻易被遗忘。

硝烟弥漫的土地上留下的伤痛,离散和旧事在这座尚未繁荣的小岛上徘徊不去,久久无法平息。

挣扎着生存还是不甘地死去,如何保持体面和尊严,这并非时代的问题,而是永恒的追问。

白先勇自译作品《台北人》的翻译策略探究

白先勇自译作品《台北人》的翻译策略探究

白先勇自译作品《台北人》的翻译策略探究
余荣琦
【期刊名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通过对白先勇的自译作品《台北人》的研究发现:为了忠实原文,保留汉语的特有表达方式,传递原著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因素,在自译中,译者对小说中人物名字和中国特色词汇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其对翻译目的和内涵的独特理解。

表明自译者在翻译中有着比一般译者更大的自主性,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翻译目的,自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时,会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而这些翻译方法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对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3页(P128-130)
【作者】余荣琦
【作者单位】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巢湖 2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翻译美学视角下白先勇自译作品《游园惊梦》的审美再现
2.白先勇小说自译区别性策略研究——以《台北人》文末注释为例
3.《台北人》自译的翻译策略探究
4.试论自译的忠实性——以白先勇的自译作品《台北人》为例
5.目的论视角下《台北人》自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北人》阅读感想

《台北人》阅读感想

《台北人》阅读感想《台北人》阅读感悟“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台北人》这本书,我一直未曾开封,因为我曾主观地认为它是描写台北都市男女生活的书籍。

然而,最近的一次偶然机会,我打开了这本书,却被其中巨大的华丽与落寞所震撼,一股盛大的荒凉感扑面而来。

书中绮丽的文字和动人的情节,仿佛让我与那些在繁华过后偏安一隅的台北人产生了共鸣。

读完这本书后,我又观看了十三邀上许知远对白老师的采访。

原以为,像白老师这样将门之后,与他交往可能会有些拘束,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他是一个风趣幽默、懂生活的老先生。

在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白老师的聪明才智。

然而,当谈到他的父亲时,我感觉到他似乎有所保留,总是巧妙地回避这个话题。

看得出,白老师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

之后,他们又聊到了《红楼梦》和《牡丹亭》。

这次对话,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一些“奇思妙想”,这些想法既可爱又生动且富有意义。

其中,许知远提出的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那片白茫茫吸引你吗?”这个问题问得恰到好处,我仿佛在许知远那张猥琐的脸上看到了自己面对白老师时的窘态。

同样猥琐的还有我那颗对白老师充满敬意的心,他的回答让我如痴如醉。

他喝了口茶,然后说道:“吸引。

”是的,白先勇的经历与贾宝玉惊人地相似。

他们都出身于家族的鼎盛时期,在南京、上海这样的繁华都市享受过锦衣玉食的生活,随后又因“逃难”而与家人一同迁至偏远之地。

在书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书中人物对这片土地的复杂情感,他们将其视为“穷山恶水”,而文字中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曾经见识过同样的繁华,如今却沦落为同样的落寞,真可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难怪白先勇会如此喜爱《红楼梦》和《牡丹亭》,实际上,他本人就如贾宝玉一般,是真正的“红”与“牡”。

阅读《台北人》让我对白先勇的文学才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与他的对话,我也对白先勇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北人》英译本中放逐主题的再现姓名:叶巧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华先发20050401内容摘要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文学作品《台北人》堪称当代中国小说的经典,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都拥有大批的忠实读者。

该作品的英译本由作者白先勇和美国学者PatiaYasin翻译、高克毅主编,于1982年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首次出版发行。

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又出版了该作品的中英对照版,其英文翻译是在1982年的英译本的基础上稍加修改而成的。

《台北人》的英译本自初次发行以来,一直透过英语发挥着强烈的文学感染力。

该译本的出版与发行堪称为台湾文学英译史上的一件盛事,也为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个案。

然而遗憾的是,国内外译界迄今为止还无人对《台北人》的英译本进行过系统的批评研究。

《台北人》共收入14篇短篇小说,它们由~个共同的主题——放逐——串联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放逐主题是这部作品所表达的要旨,也是台湾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因此,《台北人》的英译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原作放逐主题的恰当再现。

本文试图以文学文体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兼顾汉英心理文化对比差异,对《台北人》的英译本中放逐主题的再现进行探讨。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风格紧密相联,不可分离。

主题是意义的核心,而风格则是呼应与展现主胚的手段。

作为连接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桥梁,文学文体学注重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主题意义和加强美学效果。

将文学文体学瘦用于小说翻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研究既可以使译者对小说中语言成分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更为敏感,指导译者更好地把握小说中的语言成分(尤其是语言形式)的美学功能和文体价值,又能促使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使用文体功能等值的语言成分,以保留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文学文体学还可以帮助翻译批评家提高文体意识,使他们在研究中更为注重形式与内容之间的交互作用,善于发现种种“假象等值”的现象。

《台北人》的放逐主题与思旧和思乡情怀、时空的交错、自我身份的迷失交织在一起,该主题主要通过作品中最突出的四个文体特征得以展现,即叙事视角、人物话语、象征链和怀旧语调。

本文试图将主题的再现研究与风格的传递探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着重从上述四个文体特征的传译出发,探讨《台北入》的英译本中主题意义的再现。

对于《台北人》英译本中叙事视角的传译。

本文主要探讨全知叙述中的人物视角和全知叙述中的旁观视角的传译。

关于人物话语的翻译,本文集中研究了《台北人》英译本中译者对个人语言和方言的处理。

在象征链的再现方面,详细分析了《台北人》英译本中小说名、人物名以及其它象征的传译。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译者在翻译中如何传递《台北人》中贯穿始终的怀旧语调。

本文经过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发现译者在翻译《台北人》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上述文体特征所呈现的主题意义和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并设法在译作中忠实而又灵活地再现原作的主题意义和艺术价值。

总体来看,《台北入》的英译本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原作的放逐主题,传达了原作的精神。

本论文研究表明: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者应注重将原作主题的再现与风格的传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此外,译者还应重视小说翻译中对原作语调的传递,而这往往是小说译者和翻译批评家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论文最后指出:《台北人》的合作翻译模式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为华文文学的翻译,尤其是海外华文文学的翻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文属于当代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研究,具体地说,是对一部当代台湾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而该领域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者希望本文作为第一篇从文学文体学视角对《台北人》英译本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能有助于东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的主题意义和文学价值,也希望该个案研究将有助于激发更多学者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的兴趣,鼓励更多此类译评的出现,促进我国翻译学事业的发展,从而使英译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包括英译台湾文学作品,更好地展现在西方读者的眼前。

关键词:《台北人》;放逐主题;文体特征:主题的再现;文学文体学硕士学位论丈MASlEI{’STl{ESISAbstractWidelyacclaimedasaclassicofcontemporaryfictioninChinese,Taipeijen,wriRenbytherenownedTaiwanwriterPaiHsien—yung,haswonalargefollowingintheChinesecommunitiesallovertheworld.ItsEnglishrendition,translatedbytheauthorhimselfandPatiaYasin,andeditedbyGeorgeKao,wasfn'stpublishedinUSAin1982.EighteenyearslateritsbilingualeditionappearedinHongKong、Ⅳimasli!ghtrevisiontothefirstedition.ThepublicationoftheEnglishversionofTaipeijenisregardedasagreateventinthetransitionhistoryofTaiwanliterature.OverthepasttwentythreeyearssincethefirstpublicationoftheEnglisheditionofTaipeijen,thebookhaslostnoneofitspowertomoveinEnglish.However,ithasSOfardrawnfewpeople’SattentioninthetranslationcirclebothathomeandabroadandhasmadeasystematicstlldyoftheEnglishversionofTaipeijen.nooneComprisingfourteenshortstories,Taipei?jenisconnectedbyarecurringtheme,theexilemotif.ThisthemeoccupiesallimportantpositioninTaiwanliteratureingeneralandinthisfictioninparticular.WhetherthisexilemotifisproperlyreproducedinEnglishisthedecisivefactorintheassessmentofthesuccessfultranslationoftheclassicwork.ThepresentthesismakesanattempttostudythereproductionoftheexilemotifintheEnglishversionofTatpeijenbasedonthetheoryofliterarystylistics,withChineseandEnglishmentalculturalsimilaritiesanddissimilaritiestakenintoconsideration.Inaliterarywork,thethemeandthestylearecloselytiedupandcannotbedivorcedfromeachother,forthethemeisthecoreofmeaningandthestyleshouldechoandillustratethetheme.Asadisciplinemediatingbetweenlinguisticsandliterarycriticism,literarystylisticsexplorestherelevancybetweenlinguisticfeaturesandtheirresultantthematicmeaningsandaestheticvalues.Itisofgreatintofictionaltranslation,foritCannotsignificancetointroduceliterarystylisticsandhelphimachieveoIllyoperatetoenhancethetranslator’Sstylisticcompetence硕士学位论足MASTERlST¨0SISfunctionalequivalenceinfictionaltranslation,butalsofunctiontoerthancethetranslationcritic’sstylisticawarenessandkeephimalerttothecasesof‘‘deceptiveequivalence”infictionaltranslation.InTaipeijen,thethemeofexile,incorporatedwithnostalgia,displacementoftimeandspaceandlossofidentity,ismainlypresentedbyfourprominentstylisticfeatures,namely,thenarrativepointofview,thespeechpresentation,thesymbolicpattemandthenostalgictone.Inthis也esis.thediscussionofthemereproductioniscombinedwiththeevaluationofstyletransfer.111efocusisputonthereproductionofthethematicsignificancepresentedbytheabovementionedstylisticfeaturesintheoriginal.WithregardtothetransferenceofthenarrativepointofviewintheEnglishversionofiraipeijen,thisthesisismainlydevotedtothetransferenceofthefiguralpointofviewandoftheonlooker’Spointofview.Asforthetranslationofthespeechpresentation,itinvolvestheevaluationofthetranslators’treatmentofidiolectsandregionaldialectsinTapeiyen.Intermsofthereproductionofthesymbolicpattern,thethesisdealswiththetranslationoftitles,characters’namesandothersymbolsrespectively.Withr6spectoftheconveyanceofthenostalgictone,thepaperdiscusseshowthetranslatorsstrivetofullytransplantthenostalgicemotionsandfeelingsinfusedinTaipeijen.Throughthedetailedanalysis,thethesisrevealsthatintranslatingTaipeijen,thetranslatorsarefitlyawareofthethematicandaestheticeffectsgeneratedbythefourstylisticfeaturesintheoriginalandflexibleintheircndeavurtotransmittheseeffectsinEnglish.Onthewhole,theEnglishversionofTa勿ei弦刀issuccessfulinproperlyreproducingtheoriginalthemeofexileandconveyingtheoriginalspirit.Thepresentcasestudyhasdemonstratedthatthemereproductionandstyletransfershouldbeorganicallycombinedinliterarytranslationpractice.Italsoprovidessufficientevidenceoftheimportanceoftoneconveyanceinfictionaltranslationwhichdoesnotreceivedueattentionfromandhasoftenbeenneglectedbyfictiontranslatorsandtranslationcritics.What’Smore,themodeofteamworktranslationofandofferssoundexperiencetothetranslationofTaipeijenisavaluableattempt硕士学位论文MAS’¨:}{’S1HESISChineseliteratureingeneralandoftheoverseasChineseliteratureinparticular.Thisthesisattemptstoexplorethetranslationof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withfocusontheTaiwanliteraryworkTaipeijen,whichisafieldscarcelydealtwithinChinatoday.ItishopedthatasthefirstattempttocriticizetheEnglishversionofTaipeijenfromtheperspectiveofliterarystylistics.thethesiswillfacilitatebothChineseandWesternreaderstounderstandthethematicandartisticvaluesofTaipeijen.Inaddition,thiscasestudyisintendedtoinspiremorescholarstoengageinthestudyofthetranslationsof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SOthatmoreresearchwillbedoneandmorereviewsonthetranslationsof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willturnout.Thenwiththeappearanceofvariouscritiques.thebeautyof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includingthatofTaiwanliterature,willbemoreappropriatelycapturedandrevealedintheEnglish-speakingworld.KeyWords:Taipeijen;theexilemotif;stylisticfeatures;themereproduction;literarystylistics;A士鼍二^王论炙MASTER’STF{LSIS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