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教学反思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

合集下载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体会《静悄悄的革命》是长春出版社于XX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佐藤学。

本书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

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下文的心得体会来一起看看其他人阅读后的感悟。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

指尖轻抚书页,静心品读,感受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

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一、什么是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虽然写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却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果把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一场革命,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

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和我国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历史观上,日本的教师正在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但乐观的伊藤学称“这种混乱局面决不是坏的征兆”。

真正从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许就要有这种耐心和观察的。

在耐心与观察时,伊藤学融入了学校和教师中。

他说:“教学是充满活力的,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老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新课堂也需要静悄悄的精彩教学反思

新课堂也需要静悄悄的精彩教学反思

新课堂也需要静悄悄的精彩教学反思新课堂也需要静悄悄的精彩教学反思新课程的实施引发了一场教室里教与学的“静悄悄的革命”。

静悄悄的革命是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涌动着“静悄悄的精彩”。

首先,静悄悄的精彩——来自相互倾听的课堂。

前不久,笔者就一堂社会课两种不同教法进行了比较。

一种教法:课前学生大量搜索,课堂上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另一种教法:教师以课本内容为线索,以学生独立自学、交流,辅之以补充资料的方式展开学习。

同一个教材,在不同的班级试验,收到的效果截然相反。

前者因为讨论时间多,因而显得热热闹闹。

但是,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

而后者虽然没有热闹的场面,但是从发言的面、发言的质量等均可以看出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状态。

我以为课堂不一定要“很热闹”,实施新课程绝不能停留于形式创新上,留给所有新课程实施者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每一堂课都有一点精彩。

这个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精彩,或许来自于“学习的小主人”——学生的思维与感悟,或许来自于“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点评与引导,或许来自于课堂的精心设计,或许来自于那种润物细无声之后的豁然开朗。

这样的精彩如果在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中同样能出现的话,那么这种课堂就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要旨了!其次,静悄悄的精彩——来源于充满智慧的课堂。

“因睿智而精彩”应该是课堂精彩的最高境界。

智慧不是知识或常识,不是聪明或经验,智慧如水一般渗透,如光一般普照。

马克思·范梅南说过:“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

”是的,充满智慧的课堂必然是以关心学生成长为主要目的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必须也必然包含如下内容:(1)提问精彩。

这缘于教师在课堂上留足时间给学生质疑问难。

不让提问走过场,也不害怕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不了。

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

他们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权威,不惧怕教师,敢于向书本和教师挑战。

(2)答问精彩。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名校走笔2016年01期04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静悄悄的课堂革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教育更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

如何教书,如何育人,“互联网+”的时代,给我们提供机遇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改革,势在必行。

互联网的全球化发展,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阻隔,让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人们可以“零距离”沟通。

这一特点使得课堂教学形式转变成为可能。

美国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应运而生,中国紧跟其上。

幕课、微课、翻转课堂、创客等各种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正在给中国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我校于2014年9月推出了翻转课堂“211+1”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案翻转和信息技术的翻转,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育信息化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1.时代背景2015年5月23日,在青岛举行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刘延东副总理提出了信息化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一是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二是教育信息化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三是教育信息化汇聚了“海量知识资源”,是人类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

因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

2.个人背景作为一名教学副校长,我一直在思考,教育信息化到底该怎么搞?如何跟学校教学、管理结合起来?哪些信息技术能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将会对提高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产生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带着对教学改革的一腔热情,我从2010年起,重新来到教学的第一线,亲自担任1004班的兼职班主任兼物理教师。

1004班毕业后,又继续担任1407班的兼职班主任和物理教师,这样做就是想通过和学生的“零距离”接触,真正探索和践行教学改革,体会改革给教师和每一个孩子带来的点点滴滴的变化,总结经验,进而将成果再深入推广。

教师《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教师《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教师《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好的书籍,带给人的除了一时的豁然开朗,更多的是思想和行为做事的长久影响。

根据学校的读书安排,近期我认真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

接下来我将结合书中的教育观点和我的个人感悟来进行此次读书分享。

一、润泽教室佐藤学先生在文中写到:“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

”打造润泽教室,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学会倾听。

老师对学生的倾听,应不止于有声的发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同样是需要我们倾听的。

当老师用心倾听,与学生在情感上同频共振时,也就是佐藤学先生所倡导的“老师与学生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

老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才会将发言视为愉快的事情,师生和谐的互动才能创设润泽的教室。

倾听也表现为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礼貌地等待同学回答。

一个学生发言后,我们再去问“谁还有补充”、“谁有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去发散思考、丰富自己的语言。

这是一种与同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和只关注自己的发言相比,学生的思维力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以延伸和拓展。

这种相互倾听、相互启发才是真正的生生互动,才能创设出润泽的教室。

二、每个学生相互作用“服装裁剪”就是我们古语中的因材施教;“交响乐团”则是主张重视学生的看法与交流。

我校推行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合作研学则很好的将两者融合了起来,既做到了量体裁衣、百家齐鸣,又能真正高效地完成小组合作与交流。

这证明我们所提出的教学范式,是有可靠的理论证明,也与佐藤学这样的国际教育大家所提出的理论相一致,所以我们要真正的去建设“学为中心”高效课堂,落实“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在教室中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工以上是我对于《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两个观点的分享,书中还有许多关于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的观点等让我深受启迪。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孙晓乐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孙晓乐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联丰小学孙晓乐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学校改革的挑战》。

暑假中有幸拜读了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为佐藤学博士的平易、务实的研究态度所感动.因个人能力有限,没有读懂,理解书全部内容.所以有说的不恰当的地方请大家见谅.接下来我从第四章最后三部分内容和大家交流我的一些读后感受。

三、迈向相互探究、创造、表现的共同体佐藤学教授用“福井大学附中”为例,具体讲述了如何迈向相互探究、创造、表现的共同体。

1、发掘可能性的教育实践福井大学附中的实践和研究正在为创建21世纪的中学做准备。

有三点根据“第一,该校以中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并根据学习交流和共同性发展的情况而动态的发展。

第二,为了实现这种学习,教师们打破了学科与教室的界限,创造了新的教学方式,并共同构建相互学习的合作关系,第三,这一实践的创造和研究是以和大学研究者的密切合作为基础而开展的。

2、“学年方案”的制订、组织在实践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是学习的探究。

在学习的探究中”成为其中心推动力的是“学年方案”中一系列的综合学习实践。

福井大学综合学习实践中,体现着其他学校中所缺少的“接触”、”对话”、“合作”、“表现”等。

3、学科学习的改革贯穿该校实践的三个关键词就是“探究”、创造、表现。

4、教师集体的合作研究不言而喻就是该校教师集体的持续的共同研究。

我认为我们学校一直都在进行着。

比如我们学校经常开展年组教研、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生本课堂,还有语文数学核心教研组组织的教学研究,等这些教研活动都是教师集体合作研究的一种体现。

四、由对话创造出的学校文化佐藤学博士还认为,学校文化是由对话创造出来的。

他以长冈市南中学为例,告诉我们中学的改革应从什么地方开始为好。

1、从沉默到对话即和学生的对话、和教师的对话、和家长的对话。

作为教育的必要条件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信赖关系、教师与家长的信赖关系。

2、从倾听出发课堂上倾听,课下倾听学生。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学校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教师们是抱什么态度呢? 可以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这不是自己的问题”的态度,另一种是“一切问题 都要自己负责,从今以后要重新开始”的态度。
学校改变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愿意承担学校教育责任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学校的意识、纪律和相互关系,改善学校的组织文化。
为了实现这一变革,佐藤学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他强调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在 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 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佐藤学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变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只有当教师具备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 探究学习。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水平。
目录分析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是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的一 部影响深远的著作,他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学校和课堂中的变革现象,提出了" 静悄悄的革命"这一概念。通过对这本书的目录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 地理解佐藤学的教育思想和学校变革的理念。
从目录的结构来看,这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阅读感受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是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著, 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学校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读完此书,我深感其对 于教育改革的深刻见解和对于“革命”的独特理解。
在佐藤学看来,教育改革并非轰轰烈烈的变革,而是静悄悄的、潜移默化的。 他提出学校变革的核心在于课堂,课堂变革的关键则在于建立“相互倾听”的关 系。这与我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谋而合。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建立在 倾听基础上的对话。

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

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

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一、本文概述《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这篇文章探讨了在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刻而渐进而又影响深远的变革,即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转向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互动参与和深度学习的过程。

本文开篇将以“本文概述”为章节,系统地介绍这一课堂转型的核心理念与实践策略。

该文首先对“静悄悄的革命”这一概念进行解析,指出它并非指代一种声势浩大的运动,而是强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文章旨在揭示课堂转型背后的教育理念更新,包括但不限于个性化教育、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接着,“本文概述”部分将进一步勾勒出课堂转型的主要脉络,包括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从单一的知识灌输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转变以及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等关键议题。

概述部分将预览文章后续章节将要深入探讨的具体实践案例、理论依据及面临的挑战,并明确指出这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对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些讨论,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文章对于课堂转型问题的深入剖析和系统思考。

二、课堂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或全球)的课堂教学现状呈现出一种既充满活力又亟待革新的复杂面貌。

传统课堂多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授为主导,学生往往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覆盖大量知识点,但其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相对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资源获取途径日益丰富多元,而课堂教学并未充分对接这些新资源和技术手段,导致教育资源未能得到最优化利用。

另一方面,课堂评价体系过于依赖标准化测试成绩,容易忽视个体差异和全人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同时,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强,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氛围的积极性构建,也限制了学生合作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一中心小学宋莉芳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一中心小学宋莉芳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第一阶段随堂课听后感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宋莉芳如果说,我们的课堂上正在悄悄地爆发革命,那酝酿这场革命的我们心中一定不平静。

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有承受着黎明前黑暗的勇气,还有不断的自我否定和义无反顾的前进。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看着许多老师为了“问题化学习”而加班加点备课,甚至彻夜难眠,我想说:我们都一样忍受着化茧成蝶的阵痛,我们都一样是革命的好同志!当我们纠结、困惑、烦躁时,我们有必要坚定革命信念:我们不是为了“问题化学习”而进行着革命,我们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而开始了这一切,“问题化学习”是我们进行课堂革命的最好武器。

可能离课堂革命的如火如荼期还有一段距离,也有很多老师都担心:我不会问题化学习,怎么办?其实,从如今的课堂上看,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都已经迈出了实践的步伐,课堂上真真切切地留下了老师们研究、实践的足迹。

本阶段,由我和宋老师、马丽老师、朱璟贻分为两组,听了我们共14位老师的随堂课,大家感受颇深。

在此,由我作代表,与各位老师交流和分享听课随感。

1、重视对预习情况的反馈,了解学生的起点问题。

“问题化学习”提出了“三位一体”的问题观——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

怎样了解学生的问题,让老师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我们很多老师都选择了这样的做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关注对预习情况的反馈。

预习,是最经典的语文作业,但也常会流于形式。

其实,预习能真实地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读了课文,会发现什么?又会存有怎样的疑惑?如果学生在预习时,就会主动思考这一些,就会成为他主动学习的助推器。

我们的很多老师都在教孩子怎样拥有一双慧眼,怎样积极思维。

在学生的语文书上,在学生的回默本上,常能看见他们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

更可喜的,看到了我们老师用心批改着这些问题。

哪个问题有质量,哪个问题表达不当,都有着老师的引导。

没有规定动作,但老师们都在主动地做着这些事情,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做有意义:这些真实的问题呈现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中的困难,成为了老师宝贵的资源——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是问题化学习“三位一体”问题观的基础。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小学老师暑期研修班心得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小学老师暑期研修班心得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小学老师暑期研修班心得;如何在自己的课堂当中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钟启泉教授给老师们支招,提出了五大策略一、倾听。

倾听学生的发言与课本的联系与差异;倾听不同学生的发言之间的差异;倾听个体学生的发言与过去的发言的差异,从中总结该学生的成长变化状态。

二、联接。

学生间的回答形成联接,老师顺势总结知识体系。

三、反思。

在这里,王建军教授同样提到了反思的重要性,通过选取课堂当中关注的某对象连续多次对其反思,有逻辑有结构地研究,积累并搜集相关领域的资料,最后按照框架写出论文,这便是日常教学碎片式的反思转化成具有研究性的微课题的过程。

王教授尤其关注当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他鼓励教师加强对外来知识的吸收和分享,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自我理解的同时加强专业自觉,形成集反思和学术研究于一身的新型教师队伍。

将平时火苗般一闪而过的一个个想法和理念捕捉起来,把它们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文字记录下来,形成记录着自己反思的学术论文。

四、听评课。

听评课不能像传统模式一样关注教师的讲课水平,这些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程模式,并且某些层面对授课的老师不够尊重。

应当关注整堂课中学生成功的点,失败的地方和学生的状态,从中挖掘闪光点。

五、自身教学风格。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研究学生,这一点做到极致就是儿童专家;钻研教材,做好这一点就是学科专家;有自己坚持的教学追求和主张。

最后,钟教授推荐两种教学方式差异教学和对话教学。

差异教学体现在上述策略中就是要做到尤其注意倾听这一项,在此提一下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要注意三点1、引导孩子与教科书对话,与图书馆对话,与网上的信息对话。

2、引导孩子与他人对话;3、引导孩子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反思。

谢谢阅读!。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发布日期:2013-04-08 访问次数:154 字号:[ 大中小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王明珠记得第一次听到佐藤学的名字,是在7年前听华师大李季湄教授的讲座时,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一本由她翻译的书《静悄悄的革命》,作者正是佐藤学。

同时,李教授也讲到了书中的许多观点。

如: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要致力于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等等。

在当时大家都在致力于课堂改革,探索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背景下,佐藤学教授带来的这些“课堂中静悄悄的革命”,无疑是很有冲击力的,让人心潮澎湃。

于是开始关注佐藤学,回来后,就上网搜索《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可惜没有买到,只能断断续续地通过网络、杂志上阅读、收集一些书中的段落,摘录一些主要观点。

去年,拜读了教授写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次寒假,又学习了他的另一部力作《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很钦佩佐藤学教授,在阅读中不断感受着这位来自日本名牌大学东京大学的教育学者的人格魅力,以及作为一个研究者、教学实践者的为学本色。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佐藤学教授亲临几千所学校,踏进一万多间教室,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把自己融入校长、教师、学生中,融入到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

所以,看《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第一感觉就是清新、鲜活的实践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真实、生动的“课堂革命”的案例让你感觉身临其境,看得欲罢不能。

书中能引发共鸣的“经典语录”随处可见,不时引起我写下来、记下来的冲动。

我一直认为,读书的乐趣有很多,比如:你平时想说又说不出来的东西,被作者说出来了;你心中一团乱麻的东西,作者帮你梳理清楚了;你原来的思想、观点,被作者打破了,引发了你重新思考的兴趣。

迎接课堂教学法改革的第四次革命

迎接课堂教学法改革的第四次革命

《迎接课堂教学法改革的第四次革命》读后感寒假期间读了《迎接课堂教学法改革的第四次革命》这本书,书里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我选择了课堂教学法改革、尝试教学和有关预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对理论的知识关注的比较少,看的比较多的是实际操作方面。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说不是一个新词,可以说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倡的是课前的预习,课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适时引导并进行实践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摆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预习很重要,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可以这样说:不重视预习的学生,不是一个会学习的学生;不重视预习指导的教师,不会是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

预习是学生自己动脑、自己探索、自己对知识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应该先把预习放在课内名正言顺地进行,先教会学生如何预习?预习什么、怎样预习。

只有各种自学能力熟练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有控制、有步骤地转一部分预习内容到课外。

另外,这本书对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也进行了一些阐述,叶圣陶老先生提倡“相机诱导”反对“主讲”,但并非全盘否定“讲”。

他说:“老师不是来讲书的,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的翻’,把文言翻为白话,把白话翻为另一个说法的白话的。

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

当然,遇到实在搅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

”这是说,教师的责任在引导,引导并不排除教师讲解,有时还要“畅讲”,但要精当,要讲到学生的困惑之处、谬误之处、或者见不到之处。

教师“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给学生启发指点一下,使学生开窍,从而领悟方法。

这样的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的境界。

又指明了两个基本点:一是“运其才智”,以开领悟之源;二是“勤其练习”,以得纯熟之功。

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事。

这里的课堂革命静悄悄——智能教育时代学校育人模式的重构

这里的课堂革命静悄悄——智能教育时代学校育人模式的重构

6
12/11/2020
(一)静悄悄的课堂革命
• 3. 一名“活”在虚拟世界里的孩子
• 一名在现实世界中迷失了自我,找不到自身价值,只能 躲在虚拟世界里的孩子,每天玩游戏到凌晨2点,手机 全是游戏APP。他是一位父母离异留守儿童,上课睡觉 ,让所有老师头疼的。老师管他,他敢打老师。
• 强烈要求上实验班。测试,10以内加减法不会。学会 了分数,震动学校,一年基本追上了同班同学进度。 班主任问他:“为何不学习语文?”他说:“用教学 系统,我就学!”让人错愕。
心”的新型教育模式,以“关爱、启迪、快乐”为宗旨,追求让 每名学生在内心得到关爱,在智慧上受到启迪,在学习上享受 发现之快乐,着重培养学生6大学习素养。
11
12/11/2020
二、课堂革命是如何实现的
• (二)学习流程
12
12/11/2020
二、课堂革命是如何实现的
• (三)智能教育的特点 • 1. “以学定学”——寻找学生生命杨帆启航的新起点
14
12/11/2020
二、课堂革命是如何实现的
• 4. 发现式学习
• 智能教学系统倡导自主学习,从不教授学生,只告 诉规则、方法、规律。
• 5. 采取增值性评价方式,将学生从评比“竞技场” 中解脱出来
• 学生学习只跟自己比,没有压力,只有探索的乐趣 。
• 6.静待花开——等待学生“开窍”
• 等待是为了引发、最大限度释放孩子自身潜能。“
8
12/11/2020
(二)迈向智能教育新时代
• 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 要大力发展“智能教育” ,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 的新型教育体系。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 动计划》,开启“智能教育”新征程。(雷朝滋,2018)。 智能教育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旨在实现人类有 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理想的新型教育。 “如果说工业革命 解放的是人类的四肢,智能革命解放的则是人类的大脑。”教 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将这种人脑解放称为第二次智能“零点革命 ”。

反思(自习课,静悄悄)(我们该怎么做(学习))5篇

反思(自习课,静悄悄)(我们该怎么做(学习))5篇

反思(自习课,静悄悄)(我们该怎么做(学习))5篇第一篇:反思(自习课,静悄悄)(我们该怎么做(学习))(1)凡干什么事,必有诀窍,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中需:1.循序渐进,2.学以致用,3.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乃是再学习中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前进。

不能只求速度,而不讲质量。

学以致用。

这是我们在学习中最广泛的应用方试!在写作文,谈话,演讲……等多个方面可以恰当地运用一些名言,俗语,诗词可使我们在口语交际中锦上添花!温故知新。

这是在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学习方法!有些同学在以前将一些优美语句背的滚瓜烂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将这些词句忘的所剩无几。

所以我们要温习曾经学过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将以前的知识记得牢固,还会在温习的过程中得到新的体会与发现!当然这些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学好功课是需要付出精力和时间的!只要你付出的多,收获的就会多!另外我们在学习中总会背诵一些概念,段落等。

首先想要背诵就必要朗诵。

要想真正地朗诵好,需:心到,口到,眼到。

三到合一。

这样更有助我们背诵!在背诵时勿要死记硬背,勿要牵强而记,而应理解而背!!在学习中不仅要背诵,还要预习课文。

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我们将课文较好的预习后,才会对课文有深入地了解!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学习罢了!鲁迅先生的这一句至理名言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

这一句话也正说明了“时间就像海绵,只要愿挤总会有的!”我们要好好地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珍惜每一分,每一秒!(2)自习,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学习,不交头接耳,不说话,可是作为学生的我们却忘记了自习的含义。

自习课上,吵闹沸腾:造成自习讲话的原因是我们的自我约束力太差,写作业时,喜欢和同学交流,说话声音无所顾忌时,慢慢的自习课就沸腾了。

为了上好自习,我们应该在自习课上拟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节课我要做什么、具体要提高什么...这样有目的性,不至于盲目。

不过,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当然我知道也不能以此作为借口,我们还是要尽量的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

2023《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2023《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2023《静悄悄革命》读后感1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的课堂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既要为学生的今天服务,又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我们学校提出“芯动课堂”,我也有幸成为了教学改革实践的一员,学期初我就为本学期要讲的两次芯动课做准备,芯动课堂的核心是“自主管理,自主学习”,通过怎样的课堂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呢?我就上网搜了一下“课堂改变的书”引入眼帘的就是《静悄悄的革命》,我被这个名字吸引力,买回来发现它就是我想找的书,书中不是大谈教育教学理论,而是用一个个实践案例来说明如何在课堂中推进这场“静悄悄的革命”。

本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第二章改变教学——学校改变;第三章设计课程;第四章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构成。

本书刚刚开始,在译者序中就说了佐藤先生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虽然本书写的都是日本的教育,但我觉得说的和我们学校推行的芯动课堂一样,希望从教室实践中互相学习,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最初我认为芯动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那主要就是让学生动起来,一节课我就绞尽脑汁组织各种活动,把我讲课变成让讲课,一节课我能不说话尽量就不说话,就是想体现学生在动,但动的好像就那么几个学生,看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后,我发现想让学生动,不是只给一个提前准备好的孩子一个舞台,也不是让老师退出课堂的舞台,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倾听学生发言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不是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这就让我想到了刘旭亮老师常给我们说到的要关注课堂生成,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问题。

《静悄悄的革命》教学反思)

《静悄悄的革命》教学反思)

《静悄悄的革命》教学反思侯家小学崔军辉《静悄悄的革命》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背景,能洞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应该经过实践的检验,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

该书的作者佐藤学先生的大名虽然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但当我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我被书中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的作风让我油然而生了钦佩之情。

书中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颇有启示,对做好今后工作也是非常有益处。

一、倾听比发言更重要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

佐藤学教授在这本书中非常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

教师往往想让孩子多多发言,在听他们发言时,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孩子的回答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时只需一点点粉饰,而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教师会从容请他再作思考,请其他小朋友回答。

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积极地应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精彩的发言要鼓励,胆怯的发言要启发,错误的发言要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听到孩子的话外之音,并抓住有价值的发言与他们形成对话,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每个孩子都安心发言,无拘无束地交流。

因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孩子发言的态度,认真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并做出敏感地应对,慎重地选用每个孩子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孩子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其次是孩子要学会倾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

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他人、礼貌、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善于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这是多么重要的能力啊!所以,佐藤学教授在书中说:“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倾听远比发言重要——读《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有感

倾听远比发言重要——读《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有感

倾听远比发言重要——读《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有感平时很少阅读日本教育家的相关著作,有幸在主任的推荐下,阅读了这本书,认识一位日本教学家,佐藤学先生。

不得不感叹日本教育家们的细心与喜欢从小细节出发去思考问题。

而这本书中,佐藤学先生将日本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极其深刻地指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的教室中萌生出来的,是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它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改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而在我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也正在进行中,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如何投身于这场革命中呢?“跨越国界相互学习”这是佐藤学先生的期望,而他所著书中的一句话也正让我联系到了自己平时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大多数教师所进入的误区。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

————佐藤学我们教师经常会以这样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和班级:这个班上课发言特别积极,说明这班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

但我认真思考后觉得这样得到的评价是片面的,正如现在我所教授的班级,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上课“调皮”,说说笑笑,特爱表现自己,对于别人的发言又不善于倾听。

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也不会吸纳别人的意见,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一个同学的发言还没结束,其他同学又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一边还喊着:“恩!恩!老师,我!老师,我……”叫他起来发言,又吭吭巴巴说不出来。

有时我刚刚纠正一个同学的错误,而另一个同学则重复了同样的错误。

看起来一节课热热闹闹,大部分孩子都在踊跃发言,但实则学习效率很低。

这一实例就说明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

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悄悄的课堂革命
——聆听钟启泉教授讲座
宝安区松岗街道燕山学校初中英语科组杨汇滢2016年11月14日-18日,很荣幸参加了深圳市宝安区初中英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能够代表学校年轻的教师到全国最优秀的师范院校华东师大学习是自己的莫大的荣幸。

感谢领导和学校对我的肯定和信任,给予这样的机会让我出去多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感谢教科培组织这样的活动促进宝安区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感谢华东师大的各位优秀的教授,带给我们思想的冲击。

开班第一天,由钟启泉教授带来了关于核心素养和课堂革命的讲座,深刻讨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变革。

新课程改革是实现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所需要的,归根结底是落实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型为“人才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所需要的。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都是整体的人,他们都具有相应的学习权。

所谓的学习权就是每个人天生就有阅读、写作的权利;提问、深思的权利;想象、创造的权利;读懂自身世界,书写历史的权利;活用教学资源的权利;发展个人及集体力量的权利。

这些是出自《学习权宣言》。

钟教授提出目前社会上的三大怪现象:豪言壮语、花言巧语、胡言乱语。

不同的学校把自己学校的校训等目标定的很高,要培养各种大家,实际这并不是基础教育所应该提出的高大上目标,基础教育应该是成“人”的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公
民”的教育,所以新课改的亮点之一是健全人格,保障“学习权”。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题而是学习的主权者,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教育制度建设应当秉持的基本底线。

亮点之二:从被动学习走向能动学习。

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

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

作为老师要打破“知识点”情结,课程不等于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关爱、关切、关联。

亮点之三:学校的改革逻辑。

课程改革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改革网络的形成。

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

学校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课堂改革的核心是教师。

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

作为奋战在一线的教师,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应该是由我们自身的改变而来,如果我们的教育观念不转变,如何去转变自己的授课模式,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们要从自己先做起,从自我思想的变化做起,从备好每节课做起,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做学生心中的榜样,做学生良好的引路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