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合集下载

血液课件ppt

血液课件ppt
经过检测的血液制品。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概述
通过移植正常骨髓,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 血等恶性疾病。
骨髓来源
骨髓移植的骨髓来源包括自体骨髓、外周血干细 胞和脐带血等。
骨髓移植风险
骨髓移植可能引起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风险 ,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进行预处理。
05
血液安全与防护
血液安全标准与法规
01
血液代用品的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如基于酵母表达系统的重组人血红蛋白生产已 获得突破,有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选择。
血液免疫学研究进展
血液免疫学是研究血液中免疫细胞和 免疫分子功能的学科。近年来,随着 单细胞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 展,血液免疫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 展。
血液免疫细胞亚群的分型和功能研究 不断深入,如B细胞、T细胞、NK细 胞等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等中的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这些研 究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提供了理 论基础。
形态
红细胞呈双凹圆碟形,具有携 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 至全身组织并带走二氧化碳。
临床意义
红细胞数量和形态异常可能影 响人体的氧气输送和组织供氧 能力。
血小板
形态
正常值范围
功能
增多与减少
临床意义
血小板为圆盘形细胞, 具有促进凝血和止血的 功能。
血小板正常值范围为 100-300×10^9/L。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生成减少,引起贫血 。
溶血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自身或外部异 常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 引起贫血。
出血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
01

中医中血液的作用

中医中血液的作用

中医中血液的作用
中医认为血液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濡养作用:血液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的营养物质。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地对全身各腑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 养血安神作用:人的精气神都是由心脏来主宰,而心脏的活动依赖于心血的濡养,所以只有气血旺盛,人体的神志、精气神才会充沛,否则当心血不足时就会造成患者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

3. 调节津液、维持阴阳平衡、抵御外邪作用:血液不仅可以调节津液,还有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功能,中医认为,人体气血旺盛之时就可以抵御风邪等外邪。

4. 化神作用: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5. 营养身体:中医认为血是组成和维持人体所需要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需要依赖血液的供养,所以血液是具有营养身体的功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中医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血液百度百科

血液百度百科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

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血液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

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

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

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1.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和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忽见一个叫化子,一条腿肿得如腰一般粗大,并且烂的血液淋漓,当路躺着。

”许地山《空山灵雨·鬼赞》:“我们赞美你,因为你听见赞美的时候再没有血液在你底脉里颤动。

”2. 比喻主要的成份或力量。

张长弓郑士谦《边城风雪》第八章:“这是革命肌体里的新鲜血液。

《血液》PPT课件

《血液》PPT课件
❖ 功能:变形运动;吞噬 抗原抗体复合物;抗过敏 作用;杀灭寄生虫
一、血液 (二)白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 LM : 核 不 规 则
形或S形,色浅,胞 质内含大小不等、 分布不均的嗜碱性 颗粒
❖ EM : 充 满 细 小 微 粒 , 含肝素和组胺,胞质中含 白三烯
❖ 功能:和肥大细胞相似, 参与过敏反应,抗凝血
一、血液 (二Βιβλιοθήκη 白细胞1、中性粒细胞❖ LM:胞体较
小,核分2-5叶, 胞质淡红色,含 许多分布均匀、 深淡不一的紫色 细小颗粒
中性粒细胞模式图(示杆状核演变至5叶核)
中性粒细胞 (示杆状核演变至5叶核)
❖ EM
1、特殊颗粒:小而量多, 含吞噬素、溶菌酶
2、嗜天青颗粒:大而量少, 含酸性磷酸酶、过氧化 物酶等水解酶,是一种 溶酶体
❖ 功能:离开血管后分化 成巨噬细胞
一、血液 (三)血小板
❖ 来源:骨髓成熟的巨核 细胞胞质脱落的碎片
❖ LM:呈双凸圆盘状, 受刺激后成不规则形, 细胞膜完整,无核,有 细胞器
❖ 功能:维持血管内皮的 完整性
❖ 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
血小板超微结构模式图
静止相
机能相
血小板电镜像
二、血液有形成分的发生 (一)发生部位
1:
输血原则:
2:
3:
一、血液 (二)白细胞
4、淋巴细胞
❖ LM:分大、中、小三 种,可互变;核色深,常 有凹陷;胞质少,蔚蓝色, 含嗜天青颗粒 ❖ 功能:参与免疫反应

❖ 按发生和功能分 T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 B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一、血液 (二)白细胞
5、单核细胞

血液

血液

9
(三)血浆渗透压
300mOsm/kgH2O 或 770kPa (5800mmHg) 晶体渗透压 5775mmHg;胶体渗透压 25mmHg
10
① 晶体渗透压: 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 (Na+和Cl-)所形成 生理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血 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11
②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胶体物质(白蛋白) 所形成。 生理作用: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55
3. 纤维蛋白的生成
凝血酶 (IIa)
纤维蛋白原 (I)
纤维蛋白 (Ia)
不溶性的多聚体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比较
内源性凝血途径
起始因子 启动方式 Ⅻ 血管内膜下胶原或异物 激活 Ⅻ
代谢物质,保持pH值稳定; (3)维持体温:水比热大,吸收大量热量,维 持体温相对恒定 2.抵御病原微生物和异物入侵
3.参与生理止血
2
• • • •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细胞的生理 生理止血 血型与输血原则
3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4
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s功能:
50
(二)凝血过程:指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激活, 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始动因子FⅢ (1)
三个步骤
两个途径
始动因子FⅫ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凝血酶原 (II)
凝血酶 (IIa)
(2)
纤维蛋白原 (I)
纤维蛋白 (Ia)
(3)
52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第三章、血液(blood)的功能
血液: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内, 由 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 在心脏舒缩活动的推动下,在体内 不断循环,发挥运输物质和沟通各部分 组织液的功能。

血的名词解释

血的名词解释

血的名词解释血,一词众所周知,是我们身体内循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成分之一。

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血与生命息息相关,被广泛用于各种隐喻、象征和引申。

本文将以血的名词解释作为主题,探索血在不同文化、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多重意义与象征。

血,在医学上被定义为循环系统中荷载氧气和营养物质、移除废物和二氧化碳的液体。

它由血浆和细胞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通过血管系统从心脏流动,为身体的正常功能提供必要的物质。

然而,血除了作为生理学的概念外,它还具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文化中,血经常被用于隐喻与象征。

血在各种宗教和神话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基督教中,血与救赎和重生紧密相连。

圣经中有许多与血有关的经文,如耶稣的血被视为为救赎人类的神圣奉献。

同时,血也与祖先和血统有关,代表着生命的传承和亲属关系。

在中国文化中,血象征着血脉相通的家族和亲情。

血脉相通被视为传承家族血统的纽带,是中国传统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然而,血不仅仅在宗教与文化中被赋予象征意义,在科学和医学领域中,血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血液是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键之一。

通过检查血液中的指标,医生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例如,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可以提供有关贫血的信息,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则可帮助监测感染和炎症。

此外,血液还可以用于血型鉴定和器官移植匹配,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心理学领域中,血也常常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符号。

血与情感、性欲和力量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恐惧、愤怒、爱和激情往往与血相关,其象征着生命的强大力量。

血还与神秘、禁忌和死亡相关,在恐怖小说和电影中经常被用作视觉效果和情节的推进。

在现代社会中,血还可以代表团结和社会意识。

当红十字会呼吁血液捐赠时,血成为团结和帮助他人的象征。

此外,血还可用作身份认证的一种方式,例如DNA测试可以通过血液分析来确认亲子关系。

血型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联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和研究。

总结起来,血作为一个名词,在不同文化、科学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意义和象征。

血液PPT课件

血液PPT课件

04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MRI等,有助于了解病 变部位和范围。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身体状 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别、 生育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 的治疗药物和剂量。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 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细菌污染反应
由于血液或血液制品被细菌污染, 导致受血者出现败血症等严重感
染。
输血传播疾病风险评估
病毒感染
如HIV、HBV、HCV等,通过输 血传播的风险较高。
细菌感染
如梅毒、疟疾等,通过输血传播的 风险较低。
其他病原体感染
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对特定 人群如免疫缺陷者有较大风险。
安全输血策略和操作规程
分类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淋巴瘤识别与治疗方法
识别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症状等。
治疗方法
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MDS定义
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 疾病。
临床表现
贫血、感染、出血等。
诊断依据
骨髓穿刺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等。
碍。
03
纤维蛋白原(Fib)
反映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用于诊断纤溶亢
进、DIC等。
溶血性贫血相关实验室检查
01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用于诊断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红细胞膜异常性疾病。
02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

血液的科普知识

血液的科普知识

血液的科普知识血液的科普知识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

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对密度为1.050~1.060,pH值为7.3~7.4,渗透压为313毫米每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液的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什么叫血型?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一种遗传标志,包括红细胞血型、血小板血型、白细胞血型和血浆蛋白型等。

2、什么叫RH血型?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

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

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

Rh血型是ABO血型外又一主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

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中,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

3、什么叫稀有血型?稀有血型就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

这种血型不仅在ABO血型系统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统中也还存在一些更为罕见的血型。

在稀有血型系统中,除RH血型系统外,其他各血型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4、血型能变吗?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就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因此血型一经确定就不会自行改变。

但是,当人体发生某些疾病(白血病)时,尤其是在疾病的中晚期,由于造血器官功能障碍,使不成熟的红细胞大量进入血流。

这些不成熟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物质或减少或消失,因此血型就会发生改变。

如果造血器官功能恢复,那么改变后的血型又可展现原型。

另外,长期大量输血后的病例,血型也会出现暂时性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维持不会太久。

5、人类的血型有多少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血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由于血液内部的组成成分的不同,各自所具有的抗原物质的性质也不一样,因此,血型存在千差万别。

血液运输标准

血液运输标准

血液运输标准一、血液采集标准1. 采血人员:采血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采血资格,并熟悉采血操作规程。

2. 采血设备:采血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 采血环境:采血环境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空气消毒必须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4. 采血操作:采血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采血过程中发生感染。

5. 血液收集:收集的血液必须符合标准,如无污染、无溶血、无凝血等。

二、血液储存标准1. 储存设备:血液必须储存在专用的血液储存设备中,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 储存温度:血液储存温度必须控制在2-6℃之间,防止血液变质。

3. 储存时间:血液储存时间不得超过7天,超过7天必须进行处理。

4. 储存记录:储存记录必须完整记录血液的储存情况,包括储存时间、温度、血液种类、数量等信息。

三、血液运输标准1. 运输设备:血液运输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 运输温度:血液运输温度必须控制在2-6℃之间,防止血液变质。

3. 运输时间:血液运输时间必须尽可能短,避免长时间运输导致血液变质。

4. 运输记录:运输记录必须完整记录血液的运输情况,包括运输时间、路线、血液种类、数量等信息。

四、血液检测标准1. 检测设备:血液检测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检测项目:血液检测项目必须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艾滋病等项目,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要求。

3. 检测方法:血液检测方法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检测记录:检测记录必须完整记录血液的检测情况,包括检测时间、项目、结果等信息。

五、血液使用标准1. 使用对象:血液使用对象必须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病人,禁止滥用血液。

2. 使用申请:病人或医疗机构必须向血液中心提出使用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3. 使用程序:血液使用程序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中医 血作用

中医 血作用

中医血作用
中医认为血液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滋养作用:血液是身体组织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能够滋养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保持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2. 润燥作用:血液具有润滑作用,能够使皮肤、粘膜等组织保持湿润状态,防止干燥和龋齿等问题的发生。

3. 调节作用:血液通过携带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调节体内各个系统的功能,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平衡。

4. 缓冲作用: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酸碱盐等物质,能够缓冲体内酸碱平衡,保持血液PH值的稳定。

5. 免疫作用:血液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和抗体等免疫物质,能够起到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和清除体内废物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血液的作用与气血的概念密切相关。

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气和血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

气是指生命活动的能量,血是气的载体。

中医认为,气血充足、流通顺畅,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因此,中医在调理身体健康时,注重调节气血的平衡,以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

生理学血液

生理学血液

(二) 血细胞 1 分类: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2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 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 成年男性:40%~50%
成年女性:37%~48% 大血管高于微血管。 3 临床意义:
二 血量(blood volum): 占体重7%~8% ,60Kg的人, 4~5L。 1 循环血量:大部分,循环流动快。 2 储存血量:小部分,肝、脾、肺、腹
GPⅠb(静息状态下与vWF结合)参与黏附。
4)致聚剂: 1 生理性:ADP、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
胶原、凝血酶、TXA2等。 2 病理性: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等。
引起聚集的因素多数能引起释放。
5)血小板聚集反应的时相:
第一相:
第二相:
低浓度:出现一时相,很快解聚。
剂量依赖式:ADP 中浓度:出现两个时相。
胞、网织红细胞。调节能力,取决 于细胞膜上EPO受体数量。 抑制CFU-E的凋亡 ③ EPO的浓度与血红蛋白的浓度呈负相关。
④EPO的来源 肾皮质肾小管周围的间 质细胞
肝 ⑤分泌:组织缺氧时。
2)性激素:雄性激素(androgen)。 3)其它激素:甲状腺素、生长素。
图3-3 促红细胞生成素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 BFU-E :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E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二)造血过程
造血过程: 造血干细胞阶段(自我复制、多项分化) 定向祖细胞阶段,限定分化的方向。
前体细胞阶段:各系可辨认的幼稚细胞。 造血三个过程:
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
造血干细胞功能: 1 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能力。
自我复制可保持自身细胞数量的稳定。 多向分化可形成各系定向祖细胞。 2 大多处于细胞周期之外。即处于不进行 3 细胞分裂的相对静止状态(G0期)。需要 时,有更多的造血干细胞从G0期进入细胞周 期。

血液(七年级生物)

血液(七年级生物)

遗传与血型
血型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 研究领域,对于理解人类进化和
遗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血型遗传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 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某些疾病在 特定血型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了解血型遗传有助于人们更好地 认识自己的身体,并采取相应的
健康管理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 血液疾病与健康
CHAPTER
贫血
定义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 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身体组
血小板还参与了血液凝固和血 栓形成等过程,对于维持机体 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
02 血液的功能
CHAPTER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01
血液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从肺部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 织和器官,满足组织和器官的氧 气需求。
02
同时,血液还运输从食物中吸收 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 和脂肪等,为身体提供能量和合 成原料。
毛细血管网络遍布全身,特 别是在皮肤、肝脏、肾脏和 肺等器官中更为密集。
ABCD
在毛细血管中,血液与细胞进 行物质交换,例如输送氧气和 营养物质以及排除废物。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于维 持体液平衡和调节体温等 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04 血液类型与遗传
CHAPTER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 红细胞表面所含的A 和B抗原的不同来分 类的。
谢谢
THANKS
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
血液通过调节体温和酸碱平衡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当体温过高或过低时,血液会运输热量或刺激身体产生热量,以维持正常体温。
同时,血液中的碳酸氢盐等物质能够调节酸碱平衡,确保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 进行。

血液PPT

血液PPT

(三)血浆渗透压
1. 概念: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2.影响因素: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与溶质
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 3.构成: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300mmol/L, 相当于7.63个大气压 。
晶体渗透压:705.6Kpa
晶体物质如无机离子(Na+和Cl-)、小分子物质等形成的 渗透压 选择半透膜:细胞膜 生理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形态
血浆
溶质(8%~9%)
纤维蛋白原10g/L
小分子物质 小分子有机物 (2%)
血液
水(91%~92%)
电解质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红细胞:1.090 1.092
(二)血液的粘度 全血:4-5 血浆1.6-2.4
血清:血液凝固1~2小时后血凝块回缩,析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2.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 为凝血 因子(FI~FXIII) 。
按WHO命名编号的凝血因子 此外,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血小板磷脂
3.血液凝固的过程
㈡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O2、CO2、脂溶性小 分子物质均可自由通过。
选择性通透
2、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红细胞在全身血管中循环运行
时,常要挤过直径比它还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时红细胞 可发生变形,通过后又恢复原状。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不易下 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
测定悬浮稳定性的客观指标---红细胞沉降率
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所析出的血浆柱高度(mm) 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即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 “血沉”。

血液

血液

第三章血液Blood血液(blood)是一种由血浆(plasma)和血细胞(blood cells)组成的流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内不停地循环流动,因此,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功能。

血液可运送氧、二氧化碳及营养物质到各器官、细胞,同时将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血液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吸收和运送热量至体表的方式维持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

血液具有强大的缓冲功能,它含有多种缓冲物质,可以缓冲进入血液的酸碱物质而维持血浆pH的恒定。

血液还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粒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血浆中的多种蛋白质,如抗体、补体可消灭细菌及其毒素;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可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

血液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其各种成分及这些成分的理化特性来实现的。

如果流经体内任何器官的血流量不足,均可造成组织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许多疾病可导致血液组成成分或性质发生特征性的变化。

因此,对血液的这些特征性变化的检查在医学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特性The Compon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Basic Components and Volume of Blood)血液由血浆(plasma)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blood cells)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WBC)和血小板(platelet)。

取一定量血液与一定量的抗凝剂混匀后,置血细胞比容管中离心30min(3000r/min),可见血液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浆,占总体积的50%~60%;下层为深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占总体积的40%~50%,即通常测定的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正常成年男性的Hct 为40%~50%,女性为37%~48%,新生儿为55%。

血液

血液

4、 血浆:从正常人体的内抽出的血液,放入抗凝 剂的试管中混匀后,经离心沉降管内血液分为两 层,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血细 胞。 5、血清:如果把从血管内抽出的血液放入部加抗凝 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就会凝固成血浆块、血浆 块收缩析出淡黄色澄明的液体为血清。 6、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 少量参与血凝的其它血浆蛋白质,但又增加了少 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3.血浆的粘滞性 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质和脂类的含量。水、酒精所谓 “理想液体”的粘滞性是不随流速改变的。而血液在血流速度很快时 (如在动脉内)其粘滞性也不随流速而变化。但当血流速度小于一定 限度时,则粘滞性与流速成反比关系。(由于红细胞叠连)
例如,在人体内因某种疾病使微循环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时,红细 胞在其中叠连和聚集。对血流造成很大阻力,影响循环的正常进行。 这时可以通过输入血浆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使 红细胞分散,并 增加血流速度,从而降低血液粘滞性。
Hb 有 2 条 α肽链和2条 β肽链。 每条肽链 上有一个亚 铁血红素。 每个亚铁 血红素能结 合 一 个 O2 分 子。
2.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红细胞主要功能 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此 外还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红细胞的 主要成分血红蛋白是实现红细胞功能的重要成分。 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溶于血浆中 即丧失上述功能。血红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亚 铁血红素结合而成(亚铁血红素为红色)血红蛋 白与CO结合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在空气中CO浓 度上升时血红蛋白与CO结合因而丧失运输氧的功 能,可危及生命称为CO(或煤气)中毒。
(四)无机盐
血浆中的无机盐,绝大部分以离子状态存在,阳离子中的Na+浓度 最高,还有K+、Ca2+和Mg2+等,阴离子中以Cl-最多,HCO3-次之,还有 HPO42-和SO42-等。各种离子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

第1节血液

第1节血液

演示 观察血液的组成
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 的试管中
• 静置一段时间 • 或用离心机离心
血液有几种颜色?
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透明液 体,下层深红色部分以及中间的很 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的。红细胞 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的物质里, 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的一层 白色物质里。
RBC是红细胞;PLT是血小板 WBC是白细胞;Hb是血红蛋白
人的性格是人的一种行为表现 ,性格不存在遗传性。人的性格是 人出生后,受环境影响而逐步形成 的。它又随人的年龄和环境的改变 而变化,并非“本性难移”,因此 血型与性格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性 的联系

血型能变吗
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就象种 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因此血型一经确定就不 会自行改变。
献血的益处
一、可预防、减缓高粘血症 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无偿献血 人人有责
• 从1998年起,我国 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提倡18~55周岁的 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 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 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 血,为挽救他人的生 命奉献爱心。
• 调查
• 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主要 原因是血液传播等。避免这些 疾病的发生,关键之一是防止 因献血、输血等而传播这类疾 病。
2、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O
A、AB
B、O
B、AB
A、B、 AB、O
AB
O
A、B、 AB、O
AB型—“万能受血者” O型—“万能输血者”
△注意: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 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Mn、Rh血 型系统等。

血液名词解释

血液名词解释

血液名词解释(1)(1)(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名词解释1、血液学(Haematology)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

包括血液和造血组织的生理、病理基础和临床各个方面。

2、临床血液学(Clinical hematology)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结合的综合临床学科。

主要涉及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继发于其他组织器官原发病的继发性血液病。

3、临床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研究对象而创建的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且在临床实验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的新兴学科。

1.造血(hematopoiesis):是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

造血主要涉及造血器官、造血细胞、造血微环境、造血调节、和血细胞发育、成熟、释放等。

人体造血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脾。

2.造血器官: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

3.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系指机体内以淋巴细胞(包括浆细胞)为主要细胞成份的组织结果而言。

1.血岛:在人胚胎发育第二周末,胚外中胚层的间质细胞在内胚层细胞诱导下开始分化,这些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细胞,在卵黄囊壁上聚集形成细胞团,称为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是血管和原始造血发生的原基,血岛内不含粒细胞和巨核细胞。

造血器官是能能够生成并支持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

2、造血微环境: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

3、胚胎干细胞ESC:是一种全能干细胞。

是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中分离出来的有高度分化潜能的细胞系。

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可以无限增值分化,称为人体各种细胞类型,从而可以近一步形成有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 粒红比值各阶段粒细胞百分数总和与各阶段幼红细胞百分数总和之比 粒红比值 白细胞分化抗原 HLDA 细胞在分化 成熟为不同系列、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抗原分子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幼红细胞胞质 内含粗大深染的蓝色颗粒在 10 颗以上,并环绕细胞核排列超过核周径 2/3 以上者 造血干细胞 HSC 具有高度自 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类似小淋巴细阿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微量残留白血病 MRL 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或骨髓移植后,达到临床和血液学完全缓解,但体内仍残留微量白血病细 胞的状态 部分缓解 部分缓解原始粒细胞 I 型+II 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或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5%~≤20% 或临床血象中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 细胞免疫分型采用单克隆抗体,利用一系列分化抗原对细胞系列,细胞发育 细胞免疫分型 阶段作出判断.它可以辅助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的判断,指导治疗方案制定,并判断预后 溶血性贫血 HA 红细胞破 坏加速,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功能代偿性增强不足以补偿红细胞的损耗而引起的一类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再障与 MDS 中的 RA 鉴别也较困难,尤其是低增生 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外周血细胞减少,骨 髓出现病态造血为特点 干抽指非技术错误或穿刺位置不当而抽不出骨髓液或只抽到少量血液 干抽 贫血是指多种 贫血 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地区,相同年龄和相同性别人群参考 值下限的一种症状 (1)正常人骨髓象特征 )正常人骨髓象特征①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值正常约 2~4:1②各系各阶段细胞所占有核细胞的比例大致在正 常范围内。

如粒细胞系约占有核细胞的 50%~60%,淋巴细胞百分率约 20%,单核细胞一般小于 4%③各系各阶段细 胞形态无明显异常④无特殊病理细胞和血液寄生虫 ( 2 ) 缺 铁 贫 血 实 验 室 诊 断 主 要 项 目 和 特 点 ⑴ 血 象 : 呈 典 型 的 小 细 胞 低 色 素 性 贫 血 ,MCV<80fl, MCH<26pg, MCHC<0.30,红细胞分配宽度 RDW>15%,Ret.C 正常或轻度增高;WBC ,Pt 一般正常,部分减少,有出血时患者血小板数 增加⑵骨髓象: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红及中幼红比例增高,血红蛋白形成差,粒系和巨核系正常.铁 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直接,可靠的方法之一⑶铁代谢:血清铁降低,血 清铁蛋白<14ug,铁饱和度<15%,总铁结合力增高,铁粒幼细胞<15%骨髓内外铁染色缺乏 (3)HLA-I、II、III 类分子不同点 I 类:表达广泛,几乎所有有核细胞上,淋巴细胞上最多,成熟红细胞上没有.I 类分 ) 、 、 子重要生理功能是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Ⅱ类:表达局限,表达在与 T 细胞有接触的一些细胞上,如 B 细胞、树突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和大多数髓系早期细胞,肿瘤细胞也可表达 HLA-Ⅱ类抗原,但 T 细胞不表达. Ⅱ类分子功能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提呈Ⅲ类:分布:血清,体液 早幼粒形态学特征⑴异常早幼粒:最主要特点颗粒异常增多核形不规则①胞体大小不一,常不规则②胞 (4)异常中 早幼粒形态学特征 )异常中,早幼粒形态学特征 核偏小,核常扭曲,折叠甚至分叶,双核.核染色质较细致,常有核仁 1~3 个③胞质丰富,淡蓝色胞质中常有丰富密集的嗜 苯胺蓝颗粒,有的细胞可见内质、外质.内质中充满颗粒,外质中颗粒很少或无④M3 患者异常早幼粒棒状核小体较易 见,几条、十几条甚至几十条,棒状小体较多的细胞形似柴捆,呈束状交叉排列,故称柴捆细胞⑵异常中幼粒:最主要形 态学特点,细胞核发育明显落后细胞质,其胞核染色质细致,有核仁,核椭圆形,胞质中有丰富的中性颗粒,而 A 颗粒极少 或无,有时可见细胞内质、外质.内质中含丰富的中性颗粒,外质种很少或无颗粒.部分患者粒细胞内可见棒状小体 骨髓取材满意指标⑴抽吸骨髓时患者有特殊酸痛感⑵骨髓液中应含有骨髓小粒,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无骨髓 (5) ) 骨髓取材满意指标 小粒,但有脂肪滴⑶显微镜下观察涂片,可见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骨髓特 有的细胞⑷含有大量幼稚细胞,骨髓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分 叶核粒细胞比值⑸骨髓液常含有少许淡黄色脂肪小滴,如含有大量脂肪滴时,说明该处骨髓已脂肪化,造血功能已呈 衰竭状态 (6)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演变Ⅰ列项目/细胞大小/核质比例/核大小/核形态/核染色质/核染色质受色/核膜/核仁/胞 )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演变Ⅰ 质量/胞质颜色/胞质颗粒Ⅱ列幼稚 原始→成熟/大→小/大→小/大→小/园→凹陷→分叶/细致→粗糙 疏松→致密/淡 列 紫色→深紫色/不明显→明显/有→无/少→多/蓝(嗜碱)→红(嗜酸)或天蓝→浅蓝/无→少→多Ⅲ列 1 备注 2 原始 列 粒比早幼粒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 4 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5 有的细胞不分叶 10 小淋巴细胞较少 12 粒细胞分三种颗粒, 小淋巴细胞无颗粒


(1)白血病四大临床表现 白血病四大临床表现贫血、发热、出血、浸润。

(9)巨幼性贫血是缺乏 巨幼性贫血是缺乏:维生素 B12、叶酸。

白血病四大临床表现 巨幼性贫血是缺乏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ALL1,ALL2,ALL3(ALL1 小细胞为主大小一致,ALL2 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较疏松,结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不一致;ALL3 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点状,结构一致) 。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 五型 五型难治性贫血 RA,伴环形铁粒幼细胞的难治性贫血 RAS,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RAEB,转化中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 RAEB-T,慢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CMML。

(4)M0~M7 的名称 M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 型;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 急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 急性红白血病;M7 急性聚合 细胞白血病。

(5)血细胞减少的急性髄系白血病 M0、 M2b、 M3。

M7, 骨髓象可见柴捆细胞的 骨髓象可见柴捆细胞的:M3 。

根据形态学不能确诊的白血病:M7。

血细胞减少的急性髄系白血病 根据形态学不能确诊的白血病 (6)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ROUS(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7)再障中非造血细胞有 再障中非造血细胞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

再障中非造血细胞有 (8)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仅在成熟阶段具有吞噬功能;而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在幼稚及成熟阶段均具有吞噬功能。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粘附作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用、吞噬作用、趋化作用、杀菌作用。

嗜酸粒细胞的功能 嗜酸粒细胞的功能杀伤细菌和寄生虫、抗过敏反应、调节超敏反应、促炎症 作用。

(10)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初期止血功能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初期止血功能粘附功能,释放反应,聚集功能,血块收缩。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初期止血功能 (11)PT 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

APPT 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

(12)正常成人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正常成人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比(2~4):1。

正常成人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13)MICM 分型 M 表示细胞形态学,I 表示免疫学,C 表示细胞遗传学,M 表示分子生物学。

分型中 (14)根据细胞动力学的原理将粒细胞的生成分化成熟释放的动力学过程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存池,循环池,边缘池。

根据细胞动力学的原理将粒细胞的生成分化成熟释放的动力学过程划 根据细胞动力学的原理将粒细胞的生成分化成熟释放的动力学过程划分 (15)骨髓铁染色正常成人细胞外铁 骨髓铁染色正常成人细胞外铁(1+)~(2+),细胞内铁 19~44%,无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及铁粒红细胞。

骨髓铁染色正常成人细胞外铁 细胞内铁
3 血细胞发育成熟中形态演变的规律? 血细胞发育成熟中形态演变的规律? 项目 细胞大小 核质比例 核大小 核形态 核染色质 核染色质受色 核膜 核仁 胞质量 胞质颜色 胞质颗粒 幼稚 大→小 大→小 大→小 园→凹陷→分叶 细致→粗糙 疏松→致密 淡紫色→深紫色 不明显→明显 有→无 少→多 蓝(嗜碱)→红(嗜酸)或天蓝→浅蓝 无→少→多 粒细胞分三种颗粒,小淋巴细胞无颗粒 小淋巴细胞较少 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有的细胞不分叶 原始→成熟 备注 原始粒比早幼粒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