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3.11.19•【文号】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114号•【施行日期】2013.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医处: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开展中医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并制定印发了活动方案及实施细则。

在方案及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总结评价中医临床疗效。

”为做好中医诊疗方案的总结评估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中医诊疗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聚全国专家力量,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制订的技术方案,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是持续改进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院要高度重视中医诊疗方案的应用推广和临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二、为做好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的分析、总结及评估工作,我司组织专家研究起草了《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例》及样稿(见附件,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供各中医医院在撰写总结分析报告时参考。

各中医医院也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增加总结分析的内容。

三、根据要求,中医医院要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每个科室至少选择3个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组织实施,并对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文主要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通过丰富的实例,全面分析中医诊疗方案在优势病种中的疗效表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 优势病种概述及中医诊疗方案介绍2.1 优势病种概述及流行情况2.2 中医诊疗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3. 临床疗效总结3.1 病种A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3.1.1 病例分析3.1.2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估3.1.3 关键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3.2 病种B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3.2.1 病例分析3.2.2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估3.2.3 关键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3.3 病种C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3.3.1 病例分析3.3.2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估3.3.3 关键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4. 疗效分析4.1 优势病种中中医诊疗方案的总体疗效评估4.2 不同病种间中医诊疗方案的异同点分析4.3 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5. 临床实践启示与展望5.1 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5.2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6. 结论总结本文所述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强调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和潜力,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中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包括相关的研究论文、专著等。

附录:提供相关疗效数据和病例详细信息的附录,以供读者进一步了解。

以上所列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报告结构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需要指出的是,此报告所包含的临床疗效总结和分析是基于已有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结果,仅供参考,读者在应用中医诊疗方案时,还需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方案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方案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方案一、概述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

临床工作中大多数(80% ~ 9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20% ~50%)、胃十二指肠糜烂(8% ~15%)、糜烂性食管炎(5% ~15%)、贲门黏膜撕裂(8% ~ 15%)、动静脉畸形/移植动静脉内瘘(GA VE) (5%),其他原因有Dieulafoy 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其证候可有“吐血”和“便血”。

中医病名:吐血病、便血病;西医病名:上消化道出血。

二、诊断【西医诊断】诊断:①呕吐咖啡样物或鲜血,解柏油样黑便;②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头晕、眼花、出冷汗、心悸气促昏厥等;③实验室证据:呕吐物或粪便潜血强阳性,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④消化内镜。

(需排除下消化道出血)。

【中医辨证分型】1.热盛迫血证:多发生在血证的初期,大多起病较急,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烦躁,口渴欲饮,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或滑数等症。

2.阴虚火旺证:一般起病较缓,或由热盛迫血证迁延转化而成。

表现为反复出血,伴有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症。

3.气虚不摄证:多见于病程较长,久病不愈的出血患者。

表现为起病较缓,反复出血,伴有神情倦怠,心悸,气短懒言,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脉弱等症。

三、治疗方法1.西医治疗原则(1)抑酸药物;(2)止凝血治疗;(3)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4)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

2.中医中药辨证诊治(1)热盛迫血证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

泻心汤由黄芩、黄连、大黄组成,具有苦寒泻火的作用。

《血证论·吐血》说:“方名泻心,实则泻胃。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1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1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优势病种是指在特定的诊疗条件下,中医在对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和效果的疾病。

中医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一些病种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分析并探讨中医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

一、中医优势病种及其诊疗方案实施情况1.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中医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药物治疗:中医的药物治疗常采用活血化瘀、消食化痰、理气调脾等方法,如丹参、川芎、红花等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供血量,减轻心绞痛症状。

(2)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中成药和中医针灸等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给患者配制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中成药包括复方丹参片、冠心宁胶囊等,具有改善心脏功能和减轻症状的作用。

中医针灸可以调整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增加血管的弹性,从而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在实施中,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还注重患者的生活调摄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2.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中医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中医针灸和中医推拿等。

(1)中药治疗:中医常采用降血压类中药,如天花粉、山葵籽、白芍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管的弹性、舒张血管等,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2)中医针灸: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的流动,增加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内关、太冲等。

(3)中医推拿: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调理经络,促进气血的通畅,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实施中,中医将辨证施治的方法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还注重患者的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报告对多种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临床疗效总结和分析。

通过收集大量病例资料、回顾病症表现和治疗方案,以及衡量治疗结果,我们评估了中医在治疗这些病种中的优势和疗效。

该报告旨在为医疗界提供有关中医药的临床应用的重要信息,促进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

1. 引言- 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概述- 相关研究现状和意义介绍2. 方法- 研究设计和目标- 病例收集和筛选- 治疗方案设计和实施3. 临床疗效总结和分析3.1 儿童哮喘- 病症表现回顾-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 - 中药汤剂处方举例- 穴位针刺和按摩举例 - 治疗效果评估- 症状缓解程度- 肺功能测试结果- 复发率和药物副作用3.2 痛经- 病症表现回顾-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 - 中药丸剂处方举例- 穴位针刺和艾灸举例 - 治疗效果评估- 疼痛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月经周期正常化指标 3.3 高血压- 病症表现回顾-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分析- 中药汤剂和颗粒处方举例- 穴位针刺和艾灸举例- 治疗效果评估- 血压控制率- 合并症改善情况- 药物减量指标4. 优势分析和讨论4.1 个案疗效展示- 典型病例展示,以佐证中医疗效优势 4.2 中医特色疗法评价- 综合分析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特点和优势- 对疗效提升的意义进行讨论5. 结论- 通过对多种病种中的中医治疗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中医在临床疗效方面的优势- 对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提出建议参考文献附录:病例资料和治疗方案详情备注:以上仅为报告的大致结构和内容提纲,实际完成的报告需根据你选择的病种和可用的研究材料进行具体填写和分析。

建议在每个病种的分析部分加入临床案例以加强论述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设计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设计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

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

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根据我科多年对常见病种进行分析、总结,把胃疡(消化性溃疡)、胃脘痛(慢性胃炎)作为优势重点病种,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突出中医特色,效优价廉,深受患者好评,现评估分析如下:一、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二、专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情况(一)优势病种的临床疗效标准1、胃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标准按症状轻重分为4级(0、Ⅰ、Ⅱ、Ⅲ),积分分别为0分、1分、2分、3分。

主要症状的记录与评价。

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原有症状消失;②显效:原有症状改进2级者;③有效:原有症状改进1级者;④无效:原有症状无改进或原症状加重。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②.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进,70%≤疗效指数<95%。

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进,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2、胃脘痛(慢性胃炎)的疗效标准主要症状(胃脘痛及痞满)的记录与评价。

按症状改进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进百分率。

①.痊愈:症状消失。

②.显效:症状改进百分率≥80%。

③.进步:50%≤症状改进百分率<80%。

④.无效:症状改进百分率<50%。

⑤.恶化:症状改进百分率负值。

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进,70%≤疗效指数<95%。

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最新文档】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7页)

【最新文档】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篇一: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一、基本情况包括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优势病种名称(中西医病名)诊疗方案应用时间、应用病例数、主要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日(或门诊治疗时间)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提供诊疗方案中主要治疗方法的应用例数和使用率,并对这些治疗方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如临床适应症、技术优势、可操作性、医生执行情况、患者依从性等,对未使用的诊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也应作简要说明。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从症状、体征、理化指标改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要求:1.明确中医临床疗效点;2.围绕每个疗效点进行分析;3.提供与疗效点相关的全部病例基本信息;4.至少详细分析3个典型病例。

四、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依据本病主要症状、体征、理化指标及病情的变化情况,对中医药治疗的优劣点以及作用环节等进行分析,也可结合目前本病西医治疗现状进行分析。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外的具有本专科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的名称、使用率、效果、费用等。

附: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包括姓名、性别、病历号、联系电话、出入路径时间等。

篇二:优势病种中医诊疗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本附件2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一、基本情况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X年5月到201X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完成81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药浴、刮痧、拔罐以及康复训练等。

脾胃病科中医特色护理与优势分析

脾胃病科中医特色护理与优势分析

脾胃病科中医特色护理与优势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脾胃科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和应用效果,从而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开展的中医特色优质护理的措施与效果进行分析,采用中医整体观作为指导。

结果:中医护理质量得到逐步上升,患者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

自开展这一项目以来,脾胃科撰写的相关论文10多篇,在考核中也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医务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非常高。

结论:在脾胃科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案,使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理念得以充分弘扬,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也得到肯定,相关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得到稳步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和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脾胃病;优势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护理方法具有特色,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使患者早日康复。

中医护理工作在中医医院的工作中居于重点地位,展现了中医特色优势。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这一理论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在脾胃科的护理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院的脾胃科已经形成了特色优势,不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并且突出中医特色护理的理念,丰富中医护理的内涵,完善中医服务的能力,使我院的护理工作更具优势。

通过相关实践证明,我科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式,在护理临床和工作中都值得推广。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脾胃病科共有22张病床,主要对患者的各类疾病进行诊治,主要有便秘、胃溃疡等疾病。

总共有护理人员8人,其中2人具有高级职称,3人具有中级职称,3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进行了中医理论的学习,并且各项操作都合格,为我科进行中医护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方法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开展的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措施与效果进行分析。

1.2.1 营造中医特色浓厚的住院环境在病室和走廊应该对中医的相关理论进行宣传,如可以在走廊上挂有脾胃养生知识,对中医学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分析作为一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的医生,我深知中医在治疗某些特定疾病方面的优势。

本文将以我个人经验和临床实践为基础,详细分析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一、感冒感冒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侵袭所致,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针对这两种类型的感冒,我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风寒感冒,我采用了具有温阳解表、发汗散寒作用的桂枝汤加减治疗;而对于风热感冒,则采用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热的银翘散加减治疗。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感冒的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康复周期缩短。

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现代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胃病”范畴,认为是由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原因引起。

我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案以健脾和胃、清热除湿为主,常用中药有党参、白术、茯苓、黄连等。

通过临床观察,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症状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失眠失眠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症,中医认为是由心肾不交、心肝火旺等原因导致。

我采用滋阴降火、养血安神的治疗方案,常用中药有生地黄、枸杞子、丹参、夜交藤等。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失眠的效果明显,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白天精神状态良好。

四、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郁病”范畴,认为是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等原因引起。

我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养心的治疗方案,常用中药有柴胡、白芍、甘草、茯苓等。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显著,患者情绪得到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五、颈椎病颈椎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是由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

我采用活血化瘀、养血柔肝的治疗方案,常用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鸡血藤等。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明显,患者症状得到缓解,颈部活动功能恢复。

六、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中医认为是由肾阳虚、湿邪阻络等原因引起。

我采用温阳散寒、祛湿通络的治疗方案,常用中药有干姜、肉桂、独活、牛膝等。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实践效果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实践效果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实践效果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我作为一名中医医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治疗某些优势病种方面,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以我个人的临床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实践效果。

我曾治疗过一名50岁的男性患者,他患有慢性胃炎多年,长期服用西药治疗但效果不佳。

就诊时,患者表现为胃痛、胃胀、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根据中医辨证,该患者属于脾胃虚弱证。

我为他制定了健脾和胃、止痛养胃的诊疗方案,采用中药煎剂进行治疗。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胃痛、胃胀感减轻,食欲逐渐好转,乏力症状也有所改善。

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随访至今,患者病情未复发。

另一个案例是一名40岁的女性患者,她患有失眠症长达两年,曾尝试多种西药治疗但效果不理想。

就诊时,患者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多梦、心悸等症状。

根据中医辨证,该患者属于心肾不交证。

我为她制定了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诊疗方案,采用中药煎剂配合针灸治疗。

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入睡困难减轻,睡眠质量有所提高。

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后,患者睡眠症状基本消失,心悸、多梦等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随访至今,患者病情稳定,睡眠质量良好。

还有一个案例是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他患有颈椎病多年,导致肩颈部疼痛、手臂麻木、头晕等症状。

曾接受过按摩、理疗等治疗,但症状反复发作。

就诊时,患者表现为疼痛加重,活动受限。

根据中医辨证,该患者属于气滞血瘀证。

我为他制定了活血化瘀、疏筋通络的诊疗方案,采用中药煎剂配合推拿按摩治疗。

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肩颈部活动范围增大,手臂麻木、头晕症状也有所改善。

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活动自如。

随访至今,患者病情未复发。

这些案例只是我临床实践中的一部分,但它们充分展示了中医在治疗某些优势病种方面的优势。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从而达到调整阴阳平衡、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

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

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脾胃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为了提高脾胃病的治疗效果,我们科室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常见脾胃病的诊疗方案。

本文将对这些方案的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制定诊疗规范:我们科室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针对常见的脾胃病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规范。

规范中包括病人的评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估等内容。

培训医护人员:为了确保诊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疾病的认识、治疗方案的理解、诊疗技术的掌握等。

实施诊疗方案:按照制定的诊疗规范,我科室对每一位脾胃病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并根据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疗程结束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对疗效进行了评估。

疗效评估标准:我们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我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疗效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包括症状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多个方面。

疗效数据分析: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和评估,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实施诊疗方案后,患者的症状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均有了显著提高。

同时,实验室检查指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疗效评估针对常见脾胃病制定的诊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这一结论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诊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识到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对提高脾胃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脾胃病的治疗研究。

虽然我们的诊疗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意识到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我们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脾胃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方案脾胃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为把我科建设成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及指南,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脾胃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基本情况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科成立于2002年,现有医护人员20名,医生7名,护士13名。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

编制床位25张,实际开放床位29张。

年门诊人次,出院人次。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及风湿性疾病、胃肠息肉切除经内镜高频电刀及氩气刀治疗、小肠疾病诊断、食管支架置入、经胃镜胃肠营养管置入、经内镜镜下止血(注射药物或止血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

使我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相关科室合作,带动全院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实施方案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思芸(副主任中医师)副组长:蔡明建(主治中医师)张绍勇(主治中医师)、李传群(副主任护师)成员:王勇(住院医师)、刘剑芳(住院医师)、张艳妮(住院医师)、李娟(护师)2、实施办法:1、基础设施建设1)依托医院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场所,进一步加强科室医疗环境建设,改善就医环境,突出中医氛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温馨的住院条件。

脾胃病科201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0418

脾胃病科201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0418

脾胃病科201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胃脘痛(慢性胃炎)2013年中医优化诊疗方案2013年02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方案制定优化说明:2012年优化诊疗方案中肝气犯胃证及湿热证病例中,常夹杂瘀血证,在临床中常需要针对瘀血证进行相应治疗,故将肝气犯胃证修订为肝气犯胃、瘀血内停证;将湿热证修订为湿热瘀阻证,并在治疗方案中做出相应调整。

我科针对本病比较成熟而有效的中医特色治疗方式有穴位注射、足三里隔物灸、神厥穴穴位敷贴治疗,故将这几项治疗方式作为优化诊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

结合弥勒地区植物药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的特点,我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对节巴、飞龙掌血、虎掌草、七叶莲、小红参等弥勒地区常见的草药内服、灌肠,治疗慢性胃炎、及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经过三年多广泛的临床观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形成了我科的特色,作为特色治疗纳入优化诊疗方案中。

(资料附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方案中对于疗效评定的标准中有主要症状疗效评价、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实验室检查评定标准、内镜下胃粘膜疗效评定、胃粘膜组织学疗效评定、量表评价标准,其评定标准繁杂,不利于规范操作,故精减疗效评定标准,仅保留主要症状疗效评价。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腹胀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上海)。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

(二)证候诊断1.肝气犯胃、瘀血内停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痛处固定不移,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或涩。

2014消化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优化说明

2014消化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优化说明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说明胃疡病和胃脘痛2014年11月修订总结及优化2014年制定的脾胃病科中医诊疗方案,优势病种诊疗规范(2014年)一、总结2014年制定的“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的优点及不足。

(一)与2013年的诊疗方案相比,有以下优点:1. 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了诊疗方案的优势病种,经过临床观察和筛选,结合当地病种发展变化趋势,确立胃疡和胃脘痛为重点优势病种。

2. 结合临床观察,结合当地的季候和饮食特点,对胃疡病和胃脘痛的临床证型也作了相关调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3. 突出重点病种的中医治疗特色,进一步挖掘中医非药物疗法,在诊疗方案中得到体现。

2013年在上一年度工作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原有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开展中药艾灸、穴位注射、红外线疗法等。

加强中西医结合,对胃脘痛合并有癌前病变者,结合胃镜下的APC术治疗,强调内服中药和外治法同时并用。

4. 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同行及患者认可,门诊患者量及住院患者量逐步提高。

5. 临床实践证明专科诊疗方案对苏北地区胃疡(消化性溃疡)、胃脘痛(慢性胃炎)治疗具有针对性,实用、经济、疗效好的特点。

(二)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诊疗方案中医诊疗设备应用没有体现,有待进一步加强;2.由于人员不足,部分中医特色疗法应用不多,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二、根据诊疗规范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及工作经验总结,针对目前优势病种的治疗难点,对2014年制定的“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具体如下:(一)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在诊疗胃疡病和胃脘痛中,确立以脾胃虚寒作为临床常见的证型,以黄芪建中汤加减作为科室的常用处方。

大量的临床观察,当地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致虚寒胃痛,临床证见中上腹隐痛不适,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
床疗效分析
令狐采学
(2015年)
根据我科多年对常见病种进行分析、总结,把胃疡(消化性溃疡)、胃脘痛(慢性胃炎)作为优势重点病种,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突出中医特色,效优价廉,深受患者好评,现评估分析如下:
二、2015年度专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情况
(一)优势病种的临床疗效标准
1、胃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标准
按症状轻重分为4级(0、Ⅰ、Ⅱ、Ⅲ),积分分别为0分、1分、2分、3分。

主要症状的记录与评价。

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原有症状消失;②显效:原有症状改善2级者;③有效:原有症状改善1级者;④无效:原有症状无改善或原症状加重。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②.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2、胃脘痛(慢性胃炎)的疗效标准
主要症状(胃脘痛及痞满)的记录与评价。

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

①.痊愈:症状消失。

②.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80%。

③.进步: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

④.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50%。

⑤.恶化: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

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
分)/治疗前积分×100%。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二)2015年度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中医临床疗效2010年胃疡(消化性溃疡)的中医临床疗效
2015年胃脘痛(慢性胃炎)的中医临床疗效
三、2015年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评价
1、2015年我们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广泛临床应用。

2015年专科共收治胃疡(消化性溃疡)346例,其中使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304例,使用率达87.86%,实施效果:达到治愈者287例,好转者49例,未愈者为20例,总有效率94.22%;收治胃脘痛(慢性胃炎)585例,其中使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498例,使用率达85.13%,实施效果:达到治愈者425例,好转者97例,未愈者为23例,总有效率96.07%。

2、优势病种临床疗效情况分析评价
2015年专科共收治胃疡(消化性溃疡)346例,其中使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304例,使用率达87.86%,实施效果:达到治愈者287例,占82.95%,好转者49例,占14.16%,未愈者为20例,占5.78%,总有效率94.22%。

收治胃脘痛(慢性胃炎)585例,其中使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498例,使用率达85.13%,实施效果:达到治愈者425例,占85.34%,好转者97例,占16.58%,未愈者为23例,占 3.93%,总有效率96.07%。

(1)临床总体疗效评价
2015年我科对优势病种诊治方案进行了广泛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疗效。

从上述统计结果表明,专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胃疡(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从2014年86.63%提高到2015年94.22%;胃脘痛(慢性胃炎)总有效率从2014年89.72%提高到2015年96.07%。

(2)各优势病种临床疗效评价
①胃疡(消化性溃疡)
2015年我科对胃疡(消化性溃疡)进行了新的优化完善,重点是在总结2014年治疗经验中中融入了本专科特色疗法,包括针灸、穴位敷贴按摩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从2014年86.63%提高到2015年94.22%,实现了优势病种临床疗效的滚动式提高。

以上可见,该治疗方法对胃疡(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特色优势主要表现在:本治疗方法通过优化诊疗方案,进一步突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以辨证分型论治为主,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剂,同时配合针灸、药物服帖等方法的综合治疗,使胃疡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表明,本方案仅重视局部病变,更重视全身脏腑功能及气血阴阳的调理,因此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并且中药副作用相对较少,且不容易产生耐药,若长期服用,能巩固疗效,并且有防止复发以及调整全身等综合作用。

存在主要问题及拟解决措施:中医药对胃疡(消化性溃
疡)起效慢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在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前提下,拟解决的思路与办法为:
1、加大中医药的研究,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开发中草药的新剂型,改变传统的给药方式,发挥中药复方整合效应。

2、进一步积极深入地研究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规律,发挥中医综合治疗优势,采取多途径给药,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努力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如根据消化性溃疡的不同证型,除辨证应用中药内服煎剂外,同时注重选用有效的中药制剂(如云南白药、三七粉等)以提高临床疗效。

3、进一步开发中医某些疗法在防治胃疡(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如中药敷脐疗法、中药灌肠疗法、中药洗浴疗法、中医塌渍疗法等,不断提高疗效,发挥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

②胃脘痛(慢性胃炎)
2012年我科制定的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案,在临床具体应用中,提高了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准确性、提高了中医四诊、辨证及遣方选药的临床水平,使临床治疗效果有了新的提高。

收治胃脘痛(慢性胃炎)585例,其中使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498例,使用率达85.13%,达到治愈者425例,好转者97例,未愈者为23例,总有效率96.07%。

以上可见,该治疗方法对胃脘痛(慢性胃炎)治疗的特色优势主要表现在:本治疗方法通过优化诊疗方案,进一步突出了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以辨证分型论治为基础,采用包括中药汤剂和本科特色制剂内服、中医外治为主采取综合措施治疗。

该治疗方法对消除患者疼痛、胀满等症状疗效明显,并能明显减少复发。

此外,中药副作用相对较少,且不容易产生耐药,长期服用,能巩固疗效,并且有防止复发以及调整全身等综合作用。

该治疗方法对胃脘痛(慢性胃炎)治疗存在的不足:从2014年本方案的实际应用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中药煎
药比较麻烦,2.部分年轻患者对中医中药了解不足。

拟解决的方法:
1、借助现代技术和现代科学作为工具,进一步研究中药治病机理,积极开发中药新剂型。

2、加大中医中药的宣传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