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的语文导读
语文导读法——钱梦龙
语文导读法2007-09-04 17:49:52“导读”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讲读”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讲读”是一个内涵模糊的概念。
所谓“讲”,究竟是谁讲?讲什么?怎样讲?为什么讲? 所谓“读”,又是谁读?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 都没有确切的界说。
这样一个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导向作用重要概念,内涵如此不明不白,实践中自然难免出现偏差。
很多语文课上的“讲读”,事实上成了老师的“读读讲讲”,已变为“满堂灌”、“注入式”的代名词。
“导读”的内涵是清楚而确定的。
“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
“导”和“读”的结合,勾画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幅“师生互动”的图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受”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
从“讲读”到“导读”,既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讲读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命运的“主宰”,学生则完全处于“被支配”、“被灌输”的地位。
导读模式不同于讲读模式的最根本之点,是学生角色的变化,即由“被支配”、“被灌输”的对象,一变而为“主动的求知者”、“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鼓励者、合作者。
这是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一次“阵地转移”,也是传统教学观转向现代教学观的一次“观念革命”。
一、理论设计语文导读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学认识论。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认识与一般的认识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不同于的特点。
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客体(教材)之间还介入了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从而构成了一种“三边”互动的认识活动。
(见下图)在导读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主导的教师共同组成以教材为对象的互动过程,这一互动过程就是训练。
基于这一认识,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可以简明地概括为三句话: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
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
苏宝习王耀芹
“语文导读法”是钱梦龙在1982年的一种新构思。
20
年来,钱老师的“导读”教学法曾经在语文教育界和教育
理论界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讨论,并随之带来了有
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一系列改革。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广阔背景中,重新审视语文导
读法,解读其核心理念的内涵,无论对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还是完善语文导读法本身,都不无裨益。
@@ 钱老师的语文导读法的核心理念是从三方面来概括
的,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导”即教师的主导作用,“读”即学生的阅读实践,两
者是相互制约,合作的关系:教师导的水平决定学生读的
质量,学生读的实况或潜能,又影响着导的内容和方式。
万方数据
苏宝习,王耀芹 山东省寿光市寒桥寿光中学;
262704
万方数据
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
作者:苏宝习, 王耀芹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寒桥寿光中学,262704
刊名: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12(5)
引用本文格式:苏宝习.王耀芹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期刊论文]-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2(5)。
钱梦龙
一、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介: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提出的著名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中,“三主”是导读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训练为主线”,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的过程”,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主体、主导、主线,是诸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和统一。
钱教师指出:“学生为主导”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有序才能实现。
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四式教学法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它是实现“三主”教学理念的教学结构形式。
从理论上来讲,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教学思想正确揭示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主客体辨证统一的内在逻辑。
钱梦龙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他认为教与学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教学活动应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作为着眼点,确认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
同时,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的认识活动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所以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钱梦龙老师“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思想和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学生的主体性”等理念非常相似,适应了新课程下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不仅从整体上优化了语文教学方法,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是值得其他中学文科教师借鉴和运用的。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一、成长足迹钱梦龙1931年生,上海市人。
1980年被评为特级教师。
1951~1985年任上海市嘉定二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1985~1990年任嘉定实验中学校长,1989~2000年兼任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学科审查委员,2001年起任上海市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
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科研及学校管理工作,创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基础,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模式的语文导读法,其核心理念“主体—主导”说,曾引起教育理论界的争鸣并得到普遍认同。
语文导读法自创立二十多年来,对语文教学乃至各科教学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著有《语文导读法探索》、《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钱梦龙与导读的艺术》,并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约一百万字,其中《导读的艺术》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论文《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及教学模式》获全国教学改革金钥匙奖。
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钱梦龙有句名言“在创新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我回归常识性思维;在常识性思维支配一切的时候,我致力于创新”。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梦龙1980年2月初的一天,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都以第一版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评出的全市三十六位特级教师的照片,这是“文革”后第一次以这样隆重的方式展示优秀教师的形象,报纸一出版,立即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
我的照片也荣幸地跻身其中。
“钱梦龙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不少老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也难怪,三十六位特级教师,大多在教育界早已享有盛名,只有名不见经传的钱梦龙是个例外。
“钱梦龙也成了特级教师?是不是搞错了?”有些稍稍了解我的人这样说。
也难怪,仅有初中毕业学历的钱梦龙,即使作为一般中学教师也是不合格的,怎么会和“特级教师”这个标志着教师最高荣誉的称号扯到了一块儿?于是,一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钱梦龙的路究竟是怎样走出来的?我为什么选择教师职业?我不是学师范的,当教师完全是出于个人的选择。
语文导读法——钱梦龙
语文导读法2007-09-04 17:49:52“导读”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讲读”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讲读”是一个内涵模糊的概念。
所谓“讲”,究竟是谁讲?讲什么?怎样讲?为什么讲? 所谓“读”,又是谁读?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 都没有确切的界说。
这样一个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导向作用重要概念,内涵如此不明不白,实践中自然难免出现偏差。
很多语文课上的“讲读”,事实上成了老师的“读读讲讲”,已变为“满堂灌”、“注入式”的代名词。
“导读”的内涵是清楚而确定的。
“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
“导”和“读”的结合,勾画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幅“师生互动”的图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受”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
从“讲读”到“导读”,既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讲读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命运的“主宰”,学生则完全处于“被支配”、“被灌输”的地位。
导读模式不同于讲读模式的最根本之点,是学生角色的变化,即由“被支配”、“被灌输”的对象,一变而为“主动的求知者”、“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鼓励者、合作者。
这是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一次“阵地转移”,也是传统教学观转向现代教学观的一次“观念革命”。
一、理论设计语文导读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学认识论。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认识与一般的认识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不同于的特点。
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客体(教材)之间还介入了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从而构成了一种“三边”互动的认识活动。
(见下图)在导读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主导的教师共同组成以教材为对象的互动过程,这一互动过程就是训练。
基于这一认识,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可以简明地概括为三句话: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钱梦龙与导读
钱梦龙与导读(一)一、概述。
先概叙其人生中几件大事:钱梦龙,1931年2月出生,上海市嘉定县人纪王镇人氏。
1947年初中毕业,为其人生最终学历。
1949年到年在嘉定县南翔镇文化馆工作,无什建树。
1950年参加中学教育工作,任美术教师,1953年改教语文。
1956年被评为嘉定县优秀教师。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1年摘帽;1966被打为“反革命”,但对语文教育痴心不移,不久提出“指导学生自读”的“三式”。
1980年晋升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1981年提出“三主”概念。
1982年,正式提出“语文导读法”。
1985年出任嘉定实验中学校长。
1993年光荣退役,但仍自学不辍、为语文教育事业奔走。
2002年嘉定实验中学,更名为桃李园实验学校,聘任钱梦龙出任校长。
2005年在“第四届全国创新教育研讨会”上上了自己的最后一课《睡美人》,发誓自己以后再也不上课。
二、人生篇章的“欲扬先抑”——“郁闷”时期。
见过钱梦龙的人都说他一双熠熠生辉的眼睛,充满了上海人的智慧和精明,为他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灵动飘逸思维而感佩不已,那么,是否他一出生就有极高的天赋,是一个高智商儿童呢?非也,事情恰恰走向了反面。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不是天才,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地才”,充满哲理,但又恰如其分;他还说,他有两个灵魂:一个匍匐在地上爬行,一个到天空会见真龙。
钱梦龙读小学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创造过留级三次的“光荣记录”。
教过他的老师无不感慨: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孺子不可教也!”老师的评价,同学的白眼,渐渐地融汇进到钱梦龙幼小的心灵,使他自己不知不觉地也承认了:我是一个笨孩子。
于是他开始厌学,学习什么科目都枯燥无味,看到什么老师都面目可憎;逃学也成了家常便饭。
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老人家真伟大,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当你周围的人都认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通过各种关系对你施加影响时,你就慢慢地变成那样一个人!初夏的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钱梦龙背着小小的书包去上学。
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_1
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一)关于“三主”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长期的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身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
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
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此岸。
训练为主线,这是教学过程中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后的必定归宿。
语文作为工具学科,也必需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也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干得到和谐的、辩证的统一。
这里说的训练,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听、说、写训练,不是指做习题(做习题仅仅是训练的一种方式)。
“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
综观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效果的公开课教案,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
(二)关于“四式”“三主”思想体现在“自读、教读、作业,复读”的四种基本课式之中。
钱老师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做“导读”。
“导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
在此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以教师为主导”是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必定表示为训练形式。
实践证明: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
繁华落尽见真淳——我读《钱梦龙与导读艺术》
备课参考12㊀2018 2繁华落尽见真淳我读«钱梦龙与导读艺术»郭洪侠㊀㊀钱梦龙先生与魏书生先生有 南钱北魏之称ꎬ是新时期第一代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学语文名师ꎮ作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语文教育家ꎬ钱梦龙先生倡导和践行的三主四式 导读法ꎬ以其简约的理论概括ꎬ崭新的教学体系ꎬ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显著的实践效果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ꎬ引领了一大批语文教育工作者ꎬ对整个语文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ꎮ作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语文教育家ꎬ钱梦龙先生倡导和践行的 三主四式 导读法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ꎬ以其简约的理论概括ꎬ崭新的教学体系ꎬ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显著的实践效果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ꎬ引领了一大批语文教育工作者ꎬ对整个语文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ꎮ 导读法 体现了钱梦龙先生深邃的教学智慧和高超的教学艺术ꎬ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今语文教法改革的成果和方向ꎮ其 三主 中的 教师是主导ꎬ学生是主体 还被写进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ꎮ一个好老师ꎬ可以创造奇迹像钱老这样的大家ꎬ我一直以为ꎬ他一定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ꎮ谁知道ꎬ他居然从小学到初二ꎬ留级四次ꎬ是一个被老师嘲笑为 聪明面孔笨肚肠 的差生ꎮ是他的国语老师武钟英ꎬ用一本字典打开了他的心窍ꎻ用一句话ꎬ激起了他尘封的自信ꎻ用一项任务ꎬ打通了他通往成功的道路ꎻ用一个评语ꎬ扬起了他驶往成功的风帆ꎮ武老师交给他自学的方法ꎬ让他自主阅读了很多书籍ꎬ有丰厚的学养ꎮ也因此让一个因家境变故不得不辍学的初中生愿意选择教师这一行业ꎮ他对自己挚爱的事业ꎬ以恋人般的痴情ꎬ信徒般的虔诚ꎬ革命志士般百折不挠的意志ꎬ一以贯之㊁无怨无悔地紧追不舍ꎮ要说学历ꎬ他初中毕业ꎬ要学历没学历ꎬ要资格没资格ꎬ但是ꎬ他却有着无边的智慧ꎬ这智慧来源于他对于书的热爱ꎮ他靠的是什么?他靠的是广泛的阅读ꎬ广博的知识ꎬ对事业的执着ꎬ全身心的投入ꎬ才能在机会来临时一鸣惊人ꎮ虽然他在48岁那年才脱颖而出ꎬ但如同晚开的花ꎬ更加珍稀和芬芳ꎻ如同陈年的酒ꎬ愈加醇香ꎮ这正是一个好老师起到的作用ꎬ他能点燃学生希望的火花ꎬ激起学生对未来的梦想ꎮ一个痴迷的梦ꎬ可以很任性正是因为怀揣着一个痴迷的梦想ꎬ钱老一直一边前进一边思考ꎮ在被冷藏的岁月中ꎬ他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ꎮ即使戴着镣铐跳舞ꎬ他也尽量舞出不一样的人生ꎮ一节公开课ꎬ开启了他崭新的人生篇章ꎮ2005年ꎬ76岁高龄的钱老在 全国第四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 主办方的一再邀请下ꎬ为老师们上了一节课外阅读«睡美人»示范课ꎮ当这堂少浮华重平实的课遭到众多老师质疑时ꎬ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却饱含深情地讲诉了钱老是临时换的课题ꎬ这不是给钱老找借口ꎬ因为钱老从来不介意别人对他的质疑ꎮ他是永远把脚下当作起点ꎬ在76岁的高龄还要挑战自己五十多年创造的辉煌ꎮ他的课ꎬ就是要落尽繁华ꎬ尽显语文的本真ꎮ没有训练的课堂ꎬ何谈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教改人才辈出ꎬ但是教法的千变万化ꎬ各有优点ꎮ我们肯定这一种ꎬ绝不是去否定另一种ꎮ有梦想㊁有经验㊁有底蕴㊁有思想的钱老ꎬ才不会在盲目的教改风面前失去自我ꎮ一个有梦想的人ꎬ备课参考13㊀20182就可以很任性ꎮ因为ꎬ他是深思熟虑ꎬ稳扎稳打ꎬ循序渐进ꎬ自成一体的ꎮ一种成熟的体系ꎬ可以很洒脱钱老的 三主 式思想ꎬ 四式 具体的实施方案ꎬ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 教读式 练习式 复读式ꎮ在循序渐进㊁环环相扣的阅读环节中ꎬ倾注了钱老多大的心血啊ꎮ正是因为胸中有丘壑ꎬ所以ꎬ钱老才能让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ꎬ然后把问题归类ꎬ避免重复和漫无边际的发问ꎬ这样学生的实际问题既能够得到解决ꎬ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到提升ꎮ钱老充分发挥他的主导性ꎬ在外省一所学校授课ꎬ开始时学生提不出问题ꎬ经过他的引导ꎬ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ꎮ胡适先生说过ꎬ学问贵在无疑处有疑ꎮ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ꎮ但是很多时候ꎬ我们不敢让学生提问ꎬ感觉不好操作ꎬ不好调控ꎬ甚至担心ꎬ自己可能回答不上来ꎮ例如ꎬ在«故乡»中ꎬ学生评价豆腐西施时ꎬ他指导学生:不一定要讲是 好人和坏人呢 ?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来评价ꎬ从而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体会到鲁迅先生设计杨二嫂这一人物时的目的ꎮ一节好课ꎬ不需要繁华三主 四式 来自钱老的语文阅读实践经验的总结ꎮ他根据自己的特点ꎬ根据自己成功的经验ꎬ设计出有个性的教法ꎮ他让学生先学ꎬ以学生为 主体 ꎬ让学生在预习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ꎬ大家来解决这些问题ꎮ而不是老师提出很多问题ꎬ一会讨论这ꎬ一会儿引向那ꎬ根本不管学生要学什么ꎬ学会了没有ꎮ只见一个热闹非凡的课堂ꎬ其实根本体现不到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ꎮ一节好课的标准ꎬ要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ꎬ表现出来的精彩ꎬ课堂不应该是教师才艺的展示台ꎬ而是学生获得了什么ꎬ能力提高了没有?情感态度价格养成了没有ꎮ繁华落尽ꎬ露出本真ꎮ钱老ꎬ做出了榜样ꎮ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县第五中学(236200)传统语文教学规则的再解读时庆利㊀㊀随着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深入ꎬ教育领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反省ꎬ 传统语文教学 的很多理念容易被忽视ꎬ而语文教学又是非常讲究 本根性 的ꎬ语文教学的出路只能是 守正出新 ꎮ在传统中守正ꎬ在传统中创新ꎬ传统语文教学理论不失为现代教学的一个准则ꎮ一㊁ 诗无达诂 的个性化解读诗无达诂 ꎬ原来是指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ꎬ后发展为对诗歌及文艺的一种鉴赏观念ꎬ其实质指文学艺术鉴赏中审美的差异性ꎮ在文学艺术作品鉴赏中ꎬ又因为诗的含义常常并不十分显露ꎬ甚至于 兴发于此ꎬ而义归于彼 (白居易«与元九书»)ꎬ加上鉴赏者的独特心理㊁情感状态的不同ꎬ对同样的一首诗ꎬ经常因为鉴赏者的不同而导致会有不同的解释ꎮ所以ꎬ 诗无达诂 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ꎬ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亦有很丰富的论述ꎮ«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ꎮ 在笔者看来ꎬ传统的 讲读 模式之所以需要进行改革ꎬ不是因为它的 讲 和 读 ꎬ而是因为它在 讲读 时过于强调 理性 的单一的解读ꎮ这种传统的 非此即彼 的二元价值判断的 理性 ꎬ过于强调了 教师主导 的教育理念ꎬ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被。
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钱梦龙的“导读”路】
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钱梦龙的“导读”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梦龙的名字就已声震教坛。
他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师资格专门培训,自称“至今仍是一名学历不合格教师”,却以“基本式”为教学模式独创“语文导读法”,在中学语文界引起巨大反响。
“基本式”教学法形成1931年2月,钱梦龙出生在上海郊区的一个乡村小镇。
1952年,钱梦龙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钱梦龙一开始就决定不走“讲书”的老路,他根据自己学习国文的经验,选定了一种“唯一”可供选择的策略,那就是鼓励学生自学。
于是,“怎样教会学生读书”成了他语文教学的―个“努力方向”。
为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钱梦龙备课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讲”文章,而是学生怎样“读”文章。
为此,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钱梦龙都要反反复复地读,直到“读”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
钱梦龙所谓的“教”,也不是把自己已经认识了的东西全盘端给学生,而是着重介绍自己读文章的思路、方法和心得,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品味。
钱梦龙发现,任何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真正找到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鼓”起来。
用传统的教学观来评价,钱梦龙的课上得有些随便,既没有环环相扣的严谨结构,也不追求“鸦雀无声”的课堂纪律,但是这样的课,“居然也能差强人意”。
教学成果初见成效,鼓舞着钱梦龙进一步去探索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他从哲学中去寻求理论支持,开始把“教会学生读书自学”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为了确保“教会学生读书自学”这一主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钱梦龙提出了“基本式”教学法。
所谓“基本式”,指的是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又称“练习式”)。
钱梦龙的这套“基本式”教学法完全符合哲学认识论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实践规律。
不过钱梦龙也意识到,自己对教学过程中认识规律的把握,仍未触及学科教学的深层,直到后来,有一堂课成就了他的教学观。
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
我 们 必 须 要 注 重 语 文 学 习 中 的训 练 的 作 用 , 但 是 ,一 成学生 知识结构 为主;以 比较异 同为 目的 的复读 , 以求得 定 要 把 这 里 的 “ 练 ” 与 “ 海 ” 战 术 区分 开 来 。钱 老 师 规 律 性 知 识 为 目的 的 复 读 ,是 以 一 组 课 文 为 材 料 , 推 演 、 训 题 说 的 “ 练 ” 是 指 学 生 主 动 去 学 , 通 过 全 面 训练 使 得 学 生 思 考 、 寻 求 支 配 规 律 的 思 维 训 练 。 这 一 步 是 使 学 生 思 维 深 训 获 得 知 、 情 、 意 、 行 的 全 面 发 展 , 这 一 训 练 贯 穿 于 语 文 教 化 ,最 终 形成 自己的 思维 方式 ,完 成 阅读 收获 的最 后 一 学 过 程 的 始 终 。而 题 海 战 的 “ 练 ” ,学 生 的 学 则 是 被 动 步 ,这 是 学生 学 习 结 果 的重 要 体现 。 多 的 , 囿 于 机 械 的重 复 ;它 不 是 听 、说 、读 、 写 都 重 要 ,而 钱 梦 龙 老 师 善 于 在 导 读 中 创 设 学 生 体 验认 知 的 过 程 ,
来 说 是 没 有 意 义 的 。 所 以 , 即 使 在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大 背 景 过 的 课 文进 行 读 、想 、议 、练 。温 故 知 新 ,并 可 以 和 教 学 下 ,训 练 也 仍 然 是语 文 教 学 过程 中 的必 要 手段 。
单元相合 一 。主要包 括: 以知识 归类 为 目的的复读 ,以形
对 于 语 文 学 习 来 说 ,训 练 的 重 要 性 在 于 它 是 语 言 习 得 业 。 作 用 : 一 是 强 化 , 二 是 迁 移 。 要 以 学 以 致 用 , 举 一 的必要条件 和主要途径 。朱熹 的 《 语集注 》中注有 “ 论 学 反 三 为 设 计 练 习 题 的 原 则 。 主 要 包 括 : 1 以 记 诵 或 积 累 . 之 为 言 , 教 也 ” ; “ ,鸟 数 飞 也 ” 。语 言 的 习 得 离 不 开 知 识 为 主 的 练 习 。 形 式 有 朗 读 , 背 读 ,抄 读 等 。 2 以 消 习 . 实 践与 训 练 ,就 像 鸟 来 回 飞 翔 一 样 。不 仅 如 此 ,对 于 义务 化 知 识 为 主 的 练 习 。 形 式 有 问 答 题 ,划 分 层 次 , 分 析 文 . 教育 阶段的学生来 说 ,缺乏 必要的训练 ,必然导致语文 能 章 特 点 ,揣 摩 作 者 思 路 , 写 作 中 的 改 写 , 读 写 等 。 3 以 力 的缺 失 。这 样 , 语 文 课 程 中 再 好 的作 品 , 再 美 的文 字 ,
钱梦龙语文导读法评介-2019年精选文档
钱梦龙语文导读法评介Qian Menglong as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dvocated by Chinese education thoughts not only now Chinese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Qian Menglong's thought of Chinese education has been studied and promoted by the education field,although it has been questioned, but its classic status can not be shaken. As contemporary teachers should combine their actual maximum into their daily teaching activities,learn essence used for himself,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1 基本信息钱梦龙,1931年出生,上海市人,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曾任嘉定区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嘉定区实验中学校长、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曾兼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全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等。
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探索过程
钱梦龙先生于1982年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讲读”模式,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导读”;由此而形成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相对完整的语文教学法体系,钱先生称之为“语文导读法”。
(一)50-60年代:初现端倪钱先生曾说,一名教师,如果对某种富于个性的教学法情有独钟,多半因为他个人的经历中有着使他钟情于这种教学法的理由。
由此可见,钱先生提出“语文导读法”,必然和他个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在前面谈钱先生的读书生活和教学生涯那一部分里,我们已经了解到,钱先生是位自学者,这种自学早在初中时代就起步了。
1951年,只有初中学历却走上了中学讲台的钱先生,面对学生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也曾困惑过:怎样教,才不致误人子弟呢?像所有初上讲台的年轻人一样,他试图从教过自己的几位中学国文老师那里找到教好语文的榜样。
但再三考虑,觉得自己实在无法仿效。
他们大多都是饱学之士,教的都是文言文,因此教学上可以充分发挥“讲书”的优势,旁征博引,说古论今,一篇短短的课文能连讲好几节课,以他们的博学使学生受益。
相比之下,钱先生觉得自己肚子里那一点点得之于胡乱读书的“库存”,显得多么寒碜,多么捉襟见肘!再说,教的又多数是语体文,毕竟可讲的地方不多。
所以,钱先生认定,自己不能走“讲书”的老路了。
这时候,自学语文的经历帮助了他,使他找到了一种比较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师尽量少讲而鼓励学生“自己学习”。
他认为,自学既然能够使学生时代的他学好国文,就必定也能使他的学生获得学好语文的能力。
这种直觉性的认识,虽然略显粗浅,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对于钱先生个人却是意义深远的,这意味着钱先生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摒弃了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填鸭注入的教学模式,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学能力。
这种高人一筹的认识,在钱先生写于1955年的第一篇教育论文《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里可以略见一斑。
文中说,如果学生一旦离开他的老师在学习上就寸步难行,那肯定是因为老师没有教会他怎样自己学习,这样的老师不能算真正称职的老师。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钱梦龙)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钱梦龙)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摸式,钱梦龙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了导读教学模式:1.“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他很早就进行过这样的实验:在两个条件大体相同的班级中,用不同的教法、在四个课时内教同一篇课文《一件小事》,以观察其不同的效果。
甲班完全由教师讲授,各个知识点力求讲深讲透,语言力求生动,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记录详细,课后作业也在课内作了详细的指导。
乙班采用学生自读、思考、讨论,教师只作重点指导的教法。
先布置自读,要求学生按课后练习题所提示的几个方面理解课文,并提出疑难问题。
各个问题综合起来,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文章中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私的剥削者?”进而利用学生中存在的两种对立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然后以《谈谈〈一件小事〉中的‘我’》为题,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上的论辩作好准备。
经过周密的讨论后,再让学生按照发言提纲和讨论后对“我”的认识写成文章。
实验结果:一个学期过后,以“突袭”的方式对着两个班进行测试,题目以《一件小事》的课后练习题为主。
没有做过课后练习题的乙班成绩远远超过了甲班。
由此可见,只有把学生组织到一个以“训练”为主的教学结构中去,才能实现学生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甲班虽也完成了一些作业,但学生的思维余地很狭小。
乙班由学生经过自读、质疑、思考、讨论、作文等一系列训练而获取知识,学生思维活跃。
2.“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
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总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
自读,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教边读或边读边教。
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5.导读派教学
二、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法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
(一)“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主” 以学生为主体-- 善学” --“善学 以学生为主体-- 善学” 教师为主导-- 善导” --“善导 教师为主导-- 善导” 训练为主线-- 善练” 训练为主线--“善练” -- 善练 思考: 三主” 思考:“三主” 式”
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 “自读式”: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 是边读边教或边教边读。 是边读边教或边教边读。 教读式” 是教会学生自读。 “教读式”:是教会学生自读。 教师主导表现:第一,激发阅读兴趣;第二, 教师主导表现:第一,激发阅读兴趣;第二, 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 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
(二)“点拨法”的实施 点拨法”
1.依纲据本,因材施教——基本依据 依纲据本,因材施教——基本依据 —— 相机诱导,适时点拨—— ——重要要求 2.相机诱导,适时点拨——重要要求 祝福》 例,《祝福》中祥林嫂是如何死的 点其要害,拨其迷障—— ——主要内容 3.点其要害,拨其迷障——主要内容 鞠躬尽瘁》 例,《鞠躬尽瘁》的一段解读 画龙点睛,举一反三—— ——主要方法 4.画龙点睛,举一反三——主要方法 祝福》 例,《祝福》的人物塑造方法归纳 提高效率,发展能力—— ——主要宗旨 5.提高效率,发展能力——主要宗旨 威尼斯商人》 例,《威尼斯商人》的一段表演
第五章
第一节
导读派教学
钱梦龙的导读教学
一、钱梦龙其人与导读派的形成
1.个人简介 1.个人简介 1931年 月生,江苏嘉定。 1931年2月生,江苏嘉定。 历任嘉定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历任嘉定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现任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 校校长, 校校长,兼任语文教育艺术研 究会会长; 究会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 学语文教材特约编审等职。 学语文教材特约编审等职。著 语文导读法探索》 有《语文导读法探索》、《导读 的艺术》 的艺术》、《和青年教师谈语文 教学》 教学》等。
教学流派钱梦龙:为了“不需要教”——语文导读法的前世今生
教学流派钱梦龙:为了“不需要教”——语文导读法的前世今生钱梦龙,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等。
曾任上海市嘉定二中语文教研组长,上海市嘉定区(县)实验中学校长,2002年后任上海市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名誉校长。
著有《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我和语文导读法》《钱梦龙与导读艺术》《教师的价值》《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等。
一个教师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形成怎样的教学风格,可以从他个人的学习经历中找到依据。
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自学者。
为什么说“不折不扣”?这是因为:第一,我的最后学历是初中毕业,我赖以胜任中学语文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完全得自于自学。
第二,在我短短几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包括上课听讲,我也是以自学为主,教师教学只是检验我的自学效果的“参照系”。
第三,即使在我当了中学教师后,也仍习惯于站在自学者的立场设计语文教学。
我提出的语文导读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学、自悟与自得,显然是我个人自学经验向语文教学“迁移”的结果。
因此,当我读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一句时,便如醍醐灌顶,产生一种特别强烈、感同身受的亲切感。
我的语文导读法所孜孜以求的,正是“不需要教”这个终极目标。
语文导读法的“滥觞期”我从小就爱读古典诗词,初一时就把《唐诗三百首》背得差不多了,连《长恨歌》这样的长诗,都能一背到底。
后来,依靠《辞源》和《诗韵全璧》两部工具书,我居然无师自通地弄懂了平仄,于是便跃跃欲试地写起诗来。
强烈的发表欲驱使我办了一份名为《爝火》的壁报,发表自己的“诗作”。
为了提高自己写诗的水平,我更沉迷于诗词的阅读,如《白香词谱》《随园诗话》《人间词话》《诗境浅说》(俞陛云著)、《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傅庚生著)等,都是我爱不释手的“枕边书”。
不间断地阅读和贪婪地“吸收”,不仅拓宽了我的文化视野,提高了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读书自学的兴趣和习惯,这对我今后的发展,无疑跨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一步。
不会过时的导读法——品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
不会过时的导读法——品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自1982年提出,至今已有三十余年。
三十多年来,语文教育界革故鼎新,观念纷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钱梦龙等老一辈名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仍然没有过时,而且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种种异化现象仍发挥着重要的纠偏作用。
特级教师彭尚炯老师坦言深受钱老师导读法的影响,他组织编选了《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
入选本书的16个课例,文言文教学5个,古典诗歌教学1个,现代散文、小说教学6个,议论文教学2个,说明文教学2个,大致涉及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教学体式。
彭老师组织了阵容强大的编写组,按“经典回放”、“品读沙龙”、“研读感悟”的编写体例,既展示了经典课例的魅力,又呈现了编写组老师的观课感悟。
这本书的确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品读。
教学环节打破常规导读法的基本理念为“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三主”在操作层面上体现为“三式”: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
语文导读法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能力、习惯为目标,是在“教”与“不需要教”之间架设的桥梁。
在教学理念的观照下,钱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独具匠心,他的课与当时语文课普遍采用的“串讲法”迥然不同,而是着眼于教会学生自己读书。
他有一次介绍教学经验,发言题目为“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
他执教《死海不死》一课,课堂主体部分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什么知识可以不教”,师生讨论后明确列数字、确数与约数、生字新词可以不教。
第二环节: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明确了知识小品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
第三环节:学生三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用了什么手法?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与材料组织方面的特点。
第四环节:朗读最后一段,思考:按照作者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让学生讨论“什么知识可以不教”,这一设计大胆出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虽说“不教”,钱老师却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功莫大焉。
钱梦龙“导读法”论文
钱梦龙“导读法”论文摘要:语文导读法是立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能够通过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内在潜能,促使学生真正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
钱梦龙的这一教学理念,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也符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一、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语文导读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这一思想最为核心的阐释。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归根结底都是以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者为本。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因为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能够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
在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他认识到强烈的主体意识对学生自我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是时代的要求,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就是人想要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意识,就是人对处于在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中的自我价值、地位、潜能和未来发展进行全面了解的强烈愿望,[1](p111)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认知道自身的主体意识,只有自我才是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主体,只有通过自我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塑造自己的人生。
他把“学生为主体”作为三主的第一“主”,意在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立足点,这一点是对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理论的完美阐释,语文导读法正是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钱梦龙说“我的意识很明确,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考虑,有没有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课堂上处理事情有没有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觉得必须随时随地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主体”。
他认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
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核心思想理论。
它不仅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阐释,而且对我国语文课程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它将学生提高到一定的地位,处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这种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导,虽只是牵线指引,但却发挥了教师最大的价值,开启了学生的心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复读式。 综合阅读评价训练。以知识归类 为目的的复读,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 以发现规律为目的的复读。
1.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把获得知识的主动 权教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 程中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地位,使学 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2.以教师为主导。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的作用是“导”而不是“灌”或“牵”。 主导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⑴做整个教学 过程的组织者。⑵做学生求知过程的启发 者。⑶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⑷做知识的 传授者。主导就是因势利导,导的条件是 “势”,即学生的心里特点,学习实际, 思维走向等。
(三)、钱梦龙运用的四种基本课式 1、自读式。 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的阅读形 式。具体步骤: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 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2、教读式。 教会学生自读的阅读训练形式。 确定“教”的重点,讲究“问”的艺术, 提高“讲”的质量。 3、练习式。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促进学习的 迁移。以记诵为主的练习,以消化为主的 练习,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理解知识, 举一反三。
三、钱梦龙的语文导读艺术
(一)、革新传统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 主观能动性,有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 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保护学生的自 尊心。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要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 教学思路要有新鲜感,要会营造问题情境。 3.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具有自学能力的 人。
(二)革新传统的教学观。 1.培养自学习惯。制定训练规程。(认读感 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 述整理)培养习惯,形成能力。 2.提高训练力度。对于重点课文,要提高训 练力度。《孔乙己》 3.讲究训练的艺术。钱梦龙的导读课的主要 特点是指导学生的能力训练。主要体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⑴巧妙的“课头”设计。 ⑵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乐趣。⑶针对不 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训练要求。
3.以训练为主线。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 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训练的多角度、多 方面;二是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前独 立练(自读),教中重点练(教读),教 后反复练(作业和复读)。
(二)、“三主”语文教育思想的 特点 1.语文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道化。 2.语文教学的科学化。 3.语文教学的民主化。 4.语文教学的艺术化。
钱梦龙的语文导读艺术
一、钱梦龙简介: 钱梦龙,1931年2月生,江苏嘉定(今属上海 市人)。历任嘉定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是嘉定区 桃李园实验学校(原实验中学)前校长。特级教 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现任上海市民办桃 李园实验学校校长,兼任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 长;曾兼任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学科审 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特约编审。 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成绩显著。著有《语文导读 法探索》、《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师谈语 文教学》等。
二、钱梦龙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三主”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 钱梦龙的语文教学艺术被概括为“三主四式” 语文导读法。其中“三主”体现了他的语文教育 思想。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教 师指导下认识规律的过程。“实现认识的质的飞 跃,教师可以辅导,可以讲解,可以为学生认识 的飞跃创造种种条件。但学生认识过程的完成, 教师不必代劳,也无法代劳”。这一思想打破了 语文教学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代之以“教师指 导下学生训练。”一反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 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由演员转换为 “导演”或“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