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意识和注意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三章认知理论

心理学第三章认知理论

第三章认知理论本章内容细目第一节认知理论概述一、认知的含义(一)认知过程(二)认知风格(三)认知策略(四)元认知二、认知理论(一)发生认识论(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第二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一)意识(二)无意识(三)睡眠与与梦二、注意的含义(一)注意的概念(二)注意的功能(三)注意的种类(四)注意的品质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及理论(一)注意的生理机制(二)注意的认知理论第三节感觉和知觉一、感觉的含义(一)感觉的概念(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二、感觉的种类(一)视觉(二)听觉(三)其他感觉三、知觉的含义(一)知觉的概念(二)知觉的特征四、知觉的种类(一)空间知觉(二)时间知觉(三)运动知觉(四)错觉第四节记忆一、记忆的含义(一)记忆的概念(二)记忆的分类(三)记忆的品质二、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一)感觉记忆(二)短时记忆(三)长时记忆三、记忆的规律及策略(一)记忆的规律(二)记忆的策略第五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一)思维的概念(二)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三)思维的种类(四)思维的品质二、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念(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三、创造性思维(一)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四、表象与想象(一)表象(二)想象第六节言语一、言语的含义(一)言语的概念(二)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一)言语听觉中枢(二)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运动中枢三、言语的感知和理解(一)言语感知(二)言语理解从前有一位著名的心算家,在他的心算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被人难倒过。

这天,一位心理学家从远方慕名而来,他要考一考这位心算家,题目是:“一辆载着285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这时下去35人,又上来85人”,“在下一站上来101人,下去69人;再下一站下去17人,上来15人;再下一站下去40人,只上来8人;再下一站又下去99人,上来54人。

”他又加快速度说:“火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再下一站……再下一站……完了,先生。

心理学案例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1、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章注意与意识1.小李被通知听一个报告会。

一看题目,很失望,但他是一个很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所以,便集中精力认真听。

听着听着,竟越来越感兴趣,甚至入迷了。

试运用注意的有关知识,分析小李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

⑴此例说明了有意注意向有意后注意转化的过程。

⑵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有时刚刚听报告时,对报告不感兴趣,这时是一种有意注意,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保持在听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他对这个课题的内容发生兴趣或熟练后,不需要意志努力就可以保持注意了,这个现象也称为有意后注意。

2.一个人在高度注意某一事物时,常会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答。

此例说明了注意的集中与指向的关系。

当注意处于高度集中的状况时,注意的指向范围就会缩小。

3.一目十行。

答。

这是指注意的范围很广。

4.一心两用。

答。

这是指注意的分配。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1.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此话妥否?为什么?答。

⑴此话不一定正确。

⑵即使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在“眼见”时仍有可能产生错觉,使“眼见”难以为“实”。

2.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有时会觉得“光阴似箭”,有时却感到“度日如年”?答。

这是时间错觉,它受人的活动内容和情绪的影响。

3.为什么我们往往会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答。

这是形重错觉。

4.同样重的货物,油成黑色会使人感到沉重,油成白色则会使人觉得轻松?答。

这是联觉效应,也属错觉。

5.全国劳模、北京百货大楼的张秉贵,被人们称为“把准”他仅靠手就能掂量准物体的重量,这种情形应做何解释?答。

这是手的感受性特别高的表现,它是通过长期的实践锻炼获得的。

6.张奶奶为了方便,把眼睛推到额头上,过了一会儿要用眼睛的时,她又四处寻找,小外孙一看,笑奶奶真老了,戴着眼睛找眼睛。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答。

这是触压觉的适应现象。

7.小王刚学下厨,为了保险,他每炒一样菜都要尝几次,以确保咸淡生熟适度。

普心各章节总复习(选择题)

普心各章节总复习(选择题)

《普通心理学》总复习之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3、“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脑的(C )。

”A、反应活动B、干涉活动C、反映活动D、返回联系4、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C)。

A、神经元B、神经系统C、脑D、大脑皮层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 )。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社会原则D、主观性原则6、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 )。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验法7、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A、冯特B、华生C、费希纳D、弗洛伊德8、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 )。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9、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B )。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10、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 A)。

A、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11、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A )A、脑B、客观现实C、实践活动D、主观意识13、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有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B)A、反映形式B、感应性C、反应活动D、心理现象14、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蜜;猛兽根据气味和足迹追踪猎物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活动的机能是(C)A、生物反映形式B、物理反映形式C、心理反映形式D、化学反映形式15、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体现的是(D)A、感知活动B、思维活动C、想象活动D、意识活动16、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D)A、思维B、意志C、意识D、心理17、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03 意识和注意(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03  意识和注意(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单选题1. 注意的特性包括指向性和()A. 选择性B. 分配性C. 理解性D. 集中性2. 注意的特性包括()和集中性A. 选择性B. 指向性C. 理解性D. 稳定性3.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有意后注意D. 潜意识4.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有意后注意D. 潜意识5. 有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有意后注意D. 潜意识6.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多少是指注意的()A. 范围B. 稳定性C. 分配D. 转移7. 人得心理活动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性是指注意的()A. 范围B. 稳定性C. 分配D. 转移8.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A. 范围B. 稳定性C. 分配D. 转移9. 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征是指注意的()A. 范围B. 稳定性C. 分配D. 转移二名词解释1. 注意2. 有意注意3. 注意的起伏现象4. 注意分配三简答题1. 简述注意的功能2. 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3. 简述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4.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5.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根据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答案:一单选题1. D2.B3.A4.C5.B6.A7.B8. C9.D二名词解释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有意注意---是指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3. 注意的起伏现象—是指不能直接控制的感受性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4.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或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同时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上去的特征。

)三问答题1. 简述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选择功能: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种种刺激中有选择地指向那些有意义的、符合自身需要的,并且和当前活动有关的刺激。

《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预览版

《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预览版

后记527参考文献529附录《得道者无敌———心理学考研经验合集》001第六部分心理测量学423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425第二章心理测验及其应用444第七部分真题解析4672007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4692008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4822009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4932010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5032011年心理学统考真题解析517第十二章卡方检验401第十三章非参数检验407第十四章多元统计分析初步409003复习方法篇心理学导论复习方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方法实验心理学复习方法心理统计学复习方法心理测量学复习方法教你如何答大题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心理学导论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第三章意识和注意第四章感觉第五章知觉第六章记忆第七章思维第八章言语第九章情绪和情感第十章动机、需要和意志第十一章能力第十二章人格第十三章社会心理学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第一部分心理学导论093094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重难点理解院激情与应激的区别:看此种情绪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是有助于还是有碍于问题的解决。

应激中的意外,指的是完全没想过的,大多数是偏坏的意外,所以机体是想让你能够处理这种事件,这种生理的反应是好的,是帮助你成功的。

而激情中的重大事件,更多的时候是好的事情,所以才会出现意识狭隘,正所谓“冲昏了头”。

比如飞机出了故障,飞行员反应迅速,紧急跟地面联系,当然应激了,因为他怕挂了,身体动作迅速,反应敏捷这些东西都是会促进问题解决的。

再举个例子,晚上美眉一个人在路上走,突然跳出来一个打劫的,劫财又劫色那种,这个时候美眉的情绪就是应激,跟上面的飞行员一个道理,她的生理反应是为了做好反击或者逃跑的准备。

如果后来她看到有个英雄救美的哥哥,脑袋发热,犯了花痴,以至于那个哥哥龅牙秃顶她都没看见,无可救药爱上了他,那段时间就是激情吧。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 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 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新事物、突然巨响)。无意注意是任何动 物都有的初级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 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声音、颜色相对强 度);(2)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 动静特点等);(3)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奇的刺激容易吸引人 的注意,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习惯化刺激不易 吸引和维持注意)
根据刺激物的特点,在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刺激物的强度对注意的影响,教师改变说话声音的大小 和快慢,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手势以吸引学生的无 意注意,如果上课时学生的注意涣散,不注意听课,教师可以暂 停讲课,这种暂停讲课的行为比责备学生更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 注意。根据刺激物的新异性对注意的影响,教师讲述教材是每次 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变更讲述的方式,同时,讲述新内容又 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这 样,不仅可以从外部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可以长时间的维持注 意。 2.人本身的状态 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也取决于人本 身的状态。同样一些刺激物,由于感知他们的人本身状态不同, 可能引起有的人注意,而引不起其他人的注意。属于人本身的状 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和兴趣: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机体的、物质的、)
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 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最早进行注意范围实验的是汉密尔顿 (Hamilton,1859)。注意广度的另一种形式是感知在时间上分 布刺激物的广度。一般来说,刺激物的数量越多,呈现速度越快, 判断的错误就越多,而且越趋向于低估。 注意的范围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知觉对象的特点 在知觉任务相同时,由于知觉对象的特点不同,注意的范围 也会有很大变化。即,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的越有规律,越能 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选择题)二、注意概述(选择题、简答题)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选择题)四、注意的品质(选择题、简答题)五、注意的认知理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1)意识是一种觉知: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2、意识的种类(1)非意识过程有一类活动在非意识的范围内,很少进入意识。

例:血压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监控,觉察着我们生理的变化并做出反应,而我们本身并不觉知。

但某些时候,一些通常是非意识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例:通过练习来有意识地控制个体呼吸的模式。

(2)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当个体无法用意识来解释其某些行为时,个体才会意识到无意识信息的存在。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①无意识行为:不受意识控制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

例:骑自行车时,一个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问题,或与他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维持车的平衡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动作,如挠鼻子等。

②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在双耳分听实验中,被试所听的材料包含了一些歧义词,其含义并不确定,如bank 可以指河岸,也可以指银行,当bank出现在追随耳(要求听内容的)时,非追随耳(尽量避免听内容的)呈现可以帮助确定歧义词的单词,如money或river,随后要求被试解释所听到句子的含义,尽管被试根本不记得呈现在非追随耳的单词是什么,却明显倾向于将歧义词解释为与该单词有联系的词义。

③盲视:由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觉察。

尽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信息加工,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正确感受刺激的位置等信息,但都声称自己的这种判断是一种猜测,而没有意识到对刺激的某种加工。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形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5.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于内部和外部刺激的知觉。

6.无意识是指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7.前意识,也称之为"潜伏的无意识",它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水平。

8.所谓意识水平是指在某一时刻人对刺激能够觉知的程度。

9.白日梦是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

10.人的生物节律中大约1/3是行为静止的阶段,称为睡眠。

11.注意的范围也叫做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多少的特性。

1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的久暂特性。

1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

14.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15.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16.所谓分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或者完全离开当前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状态。

二、填空题1.指向性集中性2.强度紧张度3.指向的范围4.心理过程5.选择功能维持功能监督和调节6.选择功能7.时间上8.适应性的动作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多余动作的产生9.觉知性10.外部事物内部刺激自身状态11.无意识水平前意识水平意识水平12.无意识13.意识状态做梦自发的14.脑电活动15.五非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做梦16.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7.无意注意18.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19.相对强度20.绝对新异性相对新异性绝对新异刺激相对新异刺激21.目的性意志成分22.无意注意有意注意23.哈密尔顿24.一个对象同一活动分散25.无关刺激的干扰单调刺激自身的状态三、单项选择题1.④2.②3.①4.④5.②四、判断题1.—2.+ 3.+ 4.—5.+ 6.—7.—8.—9.+ 10.—五、辨析题1.(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第三章注意

第三章注意
第三章 注意
请大家看下面的图,看完后请 回答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 的总和是多少?
9
5
3
7
问题:图上写着什么数字? 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5,3,7 总和:24
另外的几个小问题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5
3
7
9
为什么在众多的人群中 我们能一下子看到熟悉 的脸?
例如,儿童在看电视时其注意完全被电视 画面与故事情节吸引,预先根本就没有学习的 目的,也不用强迫自己去集中精力,这便是一 种无意注意。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 个小脸?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客观刺激物本身如果具有较
强的某种物理特性,那必将是造成人们去无意注 意的重要原因。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 注意稳定性。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如果注意的对象内容 丰富,复杂多变,注意就容易稳定。反之, 如果内容贫乏单调和静止的对象,那么就 难于维持稳定的注意。
2、活动多样化。在复杂而持续时间长的 活动中,必须适当安排变化活动的内容和 方式,才能维持稳定的注意。
为什么在琳琅满目的书 籍中我们最先发现喜欢 的图书?
我们的大脑能够在众多 的事物中进行选择,对 事物分配不同的注意。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 三、注意的功能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 1、指向性: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瞬间,选择了某个对象, 而忽略了另外一些对象。(方向)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
幼儿初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幼儿中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
幼儿晚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梯形、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认识菱形、平行四边形、 椭圆
3.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3.1大小知觉的发展特点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2岁半至3岁孩子,已能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者小皮球 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 3.2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 2岁半—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借助触摸才能确定 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立体实物的大小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知识经验 、受语言指导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 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 、形状恒常、亮度(明度)恒常、颜色恒常。
(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 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变化。
感觉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
看到晴朗夜空下30英尺外的一支烛光
听觉
安静环境下听到20英尺以外表的滴答声
味觉 嗅觉 触觉
可尝出两加仑水中加入1茶匙糖的甜味 闻到散布于3居室一滴香水的气味 感觉从1厘米高处落到脸颊上蜜蜂的翅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
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肤觉
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以 及深度知觉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依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进行的。人对物体形状
的知觉具有相当稳定的恒常性。只要你以前对某种物体比较熟 悉,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知觉它,都不容易出现差错。

心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心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心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主要心理学派:1.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XXX;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XXX主要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将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人的行为的一切工具;③强调心理学研究要采用客观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2.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XXX主要观点:①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能够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叫做前意识。

②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3.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代表人物:XXX、XXX主要观点:①着重研究人的价值与人的发展②关心人的本性、潜能、尊严与价值③人的本质是好的④人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4.熟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XXX,XXX等主要观点:①把人看作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②从信息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③强调计算机模拟心理过程。

【第三章注意与意识状态】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二、注意的基本特征:①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②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特定对象上,对其进行深入加工三、注意的种类:(一)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含义: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情所发生的注意。

如上课时,教室门被推开,一个穿红衣服的人突然站在门口,大家都不由自主的转头去看那个人。

(不随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表现,人和动物都具有不随意注意。

)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和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比较等都市影响不随意注意。

2.个体自身的状态。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三章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三章第三章意识和注意简答题1.试说明注意的概念及功能。

注意(attention)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不同于意识。

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同时,注意的对象又是在变化的,而且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这种变化。

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一系列的功能。

(1)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刺激。

既注意将有关信息线索区分出来,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许多心理学家把注意看作认识选择性的高度表现。

(2)保持功能外界大量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经过注意才能得到保持,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很快消失。

因此,需要将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之中,一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时转移。

工作和学习中的错误和事故一般都在注意分散或注意没有及时转移的情况下发生的。

2.试述关于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双加工理论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1977)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

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

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

我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

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和织毛衣),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一、单选题1.(?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C.表象? D.想象?2.当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起伏?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3.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持续性注意?4.人们可以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的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器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5.研究者通常用?( ?)来研究分配性注意。

?A.双耳分听实验? B.警戒作业?C.双作业操作实验? D.速度实验?6.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更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朝向反射?7.梦通常出现在?( ?)。

?A.以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的浅睡阶段?B.出现?"睡眠锭"波的阶段?C.深度睡眠阶段?D.快速动眼睡眠阶段?8.下面对催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 B.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个体都可以进人催眠状态?C.催眠状态与睡眠状态是不同的? D.催眠已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等行业?9.在嘻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及,仍然能被我们接收到,( ?)?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器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10.引起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是?( ?)。

?A.注意不集中? B.意志努力的结果?C.刺激的意义性? D.注意的动摇?11.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 )有关。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C.背景的绝对强度 D.对象的绝对强度12.一个熟练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基础心理学第3章 意识和注意

基础心理学第3章 意识和注意
➢ 这天,一位年轻的心理学家从远方慕名而来,他要亲自考一考这 位著名的心算家。许多人知道了都前来观看。
➢ 这位心理学家开始出题: “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 这时下来87人,又上去65人;在下一站下去49人,上来112人;在 下一站下去37人,上来96人;在再下一站下去74人,上来69人; 在下一站下去17人,上来23人;在再下一站下去55人,仅仅上来7 人;在再下一站下去43人,又上来79人。”
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2、人本身的状态 ① 需要与兴趣 饥饿者对食物的注意 ② 情绪情感状态 女孩对漂亮衣服的关注 ③ 人的知识经验 不同的人对报纸上不同信息的关注
(二)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如阅读时,自觉将注意力指向文章的内容。当 遇到困难时,人们通过意志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 所要集中和指向的内容上。 随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只有 人才具有随意注意。
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 第二节 意识状态 第三节 注意 第四节 注意品质
第一节 意识
一.意识概述 二.意识的特征 三.自我意识
一、意识概述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是指在给定的任何时 间里,个体所能觉察到的以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想象 等心理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是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 变化的觉知。
第四节 注意品质
一、注意广度 二、注意稳定性 三、注意分配 四、注意转移
7±2
(1) 注意的广度
在一瞬间内,人能清楚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 如,一目十行。
心理学家耶文斯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黑布上放 置了一个白盘子,然后在上面撒黑豆,让被试迅速判断 内黑豆的数量。
实验表明,当黑豆数量在3粒以内时,正确判断率为 100%;当盘子内有5粒黑豆时,开始发生估计上的错误; 当不超过8-9粒时,估计还比较准确,错误次数在50%以 下;但超过8-9粒时,错误明显上升,大于50%。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三)-1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三)-1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三)-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6,分数:32.00)1.意识(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注意(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3.不随意注意(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随意注意(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随意后注意(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6.生物节律(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生物节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心理学复习第一章绪论1.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艾宾浩斯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D.詹姆斯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D.个性心理4. 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正式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5.心理是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对的主观能动地反映。

6.名词解释: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手碰到火就缩回()。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兴奋过程 D、抑制过程2.司机看到“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涉及()。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兴奋过程 D.抑制过程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望梅止渴B、乐极生悲C、见风流泪 D、谈虎色变4.神经细胞又称为(),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胶质细胞B、神经元C、中枢 D、突触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和;高级神经活动的两大基本规律为神经过程的和。

名词解释:神经元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要点:(1)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大脑皮层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过程;(2)基本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第三章意识与注意1.听手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心理现象是()。

A.注意起伏B.注意分散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2.以下关于睡眠或梦的说法错误的是?()A.睡眠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B. 睡眠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C.梦多出现在深度睡眠阶段D.梦是一种无意想象3.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的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4.注意的品质包括、、和。

普心第讲 意识和注意

普心第讲 意识和注意

普心第讲:意识和注意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意识和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两个心理功能。

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意识和注意力的定义、特点、影响和提升方法。

意识意识是指人类对自己、周围环境、内外部事件、自我能力和行动的感知、认知和理解。

它是人类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所必需的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的特点是具有综合性、连续性、选择性和主观性。

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眼动等方式来测量和评估。

意识的影响很大,包括了我们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意识的发展与早期经历、教育、文化、社会经验以及遗传等都有关系。

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人们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心理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它是指我们有意识地选择和集中关注某物或某些物,以快速、准确、全面地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注意力的特点是可转移性、容量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测量工具来获取数据。

注意力不仅在日常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更加需要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意识和注意力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意识和注意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这些生活习惯对于大脑的正常运作和发育都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需要通过反思和自省来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可以尝试写日记、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来帮助提高自我认知。

练习冥想和放松技巧冥想和放松技巧是提高意识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这些技巧可以减少焦虑、增强自我意识和专注力。

建议每天练习15分钟以上的冥想或深度放松练习。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改变思维方式可以提高人们的意识和注意力。

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了解新事物,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容量。

例如可以玩一些益智游戏、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以及交流和学习新的技巧。

意识和注意力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人需要做梦。倘若不允许人们做梦,经过连续几夜
剥夺做梦的睡眠,似乎就会增加人们做梦的压力。 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剥夺引起了任何有害变化。
4.霍布斯和麦卡利(Hobson & McCarley) (生理学): 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 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体验)。
非意识水平
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
脑电活动
内分泌和肝功能的变化 血压调节
前意识水平
在当前瞬间未被意识到,但却很容易被意识
到的经验所处的意识水平
大多数记忆资料所处水平 假设和推理
三、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一)概念
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
第三章 意识
黄希庭:人的心理系统
1.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2.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来看: 个性,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和自我
3.从心理现象能否被当事人意识到(也即觉知 到)的角度看:
意识和无意识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很舒服地上床,开始放松:EEG慢下来到8-12cps 睡着,进入睡眠周期,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EEG模式: ①EEG:3-7cps ②EEG是睡眠锭(睡眠纺锤波):12-16cps ③深度放松睡眠阶段,EEG1-2cps ④脑的电活动增加,和1、2阶段类似 ⑤REM阶段
2013年6月9日星期日
意识
非意识
(nonconscious)
前意识
(preconscious)
无意识或潜意识
(unconscious)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1.定义
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
2.结构
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心理
系统。 从意识活动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知的、 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
消失。
人的一生中会发生睡眠模式的戏剧性变化
出生:16小时,REM8小时 年轻人:7-8小时,REM20%的时间
50岁:6小时,REM20分钟
REM睡眠的量随年龄增长快速减少。
3.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 正和恢复。(减少睡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不
良影响?) 睡眠中的某个成分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 重要影响。 生态学理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 量,以及在一天中不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 受到伤害。
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
神经电冲动的解释(体验)。
福克斯(Foulkes)(认知观点)
梦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心理学信息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梦是愿望的满足
梦是人们在无意识中表达的那些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实
现的愿望。 梦中的符号和隐喻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 盒子、容器、箱柜、食橱和烤炉,以及有洞的客体, 船舶和所有这类容器都代表子宫。梦中的房子通常是 女性;如果是以各种方式进入它们所代表的东西,恐 怕很难怀疑这钟解释……一个正穿过房间中家具的梦 是一个妓院或后宫的梦……很可能所有出现在梦中的 复杂机器和设备都代表男性生殖器(作为标准男 性)……(Freud,1900/1965,pp.389-391)
被唤醒次数 是否在做梦 感觉在做梦
在REM期间 在NREM期间
27 23
20 √ 19 ×
7 4
3.戴蒙特(Dement): 人需要做梦
实验假设 “如果梦被完全地或部分地剥夺了,人是否还能继续
正常地活动?梦在心理学意义上是必须的,还是在生 理学意义上是必须的,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实验过程:
2.催眠不等于睡眠
虽然催眠一词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睡眠之神 许普诺斯的名字,但除了在一些情况下人们 在催眠中会出现深度放松的睡眠状态,而事 实上催眠和睡眠并不是一回事。催眠大致包 括轻度、中度、深度三种状态,除非你是进 入了深度催眠状态,否则你的意识仍然是清 醒的。

催眠是利用一连串语言或非语 言的刺激,将一个人的从平常的意 识状态,转换到一个可被高度暗示 的意识状态,这个过程就是催眠。
Consciousness is... Awareness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Here I am looking at lemons and limes on a blue plate.”
你既意识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也意
识到你正在做这个事实。 所有这些意识活动都是通过言语加 工、言语表达而实现的,当我们的 心理活动在言语水平上被加工时, 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活动。
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NREM)
在睡眠期间以周期性的间隔出现
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 )
睡眠者不表现REM的时段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
反映正常睡眠阶段的EEG模式 睡眠阶段(一)
睡眠阶段(二)
小结: 睡眠阶段
准备上床:EEG每秒14次(cps)
2.不同角度的理解:
是一种觉知。
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是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
现时正被人觉知(aware)到的心理现象。
对心理现象的一种觉知。
对自我的觉知。
Two Meanings of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is... Subjective experience
一、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
(一)定义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反映具有不同形式,意识是心理反映的 最高形式,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二)对定义的分析
1.是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迷
从心理状态看:清醒、警觉、注意集中
从心理内容看:语言报告的内容
从行为水平上: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 从哲学层面上: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
你可以在梦中体验那些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的 事情。这些梦会让人对那些未曾预料的新情况 有所准备;这就好比在认知上的预先安排,即 “如果……,我会怎么样”。
梦可能能增加人对自我的认识的机会,因为梦 经常是关于自己的。
二、催眠(hypnosis)
(一)什么叫催眠
1. 催眠的一个广义界定: 催眠,即利用人的可受暗示性,使其在 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 变化,进入另一种觉知(意识)状态。
周期性地活动
毫无意义的神经冲动 人的大脑力图综合这些冲动,并赋予其以一定
的意义。 表象、想法,甚至是故意情节
5.福克斯(Foulkes)(认知观点): 梦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心理学信息
梦的功能是将个体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 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的,可意识到的知识。 这种整合可将新、旧记忆联系起来。
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不同于非意识之处:会对我们的知觉、记 忆、动机、情绪发生影响。
(二)精神分析学派观点(“地形观”)
Freud
意识
意识
压抑
前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压抑、检察官
愿望、恐惧 记忆、情绪
2013年6月9日星期日
无意识
18
意识:最表层部分,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 察到的主观经验构成。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
剥夺被试REM睡眠或有梦的睡眠,在以后几个夜晚,
每当电极传导的信息表明被试开始做梦时,实验者就 要唤醒被试,要求他们在床上坐起来并证明他已经完 全清醒,几分钟后才允许他们再次入睡。
实验结果:
REM反弹效应
A. 做梦数量有所增加。7-22次;13-30次
B. 做梦时间明显增加。112分钟,26.6%;127分钟,29%
(二)催眠的价值和运用
1.减轻疼痛 2.心理治疗
(1)定义: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病人的意 识范围变得极端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 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 治疗方法。 (2)程序 在催眠深化阶段加入第④步——治疗:
(三)标准化的催眠步骤
①询问解疑
②诱导:
一般而言,常用的诱导技巧有渐进放松法、 眼睛凝视法、深呼吸法、想象引导法、数数 法等。
刺激
意识和注意
进入睡眠,或开始做梦
感知状况
行为
意识 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惊奇、警觉、愤怒等)
状态 做白日梦,胡思乱想
清醒梦境(lucid dreaming) 催眠(hypnosis) 冥想(meditation) 幻觉(hallucinations) 宗教狂热 药物成瘾
清醒时的意识通常包括那个时刻的知觉、
如何知道无意识的存在?
人在催眠状态下,回忆起早已“遗忘”的经验。 梦是无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错误,如口误、笔误、遗忘 等。 灵感、直觉等创造性的活动
心身疾病
根据无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对 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能立即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 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
作用:压抑创伤经验、不良情感,以及社会道德所
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使之处于无 意识中。
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 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主要成分:原始冲动、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
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个人遗忘的童年经历和创伤性 经验。
27
快速眼动睡眠:前四个睡眠阶段之后进入 的一个阶段。此时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 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 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 相似。眼球移动,伴随梦境。 自主活动增加(血压、脉搏、呼吸);有 梦伴随;但身体不动(肌肉放松)。 第一次持续5-10分钟,相隔90分钟后, 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长于第一次。 周期性循环中,三、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