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的概念
应激
No.5
三、应激意义(Significance of stress)
主要意义:抗损伤。 如果应激有利于机体在紧急状态下的战斗或逃避(Fight or flight),称为良性应激(Eustress)。
如果应激原过于强烈,可以引起病理变化,甚至死亡。 称为劣性应激(Distress)。
No.6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第十章 应激
(Stress)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一、应激的概念(Concept
of stress)
又名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是指机
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
特异性全身反应.
No.3
烧伤 手术 感染 缺氧 强光 噪音
一定强度
特 异 性 反 应
组织坏死
化脓 酸中毒
称为AP。 少数蛋白在急性期反应时减少,如白蛋白、前白蛋 白、运铁蛋白等,称为负急性期反应蛋白。
No.20
AP生物学功能
抑制蛋白酶,避免组织的过度损伤:1抗胰蛋白
酶、1抗糜蛋白酶。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C反应蛋白(CRP)
抑制自由基产生:血浆铜蓝蛋白、 其它作用: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 不利影响:
No.30
(一)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
去甲肾上 腺素↑
HPA兴奋
适度
紧张,专注程度升高
过度
适度
焦虑、害怕、愤怒 维持良好的认知 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情绪 抑郁、厌食、自杀倾向
过度或 不足
(二)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外周吞噬细胞,补体, 急性应激 C反应蛋白 过强过久或 GC和儿茶酚胺抑制免疫功能, 慢性应激 诱发自身免疫病
[名词解释] 应激
[名词解释] 应激摘要:1.应激的定义与概念2.应激的分类与影响3.应激反应及其对人体的作用4.如何应对应激5.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正文:【应激的定义与概念】应激,即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是指生物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冲突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生理机制,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帮助生物适应环境的改变,提高生存和繁衍能力。
【应激的分类与影响】应激可分为两类:外部应激和内部应激。
外部应激主要来源于生活和工作环境,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环境污染等;内部应激则源于个体内部的心理冲突,如焦虑、恐惧、自卑等。
应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适度的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长期的、过度的应激可能导致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
【应激反应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应激反应通常包括三个阶段:警觉阶段、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
在警觉阶段,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促使人体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以提高心率、血压和血糖等生理指标,应对危机。
在抵抗阶段,人体维持高度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以应对应激源。
在疲惫阶段,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人体的能量逐渐耗尽,生理和心理功能逐渐下降。
【如何应对应激】应对应激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1.提高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应激源和应对方式;2.学会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3.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寻求帮助;4.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5.学习并运用心理调适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认知行为疗法等。
【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适度的应激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然而,长期的、过度的应激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进而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
应激
Stress
四、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 GAS) 若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反应可表现为连续 的动态过称,称为GAS。
即刻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 血浆中CA升高,伴有糖皮质激素(GC)↑,使机体处于防御保 护最佳动员状态。
1.警觉期
24
Stress
(3)抗感染和抗损伤作用
C-反应蛋白能抑制血小板磷脂酶活性,使炎症介 质释放↓—→ 减轻炎症反应强度; 补体成分可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 铜兰蛋白能活化SOD,清除氧自由基 —→减轻组织损伤。 C-反应蛋白(CRP)的血浆水平与炎症反应强度 平行,可测定CRP血浆含量反应炎症疾病的活动性。
20
(二)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 机体对感染和损伤的反应包括 急性期反应( acute phase response, APR): 感染、 烧伤、创伤、大手术等应激原迅速诱发机体产生的 急性期反应 迟缓期反应 以防御为主的非特异反应 血浆一组蛋白质迅速变化 (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解 免疫球蛋白大量生成
10
Stress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
(hypothalamus pituitary adrenalcortex system, HPA)
边缘系统信号 下丘脑室旁核 释放CRH 垂体 释放ACTH
躯 体 信 号
肾上腺皮质 释放 GC
11
Stress
1. 反应特点 ①是应激反应中提高机体非特异抗损伤的最重要反应;
29
Stress
五、消化系统变化
1. 不同的应激原引起的消化系统反应不同,与 应激原及机体反应性差异有关
应激的概念
应激时最重要的一个反应是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应激时GC增加对机体有广泛的保护作用:
1)GC升高是应激时血糖增加的重要机制,它促进蛋
白质的糖异生,并对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脂肪动员起
容许作用。 2)GC对许多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激
活具有抑制作用,并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这些因子和溶酶
储备能力的消耗,对其它应激原的抵抗力下降。
3、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持续强烈的有害刺
激将消耗机体的抵抗能力,警觉反应期的症状可再次出现。
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
合力明显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
陆续显现,与应激相关的疾病、器官功能的衰退甚至休克、
第七章 应 激
第一节 概述
※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
刺激时所出生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这种对各种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stress response)应激和应激反应是同义语。不管 刺激因素的性质如何,应激反应都大体相似,这种与刺激 因素性质无直接关系的非特异性反应,是应激的一个重要
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将其称之为GAS。 并将其分为三期。由加拿大生理学家 selye首先提出的。
1、警觉期(alarm stage):此期在应激作用后迅速出现, 为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
警觉反应使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或
但是,过度强烈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也引起明 显的能量消耗和组织分解,甚至导致血管痉挛,某些部位组织
临床心理学-应激
四、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应激的定义
起 点 影响因素 终 点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生 活 事 件
社会支持
个性特点
应激反应 (情绪、行 为、生理)
健康、疾病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 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应激源
中间影响因素
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
生 活 事 件
三、应激对健康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1、适度的应激有积极作用,心理应激状态的主要表现 提高人的注意 记忆力 增强思维灵活性 行为敏捷 有利于调动潜能 增强应付能力心理应激可以增强人的适应能力,是个体 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维持人正常机体机能和心理 机能的必要条件,对个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有 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运动员起跑时,精力集中,能 量重新分配,以适应比赛的环境。
2、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的心理应 激有消极作用,是心理痛苦和心身疾病的 根源,而且会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 从而影响个体社会功能的发挥。如心理问 题,神经症,精神病,高血压,消化性溃 疡等等。
第五节
应对方式
一、应对的概念 应对(coping)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 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 知和行为措施。 二、应对的种类 应对概念的涵义很广,也就是说应对的方 式可以是多维度的,多种多样的:
2)、退化与依赖 退化(regression)是当人 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 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依 赖(dependence)即事事处处依靠别人关心照顾而不 是自己去努力完成本应自己去做的事情。 3)、敌对与攻击 敌对(hostility)是内心有 攻击的欲望但表现出来的是不友好、谩骂、憎恨或羞 辱别人;攻击(attack)是在应激刺激下个体以攻击 方式做出反应,攻击对象可以是人或物,可以针对别 人也可以针对自己。
第十二章 应激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代 谢 变 化 特点: 能量代谢及物质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减弱重度应激或持 续时间过久 出现体重减轻、贫血、衰弱、全身抵抗力降低 等. ●能量代谢率升高 ●应激性高血糖或应激性糖尿 ●血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增加 ●尿氮排出增加和负氮平衡
2.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变化 ◎ 蓝斑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激活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适度兴奋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情绪和认知学 习能力 兴奋过度或不足均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障碍
(3).基本结构 ◎ N端有一个具有ATP酶活性的高度保守的序列 ◎ C端有一个相对可变的基质识别序列 (4).功能——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质,主要在细胞内起作用 ◎上述结构特点 可与尚未折叠或因有害因素破坏了折叠结构的肽链结合 ◎依靠N端的ATP酶活性及利用ATP 促进这些肽链正确折叠、移位、修复或降解 与细胞结构的维持、更新、修复和免疫等有关 (被形象地称为“分子伴娘”) ▲结构性HSP70是重要的“分子伴娘” ▲诱生性HSP70的主要功能 加速应激时受损蛋白质的修复 对损伤严重或不能修复的蛋白质予以降解或移除 (在蛋白质水平上起到保护和防御作用)
●消化系统 应激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和神经性呕吐等 ●心血管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 ●内分泌系统 糖尿病、甲亢、发育迟缓和月经紊乱等 ●免疫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支气管哮喘等
3.免 疫 系 统 功 能 变 化 应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性应激时免疫反应增强 ●持续强烈的应激可抑制免疫功能 ●免疫反应使神经-内分泌系统感知非识 别性刺激
4.心 血 管 系 统 功 能 变 化 主要由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介导 ●基本变化——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总外周血管阻力变化——视应激原不同而异 ◎ 在与运动、战斗有关的应激状态下 交感神经引起骨骼肌血管扩张 抵消交感兴奋所致其他部位血管收缩所致外周阻力上升 使总外周阻力降低 ◎ 在失血、心源性休克或某些精神应激的状态下 儿茶酚胺使总外周阻力增高 ●在冠状动脉已有病变或心肌已有损害的基础上 ◎ 精神应激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 ◎ 强烈精神应激可因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 使心室纤颤的阈值降低而诱发室颤等心律失常(可猝 死)
第九章 应激(病理生理学)
(三)血液系统
急性应激:pt↑、WBC↑、凝血因子↑ 慢性应激:贫血
(四)免疫系统
1. 急性应激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常 有增加
2. 持续强烈的应激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 抑制
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五)中枢神经系统(CNS)
CNS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 蓝斑区NE神经元激活,NE水平升高, 但过度时产生焦虑、害怕等情绪; HPA轴适度兴奋有助于学习和良好情绪; 但过度或不足引起抑郁、厌食甚至自杀.
应激
( Stress )
第一节 概 述
一、应激(stress)的概念
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原作用时 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也 称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二、应激原(stressor)
(一)概念
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被称
为应激原。
一定强度、个体差异
(二)种类
第二节 应激的机制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细胞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NE轴) 1. 结构基础 脑桥蓝斑(中枢位点): CNS对应激最敏感的部位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脑桥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上的 α-肾上腺素能受体
CRH释放增多
启动HPA轴
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1)虽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但GC受体数量和亲和力均下降 (2)出现应激相关疾病的表现
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出现 多数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期的变化, 只有少数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
GAS是对应激反应的经典描述,体现了 应激反应的全身性及非特异性;
心理应激详解
二、应激的意义
(二)消极意义
1、强烈而突然的应激造成有机体唤醒不足,使 心身功能和社会活动迅速出现障碍或崩溃。 2、持久的慢性应激使人长期紧张,个体的心理 和生理抵抗力均会耗竭,导致疾病。 3、多次未转向良好适应的应激,破坏适应力, 造成原来的社会心理活动和心理适应能力下降, 甚至遇到新的轻微的应激时出现退缩反应和过度 反应,或对强烈的刺激出现“无反应”。
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如生理学、社会学等。
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 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 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
关于应激,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拥挤、迁 居等)。
2.应激是一种反应(是个体对刺激或应激情境所作的应答反应) 3.应激是刺激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输入、中介、反应、 应对) 4.应激是机体对内在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
刺激与反应
一台电热器向被试体表持续吹拂一股热风,局部立 即有微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出汗的反应。
①在寒冬作试验:符合机体需要,可引起愉快情绪的心理反应; ②在酷暑作试验:不符合机体需要,可引起厌恶的情绪反应; ③实验时告诉被试热风中有强烈杀伤作用的X射线,可引起强烈
的惊恐情绪反应。
应激的意义
(一)积极意义
例:武松打虎
警觉期
抵抗期
衰竭期
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出现
多数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期的变化, 只有少数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分为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
四、人格特征
影响应激过程的两种机制
1.暴露差异假设(differential exposure hypothesis) 即人格因素 影响个体暴露于应激源的程度,从而导致应激反应不同。
素。 3.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 :冠心病发病率与社会结构、社
会分工、经济条件、社会稳定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二)原发性高血压病 1.情绪因素:经常处于压抑或敌意的人血液中的去甲肾
上腺素水平比正常人高出30%以上。 2.环境与文化因素:来源于相同遗传背景,但生活在不
同的文化环境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也不相同。 3.人格特征: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人格特征表
第二节 应激源
目录
一、应激源的概念 二、应激源的分类
一、应激源的概念
1.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 2.在动物实验中,常见的应激源包括电击、水浸、捆绑、拥
挤、恐吓等。 3.在人类,应激源就是各种生活事件,包括来自生物的、心
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事件。
二、应激源的分类
(一)根据应激源的来源分类 (二)根据应激源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属性分类 (三)根据应激源的可控制性分类
zarus和Folkman:问题为中心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情绪为中心的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4.应对对健康的影响角度:积极应对;消极应对。
三、社会支持
(一)概念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
一、应激的概念
第十一章_应激、焦虑、唤醒与运动表现
王斌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本章内容
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
1
2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3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 一、应激的概念
二、唤醒的概念
三、焦虑的概念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
• 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人 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 理和生理变化的过程称之为应激,又称为紧张。
• 是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与其所认为的自我能力 间出现不平衡时产生的一种身心反应。
• 应激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一、唤醒的概念 唤醒(arousal)
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
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
一、唤醒的概念
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它为注 意的保持与集中以及意识状态提供能 量。 每个人的唤醒水平总在从深睡到 高度兴奋这条连续线上变化。
(四)多维焦虑理论
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 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
认知状 态焦虑
在竞赛时或竞赛 前后即刻存在的主 观上所认知到对某 种危险或威胁情境 的担忧。它是由对 自己能力的消极评 价或对比赛结果( 成绩)的消极期望 引起的焦虑。
躯体状 态焦虑
自尊
• 自尊也与对威胁的知觉和产生相对应的状态焦虑变 化有关。与自尊水平相对较高的运动员相比,低自 尊的运动员往往有着更低的自信、较少的经验和更 高的状态焦虑。 • 通过有效的途径改善运动员的自信,对于降低运动 员的的状态焦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注重 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时,会比只注重个 别因素更能预测赛前状态焦虑。
第八章 应激
作用
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保证心脑血供增加。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血管扩张,可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不利: 冠脉痉挛,心肌缺血,心室纤颤,猝死。 血小板聚集,血粘度增高,血栓形成。
30
3、消化系统
食欲低下,厌食;——与CRH分泌有关
肥胖;
——与内啡肽与单胺物质分泌有关
胃粘膜损伤,溃疡,应激性溃疡;——血管痉挛
•主要生物学功能
是急性反应时相的特征性改变之一,是机体启动迅速的防御机制。
❖1、抑制蛋白酶活化,减轻蛋白酶对组织的损伤。
❖ 2、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如C反应蛋白(CRP) ❖ 3、抑制自由基产生,铜蓝蛋白促进亚铁离子氧化,减少羟自由
基生成。 ❖4、其他作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能促进细胞修复;纤维连结蛋
此时应激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非特异性的应 激反应可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体变化、损害甚至疾病
与应激的定义对比,思考二者关系
18
应激原 应激反应
持续作用
全身适应综合症 (GAS)
撤除应激原 机体趋于平静、自稳态
19
分期: 分三期 警觉期
抵抗期
衰竭期
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yndrome,GAS)
明显内环境紊乱 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死亡
抵抗力耗竭
20
二、急性期反应 (acute phase response,APR)
由于感染、烧伤、组织损伤等应激原诱发机体产生的 快速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
如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解代谢增强,负氮平衡, 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等。
血浆中浓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 白( acute phase protein, APP),属分泌型蛋白质。
第二章 应激与健康
以及海马中的神经元受损。 SAM轴(交感神经-肾上腺-延髓轴)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持续分泌会导致
:血凝块形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不规则 心跳、脂肪堆积、斑块形成和免疫抑制。
边缘系统对心理应激源进行解读
下丘脑
甲状腺
垂体 ATCH
A、应激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在一些应激事件中 (火车事故、地震等)人们会表现出合作行为, 而在其他应激状态中,人们会变得很少交往,甚 至是对他人的敌意和淡漠;
B、当应激引发了愤怒时,应激会增加攻击行为; Kempe等发现,父母的应激与儿童受虐之间有一 定关系。
C、应激与帮助行为;Cohen的超市帮助试验
应对的目的
减缓压力环境状况并增大康复的机会 适应和忍受消极事件 保持一个积极的自我意象 保持情绪平静 维持与他人满意的关系
应对方式
应对阶段 1、初级评估:是否有威胁? 2、次级评估:评估自身处理压力的策略 3、应对
Schafer的应对模式:
1、改变压力源:
包括:寻找需要改变的明确的情境;改变生 理的压力源;有间隔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好
社会支持:增加社会支持可能预测死亡率 的降低(1979),预测妇女的较低生育 并发症(1992),预测妇女的免疫功能 (1987)。
控制:
1、对疾病有高控制感的人更易养成健康的生 活习惯、更易在得病后改变自己的行为
2、当压力源被认为不可控制时,皮质醇的释 放会增加(1985)
3、高控制可能导致个人的责任感,从而引发 自责和习得性无助。这些情绪可能导致不 健康行为。
、特殊应对策略( Kleinke,1998)
A、积极应对:我已采取行动 B、计划:我努力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 C、积极定义:我在发生的事情中寻找意义 D、分散注意力:我用其它活动让自己不去
9应激
第六节
病理性应激的防治
1、排除应激原 2、糖皮质激素(尤其适用于应激反应低下的 患者,Addison病) 3、补充营养(能量合剂、氨基酸、白蛋白) 4、综合治疗 抗抑郁、抗焦虑等。 良好的医德医风。 针灸、理疗等
(3)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 的反应性; (4)强大的抗炎、抗过敏和稳定 细胞膜作用。
不利影响:
(1)抑制人体免疫功能,容易并发感染; (2)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黄体生成素 的分泌; (3)减少TRH及TSH的分泌,抑制甲状腺功能; (4)CRH抑制生长素分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伤口愈合不良; (5)CRH引起抑郁症、异食癖及自杀倾向;
1、警觉期(alarm stage): 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 2、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 以HPA轴兴奋为主(适应和抗损伤能力↑) 3、衰竭期(resistance stage): GC受体数目及亲和力下降,多器官衰竭
二、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
应激(stress)
Fight or flight ?
第一节
一、应激的概念
概
述
应激(stress): 指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 会、心里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 应。又称为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Earth Quake 战争恐慌 恐惧、焦虑心理
缺氧、休克等
应激的分类:
特点:分解增强、合成减弱、代谢率明显升高。
第十章应激
(四)消 化 系 统 功 能 变 化
交感-肾上腺髓质强烈兴奋
●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胃肠粘膜缺血、胃粘液蛋白分泌减少 ◎ 出现胃粘膜糜烂、溃疡、出血 ◎ 慢性应激时的典型变化是食欲降低 严重时诱发神经性厌食症
●部分病人应激时进食增加并可诱发肥胖症 ●某些个体的心理应激
◎ 可诱发肠平滑肌痉挛、收缩, ◎ 出现腹痛、腹泻、便意或便秘
●中枢位点 下丘脑的室旁核(PVN) 腺垂体
●外周参与效应部位 肾上腺皮质
共同组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HPA)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兴奋
PVN的 CRH神经元
上行至大脑 边缘系统
适量的CRH增多:使机体兴奋 有欣快感促进适应反应
大量的CRH:机体出现焦虑、
合成并释 抑郁、食欲与性欲减退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返回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组成
●中枢整合部位 脑干蓝斑(LC) 相关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NE)
●外周参与效应部位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共同组成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 LCSA)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LC-NE
上行至大脑边缘系统(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边缘中脑区) 引起警觉、兴奋、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诊断:①特重度烧伤; ②休克,经清创补液等处理后入院.4小时后患 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2天后患者出现柏油样便3次,伴腹胀. 查血常规,RBC2.81×1012/,Hb71g/L,大便潜血试验(+ + +).电子内镜显胃及12指肠有多发性溃疡出血灶,患者否认有胃 部疾病史.
思考:
1. 患者属于何种应激状态?
60000 20000-3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相关疾病防治
一、避免和减缓应激原的刺激,避免过强或过久的应激原作用 身体,如避免不良情绪和有害的精神刺激,避免持久的精神紧 张和工作压力,尽量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克服高温、寒冷、 毒物等。 二、增强机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通过身体锻炼,给予复合微 量营养素、合理饮食和心理干预,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抽空胃液和反流的胆汁,使用抗 酸剂中和胃酸,使用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使用硫糖铝, 控制胃肠道出血,可以采用冰盐水灌洗,内镜治疗、必要 实行手术治疗。
思考题
1应激的概念? 2应激性溃疡的治疗?
应 激
讲课:于丛丛 时间
是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体内外各种刺激 时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主的非特 异性全身性反应。
能引起应激的各种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原 环境因素1物理:冷、热、射线、噪音等 2化学:酸、碱、毒素、毒气等 3生物性: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机体内在因素:水电解质絮乱、酸碱平衡絮 乱,心律失常等。 心理、社会因素:职业竞争和工作压力,孤 独、失恋。
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增强心功能、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强血压增高。 脏器血液重新分布,腹部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扩张 速进糖原和脂肪的分解,使血糖增高。④也有止血的作用
不利的影响: 局部组织器官缺血,该系统兴奋时,皮肤和腹部脏器血管 收缩,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缺血,长时间缺血导致组织器 官功能严重障碍。 能量物质大量消耗,应激时分解代谢增强,器官耗能增加, 蛋白质过量消耗,出现负氮平衡。 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导致膜的 正常结构。
应激与疾病
1、应激性溃疡:患者在遭受强烈应激时,出现的急性胃、十二 指肠黏膜病变。 机制:胃粘膜缺血 胃分泌黏膜液下降 胃酸分泌增多 2、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理性应激原(如情绪 紧张工作压力、抑郁)长期作用导致发病率增高。
3、动脉粥样硬化:应激时脂肪分泌增加,血脂增加,高血压 和高血糖构成了基础。 4、心律失常:某些心理刺激,如噩梦,惊吓等引起心律失常, 被称做应激性心律失常。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因愤怒、惊吓、精 神紧张,会引起哮喘发作。 6、应激与增长:长期生活在不幸家庭受虐的儿童,可出现生 长缓慢、青春期延迟,并伴有抑郁,这样的儿童被称心理社会 呆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