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中国的工业

合集下载

第七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可自主编辑word)

第七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可自主编辑word)

第七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9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月考)1843—1860年,全国出口的茶叶,1843年为132 958担,1853年为788 127担,1860年达到910 638担。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兴起B.日益卷入国际市场C.农产品日趋商品化D.茶叶产量急剧增加答案 B 1843年到1860年,全国的茶叶出口量大幅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项。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 项;农产品日趋商品化是材料中现象的表现,而非原因,故排除C项;茶叶产量急剧增加的结论无从得出,故排除D项。

2.(2019新疆乌鲁木齐诊断)下表为1840年前与1894年国产粮食商品量、值估计,这从侧面反映出( )国产粮食商品量国产粮食商品值亿斤占产量(%) 万两1840年前233.0 10.0 15 533.31894年372.5 15.8 37 250.0A.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答案 C 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A项排除。

B项可以直接从表中数据得出,与题目要求“侧面反映”不符,B项排除。

国产粮食商品量所占产量比重增加,商品值增加,从侧面反映出粮食生产不仅仅是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而是越来越多地用于商品交易,这从侧面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故C项正确。

题中时间为1840年前至1894年。

在整个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故D项中“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表述错误。

3.(2019重庆八中全真模拟)1853年,清政府下旨允许各地“以本省之钱粮,作为本省之军需”,允许各省征收贸易税——厘金,厘金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之一,厘金税率由各省决定,洋货免纳厘金,1931年被南京国民政府废除。

中国经济史教学资料 第七讲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中国经济史教学资料 第七讲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代工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54.7%下降到 44%。 商业批发总额中,私营商业批发额占的比 重,由76.1%下降到36. 2%;在零售总额中, 私营商业占的比重,由85%下降到57.2%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3)结构得到改组 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特别是经济建设
急需的重工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消费 品工业,发展得快一些。有关国家经济命 脉的行业受到制约,发展得慢一些。不利 于国计民生的行业受到限制,有的趋于衰 落,有的被淘汰
1949—1952年国营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在全部产量中占的比重 单位:%
电原 生 钢 水 棉 机 面 卷
力煤 铁
泥纱制粉烟

1949 58 68 92 100 68 49 35 19 17
1952 88 84 95 100 64 48 59 43 64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资本存量方面,1952年底,国营工业企业 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金即资金总额为146. 8亿元,私营工业资本总额只有26亿元。国 营工业是私营工业的5. 6倍,占有绝对优势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4.资本主义经济 (1)数量增加。 1952年与1949年相比,私营工业产值增加
54.2%,年均增长15.5%;私营商业零售额 增加18.6%;私营工业企业户数增长21.6%, 职工人数增长25.1%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50年相比,私营现代工业在现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3.市场领导权的确立 (1)四次物价大波动 物价上涨很快,不仅影响人民生活,妨碍
生产的恢复,而且关系到财政收支能否走 向平衡,人民政权能否立足,能否稳定物 价是人民政府和国营经济能否取得市场领 导权的关键。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世界区域地理-第七讲 中亚、西亚和北非

世界区域地理-第七讲 中亚、西亚和北非

冬季风 夏季风
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特征: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成因: 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 制,降水少; ②夏季风西南风无法 到达; 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 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 森林植被的破坏
气候
4.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北部山地;
成因:地势高峻;
特殊地区:斯里兰卡 岛南部和马尔代夫群 岛部分地区为热带雨 林气候
“南亚硅谷”
2.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加尔各答为中心,以麻纺织、钢铁工业为主; 西部沿海以孟买为中心,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以高新产业为主。
探究:
近年来印度的新兴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其 中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尤为引人瞩目。思考:
班加罗尔工业区形成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1、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 2、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 3、国家政策支持 4、注重相关人才的教育培养 5、劳动力、土地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
5、深化中、哈两国的能源合作。
【考题研析】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 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 成(1)~(3)题。
(1)图中R1和R2两条河流
B 的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2)图中平原地带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对L湖产生的影响是( )
伊南佛印斯亚教且孟度兰是主是加教教什要拉佛主主么国分教要要、宗布、分分马教在印布布尔的哪度在代在发尼些教哪夫哪源泊国的些些地家尔发国国??源家家地??
2.宗教
印佛度教教主主要要分分布布在在斯印里度兰和卡尼、泊不尔丹
印度
不丹
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南亚小结
南亚的6个 “三” 三类国家

第七讲 中国近代史前期

第七讲   中国近代史前期

第七讲中国近代史前期(公元1840—1895年)①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和民族危机;②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②洋务运动;③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①新思潮的萌发;第一节西方的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战争原因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要求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导火索:虎门硝烟;(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一、西方的入侵2.主要经过攻广州→到达天津;强占香港岛→进入南京下关江面;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4.1842年《南京条约》和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及其危害1842年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把各种特权无偿地让给了列强,列强竞相侵略中国;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5.影响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人民肩负的任务:反帝反封建;3).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根本原因2.主要过程1)1856年英法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一、西方的入侵2)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天津条约》的内容及危害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外国人到内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列强不仅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而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1.根本原因2.主要过程3).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一、西方的入侵4).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北方的活动基地,威胁北京的安全;使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1.根本原因2.主要经过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二)、第二次鸦片(1856—1860年)一、西方的入侵1)兴起(1851—1853):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2)发展(1853—1856):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西征、东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3)失败(1856—1864):天京变乱后由盛而衰,重建领导核心,组织防御战,颁布《资政新篇》,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精选工业工程前沿讲座概论

精选工业工程前沿讲座概论
工业工程前沿讲座—工业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程铁信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中科院项目管理博士后
内容提要
第三节 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和人才素质
第一节 工业工程
第二节 工业工程的生产与发展过程
复习与思考
1.了解工业工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了解关于工业工程的各种定义,并掌握工业工程的内涵;3.明确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4.了解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和学科特点;5.了解工业工程人才的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
具有权威性的是美国工业工程学会提出的定义。尽管各种定义的表述方式不同,说明的侧重点不同,但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各种IE定义都旨在说明:
总结
是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构成的各种生产及经营管理系统,且不局限于工业生产领域;
是一门工程科学技术,且是主要解决管理问题的工程技术;
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与方法;
工业工程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管理发展水平。
查阅资料讨论
(1)先进的工业工程技术(2)先进的工业工程方法
1、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情况;
(1)发展情况(2)应用领域(3)应用内容(4)应用效果
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三、现代工业工程
1
工业工程专业前沿课程讲座安排
第一讲 工业工程的历史与发展(程铁信,博士,教授) 第二讲 物流工程的历史与发展(张烨,博士,讲师)第三讲 工业工程中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陈敬柱,博士)第四讲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进展(孙月峰,博士,讲师)第五讲 企业资源计划(李作志,博士,讲师)第六讲 精益生产与制造(王洪秀,博士,讲师)第七讲 工业工程中的项目管理(程铁信,博士,教授)答疑与考试

中国区域地理:中国工业

中国区域地理:中国工业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工业的重要区域,拥有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工业基础。 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和品牌。 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注重创新和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 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中部地区概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地位等 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 中部地区工业现状:主要产业、企业分布、产值规模等 中部地区工业特点: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等 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前景: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
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工业向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数字化转型:加强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升级: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间工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 补
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西部地区工业发 展概述
西部地区工业发 展现状
西部地区工业发 展特点
西部地区工业发 展面临的挑战与 机遇
东北地区工业概述:介绍东北地区工业的 总体情况,包括主要工业类型、产值等。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程:简要回顾东北地区工业 的发展历程,包括历史背景、政策支持等。
东北地区工业现状:详细介绍东北地区工业的现 状,包括主要工业类型、产值、就业情况等。
产业布局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达,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格 局。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适应 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技术进 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的措施:政策引 导、资金支持、人才培养

第七讲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七讲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补充 个体经营 自由生产 自由市场
毛泽东的若干设想
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私人可以开工厂;
可以吸收华侨投资;
一定时候让外国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山。
农业集体经济内部关系的调整
生产经营方面:“大的集中,小的分散”。 生产资料处置方面:“主要公有,次要私 有”。 邓子恢的“包产到户”思想。
(1)对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扩大民主、加强法制建设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3)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扩大民主、 加强法制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点的无产 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 统一的国家政权
人民民主专政肩负着革命和建设的两 重历史任务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主义国家,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整个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
2.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
1.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
(1) 工业化的两种模式
(2) 工业化的主要问题
(3) 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1)工业化的两种模式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中国工业化起步时,基本上仿照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发挥中央和地方这两个积极性。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
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
“两参一改三结合”
“两参”:工人参加管理 干部参加劳动 “一改”: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 “三结合”:干部、工人、技术人员相结合 “鞍钢宪法”
三、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

3-7中国的工业

3-7中国的工业

第三单元
第七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产业结构调整 鞍山 性 海 二、1.点状 本溪 ②上海
增长方式
3.(1)①重工业 ②北京 天津
②沈阳 唐山
大连
(2)①综合性 南京 杭州
(3)①综合 深圳 珠
(4)①轻工业
②广州
2.北京、上海
长江
环渤海
珠江
第三单元
第七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七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统,就是工业地带,我国有三大工业地带,即东部沿海工业 地带、长江沿线工业地带和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其中 各自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如下图所示。
第三单元
第七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七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继续使结构 轻型化, 实行 能源和 内联外引, 加 矿产资 强新技术、 新 源缺乏 产 品 的 研 制 与开发, 开拓 国际市场
第三单元
第七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名称
位置、范围及 主要工业中心
工业 部门
特点
发展条件
存在 问题
发展方向 ①调整产业
以 出 口 引进境外、 为 主 的 国外先进技 珠江 三角 洲工 业基 地 加 工 业 术和管理方 和 制 造 法,发展出 业, 家用 口为主的工 电器、 业,是以轻 服 装 、 食 工业为主的 品、 玩具 综合性工业 制造等 基地
① 毗 邻 港 ①能源 结构, 促进产 澳, 邻近东 和矿产 业升级; ②加 南亚, 多侨 资源不 强 区 内 各 城 乡, 可利用 足;② 市 的 相 互 分 外 资 发 展 重工业 工与合作, 构 工 业 ; ② 和机械 建 大 珠 江 三 水、 陆运输 制造业 角洲城市群; 便利 不发达 ③ 加 强 规 划 与管理

课件中国地理中国的工业

课件中国地理中国的工业

消费升级推动工业转 型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消费升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 要动力。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个 性化定制和绿色环保等方面的要 求不断提高,推动工业向高品质 、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升 级
智能制造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 方向,通过引入先进制造技术和 智能化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 性化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地域特色与优势 产业分析
东北地区重工业基地振兴策略
优化产业布局
推动东北地区重工业向高 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型 升级,形成优势互补、错 位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关键 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 用。
促进产城融合
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提升城市综合承 载能力。
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基于调查数据,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政策的 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在工业生产中体现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布Leabharlann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环保监管等手段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工业生产的生态化转型。
绿色制造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大力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材料、优化生 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等,实现绿色生产。
大量工厂内迁西南、西北,改变了工业布局。
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
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 体系。
当代中国工业现状及趋势
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从 重工业向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工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工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工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工业,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我国工业地区的分布和特点;4.理解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策。

教学内容1.工业基本概念1.工业的定义、特征和分类;2.工业的发展史。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2.工业对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

3.我国工业地区分布和特点1.我国主要工业地区的分布;2.不同工业类型地区的特点。

4.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策1.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工业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法、分组讨论法、小组展示法。

教学步骤1.预习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2.导入1.老师发放课件,介绍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2.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什么是工业?工业的分类有哪些?。

3.课堂讲授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我国工业地区分布和特点;3.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策。

4.小组讨论和展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就一个议题展开讨论;2.让每个小组以PPT形式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3.整合和总结每个小组的讨论内容。

5.课后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的习题;2.老师进行课后作业的解答和点评。

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2.通过互动教学的形式,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3.通过课后作业,检测和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七讲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七讲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节 区位的行为主义分析
传统经济区位理论都假定从事经济活动行 为的主体——人,是完全掌握了环境的一 切信息,并且具有稳定地、正确地选择所 有事物的能力的人,即所谓的“经济人”。
事实上,由于人类不可能完全掌握自己周 围环境的知识和信息,同时人类的自身知 识也是有限的,表现在现实中的各种区位 并不是传统区位理论上的最佳区位。
三、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从需 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 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 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廖什的需求圆锥体,即啤酒厂的需求总量, 需求圆锥体的底面,即以P为圆心,以PF为 半径的圆形地域就成为啤酒生产的市场地域。
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 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2.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公路适合于短 途货物运输,水运有利于远距离的货物运输, 而铁路适宜于中长途货物运输。
3.胡佛的运输费用理论的意义:
一是对运费的结构分析,提出了随距离 的变化呈递减趋势的途中运输费用和与距离 变化无关的场站作业费用,区位布局要尽量 避免原料和产品的多次中转;
二是按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可以通 过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费等等。
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 变化。
假如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和水平高,总费用 就会降低,否则就上升。
因此,优秀企业家不仅在最佳区位能够获 得较大的利润,而且区位空间选择范围也 相对大。
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 成的区位变化。
国家在某些指定地区布局的企业给予各种优惠 条件以吸引企业的投资;或制定一些区位投资 限制政策,来减少工业的集聚。
因此,在工业区位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 研究者开始考虑行为因素,包括人们的心 理状态、思想行为以及偏好、决策者行为 等。以下介绍行为分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 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第7讲第二章第一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三)(2021新版)

第7讲第二章第一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三)(2021新版)

内容提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

各类工程的特点、构造、适用、常用的尺寸、力学特点第二章工程构造第一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四、楼板与地面楼板它主要由楼板结构层、楼面面层、板底天棚几个组成部分。

(一)楼板的类型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楼板的基本形式。

(二)钢筋混凝土楼板例:梁和板搁置在墙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梁板式肋形楼板,板的搁置长度不小于180mmB、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与梁高无关C、梁高小于500mm,搁置长度不小于180mmD、通常,次梁搁置长度为240mm,主梁的搁置长度为370mmE、梁高大于500mm时,搁置长度不小于240mm答案; C、D、E分析;梁和板搁置在墙上,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搁置长度。

A.板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B.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C. 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D.井字形肋楼板E.无梁楼板2009考题11.某宾馆门厅9mx9m,为了提高净空高度,宜优先选用( C )。

A.普通板式楼板B.梁板式肋形楼板C.井字形密肋楼板D.普通无梁楼板2008考题4.房屋中跨度较小的房间,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C )。

A.井子形肋楼板B.梁板式肋形楼板C.板式楼板D.无梁楼板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安装,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预制实心平板的跨度不超过2.5m;B、板直接搁置在墙上,搁置长度不宜小于100mm。

C、当肋在板下时,称为正槽板。

正槽板的受力较合理D、当肋在板上时,称为正槽板。

正槽板的受力较合理E、受力钢筋布于板底答案;B、C、 E分析;(三)地面构造地面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当它们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考虑增设结合层、隔离层、找平层、防水层、隔声层等附加层。

例:地面主要[ ] 组成A、防水层B、面层C、垫层D、基层E、找平层答案;B、C、D分析;地面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当它们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考虑增设结合层、隔离层、找平层、防水层、隔声层等附加层。

2020届高考历史课件:第七讲 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2020届高考历史课件:第七讲 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 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 启蒙作用
核心提炼 栏目索引
概念补遗 “西学东渐” 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通常而言是指
高考导航
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国家或地区学术思想 的传入,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栏目索引 高考导航
第七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 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总纲目录
考点一 民族危机的加深
高考导航
考点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
考点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阶段特征 栏目索引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5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高考导航
核心提炼 栏目索引
二、经济:经济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高考导航
(1)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小农经济中的“纺”与“织”分离,“织”与 “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 地位。 (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2018课标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高考导航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 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C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工业用地的规划布局

工业用地的规划布局

4、群体组合式
14
工 业 区 包 围 城 市
15
1、工业区包围城市

(1)特点:
工业区分散在城市的周围 按工业性质和污染程度均匀合理地布置在城市的四周 城市内部有若干工业小区和分散的工业点。



(2)优点:可避免工业大量运输对城市的干扰 (3)缺点:城市没有发展余地 ,易造成相互干扰 的局面。

基本没有干扰污染、用地小、货运量不太大的工业可布 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 如:


小型食品工业:如牛奶加工、面包、糕点、糖果等厂
小型服装工业:如缝纫、服装、刺绣、鞋帽、针织等厂

小五金、小百货、日用工业品、小型服务修配厂:如小
型木器、藤器、编织、搪瓷等厂

文教、卫生、体育器械工业
11
四、工业用地规划指标

保持一定距离 如有严重污染的钢铁联合企业、石油化工联 合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厂等。

下风向,应与城市有一定距离
9
2、近郊工业区

对城市有一定干扰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
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应布置在城市边缘,
如某些机械厂、纺织厂等。


城市规模不同,城市中可设一个或多个工业区
按街坊整块布置。
10
3、城区工业地段
25
等。
6
二、工业用地的选择

5、环境保护对工业用地的要求
安排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安排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与城市其它用地用绿化带隔离


6、其它

职工上下班方便 特殊行业的男女比例
7
三、工业用地的布置

1、远郊区工业城镇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七讲: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七讲: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七讲: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011-06-16 10:14:36 来源:人民网《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七讲: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个题目要谈的是从1956年到1976年这20年的历史,讲的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

这一段的探索应该说很曲折,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是有意义的,能够使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有更深入的理解。

探索是从1956年开始的,探索的任务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中提出来的。

他这样讲,最近苏联暴露了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问题,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很清楚,毛泽东想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走一条自己的路。

那么,为什么这个任务这时候才提出?新中国成立到这时候已经快七年时间了,为什么这中间没有提出?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我认为,这个时候提出探索任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过去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搞的社会主义跟马克思的设想是一致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共产党人都对苏联模式有着迷信,那就可以理解了。

似乎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的,跟它不一样就是离经叛道。

这个迷信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毛泽东都造成了压力。

毛泽东后来讲过,建国初,我们是照抄照搬苏联的,懵懵懂懂不满意,但是没办法。

没办法,就是这个迷信的压力。

但是,这个迷信让苏共二十大打破了,让赫鲁晓夫所谓的“秘密报告”打破了。

所谓“秘密报告”,其实题目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为什么说是“秘密报告”呢?因为事先没有正式列入苏共二十大的议程,苏共二十大2月25日结束,24日晚上临时通知开全体会议,赫鲁晓夫作了一个报告。

作这个报告的时候,各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团长只让波兰、匈牙利的两位团长去听,我们的团长是朱德,副团长是邓小平,都没让听。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第七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一.阶段特征从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3.思想上:“天朝上国”的愚味思想受到冲击,时人对中外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二.具体史实(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合作探究: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A.继续(1)从背景看:都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发展资本主义,列强竭力寻找海外市场。

(2)从目的看: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从性质看: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4)从结果看: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侵略权益。

B.扩大(1)从目的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从战争过程看,侵略者的数量由英国变为英法两国,侵略时间由两年延长为四年,侵略范围由中国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侵入北京。

(3)丛影响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经济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清朝统治者开始投靠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七讲学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七讲学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七讲学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必要性,掌握解放战争的基本历史线索,坚定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

【难点重点】1.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把官僚资本作为革命对象?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学时安排】2课时一、官僚资本的形成二、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三)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四)第二条战线(五)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三、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一)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这一讲我们学习解放战争,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进程,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斗争。

为什么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呢?这就要从官僚资本说起。

一、官僚资本的形成官僚资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垄断资本”。

它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其发展经历了清政府统治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

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与果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是中国官僚资本的典型形态。

它是直接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7年国民党全国统治建立以后,官僚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地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国民党政府通过加入“官股”、改组有关机构等,将原北洋军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即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控制了起来。

随后,又成立了“国家的”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

它们被赋予经理国库、发行兑换券、铸发国币、经募内外公债等项特权。

以“四行二局”(二局为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垄断体系,不仅完全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中国的工业
一、工业概述 1、定义:
工业是指采取自然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 对农产品及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生产部门,是社会最基 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类型 ⑴按制造产品 的方法分类
采掘业
加工工业(制造业)
⑵按产品的性质分类
⑶按经济统计学分类
重工业 轻工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二、中国工业分布
A规模最大、最 老的重工业基地 B近年轻工业发 展较快 C能源和水源供 应不足
③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鞍山、本溪) 机械(沈阳) 煤炭(抚顺)
造船、石油加工(大连) 化纤(辽阳)
④工业发展的有利条 件 A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B资源丰富,如煤、铁、有色金属、海盐等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劳力技术水平高
◆京津唐工业基地
①工业中心(见图)
②特点: 北方最大综合性 工业基地,轻、 重工业发达
③主要工业部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京、天津—机械、 冶金、化工、汽车、 纺织、食品以及高新 技术产业 唐山——采煤、冶 金、陶瓷等
④工业发展的有利条 件 A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
B 有便利的海陆交通 C 有统一的电网,紧邻山西能源基地,并与东北、 华北等油田有管道相连 D是全国文化、信息中心,科技力量雄厚
工业分布指工业生产的地理空间分布。 工业布局,又称工业配置,是指工业生 产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 与组合;或指工业生产在一定的地区, 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其他生产部门发生 联系,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区经济、 地区工业的综合体。
1、定义
2、影响工业(分布)布局的因素 ⑴自然条件 ——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地形地貌、 气候、环境等
⑵经济因素
①农业经济基础
②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导向型 ③接近能源产地——动力导向型 ④接近消费市场——市场导向型 ⑤文化科技——技术导向型 ⑥劳力资源——劳力导向型 ⑦交通条件 ⑧社会协作条件(包括社会服务、生产协作)
3、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 ⑴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①工业中心(见图)
②特点:
③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
包括:徐州煤炭工业区
郑州轻纺工业区 洛阳机械工业区
西安飞机制造工业区 兰州石化工业区 新疆石油工业区
⑵工业地带 ①沿海工业地带 ◆主要工业城市包括: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开放区:辽东 半岛、长江三角洲、 福建沿海、珠江三角 洲、广西沿海 ◆主要工业基地包括: ◆特点:
工业最发达的、以外 向型企业为主的工业 地带
②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包括: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武汉、大冶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工业基地 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工业基地 以六盘水、攀枝花为中心的煤炭、钢铁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①工业中心
②特点: A以轻工业为 主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B属“进口— 加工—出口” 型的出口创汇 工业基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
——以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等为主
④工业发展的条件
A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侨乡众多,便于利用外资 B 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发城市为中心,便于引进国 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C 有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 D劳力资源丰富
◆沪宁杭工业基地
①工业中心(见图)
②特点:
全国规模最大、结 构最完整、技术水 平和效益最高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
上海——精密机械、轻 纺、电子、化工、钢铁、 造船、食品、新型材料、 汽车、微电子、计算机 南京、无锡、苏州、杭 州等——家用电器、丝 绸、服装等
④工业发展的条件
A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B文化教育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C 有便利的水陆空交通运输条件 D有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 E人口城市集中,劳力 充足 F有统一的电网 G社会协作条件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