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十一五”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镇发展规划
东西湖区土地利用规划
(1)东西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西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年修编,确定了东西湖区2001—2010年土地利用发展目标。
允许增加建设用地:其中:允许增加城区面积:2404.65公顷、允许增加居民点面积:13.65公顷、允许增加工矿面积:991.36公顷、允许增加特殊面积:1.86公顷、允许增加交通面积:77.23公顷、允许增加水利建筑面积:31.62公顷。
耕地保有量:22058.87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9248.4公顷。
允许开垦耕地面积:118.98公顷。
到2010年全区农用地面积:34006.3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058.87公顷、园地面积:2107.6公顷、林地面积:1380.24公顷、水域面积:8459.68公顷。
建设用地面积:13866.20公顷,其中:城区面积:5417.08公顷、居民点面积:1248.44公顷、工矿面积:1725.99公顷、特殊面积:241.37公顷、交通面积:1770.61公顷、水利建筑面积:3462.70公顷。
未利用地面积:1436.88公顷。
(3)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主要内容为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现就加快全区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提出如下意见:1、充分认识加快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战略地位加快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是农民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加快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改变村容村貌,提升对外形象;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五件实事的落实;有利于拉动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明确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要求,在鼓励农民进城镇购房或建房的同时,坚决刹住农村零散建设,加快推进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农村。
规划依据
一、规划依据1、《湖北省、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3、《东西湖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草案)》,2005.8.5,第八稿;4、《湖北省骨架公路建设网规划》;5、交通部《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2001.12;6、交通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12;7、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8、《武汉市十一五公路规划》;9、《武汉市港口总体规划》(送审稿);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11、《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12、武汉市交通委员会《武汉市经济圈快速出口通道规划方案》;13、《湖北省公路养护建设统计资料》;14、《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15、《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10号;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406号;17、《武汉交通统计年鉴》,2003;18、《2004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19、有关社会、经济、国土等规划、政策、规定等。
二、我区交通发展现状及评价东西湖区幅员面积495.5平方公里,位于武汉市西北近郊,东以张公堤为界与汉口相邻,西以沦河与孝感分界,南与蔡甸以汉江隔江相望,北与黄陂以府河为界。
区内有京珠高速公路横穿南北,107国道纵贯东西,市绕城公路将国道、省道、区场公路串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四通八达、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连接有序、进出畅通的区域公路网络。
同时,我区三面环江,区中心距天河国际机场及武汉客运港均为35公里左右,有汉渝铁路横贯全境,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公路交通为主体,集铁、水、管、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一)交通发展现状1、公路建设发展状况随着我区经济逐年增长,城市建设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我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3•【字号】武政[2008]10号•【施行日期】2008.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武政〔2008〕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00八年一月十三日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十一五规划为合理布局我市各类用地,引导城市健康发展,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产业转移,构建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发展和村镇建设步伐,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刚要》和《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一、城市空间布局总体框架(一)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1.城市性质与目标总体规划提出我市的城市性质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1180万人,常住人口非农比例为84%。
全市城镇建设用地1030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04平方米。
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995万,常住人口非农比例为7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795平方公里。
2.市域空间发展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集约式发展,对市域空间资源进行统一、高效管理,规划将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
都市发展区是城市化重点发展区域,集中布局金融、商贸、工业、居住、游憩等城市功能。
都市发展区以外环线为基本界线,东到阳逻-双柳-左岭-豹澥一线,西到走马岭-蔡甸-常福一线,北到天河-横店-三里-武湖一线,南到纱帽-金口-郑店-五里界一线,总面积为3261平方公里。
农业生态发展区以山体、森林、水域、湿地等生态资源和基本农田保护为主,是我市的生态安全屏障。
城市规划-东西湖区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第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一 部 分
1.1、 东西湖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一是自主创新、强化集聚,打造武汉市制造业发展的引擎。充分利用台商投资和临空经济两大优
势,突出产业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强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2+2+3”的产业发展模式,即, 继续做强食品、机电两个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通讯信息、航空航天产业等2个临空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 节能环保、生物等3个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武汉市四大工业板块之一。2015年,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的 13%。
拉动作用,加大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企业总部,积极强化保税物流的区域聚散,全面提升高端商务服务功 能,大力发展马彩和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着力打造集聚城镇 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加快促进武汉市“一主四副多中心”现代服务中心体系的形成。
第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一 部 分
东西 湖区
东西 湖区
总体规划结构图
都市发展区规划图
2010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武汉的城市性 质为: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 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都市发展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 城市空间结构,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轴向延展、组团式布局,形成东部、东 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群。
本本次次工汇作报汇的报主的要主内要容内容
一、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二、现状基本情况 三、东西湖区远景规划研究 四、东西湖区“十二五”计划简要 五、东西湖区工业倍增计划概况
1
一、规划背景、定位及目标
东西湖区规划
东西湖区规划东西湖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的一个主要区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利用这些资源,东西湖区需要制定一项规划,以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东西湖区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湖泊、河流和山脉等自然资源,因此,在规划中需要确保这些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恢复。
这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来实现。
此外,还应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鼓励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发展。
其次,东西湖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中应包括道路、桥梁、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扩建。
特别是要注意改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网络的便利性。
可以考虑修建新的高速公路、扩建公交线路、建设新的停车场等,以便居民能更方便地出行。
此外,还可以采取措施提高供水和供电的稳定性,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东西湖区还应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该区域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东湖、西湖等。
在规划中,可以制定措施鼓励投资者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酒店、景区导览等,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最后,东西湖区还应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
规划中可以包括建设更多学校、图书馆、文化中心等教育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此外,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总之,东西湖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和教育文化建设。
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区域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居民的积极参与。
通过共同努力,东西湖区将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09•【字号】武政[2006]41号•【施行日期】2006.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武政〔2006〕41 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六年十一月九日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编制和实施好《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为指导全市“十一五”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武汉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城市环境空间,推进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思路针对城市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条件的不同特点,将市域分为主城区、发展区、农业及生态保护区等 3 个区域,分别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
主城区为江岸、江汉、桥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区等7 个中心城区三环线以内的区域。
在主城区内,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合理布局生态景观,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加快搬迁重化工业,突出主城区的居住、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中心的功能,构建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金银湖生态园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金银湖生态园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根据武汉市东西湖区委、区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精神和基本要求,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在认真总结“十五”以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园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园区的实际,决定编制金银湖生态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十五”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十五”以来,园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统领工作的全局,突出抓好了招商引资、环境创新、基础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园区现代化建设步入了新的轨道,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十五”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五”期间,生态园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十五”规划的各项指标。
2005年园区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067 亿元,固定资产投入3.02亿元,人均纯收入3285元。
五年来,招商引资项目共46家。
其中:医药项目9家、公司总部1家、房地产项目24家、旅游项目1家、工业制造项目11家。
产值过亿,税收过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型企业5家,协议引资额3亿元,2000亩医药工业园建成,武汉国科科技、新时代包装厂、汉西污水处理厂等全部成功投产。
还建成了一座110kv的变电站,实现了双回路供电。
修建主次路网40多公里,供水、燃气、电信、有线电视等全部贯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园区环境改造投入500多万元,绿化率从2000年的18%提高到现在的35%。
国有企业改制全部完成,企业活力增强,经济效益明显增长,新建两个小区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园区职工应保尽保,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健全,信访各项目标控制在区规定范围之内,三个“一票否决”目标100%完成,园区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二)、“十五”以来的基本经验和做法回顾“十五”以来生态园的建设历程及取得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仅牢牢地抓住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明显的区位优势等客观因素,而且充分发挥了园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东西湖区域划分最全资料
武汉市东西湖区简介一、区情概览区名:武汉市东西湖区(Dongxih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经纬度:位于东经113°53′—114°30',北纬30° 34'—30°47'之间。
管辖:区辖8个行政街道,3个办事处和9个产业园区。
全区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83个,村民委员会60个。
政权: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晏蒲柳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汪祥旺区机关驻地:汉口吴家山。
面积:499.71平方公里。
海拔:东西湖大部分地区在海拔21.5〜26米之间。
吴家山为全区境内最高点,海拔72.04米。
常住人口: 40万人。
户籍人口: 26.95万人。
行政级别:副省级城市的郊区(局级)。
邮政编码:-电话区号:027汽车牌照:鄂A-8、R、Z靓丽名片:国家级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全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先进单位、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省级文明城区、省级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先进区、省级“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示范区。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2010年度地区生产总值:230.30亿元。
【地理位置】武汉市东西湖区位于汉口西部近郊,全境三面环水,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她的地图酷似一只金龟,翘首东望长江,摆尾西牵孝感。
汉江、汉北河、沦河、府河如玉带琼边轻轻托起这片499.71 平方公里的土地。
境域东靠张公堤,分别与江岸区、江汉区和硚口区接壤;西南滨汉水与蔡甸区和汉川市相望,西北依府河与孝感市和黄陂区相邻。
【历史沿革】东西湖境域史属古云梦泽东境。
据考证,迄今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聚居,从事渔猎和耕耘。
围垦前,这里分属汉阳(今蔡甸区)、汉川、孝感、黄陂、四县管辖。
土地肥沃,易于耕种。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20•【字号】武政[2004]32号•【施行日期】2004.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2004〕32 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市人民政府同意《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二00四年五月二十日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计委二00四年五月十三日)“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 5 年规划,编制和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国家、省“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规划是政府行使经济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依据。
编制“十一五”规划,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统筹兼顾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要牢牢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主攻结构调整和环境创新,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化建设;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市人民最大程度地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一)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更多地把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放到规划编制的重要位置。
(二)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变片面追求GDP 增长的规划思路,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东西湖规划
东西湖规划东西湖规划东西湖,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片美丽的湖泊。
近年来,武汉市政府提出了东西湖规划的建设方案。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这个规划。
首先,根据规划,东西湖将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中包括了对湖泊的环境治理,提高水质,增加湖岸绿化和景观工程,打造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湖边风景区。
其次,规划中还提到了建设一批以生态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比如,在东西湖中央位置规划了一个生态岛,岛上将建设湿地公园,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湿地生态环境,学习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另外,规划中还包括了山水园林景区的建设,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使游客在其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增加人与自然的亲密感。
再次,规划中还提到了加强文化建设。
东西湖规划中将保留和修缮原有的历史文化建筑,同时建设一批新的文化设施。
比如,在湖边建设一个传统艺术展示中心,以展示武汉地区的传统艺术,吸引更多游客了解武汉的文化底蕴。
另外,规划中还包括了建设一座博物馆,展示东西湖地区的历史文化,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东西湖的发展历程。
最后,规划中还提到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方便游客的出行,规划中将修建一批新的道路和桥梁,提高交通的通达性。
另外,规划中还包括了建设一条湖边的步行街,使游客可以在湖边漫步,尽情享受湖泊的美景。
通过这个规划,东西湖将成为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景观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在此游览,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湖泊的美丽风光,还可以了解到湖区的历史文化,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这个规划也将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
总之,东西湖规划的实施将为武汉市的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希望这个规划能够顺利实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目录总则 (1)一、编制背景 (1)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1)三、规划的依据、期限与范围 (2)第一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规模 (2)一、城市性质 (2)二、城市发展目标 (2)三、城市规模 (3)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一、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3)二、市域建设限制分区 (4)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四、市域农业布局 (5)五、市域旅游规划 (5)第三章都市发展区规划 (6)一、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 (6)二、东部新城组群 (6)三、东南新城组群 (7)四、南部新城组群 (7)五、西南新城组群 (7)六、西部新城组群 (8)七、北部新城组群 (8)第四章主城区优化调整 (9)一、主城区的主要功能及优化调整原则 (9)二、主城区三镇关系 (9)三、主城区规划结构 (9)四、主城区功能布局 (10)五、旧城更新 (11)六、主城区建设强度控制 (11)七、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12)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12)一、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 (12)二、对外交通 (13)三、都市发展区交通走廊 (14)四、主城区交通 (14)第六章工业及仓储用地布局 (16)一、工业发展目标 (16)三、工业用地布局 (16)四、仓储用地布局 (16)第七章居住用地布局 (17)一、居住发展目标 (17)二、居住用地布局 (17)三、住宅分类建设 (18)四、社区发展 (18)第八章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8)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 (18)二、行政办公设施 (18)三、商业服务设施 (18)四、金融博览设施 (19)五、文化设施 (19)六、体育设施 (20)七、医疗卫生设施 (20)八、教育科研设施 (20)九、社会福利设施 (21)十、特殊公共设施 (21)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21)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21)二、市域生态框架体系 (22)三、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22)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23)第十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4)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 (24)二、城市总体格局保护 (24)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它历史遗存保护 (24)四、历史地段的保护 (25)五、城市风貌保护区的保护 (26)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6)七、城市景观建设 (26)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27)一、土地资源 (27)二、水资源 (28)三、综合能源 (28)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9)一、原则与目标 (29)二、给水 (29)三、雨水 (29)五、供电 (30)六、燃气 (30)七、集中供热、制冷 (31)八、信息网络与邮政通信 (31)九、环卫 (32)第十三章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32)一、目标及总体防护要求 (32)二、防洪 (32)三、消防 (33)四、人防 (33)五、抗震及地质灾害防治 (33)六、气象灾害预防 (33)七、综合救灾 (34)第十四章近期建设与发展 (34)一、近期建设发展目标 (34)二、近期建设重点 (34)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5)四、综合交通建设 (35)五、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36)六、生态环境和绿地系统建设 (36)七、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 (37)八、村镇建设 (37)第十五章规划实施 (37)附则 (38)本规划是武汉市第7轮总体规划,上一轮是1996-2020。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11•【字号】鄂政发[2008]36号•【施行日期】2008.0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08〕3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人民政府二○○八年六月十一日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鄂政发〔2006〕54号),制订本规划。
一、环境形势“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环保专项治理,淘汰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执法监察力度,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保持稳定,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良好,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逐步加强,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关心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从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全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是由于我省经济结构偏重,环保欠账过多,一些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无序开发引发的生态破坏较为突出,偿还环保旧账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还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要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城镇化率将大幅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都将大幅增加,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人口密集区和交通稠密区的空气质量改善任务更加艰巨,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
十五空间布局与小城镇发展工作回顾
欢迎共阅一、“十五”空间布局与小城镇发展工作回顾(一)“十五”成绩总结十五期间,东西湖区先后荣获了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国“双基”达标先进区、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依法治理先进区、全国农科教“百千万工程”示范区、国家级城郊型“两高一化”农业示范区、省级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全省小康达标区、省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值2000年到由万元,比重由1-1)。
表1-1农业经济,产业化进程加快。
2004年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82578万元,比上年增长4.4%。
完成农业总产值131460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其中:种植业产值79602万元、林业产值463万元、牧业产值23238万元、渔业产值27217万元、农业服务业940万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1%、16.4%、4.7%、4.3%和10.6%。
农业围绕菜篮子工程,加强食品加工基地建设,已形成蔬菜、水产品、鲜奶、水果四大主导产业,成为国家级“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省、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区,国家林业生态示范区和农科教结合示范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全区种植业立足于“避灾、鲜嫩、高效”,大力发亩。
万元,2、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城镇建设成效显着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仅2004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含房地产开发),比上年增加18.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5.4亿元,更新改造投资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12.9%。
重点工程建设显着加强。
2004年重点项目累计完成201570万元,比上年增长27.05。
2000年至2004年开工的重点工程项目分别为:26个、28个、21个、21个和23个,其中当年投产使用的个数分别为11个、20个、13个、14个和9个(见表1-3)。
惠安现代生态农业长廊、武汉华润10万吨纯生啤酒生产线、TCL(武汉)有限公司空调生产基地、武汉爱帝集团的纺织工业园、武汉圣路扬印务有限公司的彩印基地、区高桥经济发展区等项目进展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十五‛空间布局与小城镇发展工作回顾(一)‚十五‛成绩总结十五期间,东西湖区先后荣获了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国‚双基‛达标先进区、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依法治理先进区、全国农科教‚百千万工程‛示范区、国家级城郊型‚两高一化‛农业示范区、省级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全省小康达标区、省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武汉市文明城区等荣誉称号。
东西湖区的空间布局与小城镇建设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调整及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十五期间,东西湖区按照巩固和提高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按可比价计算,2004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50629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3.8%,比2000年增长了78.86%。
其中,从2000年到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69635万元增长到8257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39553万元增长到26261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73881增长到161095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5%、17.12%和21.52%。
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4.6:49.3:26.1发展到2004年的16.3:52.2:31.5(见表1-1)。
二、三产业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表1-1 东西湖区2000-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表(资料来源:东西湖区统计年鉴)农业经济,产业化进程加快。
2004年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82578万元,比上年增长4.4%。
完成农业总产值131460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其中:种植业产值79602万元、林业产值463万元、牧业产值23238万元、渔业产值27217万元、农业服务业940万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1%、16.4%、4.7%、4.3%和10.6%。
农业围绕菜篮子工程,加强食品加工基地建设,已形成蔬菜、水产品、鲜奶、水果四大主导产业,成为国家级‚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省、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区,国家林业生态示范区和农科教结合示范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全区种植业立足于‚避灾、鲜嫩、高效‛,大力发展水生菜,实施稻田改种莲藕,发展鲜豆类、冷食瓜、甜玉米等鲜食作物。
林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仅2004年全年新增造林4210亩,苗木花卉面积12000亩。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到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968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3%。
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31800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195155万元,增长了48.1%,年均增长率达到10.3%(见表1-2)。
表1-2 十五期间东西湖区工业经济统计表(资料来源:东西湖区统计年鉴)2、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仅2004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含房地产开发),比上年增加18.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5.4亿元,更新改造投资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12.9%。
重点工程建设显著加强。
2004年重点项目累计完成201570万元,比上年增长27.05。
2000年至2004年开工的重点工程项目分别为:26个、28个、21个、21个和23个,其中当年投产使用的个数分别为11个、20个、13个、14个和9个(见表1-3)。
惠安现代生态农业长廊、武汉华润10万吨纯生啤酒生产线、TCL(武汉)有限公司空调生产基地、武汉爱帝集团的纺织工业园、武汉圣路扬印务有限公司的彩印基地、区高桥经济发展区等项目进展顺利。
亚东水泥、双强水泥、通威饲料、武汉新特装潢、自来水管网铺设、金银湖生态园、海口经济发展园、鑫桥高新园、欧亚达工业园、中百超市、万国汽配城等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为全区经济发展增加了后劲和活力。
表1-3东西湖区重点项目情况表(资料来源:东西湖区统计年鉴)东西湖区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城镇管理。
完成了东西湖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
其中吴家山金银湖地区100.3平方公里的整合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吴家山新镇37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已完成修编并通过市政府批准;组织实施8项城镇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部分工程已竣工,有的工程正在施工;加强城关镇建设管理,全面加大2个‚2平方公里‛文明示范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新沟镇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文明镇,走马岭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
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50%发展到现在的65%。
全区总面积为495.5平方公里,2002年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达到16.22平方公里,其中吴家山城区面积发展到12.2平方公里;新沟镇2.02平方公里;走马岭镇2.0平方公里;12个办事处集镇面积发展到18平方公里。
新沟镇、柏泉、走马岭等三个办事处等三个重点镇和李家墩、辛安渡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创建了以新沟镇为代表的文明城镇。
公用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供电、供水、供气、邮电、通讯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到2004年,全区自来水普及率95%;全区用气户数75000户,其中2004年全年新增燃气用户3000户;气化率89.7%。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取得新进展。
2004年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费用1233.2万元,完成环境污染期限治理项目2个,距24家工业企业环境统计调查,工业废水排放量398.1万吨,达标率99.3%;工业废气处理率100%。
以吴家山新城为重点的城镇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吴家山地区垃圾无公害处理率达96%以上。
新建和改造了绿地面积,仅2001年全区新建广场、花园等绿地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
创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已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3、市场经济活跃繁荣,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
到2004年,全区各类市场发展到30多个;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5453万元,比2000的193672万元增长了83.5%。
个体、私营企业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04年,全区共有个体、私营工商户13039户,比2000年的5562户增长134.43%;从业人员由2000年11302人发展到2004年的40310 人,增长了256.67%。
2004年个体、私营零售额342000万元,比2000年的119046万元增长了1.87倍(各类统计数值见表1-4)。
表1-4 东西湖区个体、私营业统计表(资料来源:东西湖区统计年鉴)物流业快速发展。
现有各类物流企业40余家,如: 国家级武汉舵落口大市场、武汉果品公司、武汉长江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百连锁超市吴家山购物广场、万国汽配城吴家山大市场、武汉公路主枢纽吴家山货运中心、舵落口车站货场、湖北康宁医药配送中心、湖北捷龙快速货运有限公司、武汉邮件处理中心等企业。
2001年,全区实现运输业总产值9541万元,全年货运量111.3万吨,货运周转量3440万吨公里。
东西湖区全社会货运量统计表见表1-5。
到2004年,东西湖区全社会年货运量达到928.8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734.5%。
表1-5 东西湖区全社会年货运量统计表(资料来源:东西湖区统计年鉴)经过多年发展,到目前为止,武汉东西湖区,四十多家物流企业齐集吴家山段,形成了一条长达十公里的‚物流长廊‛,每天货运物资总量近百万吨,其中武汉长江职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吴家山货运中心、舵落口车站货场、舵落口大市场、湖北捷龙快速货运、武汉邮件处理中心等一批第三方物流,已暂露雏形。
投资2亿元的武汉舵落口物流中心,已于2004年7月建成投入运营。
目前,招商、台湾大荣、长江、汇通四大物流企业和200多家物流信息户入驻。
此外,东西湖区已初步形成了特色比较鲜明的物流产业门类:一是农副产品类,形成了以国家级武汉舵落口大市场为主、各类产地批发市场为辅的农产品市场格局。
辖区内市场数量达30多个,年交易额近40亿(其中,2001年度武汉舵落口大市场的交易额已达25亿元),其中:武汉舵落口大市场2001年度农资交易额达15亿元,农产品交易额达6.5亿元。
二是生物医药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健康消费观念增强,以湖北康宁医药配送中心、新琪安药品配送中心等为主的药品佩松,发展势头良好。
三是日用消费品类,以中百仓储、木林森、北冰洋为代表的超市、专卖店、连锁店等新型商业业态不断涌现,有效地推动了直接面向消费者配送中心的发展。
房地产业:建设了万科四季花城、汀香水榭、黄金海岸、恋湖家园、碧海花园等19个住宅小区,以及鑫桥、团结、博大等五个农村新村。
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
其中,加大了商品房屋的投资和建设(见表1-6)。
表1-6 东西湖区商品房屋建设投资情况表(资料来源:东西湖区统计年鉴)金融事业迅速发展。
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金额由2001年的279717万元发展到2004年的416909万元,年均增长14.23%。
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由2001年的163846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228651万元,年均增长11.75%。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由2001年的171322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255157万元,年均增长14.20%。
(二)存在的问题1、分散布局, 摊大饼式发展,导致土地浪费东西湖区作为武汉市的一个近郊区,过去一直是作为分蓄洪区在进行控制。
一直以来,城市发展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科学规划管理机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分散的城市空间布局;加之缺乏区域性的城镇发展体系,导致片面注重城市经济发展,城镇规模和占地面积扩展较快,有摊大饼发展的趋势。
占用了大量耕地和农田,而且一些用地单位大量征用土地,但实际投资并不多,开发建设效率低,出现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造成大量的土地闲臵,土地资源浪费很大。
2、耕地减少速度快,人均占有率低耕地面积虽然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较大(见表1-7),基本都在30%以上。
但耕地减少较快,年平均递减513公顷,年均递减率为2.91%;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到2004年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88亩/人,远远低于全国(1.55亩)和湖北省(1.25亩)的平均水平;到目前为止,耕地的估价工作尚未有效开展,惯用的耕地补偿制度只考虑到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而很少考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外部性效益,耕地征用时无视长远规划,从而使城镇化进程呈现出城区平面扩张和低效利用的特征。
而且规划期内耕地面积还将有所减少,因而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表1-7 东西湖区耕地面积变化表单位:公顷、%、万人、亩/人资料来源:东西湖区统计年鉴; 全区土地总面积按495.51平方公里计算。
3、风景林地及风景旅游用地面积较少,旅游设施不完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