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平介绍
传承袁隆平精神
学习袁隆平脚踏实地、勤奋进取、勇攀高峰的求真务实精神
袁隆平院士从事教学时,一边教,一边自学,不断 的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因为他坚信教师把问题钻 深、钻透,才能把课讲好;从事科研时,他更是刻 苦磨炼,成百上千次尝试,直到得到满意结果为止。 正是因为他的锲而不舍、刻苦钻研,才能在杂交水 稻增产上一再突破,成就非凡。基层工作同样需要 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勤奋、积极进取,才能更好的 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传承袁隆平精神
学习袁隆平一辈子躬耕田野的科技精神
袁隆平的一生,“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从1964年 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 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他永不知足的脚步,是精益求精的追 求,亦是科学精神的生动注脚。
袁隆平的贡献
1152.3公斤
2018年9月,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实现了百亩片平均亩产1152.3公斤,刷新了水 稻大面积种植产量的世界纪录。
800万公顷
目前,杂交水稻已在亚洲、美洲、非洲的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 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 地优良品种高出约2吨。
前言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 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尺头。
-----袁隆平
袁隆平的生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感动中国袁隆平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 一个乡村老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 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 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 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 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 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思想基础,创造的动力。 (12 ~26):研究的艰难历程。探索之路。 (27 ~40):研究的巨大成果和荣誉。
(4-11)是什么事促使袁隆平决心走上艰苦而陌 生的水稻研究的道路?
典型事例(一):农民向福财饿着肚子爬高 高的八面山,来回40里,为集体换良种。描 写当时农民的贫穷,教农作物栽培学的袁隆平, 他心里难受,觉得是自己的失职。揭示出袁隆平 决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思想基础,表现出 袁隆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将 自己的事业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优秀品质。为了解决全世界人的吃饭 问题,造福全人类。
水稻研究对中国和世界有何重大意义?(14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种植面积 为总播种面积的1/3,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40%。 从国际上看,全世界约有1/2的人以大米为主要 粮食,有9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世界意义
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 怎样解决的?
袁隆平做出了哪些惊人的成绩?
29段:培育出水稻品种五百多个;1976年~1989年杂交水稻种植增到两亿
亩;十三年杂交水稻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增收近三百亿元;全国水稻 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七公斤,而杂交水稻是四百一十公斤,每亩增产八十四 公斤; 31段:1987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在巴黎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颁发给了袁隆平……
主旨: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 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 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人物事迹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人物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人物事迹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人物事迹【精选9篇】如何准备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人物事迹?快来看看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课文详解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课文详解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世界一大奇迹。
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袁隆平。
【段析】简介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人是袁隆平。
【品味】“奇迹”一词,紧紧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起笔简洁。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出生于北京。
【段析】介绍袁隆平的出生年月及地点。
1953年秋,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偏远的湖南安江农校,开始了他从事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和研究的生涯..。
【段析】介绍袁隆平的学历及从事农业研究的起始时间。
【品味】“生涯”一词表明此后科研时间之长。
50年代末,学校派他带学生到黔阳县劳动锻炼。
那正是过苦日子的时期。
穷困,就像秋天阴蒙蒙的雨雾,笼罩在他的头上。
【段析】介绍袁隆平开始研究的时代背景。
【品味】“秋天……的雨雾”将当时恶劣的环境点染出来。
他住在农民向福财的家里。
有天傍晚,向福财背着一口袋谷子回来。
他问:“这谷子哪里来的”向福财答:“是从八面山换来的谷种。
”“啥种”“南特号。
”向福财叹了口气,“袁老师,你们学堂里的先生是顶上有灵光的圣人..,种田人盼的就是有个好种子呀!”(①为什么要写袁隆平和农民向福财的一段对话)【段析】向福财的答话写出了饱受贫困之苦的农民对好种子的渴望。
【品味】“圣人”一词表明农民对科技工作者的尊重和对好种子的渴望。
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
他是教农作物栽培学和遗传育种学的,但没有培育出适合山民种植的好稻种来。
向福财为换良种,饿着肚子爬高高的八面山,一个来回就是四十公里啊!……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呢袁隆平为此深深思索和不安了。
【段析】袁隆平对科技兴农的思索和对农民挨饿的不安。
第一部分:表现了袁隆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将自己的事业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品质。
【品味】“沉重”比喻精神上有负担。
这种负担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省略号是一种深深的思索。
袁隆平回到学校,借书买书,读书抄书,开始了他的科学试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A.狭义的新闻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 述评等。
B.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C.通讯写作通常要求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
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形象描写和细节穿插来体现 主题。 D.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时效性,通讯与文学作品的 共同点是都可以虚构。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学习目标:
1掌握人物通讯的特点。 2理解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
形象的作用。 3了解运用数据的作用及袁隆平卓越的
贡献、伟大的科学精神。
人物通讯
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 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 的一种通讯。
2从以上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中我们 看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3文中多处运用数字表现杂交水稻的优越 性,请找出这些数字,说说它们对表现人 物有怎样的作用?
杂 交 水 稻 之 袁父 隆 平
山外青山楼外楼, 自然探秘永无休。 成功最使人陶醉, 莫把成果当尽头。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他的志向:
引导人类走向丰衣足食的明天
作业
1每组1-4号同学写一篇小文 ,我最敬佩的科学人物
要求:简要介绍人物,并写出你敬佩的原 因,300字左右。 2每组5-末号同学写出三句关于科学或成功的 名言。
(2)他( 披挂上阵 )穿好盔甲准备作战,尚未站稳脚跟,冷言 冷语便扑面而来 。
(3)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 矢志不移 )立下志愿决不改 变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4)这( 劫后余生 )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的四钵秧苗,袁隆平 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目标:1、区别通讯与消息的异同。
2、用典型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别通讯与消息的异同,用典型事例表达中心。
2、难点:抒情和议论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籼钵2、解释词语夜不能寐:功成名就:二、导入1、导语:袁隆平是一位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科学家。
他掀起粮食生产上的“绿色革命”,席卷了神州,震惊了世界。
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校老师,到取得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历经了漫长的岁月,终于在这场艰难曲折、高度复杂的科学实践中脱颖而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篇通讯报道了袁隆平的成长及取得成功的概况。
2、袁隆平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家学院家学系之后,他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中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2022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3、区别通讯与消息前面我们对消息的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文是人物通讯。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不仅要写事,还往往要写人;不仅用叙述的方式,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
即,它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完整。
三、点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1、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以省略号隔开。
第一部分:描写当时农民的穷困,揭示出袁隆平决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思想基础,表现出袁隆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将自己的事业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品质。
袁隆平简介(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杰出代表和世界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的研究成果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
一、生平简介袁隆平1929年9月7日出生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
少年时期的袁隆平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热爱自然、好奇心强,经常在田间地头观察植物生长。
1949年,袁隆平考入湖南省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53年毕业后进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专攻水稻育种。
二、杂交水稻研究1956年,袁隆平奉命赴新疆研究稻米种植。
在新疆三年的研究经历,激发了他对杂交水稻的兴趣。
他认识到,要提高水稻产量,关键在于利用杂交优势。
他开始进行水稻杂交优势研究,然而,当时的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杂交优势难以在水稻上应用。
面对巨大的压力,袁隆平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走上了一条探索水稻杂交优势的道路。
1964年,袁隆平在细心观察后发现了具有杂交优势的水稻品种,这一发现为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奠定了基础。
经过不懈努力,袁隆平于1973年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份杂交水稻种子——“南优2号”。
这一伟大的发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随后,袁隆平带领团队通过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提高了稻米的质量。
这些品种在国内推广后,中国的粮食产量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在此基础上,袁隆平还积极推动杂交水稻在国际间的传播与应用,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袁隆平发表的相关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因此获得了众多国际性的科学奖项,包括2004年获得的世界粮食奖和2019年获得的国际水稻研究所颁发的“稻谷之友”奖。
三、袁隆平的社会贡献除了在科学领域的成就,袁隆平还积极为农业发展和人类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他倡导“让粮食生产到达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工业化、市场化”的理念,引领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他还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 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 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 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 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 流袁隆平。
生平简介
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
研究成果一——杂交水稻
一、啥是杂交水稻?(看看你的生物有多好)
杂交水稻(hybrid 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 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 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一般杂交水稻 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 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 育系作为遗传工具。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 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具有个体高度杂合性,杂种后代出 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和杂交水稻相对应的是常规水 稻。
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 名的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 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
2009年,出品电影《袁隆平》, 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 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 稻的艰辛历程,讴歌了他献身科学、 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
(划重点划重点划重点)。
社会评价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 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 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新华网评)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 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 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 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新 浪网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953—1970年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70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继续杂交水稻研究,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或博士生导师,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农学会理事长,农业部技术顾问,国家“863”计划生物领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专题责任专家,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发展项目首席顾问,中国科协常委,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
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命”。
二、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1960年,罕见的人祸天灾降临中国。
大饥荒夺去数千万人的生命。
袁隆平新眼目睹了这场遍布神州大地、来势凶猛的灾难。
严酷而沉痛的现实使他感到深深不安。
他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当时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国际性禁区。
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
袁隆平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指责和压力,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聚焦6Focus VOL.45,No.11 November.2020“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粮食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之为“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
如今,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袁隆平在他的杂交水稻试验田里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
他积极推动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世界几十个国家,帮助提高水稻单产,缓解粮食短缺问题,为人类战胜饥饿作出了中国贡献,获得了世界粮食奖。
袁隆平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他“共和国勋章”,习近平总书记为他颁奖。
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1年以来,袁隆平指导选育成大面积示范亩产800公斤、米质优良的第二代超级杂交稻,并于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第二期超级稻目标。
杂家水稻之父
(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 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 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 要分析。(6分)
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 隆平的人才;
【答案】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 给1分;答A、D不给分。 【解析】A“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 专家而广为人知”不只是斯瓦米纳森博士 的隆重推介,更重要的是袁隆平为全世界 粮食安全做出的杰出贡献。D袁隆平认, 他目前难以为他的学生提供成为超过自己 的杰出学者的条件。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 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 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 析。(6分)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 当的两项是(5分)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 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 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 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 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 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 奠定了基础。(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 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 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 hank Beachell在 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年在IRRI,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 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 性的,不过并非世界首创,日本新城长友在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课文精讲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课文精讲【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籼xi ān:籼稻,水稻的一种。
灵光:神异的光辉。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径,门外的小路。
庭,堂外的院地。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矢,发誓。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鉴jiàn于:考虑到。
冷言冷语:含有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颁bān:发布;颁发。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谭士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知名作家,怀化地区文联主席。
2、关于袁隆平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
中国一九九六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
袁隆平和课题组其他人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使“超级稻”连续三年在全国近十个省大范围试种,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
基于这一成果,中国在1999年宣布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
在云南试种的50亩“超级稻”,有一亩产量高达1137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职,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
这位自称农民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9月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之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6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
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 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平(今北京)。历任研 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 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偏 远的安江农校,开始了他从事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和 研究的生涯。60年代初,他开始研究世界性难题 “杂交水稻”。1975年,进行多点试种成功。 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 组织颁发的发明奖,1987年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 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皇家 让克奖。由于其贡献卓越,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 人物通讯 ,按 时间顺序 报道 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 的卓越贡献。
一、根据时间提示,概括发生的事件。 193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生于北京
西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湖南安江 1953年秋: ___________________ 农校,开始教育和研究生涯。
二,课后问题二。 找出课文中能体现人物品 质的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
1、”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 (第7段)
心理描写。
袁隆平目睹农村的贫穷,产生了深深的愧疚, 促使他开始科学实验和研究。 这个典型事例表现出袁隆平的社会责任感。
2、为了照顾这得之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 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17段) 动作描写。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突出了秧苗 的珍贵和袁隆平对它们的珍惜。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当代神农氏
•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 (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 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21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 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 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 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 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 • 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 利转让美国。印度、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 种了杂交水稻。
八年级语文上册 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背景知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袁隆平经典语录。
日有所思,应有所梦。
我曾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水稻长得比高粱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那么大。
沉甸甸下垂的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
我就在它下面乘凉。
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袁隆平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简介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六十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
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一九六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一九六四年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水稻杂交研究。
一九七三年与他人合作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一九七四年突破制种难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七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十一亿亩,增产稻谷一千亿公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 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 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平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 袁隆平名言:
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
科学研究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 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5年 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奖,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皇家让克奖。由于其贡献卓 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请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谢谢大家!
经过多年艰辛探索,终于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 我国籼(xiān)型杂交水稻。
西方国家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 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袁隆平院士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自1976年推广至今,中国的杂交水稻已累计种 植60多亿亩,增产稻谷6亿多吨。近年来,我国年种 植杂交水稻2.5亿亩,种植杂交水稻年增产的稻谷每 年可以多供养7000多万人口。
1965年7月,他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 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共有4株成功繁 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 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 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 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 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袁隆平院士的故事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 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 荒,袁隆平带领学生下农 村生产实习,目睹了农村 粮食短缺、群众生活困难 的现状,决心从农作物品 种改良入手,探索科技兴 农之路。他发誓,一定要 研究出一种高产水稻,让 自己的同胞吃饱!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当代神农氏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 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 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 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 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 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品味与赏析
为了照顾这得之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 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 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 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 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 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劫(jié)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劫,灾难。 经久不息:经过很长的时间不停止。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兵不解(jiě)甲:指没有半点儿休息直接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四、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一)同学们自由阅读,熟悉袁隆平的简况。
(二)面对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我们大家可会觉得 他很神秘,也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他的青年时代 是怎样度过的呢?他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请大家看 一段袁隆平的访谈录,让我们来了解一个真实的袁隆平。 请大家阅读时摘下其中你感受最深的文字,并请谈谈, 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试分析这两段文字的精彩之处。
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 术性,具有动人的魅力。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 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发展到四分秧田 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 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 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 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这些细 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著追求理想、 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 来,令人久久难忘。
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简介
05
纪念袁隆平院士活动回顾与展望
历年纪念活动回顾
2021年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悼念活动,包括追思会、座谈会、图片展等,回顾袁隆平院士的生平 事迹和贡献,表达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怀念和敬意。
2022年
袁隆平院士诞辰92周年,相关机构和组织举办了纪念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纪念文章征集、视频展播等,旨在 传承和弘扬袁隆平院士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产量和品质进一步 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育种技术的不 断创新,未来杂交水稻的产量和 品质有望进一步提升。
02
03
抗逆性增强
智能化育种
针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等挑战, 未来的杂交水稻将更加注重抗逆 性的提高。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 技手段,实现杂交水稻育种的智 能化和精准化。
03
严谨治学、勤奋敬业的态度
01
袁隆平院士在科研工作中,始终 保持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对每一 个实验数据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 研究。
02
他勤奋敬业,几十年如一日地投 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不畏艰 辛,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地追求 自己的目标。
03
他的这种严谨治学、勤奋敬业的 态度,不仅赢得了同行们的尊重 和赞誉,也为后来的科技工作者 树立了榜样。
未来纪念活动规划和展望
01
02
继续举办各类纪念活 动
如追思会、座谈会、学术研讨会等,以 缅怀袁隆平院士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
加强袁隆平院士事迹 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编写相关书籍、制作纪录片、举办 展览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袁隆平院士 的生平和成就,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 和追求。
03
推动杂交水稻技术的 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1930—202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 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 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 岁。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都在教科书里见过这样一幅图片
无数次实验 无数次失败 他依然没有放弃 1970年11月 在南红农场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 大约两百平方米的野生稻中 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 袁隆平接到电报赶到三亚 确认这是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发现为后来的研究 铺平了道路 1973年
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 他正式对外宣布
注释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经历过饥饿立志要研究出高产水稻
考大学时 袁隆平想要学农 父母都不赞成 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 最终说服了父母
他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学习了四年 他说: “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 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
毕业后 他一边教书育人 一边做农业科研 而他也度过了自己人生中 最难忘的18个年头
袁隆平语录
1、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达到光 明的彼岸的。 2、性格决定命运,有一点点关系,不是全部。性格很重要,但是不见得 决定命运,命运是由各方面来决定的,还有外界条件,还有时代不同了 等等。 3、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 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4、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是自由,特长是散漫。 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5、人要吃饭、穿衣,要生存,没有钱不行,但一定要来路正,靠自己的诚 实劳动获得。有了钱,要用在正当处,既不能挥霍浪费,也不要吝啬小 气。我喜欢朴素的生活。
隆平爷爷的简短介绍
隆平爷爷的简短介绍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
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单位:李寨镇第 二初级中学 主备人:_杨光_学科:语文 课 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探索区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掌握人物通讯的特点,了解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3、帮助学生熟悉略读的方法;
4、理解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能力目标:熟悉并掌握略读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用科学的
态度去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1、熟悉并掌握略读的方法。
2、能概括所选的典型事例,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
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和追求真理的科学观,用科学的态度亲近自然、理解社会。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学设想: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
碍。
2、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袁隆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句古话,叫作“民以食为天”,离开了粮食,也就没有
了我们这个活生生的世界,那么,为我们解决吃饭问题的人,
得到大家的尊敬与关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袁隆平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增收,他
耗费了大半生心血,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真正理解一个大写
的“人”字的含义。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袁隆平的世界,
领略他的风采吧。
二、文体简介
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
新闻体裁。
它的特点是:真实性、典型性、新闻性、生动性、评论性。
三、读准字音,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1、读准字音
籼(xiān)稻黔(qián)阳衣钵(bō)矢(shǐ)志不移兵不解(jiě)甲
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灵光:指神异的光辉。
鉴于:考虑到。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径,门外的小路。
庭,堂外的院地。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矢,发誓。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劫,灾难。
夜不能寐:深夜了还不能睡觉。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四、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齐读前三段,熟悉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皇家让克奖。
由于其贡献卓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文标题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为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人,所以在国际上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文作为一则人物通讯,在文章的开头交代了袁隆平的简介,体现了写人物通讯时首先要交代人物简介。
2、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略读课文,并在略读过程中思考:本文报道了袁隆平的什么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3、分析结构,把握大意
请同学们划分段落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脉络清晰,按总体简介~研究历程~突出贡献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介绍袁隆平的简历及贡献。
第二部分(第4—28段):选择典型事例介绍袁隆平培养杂交水稻成功的艰难历程。
第三部分(第29—40段):袁隆平研究成果的优越性和世界影响与地位。
4、袁隆平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事件?
明确:第一件事(第4—12段):看了向福财翻山越岭,心里非常沉重,激发了袁隆平对水稻的研究。
第二件事(第13—21段):写袁隆平确定研究课题“杂交水稻”和初步展开研究,提出“三系配套”理论。
第三件事(第22—26段):写“文革”期间袁隆平的不寻常遭遇。
第四件事(第27—28段):写袁隆平的三系配套研究成功并且投入新的战争。
五、解读探究本文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
请大家快速地把课文阅读一遍,概括一下,看看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了袁隆平哪些方面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
明确:这篇人物通讯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
如写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沉重,从而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随后,他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经过严谨的思索,又提出了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的设想——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交优势,他不畏冷言,披挂上阵,毫不动摇,显示了严谨的态度、创造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
尤其是写他在文化大革命这特定环境中的一段极不寻常的遭遇,更充分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
当奋斗九年,解决了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课题后,他又带领人马投入再越优势关和攻克制种关的战斗”。
作者精心选择的这些典型事例,鲜明地展现了袁隆平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息的奋斗精神。
2、生动的细节描写
于细微处见精神。
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动人的魅力。
请同学们感受,文章在叙述典型事例时,哪些细节描写最生动、最感人?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
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
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着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3、数字说话
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物通讯中,准确无误的数据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更具说服力。
文中在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时,就多处运用了数字。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运用了数字的句子画上记号,并谈谈你对文章中多次用数字说话的体会。
明确:如“十三年来,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十二点五六亿亩,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增收近三百亿元。
根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七公斤,而杂交水稻是四百四十一公斤,每亩增产八十四公斤”,“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这几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总结:
1、典型事例可以充分的表现人物形象。
2、细节描写加强了人物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文章增色不少。
3、准确无误的数据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更具说服力。
六、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较详尽,完整,而消息则是简略的概述;
2、在语言方面,消息概括性强,而通讯比消息更具形象性、生动性,所以也更具感染力;
3、通讯文体比较自由;
4、通讯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5、表现手法不同,消息多用叙述和描写,而通讯还可以抒情和议论,文学色彩比较浓厚;
6、通讯较消息的时效性差
七、全文总结归纳
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八、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和通讯的特点。
2、完成这篇课文的基础训练。
九、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章结构:总体简介~研究历程~突出贡献
事例精神
思考“怎样使人们不挨饿” 社会责任感典型事例提出“三系”理论严谨执着细节描写文革中不寻常的遭遇不畏艰难运用数字成功后投入新战斗奋斗不息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