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的创新教育
创新化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创新化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化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建设高效
课堂?以下是一些创新化学教学的方法:
1. 设计开放式问题:在教学中引入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究,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采用探究性学习法:在设计课堂教学中尽量多采用探究性学
习法,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构建场景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增
加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3. 制作配套视频课件:制作多媒体配套课件,在教学中通过视频、图示、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4. 小组讨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5. 制作实验视频:制作化学实验视频,让学生能够在家中观看
实验过程,增加实践操作能力。
6. 推广实验设备租赁:通过设立实验室和专业化设备租赁,为
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科学的实验技能。
以上是一些创新化学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化学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化学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化学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创新的化学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一、探索式学习法探索式学习法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育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反应,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践探索,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探索式学习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二、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多种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展示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呈现化学反应的动态图像,通过图表、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化学原理和现象。
多媒体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三、问题驱动式学习法问题驱动式学习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
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驱动式学习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四、项目化学教学法项目化学教学法是一种将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系列的课程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化学知识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项目化学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论化学课堂的创新教育
论化学课堂的创新教育创新是指突破原有事实框架,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激发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从而提出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
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在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推行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一、营造宽松气氛,培养创新意识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
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增强。
在讲分子这节内容时,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的实验,并分析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呢?有没有增大的呢?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
于是我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和活跃的气氛,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乐趣和求知欲。
如在讲解碳的单质这一课时,可从钻石——这种漂亮的宝石着手,提问:“你想知道钻石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引出“金刚石”这种物质。
在讲解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学校或家庭周围出现污染的原因。
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优化课堂提问,培养创新思维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问,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肯定或否定;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例如,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做测定空气成分实验中,问学生用什么燃烧做实验,有学生答“红磷”,有学生答“木炭”。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创新教学在各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教育同样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本文将从实验教学、互动教学和跨学科教学三个方面探讨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
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只是简单的演示或者让学生按照规定步骤进行实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为了创新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引入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酸碱反应时,可以设计一个小组讨论实验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并使用不同的酸碱试剂进行实验,最后总结不同试剂的酸碱性质。
这样的实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二、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对于化学教育来说同样适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很难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互动教学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平衡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确定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系数,并解释平衡的原理。
这样的互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跨学科教学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密切。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化学知识孤立地呈现给学生,难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应用能力。
跨学科教学就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多学科的联系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以引入艺术和文学等学科的知识,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元素周期表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物质特性。
这样的跨学科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以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案例分享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案例分享化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较为头疼的学科之一,因为它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实验操作。
然而,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引入到化学教育中。
本文将分享一些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案例,旨在启发教师们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一、游戏化学教学游戏化学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到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方式。
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学生们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反应速率竞赛的游戏,让学生们通过设定反应条件、观察反应结果、估计反应速率等方式来比拼。
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并能够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实践探究教学实践探究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实践探究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通过亲身经历来感受化学现象。
例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物质,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并观察反应结果,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能够增强他们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
通过使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多媒体设备,教师能够将化学知识以图文并茂、动态展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概念。
例如,在讲解化学键的形成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和转移过程,使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理。
多媒体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能够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整合的教学方式。
在化学教育中,通过将化学与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进行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课堂创新范文
初中化学课堂创新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堂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化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化学课堂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素养四个方面探讨初中化学课堂创新的具体实践。
一、教学内容创新1.融入生活实例: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之美。
例如,在讲解溶液的稀释时,可以以厨房中的调味品为例,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配制原理。
2.引入现代科技:将现代科技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引入三维动画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反应机理。
3.关注环保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环保主题融入化学教学。
如在讲解空气污染时,让学生了解不同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方法创新1.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在讲解化学实验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方程式的推导。
3.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化学知识。
如在讲解燃烧条件时,可以设计灭火实验,让学生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三、教学评价创新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过程性评价代替单一的考试成绩。
如在实验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和实验报告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2.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化学素养。
如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自主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如在学习结束后,让学生撰写学习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互动起来,采取双向交流的方式,允许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观点提出异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开展讨论、争论、辩论等。
这样既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于拘谨的场面,又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就会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如学习《乙酸》时,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设计探索性实验:1.怎样证明乙酸溶液呈现酸性?2.怎样验证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议论、讨论得出实验设计方案,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探索性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因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积极探索事物的心理意向活动,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又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
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通过奥妙无穷、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创新潜能。
如在化学的启蒙篇教学中,教师增设了《有趣的化学》专题。
怎样开展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怎样开展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主流。
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化学教育也需要开展创新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展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中倡导破除传统校园教学方式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强调知识点,注重应试能力,但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化学教育中,师生关系要放松,学生要成为主体,通过自我探究,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培养创新思维。
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教学法是创新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倡导让学生主导学习过程,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探究与发现、研究、合作、创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另外,要打破传统的知识点讲解方式,采用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
如化学实验课,它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展现化学的美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化学原理造成的生活现象,比如做课题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自行设计实验,总结研究结果,从中解决有关生活实际问题,并将搜集到的资料与社区、市场、工业联系起来。
创新教育中加强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不仅包含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基础,还涵盖着广泛丰富的内容,包括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化学教育中,要把不同学科中的知识有机整合,使学生将基本理论、实验技能和应用问题无缝对接起来,培养出懂得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以系统、全面的视角引导学生,让他们能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次,通过生活实践展现各学科之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与实验中去探究和发现同各学科密切相关之间的联系与规律。
最后,还可以设置代表各个方向的化学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化学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
化学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化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创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化学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发现和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和问题解决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同时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时,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实验验证和知识总结等步骤,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教师应该起到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和虚拟实验等工具,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
在实施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时,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灵活运用教学资源,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四、专题研究式教学专题研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选取有针对性的专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思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实施专题研究式教学时,教师应该合理设置专题,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五、跨学科融合教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和探究项目。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模式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教育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创新教学模式。
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化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化学教育中应用的创新教学模式,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一、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发现的教学模式。
在化学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提供实验、案例研究和问题解决等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和思考。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模式。
在化学教育中,可以使用模拟实验软件、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等,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现象。
此外,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和电子资源,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和交流化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促进个性化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学习模式。
在化学教育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研究和解决化学问题。
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分工合作,通过讨论和交流来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共享。
合作学习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进行教学的模式。
在化学教育中,可以利用实验室、实地考察和实际问题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通过参与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的原理和应用。
情景教学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理念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理念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理念,并提出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而化学正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让他们亲自操作实验、收集数据和做出结论。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通过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和案例,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这样的实践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而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首先,教师可以提供开放性问题。
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以答案为导向,而创新教育理念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为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化学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只需要记住和应用已有的知识。
而创新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构建。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促进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理念还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
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实现。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实验。
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多元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评价主要以单一的考试分数为主。
而创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在化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
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为了提高化学教育的效果,创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一些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情况。
一、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创新教学方法中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课堂互动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学生也可以主动提问和讨论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课堂互动的优势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活跃的互动氛围,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课堂互动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和验证理论知识的真实性。
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探索实验规律。
通过实际操作和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然而,实验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实验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可能导致实验教学的难度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实验教学涉及到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教师加强实验操作指导和安全意识培养。
三、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知识和实验过程。
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视听感受,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还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随时随地学习化学知识。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然而,多媒体技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化学教育创新
化学教育创新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演变,化学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实验教学、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化学教育的创新。
一、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为了使实验教学更具创新性,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引入现代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实验室和模拟实验软件,实现在实验室中难以操作的实验。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开展创新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化学问题。
通过提供基本材料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验,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实验与应用结合:将实验与现实生活和工程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通过设计制作环保产品、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资源对于化学教育的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一个集教材、教案、实验指导、学习资料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备课。
此外,可以利用在线视频教学和远程实验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2. 外部资源整合:积极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应用案例。
将这些资源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提供更加丰富和前沿的教学内容。
3.探索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图书馆、科学网站和科学教育社区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讨论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方法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教学方法创新: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故事、展示有趣的实验现象、引用生活中的化学例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化学创新教育策略探究
初中化学创新教育策略探究初中化学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化学创新教育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探索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下是初中化学创新教育的一些策略探究。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和操作一些简单、易于操作的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推理,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开展化学拓展实践活动化学拓展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验和科技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项目,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化学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化学创新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合作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科学研究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科学探究和合作实验,并通过报告和展示来表达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初中化学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动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实践中。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创新项目和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创新方向并展开实践,提供导师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创新项目。
也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实践展示活动和交流会议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给他人,从而激发更多学生的创新热情。
化学课堂中创新教育
化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新时代注重创新教育的实施,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赋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面对新世纪,培养和造就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进行教学改革中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第一线化学教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化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进行化学实验,要使实验的改进创新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不仅要明确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掌握实验的操作原理和改进的方法技术,在化学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典型的实验操作,从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在实验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和思维空间,从而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创新,促使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过探寻化学规律,手脑并用,达到不同层次的提高,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索性的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做精心的设计准备,选择合适的问题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提前设计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充分渗透创新能力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留给学生,一步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探索过程中解决未知问题。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探索性实验的目标、任务和要达到的效果,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如实验设计思想、化学方法、实验技巧等。
创新教育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
创新教育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
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
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进发的时候。
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
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
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
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
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利成章的解决疑问。
4、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
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
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化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技巧
化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技巧化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科学,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很难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运用创新的教学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化学课堂中可以使用的创新教学技巧。
一、实验探索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和体验化学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然而,传统的实验往往只是简单的演示,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这样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游戏化学游戏化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引入化学教学中的方法。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化学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或者设计一个化学实验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化学家,进行化学实验并解决难题。
这样的游戏化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多种媒体元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通过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使用化学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或者使用化学模拟软件,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学习和实践。
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四、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主导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和组织项目,进行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索。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与化学相关的项目,如环境保护、新材料研发等,让他们在项目中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
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几种创新性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创造真实场景或情景,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学习酸碱中和指示剂的使用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酸碱溶液的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究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2. 问题解决法:
问题解决法是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度时,可以提出“如何改变反应速度”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找出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法是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金属与酸反应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金属与酸的实验,观察反应情况和反应产物,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4.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化学能量转化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如“如何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让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5. 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研究一个元素,然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享研究结果,最后进行全员展示和互评。
化学教育的创新模式
化学教育的创新模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的模式,其中化学教育的创新备受关注。
化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创新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化学教育的创新模式,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化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基本实验的操作,但却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而化学教育的创新模式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实验,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育中逐渐得到应用,成为化学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呈现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实验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传统的化学教育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探究式学习则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和研究等方式主动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此外,探究式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合作学习与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化学教育的创新模式中,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
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进行化学实验、讨论和研究等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此外,交互式教学也是化学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使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和设备,学生可以进行模拟实验、交互探究等活动,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跨世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教育必须一改传统的封闭式为开放式。
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去操作,形成一种创新的自由。
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的场所。
一、化学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角色1. 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更主要地承担起创新环境的营造者,创新知识的提供者,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创新学习的评价者以及创新人格的塑造者的角色。
在化学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出一些新鲜别致,又富于启发性、挑战性、诱惑力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热烈讨论。
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提出“如何处理含有一氧化碳的尾气?”这一问题,学生会提出循环使用,再去还原氧化铜,点燃做还原氧化铜的热源等方案。
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当然,在创性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仍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知识,能力无从谈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能力提供创新知识,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创新教育还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充电”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教师,不要只是做“书生的教育家”或“经验的教育家”,而是要做有胆有识的“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做具有开拓和创造性能力的教育家。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
不能满足于自己所学所教的那些有限的知识。
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吸收各方面的知识。
如不善于学习、思维僵化、孤陋寡闻,不但会误人子弟,自己也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1. 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教育(1) 利用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无法取代的。
实验的探索性和实验的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铺平了道路,提供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堂的创新教育
----毕浩波
摘要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就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在讲《分子》这节内容时,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缩小的实验,并分析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时候,就有一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呢?有没有增大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我就感觉到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于是,我高度的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虽然他提出这个问题不利于分子有空隙的解释,但不能制止学生提出看起来不相关的问题,因为这样就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保护活跃的气氛,驾驭其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不断滋长。
二、创设多样情景,培养创新精神
何谓创新精神?我以为,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
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的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呢?
不断创设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辩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重要形式。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NaCl,NH4Cl,CH3COONa的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呢?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2.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其内涵应包括创新探索的志向和责任心,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坚定意志,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献身精神。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呢?
(1)在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引进化学今天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进展,介绍当今世界化学科学研究前沿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化学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环保日常生活等的应用。
例如:诺贝尔历经自己被炸伤、弟弟被炸死的多次失败后发明了炸药,现代家俱业所使用的高密度纤维板,有机化学里的"高分子智能材料","氢是未来理想能源材料"等结合教材加以介绍,增强学生为人类的进步献身科学的责任心和勇于创新的顽强意志。
(2)创设要求高、难度大、有一定危险的实验。
例如:氢气与氯气混合光照爆炸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演示,严格按照实验规则准确操作,并鼓励失败者继续努力。
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勤奋、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
三、灵活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
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形成了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能力,即是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他们的发明创造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前所未有的。
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即是对个人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
中小学科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想像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像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一是有意识让学生联想。
如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联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联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如何处理。
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
如讲到N2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非常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讲到氢原子的结构时,为什么电子受到核的吸引,不掉进原子核内而在核周围不停地高速运动。
学生这种意想不到的想像,老师要加以肯定、称赞,因为爱因斯坦讲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
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思维。
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例如:晚会中经常出现的一则谜语:"一刀砍断后只有一节,是什么?"一刀两断这是天经地义的提法,已是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势,若冲不出这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很难得出谜底。
再如,将一个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分析物质发生变化,从加入的物质考虑,这是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所以一般学生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得出一个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
而忽视了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漏了"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的现象"。
3.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
创新观察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
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与创新的桥梁。
培养这两方面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不同视角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要留有"空白"、"开发区"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他们的创造实践能力。
例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可只提供药品、仪器,让学生自行设计氧气的发生、收集并检验的整个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实践,领略"创新"成功的滋味。
创新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