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购物ABC 教学反思
合理购物ABC小学品德教案
合理购物ABC小学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合理购物,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2.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权衡价值和价格,培养学生的消费决策能力;3.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道德;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金钱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合理购物?2.如何提高购物的经济性?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4.如何避免盲目消费?三、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合理购物的概念;2.学生能够提出如何提高购物的经济性的方法;3.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商品;4.学生能够避免盲目消费。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真实的购物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合理购物的概念;2.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互相促进,提高思维能力;3.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导入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几张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购物中的经历,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在购物时会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激发他们对合理购物的思考。
2. 概念讲解(10分钟)【合理购物的概念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合理购物的概念,让他们明白合理购物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列举一些例子,比如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等,让学生明白合理购物可以帮助他们节省金钱并获得更好的商品。
3. 方法介绍(20分钟)【提高购物经济性的方法】:•比较价格和质量: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品牌的商品价格和质量来选择更经济的商品;•注意促销信息:学生可以关注超市的促销信息,选择在打折期购买商品;•制定购物清单:学生可以在购物前制定一个购物清单,避免盲目消费。
【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根据需求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询问他人建议:学生可以向家长或老师询问意见,了解他们的建议和选择。
品德三年级下册《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
品德三年级下册《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第一篇:品德三年级下册《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学生学会了解商品的信息,并运用信息选择商品,掌握一些购物的小窍门。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不同的商品,关注不同的信息。
教学难点: 运用商品信息合理购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要求学生调查两件商品在大商场、批发市场、便利店、超市的价格。
出示《商品市场调查表》,邀请学生板书调查结果。
二、价格的秘密1、思考为何同类商品的价格不同?除了和购物场所有关,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呢?2、出示橘子的旅行,请学生思考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三、合理购物ABC1、小组讨论:(1)怎样购物才合理?(2)购物时要注意什么问题?2、生回答问题1的讨论结果,师总结。
3、出示牛奶包装盒图片,讲解购物之前要了解商品哪些信息。
4、介绍什么是三无产品及其危害。
四、总结购物小窍门五、说一说准备两个小时的六一联欢会,假如妈妈给了你20元钱,你会去超市买什么?评一评小朋友的购物行为合理吗?六、师总结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辨别商品的真假伪劣,购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商品。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二篇:《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合理购物ABC》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中第三单元《购物的学问》中的一课。
本堂课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购物方法,重点学会了解商品的信息,并运用信息选择商品,知道食品中的“三无”含义,自觉养成抵制“三无”产品的行为,通过多种形式掌握一些购物的小窍门。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受年龄及生活经验的局限,虽然生活在迅速城市化的城乡结合部,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周围有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购物场所。
一方面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平时生活起居多依赖父母,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薄弱,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和能力,但合理购物的能力较弱。
购物的教学反思通用15篇
购物的教学反思通用15篇购物的教学反思1《新课标》就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我在新课引入时,设计了购物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不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巧妙复习了旧知,并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
2.这个过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而且很自然的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真实,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份。
3.我设计了“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需要准备哪些东西”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购物的教学反思2设计思路:“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一)活动前的讨论1.选择购物区域: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 教学反思》
《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南安市水头镇大盈小学王丽婷《品德与社会》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本人在关注学生的同时,紧紧地围绕本次教学的重点——合理购物。
我以“购物”活动为本课的切入点,精心地把教室布置成“小超市”,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购物的欲望,激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在“小超市”中,我有意摆放了一些过期牛奶和三无玩具,来检测学生的判断力。
通过购买、交流与学习,从而感悟合理购物的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更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巴班期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情感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
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
”因此,教学的关注点不仅仅是教学的设计,更多是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教育信息。
本课的学习内容源于生活,所涉及的,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离不了的购物。
学生对此非常熟悉,于是就很容易产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和愿望。
无论是布置他们课前带物品,还是组织他们在课堂上的体验活动、交流、讨论,他们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积极参加。
也正是在这种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学有所得,并一定能学以致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三大特色:一、以生活紧密联系,拓宽学生视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品社课应该生活化。
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带来的物品,将生活中的“超市”和“购物”带到课堂中,让孩子们在课堂里购物,聊购物、学购物,最后学会合理购物。
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
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第一篇:合理购物ABC 教学反思《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南村镇雅居乐小学执教者:廖瑞怡本课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的,着重对学生进行购物常识教育。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始终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购物生活相联系,学生参与积极主动、情绪高涨热烈,自主学习程度明显,合作学习效果显著。
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一些想法:一、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我认真研读教材,确立好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那就是凡是学生能做的,我绝不代替。
课前让学生自己从多种渠道收集商品;课堂实际参与购买活动;遇到问题交流解决;最后也是由学生们自己归纳购物经验。
整体课教师只是主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性和创造性。
二、利用活动激发课堂兴趣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亲历活动。
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价值观的树立。
比如“模拟购物”这个活动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探究起来。
正因为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构建了生活化的课堂,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便于学生的体验和实践。
学生对“模拟购物”情境活动非常感兴趣,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教学目的也更容易达到,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课程改革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革在教学中学生被动的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有关商品信息的资料,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交流,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商品信息,并且老师也向同学介绍了解商品信息的渠道,运用电子白板展示一些商品信息的资料给他们看,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让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多留心商品信息。
课上还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观看三无产品的小视频,让学生树立起不买三无产品的决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购物时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培养合理购物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学会与商家沟通、交流,提高购物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明白消费与生活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购物前的准备:了解自己的需求,制定购物计划。
2. 购物中的沟通:学会与商家交流,获取所需信息。
3. 购物后的反思:总结购物经验,提高购物能力。
4. 实例分析:列举购物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实践活动:模拟购物,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购物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培养合理购物的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明白消费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购物心得。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购物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4. 实践活动:模拟购物,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 购物场景道具:准备一些购物场景的道具,如购物车、商品模型等。
3. 模拟购物活动:提前安排好模拟购物活动的场地和商品。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购物场景的短剧,引发学生对购物话题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理购物。
2. 讲解购物前的准备:讲解在购物前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制定购物计划,避免盲目消费。
3. 购物中的沟通技巧:讲解如何与商家沟通,获取所需信息,以及如何进行商品比较和价格判断。
4. 购物后的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购物经验,提高购物能力。
5.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购物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让学生学会应对。
七、课堂互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购物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购物心得。
2. 情景模拟:各小组选取一个购物场景进行模拟,其他小组观看并给出建议。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实际购物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理购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比较、选择和评估商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购物的定义和意义。
2. 比较和选择商品的方法。
3. 评估商品的价值和质量。
4. 合理的消费观念和购物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选择和评估商品的方法,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合理购物。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购物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相关图片、案例和知识点。
2. 购物场景模拟道具:如商品模型、购物车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4. 实际购物活动安排:选择合适的购物场所,提前与商家沟通好。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购物场景的短剧,引发学生对合理购物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合理购物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合理购物的理解和体会。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购物案例,让学生学会比较、选择和评估商品。
5. 实践环节: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实践。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份购物清单,要求学生根据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商品。
2. 完成一份购物评估表,对所购买的商品进行评价。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合理购物的重要性。
九、课后作业:1. 调查家庭成员的购物习惯,分析其合理与否,并提出改进建议。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在实际购物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学生对合理购物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理购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商品,合理选择和购买商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理性消费。
二、教学内容1. 合理购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如何比较商品,选择合适的商品。
3. 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性消费。
三、教学重点1. 合理购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比较商品的方法和技巧。
3. 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性消费。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商品,合理选择和购买商品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合理购物。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比较商品,选择合适的商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性消费的重要性。
4. 课堂讲解:结合PPT,讲解合理购物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购物场景的短剧,引发学生对合理购物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合理购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在购物中的经验,讨论如何比较商品,选择合适的商品。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性消费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合理购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PPT:制作包含丰富图片和文字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真实的购物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合理购物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合理购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合理消费》教学反思3篇
5《合理消费》教学反思(篇一)由于心智尚不成熟和缺乏生活经验,四年级学生易受外界影响,在购物时往往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
他们有时会被商品的包装所吸引,有时会因为同伴买了某种商品而盲目攀比,有时受广告、动画片、流行读物等影响,很可能凭直觉提出购买要求而没有考虑实际需求。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反思自己的消费愿望,学会提出合理的购物要求。
当今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家庭和学校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有的父母以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作为疼爱孩子的主要方式,导致孩子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
有的父母以物质奖励作为鼓励的重要手段,易造成孩子片面地以追求物质利益为学习动机。
有的父母自己花钱大手大脚,不知节制,孩子也容易沾染铺张浪费的习气……当前,中小学校园里出现了互相攀比、盲目赶时髦等现象。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那些我想要的东西”,从学生想要的东西人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反思自己向父母提出的购物要求是否合理,从而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
同时,教材还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比较、自我克制,能够理性地做出购物选择。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学会合理消费”,通过比较有计划的消费和过度消费的不同后果,让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的好处。
同时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开支,能够做到量入为出,在生活中实践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两个板块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先是从认知上,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认识到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不同后果,再从行为上引导他们学会合理开支,做到节约和合理消费。
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
在教学时,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消费,从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人手,让他们观察现实中的消费行为和方式,总结和思考不同消费方式带来的后果,从而帮助学生对什么是实际需求形成明确的概念和认识,这是合理消费的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制订合理的开支计划,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等,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充分而又真实的体验,培养他们的节俭意识,使他们懂得量人为出的消费原则,做到有计划、合理地消费。
六下合理购物教学反思
六下合理购物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反思成分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
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
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
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
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
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
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
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反思及时性原则一节课过后要趁热打铁,及时的回忆、反思并及时记录自己的思维闪光点,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灵感和感受,并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持久性原则要系统、全面地积累经验并使之升华、凝结,必须以大量的课后反思为基础,这就需要老师们写教后记像医生写病例报告一样成为一种基本的职业习惯。
锲而不舍,在持之以恒中提升水平,把教师闪光的智慧之珠串成精美的教育之链。
简约性原则课后反思要及时记录,但不是写长篇巨著,讲究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要突出重点,捕捉亮点,抓住要点,在言简意赅中有所收获,切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三年级《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
三年级《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引言在三年级的教材中,有一个关于合理购物的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教授ABC购物法,帮助学生们学习如何在购物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本文将对这个教学单元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ABC购物法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学会根据需求和预算做出合理的购物决策•理解购物过程中的消费陷阱,并养成谨慎的消费习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分析评估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预算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在购物时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并给出合适的建议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形成节约和合理消费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权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
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家商店的工作人员和顾客。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ABC购物法的具体应用。
小组讨论在情景模拟后,我们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在购物过程中的体验和想法。
通过交流,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发现合理购物的关键要素。
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除了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我们还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
通过讲解ABC购物法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案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购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并学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教学评价学生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
他们在情景模拟中扮演角色时,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尽力做到角色的刻画真实可信。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交流和分享,表达出对合理购物的理解和思考。
效果评估通过课后测试和学生反馈,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测试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ABC购物法有了较好的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学生们在反馈中也表达出了对这个教学单元的喜爱和认可。
让真实融入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
专题论坛2019 年 11 月246让真实融入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胡 婧(重庆市璧山区正兴小学校 重庆 404100)摘 要:基于一次课后交流,发现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背后的问题。
真实是这节品德与社会课失败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一原因,从教学目标、学生活动、学生主体三个部分进行反思。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根本原因 反思“老师,您认为下周的研学旅行,我真的会按照购物清单来买东西吗?”上完《合理购物ABC》这课,我正整理教具准备离开教室,班上一位孩子来到我身边,用骄傲的眼神望着我。
就在两分钟前,他还站在讲台,展示他的购物清单,头头是道地说着自己为什么在第二次购物时不再买那些垃圾食品。
而这一刻,他却告诉我,道理他很容易懂,也知道老师想让他们明白什么。
可是,知道不等于真的学会,知道不等于真的想去改变!因为,他的改变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陈述性知识的了解,并没有从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发生根本改变。
一节课就想改变一个孩子根深蒂固的购物观念,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容易。
从孩子的言语中,我明白了,这节课我失败了。
于是,针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以及课堂问题我做出了以下反思:一、立足真实问题 定位真实目标在设计教案时,我立足教参和课本,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一些购物的基本常识,学会独立购物。
在制定目标时,没有了解学情,而是结合自己以往的购物经验,把让学生学会了解商品信息、合理选购商品,作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但是,我并没有课前去了解现在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购物习惯和购物方式,并不清楚他们在购物中的实际问题。
没有基于真实学情,制定的教学目标自然是不准确的。
[1]合理购物的对立面是不合理购物,那么学生哪些购物行为不合理呢?解决学生在购物中的种种不合理行为自然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询问和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有便宜无好货的购物理念;可以支配的零花钱较多,购物往往没有节制,比较随性;基本不关注商品信息,也不知道如何根据商品信息合理购物;对垃圾食品的认识片面,只停留在学校周边的5毛或者一元的小零食。
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
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为了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的理念。
在教学《合理购物ABC》一课中我紧紧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教材,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地通道,力求实现了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
1、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
课前组织学生调查,课上进行汇报、分析、交流,并展开模拟购物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实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2、教学中紧紧围绕“购物”这条主线,让学生了解一些购物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质地、不同价格、学习购物的学问,初步形成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层层深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使学生达到一个经验积累,螺旋上升的空间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达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3、活用教材,让教材为生活服务。
本课中要学习的社会知识、生活常识,都是处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在交流商品价格时,问学生“同一种商品价钱不同,为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商品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和生活经历来分析原因,在教学购物学问时,将教材中的图片、文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知道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自动参与学习,认识社会,感受生活,真正做到课程服务于生活。
4、采用活动化的教学策略,注重情感体验性,实现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本课设计了购物模拟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购物知识学会购物,并初步体验商品的买卖活动,把学生从课堂推向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这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在交流购买商品的时候,由于小组安排不到位,所以全体的学生参与度不够。
另外模拟购物如果能延伸到课外,结合实际,如和父母进行一次家庭购物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社会大课堂中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社会经验就更好了。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合理购物ABC教案
《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南安市水头镇大盈小学王丽婷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中第三课《购物的学问》中的主题《合理购物ABC》。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中第三课《购物的学问》中的一个主题。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调查家庭日常购物情况;了解了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知道购物场所是各式各样的,了解各种购物场所的特点及其变化发展。
并通过调查,知道了价格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在此基础上,“合理购物ABC”这一主题,让学生学会合理购物,并在购物过程中能注意商品的质量,掌握辨别商品质量的方法,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让学生学会“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又一技能。
学情分析:在学生生活的社区周围有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购物场所。
但是他们平时生活起居多依赖父母,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薄弱,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和能力,但合理购物的能力较差。
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尚缺乏对商品质量的识别能力,缺乏对形形色色购物场所的区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因此,引导学生探究合理购物的方法,了解购物中的知识和技巧,并从中体验消费的奥妙和趣味就成为本课教学的主旨。
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一些购物的基本常识。
2、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理购物的方法,初步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培养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带家中物品两三样;2、课前,师将学生带来的物品在教室中分类摆放,布置成两个“小超市”:智多星超市、益智园超市;3、教师准备好过期牛奶,用以引发课堂活动中的矛盾冲突。
4、课前训练两名超市推销员。
5、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从学生生活入手。
师:瞧,利用大家带来的物品,我们把教室布置成超市了。
走进超市你就会想要(买东西)是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购物。
可是购物中也隐藏着大学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合理购物的秘密吧!板书课题:(合理购物ABC。
《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反思.doc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加强对学生实践性活动的指导,能培养学生“走入生活,融入社会” 的技能与能力。
活动目标:1•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一些购物的基本常识。
2•让学生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独立购物。
活动重点:让学生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
活动难点:让学生学会独立购物。
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各种不同的物品(外包装袋完好),并标出价格。
2•课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把教室布置成商自选商场,把收集到的各种不同的物品分类摆放。
3•搜集有关商品信息的资料。
课时安排:40分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今天,是米老鼠超市开张的日子,瞧,米老鼠在店门口等着大家来购物呢。
模拟购物1•师:小朋友们先别着急,李老师还有几点温馨提示送给你们: (1)每组选一名“购物主管”,汇报购物情况。
(2)购物时间为5分钟。
(3)小组成员一起购物,购物时请讲文明,不喧哗。
2•现在大家开始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吧。
(开始购物活动,播放音乐)三、理解合理购物,对商品进行分类。
1•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采购到自己喜欢的商品了吗?现在请我们的各个“购物主管”汇报组员的购物情况吧。
(汇报)2•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和老师的观察看来,大家购买的商品中零食的数量最多,不难看出,同学们对吃是最感兴趣的。
王老师也想向你们推荐一种巧克力,(课件)巧克力,巧克力,孩子们,多么香甜诱人的美味啊,你想买吗?(生答)3.为什么不想买?(生谈话)(总结学生发言)4•她知道的可真多啊,像她刚刚提到的这些没有出厂日期,没有保质期,没有厂名厂址这样的商品统统叫做三无产品。
(出示课件,阐述“三无产品”)5.以前你买过这样的商品吗?以后你还会买这样的商品吗?(找学生发言多人。
)6.那么我们在购物时要想判断一件商品是不是三无产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还有什么好方法判断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是不是三无产品请大家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商量一下,一会说给我们大家听,好吗?(学生讨论,指名汇报)、(课件,选购商品注意5点)7•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反思1通过《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选择、消费观念变发生化;使学生学会理财和合理消费,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意识和能力。
执教完这一课时,有如下反思:一、巧妙地导课,激发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开始之前若能巧妙设计,做到简洁明快,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则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
因此,我在教学中,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把小品《不差钱》,用于导入新课,大大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捕捉能力。
二、自主学习,引导问题。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不是老师强加的。
”学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轻松地学习,感知明理。
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所有问题不分重难点的讲给学生,毫不放手,教师要让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设置疑问后,留给让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寻找问题的最终答案。
在这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个人实际的零花钱的消费出发,谈谈同学常出现的消费烦恼,哪些属于合理消费,哪些属于不合理消费,然后,再引导学生谈谈作为中学生应怎样合理消费,有哪些消费高招合乎技巧,其中同学谈到砍价、零买变批发、选质优价廉的商品等都反映同学们有合理消费的意识。
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展开探究,导致对教材挖掘还不够透彻。
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反思2活力课堂教学更强调师生的互动性,这对教师的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让本节课能尽量符合活力课堂的要求,又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我在课前作了如下的准备与思考:1、考虑到教学地点是在农村中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是很高,因此本节课在问题的设置上就要尽可能地简单一些,或者是将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同时还要在某些问题上多给学生一些提示。
大班社会教案合理购物活动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合理购物活动反思教案标题:大班社会教案合理购物活动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合理购物的概念,并培养他们在购物过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2. 通过合理购物活动,促进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3. 培养学生的财务意识,使他们能够理解货币的价值和管理金钱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图书:《小猪理财》等与购物和理财相关的绘本。
2. 图片或卡片:展示各种商品和价格的图片或卡片。
3. 玩具货币:用于模拟购物过程的玩具货币。
4. 购物清单:列出需要购买的物品清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学生分享一个关于购物的故事,引发他们对购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合理购物,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合理购物。
活动前准备:1. 准备购物清单,列出需要购买的物品及其价格。
2. 准备展示商品和价格的图片或卡片,并将其放置在教室的某个区域。
活动进行: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购物清单。
2. 解释活动规则:每个小组根据购物清单上的物品,使用玩具货币在展示区域购买商品。
3. 学生根据需要购买的物品,选择合适的商品图片或卡片,并用玩具货币支付。
4. 引导学生思考购物决策的因素,例如价格、质量、需求等,并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选择。
5. 观察学生的购物过程,引导他们思考购买决策是否合理,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解释。
6. 引导学生总结购物经验,分享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活动反思:1. 组织学生进行合理购物活动的反思讨论。
引导他们回顾购物过程中的决策,并思考是否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购物活动中遇到的挑战和困惑,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合理购物的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讨论购物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案扩展:1. 邀请家长参与合理购物活动,与学生一起分享购物经验和理财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超市或商场,让他们亲身体验购物过程,并观察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差异。
三年级品社下册合理购物abc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品社下册合理购物ABC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理购物的概念,认识到合理购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商品,合理选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
2. 学会比较商品,做出合理选择。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习惯。
2. 学会在购物过程中进行价格比较和质量判断。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通过设定购物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购物过程。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购物心得,互相学习。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购物案例,让学生了解合理购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一些商品卡片,上面标明价格和质量。
3. 准备一份购物清单。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 提问:你们平时购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二、学习合理购物的概念1. 教师讲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合理购物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合理购物的理解。
三、学会比较商品1. 教师出示一些商品卡片,让学生进行价格和质量的比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比较心得。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出示一份购物清单,让学生分析哪些商品是合理购买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内容:1.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购物过程,学会独立完成购物决策。
2. 引导学生了解折扣、优惠券等购物策略,提高购物效率。
七、教学步骤:1. 教师设定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2. 每组学生模拟购物过程,独立完成购物决策。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互相交流。
八、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购物预算的概念,学会制定购物预算。
2. 培养学生按照预算购物的习惯,避免过度消费。
九、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购物预算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制定购物预算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购物ABC》教学反思
南村镇雅居乐小学执教者:廖瑞怡
本课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的,着重对学生进行购物常识教育。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始终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购物生活相联系,学生参与积极主动、情绪高涨热烈,自主学习程度明显,合作学习效果显著。
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一些想法:
一、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前我认真研读教材,确立好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那就是凡是学生能做的,我绝不代替。
课前让学生自己从多种渠道收集商品;课堂实际参与购买活动;遇到问题交流解决;最后也是由学生们自己归纳购物经验。
整体课教师只是主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性和创造性。
二、利用活动激发课堂兴趣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亲历活动。
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价值观的树立。
比如“模拟购物”这个活动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探究起来。
正因为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构建了生活化的课堂,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便于学生的体验和实践。
学生对“模拟购物”情境活动非常感兴趣,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教学目的也更容易达到,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课程改革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革在教学中学生被动的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有关商品信息的资料,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交流,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商品信息,并且老师也向同学介绍了解商品信息的渠道,运用电子白板展示一些商品信息的资料给他们看,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让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多留心商品信息。
课上还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观看三无产品的小视频,让学生树立起不买三无产品的决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在活动中探究,
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主动地发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个性品质的发展。
例如在学以致用环节中,我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四个购物情景,运用今天所学的购物知识帮助这四个小朋友在购物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后,我还请同学们利用假日和家长再次去购物,把课堂中学到的购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这样就可以让课堂的知识浸透到同学的日常生活中,丰富同学的生活经验。
将所学知识真正延伸到同学的生活与行为中,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
四、多媒体的运用,激活了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课上伊始,通过多媒体,再现学生的购物场景,借此引出课题,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贯穿始终,主要是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如:购物中遇到的问题;商品广告信息;三无产品的介绍;QS标志的认识等)引入课堂,让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实际购物中遇到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途径,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对同学的课堂评价还是做得不够到位。
教师适当、到位的评价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
而教师过于平淡,不够针对性的评价,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
在本节课大多数的时候,我仅仅是听了学生说,而没有给予充沛的评价。
还有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不够生动,没有很好的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活动的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这这些方面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