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水产健康养殖规章制度
水产健康养殖规章制度总则为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组织架构第二条养殖用水1.水产养殖用水应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或《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等标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
2.技术质量部应当定时监测养殖用水水质,如发现水体水质不符合养殖用书水质标准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技术质量部应定期检验养殖场和池塘的进排水系统,确保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条养殖生产1.养殖场场长应合理确定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和滩涂,同事根据水域滩涂环境状况划分养殖功能区,联合养殖销售部合理安排养殖生产布局,科学确定养殖规模、养殖方式。
2.本厂员工应了解和熟悉《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撤销禁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目录(渔业部分)》《生产操作规程》等知识。
3.质量技术部应检查采购苗种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质量标准,严格划定范围,确保不达标的苗种坚决不流入养殖池造成污染。
4.离开生活区前往养殖水域前,检查养殖船状况、通信状况等,并登记做记录。
进入养殖水域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作业。
发现水上漂流污染物及时打捞,并装入随身垃圾桶中带离水域。
5.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逐步按国家有关就业准入要求,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6.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记载养殖种类、苗种来源及生长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等内容,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并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两年以上。
7.使用渔用饲料应当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在投喂过程中,养殖工人应随时监测吃料情况,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8.在发现水生生物病害防治过程中,养殖工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填写《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记载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用量等内容,并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
水产品养殖场管理制度范例
水产品养殖场管理制度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产品养殖场管理,维护生产秩序,保障生产质量和环境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养殖场内所有水产品养殖事项。
第三条养殖场内的养殖人员应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确保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养殖场内应设立养殖场管理者,负责指导和监督养殖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养殖场内应配备养殖工具和设备,保证养殖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养殖场管理第六条养殖场内应设立养殖场管理办公室,负责养殖场每日工作的调度和协调。
第七条养殖场管理办公室应定期进行养殖工作的统计和总结,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八条养殖场管理办公室应制定每日工作计划,并及时通知养殖工作人员,确保养殖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九条养殖场管理办公室应定期组织养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第十条养殖场管理办公室应建立健全养殖场内部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章养殖工作第十一条养殖工作人员应按照管理办公室的调度安排,完成养殖工作任务。
第十二条养殖工作人员应做好养殖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水质清洁和鱼类健康。
第十三条养殖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养殖场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十四条养殖工作人员应严禁放任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进入养殖池塘,避免对水质造成污染。
第十五条养殖工作人员应监测养殖池塘的水质指标,根据结果调整投饲量和水量。
第十六条养殖工作人员应及时清除养殖池塘内的水生植物,以减少竞争压力,提高养殖效益。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养殖场内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为养殖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第十八条养殖工作人员应佩戴好防护设备,进行安全作业,避免发生事故。
第十九条养殖场内应配备救生设备和急救药品,应急情况下提供紧急救助。
第二十条养殖场管理办公室和养殖工作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第二十一条养殖场内应制定火灾预防和应对方案,确保养殖设施和生产资料的安全。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二十二条养殖场内应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排放,保护周边环境。
水产品养殖场管理制度
水产品养殖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水产品养殖场的管理,并提高水产品的产出和质量。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水产品养殖场的管理和操作。
第二章养殖场基本要求第三条【场地要求】养殖场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周边环境清洁的区域。
场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水积聚引起污染。
养殖场应有良好的自然风、阳光照射条件,以保证水产品的生长需求。
第四条【设施建设】养殖场应按照规模合理规划渔池、饲养场、生产场等设施,并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
第五条【水质要求】养殖场应保证水质清洁、无污染,符合水产品的生长需要。
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在合理范围内。
第三章养殖管理第六条【物种选择】养殖场应选择合适的水产品养殖种类,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确定养殖品种。
第七条【放养计划】养殖场应制定合理的放养计划,包括放养数量、放养时间、放养方式等,并在养殖过程中及时调整和改进。
第八条【饲料管理】养殖场应专业配制、提供适合各个生长阶段的饲料,并按照饲养需求,合理投喂,避免饲料浪费和过度投喂。
第九条【疾病预防】养殖场应加强疾病预防工作,定期对水产品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传染。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条【防汛措施】养殖场应制定防汛预案,加强堤坝的建设和巡查工作,确保在降雨期间养殖场的安全。
第十一条【防火措施】养殖场应加强防火意识,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
第十二条【安全意识培训】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十三条【废水处理】养殖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废水,防止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泊,造成水质污染。
第十四条【污物处理】养殖场应建立污物处理设施,及时清理和处理养殖废弃物,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第六章外部合作与监管第十五条【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养殖场应与相关部门积极合作,共同推进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并及时了解和响应相关政策。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3、合理放养:一味追求高产量并不合理, 会带来许多病害,用药成本高,影响产品 质量安全,养殖管理难度加大,养殖风险 加大。 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搭配养殖品种。
4、种质与种苗质量:种质种苗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到成活率,生长发育速度及病 害发生程度,优良的种质和种苗会促进养 殖生产的发展。 选择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场生产的鱼种、鱼 苗及亲鱼等,最好是经过有关部门进行鉴 定的产品。
按照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对产品质量安全不作特 殊要求,满足特定消费,主要服务于出口贸易; 产品以初级产品和初加工农产品为主; 强调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推行基本不用化 学投入品的技术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 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注意生产过程监控,一般不做环境监测和产品检 测,一年一认证; 按国际贯例,采取市场化运作。
申请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称谓由地理区域各称和农产品通用名称构 成;产品有独特的品质特性和特定的生产 方式;产品品质和特色主要取决于独特的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产品有限 定的生产区域范围;产地环境、产品质量 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产品品质特征包括感官特征和内在品质特 征。感官特征包括视觉、味觉、嗅觉、触 觉,是指通过人的感官能感受到特殊品质 和风味;内在品质指标是指通过仪器检测 的可量化的独特理化指标。
保健食品的基本含义
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 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 治疗为目的的食品,也叫功能性食品。主 要是安全无毒、功能确切,且且配方科学。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含义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含义 根据农业部2007年第11号令——《农产品地理标 志管理办法》(2008年2月1日起实施)的界定,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 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 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 标志。此处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 产品,既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及其产品。
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doc11页).doc
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1一般原则1.1有机水产养殖业是一种开放式或人为开放式的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最大限度地限制使用化学药物、人工药物诱导生产的苗种、非天然原料制成的配合饲料,并利用水域的自然生产力来进行生产,以提供高营养、优质的水产食品为根本目的。
1.2有机水产养殖业的生产中应控制外来的投入品,保护利用植物、动物和天然水域的自然生产能力。
尽可能持续利用并保护水域资源,维护天然水域的生态平衡。
1.3有机水产养殖涵盖的范围较广,它涉及的水域有淡水、海水、盐碱水和半咸水等;养殖的场地有水库、河流、湖泊、港湾、滩涂、近海和深海等天然水域;养殖的方式有网箱、网栏、网围及增殖放流等;养殖的对象包括各个生产阶段的肉食性、滤食性、吃食性、杂食性及草食性水产经济动物。
1.4在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的水产生物可以作为有机水产养殖对象进行认证,但按照基本程序不能够检查的生物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
2转换期2.1有机转换期的确定转换期不应少于转换生物的一个养殖周期。
转换期长短应由认证机构根据转换生物的种类、生命周期、环境因素、养殖场地、养殖水域、过去残存废物、沉淀和水质等因素具体制定。
如果认证机构允许引入了其它常规生物,其转换期也应考虑新被引入的生物。
2.2转换计划转换开始时应制定详细的有机转换计划,转换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历史和现状;2)转换的时间表;3)转换的具体内容和措施;4)转换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
2.3转换的内容转换包括养殖水域的确定、养殖对象选择以及营养、疾病控制等养殖过程和水产品捕捞、运输、粗加工等。
2.4转换的条件下列情况不需要转换期:1)在水体自由流动而且未遭受本标准禁用物质影响的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生物;2)有机生产的各种条件,如水质、投入品(饲料、药物和其它物质)可以被检查、监控,并符合相关标准。
2.5如果整个养殖水域不能够一次转换,那么被分割的各个小的转换水域应该保证能够满足所有的标准,且还需满足以下条件:1)常规和有机生产单元之间应该有明显特征的隔离带。
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作业指导书
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 (3)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 (3)1.2 水产养殖的意义与前景 (3)1.3 水产养殖的基本条件与要求 (4)第2章水产养殖环境与设施 (4)2.1 水产养殖环境因素 (4)2.1.1 水温 (4)2.1.2 溶解氧 (4)2.1.3 pH值 (4)2.1.4 氨氮和亚硝酸盐 (5)2.1.5 水色和透明度 (5)2.2 养殖水体水质调控 (5)2.2.1 水质监测 (5)2.2.2 水质调控措施 (5)2.3 水产养殖设施及其配置 (5)2.3.1 养殖池塘 (5)2.3.2 养殖网箱 (5)2.3.3 增氧设备 (5)2.3.4 投喂设备 (5)2.3.5 水质监测与调控设备 (6)2.3.6 防病防疫设施 (6)2.3.7 收获和加工设备 (6)第3章水产养殖种类选择与苗种培育 (6)3.1 水产养殖种类选择原则 (6)3.2 苗种来源与质量鉴别 (6)3.2.1 苗种来源 (6)3.2.2 质量鉴别 (6)3.3 苗种培育技术 (7)3.3.1 苗种放养 (7)3.3.2 饲料投喂 (7)3.3.3 水质管理 (7)3.3.4 日常管理 (7)第4章饲料与投喂技术 (7)4.1 饲料的种类与营养成分 (7)4.1.1 天然饲料 (7)4.1.2 配合饲料 (7)4.1.3 添加剂饲料 (8)4.1.3.1 蛋白质 (8)4.1.3.2 脂肪 (8)4.1.3.3 碳水化合物 (8)4.1.3.4 维生素和矿物质 (8)4.2 饲料配方与加工 (8)4.2.1 饲料配方 (8)4.2.2 饲料加工 (8)4.3 投喂技术与管理 (8)4.3.1 投喂原则 (8)4.3.2 投喂方法 (8)4.3.3 投喂频率 (8)4.3.4 投喂管理 (9)4.3.5 投喂记录 (9)第5章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9)5.1 水产养殖病害类型及特点 (9)5.1.1 传染性疾病 (9)5.1.2 非传染性疾病 (9)5.1.3 环境性疾病 (9)5.2 病害诊断与防治方法 (9)5.2.1 病害诊断 (10)5.2.2 防治方法 (10)5.3 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10)5.3.1 细菌性疾病 (10)5.3.2 病毒性疾病 (10)5.3.3 寄生虫病 (10)5.3.4 非传染性疾病 (10)5.3.5 环境性疾病 (11)第6章水产养殖生产管理 (11)6.1 养殖生产计划与组织 (11)6.1.1 制定养殖生产计划 (11)6.1.2 组织养殖生产 (11)6.2 养殖水域管理与维护 (11)6.2.1 水域环境管理 (11)6.2.2 水域生态维护 (11)6.3 养殖生产记录与分析 (11)6.3.1 养殖生产记录 (11)6.3.2 养殖生产分析 (12)第7章水产品捕捞与运输 (12)7.1 捕捞工具与方法 (12)7.1.1 捕捞工具 (12)7.1.2 捕捞方法 (12)7.2 捕捞生产组织与安全 (12)7.2.1 捕捞生产组织 (12)7.2.2 捕捞安全 (12)7.3 水产品运输技术 (13)7.3.1 运输方式 (13)7.3.2 运输过程中的管理 (13)第8章水产品加工基本原理 (13)8.1 水产品加工的意义与分类 (13)8.2 水产品加工原料的处理 (14)8.3 水产品加工基本工艺 (14)第9章水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 (14)9.1 冷冻加工技术与设备 (14)9.1.1 冷冻加工技术 (14)9.1.2 冷冻加工设备 (15)9.2 腌制加工技术与设备 (15)9.2.1 腌制加工技术 (15)9.2.2 腌制加工设备 (15)9.3 烟熏加工技术与设备 (15)9.3.1 烟熏加工技术 (15)9.3.2 烟熏加工设备 (15)9.4 调理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 (15)9.4.1 调理食品加工技术 (15)9.4.2 调理食品加工设备 (16)第10章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 (16)10.1 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法规 (16)10.2 水产品质量检测方法 (16)10.3 水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 (16)10.4 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与处理措施 (16)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水产养殖是指人类根据水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人工方法在一定的水域环境中进行生物的繁殖、生长、发育,以获得水产品的生产活动。
水产养殖标准操作规程
水产养殖标准操作规程引言:水产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人类的食品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水产养殖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分别介绍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旨在提高水产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和养殖效益。
第一节:水质管理水的质量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合理的水质管理是确保养殖品质的重要环节。
水质管理的规范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检测: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检测,包括水温、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水体的稳定和适宜度。
2. 水体保洁: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污染和废水排放,同时定期清理池塘底泥,保持池塘水质清澈。
3. 水质调控:通过适当的饲料投喂、通风换气、水流调控等手段,保持养殖水体的营养平衡和水质稳定。
4. 水质处理:对于污染严重的水源,需要进行水质处理,采取适当的净化措施,确保入养殖系统的水质符合规范要求。
小节一: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保证水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规范的饲料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配制:根据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和其生长阶段,合理配制饲料,保证其营养成分的均衡和充足。
2. 饲料投喂:按照科学合理的投喂量和投喂频率,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和浪费。
3. 饲料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饲料产品,并对饲料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小节二:病害防控病害防控是水产养殖的重要方面,规范的病害防控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体系,定期对养殖水域进行病害检测和监测,确保病害的及时发现和防控。
2. 养殖环境控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良好的通风换气,控制饲料投喂量,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生。
3. 病害防治:对于发生病害的水产动物,应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药物防治、疫苗接种、隔离治疗等。
4. 养殖品种选择:选用适应当地环境和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进行养殖,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有机养殖管理制度
有机养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有机养殖管理,推动有机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从事有机养殖业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有机畜牧、有机水产、有机禽类等各类有机养殖业。
第三条有机养殖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范、可持续的原则,加强对有机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等全程监管,促进有机养殖业的规范发展。
第四条地方各级有机养殖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对有机养殖业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环节管理第五条有机养殖业应当以农产品有机生产基地为生产基地,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有机生产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生产。
第六条有机养殖业应当选择合理的养殖场地,按照有机畜牧、有机水产、有机禽类等不同品种的养殖要求进行布局规划。
第七条有机养殖业必须严格控制生态环境,避免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禁止在禁养区、禁养期、重金属污染区和水源保护区开展有机养殖生产。
第八条有机养殖业应当采取先进的、合理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有机养殖业应当严格选用有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饲料添加剂。
第十条有机养殖业应当科学施肥,合理利用有机肥、绿肥,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业化肥。
第十一条有机养殖业应当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做好疫病的监测、防治和控制措施。
第三章加工环节管理第十二条有机养殖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机产品加工标准,建立和健全有机生产记录和追溯体系。
第十三条有机养殖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加工生产线,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第十四条有机养殖业应当加强原料进货检验和质量控制,对不合格原料严格拒绝接收和使用。
第十五条有机养殖业应当加强对加工过程的检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第十六条有机养殖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包装标识和出厂记录,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第十七条有机养殖业应当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通规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产品标识、包装、运输等环节的管理。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推荐下载
松滋市忠祥鱼业开发有限公司洈水水库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第一部分、范围本技术细则包括:水库的选择、水库的水质调节、鱼种的选择与投放、成鱼的饲养、水库日常管理、鱼病的防治、成鱼的捕捞、运输和销售。
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19630-有机产品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三部分、养殖过程流程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投放0.2-0.4公斤大规格鳙鱼、鲢鱼种,用免疫疫苗浸泡免疫;----全年加强管理,防逃、防盗;---养殖三年后5月进行成鱼捕捞。
注:养殖用水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鱼种来自省级水产良种场,利用天然饵料养殖,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生产、捕捞、运输、销售均有记录。
以上各环节,由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组负责管理。
第四部分、养殖管理(一)水库的水质调节1、水质调节的目的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技术,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养鱼生态环境,使各种饵料生物保持在一个合理状态以满足鱼类摄食和生长需要。
2、水质调节的方法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鱼养水,通过调节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滤食性鱼类的数量,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
二是调节水位从而调节水质。
主要采用以鱼养水的方法,既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可避免鱼类自身污染。
(二)苗种的选定1、鱼种的选择与消毒a、鱼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孤雌繁殖的品种。
应选择有机种苗。
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苗的计划。
选择体体重200--400克左右,成活率相对较高,色泽新鲜,活动力强、大小均匀、无伤病、鳞鳍完整、头小背厚、抵御凶猛鱼类的能力强的优质鳙鱼、鲢鱼鱼种。
所购苗种应拥有检验检疫合格证。
b、消毒:鱼种投放前进行消毒防疫,用免疫疫苗浸泡免疫。
有机水产品对水产养殖的要求
环 境和食 品安全 构成 了明显 的负 面影 响 。有 机水 产 养殖 的 目的是 保 护 水 生生 态 环 境 、 少水 生 生 减 物 发病 率 , 学投 饵 , 选鱼 药 , 约资 源 , 而保 科 慎 节 进 证食 品安 全 和提 高水产 品 的品质 。根据 有机水 产 养殖 标准 的要 求 , 机 水 产 品 比常 规 水产 品遭 受 有 化学 污染 的 风险大 大 降低 。有机水 产 生产 的基 础 是 维持水 生 生态环 境和 周 围的水生 和 陆生生态 系 统 , 进 和提 高包括 微生 物 、 物 和动物 在 内的生 促 植 物循 环 。有机 水 产业 是指 在 水 产 养殖 过 程 中, 建 立一 种 良性 的水 产 品生 态 系 统 , 系 统能 够 保 护 该 和促 进 自然环 境 的功 能 , 而 避 免 对 自然 生 态 系 从 统 的破坏 。这 种 生态 系统 具 有 良好 的发 展 经 济 、 保 护 生态 环境 和实 施可持 续发 展 的作 用 。也对水 产养殖 提 出更 高 的要求 。
在运输 过程 中要 有 专 人 负 责 管 理运 输 对 象 , 使其 保持 健康状 态 。运 输用 水 的水质 、 水温 、 氧 含 量、H值, p 以及水 生 生 物 的装 载 密度 都 必 须 适 应 所运输 物种 的要 求 。应尽 量 减少运 输 的距 离和 频
应采 取适 合养 殖对象 生理 习性和 当地 条件 的 养殖 方法 , 养殖 技术 必须保 证养 殖对 象的健康 , 满 足其 基本 生 活需 要 。禁止采 取永 久性 增氧养 殖方
式 。必须 采取 有效 措 施 , 止 其 他养 殖 体 系 的水 防 生生 物进 入有 机养 殖 场 及捕 食 有 机 水 生生 物 , 同
水产品生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
周城垸渔场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为了全面推行无公害水产品健康生产,大力宣传水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作用和意义,对生产者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增强渔民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意识,自觉开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使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深入人心。
加强水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有害水源、有害饲料及添加剂、有害渔药进入养殖区,保证本场水产品生产的无公害化,特制定如下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一'组织管理机构为了抓好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和水产品产地环境的保护,经场委会研究,成立无公害水产品生产领导小组和技术管理小组。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领导小组由王宣华等同志组成,组长由王宣华同志担任,主持与协调全面工作。
技术管理小组由县水产局高级工程师边光中、场技术员谢晨、王宝红等同志组成。
边光中同志任组长、负责制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谢晨同志负责渔用药物的管理及鱼病的防治;王宝红同志负责渔用饲料的管理及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张木该同志负责产品质量监测和养殖用水水源的监测。
二'投入品控制1、渔用饲料质量控制,按照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实行市场准入管理,进入养殖区的渔用饲料经销商必须经过登记,有权威检测机构质量认证,严禁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渔用饲料进入养殖区,天然饵料选用新鲜鱼、虾、蚯蚓、螺、蚌类,不使用腐烂变质饵料。
2、渔用药物质量控制,按照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要求,严禁使用有害渔药和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鱼药,对进入本养殖区的渔药经营商进行登记并不定期进检查。
三、产品质量监测产品质量监测实行均衡布点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NY5168 -2002《无公害食品黄鳍》标准,对黄鳍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样检测,具体方法是感官目测和送样检测。
检测时间选在黄鳍的生长期,按同一养殖场、养殖条件相同的黄鳍或同一水域同时捕获的黄鳍为同一检验批,每批产品随机抽取10-15尾。
养殖渔业工作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
养殖渔业工作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养殖渔业工作是指利用水产品资源,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提高渔业生产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养殖渔业的良好发展,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
本文将介绍养殖渔业工作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帮助养殖渔业从业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在进行养殖渔业工作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养殖区域。
选址时应考虑水质、水温、水流条件等因素,并避免选择污染严重或水文条件不佳的区域。
同时,还要进行场地准备工作,包括清除水生杂草、疏浚河床、修建养殖池塘等,为后续的养殖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物种选材和种苗养殖在开始养殖工作之前,需要选择适合养殖的物种。
根据养殖区域的水质、水温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鱼类、虾类或贝类进行养殖。
同时,种苗养殖也是养殖渔业的重要环节。
要选择优质的种苗,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确保种苗的健康和生长。
三、饲料管理和日常投喂饲料是养殖渔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要根据不同物种的特点和生长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合理进行饲养管理。
同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避免使用劣质饲料对养殖动物造成伤害。
在日常投喂过程中,要掌握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合理安排饲料供给,保证养殖动物的充分营养和健康生长。
四、水环境管理和水质监测水环境管理是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对于养殖动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要定期监测水质,检测水中的溶解氧、氨氮等指标,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质符合养殖动物的生长需求。
此外,还要注意防治水产病害,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
五、疾病防控和保健工作疾病防控和保健工作是养殖渔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防治药物的投放,及时排查和处理患病的养殖动物。
此外,还要注意养殖动物的保健工作,定期进行体检,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生长。
六、综合管理和市场运作在进行养殖渔业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进行综合管理和市场运作。
水产养殖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
水产养殖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了保障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确保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制定了水产养殖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水产养殖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一、设施准备1. 确保水产养殖场所设施完好,无安全隐患。
2. 准备必要的水产养殖设备和工具,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 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二、水质保障1.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保持养殖水质清洁。
2. 控制水质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确保水产养殖环境良好。
3. 谨慎使用化学药剂,避免对水产养殖环境造成污染。
三、饲料管理1. 选择优质饲料,确保营养均衡,避免鱼病的发生。
2. 合理投喂,避免过量饲料导致水体污染。
3. 定期清除残留饲料,保持养殖水体清洁。
四、疫病防控1. 定期检查水产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疫病苗头。
2. 配合兽医开展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水产健康。
3. 严格遵守疫病防控标准流程,防止疫病传播。
五、安全生产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障生产过程安全。
2.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3. 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做好事故应急预案。
六、环境保护1. 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确保养殖过程环保合规。
2. 减少养殖过程中对水体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3. 积极参与水产养殖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确保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环境,确保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
希望水产养殖从业者能够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共同促进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水产养殖行业操作规程
水产养殖行业操作规程水产养殖行业操作规程1. 概述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养殖行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
为了保障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行业的操作规程,以及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 养殖场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是水产养殖的第一步。
养殖场的场地应选择在水源丰富、水质清澈的地方,远离有污染源的区域。
同时,要保证养殖场的环境洁净,避免污染。
3. 种苗的选取种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
选取种苗要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个体,并注意选择适应当地水质和气候条件的品种。
在购买种苗时,要看清楚批次、数量和质量,避免购买伪劣产品。
4. 养殖环境的调控水产养殖需要保持一定的水质和环境条件,以促进生长发育。
养殖环境的调控包括水温、水质、饵料等方面的管理,要根据养殖品种的特点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调控,以保证养殖效益。
5. 饵料的投喂合理的饲养措施是水产养殖的关键。
饵料的投喂需根据养殖品种的特点和生长阶段进行适量的投喂。
要注意控制饵料的种类和质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体污染和养殖品质下降。
6.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要定期对养殖水体和养殖品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平时要注意养殖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7. 养殖期间的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要对养殖场的管理进行规范。
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养殖设施,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功能正常。
对养殖品的生长和发育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调整饲养策略和环境条件,保证养殖效益。
8. 养殖周期的结束养殖周期的结束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收尾工作。
要合理安排养殖品的销售和出售,确保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同时,要做好养殖场的清理和消毒工作,清除残余物,减少环境污染。
9.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提高养殖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
水产养殖操作规程
水产养殖操作规程一、引言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生生物的养殖方式,对于提供人类的食物和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产出,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产养殖操作规程,包括选址、设施建设、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选址1.水体选址:选择含有丰富水源和适宜水质的水体作为养殖场场址。
避免选择水体受到污染的地区,确保养殖环境的优良。
2.土地条件: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保证养殖池塘的正常运行。
3.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场址,附近有良好的市场销售条件能够确保养殖产品销路畅通。
三、设施建设1.池塘建设:根据养殖规模和品种选择合适大小的池塘,并进行适当的整修和清理。
确保池塘的防渗漏能力和充足的水源供应。
2.通风设施:根据养殖场的需求建设适当数量和位置的通风设施,保持正常的气候环境,促进水产物生长发育。
3.水源设备:选择高效、稳定的水源设备,确保养殖场充足的水源供应和良好的水质。
四、品种选择1.了解市场需求:深入了解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市场的品种进行养殖,从而确保养殖收益。
2.适应性评估:选择能适应当地水质和气候条件的品种,降低养殖风险。
3.疾病抗性:选择具有较强疾病抗性的品种,提高养殖成功率和养殖产品的质量。
五、饲养管理1.投喂管理:按照水产物的成长需求,合理投喂,注意控制饲养量和饲料种类,确保鱼类的均衡营养。
2.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指标,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调整,保持水体清澈、稳定和适宜的养殖环境。
3.疾病防控:定期检查水产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养殖场的生物安全。
六、环境保护1.排污处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养殖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种苗来源:选择正规的种苗供应商,避免引入疾病和有害生物,防止对自然水体造成污染和入侵。
七、安全生产1.安全设施: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备、安全警示标志等,以减少事故风险。
渔业行业水产养殖操作规程
渔业行业水产养殖操作规程一、引言水产养殖作为渔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产品供应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水产养殖操作,提高养殖效益,保护水环境,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以引导养殖者正确实施养殖活动。
二、养殖环境准备1. 确定养殖水体:选择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的水体作为养殖场,最好具备一定的水流动力。
2.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水温、PH 值等,确保水质合适。
3. 环境整理:清除污染源、水草、杂草等物质,确保养殖环境干净整洁。
4. 防护设施:建立合理的防护设施,防止风、雨、鸟类等外界因素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三、饲养管理1. 种苗筛选:选择健康、规格统一的种苗放入养殖水体。
2. 饲料供应:合理配置饲料,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避免过度投喂。
3. 养殖密度:根据水产动物的类型和个体大小,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和生长不良。
4. 定期观察:养殖过程中,定期观察水产动物的生长情况、行为习性等,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5.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四、环境保护1. 废水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要进行合理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养殖废弃物处理:将养殖废弃物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防止积肥现象的发生。
3. 水体保护:养殖过程中,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保护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
4. 环境监测:定期监测养殖场周边水体的水质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五、养殖设备维护1. 设备检查:定期检查养殖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正常运转。
2. 设备清洁:定期对养殖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
3. 设备维修: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养殖设备,保证设备的完好性。
六、安全生产1. 安全培训:养殖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生产培训,了解养殖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
2. 安全设施:建立安全警示标志、消防设施等安全设施,确保养殖场的安全。
水产品工作制度
水产品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国水产品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和个人。
二、水产品生产环节1. 养殖水域的选择与保护(1)选择养殖水域时,应充分考虑水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质状况等因素,确保养殖水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2)加强对养殖水域的保护,严格执行水域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防止水体污染,保持水域生态平衡。
2. 养殖品种与技术(1)选择养殖品种时,应根据市场需求、水域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水产品。
(2)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3. 饲料与药物的使用(1)饲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
(2)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定,防止药物残留,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4. 养殖生产记录与追溯(1)建立健全养殖生产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2)加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产品召回效率,确保消费者权益。
三、水产品加工环节1. 原料采购与检验(1)采购的水产品原料应来源可靠,符合国家有关质量安全标准。
(2)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2. 加工过程与卫生管理(1)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确保产品加工质量。
(2)加强车间卫生管理,保持加工环境整洁,防止交叉污染。
3. 产品质量检验与不合格产品处理(1)对加工后的水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有关质量安全标准。
(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四、水产品销售环节1. 销售渠道与市场开拓(1)建立健全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2)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价格与质量监管(1)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价格垄断和恶性竞争。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养殖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来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养殖水产品质量控制的五个方面,包括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环境控制和监测检测。
一、水质管理1.1 水源选择: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作为养殖水产品的来源,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的水源。
1.2 水质监测: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测量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产品的要求。
1.3 水体处理: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水体处理措施,如增氧、调节pH值、净化水体等,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饲料管理2.1 饲料配方:科学制定饲料配方,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种类、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置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2 饲料质量控制:严格把控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中无添加禁用药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避免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影响。
2.3 饲料投喂管理: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养殖水产品的生长过快,影响产品质量。
三、疾病防控3.1 疫苗接种:对养殖水产品常见的疾病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养殖水产品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3.2 防病环境: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定期清理残饵、排泄物等,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3.3 疾病监测:建立疾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疾病检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
四、环境控制4.1 温度控制:根据养殖水产品的生长特性,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4.2 水质循环:建立水质循环系统,保持水体的流动,减少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积累。
4.3 光照管理:根据养殖水产品的需求,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养殖水产品的生长和发育。
五、监测检测5.1 养殖水产品抽检:定期对养殖水产品进行抽检,检测其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水产品池塘养殖规章制度
水产品池塘养殖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水产品池塘养殖管理,保护水域环境,促进水产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水产品池塘养殖管理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水产品池塘规划建设、养殖技术、水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第三条水产品池塘养殖管理单位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律管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第四条水产品池塘养殖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按规定进行备案登记,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养殖环境评估。
第五条水产品池塘养殖管理单位应当加强与当地水利、水产、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水域生态平衡,保护水产品资源。
第六条本规章制度由水产品池塘养殖管理单位负责执行,定期进行自查、自评,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检查。
第二章水产品池塘规划建设第七条水产品池塘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当地水资源条件,保障养殖水域面积、深度、流量等的合理配置,避免占用农田或水源保护区。
第八条水产品池塘规划建设应当考虑周边环境影响,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环境等问题,合理设置围堤、溢洪道、进出水口等设施。
第九条水产品池塘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水利、环保等相关规定,保障池塘建设质量,防止因池塘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第十条水产品池塘规划建设前,应当向当地水利、水产、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申请,提供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接受相关部门审查意见。
第十一条水产品池塘规划建设后,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质调节,清除有害生物,保障养殖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第三章养殖技术管理第十二条水产品池塘养殖单位应当具备相应技术人员,掌握养殖技术,遵循科学方法,确保水产品养殖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第十三条水产品池塘养殖单位应当制定养殖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养殖密度,科学施肥,控制疾病虫害,提高养殖效益。
第十四条水产品池塘养殖单位应当加强饲料管理,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投放量,保障水产品生长发育的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水产养殖管理办法
水产养殖管理办法一、前言水产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不仅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水产品,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水产养殖活动需要遵守一定的管理办法,以确保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产养殖管理办法,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养殖活动。
二、养殖环境要求1.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基础。
养殖户应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如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水体通气、清除污染源等。
2. 温度控制不同种类的水生动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养殖户应合理控制养殖环境温度,确保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在需要保持水温的情况下,养殖户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或增加保温措施。
3. 养殖密度养殖密度是指水生动物在养殖容器内的数量。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水质恶化,加剧疾病传播,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免疫力。
因此,养殖户应根据不同水生动物的特性和容器的大小合理确定养殖密度,并定期检查和调整。
三、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
养殖户应根据养殖品种的特点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同时,饲料的质量要可靠,避免使用变质或有害物质的饲料。
2. 定时投喂定时投喂可以帮助水生动物养成正常的进食习惯,促进健康生长。
养殖户应根据水生动物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同时注意控制每次投喂的饲料量,避免过量喂食造成浪费和污染。
3. 饲料管理养殖户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料容器,避免饲料霉变和发酵。
另外,饲料的保存要注意防潮、防虫,避免饲料变质和污染。
四、疾病防控1. 预防疫苗接种对于某些容易感染疾病的水生动物,养殖户应采取预防疫苗接种措施,增强其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2. 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是防控水生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户应定期清理养殖容器,清除废弃物和死亡动物,注意水体通气和消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滋市忠祥鱼业开发有限公司洈水水库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范围
本技术细则包括:水库的选择、水库的水质调节、鱼种的选择与投放、成鱼的饲养、水库日常管理、鱼病的防治、成鱼的捕捞、运输和销售。
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19630-有机产品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第三部分、养殖过程流程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投放0.2-0.4公斤大规格鳙鱼、鲢鱼种,用免疫疫苗浸泡免疫;----全年加强管理,防逃、防盗;---养殖三年后5月进行成鱼捕捞。
注:养殖用水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鱼种来自省级水产良种场,利用天然饵料养殖,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生产、捕捞、运输、销售均有记录。
以上各环节,由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组负责管理。
第四部分、养殖管理
(一)水库的水质调节
1、水质调节的目的
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技术,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养鱼生态环境,使各种饵料生物保持在一个合理状态以满足鱼类摄食和生长需要。
2、水质调节的方法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鱼养水,通过调节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滤食性鱼类的数量,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
二是调节水位从而调节水质。
主要采用以鱼养水的方法,既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可避免鱼类自身污染。
(二)苗种的选定
1、鱼种的选择与消毒
a、鱼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孤雌繁殖的品种。
应选择有机种苗。
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苗的计划。
选择体体重200--400克左右,成活率相对较高,色泽新鲜,活动力强、大小均匀、无伤病、鳞鳍完整、头小背厚、抵御凶猛鱼类的能力强的优质鳙鱼、鲢鱼鱼种。
所购苗种应拥有检验检疫合格证。
b、消毒:鱼种投放前进行消毒防疫,用免疫疫苗浸泡免疫。
2、鱼种的投放
a、投放时间与方法:秋末冬初或早春、晴暖无风天气且选择在上风处投放,避免投放的鱼种被风吹到岸边搁浅。
b、投放密度:为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采取立体高效混合养殖,以鲢、鳙为主,搭配巧嘴红鲌、鲤、鲫鱼等。
为避免水体超载,应该合理密度放养。
因水库水体大,凶猛鱼类多,宜投放大规格鱼种。
体重200-400g左右的鱼种,三年后体重鳙鱼达到3-4kg、鲢鱼达到2-2.54kg以上捕捞上市。
(三)水库的选定
1、养殖基地选址时,考虑到维持养殖基地的水生生态环境和周围水生、陆生生态系统平衡,并有助于保持所在水域的生物多样性。
有机水产养殖基地不受污染源和常规水产养殖场的不利影响。
水库周围生态环境良好,干旱或农业灌溉时仍能满足养鱼用水,远离城区、工矿区,没有农业废弃物或医疗垃圾、没有工业“三废”等污染。
2、水库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
3、水质:水质控制主要执行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另外,由于洈水水库是松滋市的饮用水源地,故这个水库也执行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当然,由于水库具有农田灌溉功能,也使用GB5084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
(四)日常管理规程
1、养殖和捕捞区界定清楚,以便对水质等要素进行检查。
2、以天然饵料为食物来源,不投喂人工饲料。
3、经常巡罗,观察鱼的动态。
防止偷鱼、毒鱼、电鱼等事件发生。
搞好安全生产。
4、掌握天气、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摄食情况,适时搞好轮捕轮放。
5、及时捞除杂草和水面污物,死鱼及时捞出并远离养殖区深埋,预防鱼病发生。
6、搞好汛期安全生产,防止逃鱼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搞好大风大雨天气生产,确保人员安全。
7、定期检查鱼体,检测水质,冰雪天气注意观察,防治鱼病及防止浮头等渔业灾害发生。
8、做好各种纪录,包括养殖生产记录、鱼病防治纪录、捕捞运输纪录、购买苗种销售成鱼纪录等,建立可追溯制度。
9、轮捕轮放、捕大留小。
10、定期抽样检测水质和产品质量,确保质量安全。
第五部分、生产中投入品的控制规程
(一)饵料。
生产中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饵料来源于水库中的天然饵料,主要是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有机碎屑、水草等。
(二)疾病预防措施及防治规程
1、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鱼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应是从鱼——病害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害孳生和有利于养殖品种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保持渔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害所造成的损失。
优先采用渔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养殖管理,开展生态养殖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2、鱼病的治疗方法
a、原则上不使用渔药,选择适合当地条件、抗性强的的品种进行标准化生态养殖。
养殖对象的健康主要通过预防措施(如进行免疫、优化管理)来保证。
所有的管理措施应当旨在提高生物的抗病力。
b、如果发现鱼患病,应优先采用自然疗法。
第六部分、捕捞及运输、保管规程
(一)水产品捕捞规程
1、有机水产品的捕捞量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不能影响自然水域的持续生产,也不能威胁到其他物种的生存。
2、尽可能采用温和的捕捞措施,以使对水生生物的应激和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3、捕捞工具的规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实行轮捕轮放。
(二)捕捞后的管理规程
1、水产品捕捞后尽快筛选分类、称重、装车。
2、在运输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运输对象,使其保持健康状态。
3、运输用水的水质、水温、含氧量、pH值,以及水生生物的装载密度都应适应所运输物种的要求。
4、应尽量减少运输的距离和频率。
5、运输设备和材料应对生物没有潜在的毒性影响。
6、在运输前或运输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镇静剂或兴奋剂。
7、运输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0h,运输过程中,不应对运输对象造成可以避免的影响或物理伤害。
第七部分、成鱼销售
根据市场需求,将达到商品鱼规格的成鱼采用拉网捕捞和张网捕捞,投入市场销售。
(一)为保证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销售者在销售过程中应当采取但不限于下列措施:
—不同基地的产品应避免混合;
—产品避免与不允许使用的物质接触;
—建立产品的购买、运输、储存、出入库和销售等记录。
(二)应在销售场所设立销售专区或陈列专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