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 保健品商家专坑老年人

合集下载

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预防措施

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预防措施

2023-11-06contents •引言•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常见手法•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危害•预防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措施•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群体逐渐成为保健品消费的主要群体。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和保健品知识的渴望,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诈骗,导致老年人财产损失和身心健康受损。

因此,了解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引言02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常见手法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过分夸大保健品的效果,如声称能治愈某种疾病,或具有神奇的功效。

虚假宣传夸大产品效果有些不法商家会虚构一些不存在的科研成果或医学数据,以欺骗老年人对产品产生信任。

捏造科研成果有些保健品会伪造一些所谓的权威认证,如机构认证、获奖证书等,让老年人误以为这些产品具有很高的信誉度。

冒充权威认证捆绑销售商家常将保健品与其他产品捆绑销售,以高价销售给老年人,同时也会赠送一些小礼品来吸引消费者。

高价销售不法商家常以高价销售低质的保健品,利用老年人对价格不敏感的特点进行欺诈。

折扣陷阱商家以虚假的折扣信息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际上却是原价销售,甚至加价销售。

价格欺诈一些不法商家会制造假冒知名品牌的保健品,以欺骗消费者。

假冒品牌劣质原料三无产品有些保健品使用低质量的原料制作,其效果和安全性都不能得到保证。

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常常出现在老年人保健品市场中。

03假冒伪劣产品0201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与家人的情感纽带,以亲情营销的方式推销保健品,让老年人产生信任感。

亲情营销商家常以恐吓的方式推销保健品,如声称不使用某种产品会导致严重后果等。

恐吓营销商家常以免费试用的方式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际上却是通过试用让老年人对产品产生依赖性。

免费试用误导性销售03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的危害虚假宣传不法分子常常夸大保健品的功效,甚至虚构不存在的治疗作用,以高价销售劣质产品,骗取老年人钱财。

315晚会揭秘保健品骗局老人如何避免保健品陷阱呢?

315晚会揭秘保健品骗局老人如何避免保健品陷阱呢?

315晚会揭秘保健品骗局老人如何避免保健品陷阱呢?走在大街小巷,我们都会看到不少的销售人员卖力的向老人推销各种保健品。

昨晚举行的2017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一批将黑手伸向老人的企业,其中包括一家安徽润九生物技术公司。

在央视曝光的画面中,陕西白河县的一个会议现场,安徽润九生物技术公司将一款名为蜂胶胶囊的保健品,一次向80名老年人销售23万元产品。

公司一名讲师现场宣称,服用此药,糖尿病的人,两个半月血糖正常,百分之百正常。

而每盒对外售价3980元的蜂胶胶囊,进货价只有65元,利润高达60倍。

现场邀请的来自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重量级专家,几年前不过是在辽宁丹东卖保健品的一个店主。

在央视记者的暗访中,这位讲师透露,找老师讲费用高,为了出场费就自己讲,看视频学习完了,就上台讲,我现在开始说,到明天都不带重复句,我是经过上千场会议练出来的。

你今天让卖坟我就卖坟去,也一样卖,我们主要讲的是模式。

记者查询发现,阿里巴巴、58同城以及一些保健品网站均有安徽润九生物技术公司的信息。

在阿里巴巴、58同城上,该企业甚至被标注为认证企业,不过之后记者再查询阿里巴巴网站时,该网页已经打不开,上面显示由于违规操作被处罚暂不支持访问。

根据这些网站上的信息显示,安徽润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安徽阜阳市颍州区百富大厦三楼,成立日期为2014年11月18日。

主营产品有蜂胶、鱼油、卵磷脂、液体钙、欧米伽三,经营范围包括生物技术研发、推广;会议服务、企业管理服务;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零售、小家电、净水设备、一类医疗器械销售。

最新产品包括三九九港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钙胶囊、三九九港芦荟软胶囊。

延伸阅读:老人如何避免保健品陷阱1.老年人如果要买保健品最好征求征求子女的意见,要让子女出出主意,千万不要脑子一热花一大笔血汗钱买来一堆废物。

2.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共27项,如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等,超出范围的则不属于国家食药监局认可的保健食品。

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年保健品来路不明 如何正确选择保健品1

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年保健品来路不明  如何正确选择保健品1

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年保健品来路不明——如何针对性选购保健品!315晚会曝光了各种专门欺诈老年人保健品。

这些产品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

不但无法带来健康,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1、有病要去正规医院治疗,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2、超五成老年人购买过保健品,说明老年人对保健品的需求确实比较旺盛。

3、据统计,欧美国家医疗开支中,有大半是用于保健商品的开销,正规的保健品对人体有益。

也就是说欧美国家更重视的是“养”身体,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不良厂家,利用这个漏洞,拿一些三无产品来忽悠老百姓。

所以,保健品并非药品,选购保健品时需要有针对性,也要学会区分保健品的功效。

下面就给大家讲一讲如何选对保健品的几个小窍门。

一、看保健功能合适一切病症? 需要细心考虑!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保健品功能范围是以下27种,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保健品,正规的保健品是有针对性的功能与疗效,而不是像万精油一样什么病症都能治。

二、看批号是区分商品真伪的重要依据请戳:/WS01/CL0001/保健食物都要有清洁部或国家食物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同意文号(卫食健字xxxx号或国食健字G200xxxxx)以及“保健食物”标识,在采购之前一定要看看商品的同意文号和标识。

这类信息大家能够在国家食物药品监督局网站上查询到。

假如查询不到该批号或许是批号下面的有关信息和商品本身不符,便是冒充伪劣商品了。

三、挑选大厂家、大品牌是确保大厂家买一个放心.大公司、大品牌意味着高质量,意味着您能够买个放心,同时也意味着优质的服务。

比方看见同仁堂、云南白药、胡庆余堂、海南亚洲制药等大厂家,咱们心里就觉得很踏实。

越是大厂家、大品牌的商品,包装上的有关标明和文字介绍就越丰厚精准。

首要您能够查一下厂家是不是经过了GMP认证,这相当于国家强行对制药公司进行的一个合格查验。

四、看报价是不是合算大家赚钱不容易!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消费能力选择合适的保健品,并不是说价格高昂的保健品疗效一定显著,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

老人被保健品骗的案例

老人被保健品骗的案例

老人被保健品骗的案例
案例一: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看到电视上频繁播放的保健品广告,其中声称可以增强记忆力、防治老年痴呆等等。

老人听信了广告的宣传,并购买了该品牌的保健品。

然而,在长期服用后,老人的记忆力并没有明显改善,反而引发了一些副作用,如胃部不适、头晕等。

老人感到非常失望和痛苦,同时也损失了一定的财产。

案例二: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收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健康企业的销售代表,并推销了一种号称能够增强免疫力、延缓老化等功效的保健品。

老人被对方的技巧性推销所迷惑,信以为真,并在对方的怂恿下购买了该产品。

然而,老人长期服用该保健品后,并未感受到任何改善的效果,反而引发了一些不适,如消化不良和过敏等。

老人最终发现自己被骗,并为此损失了一笔可观的金钱。

案例三: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接到一个自称是医生的陌生人电话,并以老人的健康为借口,推销了一种号称可以延缓衰老、增强身体功能的保健品。

陌生人声称只要长期服用该产品就可以远离疾病和医院,老人被诱导以为这是医生的推荐,便不加考虑地购买了该产品。

然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老人没有感受到任何改善,反而出现了一些健康问题,如血压升高和肠胃不适等。

老人意识到被骗,并为此损失了一大笔资金。

这些案例展示了一些不守信用的商家或个人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而进行的骗局。

老人因为年龄大、生活经验相对欠缺,容易被商家的宣传所迷惑,并最终成为受害者。

因此,老年人要保持警觉,通过多方了解和咨询,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并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老人易入“保健品骗局”缺少关爱是主因

老人易入“保健品骗局”缺少关爱是主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人易入“保健品骗局”缺少关爱是主因
导语:近几年,老人被“忽悠”买高额保健品的新闻屡见不鲜,可老人还是会上当,一方面是因为老人身体确实有不舒服,但又难于上医院;而另一方面则是老人对不法分子的了解还不够。

老人易入“保健品骗局”缺少关爱是主因
现在的老人大多跟子女分居两地,身边没有亲人照顾,寂寞是再所难免的。

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老人的普遍心理,打感情牌,故意夸大保健品疗效,促使老人购买高额保健品。

谁最相信保健食品?很肯定的回答当然是老年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此前曾经发过提示,呼吁老年人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注意非法宣传陷阱。

很多保健食品广告故意夸大其功效,承诺无效退款。

而他们主要消费人群就是老人,而他们聘请的销售人员各个能说会道,专挑老人想听的话说,自然就能吸引老人购买。

老人是最易被“忽悠”买保健品的人,归结原因有四点:
从众心理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圣同润专坑老年人案例

圣同润专坑老年人案例

圣同润专坑老年人案例背景信息:圣同润(假名)是一家大型保健品公司,专门生产和销售保健食品和保健产品。

最近,他们开展了一项新的营销活动,旨在针对老年人推销产品。

他们在推广过程中使用了一些误导性和激进的手法,导致了一些问题和争议。

案例描述:圣同润公司制定了一项新的营销策略,他们通过电话、邮件和传单等多种方式联系老年人,并引导他们购买他们的保健产品。

为了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他们在宣传材料中标榜自己的产品可以延缓衰老、预防疾病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圣同润公司派遣一支销售团队,冒充医疗专家,给老年人打电话,并以个人健康调查的名义,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问题。

在电话中,销售代表会强调自家产品的神奇功效,并声称只有他们的产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圣同润公司还组织了一些宣传活动,包括在老年人社区举办的座谈会和讲座。

在这些活动中,他们邀请名人或医疗专家发表演讲,称赞圣同润产品的疗效,并承诺给予购买产品的参与者一定的优惠和奖励。

问题和争议:1. 圣同润公司的营销手法是否符合道德准则?他们是否以不当的方式引导老年人购买产品?2. 圣同润公司所宣传的产品功效是否经过充分科学研究和验证?他们所宣称的产品效果是否真实可靠?3. 圣同润公司在与老年人沟通时是否提供准确、全面和透明的信息?他们是否配合老年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结果和建议:1. 鉴于圣同润公司使用的营销手法存在问题,建议相关监管机构加强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确保企业在推销产品时遵守相关规定和道德准则。

2. 圣同润公司需要对其产品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和验证,并在营销过程中提供真实和可靠的信息,以避免误导老年人和引发争议。

3. 圣同润公司应在与老年人的沟通中提供准确、全面和透明的信息,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为其推荐适合的产品和服务,以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和健康。

315商业伦理案例

315商业伦理案例

315商业伦理案例3·15在行动丨85岁老人在XXXX消费40万养老钱,目前店方已停业整顿对于一些销售者毫无法律意识与商业伦理、一心只想“收割”老人养老钱的无良行为,监管必须到位,法律必须亮剑。

日前,XXXX85岁老人在足浴店半年消费近40万的新闻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据投诉人小金向当地电视台投诉称,其85岁的爷爷半年来在该XXXX 门店内消费了近40万元,怀疑是遭遇了诈骗。

投诉人小金还发现,爷爷消费的40万元中,其中付给足浴店的账户有23万多,还有转给店里三个技师的钱,加起来16万多。

然而,足浴店却无法提供小金爷爷的充值、消费清单等记录信息。

小金报警后,足浴店提供了消费清单,足浴店退还当事人家属36万余元。

目前店方已停业整顿,工作人员表示涉事的三名员工已离职。

就此事件,央广网评论称,老人不是无良商家猎物。

对于一些销售者毫无法律意识与商业伦理、一心只想“收割”老人养老钱的无良行为,监管必须到位,法律必须亮剑。

此外,据一位已离职的XXXX员工告诉中国网财经,XXXX的员工为了销售压单会不择手段,在向消费者推销办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虚假宣传、诱导办卡、不明码标价等问题。

XXXX不同岗位的员工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销售话术,从接待人员了解顾客需求、到技师通过按摩寻找病灶、再到总监一对一复诊定制项目疗程,XXXX工作人员会采取“车轮战术”,一步步引导顾客充值办卡做“项目”。

在此过程中,销售人员还会针对顾客性别及健康状况,对身体各部位重要性、危害性进行分析,例如针对男性,可强调肾对男人的重要性以及易对男性造成的疾病、衰老等危机;针对女性,则强调其存在乳腺增生、疏通排毒等亚健康方面问题,并通过制造疾病危机、案例分享等引导下单。

按照培训负责人的说法,只要一个完整的“套路”下来,顾客无论如何都逃不出XXXX销售的“五指山”。

顺便说明的是,XXXX部分产品宣称具有调理功效,但实为普通化妆品。

事实上,在XXXX年XX月,中国消费者报就曾报道过一桩XXXX因消费套路引发的诉讼事件。

保健品营销为何专“钓”老年人

保健品营销为何专“钓”老年人

保健品营销为何专“钓”老年人作者:尹南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5年第03期编者按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长大后,年迈的父母却轻易相信他人的“甜言蜜语”。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却往往是诈骗分子主要的行骗对象,他们一旦上当,遭受的不仅仅是财产损失,还有精神的双重打击。

以中老年人为犯罪对象的诈骗犯罪手法一直在不断地演变。

骗子的手法林林总总,变幻多端,针对老人反应较为迟钝、容易轻信对方、封建迷信思想重、贪心或滥发善心等弱点,骗取钱物。

如何让中老人在遇到违反常识的陷阱面前有一个清醒状态,值得大众关注。

本期小编介绍一些典型案例、专家分析以及防骗方法,快点告诉咱爸咱妈!养老的血汗钱可不能被骗子这样骗去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购买保健食品的人也逐渐增多,其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

如今一些不良的商家,专门盯上了这些退休老人,他们打着公益的幌子、聘请所谓的“专家”来讲座、搞免费旅游、大打感情牌,设置一个个温柔的陷阱,骗取老人们的信任,吸取大量的金钱。

“听听健康讲座是可以的,但花钱买回一大堆保健品,担心老人吃坏了身体……”日前,上海的陈先生对记者说,自己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家里人再三苦口婆心地给母亲打“预防针”,不要轻信推销员的话,购买各种保健品,但母亲还是三番五次“中招”。

陈先生的母亲今年60多岁,与儿子一起住,每个月退休工资4000多元,但是自被某保健品销售员“盯”上后,老人经常参加其保健品举办的各种讲座,并不断掏钱购买产品。

“这段时间,一有空就去参加保健品健康讲座,领取活动赠送产品。

”陈先生说,母亲经常在做体检,除了血压有点高,其它各项指标都正常,根本不需要这些保健品。

“现在最担心的是老人吃了这些保健品产生副作用。

”陈先生说,为了阻止推销员上门推销保健产品,曾经举报过,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取证难,举报作用不大。

近日,陈先生还来电称,推销员让老人带好钱,到某酒店集合去南京,参加某保健品专家讲座。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案例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案例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案例
近年来,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

许多不良商家针对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脆弱性,精心策划各种骗局,通过虚假宣传和夸大效果的手段,鼓励他们购买昂贵无效的保健品。

一些老年人常被宣称能治疗各种疾病、延缓衰老或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所吸引。

不法商家通过在电视、报纸和社交媒体上发布虚假广告,声称这些保健品具有神奇功效,且无任何副作用。

老年人对这些夸张的宣传往往缺乏辨识能力,因而易受骗。

一些商家还会以事先购买保健品为条件来赠送礼品或提供优惠活动,以诱导老年人购买更多甚至长期购买。

另外,一些骗子还会以医生、专家或满意顾客的身份出现,对产品进行背书或口头推荐,以增加老年人的信任度。

这些手段使得老年人往往无法理智判断,轻易相信并购买保健品。

很多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之后发现其效果不如宣传所述,有些甚至出现副作用。

但是,这些保健品的销售商往往在产品包装或使用说明中隐藏免责条款,以逃避法律责任。

这导致老年人在遇到问题时难以维权,使得吃过亏的老人们非常无助。

为了预防老年人被保健品骗局所困扰,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媒体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老年人的保健品宣传的监管力度,发现虚假宣传并及时予以曝光。

同时,还需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知识普及,提高他们对虚假广告的辨别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应加强对不法商家的打击力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和完善,以更严厉的处罚手段惩治那些欺骗老年人的不良商家。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健康权益,帮助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净化市场环境,让老年人能够更加安心、放心地购买保健品。

七旬老人买保健品月花八千:

七旬老人买保健品月花八千:

七旬老人买保健品月花八千:听着好都想试健康顾问的关心“无微不至”,一听说老人身体不好就来劲营养专家提醒,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购买保健食品的人也逐渐增多,其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

笔者调查发现,如今一些不良的商家,专门盯上了退休老人,他们打着公益的幌子、聘请所谓的专家来讲座、搞免费旅游、大打感情牌,设置一个个温柔的陷阱,骗取老人们的信任,吸取大量的金钱。

高价保健品成本低廉,效果跟中奖一样没准5月9日,家住海门街道某小区83岁的刘奶奶,提着一大盒保健品来到椒江区食药监局,想请工作人员鉴定一下产品的真假。

该局协调科科长黄临打开包装盒发现,里面一共有3种产品:一种叫“富硒纳豆片”的产品包装非常豪华,另外两种是绿盒和蓝盒装的。

蓝盒装的印有健字号保健食品标志,且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可以查询到该产品;“富硒纳豆片”和绿盒装上印的都是QS食品认证标志,是食品而非保健品。

黄临说,带QS标志的是否为真,需由工商部门来鉴定,然后再委托生产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去核查。

由于生产商在广州,跨省鉴定的程序非常复杂,消费者基本上很难去申诉和维权。

标价4850元的“富硒纳豆片”总共有10小瓶,每瓶100片,每片价格高达4.85元,另外两个产品总共4880元。

黄临说,可以肯定这几样产品都不值这么多钱,比实际价格高得离谱,产品成本只有几十元,钱主要用在请专家讲课、组织旅游等营销环节上。

这个花高价买来的“富硒纳豆片”刘奶奶已经吃了3瓶,她说,“效果一点儿也没有。

”刘奶奶和老伴陈大爷都是退休教师,都已80多岁了,每月退休工资加起来有一万多元,至今,他们在保健品上花了八九万元。

刘奶奶在退休前就开始吃各种保健品,到现在起码吃了10几种,“两位老人的很多同事、朋友也有吃保健品的习惯,有的一年就吃掉五六万元。

那么,地下保健品是如何将黑手一步步伸向老人们的呢?笔者来到刘奶奶家里,刘奶奶展示了一大堆保健品盒子、购买产品的会员证和卡。

老人保健品防骗常见套路有哪些

老人保健品防骗常见套路有哪些

老人保健品防骗常见套路有哪些老年人是保健品市场的一个主要消费群体,然而,由于老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他们经常成为保健品诈骗的目标。

为了帮助老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本文将介绍一些老人保健品防骗常见套路,以增强老人防骗意识。

一、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老人保健品市场常见的欺骗手段之一。

有些商家会利用夸大的广告词和虚假的效果承诺来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为自己获取利益。

例如,他们可能宣称某种产品可以迅速治愈某种慢性疾病,无需医生治疗,这种宣传方式往往误导老人们以为保健品是万能的。

二、夸大功效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无视产品的实际功效,夸大保健品的效果。

他们可能宣称该产品能延年益寿、恢复青春、增强记忆力等,这些夸大的宣传将老人们引入误区,让他们误以为购买这些产品可以马上变得年轻健康。

三、高价销售老人们往往没有概念基于产品成本的合理价格,不少不法商家利用老人的无知和善良,将保健品的价格抬高到离谱的地步,以获取高额利润。

他们可能声称产品是独特的、高科技的,从而给老年人制造成本高昂的假象,让他们在没有充分思考的情况下购买昂贵的产品。

四、包装欺诈在保健品销售过程中,一些不良商家还会采用包装欺诈的手段。

他们通常在产品包装上使用虚假标识,并通过美观的外观、华丽的字体和色彩来吸引老人们的注意。

这种欺诈方式让保健品看起来高档、正规,但实际上可能是质量低劣、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

五、伪造认证为了让老年人相信保健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一些不法商家还会制造虚假的认证和荣誉。

他们可能伪造国家认可机构的标志、专家推荐和荣誉证书,让老人们误以为这些产品是有权威机构认可的,其功效和质量值得信赖。

六、电话销售诈骗电话销售诈骗是老人们经常遇到的保健品骗局之一。

一些不良商家通过电话方式,利用老人对保健品认识的薄弱点,采用忽悠、威胁、欺诈等手段,诱使老人们购买不需要的保健品。

这种诈骗手段经常以高压销售为特点,给老人们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专坑老年人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专坑老年人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专坑老年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也给了一些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他们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推出各种所谓的“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让老年人陷入了一个消费陷阱。

这些保健品通常打着“纯天然”、“无副作用”的旗号,宣称能够治疗各种疾病,从高血压、糖尿病到癌症等。

它们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告、街头宣传、电话推销等,大肆宣传其神奇功效,吸引了大量老年人的关注。

然而,这些保健品的真实效果究竟如何呢?事实上,大多数保健品并没有他们所宣称的那么神奇。

很多保健品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都存在很大的疑问。

一些保健品甚至含有有害物质,长期服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会轻易相信这些保健品的宣传呢?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和担忧,让他们更容易受到这些保健品广告的诱惑。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广告宣传的手段非常高明,他们利用老年人对医学知识的缺乏,使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华丽的辞藻,让老年人误以为这些保健品真的能够“包治百病”。

面对这些保健品陷阱,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老年人应该增强自己的医学知识,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原理和药物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判断这些保健品的真实效果。

老年人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所谓的“包治百病”的保健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与家人或医生沟通,寻求专业意见。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保健品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那些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的行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保健建议,帮助他们摆脱那些所谓的“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的诱惑,真正实现健康长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保健品虚假宣传的问题:保健品虚假宣传是当前市场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良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和担忧,通过夸大其词、虚假宣传等手段,让老年人误以为这些保健品真的能够“包治百病”。

保健品宣传有误导老年人选择需谨慎

保健品宣传有误导老年人选择需谨慎

保健品宣传有误导老年人选择需谨慎仙居县消保委消费警示2011年第11号2010年以来,仙居县工商局、仙居县消保委系统共收到有关保健品及保健服务、医疗辅助用品的投诉、举报共有20余件,主要是在仙居剧院、居民小区和宾馆酒店等地方作虚假夸大宣传、价格欺诈,以各种方式欺骗老年人,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

这类案件主要特征:一、借“养生馆”等名义,高额套取老年消费者费用;二、夸大保健品疗效,误导或欺骗消费者;三、借专家义务诊疗名义,实际推销产品;四先收款后赠送,高价推销劣质商品。

五、居无定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该类案件由于当事人一般利用节假日或老年人凌晨锻炼时间进行,又往往隐藏于居民小区或城乡结合部,再加上一些老年朋友治病心切,不予配合,导致有关部门取缔难,而消费者受到欺诈后往往也是投诉无门。

针对目前我县保健品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方面存在的问题,仙居县工商局、仙居县消保委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保健品宣传有误导,老年人选择需谨慎”。

一、要正确对待治病与保健。

老年消费者要科学、理智看待养生、保健的宣传,如果要进行养生,最好应去国家正规医院向医生进行咨询;购买保健品要去正规的商场、药店,不要在一些保健品宣传会上购买,同时更不要参加这些会上的各项所谓养生活动。

二、要学会识别虚假宣传的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医药报告会、讲座,要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允许现场售药;严禁专家以科普讲座为名在宣讲过程中进行非法诊疗,推销食品、药品。

保健品夸大宣传往往采取讲座、导购、网购、无店铺销售等形式进行以及宣称保健品为祖传秘方;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的都为虚假宣传。

三、要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老年消费者如参加了一些养生活动,在决定购买产品或签订协议前,要了解推销者资质,要认真查看合同有关条款,同时,一定要保留好发票、收据等有效凭据,一旦自己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相关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拆穿老年保健品六大推销骗局

拆穿老年保健品六大推销骗局

骗取钱 财 。 归 纳起 来 , 不法分 生 保健 品 ,
爬 楼 梯轻 松 了点 吧? ” 在 经过 多 次 试 用后 . 在 这 种 心 理 暗 示下 . 老人家 自 己感 觉有 效 . 就开 始购买 产 品 了. 、 免 费旅 游 、“ 跟 我 们 出去免 费旅 游、 食宿全包” , 然 后 在旅 游 地 , 特 约 “ 专 家” 出现 了 . 一下 就摸 清楚 你 的病 症, 再吓唬 他们 : “ 你这 个病再拖 的 话 , 就得瘫 了 .就得瞎 了 ,这 以后 可怎 么 办 !” 人都 怕死啊 。 特 别是经历 了病痛 折磨 多年的老人 . 立 即掏钱买 产品 伎俩 二 :打温 情牌 你对 老 人 家嘘 寒问 暖 . 他就 会把 你 当儿女 . 有 求 必应 保 健 品 的推销 员 深谙此 道 . 他 们会 专 门对 老年 人提 供 贴 身攻 心 服 务 。打 电话或 在公 园 、 市 场等各 种 公共 场 合见 面之 后 . 千 方 百 计 与老 人套 近乎 、 拉关系 , 混 熟 了 就 开始 推销 产 品 李大 妈提 前退 休 . 在 家一 个人 精神 上 没什 么依 托 . 而 那 些 保 健 品 销 售 员 非 常 热情 地 上 门 服 务. 跟 义工似 的 , 打 扫卫 生 、 收拾 屋 子 这 种事 也会 帮 忙 . 还有 的保 健 品销 售 员每 天都上 门 给老 人家 量 血压 、 测血 糖. 每 次 的结 论 都 是吃 了他 们 的保 健 品血糖 下来 了 . 结果 不 少老 人家 将 原 来 吃 的药 都停 了

老人 家有 时 候不 信 保健 品 . 但 是 却 十 分 信权 威 .保 健 品 的讲 座 推 销 时. 就有一些所谓的“ 权威” 坐镇 . 比 如某 养 生名 家 . 有名有姓 . 讲 起 来 头 头是 道 . 为某 些保 健 品宣 传造 势 。实 际上 . 有 些 专 家就 是托 . 雇 托 是 不 法 商 家惯 用 的手 段 .请 来所 谓 的专 家 、 学者 、 权威 在 公开 场合 介 绍该 产 品 的 一 特 殊 疗效 和 发 布权威 检 测报 告 : 或 指 堕 使 一些 人 假 冒患者 名 义写 感谢 信 、 送 富 锦旗 、 现 身说疗 效 。 伎 俩 六 :回报 承诺 生 不少 老人 家 手里 有 闲钱 . 因此 除 一

拆穿老年保健品六大推销骗局

拆穿老年保健品六大推销骗局

拆穿老年保健品六大推销骗局近些年,不法商家把目标锁定老年人,采取各种伎俩大肆推销保健品,骗取钱财。

归纳起来,不法分子行骗的伎俩有以下六大类。

伎俩一:打免费牌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吗?有,但是很少,有你也未必能遇着。

但是,老人家偏爱这一口,对免费的礼品、检查、旅游来者不拒,反正在家也是闲着。

可是这一去,就掉入保健品推销的陷阱里,因此而被忽悠的老人家不计其数。

有一些老人家被人忽悠瞎买了几年保健品,有病不到医院看病,却去买这些几千甚至上万元一个疗程的保健品。

明明知道是白花钱,做子女的还不能多说,多说了老人家生气,还以为儿女舍不得花钱,况且老人家都用自己的退休工资。

免费体检。

保健食品推销员装扮成义诊医生,像模像样地进行一些血压、血脂、血糖的常规检查,然后拿着检测结果煞有介事地指出老人患有这样那样的疾病,然后开始推荐产品。

免费试用。

先给老人免费试吃保健品,一个星期之后,业务员就开始洗脑,“您现在睡眠比原来好点了吧?爬楼梯轻松了点吧?”在经过多次试用后,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老人家自己感觉有效,就开始购买产品了。

免费旅游。

“跟我们出去免费旅游、食宿全包”,然后在旅游地,特约“专家”出现了,一下就摸清楚你的病症,再吓唬他们:“你这个病再拖的话,就得瘫了,就得瞎了,这以后可怎么办!”人都怕死啊,特别是经历了病痛折磨多年的老人,立即掏钱买产品。

伎俩二:打温情牌你对老人家嘘寒问暖,他就会把你当儿女,有求必应。

保健品的推销员深谙此道,他们会专门对老年人提供贴身攻心服务,打电话或在公园、市场等各种公共场合见面之后,千方百计与老人套近乎、拉关系,混熟了就开始推销产品。

李大妈提前退休,在家一个人精神上没什么依托,而那些保健品销售员非常热情地上门服务,跟义工似的,打扫卫生、收拾屋子这种事也会帮忙,还有的保健品销售员每天都上门给老人家量血压、测血糖,每次的结论都是吃了他们的保健品血糖下来了,结果不少老人家将原来吃的药都停了。

伎俩三:杀熟卖保健品的好多都是专找熟人下手。

保健品骗局套路深老人购买需警惕

保健品骗局套路深老人购买需警惕

保健品骗局套路深老人购买需警惕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7年第7期在这个人人都需要剁手的年代,老年人也有“买买买”到收不住手的时候。

不过,他们把苗头锁定在了和健康相关的“保健品”领域。

很多年轻人都觉得疑惑,为什么平日省吃俭用的老年人,会愿意掏空腰包购买保健品?商家究竟用了哪些招数?本期,我们就来细数下,那些无底线的套路……打“名医”牌:“专家”一看就说你有病人老了,就图个健康平安。

保健品商就是看中这点,打着“名医专家”为老人免费看病的旗号,先把老人聚集起来,然后各个击破。

案例:免费听了一堂讲座后,李奶奶拎着免费得到的一袋大米、一盒鸡蛋,正要回家,又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检查了身体,检查结果显示,血液循环不好,李奶奶一听,“觉得好像是有点”。

随后,一名声称大学教授的男子走来,拿出一瓶药,说成分取自牦牛鞭、山药等名贵药材,4000元。

“慌了神”的李奶奶想要买但苦于没带够钱,工作人员自掏腰包,付了打的钱,陪她到家中取出钱。

打“奖品”牌:免费旅行吸引参与“养生”讲座通常会所瞄准以下三类老人:“有钱的”“有病的”和“保健意识高的”。

此外,高端保健品更倾向于采用“出去旅游体检,听课买药”的形式。

案例:一公司推出买1680元的保健品送港澳7日游的活动,王萍很是心动。

然而,没想到的是,原本“免费”的旅行,不仅吃尽苦头,还让她又花了45997元。

而最终得到的,只是几个不知真假的玉器。

打“高科技”牌:巧舌如簧让你掏钱骗子团伙手中的高科技体检仪器并不可信,可以随意调控数值,制造患有疾病或病情好转的假象。

案例:前来听课的老人背后,还有十余个老人躺在一张挂着电子仪器的床上,盖着被子。

工作人员称,此床有发热解毒祛风湿风寒等作用。

一张告知书上提示,体验前,需休息30分钟,喝一杯水,体验一次时长40分钟,体验后休息30 分钟。

“热床”售价1.7 万,体验免费,李丽前去取号,得知要等到下午1点半才有床位。

打“门槛”牌:拒绝年轻人听讲座为限制年轻人干预,商家也是费尽心思。

老年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

老年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

老年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建议尽快加强行业监管卓湘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受到了老年人的青睐,对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老年人追求养生和保健是好事,但一些保健品商家“盯上”了“银发商机”,夸大宣传、虚高价格,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将成本仅几元的假冒伪劣产品加以包装,以高达几百元甚至几万元的价格出售,从而谋取高额利润。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后频频被骗,以温州为例,乐清一老人执意要购买一张售价高达3.5万元的理疗床,子女拉都拉不住;鹿城一老人退休后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退休金全部拿去买保健品。

不止温州,网络上全国各地老年人深陷保健品迷局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山东淄博一老人花2万元购买20盒名为“纳豆激酶”保健品后发现被骗、河南鹤壁一老人吃“健康服务站”推荐的保健品后中毒、浙江杭州一老奶奶购买了20万元的保健品至少可服用7年等等。

由此可见,老年人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不法商家采取各种营销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

老年人上了年纪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容易患各种疾病,出于对死亡恐惧或减轻子女负担的考虑,他们就会寻求各种方式来保障健康,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正是利用老年人这种渴求健康的心理,采取各种营销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

一是免费陷阱。

主要通过邀请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联谊会”的形式,为其检查身体、提供健康指导,并给予免费体检、免费试用、免费发放小礼品,甚至组织免费旅游,在检查过程中,游说老人购买产品,致使老年人在小恩小惠中上当受骗。

二是温情推销。

保健品推销人员摸清老年人家庭住址后隔三差五地打电话或上门拜访、拉家常,老人们往往放松了警惕,在情感支配下购买那些功效不明、价格高昂的保健产品。

三是雇托迷惑。

保健品商家请来所谓的“专家、学者、权威”在公开场合介绍产品疗效,或指使一些人假冒患者名义写感谢信、送锦旗,或在销售现场制造抢购产品假象等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

保健品市场骗局花招奇出 老年人屡陷温柔陷阱

保健品市场骗局花招奇出 老年人屡陷温柔陷阱

保健品市场骗局花招奇出老年人屡
陷温柔陷阱
导读:近日,全国不少地方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对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行为的监管。

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虚假宣传。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骗术”也在升级,形形色色的“花招奇出”,总有老年人上当受骗。

为什么骗子总是盯着老年人不放?是不法分子的骗术高明还是市场监管存在漏洞?保健食品销售市场鱼龙混杂,谁来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不被“忽悠”?
保健品市场骗局“花招奇出” 老年人屡屡陷入“温柔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已经是保健品行业内的“标配”推销手段,一些不法分子也通过“健康讲座”“赠送礼品”的幌子,向老年人变相推销高价保健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老年人非常关心健康,时间也相对充足,很容易成为重点推销对象。

同时据记者调查,当前业内“骗术”不断升级,“嘘寒问暖”“旅游兜售”“现金返还”形形
色色的“花招奇出”,大打“免费牌”“专家牌”“亲情牌”,大量老人“前仆后继”上当受骗。

——“免费牌”。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保健品商家在推销时会先发放免费小礼品、赠送药物、免费义诊等,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段,给不知情的老年人制造“买药不花钱”“不买白不买”的假象,引起关注。

同时,一些旅游兜售、现金返还等骗术也在升级。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产品销售现场异常火爆,其实是精心策划的营销噱头,一些老年人“被忽悠”参加活动,往往正是贪图商家“免费”便宜。

商家随后通过“温水煮青蛙”方式,展开后续高价保健产品的推销,老人不知不觉中就会上当受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3·15 保健品商家专坑老年人
内容:后天就是3·15,消费者一定要利用好权益来保护自己。

之前就有众多的保健品商家打着各种名义欺骗老年人。

小编在此提醒老年人朋友一定要理智消费,辛苦的血汗钱一定不要被骗了去!
网友“我心依旧”称,家中老人曾参加某公司组织的癌症筛查活动,被告知患有癌症,需要买药治疗,价格是9800元1盒。

该公司会根据每个老人的经济状况来判定癌症严重程度及需要购买的药量,实际上他们产品注册的只是保健品,而非药品。

来自江苏宜兴的范女士投诉,当地有公司在推销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床,一张床贵的要7万元,便宜的也要2万元左右,身边的老人都着迷似的去体验这种床还有该公司的其他产品,而且要听课,这些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家把自己的积蓄全都花在这样的产品上,而且就像抽了鸦片一样上瘾。

其实,很多老人心里清楚这些所谓的保健品、理疗品并非如此“神奇”,可却依然愿意参加并选择相信。

72岁的薛阿姨退休前是教师,觉得一个人在家比较孤单,子女又忙,有这样的活动去参加一下,和大家在一起十分热闹,多少还能获得些知识。

参加活动之前薛阿姨就不断告诫自己不要掏钱,但现场气氛热烈,“专家”说得有鼻子有眼,最后还是情不自禁地掏了腰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