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导学案(廊)
2.3《与人为善》导学案
编制人:梁老师审核:_ _ 使用时间:第八周班别组别姓名教师评价八年级2.3《与人为善》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理解善良是美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能力: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第一课时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我做的善事是:。
做了善事的感受是:。
、善良的地位?①;②;③。
2、什么是与人为善?善良的内容包括有哪些?与人为善良,就是。
善良包含归结起来,善良就是。
、善良的要求?①;②;③;④。
4、为什么说助人是快乐的?(为什么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①;②;5、将心比心的含义?、将心比心的要求?1、结合课本知识说一说,以下的故事是否做到将心比心?为什么?材料一: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
在庆功会上,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別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 “各位,千万別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
” 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个人。
”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2014年3月10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地震发生后,东航云南分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调配航班投入抗震救灾运输,云南分公司积极协调,在航班座位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先后帮助14名中央电视台记者搭乘东航航班抵达灾区,成为第一家到达盈江的外地媒体。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导学案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总理霍尔向老人道歉会获得什么?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什么?w w w .x k b 1.c o m
9、你是怎样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思?
10、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两句话的境界。
(2)小岗要想继续得到同学们的友谊,他应该怎么做?
(3)如果你是小岗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的错误?
2、反思自己在日常行为中与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父母之间的交往中,是否做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3、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
补案及反思
6、归纳总结: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方法。
合作探究(10分钟)
材料:
有一次,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尔在一家商场和一位74岁的平民贝尔对
话。话题是关于官员薪酬和养老金的问题。当贝尔要求他解释政界
人物薪酬和养老金之间的差距时,霍尔由于激动而失言,竟称贝尔
‘愚蠢的老家伙’。事后,冷静下来的霍尔总理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2、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___别人生存与发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____、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其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____。
4、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__为他人着想,既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5、如果以___的眼光对待他人,我们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
A、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B、换位思考,替对方设身处地着想
C、宽容别人,委屈自己D、同情弱势群体
2、下列描述中,体现了理解至上、善待他人精神的是()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导学案
(多选)5、放学路上,几位同学看到一位右腿残疾的同学一瘸一拐地走着,便学他的样子走路,引来其他同学大笑,那位残疾同学非常难过,小林见状,气愤地说:“如果你们是那位同学,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小林同学的做法体现了()
A、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B、故作高尚、其实和大家一样
C、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D、尊重他人、自觉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
(多选)6、一个人懂得欣赏他人的人,就能够()
A、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B、获得友善和感激
C、被别人接纳和理解
D、得到所有的关爱、成就任何一件事
7、换位思考要求我们()
A、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
B、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
C、对交往对象切身关注,深入对方内心世界
D、自己喜欢的事,一定要让别人喜欢。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教案名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目标:1.了解何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2.学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4.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的习惯。
教学内容:1.介绍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分析换位思考的实际意义。
3.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换位思考。
4.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的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
2.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回顾学生曾经遇到的问题或矛盾,引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话题。
例如,一个同学迟到了,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和迟到同学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换位思考和人为善的重要性。
第二步:介绍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与学生分享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和意义,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是否有过换位思考的经历?-你认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有什么好处?第三步:分析换位思考的实际意义(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图表、图片等形式,分析换位思考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与家人的冲突中,换位思考可以破解矛盾;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换位思考可以增进友谊等。
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第四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换位思考(20分钟)教师以小组讨论或分角色演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换位思考。
例如,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其中一个人扮演困难的一方,另一个人扮演帮助的一方,通过反复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技巧。
第五步: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的习惯(20分钟)教师与学生讨论如何培养善待他人的习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怎样对待身边的每个人?-你怎样结果待你人?通过讨论,教师总结出培养善待他人习惯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感悟,分享给全班同学。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设计二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设计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设计二教案设计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了解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和与人为善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多媒体设备。
2.材料准备:教材《中学生健康读本》、图片、视频等资源。
四、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他人需要帮助的情况?你有没有帮助过他人?你认为为什么要帮助他人?Step 2:学习换位思考的概念(15分钟)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换位思考是指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2.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Step 3:情境引入(10分钟)通过教材《中学生健康读本》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介绍一个换位思考的实例。
故事内容为:小明在走廊上发现一位同学正坐在那里哭泣,他来到该同学面前,关切地问:“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吗?”这时同学突然哭得更厉害了。
小明愣了一下,又用更温柔的声音说:“别哭了,把事情告诉我,或许我可以帮助你。
”最终,与小明的交流,帮助了该同学解决了问题。
Step 4:教学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其他几个换位思考的实例的视频。
让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
2.教师结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Step 5: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实例讨论。
要求小组成员先换位思考,再围绕该实例展开讨论,并写下他们的观点。
2.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让其他小组成员补充讨论,并总结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影响。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导学案
市48中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导学策略【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含义和实质;初步形成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技能;具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意识,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2.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法、活动探究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意识,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重点难点】重点:具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意识,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难点:让学生认识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如何做到为他人换位思考。
预 习 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充分预习,依据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同学要用红色笔迅速的补充完善自己的导学案,课堂巩固落实组长要对成员课本预习情况和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给予等级评价。
2、熟悉基础知识。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
事例分析、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预习自测】请认真阅读教材P105-109,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我们一定能行!〖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___、尊重和__的态度。
2、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___别人生存与发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____、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4。
4.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其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____。
5、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____为他人着想,既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6、如果以___的眼光对待他人,我们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2、一位智者曾经对一位少年说过四句话,对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四句话分别是:“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这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发?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能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提示下,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
初二下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学案
初二下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学案初二下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学案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的情感上的慰藉。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难点:在实际交往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一)导入情景活动一:某班一度流行起外号(活动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
)※给同学起外号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班级里有这种现象吗?※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二)授新(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一)《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
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情景活动二:出示事例,让学生讨论:下面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想?怎样做?(三个事例)讨论后教师分别出示三个“温馨提醒”。
结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2)将心比心,宽以待人(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二)情景活动三:讲故事(马和驴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导学案
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发?
【我的疑问】
导学策略
以问题解决为 主的教案策 略,在学习过 程中,引导学 生能在合作学 习的环境中, 提出自己的疑 难问题,能在 其他同学的帮 助或教师提示 下,解决自己 的疑难问题。 让学生积极的 动起来,将 学、听、思相 结合。把教案 内容与多媒体 课件结合与学 生互动密切配 合起来
,教师引导讨
4.放学路上,小蓉捡到一个装有证件和大量现金的钱包。小蓉把钱包 论后,以学习
带回了家,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妈妈知道后对小蓉说:如果你是失 小组为单位讨
主,你是不是很想尽快找到钱包?小蓉妈妈的这种想法就是我们通 常所 论 总 结 探 究 题
说的( )
目,并将结论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对他人要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C.君子报酬,十年未晚 D.如果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可以谅解
4.“换位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的好处就在于通过换位思考( )
①你会变得宽容 ②你会变得善解人意 ③体会广交朋友的乐趣 ④你
会心想事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意思是 ( )
。
A.自己不要的东西,就施舍给别人 B.自己不要的东西,不要施舍给别
位思考, 难点:让学生认识到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的重要性。如何做到为他人换
位思考。
预习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充分预习,依据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同学要用红 色笔迅速的补充完善自己的导学案,课堂巩固落实 组长要对成员课本预习情况和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给予等级评 价。 2、熟悉基础知识。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 事例分析、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所要掌握的知识点 【预习自测】 请认真阅读教材 P105-109,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完成下列 问题。我们一定能行! 〖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___、尊重和__的态 度。 2、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___别人生存与发 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____、尊重他人、理解他 人。4。4.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其实质是对交往对 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____。 5、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____为他人着想,既想人所想、理解至 上。6、如果以___ 的眼光对待他人,我们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 激、理解和友善 2、一位智者曾经对一位少年说过四句话,对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如何理解“谅解”的含义
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或许能达成()。一般来说,只要不涉及()和达到()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5.换位思考的含义和实质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为增进()奠定基础。
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学生反思】
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教师反思】
达
标
测
试
交换工作后,只见一阵手忙脚乱,挑水的被刀子割破了手;煮菜的生火没生起来,却弄得一屋子烟;烧菜的挑水又不小心滑了一跤,摔了个四脚朝天;洗莱的则煮出一锅半生不熟的饭。饭没做好,每个人还挨了一顿责骂,从此再也没人对工作不满了。
材料: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吃羊肉,见到了老板,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一篇文章,那时林清玄在一家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上。他在文章中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如今他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那里颇有名气的大老板。
思想品德导学案主备人:
课题
第九课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课时
第18周第2课时
时间
2012年
课型
新授课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
目标
1、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含义和实质。
2、初步形成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技能。
3、具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意识,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二、探讨与提高:(13分钟)
1.阅读课本105页的上方虚线框内的资料,并回答其下面的三个问题。
2.阅读课本107页的上方虚线框内“管鲍之交”的资料,并回答其下面的问题。
3.出示事例,让学生讨论:下面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想?怎样做?(三个事例)讨论后教师分别出示三个"温馨提醒",然后请学生结合学校中的情况说明"起外号"的现象;结合各自的情况谈"被捉弄"的经历及自己的体验。
6.为什么要以欣赏的态度待人(为什么要与人为善)
只有理解他人,才能()。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和理解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我们以挑剔的眼光看人时,所获得往往是讥笑、不满、愤怒和();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信任、感激、()和友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
2.如何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别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含义(实质)
事例一: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4.材料:有一个富翁平生爱吃美味的食物,因此他家的厨房不但大,而且人手多,每个人都各有分内的工作,挑水的只管挑水,洗菜的只管洗菜,切菜的只管切菜,另外还有煮食的、烧柴的。
这些厨房里的工人天天做着相同的事,
日子一久不免产生了厌烦的心理,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工作新鲜有趣又容易。有一天富翁突发奇想,让大家都试试交换工作的滋味。
事例二: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事例三: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子,气喘吁吁地请求驮了相对少量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一些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正乐得轻松呢。"不久,驴子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学习重点
具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意识,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活
动
探
究
与
展分钟)
1.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和()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他人、()他人、()他人。如果我们时时都能够从别人的()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
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欣赏,不能被引导呢?
三、师生互动、精讲点拨(6分钟)
四、课堂小结(3分钟)
五、达标演练、自我检测、巩固知识!(5分钟)
六、组内订正答案,用红笔错的改过来,少的补出来,做到做、判、改、补、记,高效学习。(5钟)
七、学习小结(教师和学生反思)(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