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的注意事项
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标准
浅析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标准摘要:诗歌的翻译就是把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的读者能够从译品中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共鸣和美感体验。
中国古典诗歌韵律严格,修辞手段多样,意境深远,加之汉字的特殊构词方式,这给诗歌翻译造成了很大困难。
翻译时不仅要注意保持”形似”而且应深入其深层结构,探求”神似”,让译文具有同样的诗情画意。
译”形”以求忠,译”神”以达众,进而达到译作与原作”形”与”神”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诗歌翻译;形似;神似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09-011.引言诗歌是伴随这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很多的翻译家试图将这以传统文化瑰宝翻译成英语,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的诗歌。
但是翻译中往往会遇到怎样处理”形”与”神”的问题。
有的译者主张”诗歌翻译应先重形似”:一首诗赖以存在的全部语言材料全都属于诗歌形式的范畴,都应该在翻译中尽可能将它加以再现和移植;如果原作是格律诗,则按照译入语的特点安排译文节奏和韵式,以尽可能再现原作的格律(江枫,许钧,2001)。
而有的译者认为:译诗要最大程度地保留并传达原作的菁华和韵味,为了传达原作的意境和神韵不惜”得意而忘形”。
显然,以上两种观点都会造成原诗的风格和意蕴在一定程度上的流失,美感的缺失。
在诗歌翻译中,传达原作意境和神韵,达到”神似”是根本,至于如何处理诗歌的形美问题,可以参照朱光潜先生主张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创作观点。
在保持原诗风格的前提下,不对原诗的形式格律作机械的移植,但也不放弃对诗歌”形美”的追求。
2.诗歌翻译中”形”与”神”的基本定位2.1传神达意是根本。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种特殊的翻译体裁,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
回顾我国文学翻译的发展史,其翻译理论经历了几个阶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翻。
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开启了我国文学翻译的先河,他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简洁地总结出文学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诗歌翻译的重点
诗歌翻译的重点历经千年的发展变化,英文诗耿从各种格律诗、无韵诗到自由体诗,汉语诗歌从古诗、律诗、词曲到自由体诗(白话诗)逐步演化,其间有无数的尝试与革新,“音”、“形”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与规定,侧重不同。
从个体的诗来讲,有的诗强调“形”,有的诗注重“音”,更多的侧重“义”(或“意”)。
如果翻译诗歌时一味强调“三美”俱备,则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弊。
1.“形”的翻译诗之为诗,首先是在直观外形上,诗行和诗节昭然于目,使之有别于其他文体。
因此,在翻译诗歌时,首先要尽量保留原诗的外观形式。
英文十四行诗翻译成汉语时最好也是十四行,汉语的四行绝句翻译成英文四行为佳。
有的译者,甚至是知名的译者,把汉语律诗翻译成英文散文形式,意象的再现和意境的传达都属上乘,此之谓“散文化译法”。
但有人认为这充其量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他们不会把它看作诗”。
其实,“散文化”也未尝不是一种对策,艺术品味是多样的,翻译家“人各有志”,有意义的艺术探索,都不宜完全否定。
当然,反对意见也是可贵的一家之言,必须得到尊重。
外贸翻译例如许渊冲认为“以诗体译诗好比把兰陵美酒换成了白兰地,虽然酒味不同,但多少还是酒;以散体译诗就好像把酒换成了白开水。
”(许渊冲,1997:167)有少数诗标新立异,诗行的排列脱出了常态,诗的视觉效果立意独特。
翻译这样的诗,任何译者都不得不特别留意原诗的外形特征,尽力加以模仿。
2.韵律、节奏的翻译诗歌的第二大特征莫过于韵律和节奏。
一首诗能否广为流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韵律和节奏,中外诗歌莫不如此。
音韵和节奏还能传达一定的情感,即所谓“韵合情高”,这里的“合”指“契合于人情”、“契合于外景”。
韩昌黎说:“宫音温和,难于耸听;商音凄厉,易以感人。
”汉语诗歌平声没有升降,音较长,给人平和明快之感;上声舒缓,宜于表达清新的绵绵之情!去声劲厉,常用于表达激昂高亢的思想感情;人声沉郁而短促,清脆中有悠远,宜于表达或幽怨、或激越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翻译挑战与策略
诗歌的翻译挑战与策略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语言和文学的精华。
它牵扯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意境描绘,因而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诗歌翻译的挑战,并提出一些策略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韵律和节奏的保留诗歌作为一种音乐性的表达形式,其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对于意境的构建和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韵律和节奏差别巨大,因此在翻译中如何保留原作的韵律和节奏成为了一个主要问题。
这需要翻译者在选择词汇和句子结构时,注重音韵的和谐和句子的流畅,以尽可能地还原原作的韵律和节奏。
二、意象和隐喻的翻译诗歌中常常使用意象和隐喻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对于意象和隐喻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象和隐喻成为了一个挑战。
对于这一问题,翻译者可以借助词典和注释,提供对意象和隐喻的解释,或者通过选择具有类似意象和隐喻的词语来代替。
另外,翻译时也可以采用一些文化转换的手段,将原作中的意象和隐喻转化为目标语言读者更容易理解的形式。
三、押韵的处理押韵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能够增强诗歌的音韵美感。
然而,不同语言的韵律和音韵规律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原作中的押韵成为了一个难题。
一种策略是通过寻找目标语言中具有类似音韵的词语来还原原作的押韵效果。
另外,翻译者还可以在译文中运用其他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排比,来弥补押韵的损失。
四、文化因素的考虑诗歌是一种深刻地扎根于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艺术形式。
因此,在翻译诗歌时,需要考虑原作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翻译者可以通过注释和解释来提供对原作中文化元素的解读,或者通过寻找目标语言中具有相似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来实现跨文化的翻译。
五、保持诗歌的美感诗歌的翻译不仅要保持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还要追求美感的传达。
因此,翻译者需要注重语言的艺术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尽可能地还原原作的美感。
此外,翻译者还需关注诗歌的结构和格式,合理安排句子的长度和排列,使译文在排版上具有整洁美观的特点。
诗歌翻译应遵从意义优先抑或形式优先?——以古诗文化负载词汇的英译为例谈翻译原则和策略
诗歌翻译唐遵从意义优 先抑或形式旒先?
一
以古诗文化负载词汇的英译 为倒谈翻译愿赠和簟略
重诗 中文化负 载词 汇英译 样操 作? 竟可 以化 到何等 程度 既可 以不伤 害原 究 情 况 的考察 分 析 。 发现 在 实现 此类 翻译 时 , 文 意 . 原 又能够 准确 向 目的语读 者传 达原文情 感?让 意义 的再 现优于形 式 的再现 . 原文 的隐含意义 在 我们 看一看 李 白《 干行 》 关诗 句的 翻译 。 长 相 这首 译文 中应 或者转化 为非 隐含 意义 。 者用 目的语 诗 连用 了两 个典 故 : 柱信 和望 夫台 。现将 含有 或 抱 系统 中具有 相 同隐含意 义的词 汇代替 这 两个 典故 的诗句 摘 录如 下 : 十五始 展 眉 , 同尘与 灰 。 愿 关键 词 : 化 异 化 文 化 归 语 言 和 文 化 密 不 可 分 语 言 属 于 文 化 的 范 常存抱 柱信 . 岂上 望夫 台 。 “ 抱柱 信 ” 出《 子 . 跖 篇》 尾生 与女 子 语 庄 盗 : 畴 . 是 “ 化传 承 与获 得 的 必 由之 路【’所 以 又 文 1, 1 I 语言 与文化 之 间存 在相 互 渗透 、互属 互有 的关 期 于梁 下 , 女子不 来 , 至不 去 。 水 尾生 抱梁柱而 死 刘 义庆 于《 明录 》 幽 中记 载道 :武 昌北 山上 有 “ 系 词 汇是语言构 成 的基本 单 位 , 而 自然是 文 旧 故 望 夫石 . 如人 立 , 状 俗传 云 。 者有 贞妇 , 古 其夫 从 化反 映和传 递 的基 本单位 。 饯送 此 山 , 望夫 而 死 , 为石 , 立 化 因以名 由此 .廖 七一教 授 把 文化 负 载词 汇定 义 为 役 远征 , “ 志 某 种文 化 中 特 有 事物 的词 、词 组 和 习 语 山川 ” 标 典故 的使 用 描 绘 出 十五 岁 的妻子 对丈 夫 [ 它广泛 的分 布于各 种文体 作品 当 中, 2 1 ” 但本 文 深 厚的眷恋 使用 什 么翻译 策略才 不会影 响译 文 仅针对 中文古诗进 行分析 。 对原 文 的情 感传达 ? 福 莱切 ( J B Fe h r在 翻译 时没 有 将 W. . . lt e) c 翻译是 一种在 语 际间传递信 息 的活动 处 身 这种活动 中的译者 面临着 两种语 言 . 意味着译 这两个 典故译 出 . 之 以意译 的方式 表达 : 这 换 者还需要 面对这两 种语 言隶属 的不 同文化系统 。 抱 柱信— — M oht te U da ;望 夫 vt t o h et et r i h 因此 . 把译 者定 位成 “ 化 中介 者[ 毫 不 夸 张 。 台——g z d r go r 。 文 3 1 ” aeaoi nmyl d n o 面对 文化 间差异之 时 . 译者 要 么在译 文中保 留原 “ 抱柱信 ” 的喻 意在 于用 生命守候 承诺 . 莱 福 切 直接译 出了该 喻意 . 成功 的把典故 的隐含意 义 语文化 , 即异化 ; 么 由译 语文 化取代 原语文 化 , 要 这 叫归 化。异化 与归 化之争 由来 已久 , 到现在 实 转 化为非隐 含意义 . 这是 归 化翻译策 略 的典 型应 际也未 能分清孰轻 孰重 西方译 学认 为 , 持异化 用 : 望夫 台是 居 高远 眺 守 望 夫君 之地 。 处使 用 此 策略 翻译观 的译 者 目的在 于保 护 和保 存 弱势 文 隐含 着女主 人公 的爱人 即将 别离 的可能 。 福莱 切 望 之 但 登 之 化: 而倡 导归化策 略 的译 者 目的则 在 于遵守 自己 仅 仅 取 了“ 夫 ” 意 . “ 高 ” 意 的略 去使 望夫 ” 失去 了原文 隐 含的 “ 望归来 ” 盼 的意义 。 也 所处社会 的既有文 化约束 于什么 时候采用 这 “ 对 两种 翻译策 略 中的一种 . 许森 古普塔 的观点有 许担 心无法传 递原 文 中妻子 对丈夫 的深切爱 意 . 也 望” 使 定启发性 。 他认 为 , 如果原 文 “ 接近所 谓的原叙 福莱 切对 “ 字作 了修 饰 . 这个动 作带上 了爱 守望 ” 之意 的表达 . 译者 述或 中心 文本 [ 即体 现某 一 文 化 的根本 信 仰 . 慕之情 。但 是 因为 缺乏 “ 4 1 ” 望夫 台 ” 一词 的翻译 没有 完全 传 达 出原 文 信 则文 化就要 求 “ 最大 限 度 的直译 ’ 。反 之 , 译者 对 “ 但 便有较 大翻译 自由。意 即 : 翻译与 民族核心 价 息 。福莱切 试 图用 归化 法 翻译 这两个 典故 , 却 在 值观有关 的著作 时 . 译者应 当着力保 留原文承 载 只成 功 了一 半 . 一半 的失败 在 于将 原文蕴含 的 另 的文 化 , 如果 翻译 其 它作 品 , 者则 有较 大 自 文 化转化成 直 白表 述 时形成 的欠额 翻译 。 而 译 以 下是 庞 德 ( zaP u d 对 相关 诗 句 的 翻 E r o n ) 由度 . 可以在 目的语 文 化和原语 文化 之间 自由裁 量 么 。 那 在翻译古 诗 中文化 负载词汇 时 , 译者 应 译 : 当选用归化 策略还 是异化 策略 为上 ? Atf te tp e c w ig e i d m i e n I so p d so l ,I d s e y f n r d s t e mi g e t o r , oe e n o e e u t o b n l d wi y u s F r v r a d fr v r h 典故之译 文学作 品免不 了使用 典故 。 故 的翻译难在 a d fr v r W h ho l l he lo —ut 典 n o e e . y s u d Ic i t k o ? mb o 寥寥数语便 蕴涵深 刻 的文化玄机 。 译者 在采用 归 庞德对 典故 “ 柱信 ” 了零 翻译 处理 . 抱 作 仅保 化/ 化 策 略 处 理 这 种 行 文 手 法 时 .具 体 可 以 怎 留 了该诗句 中的“ 异 常存 ” 并将 之与 “ 同尘与灰 ” . 愿
古诗英译的技巧
古诗英译的技巧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其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形式独特。
因此,古诗英译意为将其意境和韵味传递到英文诗歌中,对翻译者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那么,古诗英译的技巧有哪些呢?
一、理解原诗的内涵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理解原诗的内涵和背景是进行英译的基础。
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理解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才能更好地传达给读者。
二、顾及韵律和韵味
古诗一般是有韵律和韵味的,其语言节奏和音韵的组合恰到好处,能够唤起人们的感官印象。
在进行英译时,需要注意保留原诗的韵律和节奏,尽量保持原诗的音韵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原诗,也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古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这些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进行英译时,需要根据原诗的情感特点和修辞手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尽量保持修辞手法的效果。
这样可以更好地传递原诗的情感氛围。
四、做到信达雅颂
古诗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大多较为精练,而英文诗歌的表达方式则需要更为凝练。
因此,在进行英译时,需要在坚持忠实于原诗的核心意思的基础上,将中文的含义恰当地转化为英文,使其成为能够流畅朗读、令人愉悦的英文诗歌。
总之,古诗英译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保留原诗的韵律和韵味、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做到信达雅颂。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才能让古诗在英文世界中焕发出更为璀璨夺目的光芒。
诗歌翻译时对诗味的理解与表达
一、对于诗歌及其翻译的理解
诗,是用文字表现的富于形象思维和意境美、形式美、音 乐美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在其创作过程中,诗人总是会 以特定的形式去表达抽象的内容,并且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天 才的语言驾 驭 能 力,使 诗 具 有 感 人 的 艺 术 魅 力。 故 司 空 图 言:“文之难而诗尤难。”因此,对于译者而言,译诗是不同于 其他文体的翻译过程,要求译者充分理解诗人的感情,掌握 其特点,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最形象、最简洁的语言再现 诗人所表现的 内 容 及 其 艺 术 美,诚 如 郭 老 所 言:“译 雪 莱 的 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是要雪莱成为我。”
原诗为: tldzir,dtushraitidqaldim nailad, ahqatanbirjoltepip,qoulajqatarimn. suatnadurbutl,bipajanmunbtzemin, misilidrjatapmajeqi,qajnam bolupqajnarimn. ojinipkttidahan,mribimriqtamam, mnteχisytujquda,tykrypjatarimn, baqilarkktutup,sudayzypkttijiraq, mnmisaljalaaja,dssptiknmaarimn. 拙译为: 仿佛置身于无边的沙漠般无计可施, 唉,何时方能探得一条希望之路,让我义无反顾; 若这荒漠有水,本该是一片良田, 奈何流川难觅,唯有热血在心头沸腾; 这世间的一切都已觉醒, 我却还在“甜美的”梦里沉睡; 众人或在空中飞翔,或在水中嬉戏, 独我赤足,在荆棘丛中艰难踟蹰。
二曰:含蓄美 “含蓄”方能 出 诗 味,这 是 诗 歌 表 达 中 最 突 出 的 艺 术 特 点之一。赵凡夫道:“诗主含蓄不露,言尽则文也,非诗也。” 如把话说尽,那只是文章,并非诗 歌;所 谓 “言 有 尽 而 意 无 穷”,亦此意也。诗因含蓄而耐人寻味,维吾尔族著名诗人铁 依甫江的佳作《唱不完的歌》(tygmsnaχa),其中最为巧妙 经典的是诗中两位主人公的对话: ———warqirajsnhrkyniyndaq, saramusnoalmajdian? jaadmgujqubrmjsn, qandaqnaχabutygmjdian?...... ———kajmabowaj... snmubirtada jaidiuuχlmajdian, snmuejtiptygitlmign. undaqnaχabu,tygmjdian. 直译为: ———每夜都在喊叫着唱歌, 你这个无可救药的傻子 还是故意不让人睡觉, 这是什么歌啊,不止不休? ———别生气,老伯 你也有这个时候, 年轻却整夜失眠, 你也不停地唱歌, 就是这首唱不完的歌。 夏译为: 你真是一个无知的傻瓜, 每夜都无休止地唱歌, 你把我的睡意都撵走了, 什么歌值得你如此着魔? 不要责怪我,亲爱的老伯, 年轻时你也曾夜夜难眠,
诗歌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三,诗歌的翻译应尽量保留原诗中重要的意 象,因为诗人通常是用意象来表示他的深层意 义的,如把rose (玫瑰)译为“牡丹”,必 然会破坏原诗的意境。 美国庞德把中国诗歌译成英语时,改变了 原诗中大量的意象,有人因此有人说,他的译 诗与其说是中国诗歌的英译,还不如说是优秀 的英语诗歌。但是他无心插柳,想不到竟因此 创立了英语的意象派诗歌,这是另外一回事。
就形式而言,诗歌的翻译方法有四种:形式翻译(formal translation), 阐释性翻译(interpretive translation), 扩张性翻译(expansive (或 free) translation),模仿性翻译(imitative translation)。 一、形式翻 译。形式翻译追求的译诗的学术价值,而不是文学价值。译者追求的是 对原诗的形式(包括音韵)的绝对忠实,认为译诗应该像镜子一样,精 确地“反映”原诗,因此,译诗中应努力避免外来成分(包括社会、哲 学、历史、文化成分)的介入。 形式翻译通常是极端的直译,如 “附录 一”中《月夜》的第一、二个译本和《题庐山仙人洞照》的第一个译本。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用这种方法译出来的诗往往不合译入语的语法, 不合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习惯,通常不应提倡,但是偶尔这种译法也能译 出脍炙人口的诗来,如前面第二章里引用过的FORTY LOVE(中年夫妇的 爱)的诗本。再如下面这首著名的诗也是用这种方法译自日语:2) old pond frog jump in water noise
一般认为,诗歌翻译的最基本原则是,诗必须译成 诗的形式,不能译成散文,否则就不能称为翻译。 “附录一”中《月夜》的第五个译本与其说是翻译, 不如说是编译或释义。 其次,诗歌翻译应以行为基本单位,并应尽量保留 原来的标点,通常不能随意合并或分拆诗行,这对 保留原诗的风格和韵味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翻译 实践中,诗行的增减并不少见。
翻译诗词的三美原则
翻译诗词的三美原则鲁迅提出来的“三美论”指“意美、音美、形美”,即“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
鲁迅强调翻译要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三美之中,意美第一,音美第二,形美第三。
在英译诗词和日常翻译教学中,译者尽可能达到意美、音美、形美中的一个美、两个美或者三个美,使译文对仗工整、形式简洁、形神合一、赏心悦目,从而触动读者心灵,留下美不胜收的难忘印象。
CH.01 意美意境美“意美”指翻译时要将源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及其高深意境和艺术魂魄尽可能巧妙、贴切、到位地用目的语传神般再现。
“意美”是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也是翻译现代诗歌时首先要注意的方面,以给读者真切触动和启悟。
中国诗词用语凝练、含蓄、简约,音韵和谐;“意美”丰富,有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
与他国文化不同,中国诗词在结构和对仗方面独树一帜,特别是对偶、押韵方面更是独步天下,使之在韵律方面妙不可言,不可方物,简简单单十几个字就能勾画出一个唯美唯真境界,蕴含丰富的想象与韵味。
交汇相融、相映相照的“三美”客观上给翻译增添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翻译时,尽可能达到“形似”“神似”兼备,尽可能传达原诗意境、神韵和美感,举例分析如下。
例1:十里春风不如你。
直译:Ten miles of spring breeze is not as good as you;或Tenli spring breeze is inferior to you.这句诗文的两个直译显得生硬,平淡如水,毫无美感,就是一种明显的“翻译腔”,无法打动读者。
此诗句的意思是:春天十里地的风景都比不上你在我心中的美好。
中文的这个“十里”,其实是虚指,非实指。
“十里春风”指“斑斓多彩、芬芳满溢、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若用英语直白译出这个“十里春风”,会显得非常僵硬。
我们可以对原诗句进行语言重组,提炼出其核心内涵,使译文“信、达、雅”:You are more beautiful than any fine view in spring﹙你比任何春天的景致都要美好﹚.或:Spring can’t cover the mind of missing you.﹙春天掩盖不了我对你的思念﹚或:Shall I compare you to a spring day.﹙能否把你比作春日璀璨?我应否把你和春天比美?﹚或:No matter how beautiful the spring is, you are a million times better.﹙春光再美好,也不及你的万分之一﹚或:Any beautiful scenery in spring pales in comparison to you.﹙与你相比,再美好的春色也显得暗淡无光﹚或:Your smile is just like spring breeze kissing my face.﹙你的笑容犹如春风拂面般温柔﹚。
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难题及补偿策略
念之极 或心爱 之人 ,比如李 白有诗 云 : “ 长地 远魂 飞苦 , 梦魂 不 到关 山难 。 天 /
客们总是无 比神往扬州 ,把扬州视作 一
幅曼妙鲜丽的 图画 ,编织在他们长 吟短 叹 的杯 盏之 中 , 梦里扬州 , 词扬州 , 诗 风 花雪月 的扬州 …… “ 腰缠十万贯 ,骑鹤 / 下扬州” 寥寥 数字 , 道尽 了文人 墨客们 对 扬州—— 温柔 富贵乡的无比神往。
i p s i e t e r ae t o o y o i r m o sbl or c e t hepr s d falt — e ay wo k c mpo e n o a u a e i a — r r o s d i ne lng g n n
在 分 析诗 歌 翻译 中存 在 的难, 之 难 , 也 有 成 功 的个 谓 总 例 , 马红 军 就 曾 将 拿 破 仑 的 “ be a I 如 A lws
吴文 英 的“ 处合 成愁 , 人心上 秋 ” 何 离 既 是 “ ” 加 “ ” 成 “ ”也 是 思 念 离 心 上 秋 合 愁 , 人的秋思之愁 , 比字 音 的 双 关 更 难 翻译 ,
关, 但是在翻译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 “ 二语 ” 才 能实现 “ 双关 ” ,采 用 “ edyi f e t a n ” h s i
( ) “ epi oe ( ) 表 达 。 又 如 晴 和 d e nl ” 情 来 v “ 蚕 到 死 丝 方 尽 ” 的 “ ” “ ” 双 春 中 丝 与 思 的 关 , 然 在 翻译 时采 用 了 “h lw r l 虽 te i om tl sk i
过程。但是 ,笔者比较赞 同江枫的观点 :
英语诗歌翻译技巧
英语诗歌翻译技巧Part 1: 韵英语中韵共有四种,包括头韵(Alliteration) 谐元韵(Assonance) 辅音韵(consonance)尾韵(Rhyme)。
光看这些抽象的词想必是满脸问号,一起看几个例子吧~1. the furrow followed tree这句是押头韵,押的是f这个音。
简奥斯丁的两本书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都是典型的押头韵噢~2. Thy hair soft-lifted by the winnowing wind这句是押谐元韵,词语中的元音因素i相同,同样的例子还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其中early, bird, worm三者元音是一样的Part 2:音步英诗中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别性组合叫作音步,每两个音节是一个音步。
为了不发懵,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shall, I, com, pare, thee, to, a, sum, mers, day共10个音节,所以为五音步。
同理,每一诗行一个音步称为单音步(monometre),八个音步称为八音步(octameter).Part 3:格这一点跟汉诗平仄有点类似,具体说来,英诗的格是依据音步包涵音节的数量及重读音节的位置而加以区分的。
3英语翻译技巧有哪些一.增译法指依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涵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依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诗歌翻译的难题与艺术
诗歌翻译的难题与艺术诗歌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它通过独特的韵律、节奏和意象,传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诗歌翻译一直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诗歌翻译所面临的难题,并探讨诗歌翻译的艺术。
首先,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形式对翻译造成了困难。
诗歌通常使用特定的韵律和节奏,这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翻译诗歌时,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原诗的韵律和节奏,但这在不同语言之间是相当困难的。
例如,英语中的押韵通常是通过重音来实现的,而中文的押韵是通过声调来实现的。
这种语言差异导致了诗歌翻译时的困难。
其次,诗歌翻译还面临着文化背景和意象的差异。
每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意象体系,这使得在翻译诗歌时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妥善处理。
例如,中国诗歌中经常使用的意象如“山水”、“月亮”等,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相对应的表达方式。
译者需要借助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创造力,将原诗中的意象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诗歌翻译的艺术在于如何在保持原诗风貌的同时,使翻译后的作品在目标语言中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
这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译者不仅需要准确理解原诗的字面意思,还需要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只有真正理解原诗,才能将其恰到好处地表达到目标语言中。
为了克服诗歌翻译的难题,翻译者可以采用一些策略和方法。
首先,译者可以使用转译和移植的技巧来处理押韵和节奏的问题。
这意味着译者可能需要在某些情况下放弃严格的押韵或节奏,以保持意义的准确性。
其次,译者可以借助注释和解释,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中的文化背景和意象。
这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有良好的创造力和灵活性。
诗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
翻译者需要在尊重原诗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得到最佳的效果。
总之,诗歌翻译是一项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译诗的要求
译诗的要求译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要求译者在传达原作情感和意境的基础上,保持诗歌的音韵和韵律,尊重原诗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一份关于译诗的要求的简要说明:1. 文学功底:译者应具备较高的文学功底,对于原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学特点有深刻理解。
了解诗歌的韵律、格律、修辞和意象,具备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运用的能力。
2. 忠实于原作:保持对原作的忠实,尽量在目标语言中还原原作的情感、意境和表达方式。
尊重原诗的风格和特点,努力传递原作的思想和情感。
3. 音韵和节奏:保持译文的音韵和节奏,力求与原作一致。
这包括保留原诗的韵脚、音律、押韵等元素。
在译文中保持原作的节奏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4. 灵活运用语言: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译文在语言上更富有表现力和生动感。
灵活运用语言工具,如比喻、象征、修辞等,以传递原作中的深刻内涵。
5. 文化背景理解:具备对原文化和目标文化的深刻理解,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歧义或误解。
在译作中巧妙地处理文化元素,使译文更符合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
6. 创造性译文:译者可在保持忠实性的基础上,适度加入自己的创意,使译文更有个性。
在语言表达上,允许适当的创造性发挥,以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7. 诗歌评论与解读:译者应具备对诗歌的评论与解读能力,以确保译文不仅在形式上保持优美,也能传达出原作更深层次的意义。
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对于原作的理解要有深度。
8. 修辞与意象:对于原作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译者应有敏锐的观察力,确保在翻译中能够得体地表达这些特色。
在翻译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译文更有诗意。
总体而言,译诗是一项高度艺术性的工作,要求译者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语言功底以及对原作的深刻理解。
在保持忠实性的同时,灵活运用语言,注重音韵和韵律的传递,使诗歌在不同语言中都能保持原作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诗歌翻译中要注意形与神的结合
诗歌翻译中要注意形与神的结合发表时间:2009-12-22T16:56:07.937Z 来源:《魅力中国》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康羽潇[导读]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
康羽潇(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6级英语(三)班,贵州贵阳 550025)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129-01 摘要: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
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备,本文分析了汉诗英译中的形似与神似的理论起源和发展,许多学者对诗歌翻译的神似和形似都做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到今天仍然对我们的翻译工作多有助益。
可以舍其形而保其神,从而遵循先神而后形的翻译原则,并通过两首古诗词的翻译证明了形神兼备的重要性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诗歌翻译;形似;意境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其语言是韵律的语言,且精练含蓄,节奏分明,句式整齐。
诗的生命似乎是世代相传的,其价值观都包藏在诗篇里,所以即便是在最大的压力下,仍会存在,历久不衰。
“犹如把一朵紫罗兰投入坩埚,企图由此探索它的色泽和香味的构造原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文化交流的增多,诗歌翻译中可译或不可译的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需要外国优秀的诗歌,同时也需要把我国的诗歌译成外文,尽可能的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一、诗歌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释义所谓形似,是指在翻译诗歌时尽量保持译文在用词、句子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手段等方面与原文一致;所谓神似,是指在翻译诗歌时要着力保持原作的神韵和风姿,达到原作的艺术效果。
所谓神,就是指原作之精神。
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有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意境、浓厚的感染力以及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神韵,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
原作有些比喻或联想形象、生动、逼真,有浓厚的感染力,情感、意境跃然纸上,在语言习惯上也与目的语接近。
这时,译作保持原作的形式实际上就起到了传神的作用。
谈诗歌翻译中的音形意原则
谈诗歌翻译中的音形意原则作者:徐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2期摘要:在人类文学的百花园中,诗歌永远是其中最美丽的花朵。
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处处散发着音韵意境之美。
而这种独特的美,加之各种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种种差异,使得诗歌翻译越发困难。
为了最大限度地传达诗歌中包含的种种含义,翻译工作者在诗歌的翻译中应该遵循音形意三方相结合的原则,使得语言接收方的读者能够结合本国文化尽可能多地体会到原诗中蕴含的意境。
关键词:诗歌;翻译;音形意原则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在人类文明的传播和互通过程中,翻译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翻译逐渐肩负起了促进世界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传播知识、沟通思想、共同发展的重任。
而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
诗歌的体例特殊,形式工整且兼具音韵之美,通常有着明快的节奏,准确传神的本文化象征意义,夹杂着丰富的文学想象,是本民族历史及文化的突出代表。
诗歌之所以被称为诗歌,是因为这一文学形式做到了诗中有歌,歌中有诗,像中国的唐诗宋词本身就是和着曲调而作的。
而这些诗歌自带的独特属性却为诗歌翻译造成了重重困难。
要想忠实地将诗歌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又不破坏其中的音韵意境的美感,这对翻译者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提出翻译有三大准则:“信达雅”,即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
在诗歌的翻译方面,其翻译主要有三个原则:即音美、形美、意美,简称为音形意原则。
成功的诗歌翻译不是体现在多么忠实于原文,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找到了音形意的最佳结合点。
一、由英诗汉译看诗歌翻译中的音形意原则先来看一下梁宗岱先生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一首的翻译: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But thou contracted to thine own bright eyes,Feed’st thy light’s flame with self-substantial fuel, Making a famine where abundance lies,Thy self thy foe, to thy sweet self too cruel:Thou that art now the world's fresh ornament,And only herald to the gaudy spring,Within thine own bud buriest thy content,And tender churl mak’st waste in niggarding:Pity the world, or else this glutton be,To eat the world’s due, by the grave and thee.对天生的尤物我们要求蕃盛,以便美的玫瑰永远不会枯死,但开透的花朵既要及时雕零,就应把记忆交给娇嫩的后嗣;但你,只和你自己的明眸定情,把自己当燃料喂养眼中的火焰,和自己作对,待自己未免太狠,把一片丰沃的土地变成荒田。
诗歌翻译中的韵律问题
诗歌翻译中的韵律问题
韵律:是诗词除了意境和意象以外之所以为诗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格律的处理是翻译诗词的一个难点,尤其在汉英这两种体制完全不同的语言之间更是难上加难。
绝句惯例,一、二、四句押韵形成AABA韵(首句可押可不押),而且二、四句不仅押韵,韵脚也相同,每节重复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基本特点:每段字数相等每段中反复出现的成分较多;全诗没有平仄和押韵等节律的限制;整体上显得比较自由我们似乎可以这么说:诗律就是指诗歌的声音节律,是为了使诗歌在声音上和谐在结构上具有美感而设定的条件限制。
诗歌翻译活动策划书3篇
诗歌翻译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诗歌翻译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诗歌是一种优美的文学形式,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本次诗歌翻译活动旨在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让更多的人欣赏和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参与者的诗歌翻译能力和语言水平。
2. 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3. 推广诗歌文化,激发人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活动主体诗歌爱好者、翻译爱好者、学生、学者等。
五、活动内容1. 诗歌翻译讲座邀请专业翻译家或学者举办诗歌翻译讲座,介绍诗歌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分享翻译经验和心得。
2. 诗歌翻译比赛组织诗歌翻译比赛,鼓励参与者将指定的诗歌翻译成目标语言。
比赛将设置多个奖项,以鼓励优秀的翻译作品。
3. 诗歌朗诵会举办诗歌朗诵会,邀请参与者朗诵自己翻译的诗歌或经典的诗歌作品。
通过朗诵,让人们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 文化交流活动安排文化交流活动,如诗歌研讨会、文化讲座等,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六、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在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场所张贴和发放。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诗歌论坛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知名诗人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活动预算1. 讲座费用:[X]元2. 比赛奖金:[X]元3. 宣传费用:[X]元4. 场地租赁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八、活动评估1. 设立评估指标,如参与人数、翻译质量、参与者满意度等。
2. 进行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收集参与者的反馈和建议。
九、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和秩序。
2. 尊重参与者的知识产权,保护翻译作品的版权。
3. 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和发布活动成果,如优秀翻译作品、活动照片等。
篇二《诗歌翻译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诗歌是一种优美的文学形式,它能够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体验。
文学翻译过程中的难点
文学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发表时间:2020-07-30T10:56:09.1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作者:陈冰雪[导读] 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摘要: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形态。
文学语言为了满足艺术功能和美学功能,要对文本加以丰富。
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以及独创性。
由于小说翻译属于文学翻译中的常见翻译,因此,本文仅就诗歌和散文两种体裁的翻译举例说明。
其中,诗歌翻译应遵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理论,即,意美、音美、形美;散文翻译要符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即,实现语义、风格和文体上的对等。
关键词:文学翻译;散文翻译;诗歌翻译;一、翻译文本的特点译文的质量取决于译者的双语功底和态度。
作为译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有熟练的翻译技巧来处理不同种类的文本。
文学文本根据体裁的的区别,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在翻译时也要根据题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策略。
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形态。
文学语言为了满足艺术功能和美学功能,要对文本加以丰富。
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以及独创性。
1.1形象性文学语言如果不具备形象性,就不会产生情意性。
文学是通过创造形象表达生活,从而表现情感。
1.2情意性情意性是指在书写过程中透过文字感染人、影响人的情意特征。
透过形象中情意的“真”,透出强烈的感人力量。
1.3音乐性文学的节奏和韵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朱光潜有言:“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1.4丰富性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表达手段都是文学语言丰富性的体现。
现代汉语、被改造的方言以及合理吸收的外语、多种类型的句式和句型都是丰富性文学语言的素材。
有趣的语言翻译 (3)
中英翻译需要注意的事项
准确把握和传达被译文字的含义。 重视积累,善于联想,要结合语境翻译。 态度严谨,不能望文生义 ,要勤查工具书。
不能生搬硬套、机械对应,要符合各种语 言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任务二:欣赏和练习诗歌翻译,体会再创造
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I wondered if it were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full moon;and then
I dropped my head and thought of my far-away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ome.
Life is valuable, love costs more; for the sakes of freedom, we give up both.
此诗最早由“左联五烈士”之一的中国著名 诗人殷夫在1929年翻译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著名翻译家孙用重新翻译此诗,译诗刊登在 1957年第2期的《读书月报》上:
郭沫若:翻译是一种创作性工作, 有时翻译比创作还困难。
傅 雷: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余光中:翻译是两种语言的妥协,翻译是有限度的创作。
过去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发扬与传承 未来的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开拓与创造
作业布置
课后尝试将一些名言、诗句、电影、 电视、书名等进行英汉互译,并与同 学交流。
汉语、英语、俄语、 法语、西班牙语。
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先后在参访大兴善 寺和大慈恩寺时手书古吉拉特语留言,我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翻译的注意事项
一、引言和词的定义
词并不是概念的符号性的语言对应物,“而只是一个形式,一个
具有一定模型的东西,按照本语言的特性所能允许的程度,把完整思维的概念质料包括得多一点或少一点。
”它可以包括一个基本概念或
一个主体概念或一个抽象概念或者几个概念合并起来的复合概念。
词的成份可分为“基本成份”和“语法成份”。
前者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词根、词干;后者是指各种人称、复数、时间、条件的词尾和词缀。
词是形式单位而不是功能单位。
二、英汉词义结构模式的比较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结构上却可完全不同。
例如:表示“唱”的概念,英语的词有sing(唱),sings(他唱),singing(正在唱),sang(过去唱),singer(唱的人)。
除第一
个sing外。
在某种意义上,后面四者代表从基本概念发出的复合概念,所以它们包含着一个基本概念,主体概念(sing),还包括另一个抽象程度更高的概念——关于人称、数、时、条件、功能的或者其中几个合并起来的。
一个笼统的“唱”被注释成几个具体而明确的唱。
相反,汉语的“唱”的概念,则一字多用,不论你唱、我唱、他唱、还是此时唱、彼时唱,在结构上“唱”字始终词形如一,毫无变化,虚涵数义。
因为汉语唱字中没有“根本成份(sing—)”和语法成份(如—s,—ing,
—ed)之分,没有主体概念和附属概念之别。
它们合而为一,界限模糊,所以具有不同人称、时间、复数的“唱”在形式上完全相同,没有区别。
关于英汉语的词义结构,若用数字公式表示,英语的词义结构公式为:Sw=A+(b),(其中:S代表词义,w代表词项,A代表“根本成份”,(b)代表“语法成份”。
b亦可为0即语法成份暂缺。
)汉语则为Sw=A,(其中:字母的代表含义同前文。
)当前面的公式转换为Sw=A+(0)时,例词为sing,当它变为Sw=A+(b)时,例词为singing,sings。
它还可进一步变为Sw=A+B时,例词有fire—engine。
而后面的公式为Sw=A时,其中A表示单音素组成的单音节词,如天、地、人。
当它为
②Sw=AB时,其中AB为两个音素组成的双音节词,如流连,朦胧,逶迤。
③Sw=ABC…N,表示两个以上音素组成的多音节词,如巧克力、
可口可乐、英特纳雄奈尔。
两个词义公式相比较,英语语义成份多而细,汉语语义成份则少而略。
不仅如此,英汉语在词义上存在的上述差异在词组里同样存在。
众所周知,词素组成词,词构成词组,词组又称“短语”,它是大于词的单位。
从语言的本色和个性看,英汉词组在语义结构上恰好相反,英语词组语义结构的走向为Sw=A+(b)T(分解成)Sw=A+B+(b),例如: collector=collect+orTticket-taker=ticket+take+r.)。
语词结构成份具有一到多的特色,语义具有精密明确的风格。
而汉语词组语义结构的走势逆向而行,Sw=A+B+C?(缩减成)Sw=AB+C,例如: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中文+系,词组结构成份具有多
到一的特色,语义具有简洁概括的风格。
对此,下面我们再举数组在语义上同义或近义,但结构形式上却相异的词或词组来说明。
三、语篇的定义和英汉语篇结构模式的对照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它在交际形式上,既可为独白,又可为对话;在篇幅的长度上,短者可为一句、一首诗,长者可为一篇、一卷。
衔接和连贯是它的两大重要标记。
语篇的衔接依靠语法和词汇两大手段实现,它的连贯则倚重逻辑推理或直接判断。
高语境的交际或信息传递是在外在环境或个人体验之中进行的,而不是显形的语码;低语境则大多数是在显形的语码之中完成的。
汉语民族历来赋有“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非逻辑的曲线思维特质。
在结构形式上,汉语语篇多句内与句间的直接组合,形式上缺乏显性的衔接手段,但通过逻辑推理或直觉判断,语义是连贯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汉语是高语境的语篇构成的。
英语民族长期坚持“主客二分”、清晰明确的逻辑性的直线思维,语篇结构形式多为句与句的有序排列,形式上照应指称,衔接严谨,语义上脉络明晰,一意贯串直到篇末。
相对汉语而言,英语则由低语境的语篇构成。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两种差异仅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色而已,并非是绝对的此有彼无,而是相对的
此强彼弱。
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过去、现在及未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认识这两种显著的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和包括汉诗英译在内的英汉互译都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