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随诗句认识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3、借助图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题1、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讨论:说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2、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
1、读读古诗,找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把它们读准。
2、把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
1、把生字带到课文中读,把诗句读顺。
2、讨论:说说你懂了什么?(结合图)3、全班交流。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导语:秋天的夜晚,水涨满了池塘,太阳也下山了,一个小牧童拿出短笛,随口就吹出了优美的声音。
2、教师诵读古诗。
3、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诵读古诗。
4、指导背诵。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第2篇】文本解析:《村晚》是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该课的诗歌语言富有童趣,描述的画面具有美感,且学生在理解诗句方面难度不大。
本首诗契合了本单元——本组教材以“童年往事”为专题的语言风格,教授古诗时,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诗,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通过本首诗歌,我们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同一类型描述儿童天真可爱、无拘无束的古诗,及擅长此风格的诗人,便于学生的日常积累,拓展眼界。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诗中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村晚》。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古诗村晚教学设计(精选5篇)
古诗村晚教学设计古诗村晚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村晚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村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随诗句认识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3、借助图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题1、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讨论:说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2、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
1、读读古诗,找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把它们读准。
2、把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
1、把生字带到课文中读,把诗句读顺。
2、讨论:说说你懂了什么?(结合图)3、全班交流。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导语:秋天的夜晚,水涨满了池塘,太阳也下山了,一个小牧童拿出短笛,随口就吹出了优美的声音。
2、教师诵读古诗。
3、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诵读古诗。
4、指导背诵。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古诗村晚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学习诗歌理解内容。
2.个性化体会诗歌情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
3.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个性化理解诗歌。
【教学道具】大黑板,每人一份表格,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营造情境。
二、初感诗歌,激发疑问。
1.我们今天要去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
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书)。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村晚》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村晚》教案3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村晚》教案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生字,会书写“蓑”,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以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意境,渗透学习古诗。
3.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过程课前: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上课:一、启:牧童身影越千年我看同学们刚才很陶醉的样子,说说吧,这样的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悠扬的笛声自然而然地就让我们联想到了牧童放牛的画面,我们学过一首写牧童的诗,还记得吗?指名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所见》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与牧童有关的诗。
题目就叫《牧童》。
二、承:牧童身影整体显1.(出示)自己先读读吧,读上两至三遍,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读诗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状态,非常好。
2.指名诵读:谁来单独为大家读读正音:这个“蓑”字,是平舌音,写的时候要注意它是草字头,有一种草就叫蓑衣草呢!用手指书空一遍,可别漏了中间的一横。
(过渡:一丝不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来。
师声配合读。
3.齐读: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过渡:诗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
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画面。
你读后眼前有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三、入:牧童身影在眼前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远景,现在就象拍电影一样,让我们把镜头慢慢拉近。
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静静默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看哪些字词激起了你的想像?A 草铺横野六七里“铺”(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1.指名说,你找得很好,(板书“铺”字)我们平时铺什么?2.出示:草长横野六七里草冒横野六七里草铺横野六七里与“长、冒”比较,铺感受到草的多和广。
再读这一句学生说道六七里:真的六七里吗?“六七里”在这里是虚指,就是说呀,这原野非常广阔,你读读。
小学音乐教案:教你教唱《村晚》
小学音乐教案:教你教唱《村晚》。
一、教学目标1、了解《村晚》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能够正确地吟唱。
2、通过合唱练习,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3、通过学唱《村晚》,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和探索精神,提高其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问答形式了解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兴趣,并对《村晚》这首歌曲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播放一遍《村晚》这首歌曲,让学生们先进行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为后面的学唱打下基础。
(2)逐字逐句学唱接下来,通过逐字逐句地学唱歌曲的歌词,以及逐句练习唱曲调,让学生们逐渐熟悉歌曲。
(3)合唱练习在学生们已经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曲调之后,可以开始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们在老师和同学的配合下,达到更加完美的演唱效果。
(4)艺术欣赏引导学生从艺术鉴赏的角度,对这首歌曲本身进行分析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们的唱歌情况、及时纠正唱歌错误以及进行教学反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方案(1)小学音乐教案:教你教唱《村晚》(2)教学时长:两个课时(3)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五、教学反思在教唱《村晚》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唱歌基本功的训练,保障唱歌质量。
2、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注意课堂纪律的管理,保持积极的氛围。
4、结合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小学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教唱《村晚》,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素养和 appreciation,并能够锻炼他们协作和创新的能力。
愿通过本文所介绍的小学音乐教案,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第三首《古诗三首——村晚》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第三首《古诗三首——村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诗三首——村晚》的内容和背景。
2.熟悉古诗的韵律和语言特点。
3.能够朗读古诗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
4.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观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村晚》的意境和情感。
2.熟悉古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2.引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堂上播放与乡村夜晚相关的音乐或自然声音,引导学生进入《古诗三首——村晚》的诗境。
二、呈现1.学生跟读诗歌,交流对诗歌的第一印象。
2.教师解读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理解1.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
2.整合各组讨论成果,共同理解古诗。
四、感悟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体味古诗中的美感和哲理。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五、拓展1.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写下对乡村夜晚的感悟和描述。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交流感受。
五、归纳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梳理古诗的核心意义。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背诵《古诗三首——村晚》中的部分内容,并写下对古诗的感悟。
七、板书设计•《古诗三首——村晚》•诗中景物描写•感悟与表达八、黑板报设计设计一个以《古诗三首——村晚》为主题的黑板报,展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九、教学反思教师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建议。
以上是针对《古诗三首——村晚》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案:教你教唱《村晚》
小学音乐教案:教你教唱《村晚》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唱出《村晚》的曲调和歌词。
学会用适当的音量和情感演唱歌曲。
理解歌曲的主题和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运用集体合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乡村晚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文化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村晚》的曲调和歌词。
能够用适当的音量和情感演唱歌曲。
2.2 教学难点: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熟悉《村晚》的歌曲内容和演唱技巧。
准备教学材料,如乐谱、音响设备等。
3.2 学生准备:穿着舒适的服装,准备进行合唱练习。
提前了解歌曲的背景和主题。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乡村晚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主题。
4.2 学习曲调:教唱曲调,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倾听和纠正。
4.3 学习歌词:解释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境。
让学生跟唱歌词,注意音准和情感的表达。
4.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配合音量和节奏,达到和谐合唱的效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5.2 演唱评价:评估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团队意识。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歌曲学习:推荐学生学习其他关于乡村晚景的歌曲,如《农忙时节》、《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6.2 音乐游戏:设计一些音乐游戏,如接龙、猜歌名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歌词背诵:要求学生回家后背诵《村晚》的歌词,加强学生对歌词记忆的训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村晚》教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村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村晚》的内容和背景故事。
2.学习理解古诗《村晚》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和节奏。
4.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村晚》2.课件:包含《村晚》文本、注释和配图的PPT。
3.黑板、粉笔/白板、马克笔。
4.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5.录音设备。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利用图片展示田园风光,引导学生联想村庄的风景。
2.让学生集体讨论自己对于村庄的印象和想象。
第二节:学习1.分段导入古诗《村晚》,让学生先进行自主阅读。
2.老师讲解古诗的背景故事,解释生僻生词和意象。
3.细读古诗,逐句注释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和表达。
4.播放录音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模仿跟读。
第三节:讨论1.分组讨论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学生发表自己的情感体会和理解。
3.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古诗的内涵和价值。
第四节:拓展1.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挖掘更多相关村庄诗歌、图片和故事。
2.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与《村晚》相关的诗歌、画作或故事。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课堂合作、朗读表现等。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对《村晚》的理解分析或相关创作。
3.学习态度:观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五、教学反思1.回顾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思考是否有必要在下一节课中做进一步延伸。
2.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收获,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村晚》,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与意蕴,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村晚》经典教案
《村晚》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村晚》这首诗,理解诗中描绘的农村傍晚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古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村晚》中诗人所描绘的农村傍晚景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难点:深入理解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村晚》的课件、录音、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村晚》,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背景。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村晚》的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提问学生:“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3)教师简介诗人雷震及诗歌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村晚》,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和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3.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村晚》,理解诗中描绘的农村傍晚景色。
(2)提问学生:“诗中的‘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等句子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教师总结诗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4.赏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村晚》的艺术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提问学生:“诗中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3)教师总结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诗歌。
5.拓展延伸(1)教师展示与《村晚》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农村傍晚的景色。
(2)提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它们与《村晚》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
1古诗三首村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最后,我还发现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方面有待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等,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作业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的进步,并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点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作业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的评价和评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反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4.作业辅导:对作业中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诗中的关键词句也需要重点讲解,如“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等。这些关键词句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村晚》,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学生应能够通过解读诗句,理解诗中描绘的乡村晚景。
6.例题6:请解释《村晚》中的“山郭灯火静,渔村烟雨闲”一句的含义。
答案: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山城和渔村的景象。山城的灯火静谧,渔村的烟雨显得悠闲,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夜晚氛围。
7.例题7:请分析《村晚》中的结构特点。
答案:《村晚》的结构严谨,每句诗都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宁静美好的乡村晚景。
四、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村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宋雷震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宋雷震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宋雷震教学设计第1篇】《村晚》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文中注解、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背诵《四十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2、前面我们已经跟着两位诗人,从夏季到冬季,体会到了农村童孙的勤奋好学和弄冰稚子的顽皮聪明。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诗人雷震,去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晚》。
(板书课题)(课件1、2)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课件3)说一说:诗题“村晚“告诉了我们什么(地点、时间)地点在哪里?(乡村)时间呢?(傍晚)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
(课件4)乡村的傍晚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作者简介。
(课件5)雷震,南宋,生平不详。
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3、再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字词。
(课件6)4、指名多个学生读诗、正音,并注意朗读节奏。
三、再读全诗,疏通古诗大意1、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7个景物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所以,这两句诗写的就是乡村落日之景。
2、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诗意?(课件7)(课件8)前两句诗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膑、讥”等5个生字,会写“丧、瞪”等8个字,会写“依次、等级”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描写人物神态等的词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了解人物想法。
3.读懂课文内容,推测孙膑的思维过程。
4.知道用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的原因。
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纸牌小游戏。
老师拿出六张扑克牌,分为两组,分别是红桃的4、8、10,梅花3、7、9。
老师和学生各选一组,然后比大小。
老师依照田忌赛马的思维跟学生玩两盘,把输和赢的两种情况都体现出来。
2.在历史上,像这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故事还真不少,你知道哪些官渡之战曹操2万人战胜10余万敌军赤壁之战周瑜、刘备5万人战胜20余万敌军淝水之战谢玄8万人战胜80多万敌军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轻蔑(qīng miè)、孙膑(bìn)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瞪、耀、蔑、赢”,并在黑板上示范。
(“瞪”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右上方的笔顺是横撇、点、撇、撇、捺。
“耀”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右下方是“隹”,而不是“住”。
“蔑”是上中下结构,中间是“罒”,不是“四”,下面是“戍”,不要少写一点。
“赢”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月”,下面是“月、贝、凡”。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什么(课文以“赛马”为线索,写了田忌和齐威王的两次赛马。
)2.自由读“两次赛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这两次比赛各是怎么赛的画出两次赛马的对阵图。
3.两次赛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1)学生自学、讨论。
(2)小组汇报:①第一次赛马第二次赛马齐威王田忌齐威王田忌上上上下中中中上下下下中②两次赛马的相同之处:a.两人的马没换。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第【1】篇〗《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创作背景从这首诗风格看,这首诗约作于作者晚年隐居,游览农家之时(很可能为宋度宗年间)。
作品鉴赏这首诗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诗前两句写背景。
首句“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借鉴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但以“满”字易“生”字,显出节令的不同。
“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次句写远山落日。
用一个“衔”字,形象地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况,与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见炼字之工。
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水中,与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句情景非常相似。
诗围绕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澄净的池水,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十分绚丽。
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
他骑着牛儿,走向村庄,手中拿着支短笛,随意吹着。
与上两句的恬静相比,这两句描绘得非常生动活泼。
牧童骑着牛,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无腔信口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三首 村晚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村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村晚》的整体意境和情感表达。
2.能正确朗读古诗《村晚》,掌握其中的韵律和节奏。
3.能够描述和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情感。
4.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村晚》的意境和情感。
2.掌握古诗《村晚》的韵律和节奏。
3.能够正确朗读古诗《村晚》。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体会古诗《村晚》中的抽象意象和情感表达。
2.通过朗读和表达,把握古诗的整体意蕴。
四、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2.多媒体设备。
3.古诗《村晚》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村晚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夜晚乡村的氛围,引发学生对村晚的情感认知。
第二步:朗读古诗让学生跟读老师朗读古诗《村晚》,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韵律和情感走向。
第三步:理解诗意导读古诗的内容,解释生僻词汇和抽象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第四步: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学习朗读古诗,并通过小组合唱的方式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情感表达讨论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村晚的美丽和宁静,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六步:多维拓展通过课外拓展,让学生体验乡村生活,写下对村晚的感受或画出村晚的景象,展示给全班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古诗《村晚》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景,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古诗的意境,同时也培养了情感表达和文学欣赏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古诗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村晚》教学设计,希朎能帮助您进行课堂教学。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村晚》教学教学设计2个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村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掌握相关诗句,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写作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掌握重点诗句,能够进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背后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课本《村晚》,教学反思与改进册,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准备好笔记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夕阳下的田野,引导学生思考“村晚”是什么样的场景。
2.引导学生讨论对夕阳下的村庄有哪些感受。
第二步:课文学习(30分钟)1.听课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音韵。
2.解读课文,讲解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含义。
3.分角色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情感体验(20分钟)1.分组讨论村晚的原生味道是什么,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创作小诗歌表达对村晚的感受,鼓励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情感。
第四步:诗歌赏析(20分钟)1.结合村晚的诗歌和其他相关诗歌进行比较,讨论不同词句的表达方式。
2.分析诗歌作者对村晚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1.总结课文内容,重点诗句,以及课上的讨论内容。
2.引导学生反思村晚的意境对自己的影响,并展示个人成果。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作文: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村晚的感受,体现课文内容和情感体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情感体验和表达方面得到了锻炼,但需要在课堂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空间,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以上是本节《村晚》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第1篇】《村晚》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学。
1.课前搜搜诗人雷震的资料。
雷震,南宋,生平不详。
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2.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稚子弄冰》,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稚子金盆脱晓冰,(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铜盆中的冰块脱下。
)②彩丝穿取当银钲。
(把冰穿上彩线提在手中,当作钲。
)③敲成玉磬穿林响,(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
)④忽作玻璃碎地声。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却忽然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4.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晚》。
【自主展学】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1.自由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
(读准:漪)3.采用多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朗读节奏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古诗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
在文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1)陂(bēi):池岸。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随诗句认识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3、借助图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题1、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讨论:说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2、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
1、读读古诗,找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把它们读准。
2、把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
1、把生字带到课文中读,把诗句读顺。
2、讨论:说说你懂了什么?(结合图)3、全班交流。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导语:秋天的夜晚,水涨满了池塘,太阳也下山了,一个小牧童拿出短笛,随口就吹出了优美的声音。
2、教师诵读古诗。
3、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诵读古诗。
4、指导背诵。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与反思第【2】篇〗《村晚》教学设计的内容1、随诗句认识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3、借助图大致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一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优秀斐.斐.课.件.园):1、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讨论: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2、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
1、读读古诗,找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把它们读准。
2、把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大致理解诗意。
1、把生字带到课文中读,把诗句读顺。
2、讨论:说说你懂了什么(结合图)3、全班交流。
四、指导朗读,背诵。
1、老师范读:导语:秋天的夜晚,水涨满了池塘,太阳也下山了,一个小牧童拿出短笛,随口就吹出了优美的声音。
2、老师诵读古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三首 村晚 》教学设计完美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村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珍爱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村晚》这首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3.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熟练掌握古诗《村晚》的内涵及背景知识,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
2.学生:提前阅读《村晚》这首古诗,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古诗《村晚》的背景,激发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学习古诗《村晚》(20分钟)1.教师朗诵《村晚》,带领学生认读,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
2.分段解读古诗,讲解生词或生僻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整个古诗的内涵。
3.要求学生跟读古诗,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3. 情感体会(15分钟)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村晚》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情感体会,促进情感交流。
4. 创作活动(25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村晚》的意境,进行情感表达,并写出自己的感悟或对古诗的赏析。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和创作。
5. 思维拓展(10分钟)1.提出一些与《村晚》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讨。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拓展古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村晚》这首古诗的意境,还能够感受到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对于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现其中的美好与智慧。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村晚》教育教学教学设计(带内容)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村晚》教育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村晚》这篇课文的背景故事和作者。
•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写作手法。
•掌握诗歌的基本韵律和运用。
•学会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歌的意境。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乡村风景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感情。
•增强学生的赏识美的能力,感受美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村晚》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语感和韵律感。
3.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难点1.学生对诗歌的抽象性不易理解。
2.理解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意境等比较抽象。
3.学生表达和诵读的感情表达不够真实。
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堂活动:导入,介绍乡村风景和村晚•教学内容:了解《村晚》课文的背景故事和作者,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的美丽•活动设计:学生看图片,听音乐,感受夏夜的宁静和美好•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课时•课堂活动:朗读,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朗读《村晚》,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活动设计:分组朗读,仿照课文写诗句•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第三课时•课堂活动:欣赏,感受诗歌之美•教学内容:欣赏其他优美的诗歌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写作手法•活动设计: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解读诗意,体会抒情情感•教学方法:欣赏与评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四、教学反馈与评价反馈方式•学生课堂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文理解和表达能力评价标准•诗歌朗读的准确性和情感表达•文字表达的流畅性和韵律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和感悟程度五、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创作村晚相关的诗歌或散文。
•到乡村采风,感受真实的村晚景色,带回感悟和体验。
•学生自主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表达和展示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古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看课文出示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老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题: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
(板书:村晚宋雷震)3.作者简介。
学生自由阅读。
雷震,宋代,生平不详。
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
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4.理解课题。
(1)指名解题。
(2)小组交流:看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老师小结:“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夜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漪”。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老师评议并小结: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的回家去,他拿着一只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教学设计【第1篇】村晚课时目标1.会认“漪”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3.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扣读诗题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一首诗通过小孩子学种瓜来体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一首诗通过孩子因冰块做成的打击乐器摔碎而失落沮丧来表现孩子的聪明、天真。
你们还能背诵这两首诗吗?谁愿意背一背这两首诗?2.谈话引出作者。
这节课我们要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
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
3.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板书:村晚)4.读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我们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稚子弄冰》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查工具书、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小组交流讨论等。
(2)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村晚》,理解诗意。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村晚》。
利用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古诗的情况。
首先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
(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陂”和“漪”的读音。
指名学生按节奏朗诵古诗,学生评议后齐读。
(4)古诗讲究韵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应该注意把这首诗的韵脚“陂、背”读得清晰、响亮。
(5)学生练读,指名读,学生评议,全班齐诵古诗。
(6)检查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全班交流汇报诗意)6.教师小结: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描写。
(板书景:草、水、山、日;板书人:归、横、吹)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吹笛晚归图。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扣紧诗的题目,为理解古诗的大意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晚》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化的平台,提供一些有利学习的资源,如听课教师的指点.网络社区资源的利用.学生特长资源的开发等,让学生开心快乐的学习。
在学生已经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外补充材料,让学生感悟乡村生活之美。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学习诗歌理解内容。
2.个性化体会诗歌情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
3.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个性化理解诗歌。
教学道具:
大黑板,大型音箱,每人一份表格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营造情境
1.师生玩游戏。
师:举个例子,我这儿有个词:树,我给它前面加个词儿:高大的树,大家懂了吗?好,现在开始,准备,想到了就站起来说。
草--青青的草
池塘--碧绿的池塘
水--清澈的水
山--巍峨的山
落日--红红的落日
放牛娃--快乐的放牛娃
牛--悠闲的牛
……
2.很好,现在换一种方式,把要加的词放在后面,比如:树--树长得根深叶茂
学生说。
3.我们再加大难度,现在把所给出的词语前后都加上一些修饰性词语,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学生说。
二、初感诗歌,激发疑问
1.我们今天要去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
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书)。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
色的。
)
这首诗老师想请我们班书法最棒的一名同学写在黑板上。
学生上黑板板书古诗: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其他同学可以先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流利,有问
题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
学生自由读古诗,可分组讨论或同桌共同学习。
2.好,诗已经写完了,现在谁能愿意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呢?
(指名读)
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评点一下朗读情况。
3.激发疑问。
读了这首诗,谁有问题吗?
让学生阐述自己想到的疑问,教师则在黑板的诗歌上用红粉笔打上相应的记号。
问题假设:
1)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明白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学生找出诗句中和图画上想对应
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理解这一行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样子,写得生机勃勃。
2)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意
思是山叼住将要落下去的太阳)为什么要用“叼”字呢?找出和诗句内容相对应的部分,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理解寒漪,(指的是清凉的水面波纹。
)“浸”是什么意思?(倒映
在水中的意思。
)从图画上能看出这句诗的内容吗?为什么?你能相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
怎样的)
4)“牧童”是指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
)“归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横牛背”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该词的意思。
)看看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哪一句诗和这个画面是对应的?(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明白这句的意思是:手里拿着短笛不成腔调地在吹。
)听一支牧童短笛。
师:好,还有问题吗?(肯定已经没有学生再有问题了)如果没有,那我们就要开始运用我们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三、指导学法,理解诗歌
1.同学们,研究问题就好比打仗,一切只有运筹帷幄,最终方能决胜千里。
让我们想一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谁有好的建议?
让学生讲讲解决的办法。
比如,查字典.同桌讨论.查找课外资料.结合课文插图其实,还有很多办法,荀子曾说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借于物也”,今天我们周围有许多老师,我们也可以问问他们,更要告诉大家的是,李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一个网络社区,上面稍微有一些资料和动画,可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你们可以把自己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解决的问题答案回复到社区里,这样,我们大家资源共享了,呵呵~
学生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
3.谁能将自己对整首诗的理解说说看?
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四、深入诵读,表达感悟
1.诗歌讲究音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指名说)
2.提出要求:应该把这首诗的韵脚“陂.漪.吹”读得清晰.响亮。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学生评议。
教师根据评议在社区中划分出这首诗的节奏: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5.教师分行领读,学生跟读。
草满池塘--
山衔落日--
牧童--
短笛--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善加积累
《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夏末初秋傍晚时乡村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
课前,老师曾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像《村晚》一样描写乡村景色的古诗,并发到了社区中,现在派上用处了,让我们一起来瞧一下吧。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交流:
A.选取你们组喜欢的一首诗,并讨论: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美景?
B.尝试着吟诵好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