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第7课《平等待人》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合集下载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Teaching plan of treating people equally《平等待人》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学习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管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分析: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难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三、学时安排:全课共三课时(第一课时)四、学习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故事导入: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

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

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

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因为无论贵为总统或是贱如乞丐,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有人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塑造的”,结合这个故事,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正因为平等是如此的可贵,所以,为了实现和维护平等,人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

(活动1)校园风景-心声热线展示校园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歧视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认识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分析产生的原因,,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交往品德。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等待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平等行为。

二、教学内容1. 平等待人的概念与意义2. 尊重他人的表现与方法3. 关爱他人的意义与实践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平等行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平等行为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平等待人的意义。

4. 课堂讲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系统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平等待人的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平等待人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平等待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开展平等待人主题活动:组织一次以“平等待人”为主题的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2. 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社区,调查平等待人的现状,了解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加平等待人主题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并理解“平等待人”的含义。

2.探讨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平等待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讲解:1.平等待人的定义和含义。

2.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3.平等待人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导入与引导(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并思考“平等待人”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对‘平等待人’有什么理解?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可以分享吗?”第二步:学习与讨论(15分钟)教师给出“平等待人”的具体定义和含义,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案例作为讨论的材料:案例一:小明是班级中一个身体较弱的学生,但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

班级中的一些同学常常因为他的身体原因而对他有所歧视,不愿意和他一起合作。

如何对待小明,让他感受到平等待人的态度呢?案例二:在校园里,偶尔会出现某些学生因为穿着、外貌等不同而被同学排挤和嘲笑。

如何告诉他们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呢?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答案和观点。

教师应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平等待人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步:实践与应用(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以下任务:1.小组讨论,整理出关于平等待人的行为准则。

2.撰写一份小册子或海报,介绍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3.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给予其他小组提出建议与改进意见。

在小组展示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平等待人的行为,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第四步: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行动的动力。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北师大思品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平等待人》教学设计

北师大思品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平等待人》教学设计

北师大思品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平等待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不平等待人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正确认识、理解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养学生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利的能力。

通过体验性参与活动,让学生体验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并能运用宽容和理解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友好地与人交往。

〖教材分析〗1.逻辑分析平等待人是一项基本美德。

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平等的待遇,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宽容和尊重。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待人的。

我们在埋怨、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够尊重、平等、宽容的时候,常常忽略了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

尊人者,人尊之;敬人者,人敬之。

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

宽容是一项基本美德。

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它能使人跃上新的台阶。

培养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平等待人是本课的核心目标。

本课共分为两站。

第一站:人人平等。

(1)主要是从法律社会的角度体会平等的含义。

首先用八路军改称谓的事例引发对平等的思考。

然后,分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学之间虽然家境的贫富、天分的优劣、成绩的好坏等有差别,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

要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利。

(2)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让学生明确平等待人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做才能做到平等待人。

着重介绍“尊重”。

对他人的尊重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

对他人尊重,就是尊重自己。

第二站:相互宽容。

首先以贴近学生的事例引入,激发对“是否需要宽容待人”的思考。

然后,重点介绍:理解和宽容是与人交往的重要品质。

宽容是一项重要的美德,它要求能以博大的心胸对待他人。

同时强调,宽容不是无限制的,要以法律和道德为底线。

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作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实践中真正成为宽以待人的人。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一、学习活动目标:学问与力量目标:懂得人格公平的涵义;理解公平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公平待人,不凌弱欺生,不管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正确熟悉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公平,培育熟悉社会,全面看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熟悉人人具有天赋的公平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卑视与压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敬重他人、卑视他人是不道德的;树立人格公平的观念,培育敬重他人、公平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分析:重点:熟悉人格的公平及如何做到敬重他人、公平待人。

难点:正确熟悉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公平。

三、学时支配:全课共三课时(第一课时)四、学习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故事导入: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

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

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

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情愿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由于无论贵为总统或是贱如乞丐,在人格上是完全公平的。

有人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塑造的”,结合这个故事,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正由于公平是如此的珍贵,所以,为了实现和维护公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

(活动1)校内风景-心声热线展现校内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卑视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探讨,引导同学正确熟悉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公平,熟悉卑视的错误和危害,分析产生的缘由,,懂得人格公平的涵义,培育敬重他人、公平待人的交往品德。

第一步:同学阅读活动材料,小组争论以下的问题:(1)这几位同学向《心声》节目反映了什么问题?小文、小凯、小兰和阿峰中哪个同学受到了什么对待?是什么缘由引起的?他们应当受到这样的对待吗?为什么?(2)如何评价这样的待人态度?这样待人会产生什么后果?(3)我们班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了转变这类现象,我们可以作什么努力?其次步:小组发言人在班级沟通小组争论结果。

第三步:各组把看法在全班沟通后老师归纳。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程,主要讲述了一个平等待人的故事,通过教学内容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故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平等待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培养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情感品质。

三、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平等待人》故事的阅读和讨论。

2.教学重点:理解和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平等待人的行为。

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平等待人的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教材:教师准备好故事《平等待人》的文本。

2.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用问题导入教学内容,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平等待人吗?举个例子。

”2. 故事阅读(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平等待人》,注意强调故事中的平等待人的行为。

3. 讨论与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平等待人行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观点。

然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出平等待人的内涵。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教师复习上节课讲过的内容,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平等待人?你们能举个例子吗?”2. 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在你们身边有没有见过平等待人的行为?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相互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3. 小组汇报与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展示他们观察到的平等待人的行为。

教师在展示过程中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三课时1. 温故知新(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你们对平等待人有什么新的认识或体会吗?”2. 情景体验(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互相体验平等待人的行为。

例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里面的学生轮流担任不同角色,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巩固他们对平等待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平等待人》教学设计

《平等待人》教学设计

平等待人教学设计课程背景课程名称:平等待人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待他人平等的态度和意识•使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建立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适用对象:初中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内容1.什么是平等待人2.为什么要平等待人2.如何平等待人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课题利用一些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平等待人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平等待人的概念和意义1.通过简单的讲解,给学生普及平等待人的概念和内涵。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要平等待人。

3.引用实例,讲述平等待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步骤三: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和分享:请学生分小组探讨平等待人的具体方式和原则,并在班级内分享讨论结果。

2.角色扮演:选取几位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境下展示平等待人的行为和语言。

其他学生观看后进行点评和讨论。

步骤四:情感教育通过一些情感教育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等待人并培养相应的情感品质。

1.分享心得:请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一次平等待人的体验,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感恩之树:请学生在纸上绘制一棵大树,然后每个学生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下一次别人对自己平等待人的经历,贴在树上。

最后班级一起欣赏这棵感恩之树。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谈谈自己对平等待人的新认识和体会。

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和分享的结果。

2.角色扮演的表现和观众的点评。

3.绘制的感恩之树的质量和学生的表达。

教学延伸1.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自己或他人平等待人的行为,再进行分享和讨论。

2.邀请人际关系专家或心理辅导员来进行主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平等待人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资源无。

《平等待人》教案1

《平等待人》教案1

《平等待人》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人格平等的含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养成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2、形成人交往过程中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不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以及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思考:1、为什么要尊重平等的人格?2、如何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3、怎样才能消除歧视平等待人?4、怎样消除歧视平等待人?二、为什么要尊重平等的人格1、平等的基本内涵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天生拥有同样的生命(很多国家还不能任意判死刑)、发展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一般人认为,你是乞丐,就意味着你已经在乞讨,乞讨还有尊严吗?乞讨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自己的尊严。

而实际上,乞讨与施舍,是你情我愿的事,别管别人是否放弃了什么,你去施舍是一种自愿的行为。

(2)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

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尊重对方平等的人格,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

平等待人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1)如果这个社会没有平等,将会是怎样的局面呢?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关于这个例子太多了。

比如:奴隶被认为是“会说话的工具”,中国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在教育、就业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不能和男性同等。

当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弟安人的领土上时,把他们圈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生存……历史上这些不平等的制度极大体现了社会的落后和愚昧,他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人们为争取平等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斗争。

(2)如何评价这种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以至于今天的世界上平等观念越来越普及,维护平等的社会制度已经在许多国家建立。

(3)我国在保障着生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平等待人》学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平等待人》学案 北师大版

第一站人人平等(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正确认识、理解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懂得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提高自己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平等权的能力。

能够以实际行动平等待人,初步形成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二、学法:自主学习,体验反思,探究讨论三、自主学习获取新知1、平等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我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为学生我们同样享有()。

2、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许多平等权,与中学生有关的如:(),(),()等等。

3、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4、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尊重()。

四、合作探究理解运用五、知识结构梳理六、巩固新知达标验收㈠、选择题:1、人生而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A 、地位上的平等 B、财富上的平等C 、权势上的平等 D、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2、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平等待人要求尊重他人的()⑴、人格⑵、习惯⑶、爱好⑷所有的一切A、⑴⑵⑷B、⑴⑵⑶C、⑵⑶⑷、D、⑴⑶⑷3、一个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A、欣赏他人B、鼓励他人C、学习他人D、尊重他人4、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青少年平等享有的权利,这是一种()A、权利上的平等B、金钱上的平等C、地位上的平等D、财富上的平等(二)、简答1、在学习和生活中,学校老师、同学应该怎样对待不同的同学?2、甲对乙朴素的穿着表现出轻蔑的神态,在言语上对乙造成了伤害。

后来,甲在一次考试中失利,遭到丙的冷言冷语,心情变得十分抑郁。

(1)、甲和乙先后受到伤害的原因是什么?(2)、假如你是甲,从伤害别人到被人伤害,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爱心用心专心- 1 -。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等待人的概念,认识到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平等待人的概念及其意义2. 平等待人的具体表现3. 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重要性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平等待人5.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等待人的概念、意义及其具体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平等待人,培养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等待人的概念、意义及其具体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情景剧表演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平等待人的实践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2. 讲解平等待人的概念、意义及其具体表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等待人的基本原则。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平等待人的实际意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平等待人。

5. 情景剧表演:分组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平等待人的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情景剧表演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平等待人的理解和实践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社区工作者或有经验的人士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平等待人的实践经验和案例。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3. 开展校园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举办主题班会等,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等待人的认识。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等待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除歧视和偏见,促进班级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讨论“什么是平等”,引导学生关注平等待人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平等待人的含义、原因和表现,让学生明白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平等现象,让学生认识到消除歧视和偏见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平等待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品质。

5. 总结:总结平等待人的要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等待人的含义、原因和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平等现象。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4. 引导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平等”,引出平等待人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平等待人的含义、原因和表现,让学生明白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平等现象,让学生认识到消除歧视和偏见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平等待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品质。

5. 总结:总结平等待人的要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对平等待人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做到平等待人。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平等待人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入相关名言:分享关于平等待人的名言,如“人人生而平等”、“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2. 观看视频:播放一些关于平等待人的视频资料,如有关平等权利的宣传片、消除歧视的短片等,增强学生的理解。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等待人的概念,认识到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促进班级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平等待人的含义:平等、尊重、宽容、互助。

2. 平等待人的表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三、教学重点1. 平等待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平等待人的深层含义。

2. 如何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平等待人意识。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等待人的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中的平等待人意识。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平等待人。

【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平等待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平等待人的关注。

2. 提问:什么是平等待人?你认为平等待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关于平等待人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平等待人的含义、表现和意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平等待人的要点。

【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平等待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一道关于平等待人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作业,加深对平等待人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平等待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平等待人的关注。

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关于平等待人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平等待人的含义、表现和意义。

4.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平等待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平等待人》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平等待人的概念与意义1.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平等待人的重要性。

1.2 讲解:解释平等待人的概念,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不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年龄、身份等。

1.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平等待人的意义,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1.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他们的生活中如何实践平等待人,并分享彼此的观点。

第二章:平等待人的法律依据2.1 导入:通过介绍一些法律条文,让学生了解平等待人的法律依据。

2.2 讲解:详细解释平等待人的法律依据,包括宪法、平等权法等,并强调这些法律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2.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涉及平等待人法律纠纷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保护人们的平等权利的。

2.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认为平等待人法律依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挑战,并分享彼此的观点。

第三章:平等待人的实践与挑战3.1 导入:通过介绍一些平等待人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平等待人。

3.2 讲解:讲解平等待人在不同领域的实践,包括教育、就业、医疗等,并强调实践中的挑战和困难。

3.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平等待人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实践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3.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平等待人挑战,并思考解决方法。

第四章:培养平等待人的意识与素养4.1 导入:通过介绍一些缺乏平等待人意识导致的不良后果,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平等待人意识的重要性。

4.2 讲解:讲解如何培养平等待人的意识,包括自我反思、教育引导、社会环境等,并强调培养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4.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培养平等待人意识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平等待人的素养。

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社区中培养平等待人的意识,并分享彼此的观点。

第五章:平等待人的评价与反思5.1 导入:通过介绍一些平等待人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平等待人态度和行为。

北师大版思品七上《平等待人》word学案1

北师大版思品七上《平等待人》word学案1

北师大版思品七上《平等待人》word学案1第一站人人平等教师寄语:尊人者,人尊之;敬人者,人敬之。

主备:孙静玉批阅:岳军杰备课时刻:11月8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1、通过对学生生活中显现的不平等待人现象分析,使学生明白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正确认识、明白得平等是法律给予我们的权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培养学生在法律范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益的能力。

预习指导:1、学法指导:通过名人或生活中的事例来总结分析出“人人平等”的真实含义。

(方法得当,事倍功半)2、典例精析“皇帝和鞋匠的灵魂差不多上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这句名言说明了()A皇帝和鞋匠差不多上一样的B人的地位差不多上一样的C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C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专门棒的)1、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和。

2、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尊重不同民族的、。

3、要在范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益。

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我自信,我参与)体育课上,大伙儿在做游戏。

体育委员负责点清人数,当他把目光移到刚从外校转来的小林身上时,说:“如何多出一个人?”然后指着小林说:“你出去吧,人太多﹗”请回答:(1)假如你是小林,当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2)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想对体育委员说些什么?二、合作研讨:(比一比,看哪些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三、展现讲解:(抓住机会,亮出风采!)四、课堂小结:基础篇我能行1、李浩与人交往时,常常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而且同学们发觉,他只情愿与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A“梦之队”的队员球艺不精B“梦之队”队员没有对手,缺乏竞争的压力C“梦之队”的队员在一起的时刻专门短,成员间缺乏合作与配合D“梦之队”运气不行2、“一堆沙子是松散的,但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要坚硬。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有力量B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C集体离不开个人D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3、下列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风的做法是()①小亮为使本班在卫生评比中获胜,将垃圾堆放在其他班级的清洁区内②小林等同学主动协助老师在本班开展辅导后进同学功课的“一帮一”活动③小夏将本班考试中作弊的情况向教诲处汇报,是班级失去了成为优秀集体的机会④校运动会长跑竞赛中,虽无本班同学参加,小洲仍在为运动员们摇旗呐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4、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进展其才能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第一站人人平等
[预习提示]
阅读P78-81内容,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认识平等?
2、法律规定青少年平等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3、怎样做才是平等待人?
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如何理解“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学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

3、知识目标
了解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知道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
明确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明确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难点: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教材79页“八路军改称谓”的材料。

提问:
1、从八路军改称谓的事情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我们平时对待他人的问题上用的是什么态度?那些是可取的那些是不可取的?
通过同学们讨论回答,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调查活动
调查“你认为未来社会中最应提倡和最不能容忍的品行是什么?
(二)辩论平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后并发表本组的观点及依据,展开辩论。

甲方:平等权可以随意行使;
乙方: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


教师总结:公明在行使平等权是,必须依法办事,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

(三)社会观察看教材第81页后,思考:
(1)你是如何认识班级某些同学的行为的?
(2)请你设想,欣涛可能发展的结果。

(3)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班里的其他学生?
(四)各抒己见:
在我们同学交往中都有哪些不平等行为?试举例说明.
(五)活动平台《猜猜他是谁》
教参116页,分四个步骤。

教师总结:每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学会尊重他人。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道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明确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四、课堂检测(见练习题一)
五、板书设计:
平等待人
1、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
3、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六、布置作业:
请平息给别人起绰号的行为,谈谈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
七、课后反思:
第二站《相互宽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到理解和宽容是与人交往的重要品质。

能力目标:通过体验性参与活动让学生体验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运用宽容理解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友好地与人交往。

教学重点: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真正成为宽容大度的人。

教学方法:讨论事例导入体验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如果心中装有“仇恨袋”,生活只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最后只会堵死
自己的路。

宽言他人的过错是否有必要?你是否有做错事,希望别人宽言的时候?
1、理解是共同生活的基石
群体的力量源自于众多个体的合聚与团结,生活中需要的是相互间的理解宽容与合作。

2、宽容是生活的润滑剂
“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当别人做了错事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和原谅他。

这样就可以与他人相处得更好。

3、宽容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宽容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

讨论:课间别人在玩踢毽子游戏,你想参加怎么办?假如遭到拒绝怎么办?
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便能理解和接受他人。

4、宽容是有限度的
宽容不是迁就,过分宽容,结果适得其反害人害己。

宽容不能超越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违法就丝毫不能宽容,而应运用法律手段。

否则就是纵容犯罪。

小结:理解并宽容的对待他人,是我们为人处事的一个重要优秀品质。

练习:(见学案)
板书设计
第二站相互宽容
理解:共同生活的基石
宽容:生活的润滑剂宽容是相互的宽容是有限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