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规划教学提纲
0705《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大纲(72学时)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1110052.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3.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课程设计2周/2学分4.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5.面向对象:07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专科生6.开课系(部):食品与化工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食品营养与卫生》王尔茂主编科学出版社教学参考书:《食品营养学》刘志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食品安全性》杨洁彬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是食品检验以及农产品检验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以及食品加工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与卫生等问题。
其中包括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食品的营养、公众营养、人体健康与保健食品、食品污染与危害、食源性疾病与食物过敏、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各类食品的安全等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树立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方面的意识,具备从事营养指导和卫生鉴别等的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和要求《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章,对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分别叙述如下: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内容:1.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发展概况2.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研究内容3.我国食品营养与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要求:1.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内容和学习、研究的有关方法论2.了解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国内外进展和近况。
3.熟悉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史和我国科研及工作人员所作出的贡献第二章人体需要的能量与营养素(12学时)教学内容:1.营养与能量2.蛋白质与氨基酸3.脂类4.碳水化合物5.维生素6.矿物质7.水和其他非营养成分教学要求:1.了解各类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及成人一日热能需要量的确定2.掌握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病3.掌握热能单位,人体热能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及供给量第三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8学时)教学内容:1.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2.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3.菌藻类、野菜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教学要求:1.掌握食品营养价值概念、评定及意义2.熟悉食品分类3.掌握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肉、奶类食物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及影响其营养价值的多种因素4.熟悉鱼、禽类食物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5.了解野菜、野果、蛋类的营养价值第四章膳食指南与公众营养(10学时)教学内容: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特定人群的营养与膳食3.膳食、营养与疾病4.营养配餐教学要求:1.了解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的关系及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2.熟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意义3.掌握各类人群的营养特点与营养配餐第五章食品污染与危害(8学时)教学内容:1.食品卫生与安全性2.食品的生物性危害3.食品的化学污染与危害4.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与物理性危害5.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6.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教学要求1.了解杂环胺化合物(来源、致突变、致癌及预防)2.了解: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霉菌污染食品的卫生学意义3.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4.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原因和条件及预防措施5.掌握常用农药对食品的污染(主要是杀虫剂)及农药残留的管理6.掌握我国常用的几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与使用特点第六章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6学时)教学内容:1.粮谷类食物的卫生及管理2.肉、蛋、奶类食物的卫生及管理3.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4.蔬菜、水果类食物的卫生及管理5.饮料类食物的卫生及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肉、鱼腐败变质的过程,肉类食品和奶类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及销售过程的卫生要求2.掌握病畜肉和奶的卫生鉴定与处理3.掌握冷饮食品的原料卫生要求及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4.掌握食用油脂的加工方法与卫生学评价,油脂酸败的原因、评价指标及预防措施5.熟悉罐头食品的工艺,包装材料及灭菌冷却等卫生要求及卫生签定和处理6.熟悉:植物性食品卫生;酒类分类、工艺及卫生问题,特别是甲醇的危害7.了解糕点、食糖、糖果、蜂蜜及调味品的卫生要求第七章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4学时)教学内容:1.细菌性食源性疾病2.化学毒害物质食物中毒3.常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4.食物过敏教学要求:1.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原因,发病机理,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茵,肉毒梭菌所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措施2.掌握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中毒食品的概念及食物中毒的分类及相关含义3.掌握食源性疾病预防措施的基本内容4.了解中毒食品的分类及相关含义四、实验(实训)内容和基本要求1.实验(实训)目的与要求实验教学目的:通过开展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饮食营养、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密切关系,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能结合现实生活实际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为改善我国人民的身体营养状况,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增强人民体质做出贡献。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方案------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项目负责人1.行业背景及专业已有工作基础1.1 行业背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特别是“十五”时期,食品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自1995年以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持续位居工业部门之首,利税持续10年在各个工业部门中排名第一,食品工业这种快速稳定的发展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将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大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就业机会,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四川省将饮料食品行业列为“十二五规划”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饮料食品行业是四川省最重要的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四川的食品工业在酿酒、调味品、粮油、肉制品、软饮料、果蔬加工等领域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其中酿酒、调味品行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其工业产值大、销售区域广。
目前,四川省饮料食品产业在五粮液集团、川渝中烟四川烟草公司、新希望、高金食品、华润、统一、竹叶青等重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在白酒、肉制品、粮油、卷烟、饲料、软饮料、茶叶、调味品等领域形成了同业聚集型和龙头带动型的产业链,主导产品在国内已具有较大市场份额。
2008年,我省饮料食品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4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391.8亿元,利润154.7亿元,产业规模总量列全国第五位。
然而,食品安全的形势却非常严峻,尤其2011年上半年全国性大规模“添加剂”非法添加情况持续发生,以“健美猪事件”、“有色馒头”、“毒血旺”、“毒豆芽”、“福尔马林牛奶”等事件给消费者造成严重不良印象,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极大的影响。
国务院九部门联合行动,进行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全国整治。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规划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规划(2008—2010年)建筑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目录一、行业背景及专业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业建设目标及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目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项目ﻩ31、构建以食品安全检测、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以“院级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实训基地”为依托,建成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错误!未定义书签。
5、建设研发平台,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成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训室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真实再现职业氛围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技能人才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引言食品营养学是现代营养学的基础学科,本学科旨在通过系统和全面地介绍食品的成分、功能、作用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对食品与营养的认识和研究能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食品营养学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以期提高学生对食品营养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食品的基本成分,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内容;2. 理解食品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等过程;3. 了解不同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学会选择合理的膳食;4. 能够应用食品营养知识进行膳食评估和营养干预;5.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食品成分概述1.1 主要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1.2 其他成分:纤维素、抗氧化物质等。
2. 食品消化与吸收2.1 食品在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2.2 营养素在肠道的吸收和代谢;2.3 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3. 食品与健康3.1 各类食品对人体的营养需求;3.2 合理膳食的设计和搭配;3.3 食品中的营养素缺乏和过量对健康的影响;3.4 食品安全与风险。
4. 膳食评估与营养干预4.1 膳食调查与分析方法;4.2 营养评估指标及其应用;4.3 营养干预的原则和方法。
5. 实验教学5.1 食品成分分析实验;5.2 食品消化与吸收模拟实验;5.3 营养评估实验;5.4 膳食设计与评价实验。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课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 实验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 论文写作:要求学生独立进行食品营养学研究,撰写毕业论文。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学期考试: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及时、准确地完成实验报告,体现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4. 毕业论文:对学生独立进行的食品营养学研究进行评估。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一、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定位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有行业二十多个、企业数2000 多个、从业人员30 多万,并成为全国食品工业的龙头,而且大量出口创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内地食品工业的蓬勃兴起,广东的食品工业的发展已面临竞争更激烈的环境。
广东食品工业要继续保持全国的龙头地位,迎接挑战,除必须比过去更快地采用各种新的生产技术外,在管理体制上还必需尽快与国际接轨,企业的立足点不能限于国内标准,必须抬高生存起点。
尽快推广当今国际上在食品行业流行的各种管理体制和方法,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例如HACCP 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以使产品达到国际安全要求,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安全保证能力。
当前我国食品行业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完善。
在近五万多家食品企业中,只有1500 多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质量安全(QS)标志。
400 多家企业获得HACCP 认证,而通过ISO14000 认证的食品企业则更少。
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尽快推广采用这些新的管理体制对生产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的情况是:除部分大、中型骨干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水平较高外,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还严重缺乏素质高、能力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实施型人才。
要想使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就必需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
国家劳动部已将食品行业的多个工种列为技术监督行业必须持证上岗的工种。
对食品行业职业素质等各方面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这就给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国家《1996-2010总体规划》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我国的食品工业,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据我们调查,目前广东省食品行业做从业人员多但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却严重缺乏,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远不能适应食品行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食品行业高职人才是社会迫切需要,也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最新修改2)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食品生产、加工、质量管理领域从事食品营养与检验、食品营养指导,以及在高校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能够独立运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问题、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能借助工具阅读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和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具有终身学习观念,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具有科学、创新和分析批判的精神。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营养与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食品生产的基础知识及英语、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能在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和营养与食品检验有关的技术、管理、策划、食品生产工作以及在高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道德水平。
《食品营养与分析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与分析综合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分析综合实验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所属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分析实验室实验学时、学分:34 学时 1 学分一、实验教学目的通过本实验课程使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步骤与原理,掌握所用各种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能按操作规范完成各项实验内容。
初步具备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
二、实验教学要求本实验课程通过对食品中基本成分的测定及对固定群体膳食进行调查制定出合理食谱,使学生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掌握实验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内容,提高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达到一定的操作水平与熟练的实验技能。
三、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一)要求实验前学生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并就题目涉及内容认真思考、细心操作。
实验前,学生要熟悉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
(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能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
初步具备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
教师给出实验任务和题目,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如有疑问,由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四、实验考核方式实验考勤占30%,操作技能及实验报告占70%。
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食品中水分的测定(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设计性□ 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掌握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4)主要仪器: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实验项目(二):食品中总灰分的测定(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掌握食品中总灰分的测定方法和条件的选择。
(4)主要仪器: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马弗炉干燥器万能电炉实验项目(三):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认识食品中总酸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掌握总酸度的的测定方法。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规划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规划(2008-2010 年)建筑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目录、行业背景及专业现状 (2)(一)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 2 .(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专业建设目标及内容 (2)一)总体目标................................................................... 2..二)建设项目................................................................... 3..1、构建以食品安全检测、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4 3、以“院级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实训基地”为依托,建成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 5..4 、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5)5 、建设研发平台,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 (6)三)建设进度安排............................................................... 6.、建设成效分析............................................................(一)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7.二)实训室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真实再现职业氛围................................. 8...四)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技能人才 (8)五)加强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错误! 未定义书签。
《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食品加工对各类营养素和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增进营养的措施和途径,具备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评价个体营养状况,营养咨询与配餐等工作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
课程任务:本课程讲授膳食平衡的理论知识,各类营养素对健康的作用、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各类人群营养、保健食品与强化食品、膳食营养素摄入计算等基础知识,具备编制不同人群的一日、一周食谱,对居民营养状况能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指导的能力,为以后在食品企业从事膳食指导与营养师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不同人群的生理状况、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
(3)掌握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熟悉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了解各种食物在加工过程中的营养变化。
(4)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和配餐的方法原则;熟悉膳食宝塔和膳食指南的内容;了解合理的膳食结构(5)掌握营养调查的基本方法;熟悉营养监测的概念、功能和指标;了解社区营养。
(6)掌握营养配餐的方法,熟悉营养食谱的编制和评价,用食物交换法调整食谱的食物种类和能量。
1(7)掌握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慢性病的饮食预防措施;熟悉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了解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9)掌握强化食品的目的、作用;熟悉强化食品的强化内容和方法;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要求。
2.能力目标(1)能够全面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并根据食物配料表分析评价各种食物的价值;(2)能够计算人体消耗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3)能够依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和环境要求提出合理化的膳食建议。
(4)能解读食品原料和辅料配方,并能根据食品成分表分析评价各类食品价值。
(5)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内容对膳食的合理性进行评定。
(6)能用计算法编制和评定健康人群一餐、一日、一周食谱,能用食物交换法调整食物种类和食谱能量(7)能判别成人消瘦、超重和肥胖,能够针对营养性疾病进行营养预防。
食品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规划模板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规划一、专业现状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2005年我院升办高职后申报的首批专业之一。
是我院的特色专业,是学院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招收2届学生,共计155人,其中05级34人,06级121人。
现有专任教师8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5人,“双师素质”教师2人。
同时,还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等担任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工作。
拥有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基础实验室和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等专业实验室及酸奶、焙烤两个生产性实训车间,占地5000余平米,完全满足校内实训的要求;并通过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
随着我院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系的办学特色逐渐显现,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二、专业优势与专业特色(一)专业优势1、食品安全人才缺乏,社会需求量大(1)行业社会背景分析共有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企业(单位)近30万个,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4748家,食品工业总产值4979.8亿元。
山东省食品工业门类齐全,优势食品行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全省食品工业份额的71%。
突出的小类食品行业有:水产品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淀粉工业等行业。
另外,酒类制造、谷物磨制等行业在全省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食品企业有1家,占全国的三分之一,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6家,亿元以上的企业有948家。
(2)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到2020年左右,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将增加3倍,突破3万亿元大关,从而真正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
食品工业的大发展,给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面向质量监督、行政管理和研究开发。
食品分析检测与食品营养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分析检测与食品营养实验教学大纲《食品分析检测与食品营养》实验教学大纲学时:48学分:课程性质:必修实验个数:5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食品科学专业大纲执笔人:金婷大纲审定人:赵文娅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是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运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化学等方法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
食品分析是食品工作者获得有关食品质量信息的第一手科学数据,不管是食品科学研究还是食品质量监控都离不开食品分析,因此本课程在食品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食品分析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实验的目的与要求熟悉并掌握食品分析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1、掌握食品分析中样品的采集、预处理方法;2、掌握分析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3、熟练掌握食品分析方法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三、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实验实验类型内容序学必选项目提要基综设号时开开本合计1 水份活度的测定 3 ? ? 学习水分活度仪的使用方法,了解水分活度测定的一种方法 2 牛奶中总酸度的测定 4 ? ? 学习掌握牛奶酸度测定的方法,了解一种判断牛奶新鲜程度的方法。
3 粗脂肪的测定 11 ? ? 学习掌握一种脂肪测定的方法,学习索氏提取器的使用。
4 午餐肉中脂肪含量的4 ? ? 学习掌握另一种脂肪测定的方法,以及测定学习对于不同的食品如何选择测定方法。
5 可溶性总糖的测定 4 ? ? 学习掌握糖类测定的一点方法,并复习光光度计的使用。
6 啤酒酒精度的测定 4 ? ? 学习掌握酒精度测定睥方法,并学习查阅国标。
7 食品纤维素的测定 4 ? ? 学习纤维素的测定方法,以及掌握纤维素测定的使用方法。
8 感觉评定 4 ? ? 学习感官评定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感官评定在食品品质鉴定中的作用。
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水分活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习水分活度仪的使用二、仪器:便携式水份活测定仪实验二牛乳酸度的测定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用滴定法测定牛乳酸度的方法。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04041课程总学时/学分:36/2课程类别: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重点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食品的营养价值,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贮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完成如下要求:1.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2.熟悉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以及在生产、加工、贮藏过程中,可能出现降低食品营养价值的各种因素,并了解其来源和供给量。
3.熟悉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4.了解不同生理状况的营养。
5.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6.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要求,了解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方式:多表现应用方面的内容,形式上运用多种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给学员留下深刻的记忆并激起强烈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2 学时)1.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包括加工)2.食品营养学简介(包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4.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建议本章教学要求:教本章重点食品、营养素及人体健康的关系;本章难点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
第一章蛋白质(4 学时)1.蛋白质的组成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4.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5.蛋白质的需要量及供给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本章难点掌握食物蛋白质的分类及各类蛋白质的主要限制氨基酸,膳食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第二章脂类(3 学时)1.脂类的一般组成2.脂类的生理功能3.脂类的消化吸收4.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掌握脂类的分类;本章难点掌握必需脂肪酸及营养特性,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4 学时)1.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3.膳食纤维的作用4.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本章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掌握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本章难点掌握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食品营养及检测专业建设规划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规划(2008-2010年)建筑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目录一、行业背景及专业现状 (2)(一)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 (2)(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二、专业建设目标及内容 (2)(一)总体目标 (2)(二)建设项目 (3)1、构建以食品安全检测、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2、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 33、以“院级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实训基地”为依托,建成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 (4)4、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5)5、建设研发平台,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 (6)(三)建设进度安排 (6)三、建设成效分析 (7)(一)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 (7)(二)实训室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真实再现职业氛围 (8)(四)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技能人才 (8)(五)加强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保障条件 (8)(一)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8)(二)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8)(三)专业实训基地初具规模 (9)(四)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9)(五)校企合作使“产学研”模式初见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行业背景及专业现状(一)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
尽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食品工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
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八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经济总量居全国各工业部门之首,“九五”期末2000年我国食品工业实现工业产值8369亿元,到“十五”期末2005年工业产值达到2034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遵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食品企业生产与管理需要,具有食品分析与质量控制等方面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控制以及食品企业管理的技能和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一)政治思想素质的要求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能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创业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二)职业技术素质1、具有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控制以及食品企业管理等方面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掌握从事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及企业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3、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能运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件处理和信息处理能力。
4、通过“国家英语应用能力B级”(按院级英语教学要求执行)。
能运用外国语阅读一般的专业书刊。
5、通过食品专业领域的国家(或部门)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取得乳品检验工中级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三)综合能力要求1、学习能力: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能力。
2、工作能力:根据工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创新思维能力:工作中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案和途径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修业年限:三年。
四、主要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分析技术、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功能性食品及评价、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五、全学程时间安排全学程总周数为149周,分配如下:(一)公共41周,其中:1、入学教育及军训2周2、公益劳动3周3、机动5周4、考试5周5、假期25周6、毕业教育1周7、社会实践2周(在暑假进行)(二)理论教学74周(三)专业实践教学34周六、课程设置及分配比例(一)必修课:22门,1476学时,82学分;1、公共课:9门,648学时,36学分,占必修课总学分的43.9%。
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 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发展方案系别食品工程系专业团队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目录一、行业背景及专业现状 (4)一)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4)二)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形势分析及人才需求 (5)三) * * 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检测专业的发展现状 (6)1 、专业基本情况 (6)2 、专业特色 (8)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8)一)人才培养目标 (8)二)人才培养规格 (9)1 、知识结构 (9)2 、能力结构 (9)三、专业建设内容 (10)一)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对接 (10)1 、校企合作开发并实施“4 33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0)2 、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 (11)3 、依据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共同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11)4 、推行“三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13)5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 (15)二)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 (18)1 、探索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化衔接 (19)2 、积极推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19)三)实践教学改革 (20)1 、加强制度建设 (20)2 、加强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 (20)3 、加强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校企联合组织实训 (21)4 、充实现有校外实训基地,拓展新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能覆盖同学们所学的专业课程 (22)5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育人 (23)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24)1 、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24)2 、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24)五)师资队伍建设 (25)六)评价体系建设 (27)1 、进一步扩大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力度,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探索“校企共管“教学质量保障体的建设 (28)2 、吸引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参与,争取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28)四、改革举措 (28)一)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28)二)开展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及为社会技能培训、服务等活动 (29)三)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机制 (29)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9)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位,制度措施得力 (30)六)教研教改有规划、有落实 (30)五、绩效指标 (30)六、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 (32)七、年度执行计划(进度及绩效业绩) (34)一、行业背景及专业现状一)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经过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食品检验教学计划
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从事食品生产、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大专层次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食品营养与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接受专业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训练,具备夸学科的应用技能。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个人发展能力。
3、具有较高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获得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二级以上)。
4、具备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所需的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工艺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5、具备较快适应食品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并获得食品检验工(中级以上)专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等。
6、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三、学制、总学时(学分)本专业修业年限为3年。
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必修、限选、任选课)、专业基础课(必修、限选、任选课)、专业方向课,并参加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成绩全部合格,思想品德合格,学完1780学时,达到最低毕业学分(120学分)后准予毕业。
四、相近专业粮油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销与贮运、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检测等。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化学、生物学、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质量安全与控制等。
2、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与仪器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质量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与工厂设计等。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最新)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一、摘要: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1、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教育学知识和技能从事食品行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2、掌握食品营养成分及其加工特性,具有食品营养开发与保健、合理搭配营养、平衡膳食的能力。
3、掌握食品卫生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有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4、掌握食品分析检验、食品品质控制的方法,具有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成品进行分析检验的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正文: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大学四年规划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
大一、大二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考虑清楚自己毕业后就业方向;在课余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主动与同学交流,学会处理各种问题。
大三、大四熟悉专业知识,拿到几个专业技能证书;在业余时间,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多看与专业无关的书籍,增加视野。
实习期间,要工作认真,多学多问,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前,提高求职技能,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要求是否正确,前两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积极参加招聘活动,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需求,强化职业素养。
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时间如水,光阴似箭,转眼间,大学的四分之一已经离我而去,在一年后的今天,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习,我已经不再彷徨,不再迷茫,而是明确了目标,找准了方向,并准备为之努力拼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它是我大学生活的启明星,它是我人生道路的导航塔,它唤醒了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它使我系统全面的认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道路,总之使我受益匪浅。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给予我的思维意识与规划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而且将会延伸到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之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规划(2008-2010年)建筑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目录一、行业背景及专业现状 (2)(一)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 (2)(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二、专业建设目标及内容 (2)(一)总体目标 (2)(二)建设项目 (3)1、构建以食品安全检测、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2、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 33、以“院级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实训基地”为依托,建成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 (4)4、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5)5、建设研发平台,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 (6)(三)建设进度安排 (6)三、建设成效分析 (7)(一)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 (7)(二)实训室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真实再现职业氛围 (8)(四)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技能人才 (8)(五)加强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保障条件 (8)(一)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8)(二)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8)(三)专业实训基地初具规模 (9)(四)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9)(五)校企合作使“产学研”模式初见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行业背景及专业现状(一)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
尽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食品工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
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八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经济总量居全国各工业部门之首,“九五”期末2000年我国食品工业实现工业产值8369亿元,到“十五”期末2005年工业产值达到2034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
目前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9.6%,就业人数达403.7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就业总人数的7.3%,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这些新趋势和新特征,对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能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中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学科教育,它更强调毕业生能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和管理,这决定了人才培养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与企业技术尽量“零距离” 对接。
因此,2000年以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模式仍处于模糊或尚未真正形成共识的阶段。
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专业教学计划和内容尚在延续原有本科或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二是高水平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教师缺乏,尤其在高职院校,引进能推动专业建设的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存在困难;三是至今仍未形成人才培养的行业规范和专业标准。
二、专业建设目标及内容(一)总体目标构建以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建成再现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打造成为高职食品类专业的示范基地,广州市乃至广东省高职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食品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以及营养食品相关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基地。
(二)建设项目1、构建以食品安全检测、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建设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食品安全检测、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使毕业生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2)建设内容①围绕岗位(群)核心能力,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职业素质训导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
遵循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之间的联系规律,形成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
②加强实践教学,做到单元技能反复演练,综合技能集中强化。
集中实践教学分为3阶段,第一阶段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的生产实习或模拟生产实习,如食品安全评价及检验、食品功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功能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训练等;第二阶段在校外实训基地相关岗位进行的生产实习;第三阶段在校外相关工作岗位进行的顶岗实习。
③实施引导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a.采用“请进来”、“走出去”、“课程指导书”等“学习推动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就业前景,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b.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学生参与,增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c.采用“渐进式实训教学法”,对单元操作技术反复训练,使之达到娴熟水平。
e.采用“模拟企业活动、项目主题教学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2、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1)建设目标到2010年使专业教师总人数达到30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15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技术结构更加合理;教师在消化吸收和转移专业先进技术、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造就一批学生喜欢、行业认可的教学高手,教学评估达到优秀的教师占80%;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操作水平高、具备国家职业资格高级证书的技术能手,使具有食品安全师、公共营养师、食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孕育一批能承担国家、省、市、企业委托科研课题的创新强手,使承接科技开发课题的高级职称教师数达到80%。
最终形成一支在国内外同行中有声誉、有成果、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2)建设内容①制订本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其知识、能力标准评价体系,建立使教师持续跟踪行业技术水平的激励机制。
规定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20天,取得相关职业资格高级证书不少于1项。
对联系实际、成绩显著的教师给予奖励。
具体计划见表1。
表1 教师下企业计划②针对专业师资队伍目前的薄弱环节,加大师资引进力度。
在3年内引进食品科学方向理论造诣高、实践能力强的骨干教师1名;引进分析检测专业的精通精密仪器分析、熟悉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程序、有检验机构工作经历的骨干教师1名,引进营养食品加工方面的骨干教师1名。
③“培优、促新”,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更新。
重点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每年安排2~3名教师外进修或合作研究;安排2~3名教师参加国内专业技术培训班;同时,加大专业内部培训,每学期组织“技术前沿”系列专题讲座至少1期;制订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坚持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和实训室工作制度;另外,通过教师互相听课、优秀教师公开课、教学研讨等途径进行示范,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3、以“院级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实训基地”为依托,建成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1)建设目标建成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食品安全检测与营养食品加工技术综合性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食品检验实验室,充分满足校内生产性实习的要求。
同时,完善校外参观实训点、顶岗实训点,建立多层面的校外实训基地。
(2)建设内容①依托现有“院级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实训基地”进一步增加食品分析和营养食品加工等设备的台套数,强化学生食品安全检测与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的实操训练;通过院级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申请各层次研究课题,一方面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提高课外科技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另一方面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把握最新的技术发展脉搏;同时,加强与其他普通高校合作,探索联合培养学生的途径,多渠道与国外同领域进行交流,如交换学生。
②与校外食品单位或公司合作,共建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综合实训室,加强对国际检测标准的吸收和应用,提高实训室检测能力和水平;完全按企业和检测机构的管理模式进行运作,扩大对社会的检测服务规模和范围,学生不仅接受国际最新检测技术的训练,而且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训练,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③巩固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外实训教学的组织规范、质量管理等标准,探索与企业产学合作的长效模式,探讨校企办学管理机制、互动机制、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
4、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1)建设目标构建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功能食品加工两大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建成一个共享型、教学互动的专业资源库;出版融技术先进性、教学互动性、实践标准性、内容科学性为一体的专业系列特色教材;使《食品营养与卫生》和《食品理化分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成为市级或省级精品课程,《功能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化学》、《营养配餐与评价》等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2)建设内容①以就业为导向,从广度和深度上动态地对食品行业尤其是广州市食品行业进行调研,由企业管理者、岗位从业者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分析行业特点和岗位(群)的人才定位。
根据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其应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分解为能力和素质模块,最终形成食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营养食品加工等3个核心模块化课程群。
②改革课程内容,与“双证制”有效衔接。
a.将国家或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分别内化于加工技术类课程和检验与质量安全管理类课程中,形成标准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b.完善课程内容的整合。
③采取“教师、企业专家、学生三方结合”的方式,紧贴国内外食品行业技术前沿,融合行业成熟技术经验,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编写或修订专业教材、实训教材、多媒体教材,同时注意收集分析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及时修改。
重点抓好《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等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
优化教材结构的总体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突出实践训练,使之技能显著、案例丰富、形式活泼、科学实用。
5、建设研发平台,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1)建设目标建设“食品安全检测”和“功能食品加工”2大研究平台,力争年科研经费不少于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