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上百个,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群体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方式。

或者说本书使用的文化概念基本上以狭义文化为主,但同时也涉及一部分广义文化现象;以精英文化为主,辅以大众、民间民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书所论,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儒、佛、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宗教、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篇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1、文化:文化是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与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

(1)物态文化:又称之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

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2)心态文化:又称之为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是以民俗和民风的形态表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2、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文化的特征: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则是这种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产物。

3、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期,中国宗法制发展完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案.docx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案.docx
《文化的形上之思》(胡潇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道统思想发展史》(蔡方鹿著)《中国哲学史》(任继愈、冯友兰、北大本等)
复习思考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有哪些主要方面?
2.内陆型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3.农业型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4•宗法型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4•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阶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课后小结(实 施情况,发现 问题及改进 意见)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贾成祥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XX年第1版
年级
09
专业、层次
中西医1、2班
授课学时
3
授课类型
理论课授课方式传统
授课教师
贾成祥
授课章节或 知识点
第二章 总论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
2.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3.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4.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意义你是如何认识的?
课后小结(实 施情况,发现 问题及改进 意见)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贾成祥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20XX年第1版
年级
09
专业、层次
中西医1、2班
授课学时
3
授课类型
理论课授课方式传统
授课教师
贾成祥
授课章节或 知识点
主要教学参 考文献
《中国文化概论》(金兀浦等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化的形上之思》(胡潇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道统思想发展史》(蔡方鹿著)《中国哲学史》(任继愈、冯友兰、北大本等)
复习思考题
1•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分析说明之。
2•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概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概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概要导论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语境即:究竟在什么条件下或环境里,会出现或存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一、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宏观语境概括说来,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世界史问题,它之成立、窘迫、焦急、缓解、与龃龉,与世界史的近现代进程不可分割。

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是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一种中国式的开展,在此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之成为一个问题,乃是一个世界史事件。

这种世界史特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问题得以开展的宏观语境。

宏观语境的关键点:与世界发生关系;是在近现代史上形成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具体语境(一)初始化语境中国的封建社会在近代的腐朽局面。

精神已经从顶峰滑落,广大农民已经贫困化,它的制度已经从根本上腐败了。

满清帝国的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和表面的繁荣。

在同一个历史时期,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和制度革命,继之而来的工业革命则把这个国家锻造为“世界工厂”。

在1840年之前的几十年里,古老静谧的中华帝国与新生的活力无限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英国之间的反差对比和矛盾张力,古老的华夏族连同它的最高统治者,陶醉在自造的完美无缺的梦境中。

佩雷菲特形象地将这种想象的优越感称之为“集体孤独症”。

这种奇特的危险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初始化语境。

(二)危机语境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危机语境,以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标志。

之后,“满清王朝与天朝官僚制度紧密结合建立起来的权力、群众中的民族主义和西方。

这种可怕的三者结合把中国卡住了。

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充分控制这个国家,并把它引向自己所需要的道路上去:三者的冲突把这个国家关闭在不发达状态之中。

”危机语境具有多重含义:首先,是指现实的危机状态。

在1919年以前,这种现实危机最迫在眉睫的形态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的明显丧失。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彻底打破了中央帝国的神话,并使得华夏民族的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19年以后,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的丧失,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等,这种现实的危机语境并未真正缓解。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局部:A.人之外的自然。

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B.人自身的自然。

即人的"有机身体〞〔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

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4.文化的一般特征〔1〕从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从文化的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的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的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的功能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2〕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

〔3〕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2〕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2005年修订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人文科学----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及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和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的文化遗产,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主要针对三年制专科政治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认识中国文化的源流、特点、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决心。

四、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面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面授教学中,要将系统教授与重点、难点教授相结合,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五、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要求本课程学时:72 学分:4学时分配:导论文化和传统文化教学要求;1、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教学内容:一、传统和文化释义二、传统文化的要义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特征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和基本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现代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宗教传统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来源及其特征2、了解中国古代主要宗教及其文化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特征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阶段二、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资源三、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特征第二节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及文化意义一、中国古代宗教发展历程二、中国古代宗教的主要特点三、儒教的基本精神特质和文化作用四、道教的基本信仰、教规、特征及文化影响五、拂教的基本信仰、特征及社会作用第三章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传统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伦理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特点。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 二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 二章

(2)从《尚书·洪范》到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
在殷周时期,与阴阳观念同时流行的还有五 行思想。五行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 篇:
反映在精英文化中,则是“求久”观念应运 而生。反映在民间心态中,便是对用具追求“经 久耐用”,对统治方式希望稳定守常,对家族祈 求延绵永远。
第三节 社会政治结构 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以血缘宗法为中心的社会结构
宗法制度 专制制度
1.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 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 义务的法则。
经济多元融合与民族多元融合是一个主题的 两个侧面。在中国,一般来说,汉族是农耕的主 体,少数民族是游牧的主体,农耕与游牧的交流, 也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共同创造丰富多 采的中华文化。
在经济多元融合和民族多元融合的大背景下, 才有文化的多元会通,形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 “会通之学”的特色。儒学、道教、中国化佛教 的形成发展都是如此。
2、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相交融
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构成了中国古代 经济的主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也构成了中国 古代文明的主体。
正是农耕与游牧的互通,互补,促进了农耕 人与游牧人的相互交流。
中国的农耕和游牧两大经济区类决非自我封 闭的系统,而是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 互市等等途径,彼此交流,互相融合。
(2)分封制度
西周分封制度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 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实 行的,从宗统上说,周天子是天下大宗,族权与 政权互为表里,宗族与国家一体同构。
(3)宗庙制度
上古时代,社会上最重要的有两件大事,一 是奉祀祖宗,二是征伐不臣。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 中国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 中国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

第一講中國文化發展的自然環境一、地理環境1、地形和地勢特征地域環境是文化發展的客觀條件和自然基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

⑴第一階梯爲青藏高原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是吐蕃族(漢朝時形成,藏族前身)生活地區,活動中心於青藏高原西南。

羌族生活在高原的東北,靠近四川一帶。

炎帝由羌族分化出來,因爲受排擠,因而退居到青藏高原邊緣,東漢時向中原擴散,現大多在茂縣。

青藏高原臨近印度,受佛教影響較大,藏族佛教來源於印度佛教和蒙古佛教。

⑵第二個階梯由北向南的一系列塊狀高原(蒙古、黃土、雲貴)①蒙古高原:自古是遊牧民族生活地區;②黃土高原:在曆史上是氣候溫暖,雨水充沛,樹林繁茂地區,土質很松軟肥沃,成爲中國早期文明發展地區,特別是周邊的關中地區,漢朝時爲政治文化中心,唐時最爲鼎盛。

南部爲四川盆地,地域遼闊,西部爲成都平原,周圍有高山圍繞,四川盆地的文明發展有內在自我發展活力。

③雲貴高原:石灰岩地區,喀斯特地貌,山林、盆地、小湖泊等地形多樣。

文化發展呈現多樣性,民族衆多,至今已形成了近40個族群。

⑶第三個是一系列地勢平坦的平原,由東北、華北、長江中下遊平原、華南平原組成①東北平原:地域遼闊,氣候寒冷,氣溫低,最早的文明是遊牧文明,後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氣候變化,發展爲農業文明;人口一直都很少,在清末,東北人口的60%都是闖關東的外來人。

②華北平原:黃河沖積平原,因其發達,故一直是華夏文明發展的中心地,由於環境被破壞,發展逐漸滯緩,漢代50年一次旱災,到宋代則爲2年一次,元代後每年一次旱災。

③長江中下遊平原:由長江沿岸的塊狀平原組成,此平原自然條件比上兩個平原好,但開放要晚,原因是地理因素,它由紅壤和黑土組成,黏性強,開墾不易,一旦開放後勁力量很強。

④華南平原:最小、最零散的,由粵南地區、桂西地區的小塊平原組成,地域文明特色明顯,北有武陵山,南有大海。

地域自我遺傳很明顯。

雖然地形相差複雜,地域遼闊,但整個地形地勢是完整的且具有內在的整體性。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自然和历史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自然和历史条件

地理位置、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1.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地理环境”的内 涵 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 然界,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 土壤、生物、矿藏等自然要素。
地理环境对人类有重大影响
• 我国幅员广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 仅具有色彩各异的民族文化,而且同一民 族也存在着风格不同的区域文化。这一特 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 以原始崇拜为例: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 地理环境对开放、对国与国的交流确实有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上海等沿海地区的飞速发 展便是例证。它们的发展就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 境。那么,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 是有利于封闭呢?应该结合地理环境做具体分析。 • 首先,应当承认,我国的地势是比较封闭的,西 高东低的地形,高原、平原和戈壁沙漠零散分布, 只有东南是海岸线,三面封闭,一面环海。
• 3)宋代以来,南方已经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 • 北宋初期,尽管依靠中原的物质力量,建立了统 一王朝,并因政治中心仍然建在北方中原地区, 社会繁荣得到继续,但与南方相比,其经济发展 水平已居下游。北宋时,江南已经成为全国的经 济重心。宋初政府从各地漕运粮食总计552万石, 其中400万石来自江淮地区,占总数72.5%,而来 自黄河中下游地区仅152万石,占总数27.5%。 《宋史· 范镇传》有“国家根本,仰于东南”之说。
• 其次,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标准。 • 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 的通道; • 东汉班超重开丝绸之路,使西域南道出现了“大 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景象; • 唐玄奘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取经。 • 这些人所行路线都是从长安取道西行而直达国外, 虽然遇到重重险阻,最终突破屏障,实现了文化 交流。地理环境并非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pdf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pdf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编号: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的性质、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本课程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培养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课程适用于茅台学院生物工程、白酒酿造工程、酿造工程自动化、企业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各专业。

总学时48,3学分。

其中理论课40学时,社会考察8学时。

4.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著作,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建议将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环境与条件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编号: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的性质、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本课程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培养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课程适用于茅台学院生物工程、白酒酿造工程、酿造工程自动化、企业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各专业。

总学时48,3学分。

其中理论课40学时,社会考察8学时。

4.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著作,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建议将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环境与条件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文化或文明,就其广 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行仰、 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 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 体”
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 1952年发表《文化的概念》 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 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4、人口 历史上中国人口变化的三个特点: (1)人口众多 (2)人口分布不均衡 (3)人口迁徙频繁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响: (1)疆域的辽阔,带来了中国文化中心经常 转移 (2)中国文化具有独立完成的特点 (3)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4)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5)地理环境与开放与闭关的关系





3、农耕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4、内敛性的海洋贸易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1、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其特点: 一是土地国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二是土地不得自由买卖 三是农业生产以集体劳作为主——井田制
2、东周以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 演进 其特点: 一是土地国有、私有并存,如屯田、占田、 均田等 二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千年田,八百主” 三是单家独户经营,男耕女织的小农业占主 导地位 3、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有依附性,缺乏独 立性
中国传统文 化概论
主讲:宋曲霞
“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一个忘记祖先的民族同样也是没有 前途的。” ----李政道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是一个很庞大也很沉重的题目, 远非一次概说能够全部概出来的。宋朝诗人著名苏 轼在七言绝句《题西林壁》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这首诗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感觉, 可谓恰如其分。我们这个讲座,只是起个引路导航 的作用。要深切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知识, 恐怕还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
马克思研究了有关人类民族征服的历史后, 总结出了这样一条“永恒”规律:“野蛮的 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 高文明所征服。”(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 统治的未来结果》)
4.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
第一,极大丰富了农耕汉族的物质和精神文 化生活。
第二,推动了古代中国的发展壮大,促进了 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4.文化的本质内涵是自然的人化,人类作用于 自然环境的各种文化活动,实际上都是把自然环 境中各个原始景观转变成为文化景观的过程。所 谓文化景观,就是人类劳动给大自然留下的痕迹, 如房舍、耕地、道路、村庄等。自然景观通过人 类劳动转变成为文化景观,是人类创造性智慧最 直观,也是最普遍的文化成果。
二、文化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三、两大经济类型民族的对垒冲突
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尖锐矛盾冲突, 根本的原因是游牧民族不断南下侵占农耕民族的 地盘引起的。一方面,我国古代气候周期性变冷, 迫使北方游牧民族不得不由北向南迁移。自东汉 以来,我国气候有逐渐变寒冷的趋势。北方游牧 民族逐水草而居,气候变冷,水草不丰,牛羊牲 畜断草无食,游牧民族生存艰难,不得不向南转 移。可以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北方游牧民族向南 迁移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1.文化是人类从适应自然到征服、改造、利用 自然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因此,地理、文化、 人三者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 系。
2.文化必须产生、发展于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 特定的文化和特定地理环境密切关联,文化必然 要打上地理环境因素的深刻印痕。
3.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发源地,文化发源地的 自然特征与生态环境,往往构成了不同空间文化 现象的重大差别。地理空间上的文化分异,源于 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地域分隔;特定的地理环境不 仅导致特定文化的产生,而且对于文化的发展演 变具有极为重要的制约作用。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0321 - 中国文化概论王宁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第三节魏晋南北朝:进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第五节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第三节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第二节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第二节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四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五节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六节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第三节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一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第二节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第三节范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①“文”的本义是“错画”“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治教化”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化”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总和。

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年)长达100年之久。

(3)第三冷时期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共50年。

4第四个大的气候使其从1900年开始,竺可桢称之为“仪器观测时期”。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一般来说,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

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相对快得多。

当然,这两方面也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一)疆域(1)夏朝:夏代始于公元前1300年。

中国古代的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当时的华夏族同蛮、夷、狄等不同族类经过长期的交往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体“华夏族”。

华夏族分为几个不同的部落,这些不同的部落集团先是生息在黄河及其支流一带,后来发展到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等广大地区,建立了持续600多年的夏朝。

夏朝的疆域,以黄河、长江为主,以今河南西部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始于商朝。

其疆域与夏朝相似。

商朝的文化非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文字。

最大的成就就是甲骨文,仅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十多万块甲骨上,已发现的单字就有5000个。

(3)周朝: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商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延续了800多年的周朝。

周文王姬昌用姜子牙治理国政,国运昌盛。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东周建都洛邑。

其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东大部。

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

(4)春秋战国:从东周开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500多年,习惯上称春秋战国。

在此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锋“百家争鸣”的现象。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赢政建立起来的。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学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学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学习辅导一、学习要求: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发展的主体,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中国文化特点生成的原因。

重点掌握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

二、知识点归纳:(一)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任何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总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中进行的,地理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产生的内在物质基础。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是: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

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三级分布。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决定了中国的气候环境复杂多变。

就干湿度而言.中国大陆以距海远近形成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到干旱逐渐递变的明显趋势。

东部低阶梯湿润多雨。

中部第二阶梯除云贵高原以外.一般为半干旱和干旱气候。

青藏高原以高寒为基本气候特点这种气候大势,斜向把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出现了东南以农耕为主。

西北以畜牧为主的人文地理景观:就冷暖度而言.中国大陆由南而北。

以山川河流为天然分界.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渐次递变。

大体上说,台南、桂西及滇南河谷一线以南为热带;自此以北至秦岭、淮河及白龙江一线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汉长城以南为暖温带:秦汉长城以北、以西为中温带;大兴安岭北端、黑龙江一线为寒温带。

中国气候环境的特点是:气候特征可概括为“三稳定"与"两变化”,三个稳定特征是:(1)季风气候;(2)大陆性气候;(3)气候类型多样(国土大)。

两个变化特征是:(1)五六千年来,气候总的趋势是由暖变凉;(2)湿度由温润变得干燥。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 绪论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 绪论
“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道德出发点和道德建设的终 极目标。这种人生哲学和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14
形成“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
“正心笃志,崇德弘毅”指的都是心理素质的陶冶和 培养,这对当代年轻人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
15
请思考—— 应当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16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旧文化,但同时也不能否 认,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封建文化的糟粕。
17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
把教育和学生发展结合起来, 把育人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结合起来。
既要让学生体验到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又要能解决他们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18
文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文化是渗透在人们的活动、行为和知识当中的
8
尊老尚古,贵中尚和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者是智慧与经验的化身 “中” 即孟子所说的“中庸”
“和” 即和气、和睦、和平、和谐
9
兼容并包,丰富多彩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来源于周边各少数民 族或世界各地,正是由于这种不断地吸纳和兼收,
中国传统文化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
10过渡页TransFra bibliotektion Page
那么,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青少年立德树
人能够有哪些重要的帮助呢?
12
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以国为家、家国一体、先国后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内容。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和情 怀,对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促进中华民族的 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建立“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人际关系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1章 中国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1章 中国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
❖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论空气水和环境的影 响》
❖ 文艺复兴时期学者(法)让·博丹
❖ 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孟德斯鸠
❖ 正式将“地理唯物论”引入文化研究的是英国历 史学家巴克尔(1821-1862),其《文化史》一 书认为气候、土地、食物等是文化发达的决定性 因素。
❖ 德国地理学家拉策尔(1841-1904)发表的《人类地理 学》,赋予“地理唯物论”以完整的理论形态:
第一章 中国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关于地理环境与文化关系的理论 第三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 一、疆域
四大文 明古国
疆域范围
疆域面积
印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 度
10余万平方 公里
巴 两河流域上游的扇形山麓地带,以底格里 比 斯河、幼发拉地河为心腹地区,东面扎格 几万平方公里 伦 罗山脉和伊朗高原,西面叙利亚沙漠
❖ 会馆
❖ 会馆是中国明、清两代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明、清 时代异籍人在客居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与活动场所。
❖ 明中叶后科举兴盛,寓京官绅将会馆作为安顿来京试子 的理想场所,会馆服务于科举。
❖ 会馆一般分为官绅试子会馆、工商业会馆、移民会馆三 大类型。明清会馆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同乡籍性和基层社 会的自我管理组织性,最基本的功能是“祀神、合乐、 义举、公约”。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 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15世纪初明成祖朱棣“锐意通四夷”,1405年 至1433年,郑和七次扬帆远涉重洋,访问了东 南亚、印度洋、红海及非洲东海岸马达加斯加等 37个国家和地区。
❖ 明初,中国沿海地区受到倭寇骚扰,由山东逐次向南蔓 延,至苏、浙、闽、粤等广大地区,明太祖朱元璋开始 发布禁海令,其初衷是禁止内地商贾出海勾结倭寇从事 海盗贸易,以免危及沿海地区的社会安定,保证国家财 富不致外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