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4 《海燕》【教学目标】1.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把握时代脉搏,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2.朗读诗歌,加强对诗歌韵律和节奏的体会,读出诗歌情感的变化。
3.从整体上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理解象征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4.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分析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反复对塑造海燕形象,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1.学习象征手法及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
1906年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
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2.背景资料本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那时俄国正处于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作者敏锐地预察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塑造出搏击风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
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了列宁的热情称赞。
3.检查字词(1)订正字音海鸥.(ōu) 呻.吟(shēn)飞窜.(cuàn) 蠢.笨(chǔn)胆怯.(qiè) 翡.翠(fěi)掠.起(lüè) 号.叫(háo)困乏.(fá) 熄.灭(xī)深渊.(yuān) 蜿蜒..(wān yán)冲⎩⎪⎨⎪⎧ chōng 冲突chòng 冲劲儿 吓⎩⎪⎨⎪⎧ xià吓唬hè恐吓(2)词语释义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阅读 4 海燕》教案_9
《海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海燕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乐观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观。
一、导入:同学们屏幕上的这种海鸟叫海燕,它有大海赋予的坚硬的翅膀和不屈的灵魂,它经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上,勇敢的搏击风浪、笑傲长空。
这节课让我们学习散文诗《海燕》,去感受高尔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最强音。
二、整体感知,走近海燕1、教师配音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在文中做好朗读标记。
2、学生听后谈感受。
3、师小结:《海燕》是首散文诗,它既有散文的意境美,又有诗歌的音韵美,感情炽热饱满,特别适合朗诵。
朗诵时的感情基调应该是高亢有力,奔放激越。
4、学生诵读课文。
注意:把握好音调高低,速度快慢,对比变化。
(1)学生模仿老师自由诵读课文。
(2))选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可以个人读,同桌读,三人读,还可以和老师合作读。
过渡语:我们通过精彩的诵读走近了海燕,对文章有了初步了解。
但是,一首伟大的诗篇总是像一座喷泉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三、细读文本,探究海燕我从文中“”,感悟到这是一只的海燕。
并说说理由。
要求:先独立思考,可在书上圈点勾画,做好批注,然后以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学生分小组回答,老师引导点评,再进一步指导诵读。
教师板书精彩发言。
生1:我们从文中“蠢笨的企鹅……飞翔”悟到这是一只勇敢、高傲的海燕。
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海燕毫不畏惧还在飞翔,我们从中悟到海燕的勇敢、高傲。
师:你们这一组还谈到海燕高傲,不过,老师有个问题,“高傲”一词从感情色彩来讲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恰当吗?生:贬义褒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海燕不把暴风雨放在眼里,表现海燕面对暴风雨无所畏惧的精神。
师:你是如何理解海燕的高傲?生:“高傲”一词体现了海燕自信、藐视一切的特点。
师:这一自然段有一省略号,省略前面的内容写了群鸟怯懦的丑态。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生:对比衬托海燕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图片和案例,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有关海燕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海燕的生活习性,增强学习兴趣。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些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
然而,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特点。他们往往追求新颖、有趣的学习内容,对于枯燥、单调的学习可能会感到厌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
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九年级的学生有的可能学习自觉性较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学习自觉性较低,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强,能够快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型,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也有较深入的理解;而有的学生可能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学习支持。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 句子结构: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7.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燕像一只勇敢的舵手,驾驭着航船”
- 拟人:如“浪花向海燕挥手告别”
- 排比:如“海燕勇敢地面对困难,坚韧地迎接挑战,智慧地解决问题”
8. 道德教育:
- 勇敢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
- 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海燕》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海燕》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海燕》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海燕》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章的结构、手法和主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由于《海燕》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且文章较长,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阅读和理解障碍。此外,九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性格叛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看法,对于文章中的某些观点可能会产生质疑。
1. 知识、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的认读、理解和运用,句子的分析和表达,文章的阅读和理解等。但是,对于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以及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和主题的把握,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在表达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仍有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准确、连贯。
- 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4. 写作手法:
- 象征手法:海燕象征勇敢面对困难的青年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 PPT:制作多媒体PPT,展示课文内容、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等,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 视频:播放与海燕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海燕的影像、高尔基的介绍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课文知识点和相关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海燕》这篇散文诗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写作手法等。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海燕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创作的一篇散文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朗读与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体会海燕勇敢、坚定的形象。
2. 词语解析:学习并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如“云集、怒吼、狂风、乌云”等,增强学生的词汇储备。
2. 能力提升: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1新人教版
1. 拓展阅读材料:
- 《海燕》(原文及不同译本):通过对比阅读原文及不同译本,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象征意义。
- 高尔基的其他散文诗作品:如《海燕之歌》、《鹰之歌》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勇敢等精神的赞美。
- 与海燕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海的女儿》、《海鸥乔纳森》等,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对海燕形象的塑造。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海燕象征意义等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案例研究: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如何运用抒情手法和象征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项目导向学习:设计以“海燕精神”为主题的项目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合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1. 课文朗读与情感体会;
2. 分析文章的抒情手法和象征意义;
3. 学习重要词汇和句型结构;
4. 探讨海燕的形象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5.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领会散文的抒情美和象征美,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4)小组合作:分组进行项目研究,探讨海燕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文内容、重点词汇、象征意义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本。
(2)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海燕飞翔、暴风雨场景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诗词鉴赏网站、文学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第一单元 4 海燕(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教育我们对革命事业要永远充满信心,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的写作方法。
板
书
设
计
海 燕
关键词句 穿过 掠起 飞翔 叫喊
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 反复 对比 烘托
学生展示上节课所学知识:
自学能力培养
重点研习
品读课文
1、将课文中写各种动物以及大海在暴风雨前的反应的词句圈画出来,思考并讨论这些词句分别表达了什么深层意思。
2、这首散文诗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语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学生自主学习,研讨、交流
课 后 作 业 及 检 测
除了海燕这个主要形象,文中还有海鸥、海鸭、企鹅和狂风、乌云、雷声这两组形象。选择其中一组形象,想象一下:如果海燕要向它们表明自己的心志,它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教 学 反 思
大海: 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燕 : 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 : 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 反革命的黑暗势力
课 后 作 业 及 检 测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内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 学 反 思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合作探究质疑
1、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暴风雨——推翻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斗争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精品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海燕》是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勇敢地飞翔,欢乐地歌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英勇无畏的赞颂。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但对于较为抽象的意境和深层次的情感还需引导。
在本文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海燕的形象和象征意义有所困惑,需要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革命先驱者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海燕的形象、象征意义以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海燕的形象和意境。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海燕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2.相关资料:收集有关海燕的图片、诗歌等资料,以便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海燕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海燕形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海燕的形象和意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海燕的形象和意境。
教师选取重点诗句进行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海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海燕》一. 教材分析《海燕》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勇敢地迎接挑战,最终成为海上霸主的故事。
本文通过海燕的形象,教育学生要有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但对于一些深刻的寓意可能还需要引导。
学生对于寓言故事比较感兴趣,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海燕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将海燕的形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海燕的形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寓意。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课文注释及解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呈现海燕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海燕的特点,为后续的分析做好铺垫。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海燕形象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海燕的形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堂学习进行小结,强调海燕的形象及其寓意。
2020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第1单元-4 海燕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海燕》。
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程四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作用:高尔基的《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
它被编排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是本单元意蕴最丰富、音韵最铿锵、写法最典范的一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朗读能力、写作技巧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文特点,我把本文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和能力目标:把握作品艺术形象及主题;学习本文使用的典型写作手法;培养朗读及鉴赏散文诗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分析海燕的形象;品析用词的准确性;训练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海燕的战斗精神,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文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本文典型的写作技巧。
2、难点:象征手法的运用;结合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学情分析在经过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学习和训练后,学生已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但对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诗,学习时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让学生多读多思,重视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多运用探究的方法去理解本文的内涵。
二、说教法因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具体方法如下:导入课文——情景法初步感知——诵读法分析形象,品析语言——点拨法把握主题,学习写法——讨论法知识迁移——练习法三、说学法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海燕》教案
《海燕》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2.理解象征手法、对比烘托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1.象征手法的理解。
2.作品的内涵及海燕形象的典型性。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
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2.背景介绍《海燕》写于1901年。
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
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尼日尼·诺夫戈罗德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
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了伤。
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
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
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
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
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出来。
《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漆黑不见人影。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会惧怕会躲藏,但海燕,它不惧怕,它勇敢地面对暴风雨。
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海燕》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海燕》优质教案第4课海燕【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海燕的形象。
2.品味准确、形象的语言;理解象征、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乐观、战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新课解读】一、整体感知——理层次1.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
教师提示:要注意重音、停顿、语速和语调。
明确:热情高昂,气势豪迈。
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并标好段落序号。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想象、体会作品中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用“的海燕”或者“海燕,你是”的形式谈谈自己心目中的海燕。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归结:勇敢的海燕渴望暴风雨的海燕无畏的海燕海燕,你是一只无畏的精灵,在暴风雨来临之时,你毫不怯懦,勇敢地呼唤它的到来。
3.文章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
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构成了海燕活动的特定背景,海燕的艺术形象在景象的变幻中逐步完善。
请同学们依照海上图景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变化梳理课文的思路。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然后小组内讨论、明确: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即暴风雨“孕育”——“逼近”——“即临”:第一个画面(1~6段):暴风雨孕育之时,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个画面(7~11段):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个画面(12~16段):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着暴风雨。
二、深入探究——析形象1.讲析第一幅画面,指名朗读,思考:(1)海上景象是怎样的?海燕的表现如何?明确:“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环境恶劣;海燕矫健、勇猛,藐视恶劣的环境,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2)其他海鸟的表现怎样?这样写有何作用?小组讨论,明确:海鸥在呻吟,飞窜,十分恐惧;海鸭也在呻吟,被吓坏了;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200108586
《海燕》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海燕》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诗歌阅读中的一首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
当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这篇散文运用象征、对比等手法,从暴风雨的酝酿写起,随着雷电、风暴愈演愈烈,暴风雨一触即发,在一步紧似一步的变化中,逐步完整地塑造出海燕大无畏的英雄形象,诗歌意象丰富、新颖,成组出现,使得诗歌情感浓烈,充满感染力。
伟大的作品属于过去,属于未来,也属于世界,在今天,它也激励着人们不怕困难,与困难做斗争。
《海燕》作为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诗篇,它犹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革命的宣言书,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种族,打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因此《海燕》这篇经典之作可以让我们一起借助语言表达自己也表达生活,借助经典实现人与生活的相互触摸。
学情分析:本文写于特定的历史年代,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但是经典的魅力又是永恒的,要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仔细品读、揣摩这些意象的含义,理解诗人寄予的独特情感与营造的整体氛围作为教学重点。
作为一首散文诗,《海燕》蕴涵丰富,语言精美,对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朗读、品味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有裨益的,在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本情感主旨的基础上,可以模仿本文象征、对比、烘托的表现手法进行唐诗扩写创作,以读促写。
教学目标:1.结合文体特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读出诗歌的情感。
2.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4 海燕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海燕的图片)你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海鸟吗?师: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1913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背景资料: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
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
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
《海燕》是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读出感情。
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几段,做一些朗读标记,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
【教学提示】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文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以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2.思考: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和大海有什么变化?明确:乌云:狂风卷集着乌云——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阅读 4 海燕》研讨课教案_19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海燕》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等词语。
2、体会课文的深刻含意,把握“海燕”的象征内涵。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领会文章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
2、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的精神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练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自学生字;认真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种海鸟叫海燕,它有大海赋予的坚硬的翅膀,它有大海赋予的不屈的灵魂,它经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上勇敢地搏击风浪,笑傲长空。
这节课让我们走入《海燕》这篇充满激情的散文诗,来感受高尔基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最强音。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海燕》背景视频朗读。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屏幕,仔细聆听,发挥想象,静心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⑴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四个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以“这是一只的海燕”的句式把你心中的海燕形象告诉小组的其他同学。
(师板书:海燕图形。
)(生圈点评注交流,师参与讨论。
)⑵学生交流发言,精彩答案将被写在海燕矫健的翅膀里。
⑶播放《红岩》片段,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4.重读是把握文章内涵,表现文章内容,体现文章感染力的重要方法,一般是将表现事物情态特点、动作特征的词语重读。
同学们认为这句话中除了“像黑色的闪电”和“高傲地”,还有哪些词语要重读?5.请同学们找到文中描写其他海鸟的语句,读一读,分析其他海鸟有什么特点,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来?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描绘它们的?(生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海燕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燕的图片)
你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海鸟吗?
师: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1913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背景资料: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
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
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
《海燕》是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读出感情。
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几段,做一些朗读标记,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
【教学提示】
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文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以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2.思考: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和大海有什么变化?
明确:乌云:狂风卷集着乌云——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泛起白沫的大海——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3.探究: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先后描绘了哪三个画面?在这三个画面中,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
明确: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画面的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即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4.阅读全文,品析“海燕”形象,并用“我从文中______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______
的海燕”的句式来描述海燕的形象。
(1)我从文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高傲的海燕。
(2)我从文中“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勇敢的海燕。
(3)我从文中“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乐观的海燕。
(4)我从文中“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自信的海燕。
海燕形象总结:高傲、勇敢、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
目标导学三: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本文很好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联系全文和时代背景,指出下面物象的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闪电、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2.除海燕外,文中还写到了“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文中为什么要写这些海鸟呢?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衬托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坚强的战斗形象。
同时,也借此鞭挞“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3.本文语言热情洋溢,意蕴深刻,请反复诵读,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含义。
(1)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2)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明确:(1)写出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令“乌云”所象征的敌人也感觉到了,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的信心。
(2)表现了海燕对光明的热切渴望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
生活就是这样,阴云再重,总有散去的时候;困难再大,经过一番努力,总能克服。
邪恶永不能战胜正义,真理终有一日会大放光彩。
(3)这是胜利的预言,革命者发出的时代的最强音,震撼人心,信心满怀。
以此收束全文,使全文的革命激情达到最高潮,突出了主题。
表达了作者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赢得革命胜利的信念。
目标导学四:赏析语言,把握文本艺术特征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请以下面的语句为例,反复诵读,具体赏析其表达效果。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3)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明确:(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
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2)运用拟人的修辞。
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3)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
“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
了困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教学设计由海燕的形象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直观地反映海燕搏击风浪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还重点分析海燕等多种形象的象征意义,通过对文中多种形象象征意义的解读来引导学生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
此外,本文的语言优美,善用修辞,十分值得学
生赏析与学习。
不足之处
学生对俄国革命大背景了解不深,很难领会革命者的革命意志与信念,因此,难以从真正意义上领会海燕的搏斗精神,这需要课后做大量的资料补充。
同时,本文虽然强调了象征意义,但是未对象征手法做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