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协议分析

合集下载

二层基本知识_转发_协议

二层基本知识_转发_协议
注意:两个千兆光端口互连时,最好不要修改默认配置。
设置以太网端口速率
当设置端口速率为自协商状态时,端口的速率由本端口和对端端口双方自动协 商而定。 以太网端口视图下设置 speed { 10 | 100 | 1000 | auto } undo speed 注意:光端口均不需用户进行设置
常见接口介绍
STP/RSTP
冗余链路
为了提高冗错性,交换机往往通过多条链路连接上层交换机,假设其中一条链 路断了,可以有另外一条备用。
. .
出口集合 {1} {2} {3}
. .
交换机工作过程—转发
MAC 1234.ABCD.0001 1234.ABCD.0002 1234.ADCB.0005
. .
出口集合 {1} {2} {3}
. .
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根据目的 地址查询CAM,找到出口后,把 数据包从该出口集合发送出去。 在单播的情况下,出口列表集合只 有一个元素,但在多播情况下,出 口列表集合就可能不只一个元素。 CAUTION: 多播情况下,CAM表项的建立不是 通过学习得到的,而是通过IGMP 窥探,CGMP等协议获得的。
1234.ABCD.0001
1234.ADCB.0005
交换方式
存储转发
交换机把接收到的整个数据包缓存,检查数据包长度,进行CRC校验,然后查 询CAM表进行转发。 提高了可靠性,可以让错误数据包提前过滤掉,但速度上有折扣。
交换方式
直通方式
交换机接收数据包的时候,只要接收完头部信息,马上查询CAM表,根据结果立即进行 转发。 大大提高了转发速率,但有可能转发一些错误数据包。
以太网端口基本配置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打开/关闭以太网端口 对以太网端口进行描述 设置以太网端口双工状态 设置以太网端口速率 设置以太网端口网线类型

华为与CISCO交换机二层生成树协议互通分析

华为与CISCO交换机二层生成树协议互通分析

资料编码产品名称华为S系列交换机使用对象产品版本编写部门资料版本华为与CISCO交换机二层生成树协议互通分析拟制: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华为与CISCO交换机二层生成树协议互通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11-09-05 V0.9 初稿完成韩松博2011-10-17 V1.0 根据测试部实测情况修改部分章节,增加互通性分析,修改案例吴炯明2012-10-16 V2.0 增加MSTP与CISCO交换机互通的几个特殊命令详解增加MSTP与CISCO生成树协议的优劣对比增加PVST/PVST+/RPVST+向MSTP迁移的操作指导吴炯明华为与CISCO交换机二层生成树协议互通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生成树原理分析 (2)2.1 STP原理 (2)2.1.1 STP基本概念 (2)2.1.2 STP技术细节 (5)2.2 RSTP原理 (6)2.2.1 RSTP基本概念 (6)2.2.2 RSTP技术细节 (10)2.3 MSTP原理 (11)2.3.1 MSTP基本概念 (11)2.3.2 MSTP技术细节 (13)2.4 Cisco厂家支持情况 (14)2.4.1 PVST (14)2.4.2 PVST+ (14)2.4.3 Rapid-PVST+ (15)2.4.4 MST (16)第3章华为与PVST+/RPVST+的互通性分析 (17)3.1 综述 (17)3.2 CISCO报文类型分析 (18)3.3 链路开销算法 (19)3.4 MSTP与CISCO交换机互通的几个特殊命令详解 (19)3.4.1 stp no-agreement-check (19)3.4.2 stp compliance { auto | dot1s | legacy }(可选) (21)3.4.3 stp config-digest-snoop(可选) (21)3.5 测试结果 (22)第4章混合组网案例介绍 (24)4.1 案例一 MSTP互通(推荐) (24)4.1.1 网络拓扑 (24)4.1.2 网络配置 (24)4.1.3 注意要点 (27)4.2 案例二 STP与PVST+互通(透传方案) (28)4.2.1 网络拓扑 (28)4.2.2 网络配置 (28)4.2.3 注意要点 (31)华为与CISCO交换机二层生成树协议互通分析文档密级:内部公开4.3 案例三 STP与PVST+互通(阻塞口在华为) (32)4.3.1 网络拓扑 (32)4.3.2 网络配置 (32)4.3.3 注意要点 (34)4.4 案例四 STP与PVST+互通(阻塞口在CISCO) (36)4.4.1 网络拓扑 (36)4.4.2 网络配置 (36)4.4.3 注意要点 (38)第5章 MSTP与思科生成树协议优劣对比 (40)5.1 优劣对比(待补充) (40)5.1.1 (待补充) (40)5.2 可替代性分析(待补充) (40)5.2.1 (待补充) (40)第6章 PVST/PVST+/RPVST+向MSTP迁移指导 (41)6.1 (待补充) (41)6.1.1 (待补充) (41)6.2 (41)第7章附录 (42)关键词:生成树摘要:企业网环境常见的几种交换机二层生成树协议互通方案进行技术和案例分析,希望能够为客户和一线员工提供一种互通解决方法及思路缩略语清单:STP, RSTP, MSTP, PVST+, Rapid-PVST+参考资料清单:第1章前言生成树协议是一个用于在局域网中消除环路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协议二从二层到三层

计算机网络协议二从二层到三层

计算机网络协议二从二层到三层计算机网络协议二:从二层到三层计算机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标准。

它们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在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中,二层和三层协议在网络通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从二层到三层协议的转变,并探讨其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二层协议二层协议,也称为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用于在物理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它负责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数据帧,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常见的二层协议有以太网协议、无线局域网协议等。

以太网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二层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帧的结构以及数据的传输方式。

以太网协议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并通过冲突检测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它适用于局域网环境,速度高、传输可靠。

二层协议通过物理地址进行通信,只负责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无法进行跨网络的通信。

由于局限性,二层协议在大型网络中的应用有所限制。

二、三层协议三层协议,也称为网络层协议,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它实现了逻辑上的地址转发和路由选择,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常见的三层协议有IP协议、ICMP协议等。

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为重要的三层协议,定义了数据包的格式和传输规则。

IP协议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并根据路由表进行路径选择。

它支持跨网络的通信,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

除了IP协议,还有其他的三层协议用于网络通信。

ICMP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上进行错误报告和网络状态探测,ARP协议用于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三层协议通过IP地址进行通信,能够实现跨网络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它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大型网络的构建和管理。

三、从二层到三层的转变从二层到三层的转变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二层协议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在大型网络中,二层广播会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性和管理上的挑战。

第七章 二层协议标准

第七章 二层协议标准

第八章二层协议标准——生成树,组播协议与链路聚合 目标:了解STP协议的产生背景和处理流程。

了解STP的使用方法。

了解组播协议标准,了解IGMP护理流程及使用场合。

了解链路聚合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一、生成树协议1、网桥循环和网桥循环和生成树协议如果在网间网的任何两个LAN之间存在多条网桥路径或LAN路径,网桥就会失效,因为网间网中并没有提供网桥对网桥协议,如下图所示:ͼ1 网桥循环示意图在上图中,假定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数据包,两个网桥同时接收到这个数据包,并且都正确地知道主机A位于网络2中。

但是不幸的是,在主机B同时收到两份一样的主机A的数据包后,两个网桥又一次从它们对网络1的端口上接收到数据包,因为在广播级LAN中所有的主机接收所有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二层交换将改变各自的路由表以指明主机A在网络1中,如果这样的话,当主机B向主机A发送数据包时,两个网桥接收到此数据包后,又会将其丢弃,因为它们的路由表中指明主机A位于网络1中,而实际上主机A 位于网络2中。

这样主机A将永远收不到网络1上主机发给它的数据。

除了类似于上面所描述的基本连接问题之外,广播级消息在具有循环的网络中传递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网络问题。

如图11的循环连接,假定主机A的初始数据包是一个广播级数据包,两个网桥将会无休止地转发这个数据包,这样会占用所有可能获取的网络带宽,导致网络阻塞。

具有循环连接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能是有用的,如用户为保证两个网段不会因为一条路径失效而中断,特意在这两个网段间搭建多条路径,这样可以提高网络拓扑结构上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了这个网络的容错能力。

当然,网间网中的多重路径也可能是用户无意识配置造成的。

为解决网络间存在的回路问题,提出了生成树算法。

2、生成树算法生成树算法(Spanning Tree Algorithm)最初是由DEC公司开发成功的,其主要目标是提高网络循环连接的可用性,同时消除网络循环连接带来的破坏性。

第二层隧道协议L2TP的技术解析

第二层隧道协议L2TP的技术解析

第二层隧道协议L2TP的技术解析黄伟王利长--------------------------------------------------------------------------------1、引言隧道技术是建立安全VPN的基本技术之一,类似于点对点连接技术,在公用网建立一条数据遂道,让数据包通过这条隧道传输。

隧道是由隧道协议形成的,分为第二、三层隧道协议。

第二层隧道协议有L2F、PPTP和L2TP等,是先把各种网络协议封装到PPP中,再把整个数据包装入隧道协议中。

这种双层封装方法形成的数据包靠第二层协议进行传输。

第三层隧道协议有GRE、IPSEC等。

第二层隧道协议和第三层隧道协议的本质区别在于在隧道内用户的数据包是被封装在哪种数据包中进行传输的。

L2TP隧道协议是典型的被动式隧道协议,它结合了L2F和PPTP的优点,可以让用户从客户端或访问服务器端发起VPN连接。

L2TP是把链路层PPP帧封装在公共网络设施如IP、A TM、帧中继中进行隧道传输的封装协议。

L2TP主要由LAC(L2TP Access Concentrator) 和LNS(L2TP Network Server) 构成,LAC支持客户端的L2TP,用于发起呼叫、接收呼叫和建立隧道;LNS是所有隧道的终点,LNS终止所有的PPP流。

在传统的PPP连接中,用户拨号连接的终点是LAC,L2TP使得PPP协议的终点延伸到LNS。

L2TP的好处在于支持多种协议,用户可以保留原有的IPX、Appletalk等协议或公司原有的IP地址。

L2TP还解决了多个PPP链路的捆绑问题,PPP链路捆绑要求其成员均指向同一个NAS(Network Access Server),L2TP可以使物理上连接到不同NAS的PPP链路,在逻辑上的终结点为同一个物理设备。

L2TP还支持信道认证,并提供了差错和流量控制。

L2TP利用IPsec增强了安全性,支持数据包的认证、加密和密钥管理。

二层协议有哪些

二层协议有哪些

二层协议有哪些在网络通信中,二层协议是指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它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传输数据。

二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数据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

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种不同的二层协议,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二层协议,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 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二层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在局域网中的传输方式。

以太网协议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技术来协调多台计算机对同一信道的访问,能够有效地避免数据冲突。

以太网协议的数据帧格式简单明了,适用于大多数局域网环境,是企业和家庭网络的首选协议。

2. 无线局域网协议(Wi-Fi)。

Wi-Fi协议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协议,它基于IEEE 802.11标准,使用2.4GHz或5GHz频段进行数据传输。

Wi-Fi协议通过接入点(AP)来实现无线网络覆盖,能够实现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Wi-Fi协议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适用于移动办公、无线覆盖等场景。

3. 令牌环协议。

令牌环协议是一种基于令牌传递的局域网协议,它使用令牌来控制数据传输,避免数据冲突和混乱。

在令牌环协议中,只有持有令牌的设备才能发送数据,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保证数据传输的顺序和可靠性。

令牌环协议适用于对数据传输顺序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工业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等领域。

4. VLAN协议。

VLAN(虚拟局域网)协议是一种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的技术,它能够实现不同部门或功能组的隔离通信,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管理灵活性。

VLAN协议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虚拟局域网,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通信,可以根据需要对网络进行灵活划分和管理。

5. PPP协议。

PPP(点对点协议)是一种用于在串行链路上传输数据的协议,它广泛应用于拨号上网、远程接入等场景。

PPP协议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能够在不同物理链路上传输多种网络协议的数据,是实现广域网互联的重要手段。

二层协议和三层协议

二层协议和三层协议

二层协议和三层协议二层协议:甲方:(简称“甲方”)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乙方:(简称“乙方”)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电子邮件:鉴于甲方与乙方就以下事项达成协议,特制定本协议:第一条:基本信息甲方和乙方同意签署本协议,并在协议项下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二条:各方身份甲方是xxxx公司,是xxxx合作的委托方;乙方是xxxx有限公司,是xxxx合作的承包方。

第三条:权利和义务1.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提供真实、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并按照合同确定的要求履约;(2)支付合同约定的费用;(3)履行合同下的其他义务。

2.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并按照合同要求提供成果物;(2)提供真实、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并按照合同确定的要求履约;(3)履行合同下的其他义务。

第四条:履行方式本合同签订后,双方将根据约定的协议履行各自的义务,并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履行。

第五条: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xxxx年,并根据双方协商情况进行延长。

第六条:违约责任1.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任何一项或多项义务,均被视为违约行为。

2.违约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经济损失。

第七条:法律约束本协议受中国法律法规的约束,双方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如果协议有任何问题需要解决,应由双方在本协议项下协商解决。

第八条:其他条款除本协议另有约定外,其他约定,在达成协议时签署《合作协议》中有明确规定。

双方合作期间的责任和义务均由本合同和《合作协议》约定所约束。

第九条: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生效,为双方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并具有可执行性。

二层协议签署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署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协议:甲方:(简称“甲方”)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乙方:(简称“乙方”)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电子邮件:鉴于甲方和乙方已签署《合作协议》及二层协议,甲方授权乙方代表甲方执行合同项下的公证手续,并特制定本协议:第一条:基本信息甲方和乙方同意签署本协议,并在协议项下履行各自的义务。

协议分层的优缺点分析报告

协议分层的优缺点分析报告

协议分层的优缺点分析报告一、双方基本信息本次协议分层的优缺点分析报告,由以下双方共同参与:甲方:(名称/个人)_____地址: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电话:_____传真:_____电子邮件:_____乙方:(名称/个人)_____地址: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电话:_____传真:_____电子邮件:_____二、协议分层的基本概念协议分层是指将一份协议分成主协议和附属协议两个层次,便于管理和对各方义务以及权益的明确和保障。

主协议是指协议中的核心条款,共同约束甲、乙方的行为,并且具有法律效力;附属协议是指在主协议基础上制定的补充性协议,主要是明确或约束特定事项。

三、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甲方身份:_____甲方权利:_____甲方义务:_____甲方履行方式:_____甲方期限:_____甲方违约责任:_____2、乙方身份:_____乙方权利:_____乙方义务:_____乙方履行方式:_____乙方期限:_____乙方违约责任:_____四、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1、甲方和乙方均需遵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2、协议分层的内容和条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3、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条款,无论是主协议还是附属协议,均无效。

五、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1、协议分层的主协议及各附属协议均应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2、各方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履行方案和细节条款,以确保协议能够得到顺利执行。

六、明确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1、主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各附属协议也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2、各方在签订协议时应认真履行条款,以确保协议的可执行性。

七、其他如本报告中有未尽事宜,将在协议分层的协议条款中进行具体明确和规定。

八、结论通过协议分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合同的有效执行,同时也能提高协议条款的灵活性和应变性,有利于协议的双方达成共识,进而推进合作相关事宜。

搭建二层安全协议书合同

搭建二层安全协议书合同

搭建二层安全协议书合同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企业和个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特别是对于涉及敏感数据和关键资产的二层网络环境,确保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搭建一个有效的二层安全协议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将提供一个二层安全协议书的合同范本,以供参考和使用。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二层安全协议。

在网络模型中,二层通常指的是数据链路层,它负责在同一网络中的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帧。

二层安全协议的目的是确保这些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非法访问。

我们将详细介绍构建二层安全协议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要素:1. 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和设备能够接入网络,常用的认证方式包括密码、数字证书等。

2. 加密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即使数据被截获,未授权者也无法解读数据内容。

3. 访问控制:定义哪些用户可以访问网络中的哪些资源,以及他们可以执行的操作。

4. 监控与审计:实时监控网络活动,记录关键事件,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追踪和分析。

5. 应急响应:制定应对网络攻击或其他安全事件的预案,包括立即的响应措施和长期的恢复计划。

基于上述要素,下面提供一个简化的二层安全协议书合同范本:h2二层安全协议书/h2甲方(服务提供方):___________乙方(服务接收方):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对网络安全的共同关注,特此签订以下安全协议:一、认证机制甲方应为乙方提供安全的认证机制,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等方式,以确保网络访问的合法性。

二、加密技术甲方应采用行业标准的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或篡改。

三、访问控制甲方应根据乙方的需求,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乙方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四、监控与审计甲方应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对网络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必要的记录和审计。

五、应急响应甲方应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现安全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响应,并与乙方共同制定长期的恢复计划。

搭建二层安全协议书合同

搭建二层安全协议书合同

搭建二层安全协议书合同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二层安全协议。

在网络通信模型中,二层通常指的是数据链路层,它负责在同一网络中的设备间传输数据包。

而安全协议则是指在这一层上实施的安全措施,用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我们将展开二层安全协议书合同范本的具体内容。

合同编号:_________甲方(服务提供方):_________乙方(服务接受方):_________一、目的和范围本合同旨在规定甲乙双方在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协议标准,确保双方的信息安全和网络稳定运行。

二、安全协议内容1. 数据加密:双方应采用业界认可的加密算法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截获和解读。

2. 身份验证:所有访问网络资源的个体必须通过合法的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3. 访问控制:对于不同级别的用户,根据其权限设置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未授权的数据访问或操作。

4.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记录并分析网络活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5. 事故响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双方应立即启动事故响应机制,采取必要措施以最小化损失。

三、责任与义务1. 甲方负责维护和管理相关的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乙方应遵守甲方设定的安全策略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安全设置。

3. 双方应共同协作,及时更新和维护安全协议,以应对新出现的安全威胁。

四、违约责任如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规定的安全协议,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五、争议解决因本合同引起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至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进行诉讼。

六、其他事项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3.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日期:_________ 年 ___ 月 ___ 日日期:_________ 年 ___ 月 ___ 日。

二层的协议

二层的协议

二层的协议二层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第二层协议。

它是互联网协议(IP协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本文将介绍二层协议的定义、功能和常见的二层协议。

二层协议是在物理层之上的一种协议。

物理层负责将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在网络中传输,而二层协议则负责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传输。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发送到另一个节点,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二层协议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1. 物理地址的解析:二层协议通过物理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也称为MAC地址。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二层协议会根据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来判断数据包应该发送到哪个设备。

2. 数据链路的管理:二层协议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包括链路的连接和断开、链路的可用性检测和链路带宽的分配等。

它会监控链路的状态,并根据链路的可用性来决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3. 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二层协议将数据包从上层协议中接收到,并添加头部和尾部信息进行封装。

这些信息包括源MAC 地址、目标MAC地址、数据类型等。

在接收端,二层协议会将数据包从封装的格式中解封,提取出原始数据。

常见的二层协议有以太网协议和无线局域网协议。

以太网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二层协议,它使用以太网帧封装数据,并通过物理层的以太网电缆传输数据。

无线局域网协议则是在无线网络中使用的二层协议,它使用Wi-Fi帧封装数据,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此外,二层协议还可以根据网络的需求进行定制。

例如,虚拟局域网(VLAN)可以将不同的物理局域网划分为不同的虚拟局域网,实现逻辑上的隔离和管理。

另外,链路聚合协议(LACP)可以将多个链路绑定为一个逻辑链路,提高链路的可靠性和带宽。

总结起来,二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并提供物理地址的解析、数据链路的管理以及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等功能。

2层协议网关

2层协议网关
2层协议网关
提供局域到局域的转换
01 应用
目录
02 络特点
2层协议关提供局域到局域的转换,它们通常被称为翻译桥而不是协议关。在使用不同帧类型或时钟频率的局 域间互连可能就需要这种转换。
应用
关在应用络的七层协议: 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 都可以有几个子层。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7层及其功能。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 3络层 2数据链路层
产品中带有的SSLVPN、IPSEC、PPTP、L2TP等VPN功能,能够让用户通过一键式操作,方便快捷的建立价格 低廉的广域上专用络,为企业提供广域安全业务传输通道,便利的实现了企业总部与移动工作人员、分公司、合 作伙伴、产品供应商、客户间的连接,提高与分公司、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开展业务的能力。
动态智能带宽管理功能,只需一次性设置,自动压抑占用带宽用户,轻松解决BT、P2P及视频影片下载等占 用带宽问题。
感谢观看
络特点智能接入 健康络 Nhomakorabea移动办公 抑制滥用
产品支持ADSL、光纤等多种方式宽带接入方案,实现了灵活扩展带宽和廉价接入。通过路由、NAT、多链路 复用及检测等功能为企业解决灵活扩展带宽和廉价接入的接入方案。
产品通过自身具有的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用户接入主动认证等功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局域接入 安全管理方案。通过自身具有的DHCP服务器、ARP防火墙、DDNS等功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局域管理方案。

二层协议有哪些

二层协议有哪些

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是指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协议的作用是确保数据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信息交流和网络通信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二层协议是指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遵循的协议。

本文将介绍二层协议的概念以及常见的二层协议。

二层协议的概念二层协议,也称为数据链路层协议,是指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遵循的协议。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第二层,负责将网络层传递下来的数据分成合适的帧,以及在物理层提供的物理链路上进行可靠的传输。

二层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1.帧封装与解封:将网络层传递下来的数据进行封装,形成帧结构,便于在物理链路上传输。

同时,接收方根据协议规定的帧格式进行解封,将数据提取出来传递给网络层。

2.物理地址寻址: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来标识网络设备,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发送到目的设备。

3.帧定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特定的字符或比特模式来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以便接收方正确识别帧的边界。

4.差错检测与纠正:使用差错检测码(如循环冗余校验码)来检测并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5.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通过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和接收方的接收速率,保证数据传输的顺畅和可靠。

常见的二层协议以太网协议(Ethernet)以太网协议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之一,它定义了在以太网上传输数据的帧格式、物理连接等规范。

以太网协议使用48位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进行寻址,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和传输速率。

无线局域网协议(Wi-Fi)无线局域网协议是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局域网协议。

它定义了在无线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频率、信道管理等规范。

无线局域网协议使用48位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进行设备的标识和寻址。

令牌环协议(Token Ring)令牌环协议是一种基于令牌传递方式的局域网协议。

它使用令牌来控制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只有获得令牌的设备才能发送数据。

osi网络模型数据链路层协议

osi网络模型数据链路层协议

osi网络模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网络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的规范和设计。

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协议和功能。

本文将主要讨论OSI网络模型中的第二层,也即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它主要负责在网络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帧。

数据链路层属于底层协议,其上方是物理层,下方则是网络层。

该层在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下,使用不同的协议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局域网(LAN)中,最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协议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局域网协议,它规定了数据帧的格式、传输速率以及数据帧的传输方式。

以太网协议使用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来唯一标识每个网络设备,以便正确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帧。

除了以太网协议,数据链路层还有其他的协议可供选择,如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Wi-Fi协议、令牌环网(Token Ring)协议等。

这些协议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分帧、物理地址的识别与定位、流量控制和差错检测与纠正等。

数据的分帧是将较大的数据包划分为适当的数据帧,以便于传输和处理。

物理地址的识别与定位是根据MAC地址来确定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方。

流量控制是为了避免数据的丢失和拥塞,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差错检测与纠正则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在数据链路层可以使用循环冗余检测(CRC)等技术来实现。

总结起来,数据链路层协议在OSI网络模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负责将网络节点间的数据进行可靠地传输,同时具备分帧、物理地址识别、流量控制和差错检测等功能。

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应用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二层通信协议包括

二层通信协议包括

二层通信协议包括二层通信协议包括:1. 双方的基本信息:甲方(下称“甲方”):(公司名称/个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乙方(下称“乙方”):(公司名称/个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2. 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① 甲方的身份为提供网络通信服务商,享有识别自己网络其上所有传输的数据的权利,并有权对其进行限制或阻断;乙方的身份为使用网络通信服务的用户,在甲方网络上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流。

② 甲方的权利:享有对网络和通信设备的管理权,有权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协议的行为,有限制或阻断乙方网络通信的权限。

乙方的权利:在甲方网络上使用网络通信服务,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流。

③ 甲方的义务:提供稳定可靠、高效的网络通信服务;对网络传输数据进行保护和加密;对违法违规情况及时采取限制措施并举报;对乙方的网络传输数据进行保密处理。

乙方的义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协议规定;保证向甲方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联系方式和其网络传输数据;自行承担其网络传输数据的责任和风险;不得利用甲方提供的网络通信服务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④ 履行方式:甲方提供网络通信服务,并定期维护设备和网络;乙方使用甲方提供的网络通信服务,并保证其所传输的数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⑤ 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生效,有效期为(自行填写)。

⑥ 违约责任:若乙方违反本协议相关规定,甲方有权立即终止服务,并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若甲方未能履行协议相关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双方需遵守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通信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4. 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双方在本协议中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服务提供过程中遵循互信、共赢的原则,共同维护谅解和良好的协作关系。

5. 明确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本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共同履行协议中的约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层协议_精品文档

二层协议_精品文档

二层协议1. 什么是二层协议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数据需要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传输。

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需要依赖一定的规则和协议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其中,二层协议是指在数据链路层(第二层)中使用的协议,用于实现设备间的直接通信。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数据帧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节点,而二层协议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设计的。

常见的二层协议有以太网协议(Ethernet Protocol)、Wi-Fi协议(Wireless Fidelity)以及蓝牙协议(Bluetooth Protocol)等。

这些协议都是为了在不同的物理介质上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的。

2. 二层协议的功能二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设备之间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通信。

具体来说,二层协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2.1 数据帧的封装与解封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二层协议会将上层传输的数据封装成数据帧的形式,添加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例如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以便接收方能够正确地接收和处理数据。

而在接收方收到数据帧后,二层协议会对数据帧进行解封,并将数据传递给上层进行进一步处理。

2.2 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的分配与识别二层协议使用MAC地址来唯一标识设备。

MAC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十六进制数的形式显示。

数据帧中包含目标地址和源地址字段,用于区分不同的设备。

当设备发送数据帧时,二层协议会将目标地址设置为目标设备的MAC 地址,以确保数据帧能够被正确地传输到目标设备。

2.3 数据的检错与纠正二层协议使用一些校验码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当数据帧从源设备传输到目标设备时,二层协议会根据校验码来检测数据是否存在错误。

如果发现数据错误,二层协议会对数据进行纠正或丢弃。

2.4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二层协议会根据网络的拥塞情况来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以避免网络拥塞。

如果网络出现拥塞,二层协议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降低发送速率,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

LTELayer2协议分析001——LTELayer2整体架构

LTELayer2协议分析001——LTELayer2整体架构

L TE Layer 2协议分析001——L TE Layer 2整体架构根据协议,LTE Layer 2被划分为3个子层,MAC子层(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RLC子层(Radio Link Control Layer)和PDCP子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Layer)。

它们的功能在后续的文档中详述,本文主要关注它们如何协同配合,进而共同支撑起整个LTE Layer 2架构:z PDCP子层和RLC层基于无线承载(Radio Bearer)向上层提供服务,一个终端(UE)或一个MBMS内容提供者(MBMS Content Provider)可以对应有多个无线承载,每个承载都可以独立配置自己的Qos相关参数,以满足不同的时延和丢包率需求。

z MAC层基于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向上提供服务,逻辑信道根据传输数据的用途进行划分。

逻辑信道传输的数据主要是两类:无线承载数据和小区控制信息。

对于前者,多个无线承载的数据可能映射到一条逻辑信道中去,一个无线承载的数据也可能映射到多条逻辑信道中去。

对于后者,主要是用于支持RRC对小区无线资源的控制。

z物理层基于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向MAC提供服务,传输信道根据传输数据使用的格式(transform format,即编码调制方式、TM模式等)来进行划分。

从协议推荐的LTE Layer 2架构模型中,可以看出以上观点。

对于下行链路而言,协议推荐发送端(ENB侧)的LTE Layer 2架构模型如下图所示(源于TS36.300,图6.4-1),该图示例为CA场景下的架构模型,在非CA场景下,每一个UE 只对应一个HARQ实体(实质是一个服务小区一个HARQ实体,CA场景下,一个UE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服务小区),对上行链路而言,协议推荐发送端(UE侧)的LTE Layer 2架构模型如下图所示(源于TS36.300,图6.4-2),该图示例为CA场景下的架构模型,在非CA场景下,每一个UE 只对应一个HARQ实体,(本文完)本系列文档针对LTE Layer 2相关协议进行分析,力求使用图表示例等方式更好地分析协议内容,追溯协议背后的设计思想。

osi模型的多层协议原则

osi模型的多层协议原则

osi模型的多层协议原则OSI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体系结构,它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

每一层都有着自己的协议和功能,这些协议和功能都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及网络通信的高效性而设计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OSI模型的多层协议原则。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中最底层的层次,它主要负责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包括网线、光纤等。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物理介质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它主要负责数据的帧结构和传输,包括数据帧的起始和结束标志、校验和错误恢复等。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将物理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帧,并对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三层,它主要负责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包括IP寻址、路由选择等。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通过路由选择确定传输路径。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是OSI模型中的第四层,它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控制和错误检测,包括TCP和UDP协议。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五层,它主要负责数据在通信节点之间的同步和管理,包括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

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数据在通信节点之间的流动,并协调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是OSI模型中的第六层,它主要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加密和解密等操作。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转换为应用程序可以接受的格式,并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等操作。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OSI模型中的最高层,它主要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包括HTTP、FTP、SMTP等协议。

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应用程序与网络协议之间的接口,使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总之,OSI模型的多层协议原则是将网络通信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为每一层次定义相应的协议和功能,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网络通信的高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berhome
4
4
VLAN发展----起源 VLAN发展----起源 发展----
广 播
L2 L2 L2

L2
广播 报文
L2
Fiberhome
5
5
VLAN发展----起源 VLAN发展----起源 发展----
使用路由器隔离广播域, 使用路由器隔离广播域,减少广播报文对网络的影响
L2 L2
L2
主机D 主机 1.1.2.2 主机C 主机 1.1.1.2
Fiberhome
13 13
VLAN发展----VLAN VLAN发展----VLAN的标准 发展----VLAN的标准
IEEE802.1Q成为业界的 IEEE802.1Q成为业界的VLAN的标准 成为业界的VLAN的标准 DA SA Type DATA CRC
广
L2
广播 报文
L2
播 域
Fiberhome
6
6
VLAN发展----起源 VLAN发展----起源 发展----
VLAN的引入, VLAN的引入,为解决广播报文的泛滥提供了新的方法 的引入
一个VLAN,一个广播域 一个 ,
VLAN2
L2 L2
VLAN3
L2
VLAN4
广播 报文
L2
L2
Fiberhome
Access端口 端口
干道链路 接入链路
Fiberhome
17 17
VLAN与二层交换---标签化的报文 VLAN与二层交换---标签化的报文 与二层交换--VLAN20 VLAN10
VLAN20标签报文 标签报文 VLAN10标签报文 标签报文 无标签报文
VLAN10
VLAN20
Fiberhome
Fiberhome
23 23
企业网——虚拟工作组 虚拟工作组 企业网
VLAN2
VLAN3 VLAN4
商务楼宇内的中心交换机,根 据楼宇内不同公司对端口需求, 将每个公司所拥有的端口划分到 不同的VLAN,实现公司间业务数 据的完全隔离,可以认为每个公 司拥有独立的"虚拟交换机", 每个VLAN就是一个"虚拟工作组 ".
交换技术原理
1
1
二层协议分析——VLAN
VLAN可以理解成独立于具体网络设备拓扑结构的广 播域,限制广播范围,灵活,安全. VLAN与LAN之间的区别是数据帧的封装上的不同. VLAN允许在同一个交换机上有多个分离的LAN,也 允许跨交换机形成VLAN VLAN种类:基于port的vlan,基于标记Tag的vlan, 基于MAC地址的vlan,基于管理策略的vlan, 相关协议----802.1Q
DA
SA
TAG
Type
DATA
CRC CRC
TPID
Priority
CFI
VLAN ID
Fiberhome
14 14
VLAN发展----VLAN VLAN发展----VLAN网络作用 发展----VLAN网络作用
1.二层交换 1.二层交换 2.三层路由 2.三层路由
Fiberhome
15 15
VLAN发展----VLAN VLAN发展----VLAN与二层交换 发展----VLAN与二层交换
MAC 端口
VLAN
MAC
端口
一个交换机内的VLAN报文转发 报文转发 一个交换机内的
Fiberhome
16 16
VLAN与二层交换----链路类型 VLAN与二层交换----链路类型 与二层交换---跨越交换机的VLAN报文转发 报文转发 跨越交换机的
Trunk 端口
Trunk 端口
Access端口 端口
18 18
VLAN与二层交换----交换规则 VLAN与二层交换----交换规则 与二层交换---主机和交换机之间传送的是untagged报文 主机和交换机之间传送的是untagged报文 交换机之间用干道链路(Trunk) 交换机之间用干道链路(Trunk)连接 交换机用Tag来标识报文所属的 交换机用Tag来标识报文所属的VLAN 来标识报文所属的VLAN 干道链路上传输的是Tagged 干道链路上传输的是Tagged Frame 不同VLAN之间在二层不能相互通讯 不同VLAN之间在二层不能相互通讯
Fiberhom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19
VLAN发展----VLAN VLAN发展----VLAN与三层路由 发展----VLAN与三层路由
不同VLAN之间是隔离 不同VLAN之间是隔离 一个VLAN原则上对应一个 子网 PVLAN,VLAN聚合除外 一个VLAN原则上对应一个IP子网(PVLAN,VLAN聚合除外) 原则上对应一个IP子网( 聚合除外) VLAN之间互通需要三层路由 VLAN之间互通需要三层路由
二层交换平面
VLAN 100
PPPoe用户A 静态配置IP地址
VLAN 200
VLAN PPPoe用户B DHCP获得IP地址 VLAN Trunk PPP 路由
Fiberhome
26 26
VLAN绑定认证
CORE
VLAN绑定认证: VLAN绑定认证: 绑定认证 基于VLAN标识隔离用户,保证运营商 的利益 在认证时VLAN,MAC,IP,端口等信 息绑定,用于用户认证,保证认证的 安全性
主机D 主机
Fiberhome
10 10
VLAN划分方法----基于协议 VLAN划分方法----基于协议 划分方法---VLAN信息表 信息表
VLAN10 IP协议 协议
VLAN20 IPX协议 协议
运行IPX协议主机 协议主机B 运行 协议主机 运行IP协议主机 运行 协议主机A 协议主机
运行IPX协议主机 协议主机D 运行 协议主机
Vlan1
Vlan1
Vlan2
Fiberhome
27 27
谢谢! 谢谢!
Fiberhome
28 28

主机B 主机 主机A 主机 主机C 主机
主机D 主机
Fiberhome
12 12
VLAN划分方法----基于IP子网 VLAN划分方法----基于IP子网 划分方法----基于IP
VLAN信息表 信息表
VLAN10 1.1.1.*
VLAN20 1.1.2.*
主机B 主机 1.1.2.1 主机A 主机 1.1.1.1
Fiberhome
2
2
二层协议分析——VLAN
VLAN帧标记
8 前同步码 6 目的地址 6 源地址 2 2 2 长度 可变 数据 4 FCS
8100
TCI
Fiberhome
3
3
二层协议分析——VLAN
VID,端口PVID 同一端口属于多个VLAN Tagged端口和Untagged端口区别 跨交换机的VLAN 交换机如何实现基于VLAN的转发 VID + MAC 未知目的地址包在VLAN中向所有端口发送
Fiberhome
21 21
TAG VLAN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在交换机中的报文转发过程中,802.1Q报文标识了报文所 属的VLAN 在跨越交换机的报文中带有VLAN标签信息的 报文,尤其显得重要,例如定义交换机中的1端口属于 VLAN 2, 且该端口类型为Acess 当1 端口接收到一个数 据报文后,交换机会查看该报文中没有802.1Q标签,那么 交换机根据1端口所属的VLAN 2 自动给该数据包添加一个 VLAN 2的标签头,然后再将数据包交给数据库查询模块 ,数据库查询模块会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和所属的 VLAN进行查找之后交给转发模块,转发模块看到这是一 个包含标签头的数据包,根据报文的出端口的性质来决定 是否保留,还是去掉标签头,如果端口是Tag Aware端口 ,则保留标签,否则则删除标签头,一般情况下两个交换 机互连的端口一般都是Tag Aware端口,交换机和交换机 之间交换数据包时是没有必要去掉标签的
Fiberhome
20 20
VLAN应用 VLAN在交换机上的存在 VLAN应用——VLAN在交换机上的存在 应用 VLAN
交换机端口有三种模式,通过相应的配置命令,实现所需的 交换机端口有三种模式,通过相应的配置命令, VLAN配置功能: VLAN配置功能: 配置功能 Access Mode:端口以untagged形式属于一个VLAN; Mode:端口以untagged形式属于一个 形式属于一个VLAN; Trunk Mode:端口以tagged形式属于一个或多个VLAN; Mode:端口以tagged形式属于一个或多个 形式属于一个或多个VLAN; Multi Mode:端口以untagged形式属于某些VLAN,同时以 Mode:端口以untagged形式属于某些 形式属于某些VLAN, tagged形式属于某些 tagged形式属于某些VLAN; 形式属于某些VLAN;
7
7
VLAN发展----VLAN VLAN发展----VLAN的优点 发展----VLAN的优点
限制广播域, 限制广播域,抑制广播报文 隔离用户,保证网络安全 隔离用户, 虚拟工作组, 虚拟工作组,超越传统网络的工作组方式
Fiberhome
8
8
VLAN发展----划分方法 VLAN发展----划分方法 发展---1.基于MAC地址 1.基于 基于MAC地址 2.基于交换机端口 2.基于交换机端口 3.基于协议 3.基于协议 3.基于IP子网 3.基于 子网 基于IP
Fiberhome
9
9
VLAN划分方法----基于MAC地址 VLAN划分方法----基于MAC地址 划分方法----基于MAC
VLAN信息表 信息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