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免费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免费
用。
应对策略
针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医生会 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如调整药 物剂量、更换药物等。同时,患 者需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及
时反馈用药情况。
03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
针灸、理疗等非药物方法
01
02
03
针灸
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 调和气血,达到止痛的目 的。常用穴位包括合谷、 太冲、风池等。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研发具有更高疗效 和更低副作用的新型药物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3
多学科协作
加强神经科学、疼痛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协 作,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三叉神经痛,推动疾 病的研究和治疗进步。
对临床医生和患者建议
提高诊断准确性
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症状的仔细询问和查体,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提高三叉神经痛的诊 断准确性。
疼痛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 绪,可能导致精神障碍, 如失眠、多梦等。
预防措施建议
积极治疗原发病
针对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病灶、药物 治疗等。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
注意饮食调节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过度咀嚼硬物,以减少对三叉神经的刺激。
处理方法指导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免费
目录
• 三叉神经痛概述 • 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 •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总结与展望
01
三叉神经痛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 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 剧痛
发病机制
可能与血管压迫、局部炎症、肿瘤 压迫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三叉神经痛(PPT)

三叉神经痛(PPT)

苯妥因钠(Sodium Phenytoin)
药理作用:高度选择性抑制大脑皮层运动区,阻 止异常放电,增加GABA含量,并能稳定细胞膜。
用法:常规剂量100mg po tid,最大剂量不超过 60服用副作用较小
长期服用可出现眩晕、嗜睡、头痛、厌食、便秘、 齿龈增生等,较少见可出现共济失调、白细胞减 少、神经性震颤、巨细胞贫血等。
三叉神经解剖生理(3)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 自桥脑中部运动核发出,支配咀嚼肌、颞
肌、内外翼状肌、鼓膜张肌、下颌舌骨肌 等。运动纤维的核上通路在皮质脑干束内, 大脑皮层对三叉神经运动核为双侧支配。
流行病学
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在50~70岁 王忠诚等1984年报告北京市区患病率为
18.28/10万,男15.17/10万,女21.18/10万 国外资料统计发病率数人/10万到100万不
急性青光眼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虹视,视蒙

情绪激动 无
说话、洗脸、刮胡 须等

眼球胀痛
电击样痛
视力减退、角膜水 无 肿、眼压增高、恶 心呕吐
舌咽神经痛与三叉神经痛鉴别
舌咽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发病率
少见
多见
疼痛部位 疼痛深度
舌咽神经分布区,左侧 三叉神经分布区,右侧
多见
多见

表浅
扳机点
咽后壁、舌根
唇、鼻翼、口角
或耐药加用
三叉神经阻滞法
适应症: 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副作用、身体状况不适
于手术治疗、作为过渡治疗为手术创造条件。 常用的三叉神经阻滞法 (1)眶上神经阻滞法 (2)上颌神经阻滞法 (3)上牙槽后神经阻滞法 (4)眶下神经阻滞法 (5)下颌神经阻滞法

2024年度《三叉神经痛》ppt课件

2024年度《三叉神经痛》ppt课件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三叉神经痛概述•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目•患者教育与生活调理•总结与展望录三叉神经痛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

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压迫、局部炎症、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导致三叉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的剧烈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可伴面部潮红、流泪、流涎等症状。

分型根据疼痛部位和范围可分为眼支痛、上颌支痛和下颌支痛三种类型。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如MRI等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与牙痛、偏头痛、颞动脉炎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可进行鉴别。

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物选择原则及常用药物药物选择原则根据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

常用药物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传导或降低神经兴奋性来缓解疼痛。

通过疼痛评分量表等工具,评估患者疼痛缓解的程度,如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等。

疼痛缓解程度发作频率减少生活质量改善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发作频率,观察药物治疗对发作频率的影响。

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如睡眠、饮食、情绪等方面的变化。

030201药物治疗效果评估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严重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剥脱性皮炎等较为罕见。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免产生相互作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需谨慎使用。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副作用情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更换药物、调整剂量等。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止痛的目的。

常用穴位包括合谷、太阳、风池等。

针灸利用罐体吸附皮肤,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果。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PPT幻灯片课件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PPT幻灯片课件
“面风”、“偏头风”等。
6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病在阳明,又涉肝胆脾。 病因分内外,风火痰瘀痹阻阳明 经脉为重要病机。 从阳明入手,以疏通阳明经脉为大法。 临床证治体会。
7
病在阳明

肝胆脾
8
病在阳明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
在阳明经在头面部的循 行区域,与阳明经气功能 失调有关。
17
内因当分正虚与邪滞两端
经云:“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正虚之所正是受 邪之处。
阳明本为多气多 血之经,若胃虚脾 弱,则阳明脉虚, 气血无以上荣,
一则易招邪气 侵 袭,络阻气滞;
二乃络虚失养,筋 脉绌急,而致面痛 发生。
18
风火痰瘀痹阻阳明经脉
风火虽可因于外感,然得之于内伤者尤多,其中又 以胃火炽盛或肝胆风火窜扰阳明之分最为常见。
23
胃火上冲
患者素有蕴热,更因嗜食辛热炙之品,或为风热之邪内犯, 致阳明火邪内燔,循经上炎于面。 症见面颊呈阵发性灼痛,日晡甚,或伴牙龈肿痛, 面部潮红,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或洪数。 治宜清胃泻火,佐以祛风通络。 方用《兰室秘藏》清胃散合《景岳全书》 二辛煎加味。 黄连、升麻、生地黄、当归、牡丹皮、 石膏、细辛、黄芩、大黄、露蜂房
三叉神经痛病因以邪滞阳明经为主, 故治从阳明,祛邪通滞,畅通脉络, 令血气调和,则病可向愈。
20
【证治分类】
风寒外袭 风热上犯
风痰阻络
胃火上冲 气虚血弱
辨证论治 瘀阻脉络
胆胃郁热 胃阴不足
21
风寒外袭
常因感风受凉而诱发,发作时头侧面呈刀割样剧痛, 面肌紧束感,畏惧风冷,局部喜暖,遇凉则痛剧,口淡 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05803_三叉神经痛(ppt课件)

05803_三叉神经痛(ppt课件)

未来展望
2024/1/24
5
02
三叉神经痛基本概念
2024/1/24
6
定义与分类
2024/1/24
定义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 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 作的剧痛
分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 神经痛
7
发病原因及机制
2024/1/2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认为病 变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感觉神经根内,也可能与血管压迫 、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导致对神经的机械性压迫、牵 拉及营养代谢障碍有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物制剂治疗
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研发具有针对性的生物制剂, 如神经生长因子、抗炎因子等 ,为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2024/1/24
24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1/24
25
9
03
药物治疗方案
2024/1/24
10
常用药物介绍
卡马西平
作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卡马西平能有效缓解 疼痛,减少发作频率。
奥卡西平
与卡马西平类似,奥卡西平同样具有抗神经痛作用 ,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苯妥英钠
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也可用于三叉神经 痛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合并癫痫症状的患者。
指导患者记录疼痛日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持 续时间、诱发因素等,以便更好地了解疼痛规律和 寻找可能的治疗策略。
教育患者识别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并学会采取 相应的措施。
2024/1/24
20
家属参与和支持重要性
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 复至关重要,应鼓励家属积极 参与患者的疼痛管理和教育工 作。

最新三叉神经痛详解课件PPT

最新三叉神经痛详解课件PPT

攒竹、四白 局部取穴,疏调局部
下关、 地仓 经气,祛风散寒。
合谷
疏调阳明、气血止痛。
风池
疏风通络,活血止痛。
25
外关、解溪
攒竹
头维 阳白
鱼腰
四白
颧髎 下关
迎香 巨髎
内庭
颊车
夹承浆
随证配穴:
风寒型──列缺 风热型──曲池、尺泽 肝胃火盛──内庭 阴虚──三阴交 瘀血内阻——太冲、膈俞
27
临 床 治 疗 方法 按疼痛部位,结合辨证用穴。 第一支痛: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头维 第二支痛:四白、颧髎、下关、迎香、 第三支痛:下关、 颊车、夹承浆、大迎
35
三叉神经痛与面瘫在 针灸治疗上有何异同?
36
共同点:
池颧车少部两 等髎、穴的者 。、阳位远均
巨白是道采 髎、相取取 、太同穴头 地阳的相面 仓、,结部 、四如合取 承白合,穴 浆、谷其和 、迎、中四 风香颊不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 同 部 位 而 灵 活 选 配 穴 位 。
两 者 均 可 根 据 疼 痛 或 麻 痹 的
13
外邪侵袭
面 痛 瘀血内阻
阳明火盛
虚火上炎
14
二、临床表现
1. 有阵发性、短暂性、反复发作的疼痛史。 (发作突然,无先兆)
2. 疼痛剧烈,呈刀割样、针刺样、 电灼样、 撕烈样跳痛。(持续时间仅数秒至1~2分 钟/次,发作和终止均迅速)
15
3.多发于一侧面部,少见双侧。 4.好发年龄:40~60岁,女性>男性。 5.诱因:情绪紧张、进食、洗脸、说话、刷 牙、打呵欠、吹风而诱发疼痛的发作等。
(4)皮内针法: 在扳机点上将揿针刺入,外以胶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 饮食劳倦伤脾,运化失司,
一则痰湿内生,气血瘀滞;
二则中虚卫外不固,易致 风邪阻阳明经脉 为重要病机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三叉神经痛发病突然,与风性迅疾 的致病特性一致。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常挟寒热 邪气,或与内伤之痰瘀相合,邪随风 动,上壅阳明经致其营卫失和,气血 痹阻而发生面痛。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 之脉, 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 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 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 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 少阳,抵于出页zhuo,下加颊 车。”
胆具风木之性,内寄相火, 胆火内郁,循经上扰,经气 不利,也见面痛诸症。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手阳明大肠经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 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 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 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阳明经脉入上下齿,还出挟 口行于面。故阳明受邪,经 脉不利,气血失和,易致面痛 或连及齿痛。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 治
肝经风火上扰阳明
胆胃郁热 脾胃表里相关
generation
generation
restriction
generation
generation
generation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足厥阴肝经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 之脉 ⋯⋯循喉咙之后,上入頏 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 脉会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 颊里,还唇内。”
肝为风木之脏“诸风掉 眩,皆属于肝”,若因情志 内伤,肝失条达,肝经风火 上扰,气血失和,也可致面 痛。
石膏、细辛、黄芩、大黄、露蜂房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患者素体气弱,对季节气候变化的适应
性较差,常因遇触外感,邪滞阳明经脉,络 虚失养而发面部疼痛,伴见面色不华,精 神不振,体倦食少,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当益气补虚,养血通络。
方用《脾胃论》益气聪明汤化裁。
黄芪、人参、升麻、葛根、白芍、
蔓荆子、黄柏、当归、苏木、全蝎、甘 草等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三叉神经痛_中医 论治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
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发作 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 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 坏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但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
区内。
每次发作仅数秒种,至1~2分钟即骤然停止,间歇期正
常。
发作呈周期性,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可自行缓解。 疼痛常自一侧的上颌支(第2支)或下颌支(第3支)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患者素有蕴热,更因嗜食辛热炙之品,或为风热之邪内犯, 致阳明火邪内燔,循经上炎于面。
症见面颊呈阵发性灼痛,日晡甚,或伴牙龈肿痛, 面部潮红,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或洪数。
治宜清胃泻火,佐以祛风通络。 方用《兰室秘藏》清胃散合《景岳全书》
二辛煎加味。 黄连、升麻、生地黄、当归、牡丹皮、
阳明主面,乃主要基于
阳明经脉行于面部而言。
阳明主面,三叉神经痛 generation
病发主责在阳明,而又以 足阳明胃经至为关键。
generation generati
generation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足阳明胃经
《灵枢·经脉》“胃足阳 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 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 入上齿中,还出挟口,还唇, 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 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 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
三叉神经痛_ 中医论治
风寒外袭
风热上犯
风痰阻络
胃火上冲 气虚血弱
辨证论治 瘀阻脉络
胆胃郁热 胃阴不足
风寒外袭
常因感风受凉而诱发,发作时头侧面呈刀割样剧痛, 面肌紧束感,畏惧风冷,局部喜暖,遇凉则痛剧,口淡 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宜疏风散寒,宣痹通络。 方以《伤寒论》葛根汤加味。 葛根、桂枝、白芍、麻黄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病在阳明,又涉肝胆脾。
病因分内外,风火痰瘀痹阻阳明 经脉为重要病机。 从阳明入手,以疏通阳明经脉为大法。 临床证治体会。
病在阳明

肝胆脾
三叉神经痛_ 中医论治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
在阳明经在头面部的循 行区域,与阳明经气功能 失调有关。
generation
白芷、当归、川芎、细辛、 制川乌、炙甘草、生姜、 大枣等。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常由遇风得热而引发,面部痛如火灼,遇热加重,得 凉稍舒,口干喜冷,大便干,小便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脉浮数或弦。
治宜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方以《阎氏小儿方论》之升麻葛根汤加味。 升麻 葛根 白芍 钩藤 蔓荆子
僵蚕 蝉蜕 金银花 荆芥穗 天麻 甘草等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多见于形胖体丰的患者,责之中焦失健,脾胃升降逆乱, 痰浊内生,随阳明乖戾之气上逆,阻滞脉络。常因进食 发生一侧面部胀闷剧痛,或痛处麻木不仁,头昏而重,口 干不欲饮,舌胖暗淡,苔白腻,脉弦滑。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经云:“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正虚之所正是受 邪之处。
阳明本为多气多 血之经,若胃虚脾 弱,则阳明脉虚, 气血无以上荣,
一则易招邪气 侵 袭,络阻气滞;
二乃络虚失养,筋 脉绌急,而致面痛 发生。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风火虽可因于外感,然得之于内伤者尤多,其中又 以胃火炽盛或肝胆风火窜扰阳明之分最为常见。
开始,随病情进展可影响其他分支,其中眼支起病者极 少见。
临床上,病人面部某个区域可能特别敏感,易触发疼
痛,如上下唇、鼻翼外侧等,称之为“触发点”。
三叉神经痛_ 中医论治
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平,其他还
有苯妥英钠、氯硝安定等。
神经阻滞疗法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
手术治疗
中医学称之为“面痛”、
“面风”、“偏头风”等。
若内伤饮食,脾胃失健,或因情志之变,火热灼津,则 痰浊内生,痰为阴邪,必借风力乃可上犯头面,痰随 风动,壅塞阳明脉络,即为风痰阻络之候;
若气滞血阻,或久病入络,则成瘀阻脉络证。
诸因中也有风火痰瘀共患而为病,或又兼胃腑实火 湿热循经上犯,则病情更为复杂。
三叉神经痛_中医论治
三叉神经痛病因以邪滞阳明经为主, 故治从阳明,祛邪通滞,畅通脉络, 令血气调和,则病可向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