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1-2节(知识点+练习)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环境生态与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的,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它们所处的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因素。

-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能力。

-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 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群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存在的、互相依赖的不同物种的总体。

- 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 群落的功能包括资源利用、能量传递和生态位的占据等。

3. 生态因素与生活环境:- 生态因素指的是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土壤等。

- 生物对生态因素有一定的适应性,不同物种对生态因素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

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元素通过生物的生产、消费和分解等过程进行循环。

- 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5. 生态能量的流动和转化:-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通过生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

- 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中,不断转化为热能并且逐渐散失。

6. 生态平衡与稳定:-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 外界的环境干扰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生态危机。

7.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生态保护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行动,包括国家级和全球级的生态保护措施。

生物必修一 第五章 最全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  第五章 最全知识点总结

浆水中学生物复习学案内容: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一主编:刘振格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本质: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酶、特性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③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3、ATP: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全称:三磷酸腺苷,与ADP相互转化: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4、形成ATP的能量来源:①动物、真菌、大多数细菌-----来自细胞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

②绿色植物-----来自细胞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 能产生ATP的部位: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能产生水的部位: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5、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6、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 +6H2O +6O2→6CO2 +12H2O +大量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6H12O6→2丙酮酸(C3H4O3)+少量[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2 C3H4O3+6H2O→6CO2+大量[H] +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7、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产生乳酸:C6H12O6→2乳酸(C3H6O3)+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乳、胡萝卜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细胞质基质产物CO2,H2O,能量(大量)CO2+酒精+能量,或乳酸+少量反应式C6H12O6+6 H2O +6O2−→−酶6CO2+12H2O+能量C6H12O6−→−酶2C3H6O3+能量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过程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一)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转化成乳酸能量大量少量7、细胞呼吸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全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全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1、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4、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方法:加热:通过提高分子的能量来加快反应速度;56(1图一图二图(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变,如图所示。

(3图三图四图3图4(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最终,酶因高温使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失去了催化能力。

如图4所示。

8、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分析:1号与2号比较自变量为水浴加热,1号与3号、4号比较自变量为3号加入三氯化铁、4号加入肝脏研磨液(即催化剂种类)(2)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3)控制变量:自变量(实验中人为控制改变的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4)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2、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3、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4、5、6、7812、有氧呼吸:主要场所:线粒体总反应式:C6H12O6+6O2酶6CO2+6H2O+大量能量3、无氧呼吸:(1)场所:细胞质基质(2)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3)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如大部分植物,酵母菌等)(4)无氧呼吸:C6H12O6酶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如动物、人、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胚等)注意:(1)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2)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生物的生殖一、生殖的类型名词: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

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

凡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结构。

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精子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受精作用。

14、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总结

第 5 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 1 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 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 . 统称为细胞代谢。

2.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3. 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 少数是 RNA。

4. 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5.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⑴温度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 . 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温度过低 . 酶活性降低 . 温度过高 . 酶活性丧失)⑵PH在最适 PH 下酶的活性最高 .PH 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PH过高或过低 . 酶活性丧失)6.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⑴ 温度⑵PH⑶ 底物浓度⑷ 酶浓度7. 实验:见课本!第 2 节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1.ATP 的水解与合成:ATP水解ATP合成反应类型水解反应合成反应反应催化剂ATP水解酶ATP合成酶反应场所广泛存在于细胞的各个需能部位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粒能量来源第 2 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量去向直接供生命活动需要储存在 ATP的高能磷酸键中2.ATP 小结:⑴ ATP 全称:三磷酸腺苷⑵结构简式: A—P~P~P(A 代表腺苷 . P 代表磷酸基团 . ~代表高能磷酸键)⑶ATP 与 ADP的相互转化:水解酶ATP ADP + Pi +能量合成酶(物质可逆 . 能量不可逆 . 酶不相同)⑷ 1mol ATP水解释放 30.54 kJ 的能量。

⑸ ATP 的利用: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能源物质小结: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能源物质糖类生物体内重要储能物质脂肪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能第 3 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 有氧呼吸:⑴概念: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 . 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 .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大量能量 . 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沪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分析讨论及课后练习答案

沪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分析讨论及课后练习答案

沪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课本分析讨论及课后练习答案第五章第1节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增殖分析讨论1.在显微镜视野中如何识别分生区细胞?【答案】细胞较小、细胞核较大、细胞排列紧密。

2.通过观察,哪个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比较各个时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答案】间期。

3. 学业检测答案1.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

(1)该图表示动物还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该图所示分裂时期之后进入哪一时期?将主要发生哪些变化?(3)该细胞有条染色体,其中1和2互称______。

细胞分裂期结束时,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分开后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答案】(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没有细胞壁,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

(2)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作用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3)4 姐妹染色单体使亲子两代细胞中含有相同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维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2.某兴趣小组利用洋葱的根尖细胞,成功制作了有丝分裂装片并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下图是该小组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放大倍数:200×),据图分析回答:(1)用显微镜观察时,细胞中有一些被醋酸洋红溶液染成红色的结构是。

(2)图中标注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3)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期,图中处于该时期的细胞序号是;细胞[2]处于细胞分裂的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发现细胞没有分散开,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染色质或染色体(2)1、4、3、2(3)中 4 末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细胞核重新形成(细胞板出现)(4)解离时间短导致解离不充分、未进行压片、压片不正确等。

3.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通常涉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该章节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的类型:-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如细菌和古菌。

-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如动植物细胞。

3.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半透膜。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液体,含有多种细胞器。

-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ATP的合成。

- 内质网: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场所。

-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和包装。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溶酶体:含有酶,负责分解物质。

-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状和运动。

4. 细胞的代谢:- 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 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5. 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 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6. 细胞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四种核苷酸组成。

- 基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片段,控制细胞的性状。

7. 细胞的信号传递:- 细胞通过信号分子与外界环境交流。

- 信号分子可以是激素、神经递质等。

8.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成特定类型的过程。

-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是生物体形态和功能形成的基础。

9.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细胞衰老是细胞功能逐渐下降的过程。

- 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

10. 细胞的癌变:- 癌变是细胞失去正常生长控制,无限制增殖的过程。

- 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这些知识点为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的核心内容,涵盖了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回顾第五章是高一生物必修一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到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及进化。

本文将对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

一、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性状。

基因存在于我们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生物体通过有丝分裂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增殖,这是一种细胞分裂过程。

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会先复制,然后分离成两个一样的染色体,最终形成两个分离的细胞。

这一过程保证了遗传物质的传递。

二、基因的表现基因通过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但并不是每个基因都会表现出来。

基因的表现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会在个体中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需要两个一样的基因才能表现。

有时,一个基因的表现还会受到其他基因的影响,这就是基因的互作。

基因互作会导致交叉现象的发生,即不同基因组合形成的交叉表现。

交叉现象是基因多样性的来源之一。

三、基因的突变基因的突变是基因组变异的一种形式,它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的随机变化。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点突变是指遗传物质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异,如碱基替换、插入或删除等。

染色体突变则是指整个染色体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染色体的缺失、倒位和易位等。

突变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来源,它在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突变有时会带来有利的特征,从而在自然选择中被优先保留下来。

四、进化的相关概念进化是生物演化的过程,它指的是在长时间里生物种群的遗传组成逐渐发生变化。

进化的关键是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遗传给下一代更多的优势特征。

这种适应环境的特征称为适应性特征,它们是进化的产物。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指的是遗传物质的随机变异。

这种变异有时是突变引起的,有时则是基因重组带来的。

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选择的基础。

五、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研究化石记录和遗传学数据,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祖先是非洲的原始人。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是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知识点,高中生需要重点关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最适温度,最适pH)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机理:降低活化能。

实质: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要点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6、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7、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生物
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植物的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叶绿体等。

2. 植物的组织结构:植物体由根、茎和叶构成,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植物体和输送养分,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3. 植物的生殖:植物具有有性和无性两种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包括花的形成和授粉、受精、胚胎发育和种子的形成等过程;无性生殖包括营养繁殖、切花繁殖、茎叶繁殖等。

4. 花的结构:花由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组成。

不同植物的花结构有所差异,以适应不同的传粉方式和生活环境。

5. 受精过程:受精过程包括花粉颗粒萌发、花粉管的生长、花粉管与卵细胞结合和受精核的融合等。

6. 种子的结构和发芽: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珠等组成。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通过萌发根和幼茎形成新的植物。

7. 植物的生长调节:植物的生长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调节。

内环境因素包括植物激素的作用和光周期信号的影响,外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等。

8.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素中的叶绿体中,其反应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C6H12O6 + 6O2。

以上是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五章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五章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C.ATP末端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解析该现象ATP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部分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

末端的磷酸基团带上标记,说明ATP末端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含量变化不大说明该过程中既有ATP合成又有分解。

答案 A10.下列哪些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增加( )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②血红蛋白变成氧合血红蛋白③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④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氧气扩散进入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两者都不需要消耗ATP,所以ADP的含量不会增加;而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都属于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所以ADP的含量增加。

答案 B11.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ADP,C为ATPB.在B→C的反应中,产生的E2来源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的能量C.E1不是物质,对于人、动物、真菌、植物和细菌来说,E1来自细胞呼吸D.C→B与B→C都可以伴随着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解析若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ATP,C为ADP。

E1、E2为能量;对于人、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E1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则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B为合成ATP的过程,伴随着放能反应;而B→C表示ATP的水解过程,伴随着吸能反应。

答案 B12.下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1,2节(知识点+练习)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1,2节(知识点+练习)

五)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酶——降低反应活化能◎新陈细胞代谢:活细胞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1.发现①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②巴斯德(法、微生物学家):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

③利比希(德、化学家):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④比希纳(德、化学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⑤萨姆纳(美、科学家):从刀豆种子提纯出来的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⑥许多酶是蛋白质。

⑦切赫与奥特曼(美、科学家):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注: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B.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没有变化。

③成分: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很高,使反应速度很快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③需要合适的条件(温度和pH值)→温和性→易变性→特异性。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

低温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二、ATP(三磷酸腺苷)◎ ATP是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它的水解与合成存在着能量的释放与贮存。

1.结构简式 A — P ~ P ~ P腺苷普通化学键高能磷酸键磷酸基团(13.8KJ/mol)(30.54 KJ/mol)2.ATP与ADP的转化◎ ATPADP + Pi + 能量ATP放能呼吸作用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动(线粒体、吸能ADP细胞质)PiPi糖类—主要能源物质热能——散失太阳光能脂肪—主要储能物质氧化分解蛋白质—能源物质之一化学能——ATP水解酶动态平衡合成酶合成酶水解酶酶与ATP1.(新课标卷)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酶——降低反应活化能◎新陈细胞代谢:活细胞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1.发现①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②巴斯德(法、微生物学家):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

③利比希(德、化学家):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④比希纳(德、化学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⑤萨姆纳(美、科学家):从刀豆种子提纯出来的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⑥许多酶是蛋白质。

⑦切赫与奥特曼(美、科学家):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注: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B.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没有变化。

③成分: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很高,使反应速度很快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③需要合适的条件(温度和pH值)→温和性→易变性→特异性。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

低温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二、ATP(三磷酸腺苷)◎ ATP是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它的水解与合成存在着能量的释放与贮存。

1.结构简式 A — P ~ P ~ P腺苷普通化学键高能磷酸键磷酸基团(13.8KJ/mol)(30.54 KJ/mol)2.ATP与ADP的转化◎ ATPADP + Pi + 能量ATP放能呼吸作用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动(线粒体、吸能ADP细胞质)PiPi糖类—主要能源物质热能——散失太阳光能脂肪—主要储能物质氧化分解蛋白质—能源物质之一化学能——ATP水解酶动态平衡合成酶合成酶水解酶酶与ATP1.(新课标卷)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2.(天津卷)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 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3.(海南卷)14.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4.(上海卷)37.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

5.(海南卷)5.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 P 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6.(全国卷)31.(10分)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回答问题:(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注意不是步骤)第五章酶与ATP1、B;2、C;3、C;4、(1) Mn2+ (2)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A;5、D;6、(1)脂肪;缓冲(2)蛋白质(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C)设置温度,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内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化用的最适温度。

否则。

扩大温度范围。

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 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D. 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3.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数量关系()4.食团由口腔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不再起催化作用,其主要原因是()A.食团进入胃时,淀粉已全部分解成麦芽糖B.胃内温度与口腔温度不同C.胃液的pH导致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D.唾液淀粉酶只在口腔中起作用5.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中,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6.甲、乙、丙三支分别装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1ml淀粉酶制剂、麦芽糖酶制剂和新鲜唾液,摇匀后将试管放在适宜温度下,过一段时间后,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碘液,摇匀后,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的是()A.甲试管 B.乙试管 C.丙试管 D.甲和丙试管7.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主要储能物质依次是()A.太阳能、糖类、ATP B.ATP、糖类、脂肪C.ATP、脂肪、太阳能D.ATP、糖类、太阳能8. ATP 之所以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A .ATP 在细胞内数量很多B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C.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D .ATP 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9.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可逆的B.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均不可逆C.物质变化可逆,能量变化不可逆D.物质变化不可逆,能量变化可逆10.ATP合成酶的合成是在()A.线粒体中 B.核糖体中 C.高尔基体中 D.内质网中11.关于人体细胞中ATP的的正确描述是()A.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ATP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C.ATP虽然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D.ATP与ADP的转化很慢12.问题探究的一般步骤是:()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进一步探究,表达和交流C.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以下对酶的不正确表述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链 B.酶是在活细胞中合成的C.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2.下列存在于人体细胞并且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葡萄糖B.淀粉C.磷脂D.糖元3.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A.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 B.氧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植物的根吸收钾离子二、非选择题1.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以瓶带盖的叶捕捉昆虫,并以其分泌物消化虫体。

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取6支大小一样的洁净试管,加入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检测液后,再分别加入瘦肉块和马铃薯块,两小时后观察现象,记录如下表。

请据表回答问题:(1)此分泌物中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

(2)试管1和试管4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试管3不同于试管2的处理之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分泌物的活性受_____的影响。

(1)ATP 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化学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虚线部分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TP 与ADP 相互转变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4)在生物体内,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DABCA BBBCB CD非选择题1.(1)蛋白酶 淀粉酶 (2)对照 (3)温度2.(1)三磷酸腺苷 A -P ~P ~P (2)腺苷(3)ATP ADP +Pi(或磷酸)+能量 细胞内 (4)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