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
燃煤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方案设计崔军勇
燃煤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方案设计崔军勇发布时间:2022-05-25T07:59:14.491Z 来源:《建筑模拟》2022年第2期作者:崔军勇[导读] 常规发电厂微机远动系统(RTU),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 VC)各有一套独立的IO子系统,因为IO模块重复设置,增加了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也会出现数据采集不同源。
例如调度监视的数据来自RTU,电厂运行人员监视的数据是来自NCS,出现AGC A VC被调度考核情况。
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提高了电力网络安全运行的运行效率及自动化水平和系统可性,也能适应发电厂竞价上网、经济调度的发展要求。
广州普瑞电力控制系统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0摘要:论述了燃煤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的主要设计理念、系统功能和组成结构,从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实用性角度对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和常规发电厂网络监控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常规发电厂微机远动系统(RTU),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 VC)各有一套独立的IO子系统,因为IO模块重复设置,增加了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也会出现数据采集不同源。
例如调度监视的数据来自RTU,电厂运行人员监视的数据是来自NCS,出现AGC A VC被调度考核情况。
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提高了电力网络安全运行的运行效率及自动化水平和系统可性,也能适应发电厂竞价上网、经济调度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燃煤发电厂;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早期发电厂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常规的控制方式。
发电厂微机远动系统(RTU),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 VC)各有一套独立的IO子系统,IO模块重复设置,不但增加了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也出现数据不同源导致AGC A VC考核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广州普瑞电力控制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提出设计方案,推进燃煤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的改进。
电厂监控系统方案书
电厂监控系统方案书一、方案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在快速地发展。
而电厂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监控系统作为保障电厂运行的重要手段,必须具有强大的安全监管能力,能够在及时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
本方案旨在为电厂设计开发一款高性能的监控系统,以实现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远程操作控制和数据分析,确保电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系统需求1. 系统能够全天候实时监测电厂各个环节和设备的运行情况。
2. 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电厂各个环节和设备的操作。
3. 系统能够收集电厂各项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做好预防和维护工作。
4. 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提供实时告警和应急响应功能。
三、系统架构和设计1. 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各个监控节点通过网络实现相互连接。
2. 每个监控节点将实时采集所在区域的运行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并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到监控中心。
3. 监控中心将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并通过界面的形式实现远程控制操作。
4. 系统引入实时告警机制和预警机制,当发生异常情况时,系统将及时发送警报,提醒相关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
5. 系统将具备数据存储、备份和恢复的能力,以避免意外数据丢失的情况。
四、系统实现步骤1. 拟定详细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2. 采购相关设备和技术支持,完成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安装和配置工作。
3. 测试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认系统符合要求。
5. 进行系统培训和使用说明文档编写,以便实施工作人员能够准确、高效地使用和维护系统。
五、系统优势1. 本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发生意外的情况,并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的情况。
2. 本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和数据分析,作为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工具,有望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火力发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方案设计
003) 5 0 1
调 度 中 心 监 视 和 控 制 的 能 力
d .采用 计算 机 网络 技 术 , 热 工 计 算 机 系统 与 ( C ) 厂 级 监 控 系统 ( I ) 管 理信 息 系统 ( S D S、 SS 、 MI ) 联 网 , 现全 厂 资源共 享 , 高 电 厂 的运 行 管 理水 实 提
e 减少 建 设 投 资 , 低 工 程 造 价 , 而 降 低 上 降 从 网造价 , 高经济效 益 。 提 1 定 洲发 电厂计 算机 监控 系统主 要设 计原 则 a .升压 站按无人 值 班设计 , 消 网控室 和常 规 取 控 制屏 , 电器 室集 中布 置 。 网络 计 算机 监 控 系统 继 ( 以下 简称 NC ) S 和远动 系统统 一 考 虑 , 用 分层 分 采 布式 结构 的开放式 系统 , 设后备 手 动操作 。 不 b NC S和远 动合 用 一套数据 采 集装 置 , 以保证
d .电能 量信 息 由智 能 电度 表 以 串行接 口方 式 接人 测控 装置 , 计量 关 口点 的 电 能量 信 息 采 用 无源
脉 冲接 点方式接 人测 控 装置 。
a 实 现对 升压站 电气设 备 的实 时监控 , 提高 升
压 站安 全运 行 的可靠性 。 b .减 少升压 站运 行人 员 , 改善 工 作 条件 ,实 现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1期
河
北 电 力
技
术
第 2 1卷
火力发 电厂 网络计算 机监控 系统及其方案设计
Dic s i n h m e De gn o m p t — ba e s u son a d Sc e si fCo u er — s d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万方数据
66
江苏电机工程
以某电厂为实例,对NCS方案和常规控制方案
进行经济比较,其主接线方式如图I所示。
吕
220kV 出线(一)
手≯IIF誊 …jl……陵-…l…瞪…
488 388
(7)GPS对时设备。 (8)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通信 电缆(光纤)、调制解调器(Modem)、网关等。 3.3软件系统 NCS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和应用软 件组成。软件系统应为模块化结构。以方便修改和维 护,且软件应为经现场考验的成熟软件,并符合国标 和国际公认的标准。软件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兼容性 及界面友好性等指标应满足系统本期及远景规划要 求。软件应当支持用户开发新功能,开发后的软件应 能在线装入系统。软件应能支持系统的扩充,当一次 系统改变或计算机监控系统扩充时不必修改程序 和重新组装软件。
+250 —100 —25 —80 —20
圈2 NCS结构
从表1中可知,NCS设备价为250万元。采用计 算机监控系统方案可节约电缆投资约100万元。由 于NCS具有防误闭锁功能。因而可省去1套微机防 误操作闭锁装置,可节约投资约25万元。NCS做到 了资源共享。原需设的远动装置可取消。节约投资约 为80万元。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取代了常规的控 制屏和信号屏,控制/信号屏数量可减少4~6面,节 省投资约20万元。从表1分析,NCS与常规控制方 案相比,仅增加费用约25万元,但由此带来的技术 升级及功能增加的效益远大于此。
NCS设站控层和间隔层。站控层实现整个系统 的监控功能,站控层设备除操作员工作站布置在主 厂房的集控制室内,其余设备如远动通信接口设备 及公用接口设备布置在就地网络继电器室内。站控 层网络可考虑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或光线介质的 双以太网。间隔层由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若干监控子 系统组成。间隔层设备是实现计算机控制系统与生 产过程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并完成就地监控功 能,在站控层及网络失效情况下,能独立完成间隔 层设备的就地监控功能。对于出线回路少,出线电 压等级单一,间隔层设备就近集中布置在就地网络 继电器室内。
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
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对NCS系统的功能、结构、优势分析,发现相较于常规方式而言,自动化程度和成熟性的大力提升,是NCS系统最大的特点,其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其入机接口简单易用,系统网络结构能强有力地支撑监控系统的运行需求,从而使整个火力发电厂电力系统达到更高的性能要求,安全可靠。
尽管目前我国已将NCS系统作为发电厂电力监控的主要管理手段,其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在NCS系统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改进仍是研究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电气控制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以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高速发展阶段。
基于NCS相较于常规控制方式具有明显的优点,目前新建的火力发电厂电力系统已广泛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操作。
一、系统方案引用的相关规范性文件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及其安装操作,可参照的规范性文件包括:《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和参照相关的NCS安装手册等有关标准。
通过对权威标准的遵循和参考,确保在安装过程中保持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保证发电厂以及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二、NCS的系统组成(一)NCS的系统功能NCS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处理、监控报警、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控制操作及其他设备操作、计算机系统或智能设备的同步对时、闭锁功能、统计和计算、打印记录、数据贮存和检索、进行运行指导、远动信息传送通讯等运行管理功能、在线自诊断功能和冗余管理等功能。
[1](二) NCS的系统要求为保证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合理、科学,保障建设工程的运行效益、确保电力系统可以稳定运行以及设备的安全性,应考虑诸多因素。
[2]NCS的安装需要严格遵循的要求如下:(1)关联考虑NCS与远动系统及其通信装置。
整个NCS系统呈现分层分布式。
(2)NCS和远动的数据采集设备相同。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
引言概述:
电力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运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它通过实时监测电力传输、配电设备和电力负荷等信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块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等方面。
正文内容:
一、系统结构设计
1.1主控单元
1.2数据采集单元
1.3通信单元
1.4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
1.5可视化界面
二、系统功能设计
2.1实时监测电力负荷
2.2远程控制电力设备
2.3告警与故障诊断
2.4数据分析与优化
2.5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
三、数据采集与传输
3.1传感器选择与布置
3.2数据采集方式
3.3数据传输协议
3.4数据传输安全性保障
3.5数据传输可靠性保障
四、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4.1与电力监测系统的集成4.2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集成4.3与能源管理系统的集成4.4与物联网系统的集成
4.5与智能电网系统的集成
五、系统运维与管理
5.1系统维护
5.2系统升级与扩展
5.3用户权限管理
5.4数据备份与恢复
5.5故障处理与应急响应
总结: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块、数据采集与传输、与其他系统的集成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点,并为实际应用中的系统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发电厂电力及系统毕业设计
发电厂电力及系统毕业设计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发电厂电力及系统毕业设计的详细说明。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发电系统,以满足电力需求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档将介绍设计的背景、目标、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的技术细节。
2. 设计背景当今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发电厂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发电厂需要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电力系统,以确保持续供电并保持电网稳定运行。
本毕业设计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3. 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发电厂电力系统。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以满足当地电力需求;•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不会出现停电等问题;•优化能源利用,提高发电效率;•考虑环保因素,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设计方案4.1 电力供应方案为了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我们将设计一个多发电机组合的系统。
每个发电机组将由一台主发电机和一台备用发电机组成。
主发电机将负责大部分电力供应,备用发电机将在主发电机故障时自动接管。
这种双机组合的设计将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4.2 电力系统稳定性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我们将设计一个自动监控和控制系统。
此系统将根据电力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以平衡供需关系。
同时,系统还将监控电力系统的参数,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调整,以防止电力系统崩溃或故障。
4.3 能源利用优化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将使用先进的发电机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高效燃烧系统、余热利用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并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4.4 环保因素考虑在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我们将使用低排放燃料,并安装污染物排放控制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我们还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这些措施将帮助我们减少碳排放,并保护环境。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2 网络设备:包括集线器和接口装置等; 3 间隔层设备:包括测控单元等; 4 电源设备:包括电源模件等。
5.2.2 硬件设备应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业级产品,设备应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 5.2.3 站控层主机应与升压站的规划容量相适应。主机采用冗余配置,双机互为热备用,应满足整个系统的功 能要求及性能指标要求。 5.2.4 操作员工作站应设置两套。 5.2.5 工程师工作站宜设一套,实现系统设备维护、参数整定等功能。 5.2.6 远动通信设备应双套配置,满足系统有关调度要求,其容量及性能指标应能满足厂站端远动功能及规约 转换要求。远动接口设备信息可从站控层或前置层处采集。 5.2.7 公用接口设备完成与电力网络直流及UPS系统、电能量采集装置等智能IED设备的通信接口,实现数据共 享。 5.2.8 当设置值长工作站时,值长工作站应设置一套,实现全厂运行情况监视和生产调度管理等功能。有条件 时,值长工作站还可根据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及全厂各机组实时信息,实现机组有功功 率经济分配及无功功率的调整。 5.2.9 GPS对时设备的同步脉冲输出接口及数字接口数量应满足系统配置要求。 5.2.10 打印机的配置数量和性能应能满足定时制表、召唤打印、事故打印等功能要求。 5.2.11 网络媒介可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通信缆或以上几种方式的组合。 5.2.12 间隔层设备宜具有点对点通信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就地监控、同期及防误操作闭锁等功能,并宜选用 强电输入/输出接口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5.2.13 前置机宜按配电装置电压等级及出线规模分组冗余设置。 5.2.14 所有硬件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应满足国际或国内有关标准。 5.2.15 NCS系统与非实时生产信息网络之间以及远动等实时生产信息通过数据网接入设备实现网络传输时,均 应配置经过认证的安全防护装置。 5.3 软件系统 5.3.1 NCS软件系统应由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 5.3.2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及界面的友好性等性能指标均应满足系统本期及远景 规划要求。 5.3.3 软件系统应为模块化结构,以方便修改和维护。 5.3.4 系统软件应具有成熟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完整的自诊断程序。 5.3.5 数据库的结构应适应分散分布式控制方式的要求,并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以方便用户在工程扩建和 运行方式改变时灵活地进行扩充及修改。 5.3.6 通信软件应实现计算机网络各节点机之间信息的传输、数据共享和分布式处理等要求,通信速率应满足 系统实时性要求。 5.3.7 应配置各种必要的工具软件。 5.3.8 应用软件必须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具有良好的实时响应速度和可扩充性。 5.3.9 远动通信设备应配置远传数据库和各级相关调度网络通信规约,以实现与调度端的远程通信。 5.3.10 当设有前置层时,前置机宜配置数据库和远动规约处理软件。 5.3.11 站控层网络宜按TCP/IP协议通信;间隔层网络宜采用有关国标或IEC标准协议通信。 5.3.12 站控层应支持与电力数据网络连接的通信技术和通信协议要求。 5.4 技术指标 5.4.1 系统可用性指标:双机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9.9%。 5.4.2 系统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小于2万h,间隔层设备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小于3万 h。 5.4.3 输入及输出信号响应时间不大于2s。 5.4.4 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辨率不大于2ms。 5.4.5 动态画面响应时间不大于2s。 5.4.6 模数转换分辨率不小于12位,最大转换误差不超过±0.5%,其中电网频率测量误差不大于0.01Hz。 5.4.7 模拟量数据更新周期不大于2s。 5.4.8 数字量数据更新周期不大于1s。 5.4.9 遥控、遥调正确率不小于99.99%。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摘要:电力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提供故障诊断、数据分析和报警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包括系统架构、关键模块和技术实现方案。
该方案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引言电力监控系统是一种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采集电力系统的各种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电力系统的状态和性能信息。
同时,它还能够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帮助维护人员快速找到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旨在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系统架构电力监控系统的核心是一个云计算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与电力设备进行连接。
系统架构可以分为三层:采集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1 采集层采集层是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控制模块。
它主要负责采集电力系统的数据,并通过传感器控制模块控制设备的操作。
采集的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温度等。
传感器控制模块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对设备进行操作,例如开关、断路器等。
同时,采集层还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传输层传输层是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模块。
它主要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计算平台,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传输层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例如Wi-Fi、蓝牙等,并通过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数据存储可以使用云存储技术,例如分布式数据库,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2.3 应用层应用层是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模块。
它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生成运行状态和性能信息,并提供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
应用层可以使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提高故障检测和诊断的准确性。
报警功能可以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全文)(一)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全文)(一)引言概述:电力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和电能消耗情况的监控,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本文将从系统概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设计和安全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电力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一、系统概述1.1 电力监控系统的定义与作用1.2 系统结构及组成要素1.3 系统实施的目标和意义1.4 系统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1.5 系统关键技术及其选择二、硬件设计2.1 数采设备的选择与布置2.2 传感器的选用和配置2.3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2.4 控制器硬件设计和接口要求2.5 电源管理和电路保护设计三、软件设计3.1 系统软件功能划分与模块设计3.2 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设计3.3 用户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3.4 数据存储和分析方法3.5 系统性能测试及调试方法四、通信设计4.1 传感器信号传输方式选择4.2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4.3 数据传输安全及加密方法4.4 网络通信设备的选用和配置4.5 远程监控和控制方法实现五、安全设计5.1 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5.2 数据安全和备份策略5.3 系统故障与应急处理5.4 安全性能监测与优化5.5 用户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总结:本文从系统概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设计和安全设计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电力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通过合理的系统概念和结构设计、精确的硬件配置和接口设计、高效的软件算法和界面设计、可靠的通信和安全设计,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电力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发电厂监控系统
设计方案1、系统概述本工程要求设置全厂工业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本规范书描述的全厂工业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包括生产区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和非生产区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生产区域监视的范围包括主辅机、辅助系统(三期部分)等设备,非生产区域监视的范围包括办公楼、厂门和围墙等区域。
2、系统结构系统结构拓扑示意图如下:3、前端监控系统结构设计及说明(1)前端监控系统概述前端监控系统的任务是能够在任意时间内全方位、无盲区的收集传输图像、语音信息,在图像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摄像机的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可以存储下所有摄像机图像30天的历史数据录像资料,要求存储下来的数据能达到352*288(PAL)或以上的分辩率效果,并可以随时调出记录内任何时间的录像进行察看;监控系统的画面应能任意排列组合,画面切换时能做到自动或手动两种;视频信号可在电视墙上进行切换、轮循调看。
并可在任意监视器上调用任意一台摄像机图像。
(2)前端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3)前端监控系统设计说明摄像机采用进口“索尼”、“松下”、“日立”彩色摄像机,为1/3’CCD,PAL制。
光端机(如有):摄像头与控制系统之间的信号传输可采用光缆连接,也可采用视频电缆直接连接。
当采用光缆连接时,在光缆的两端必须设置发、收光端机。
镜头采用自动光圈,按监视距离、监视物体的状况及范围采用手动变焦或电动变焦镜头。
电动变焦镜头性能指标不低于下列要求:焦距:满监视区域要求(光学变焦倍数≥20倍,电子变焦倍数为10倍);相对孔径:F1.6-16C。
自动光圈,手动变焦镜头性能指标不低于下列要求:焦距:满监视区域要求(至少为3.0~8mm);相对孔径:F1.4。
镜头的接口是CS等标准型式。
变焦距摄像机采用具有日夜转换功能的彩色摄像机,光学变焦倍数≥20倍,分辨率应在480线以上,照度1.0Lux(彩色)/0.02Lux(黑白),具有背光补偿功能。
固定彩色摄像机(具有日夜转换功能)配置的镜头应为自动光圈手动二可变镜头。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摘 要 : 述 了 电力 网络 计 算机 监 控 系统 ( S 的 主 要 设 计 原 则 、 论 NC ) 系统 功 能 和 构 成 , 技 术 和 经 济 的 角 度 对 NC 从 S和
常规 电 力 网络 监 控 系统进 行 了分 析 与 比较 。 果 表 明 : 常 规 电 力 网络 监 控 系统 相 比 , C 结 与 N S增 加 费 用 不 多, 但提 高 了
中 。面对 这种 现 状 , 苏省 电 力设 计 院 提 出设 计 方 江
案 推进 火力 发 电厂 电力 网络 计算 机监 控 系统 ( S NC )
的改进 。
2 CS功 能 N
2 1 数据 采集 和处 理 。
1 NC 的 设计 原 则 S
( )电 厂 升压 站 按 无 人值 班 设 计 , 消 网控 室 1 取 和常 规控 制屏 , 电器室 集 中布 置 。N 继 CS和远 动 系 统统 一 考虑 , 置通 信装 置 。NC 设 S采 用 分层 分 布式 结构 的 开放式 系统 , 不设 后备 手动 操作 。 ( ) S框 架 和 容量 按 电厂最 终 规模 考 虑 , 2 NC 测 控 部分 按 本期 丁程 配 置 , S的 电气模 拟 量采 集 采 NC 用 交流 采样 , 系统 的扩 充应 简单 、 灵活 和方便 。
( 7)设 置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 P 卫 星 时 钟 , G S) 对 NC 微 机 保 护 装 置 、 障 录波 器 等 装 置 进 行 统 一 S、 故
时钟 管 理 。
() 8 NCS通 过 网 关 机 与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S MI ) 进行 网络 通信 , 实现 全 厂信 息 共享 。
电厂监控系统方案
电厂监控系统方案电厂监控系统方案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电厂监控系统方案,以帮助电厂管理人员实现对电厂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系统概述本章节将介绍电厂监控系统的整体概况,包括系统的功能和目标,以及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成部分。
2·1 功能和目标电厂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目标包括:●实时监测电厂各个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发电机、锅炉、蒸汽轮机等。
●实时监测电厂各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包括电力系统、烟气处理系统、燃料供应系统等。
●提供异常警报和故障诊断,帮助操作人员迅速发现和解决问题。
●支持远程监控和控制,使得电厂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电厂进行监控和控制。
2·2 系统结构和组成部分电厂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采集电厂各个设备和系统的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中央控制台。
●中央控制台:负责接收和显示所有采集的数据,并提供用户界面供操作人员进行监控和控制。
●报警和故障诊断子系统:负责实现异常警报和故障诊断功能,并向操作人员发送警报信息。
●远程监控和控制子系统:负责远程监控和控制电厂,使得电厂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电厂进行监控和控制。
3·子系统详细设计本章节将详细介绍每个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要点。
3·1 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包括各个设备和系统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以及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传输的模块。
3·1·1 设备和系统传感器为了实现对电厂设备和系统的监测,需要安装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3·1·2 数据采集装置为了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送至中央控制台,需要设计和安装适当的数据采集装置,例如数据采集模块或传输设备。
3·1·3 数据预处理和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噪声或其他干扰,因此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例如滤波或校准。
发电厂局域网管理监控系统
发电厂局域网管理监控系统设计人:余波班级:98微机********二OO二年六月发电厂小指标录入系统[摘要]本系统鉴于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实现数据录入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对MIS网设备管理系统的补充和完善。
1.系统采用设置使用权限的方法对多用户进行管理。
2.使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备缺陷管理得到充实和完善。
3.系统由用户登录、权限维护、数据录入、综合查询等模块组成。
目 录一、系统简介 (3)二、系统分析 (3)1、必要性分析 (3)2、可行性分析 (3)3、规划纲要 (4)4、组织结构分析 (5)5、管理职能分析 (5)6、业务流程分析 (6)三、系统设计 (6)1、设计思想 (6)2、设计原则 (7)3、设计目标 (7)4、系统物理方案 (7)5、数据字典 (8)四、系统功能分析 (11)五、系统设计及具体实现 (13)1、系统登录 (13)2、权限维护 (17)3、数据录入 (19)4、综合查询 (24)六、系统界面设计 (27)七、小结 (33)发电厂小指标录入系统一.系统简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到来,计算机在许多领域已代替了人类的劳动,使得今天的人类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快速与便利。
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办公自动化MIS 系统的设备管理系统均已投入使用,但随着该系统的逐步深入使用,在一些机组比较老化的发电厂中,由于现场没有数据采集系统,计划、统计及一些分析所用的数据必须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以期提高MIS网设备管理系统的指标考核性能。
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设计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际调查,结合了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统计出需要录入的数据,开发小指标录入系统,从而为发电厂指标考核及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系统分析1、必要性分析随着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MIS 系统的设备管理系统均已投入使用,但在一些机组比较老化的发电厂中,部分数据信息没有采集系统进行采集,如计划、统计及一些分析所用的数据信息必须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
某电厂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某电厂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目录(一)前言(二)数字监控系统简介(三)数字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四)系统特点(五)全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六)系统构成结构图(七)系统的日常维护与售后服务(八)主要设备清单(九)全智能监控系统合同书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保安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与银行、交通、电力、酒店、超市等公共场合。
传统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多采用模拟信号处理方式,其核心控制设备主要有视频矩阵、画面处理器和长延时录像机。
但传统的画面处理器和录像机观看和录像的实时性和清晰度较差,一般长延时录像机录像的清晰度在240—280电视线左右,而且连接一路摄像机时(一般采用24小时录像模式)平均每秒录像画面的帧率只有2.5帧/秒,若通过画面处理器同时录像多个画面时,录像的实时性则更差。
故传统的画面分割器加长延时录像机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难以满足人们对保安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和期望。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电脑数码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数码录像机应运而生,我们公司代理的PICO2000硬盘录像机就是这类产品中的姣姣者。
采用PICO2000硬盘录像机作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中心控制设备,可大大地提高录像的清晰度和图像的实时性,该系统录像的画面的清晰度可达400电视线,并可进行4画面实时录像,每路图像均可达25帧/秒,远远高于传统的模拟式监控录像系统。
而且它还可通过一台电脑对多处场所进行同时录像,回放且互不干扰.还可将其记录并保存、存档、打印,回放时能保持高清晰度画面和效果,同时用户还可利用互联网、局域网对系统进行远程访问,从而实现异地实时监控,这是传统模拟监控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二、监控系统简介本系统是监控报警业界的新型产品,它将化视频图像记录与多画面图像显示功能和监视报警功能结合在一起,将逐步取代传统模拟式多画面分割器和长时间录像机,具有灵活方便等特点。
采用了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全智能监控系统,本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性价比高等优点;正如VCD影碟机取代了传统的录像机一样,全智能监控系统具有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够堵塞安全漏洞,以及消除因工作人员的失职而引起的纠纷,为突发事件提供证据,很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火电厂监控系统毕业论文.doc
火电厂监控系统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1.2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功能及技术指标 (2)1.2.1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2)1.2.2 设计实现的主要功能 (2)1.2.3 主要技术指标 (2)1.3 毕业设计提交的成果 (2)1.4 本设计应用的规程和规范 (2)第二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4)2.1 对火电厂原始资料分析 (4)2.1.1 原始资料 (4)2.2 电气主接线设计依据 (4)2.3 主接线方案 (5)2.4 主接线方案的评定 (6)第三章主变压器的选择 (7)3.1 主变压器选择的原则 (7)3.2 三绕组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7)3.3 相数和绕组数的选择 (7)3.4 发电机型号的选择 (8)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9)4.1 概述 (9)4.2 电路元件的参数计算 (9)4.3 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 (9)第五章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 (15)5.1 设备选择原则 (15)5.1.1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15)5.1.2 按短路条件校验 (15)5.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16)5.3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和校验 (23)5.4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24)第六章综合自动化设计 (26)6.1 概述 (26)6.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6)6.2 主变压器的微机保护介绍 (26)6.2.1 RCS—9671B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 (26)6.2.2 RCS—9681B变压器后备保护测控装置 (26)6.2.3 RCS—9682B变压器后备保护测控装置 (27)6.2.4 RCS—9661B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装置 (27)第七章继电保护 (28)7.1 继电保护设计 (28)7.1.1 发电机保护 (28)7.1.2 主变压器保护 (28)7.1.3 母线的保护 (32)第八章发电厂监控系统设计 (33)8.1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33)8.2 监控系统的功能 (33)8.3 监控系统配置 (35)8.4 监控系统软件 (35)结论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附录 (43)外文资料翻译 (53)第一章概述火电站监控系统已在大中型电厂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一些小火电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基本上还是常规控制,造成了电厂的运行管理水平低,可靠性差。
发电厂计算机监控课程设计
发电厂计算机监控课程设计一、项目背景在发电厂中,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它能够对发电机组等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难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发电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发电厂的运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发电厂中的应用,掌握其原理、功能和操作方法。
二、课程目标1.熟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2.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3.理解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及其在发电厂中的应用;4.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够根据监控信息进行判断及处理。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概念与作用;2.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分类及特点;3.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流程;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功能;5.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软件组成及功能;6.计算机监控系统中常见的协议与通讯方式;7.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战应用案例。
四、课程形式1.课堂讲授;2.实践操作;3.答疑解惑。
五、教学方法1.PPT教学;2.互动式教学;3.实践演示。
六、课程考核1.综合测评:占总成绩50%;2.实验报告:占总成绩30%;3.出勤:占总成绩20%。
七、参考书目1.《计算机控制系统》;2.《计算机监控技术与应用》;3.《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4.《电力系统自动化》。
八、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发电厂中的应用,更能够深入掌握相关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系别: 机电工程系专业名称: 自动化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单位:完成时间: 2011年5月1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务处制发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别:自动化工程系专业:06自动化学生姓名:文文网学号:设计(论文)题目: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起迄日期:设计(论文)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文文网络学院指导教师: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发任务书日期:2008年10月15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仿真摘要稳定是实际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稳定性问题历来是研究系统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时滞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而又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时滞的存在使得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变的更加复杂和困难,同时时滞往往是系统不稳定的根源,因此分析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有着理论和实际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时滞系统的工程背景、应用和意义。
简要地描述了控制系统稳定性、时滞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时滞系统的建模。
其中包括了对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对时滞系统的Lyapunov泛函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方法及建模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主要研究了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通过Lyapunov泛函、代数方法和分析方法对时滞系统的进行分析,然后对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进行MATLAB仿真,并绘制出不同系统的状态响应曲线,用来判断不同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和对时滞系统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线性时滞系统;稳定性;Lyapunov泛函;仿真Stabilit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Linear Systems With DelayAbstractStabilization is the premise of practical systems normal operation and the stabilization is a significant issue for systems control theory. The time delay is an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nature. It brings more complexity and trouble i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also it result in instability of systems. Thus, it is essential that analysis the stability of systems with time delay.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time-delay systems engineering background,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give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control system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athematic models of time-delay systems, Including analysis methods of control systems, Lyapunov methods of time-delay systems and a concise illustration of comput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This articl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stability problems of linear time-delay system. Through Lyapunov functional, algebraic methods and analysis methods to discuss time-delay systems , then ,issues MATLAB instruction for simulating the time-delay system stability, and maps out the response curves of state of different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the stability of different systems.Finally , took down the final summary of the paper and look ahead on research of time-delay systems.Key word: linear systems with delay; stability; Lyapunov function; Simulation目录1 绪论 (1)1.1 时滞系统的研究背景 (1)1.2 时滞系统(TDS)的应用和意义 (2)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2)2 时滞系统的研究方案 (4)2.1 时滞系统的数学描述及其分类 (4)2.2 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 (5)2.2.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5)2.2.2 时滞系统的固定模型转化 (7)2.3 时滞系统的模型建立 (7)2.3.1 计算机仿真及建模 (7)2.3.2 实例算法的应用 (9)3 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12)3.1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2)3.2 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线性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线性时滞系统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连续时间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连续线性时滞系统的基本定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广义线性连续时滞系统的稳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连续线性时滞系统的镇定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离散时间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离散线性时滞系统的基本定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广义线性离散时滞系统的稳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离散线性时滞系统的镇定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线性时滞系统稳定性实例仿真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4)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1.1 时滞系统的研究背景自十八世纪在弦振动中引入时滞系统至今,对含有时滞的系统的研究己将近一百年。
时滞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系统变量的测量(复杂的在线分析仪)、长管道进料或皮带传输、缓慢的化学反应过程等都会产生时滞。
时滞常见于电路、光学、神经网络、生物环境及医学、建筑结构、机械等领域,由于应用背景广泛,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在连续域中,时滞系统是一个无穷维的系统,特征方程是超越方程,有无穷多个特征根,而在离散域中,时滞系统的维数随时滞的增加按几何规律增长,这给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对于时滞系统的控制问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工程实践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时滞系统的这些特点表明了时滞系统比正常系统更能反映实际工程对象,其所能描述的系统范围比正常系统广阔。
在系统与控制科学领域中,线性系统是基本的研究对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众多结果和重要进展,已经形成和发展为相当完整和成熟的线性系统理论。
在众多数学模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具有如下两种形式:表示连续时间为()()()t Bu t Ax t xE += (1.1) ()()t Cx t y = (1.2) 其中x(t)是系统的状态变量,u(t)是系统的输入变量,y(t)是系统的输出变量,A,B,C,E 为适当维数的常量矩阵.若E 为可逆矩阵,则上述系统可以写成()()()t Bu E t Ax E t x 11--+= (1.3) ()()t Cx t y = (1.4) 即为经典的线性系统模型,我们称它为线性常规系统,若E 奇异,则称这种系统为线性奇异系统,或者退化线性系统。
表示离散时间为()()()k Bu k Ax k Ex +=+1 (1.5) ()()k Cx k y = (1.6) 近20年来,随着对诸如管理系统、生态系统、电力系统、工业工程系统等实际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应用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系统的行为不仅与现在的状态有关,还包含系统过去的信息,这类系统被称为时滞系统(简称TDS )。
在许多实际系统中,要对其准确的描述就必需同时考虑时滞的影响和退化的现象。
1.2 时滞系统(TDS)的应用和意义由于惯性的原因,时滞系统广泛地存在于工程实际和社会实际中。
例如:蒸汽锅炉温度控制系统,人口控制系统都属于时滞系统。
原则上讲,任何动态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
但为了处理方便,通常把时滞小的系统看作非时滞系统。
对于非时滞系统,有时由于元件老化,传感器灵敏度下降,也会产生滞后。
因此,更接近于物理实际,十几年来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和镇定问题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
一方面,时滞产生于以上提及的实际生活的各种各样的系统中;另一方面,为使系统能正常运转或便于研究某一系统的动态品质,有时候又需要将时滞引入到控制系统,有的控制系统时滞的影响不太大,这时可以将时滞忽略;有时候时滞对系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若处理不当,即使千分之一秒的误差对控制系统产生的后果都会不堪设想。
多年来,人们发现用时滞系统来描述与刻画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系统比用正常系统来的精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