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反思与重构——评王泽龙教授的《反思与重构》

合集下载

文学的解构与重构我在中文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发现与观点

文学的解构与重构我在中文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发现与观点

文学的解构与重构我在中文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发现与观点文学的解构与重构:我在中文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发现与观点在中文现代文学的研究中,文学的解构与重构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文学解构是指对传统文学形式和结构进行分解和颠覆,以尝试重新构建新的文学意义。

而文学重构则是指在解构的基础上,以批判性的态度和创新的手法进行文学再创作。

本文将从解构与重构的理论出发,分享我在中文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发现与观点。

一、文学解构的实践与意义文学解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拆解、分析和颠覆,挑战传统文学形式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它打破了传统的故事结构和线性叙事方式,试图通过破碎和重组来重新诠释作品的内涵。

文学解构的实践使我们重新审视文学的多样性和流变性,提高认识到作品的多义性和开放性。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文学解构对于重塑文学创作的路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解构,作家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文学模式,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来创作和表达。

这种自由的实践不仅拓宽了文学的边界,还使得我们的文学创作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

二、文学重构的创新与价值文学重构在解构的基础上,以批判性的眼光和创新的手法重新构建文学作品。

它试图消解解构带来的混乱和不确定性,以创造新的秩序和意义。

文学重构的实践使我们能够在思考和反思中发现文学作品的新的美学和价值。

在我的研究中,我观察到文学重构对于推动文学发展至关重要。

作家们通过前人的解构实践和经验,通过重构来探索新的文学可能性。

这种创新的实践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形式和内涵,还推动了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和交叉。

文学重构的创新性引领着文学的发展方向,使得我们的文学更具活力和魅力。

三、文学解构与重构的互动关系文学解构和重构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过程。

解构为重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而重构则是对解构的回应和延伸。

文学解构和重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文学创作的不断革新和发展。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文学解构与重构的互动关系在许多中文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反思与重构:从“五四”到“五四学”

反思与重构:从“五四”到“五四学”

反思与重构:从“五四”到“五四学”现代历史学通常有以下三种常规划分:(1)过去的事实,这是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

(2)历史编纂(historiography),这是历史学家关于研究对象的写作话语。

(3)历史哲学,这是对研究对象和研究话语之间可能关系的研究。

“历史”不仅仅是指我们能够研究的对象及对它的研究过程,而且是,甚至首先是指借助某种写作话语而达成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

我们对历史的经验与我们关于它的话语是不可分离的,历史话语以其具有文化意义的形式现实化为一类特定的写作,这种写作是对历史学家所掌握的任何关于过去的资料和源于过去的知识的种种阐释。

从简单的编年史或史实目录,到高度抽象的历史哲学,历史阐释的形式多种多样。

本文考虑的正是历史写作问题,也就是历史学家历史研究的话语类型,在我看来,任何独特的历史话语一旦形成,便产生了一个可以当做一种哲学的或思考批评的主题。

对于中国近百年历史而言,“五四”就是这样一个最具典范意义的“历史话语。

”仔细分辨关于“五四”的历史话语七十六年来的变化,可以发现,“五四”作为一种象征“现代化”的抽象雕塑,被不同阶级、不同党派、不同思想家和文学家甚至不同代人持续不断地进行雕造和阐释,“五四”作为一种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早已积淀于现代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中,尤其成为知识分子精神传统甚至个人内心的精神节操的一部分。

人的历史记忆是被不断建构和阐释的,而且往往是依照个人或团体利益或社会政治现实去建构的,“五四”的“集体记忆”同样具有某种社会政治性格。

在二十世纪末回顾中国近百年以来艰难的文化历程,“五四”当然是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聚焦点。

一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本世纪最大的遗憾恐怕就要算“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中途夭折了。

百年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代意义的科学?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民主政治?为什么没能形成资本主义及产业革命?如果没有迫在眉睫的救亡图存情势,如果没有那许许多多的政治干扰,如果没有……,还可以举出更多的假设来。

新时期中国文学史的反思与重构

新时期中国文学史的反思与重构

新时期中国文学史的反思与重构文学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文学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

在新时期,我们需要对中国文学史进行反思和重构,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学的历史脉搏和未来方向。

一、反思中国文学史中国的文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源远流长,其文学作品一直以丰富多样、充满灵性的特点著称。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学都受到了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加之各种历史事件的发生,中国的文学发展也发生了一些剧烈的变化,其中尤以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最为深刻。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中国的文学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文学成为了工具,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文学理论受到了极大的压抑,文学作品也遭到了残酷的批判和审查。

这使得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使得文学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价值。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学史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评价和理解。

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对中国文学史进行反思,以恢复真实的历史面貌。

首先,我们需要摆脱过去对文学的陈旧理解,去除那些不合时宜的价值观,重新审视文学,更加关注其美学内涵、文化价值和人类情感。

二、重构中国文学史在回顾文学历史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新的时代下重新构建文学的未来。

中国的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物,需具有相应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价值感。

而当今时代所处的发展背景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文学也应该在思想、形态、内容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和催生全新的文学力量。

新时代需要新的人才,而在文学方面,我们也应该重点关注新一代作家、艺术家的培养和发展。

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创作空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由、更加大胆地思考和表达。

此外,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上,我们也需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传统文学形式和题材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在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重新塑造。

近三十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_王泽龙

近三十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_王泽龙

近三十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王泽龙近三十年的中国现代诗歌历史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需要继续反思的一些观念性问题。

本文结合近三十年新诗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历史描述的进化观与诗歌历史生态的多样性、规律的寻找与非规律性历史样态的复杂性、流派的整体观与个体独特性、诗学阐释与文本解读的离合、诗化的心灵史与艺术化的诗史五个方面,评析了现代诗歌史研究的成绩以及从现代诗歌研究观念上值得反思的问题。

在我们回顾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的历史经验之际,巡检与反思近三十年来中国现代诗歌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评述现代诗歌史研究的历史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现代诗歌研究观念的调整与新诗诗学建构的有关话题,无疑对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的某些特征,具有互通性意义。

一、历时描述的进化观与诗歌历史生态的多样性受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念的影响,中国现代诗歌历史多被描述为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

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基本上以阶级论、政治性作为鉴别诗人与诗歌创作是否进步的标准。

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①中,出现在目录上作重点评述的诗人与作品包括:20年代的郭沫若、闻一多,30年代的蒋光赤、柔石、胡也频、中国诗歌会、臧克家,40年代的艾青、工农兵群众诗歌创作、《王贵与李香香》与《漳河水》、《马凡陀的山歌》。

该文学史中对其他诗人及其创作的介绍大都是批判性的。

比如对新月派的介绍:20年代“创作上发生过一定影响的,还有新月社。

作为资产阶级的文学流派,新月社早期曾在一个短短的时间内表现过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反军阀统治的愿望,但也同时流露了浓重的唯美、感伤和神秘倾向;后期则趋于没落反动”。

在30年代,关于戴望舒的评价:“早期诗篇写的多是一些低沉酸辛的回忆,对生活的寂寞和厌倦。

”“抗日战争爆发,民族解放的声音惊醒了他的“大多数诗人都接受了教育,不同程度地迈着前进的步伐。

戴望舒也是其中的一个。

“范式反思与理论重构

“范式反思与理论重构

“范式反思与理论重构一应该说,选择对蔡仪的《文学概论》作当下的再解读,并不是一个时髦而讨巧的选题。

尤其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中,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思考都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思想观念和方法上都有巨大的突破。

在喧嚣活跃的文学理论研究潮流中,去关注一个早已“陈旧”的对象,好像有些“不合时宜”。

作为1961年高校文科教材编选会议之后所编写的两部统编教材(另一部为以群主编的《文学基本原理》)之一,当往昔作为权威的身份逐渐逝去时,当文学理论作为学科的规律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掘时,《文学概论》就像一个落魄的“贵族”,一个孤独落寞的老人,激情不再,留给我们只是渐行渐远的模糊背影和略感沉重的话语记忆。

但历史不会真正消失,当我们回首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及其教材体系建构时,蔡仪的《文学理论》的“经典意味”犹如“血色黄昏”的浓重仍挥之不去地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如果说记忆是一种情感,而反思更是一种责任。

对待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的态度也应如此。

近代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是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对西方的借鉴的复合情境中发展前行的,每一步都见证了中国现当代文论建构的探索和努力。

应该说,中国的文艺理论是亘古就有的,中国的文艺(学)理论教材则是现代的产物。

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过历史的辉煌,在近代却呈衰飒之势。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旋,开始了中国现代的精神启蒙;传统的文学语言也在倡导白话文的现实声势中遭遇困境,传统诗话、词话等感悟式批评话语已难堪阐释文学理论的现代大任。

中国传统文论的思想特点和批评形态与“现代”理论范畴和知识形式有着巨大的差别,似乎只能“遥望”现代社会科学。

所以在当时性属“西学”的文学理论教材就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作为对于“五四”新思潮一致的理论期待的回应,也真正开始了在取境西方文论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努力。

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核心模式和主流話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介绍到国内,并逐渐对中国现代文艺思想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学科还是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学科还是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学科还是意义?
王本朝
【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7)006
【摘要】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界对学科建设和意义重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其中的"新国学",通俗文学、旧体诗"入史","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和"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等问题给予了具体分析和积极回应,认为中国现代文学近年来所出现的意义重建和学科反思的学术思潮,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方法论突围不同,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对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全面反思和焦虑,有着扩大意义空间、重建新的学科地位、重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责任和社会价值的多重意图和目标.【总页数】7页(P51-57)
【作者】王本朝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9
【相关文献】
1.论现代中国的"文学史"学科及其建构——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 [J], 王荣
2.中国新文学史学科的反思与重建 [J], 朱德发
3.文学史知识二分法及其意义——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为中心 [J], 魏韶华
4.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反思与重构--评王泽龙教授的《反思与重构》 [J], 庄桂成
5.厚积薄发的文学史反思──评冯光廉、谭桂林《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 [J], 方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重构与再现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重构与再现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重构与再现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重构与再现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家们通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将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和背景重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探讨历史的意义和对现实的启示。

这种历史重构与再现的方式不仅拓宽了文学的表达方式,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认知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重构与再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学运动”。

在这一时期,作家们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及《阿Q正传》等作品,通过对中国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对历史进行了再现。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历史中的社会问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重构与再现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作品受到了极大限制,历史的再现更多地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文学逐渐摆脱了这种束缚,历史重构与再现的作品也重新涌现出来。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历史重构与再现的作品多种多样,涵盖了各个时期和不同的历史事件。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再现,展现了中国历史中农民阶级的命运变迁。

这部小说不仅通过个人命运的叙述,也反映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

另外,余华的《活着》以及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作品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揭示了历史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除了小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重构与再现也体现在散文和诗歌中。

例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呈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这本书以散文的形式,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的描写,探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转型。

另外,诗人北岛的《北岛诗选》也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历史的碎片和个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呈现了历史与个人的关系。

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重构与再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方式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现实的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作者:王琳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我国文学研究学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视度不断提升,诸多新型的当代文学理论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并且在我国文学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但是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内部的文学理论而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欠缺之处。

基于这一情况,诸多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学者纷纷投入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研究工作当中。

从本质上来讲,从中国当代理论的反思与构建角度对我国文学理论进行研究属于一种新型的研究角度,有效地从该种角度分析出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纠正,对于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就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建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反思;重建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随着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学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反思与重建问题的研究重视度不断提升,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在诸多文学理论研究学者的不懈研究下,先后经历了四个重大重建阶段,其一为,解决失语症问题阶段;其二为解决反本质主义问题阶段;其三为,解决强制阐释问题解决。

隨着在我国当代文学领域当中,这三种问题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但是仍然为达该种理论重建工作仍然未达到理想状态,目前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学者在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重建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并未形成一项统一的理论,由于文学理论研究学者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因此对于该项问题的看法也众说纷纭,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重建问题,那就是文学原创性焦虑问题。

虽然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学者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重建目标上达成了一直,那就是构建出一套完善且具有较强适用性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话语体系,但是在实际进行够贱的过程当中,各个流派的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学者在着手点方面却并未达成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我国的文学理论一直止步不前,很难获得持续有效地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史的建构与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史的建构与反思
被命名为“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的 “文 革 ”历 时 10年,其间文学界饱经摧残。“文革”的发生从
·88·
批判吴晗《海瑞罢官》和邓拓等人《三家村札记》打 开缺口,掀起狂澜。毛泽东亲自修改数次的 《林彪 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 要》中指认新中国 17年间存在一条“文艺黑线”,而 且“专了我们的政”。“文革”中后期,“初 澜”“江 天”“石 一 歌 ”等 御 用 写 作 班 子 发 表 大 量 的 文 艺 评 论,阐述革命 样 板 戏 的 创 作 原 则,批 判 “文 艺 黑 线 ” 和“毒草”作品,异常活跃。老舍、傅雷、闻捷、田汉、 赵树理、邵荃麟、叶以群、侯金镜等被迫害致死,“文 艺黑线专政论”和批判“封资修”使文学活动几乎全 面停摆,1966年 6月到 1971年秋冬的“文革”前半 期,除了几出革命样板戏和红卫兵战歌,几乎没有什 么新作品问世,大批判的狂潮此伏彼起,赵树理就是 在 1970年的第二次批判浪潮中含冤去世的。林彪 事件爆发之后和 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以来,是文 艺领域获得喘息和回温的两个短暂片刻,“文革”前 出版的一些文学作品经某些修订后得以重印,基于 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而提出的“塑造无产阶级英雄 人物”之“根本任务论”,以及“三突出”“三陪衬”等 一系列教条化的创作原则,则催生出一批具有强烈 时代印记的 “文革”文学作品。到 “文革”末期,写 “与资产阶级走资派的斗争”的倡导声嘶力竭,却也 走到了极左文艺思潮的尽头。
·87·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开,将以 《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新民主主义论》为代 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指导方针,建立和完善了 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等组织机构,文学创 作与研究都形成空前的规模,具有极大的成长空间, 形成当下通称的“十七年文学”。表现工农兵,贯彻 毛泽东提出的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创作视野 有了很大扩展,“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 日》 《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 《保卫延安》《林海雪原》)是其集中代表。

探讨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和重构

探讨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和重构

理论争鸣Theory of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陈子元探讨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和重构摘要:文中通过对我国现代文学史发展历程的研究,分别对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以及重构历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相关学者对我国现代文学史的了解,并为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建构;解构;重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之后,我国的现代文学学科才得以建立,由当时的政务院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文法两院课程草案》,在其中对讲课内容进行了规定,中文系讲授的内容只能是新文学史,自此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也纷纷成为高等学校中文系中的必修课程。

自这一学科建立之后,其经历着曲折的发展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属于其建构阶段;第个阶段是从1966年至1999年,属于其解构阶段;第个阶段是2000年至今,属于其重构阶段。

而我国研究现代文学以及编写现代文学史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共和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接下来,本文便对其三个阶段的历程进行详细探讨。

1现代文学史的建构本文所说的“历史”是指后人用文字记录的,也是“历史著作”、“历史书写”,其是一种主观的精神产品。

我国的新文学是在文学革命之后建立的,而其中《中国新文学大系》则是对当时的新文学进行了总结,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这本书中汇集了最著名的新文学的创造者,内容跟编选了各文学部门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并通过使用长篇导言对各部门进行评价,由蔡元培来负责总序。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本著作,都是很权威的,但是因为受限于是创造的历史背景以及当事人的主管编写意识,因此也让这本著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虽然这种编写的方式也具有很多好处,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性,但是其带有主观性也限制了其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局限也逐渐显现。

在这本著作进行总结时,现代文学史也已经发展了二十年。

此时文坛上也发生了严重的、范围也比较广的论战,这些都使得相关学者对新文学发展历史的看法发生了影响[1]。

文学史观与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文学史观与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文学史观与现代文学史的重构作者:王本朝来源:《江汉论坛》2008年第05期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能够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前提就是它的文学历史的完成与文学观念的建构。

如果将现代文学的历史时间确定为1917—1949年,它已经成为一段历史事实存放在时间的深处,人们对它的理解和阐释却不可能终结。

由此不断生成新的文学观念。

文学观念是对文学的认识、感受和记忆,它在文学的阅读、传播和研究中得以不断改写和延伸。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就是经过对它的感受、触摸、想象和反思而获取的理性认知。

这套观念既有属于经典的规范的学科知识,也有日常的大众的文学观念,我们这里主要是指前者。

讨论和反思中国现代文学解释的历史进程及其意义内涵,说明中国现代文学如何被描述和阐释成了今天的状态?如何得以实现观念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支配现代文学阐释的文学观念主要有哪些因素?它们都是牵涉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规范与建设的重要问题。

文学史属于人文知识领域,不同于客观的纯粹的对象世界,它需要由人的解释和认识而生成意义。

最终成为一门学科知识。

概括解释者的主观意图、历史语境和观念类型,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划分为3个阶段,1949年以前的个人化的新文学观念,1949年以后的政治化和体制化的现代文学观念以及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多元化的现代文学观念。

1949年以前的中国现代文学被确定为新文学。

由于受到历史进化论的制约,“新”与“旧”成为判断和解释文学的价值标准,传统被判定为旧文学,白话文属于新文学。

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源流》,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王丰园的《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和周扬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等对新文学做了历史的描述和美学的阐释。

由于阐释者与被阐释对象的零距离接触,新旧对比、新比旧好的历史意识特别明显,“新”成为了现代文学的价值所在。

现代作家和评论者如鲁迅、周作人、茅盾、沈从文、李健吾、李长之、朱光潜等也为自己积极参与的文学实践提供各种合理性的证词,他们为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提供了解释的参照。

王泽龙,任旭岚◎新中国70年现代白话与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研究之检讨诗观点文库诗生活网

王泽龙,任旭岚◎新中国70年现代白话与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研究之检讨诗观点文库诗生活网

王泽龙,任旭岚◎新中国70年现代白话与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研究之检讨诗观点文库诗生活网回顾“五四”以来百年新诗的历史进程,现代白话一直是影响新诗现代变革的关键性因素。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现代白话取代文言正宗地位,成为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主要元素,深刻地影响着现代诗歌形式的发生与建构。

本文拟从语言变革与现代诗歌的发生,现代白话对古典诗歌语言传统的继承、化用,现代白话对外来诗歌语言的借鉴、转化,以及现代白话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研究四个维度,对新中国70年来现代白话与中国现代诗歌形式建设之间关系的研究加以梳理、评析,为后续现代诗歌语言与现代诗歌形式研究提供借鉴。

一、语言变革与现代诗歌的发生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是从语言变革开始的,诗歌的现代变革承载着实现语言变革与新文学变革的双重使命,同时也是所有文体变革中最难突破的壁垒。

五四时期白话新诗革命既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关键,也是文学革命的重头戏。

语言的变革,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诗歌现代变革的基础。

“发生”问题是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原点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流文学史叙述中,白话新诗作为“五四”新文学开路先锋的身份得到了普遍肯定,但对于现代诗歌发生问题的阐释,常常被置于政治语境之中,被描述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文学领域的表现,而关于诗歌形式的讨论多居于次要地位而少有展开。

例如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主要从反映现实与超脱现实这两条诗歌探索之路出发,阐明内容对初期新诗在诗体、字句等诗歌形式建构的不同影响和决定作用。

[1]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指出,新诗之新并不全在于表现形式上,而在于新的思想内容。

[2]该书也因是质疑胡适的新诗主张局限于体裁与形式,而未触及思想。

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文学史书写中,中南七院校所编的文学史承认了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涉及内容与形式的革新,肯定了他对语言形式改良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认为他的新诗创作在内容与形式上仍带有“陈旧”气息。

中国当代文学对历史与记忆的再现与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对历史与记忆的再现与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对历史与记忆的再现与反思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承载着对历史与记忆的再现与反思的使命。

通过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作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并引发了对历史与记忆的深刻思考。

首先,中国当代文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使人们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作家们通过小说等文学形式,将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进行艺术化的再创造,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沧桑和磨难。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通过对中国农村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农村在革命年代的苦难和变迁。

这样的再现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历史事件的经过,更重要的是让读者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其次,中国当代文学通过对个体记忆的再现,唤起了人们对个人经历的回忆。

作家们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个体在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和遭遇,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例如,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个农民的生活经历,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苦难和人性的光辉。

这样的再现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思考个人在历史中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中国当代文学还通过对历史与记忆的反思,引发了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作家们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的再现,反思了历史的真相和社会的现实。

他们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历史事件的起因和结果,揭示了历史事件背后的权力斗争和社会问题。

例如,莫言的《蛙》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再现,批判了当时的极左思潮和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这样的反思让读者对历史和社会有了更加清醒和理性的认识,激发了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然而,中国当代文学对历史与记忆的再现与反思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历史事件的再现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调查,作家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资料和了解历史背景。

其次,对个人记忆的再现需要作家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叙事技巧,以便将个人经历转化为文学作品。

最后,对历史与记忆的反思需要作家们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和深入的思考,以便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和社会问题。

近30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

近30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

近30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
王泽龙
【期刊名称】《新华文摘》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在我们回顾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30年的历史经验之际,巡检与反思近30年来中国现代诗歌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评述现代诗歌史研究的历史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现代诗歌研究观念的调整与新诗诗学建构的有关话题,无疑对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的某些特征,具有互通性意义。

【总页数】3页(P94-96)
【作者】王泽龙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近30年来中国女性领导研究:回顾与反思 [J], 孙晓莉
2.问题与反思:近30年中国身份认同研究析评 [J], 闫国疆
3.近30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J], 李秀华
4.以收入分配为研究核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近30年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反思 [J], 康静萍
5.近30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 [J], 王泽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文学重构论

中国文学重构论

中国文学重构论
王高辉
【期刊名称】《科技与生活》
【年(卷),期】2009(000)021
【摘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了中国文学重构的观点。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国文学建构起了庞大、复杂的文学体系,保留了不少的文学精髓。

从此角度对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了绘制,说明中国文学重构的必然性。

接着又从中国文学与现代化和世界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文学面临的情况,指出了中国文学重构的艰巨性、被迫性和向导。

【总页数】2页(P154-155)
【作者】王高辉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新文学史观的探索与现代中国文学史的重构——评汪应果、吕周聚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
2.“抒情”的颠覆与重构——梁启超、王国维向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回归探微
3.《白蛇:缘起》——中国文学经典的叙事重构
4.从“瓠落”到“桴浮”: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文学史的习得性重构
5.当代历史的现实主义美学重构——《长安》与当代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浅论文学史学科的重构

2024年浅论文学史学科的重构

2024年浅论文学史学科的重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研究的深入,传统的文学史学科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术发展的趋势,文学史学科必须经历一次全面的重构。

这种重构不仅是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更是对学科研究方法和思路的深刻反思和重新定位。

一、文学史学科现状分析当前,文学史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影响等方面,这种传统的研究视角已经难以满足当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文学史学科的研究方法也相对单一,往往侧重于文本分析和历史考证,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此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也给文学史学科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文学史学科重构的必要性文学史学科的重构是时代发展和学术进步的必然要求。

首先,重构文学史学科有助于拓展研究视野,打破传统的研究范式,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其次,重构文学史学科有助于推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格局。

最后,重构文学史学科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索文学作品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形态和新特点。

三、文学史学科重构的路径1. 拓展研究视野文学史学科应该积极拓展研究视野,将文学作品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

例如,可以引入文化研究、社会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等多元视角,深入剖析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同时,也可以关注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文学作品在跨媒介传播中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2. 推动跨学科研究文学史学科应该积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格局。

例如,可以与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进行合作研究,深入探讨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心理内涵和哲学思考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合作,不仅可以拓宽研究视野,还可以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推动文学史学科的创新发展。

3. 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文学史学科应该积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索文学作品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形态和新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 化 的文 学史 观
值观等外在于文学本体属性的东西。倡导文学研究 的经典化 , 突出的就是要求经典性 的文学作品, 必须 具有独到的审美 品格和独创 的艺术价值 。四是有利 于学科资源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对现代文学研究对
象优化 , 就是材料资源 的比较选择 , 去粗取精 , 淘汰
《 综论》 认为, 3 0年的现代文学整体上是 中国文
取得进步。而学术研究的经典化倡导的正是强化文
学的主干性 、 特殊性 、 门性的研究 , 专 只有在研究的
学科的发展就是在 不断的反思 中重构 的历史过程 。 华中师范大学王泽龙教授 的著作 《 反思与重构—— 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综论》 以下简 称《 ( 综论》 新华 出 , 版社 20 年 7 05 月出版) 对近十年来现代文学研究 中
野不是文学视野 , 是一种外 在于文化本 质的非文学 视野。文化视野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带来 了丰富的 收获 , 但是它依然是一种文学外 围的批评 , 它所关心 的是文学作品所 蕴藏的思想文化方面 的意义 , 它并 不是直接关心研究对象所 内含的文学审美意义。同
究成果 。显然 , 用现 代性 的视 野观照现代文学的历 史, 比阶级论更为全 面、 深入地切人 了现代文学的实
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反思与重构评王泽龙教授的反思与重构
维普资讯
2O O6年 4月 第2卷第 2 7 期
湛江 师范学 院 学报
J RI L O HA JAN NO OU F Z N I G RMAL C l ,GE O J E
Ap . O 6 r2 O
18 3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第 2 卷 7
相互碰撞、 相互激荡 的交流过程 中产生与发展的这 总体特征 , 而且体现 了知识分子 的人文关怀精神 。

研究带来 了视野转换后 的众多具有学理性意义的研
但是 ,综论》 《 认为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的文化视野所 表现出来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 的。首先 , 文化视
践过程与现状本身。因为“ 五四” 新文学的发生就是 在新 旧文化 的蜕变过程 中实现 的, 它是新文化对 旧 文化斗争胜利 的产物( 而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 。中 国现代文学又是受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及其形式影响
体现的文学史观作 了 自己的阐释 。

经典化过程 中, 才能不断完善学科体系, 逐步提升学
科的水平 。三是文学研究进一步回归学术本体的学 理性选择。现代文学研究长期与社会 的意识形态联 系紧密 , 不少研究文章关注的不是文学的审美性 , 而
是倾 心发掘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政治思想性或文化价
Vo . 7 N . I2 o 2
中 国现 代 文 学史 观 的 反 思 与 重 构
— —
评王 泽龙教授 的《 思与重构 》 反
庄 桂 成
( 武汉大学 文 学院 , 北 武汉 407) 湖 302
中图分类号 : o . 1 6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O6 72 2 0 )2 o 3 —0 lO —40 (o 60 一 17 2
放思想 、 实事求是”继 承“ 四” , 五 启蒙 主义文学传统
的时代潮 流之 中, 明地体现 了研究 的政治视野。 鲜 进人 8 年代中期后 , 0 文化视野成了现代文学学术研
究 的一种最集 中、 最突出的方法 , 了一种文学研究 成 的时尚。文化视 野具有 其有效性 , 它是对政治视野 的超越 , 把握住了现代文学是在 2 世纪中西方文化 0
二、 本体论的文学史观
经典化 , 就是要求 现代文学研究 注重具有文学史意 义与文学审美意义 的代表性作家作 品, 突出从 文学 本体的审美意义上与文学研究 的学理意义上 , 对研 究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价 。对此 ,综论》 《 具体 阐述了 现代文学研究经典化 的意义 : 一是反映了文学史 内 在结构调整与文学史演进的必然要求 。现代文学研 究的经典化在研究对象上主要关注的是具有经典性 意义的作家作品, 这样与文学本 体关系不大的非文 学现象以及一般性意义 的文学现象 ( 包括一般性意
研究得到重视与强 化 , 这也就必然会带来文学史结 构的内在变动。因此 , 经典化 的学术追求也正是推 动文学史 演进的 内在 动力 、 有效 策略与必然要 求。
二是学科发展逐步走 向成熟的反映 。现代文学研究 5 多年 , 0 在学术研究 的基础性 、 般性、 一 广泛性方面
维普资讯
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具有经典性意义 的文学现象。然
而, 并非 3 年期 间的所有文学现象都具有经典性 的 0
意义 , 加之多年来在基础性研究方 面的成就 已非 常
突出, 因此提倡现代文学研究 的经典化 , 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观建构中的当务之急 。所谓现代文学研究的
集 中, 强化经典 。一部文学史随着时间的沉淀, 它要 留下来的并对未来发生影响的只可能是经典化了的 产物。基于以上原 因,综论》 《 强化 了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 的经典化意识 。
自从王瑶的《 中国新文学史稿 》 出版 以来 , 中国 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 已有 5 余年 , 间编写 的各种 0 其 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计其数 。有什么样的文学
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史。文学史 的书写历史与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 , 现代文学学科 的深人发 展必然要在学科研究 的主干性 、 特殊性 、 专门性方面
义的作家作品) 自然会 被忽略不计 。经典作家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 2 世 纪 7 年代末 8 0 0 0年 代初的研究成果 , 中体现在从政治思想或意识形 集 态层面 , 廓清被十年“ 文革”也包括建国后历次政治 ( 运动和文化思想批判运动) 搞乱 了或颠倒了的文学
史实 , 甄别作家 的文学思想 、 文学创作 的社会功能。 研究 主体大都把 自己的学术研究 自觉地纳人到“ 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