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马背上的民族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七年级上册《草原牧歌 演唱 ☆牧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D014

初中音乐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七年级上册《草原牧歌  演唱  ☆牧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D014

初中音乐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七年级上册
《草原牧歌演唱☆牧歌》
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受蒙古族的地域及民族风俗特点,通过动听的旋律表达内心对蒙古族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歌曲辽阔的情绪和
优美的旋律。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牧歌》以及马
头琴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歌曲的特点。

难点:歌曲节奏的掌握和歌唱气息。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黑板
三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师:上课。

大班社会《马背上的民族》

大班社会《马背上的民族》

大班社会活动:马背上的民族备课人:茆志凤备课时间:2010年11月2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祖国是个大家庭,有许多的民族。

2、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打猎。

活动准备:课件《马背上的民族》和播放课件的相关设备。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我遇见了一位小导游,他想要带你们去参观他美丽的家乡,你们想不想去啊?(想)播放课件画面一: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现一个可以动的蒙古族小男孩的形象)嗨,大四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能猜出我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蒙古族)恭喜你,答对了。

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向你们介绍我生活的家乡和我们的民族。

2、观看赛马的图片师:好,现在我们就和小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画面二:师:你们看,小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啊?出示画面:美丽的草原图,上面有赛马画面。

幼儿回答师:对了,这就是蒙古小导游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播放《赛马》的音乐小导游: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请你们通过这个音乐猜一猜我的蒙古族伙伴们在干什么?师:有哪个小朋友猜出来了,请你告诉小导游,看你猜的对不对?请几个幼儿站在座位上回答这个问题。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他们是在赛马。

你们看那些蒙古族的小朋友多勇敢啊。

小导游告诉我,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因此,别看他们的年纪很小,骑马的技术是非常的好。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弓箭打猎。

请部分幼儿模仿赛马的动作。

3、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1)展示蒙古族生活的画面小导游:刚刚带你们参观过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赛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蒙古族的家。

播放蒙古包的画面:师: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不要给与评价师:对了,这就是蒙古族小朋友的家,叫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家。

你们知道为什么蒙古族爱骑马吗?为什么要住在蒙古包里吗?先请幼儿回答,然后小导游再进行讲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一、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2. 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蒙古袍、头饰、蒙古靴等。

2. 蒙古族的生活方式:蒙古包、骑马、射箭等。

3. 蒙古族的节日习俗:那达慕大会、草原音乐节等。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蒙古袍、蒙古包、骑马等。

2. 视频素材:蒙古族的生活场景、节日庆典等。

3. 制作蒙古族文化手册,介绍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蒙古袍的图片,引发幼儿对蒙古族的兴趣。

2. 观看蒙古族生活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方式。

3. 教师讲解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节日习俗。

4.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探讨蒙古族的特色文化,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模拟蒙古族的生活场景,如骑马、射箭等。

6. 总结:让幼儿表达对蒙古族文化的感受,并学会尊重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有关蒙古族的资料,了解更多信息。

2.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蒙古族文化手工作品,如蒙古包、蒙古袍等。

3. 培养幼儿每天阅读有关民族文化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蒙古族文化的兴趣。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骑马、射箭等,检验他们对蒙古族生活方式的理解。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估他们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和家长的参与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邀请蒙古族的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园进行蒙古族文化讲座,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蒙古族文化。

2. 组织一次蒙古族文化主题的班会,让幼儿展示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 开展蒙古族文化体验活动,如蒙古包体验、骑马体验等,让幼儿亲身体验蒙古族的生活方式。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要尊重蒙古族的文化,避免误导幼儿。

2. 在实践活动环节,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万马奔腾》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万马奔腾》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万马奔腾》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聆听感受乐曲《万马奔腾》,简单了解马头琴的相关知识,知道独奏与齐奏的演奏形式,了解作曲家齐·宝力高及创作背景,体会其精神。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中,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画旋律线、观赏、交流等活动,感知音乐的特点,感受体验蒙古族乐曲的风格,感知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乐曲,能够喜欢蒙古族音乐并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同时能够从作曲家的身上学到努力创新的精神与草原马儿坚韧奉献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聆听辨析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力度,对比欣赏不同音乐情绪所表达的情感,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的技能,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以及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的兴趣。

但是山区学校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欣赏音乐的能力也是十分薄弱与欠缺的,因此,要通过教师不断地引导,日积月累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万马奔腾》,感知音乐特点;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难点:肢体律动感受万马奔腾的节奏感,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学习其精神。

4教学过程
1【导入】情境导入
走进‘蒙古族’,谈一谈你所了解的蒙古族。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一、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草原文化。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蒙古民族的认识和尊重。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草原、马匹、蒙古包等。

2. 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惯: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吃草原美食等。

3. 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骑马、射箭、摔跤等。

三、教学准备:1. 蒙古民族的生活图片、视频或实物。

2. 彩色纸、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3. 音乐、舞蹈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让幼儿了解他们擅长骑马和草原文化。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画一画蒙古包、马匹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模拟骑马、射箭等游戏,让幼儿体验蒙古民族的传统活动。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蒙古民族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尊重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蒙古民族的认识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运动能力。

3. 搜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蒙古民族的音乐和舞蹈:介绍蒙古族的民歌、乐器和舞蹈,让幼儿感受蒙古民族的音乐特色。

2. 蒙古族的节日:讲解蒙古族的传统的节日,如那达慕大会,让幼儿了解节日习俗和活动。

七、教学准备:1. 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视频或音频资料。

2.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图片或实物。

3. 音乐器材,如蒙古族的乐器。

八、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视频或音频资料,引发幼儿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特点,让幼儿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3. 实践活动:教幼儿学习蒙古族的舞蹈动作,让幼儿体验蒙古族的舞蹈风格。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万马奔腾教案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万马奔腾教案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万马奔腾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由蒙古族特有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万马奔腾》,辨别马头琴的音色,感受体验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蒙古舞基本动作,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聆听《万马奔腾》,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音乐走近教室播放《万马奔腾》音乐,生随音乐骑马走近教室。

(课件图片:在音乐中想象,在音乐中奔腾)二、导入师:欢迎同学们以策马奔腾的形式来到老师的音乐课堂!就让我们让在音乐中想象,在音乐中驰骋!你来听,音乐把同学们带入了什么样的意境,哪个地方?(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师带学生律动)师:怎么样?音乐向同学们描绘了什么?生:草原。

师:草原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怎么样?生:很美、很辽阔……师:很美、很辽阔的草原,在我国的什么地方?生:蒙古。

师:是呀,音乐把同学们带到了蒙古大草原!刚才我们的律动中,这个动作(师示范)也是蒙古舞蹈中的基本动作硬掌。

同学们你来谈谈看你对蒙古有什么样的了解呀?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过渡:是呀,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骏马好似彩云朵……如此的生态环境蕴育了雄厚、壮美独特的蒙古文化,蒙古民族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善于骑马,他们非常英姿飒爽、豪迈豪爽。

在他们的音乐、舞蹈当中也常常关于描绘马儿的影子。

今天,就让我来走近蒙古族民族音乐的世界,首先,我们先来安静完整地聆听音乐。

思考……三、乐曲欣赏学习(一)播放全曲1、思考: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场景?生:马儿在奔跑的情景。

师:你从哪些方感受都的?音乐情绪、速度怎么样?节奏呢?多听几位学生回答。

(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

节奏紧凑、音乐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斯鸣声……)师小结: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不同的情绪和场景。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教案聚焦于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首先,深入介绍了著名音乐家王洛宾的生平及其“西部歌王”的称号由来,详细解析了他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背景、歌曲情绪、乐句结构以及歌词含义。该歌曲不仅是王洛宾对青海秀美山川和民众的热爱表达,更成为藏汉民族团结的象征。教案还设计了聆听与朗诵环节,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内涵。此外,教案还涵盖了《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小提琴独奏赏析,探讨了乐曲的音调特点、表现场面和音乐情绪。同时,介绍了《玛依拉》这首哈萨克民歌如何通过音乐要素描绘出玛依拉天真活泼的性格。最后,通过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与二胡独奏《赛马》的欣赏,教案展示了不同乐器在表现奔放、热烈音乐情绪时的独特魅力。整体而言,本教案旨在通过丰富的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欣赏牧歌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欣赏牧歌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欣赏牧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牧歌》感受蒙古草原的美丽与宁静,理解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牧歌》的音乐及相关视频素材。

2. 准备一些草原风景的图片或幻灯片。

3.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资料,以便上课时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敕勒歌》歌曲,请学生欣赏并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2. 介绍本课内容:《欣赏牧歌》3. 导入语: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刚强而优秀的民族,他们以马背上唱出的歌闻名于世。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闻名的蒙古族歌曲《牧歌》。

(二)初听歌曲1. 播放歌曲,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2. 提问:歌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旋律漂亮、悦耳,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美丽。

(三)复听歌曲,学唱歌曲1. 感受了旋律后,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小声哼唱。

2.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模唱。

3. 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学生发音及演唱时音色控制。

4. 学生齐唱稳固歌曲。

(四)分析歌曲,深化理解1. 提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强弱拍的规律变化,感受草原节奏感。

3. 教师总结:草原节奏感很强,人们喜欢用强弱分明的节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 提问:在歌词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歌词,并说明理由。

5.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聆听学生的讨论,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6. 组织学生进行歌词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7.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主题思想,把握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1. 请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草原的歌曲或民歌,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耸肩基础训练》(教案) 六年级舞蹈美育通用版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耸肩基础训练》(教案) 六年级舞蹈美育通用版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耸肩基础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蒙古族舞蹈中的基本动作——耸肩。

通过学习耸肩动作,使学生了解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掌握正确的耸肩方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蒙古族舞蹈中的耸肩动作,了解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练习,使学生学会耸肩动作,提高舞蹈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蒙古族舞蹈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耸肩动作的准确性:耸肩时要注意肩部的力度和节奏,避免耸肩过高或过低。

2. 舞蹈风格的把握:蒙古族舞蹈风格独特,学生需在练习中体会其豪放、热情的特点。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镜子2. 学具:舞蹈鞋、舒适的运动服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播放蒙古族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1.2 学生回答蒙古族舞蹈,教师简要介绍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2. 新课内容2.1 教师示范耸肩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耸肩动作。

2.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练习与提高3.1 学生自主练习,互相观摩,相互纠正。

3.2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鼓励。

4.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蒙古族舞蹈风格和耸肩动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耸肩基础训练》2. 教学内容:蒙古族舞蹈中的基本动作——耸肩3. 教学目标:掌握耸肩动作,了解蒙古族舞蹈风格特点4. 教学难点:耸肩动作的准确性,舞蹈风格的把握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耸肩动作,并介绍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2. 学生自主练习耸肩动作,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模仿、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蒙古族舞蹈中的基本动作——耸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动作不规范之处,引导学生体会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初中音乐课件说课稿.doc

初中音乐课件说课稿.doc

初中音乐课件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的音乐课件说课稿,供参考!我选的内容是第四单元《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

居住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民,他们的歌声像辽阔的草原和天空一样嘹亮明净,舞蹈艺术更是丰富多彩,表达了蒙古人民对草原、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是我们音乐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根据教学设计,结合课标“感受、鉴赏、创造、探索”精神,本节课安排了以下内容:①学唱蒙古民歌《牧歌》。

②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赞歌》。

1.通过唱歌和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和根本;了解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和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想像力、鉴赏力和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学唱歌曲《牧歌》和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蒙古音乐的风格和特征,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丰富的想像力和鉴赏力。

钢琴、音响资料、课件。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主要采用了视觉图像法、设置疑问法、启发引导法、评价鼓励法。

首先,民族艺术是从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中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绪,要了解一个民族的音乐语言,首先要了解本民族的风土人情,所以,我选了一局部有关蒙古人民生活场景和精美画面在导课时播放,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历史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其次,根据学生好奇爱动,爱展示自我的特点,我采用了设置疑问,启发引导和评价鼓励的方法,以“老师为主导、为主体”,让学生动静交替、热情活泼的气氛中增长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聆听法、小组活动法。

首先,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是我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根底。

培养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是培养学生表现和创造音乐的重要手段。

其次,利用小组活动法,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探索新知识,不仅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优良的课堂气氛。

马背上民族2

马背上民族2

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 们出现都为民间剪纸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诗 句.而中国最早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 近出土北朝时期(公元一一年)五幅团花剪纸.
历史发展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 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句子,以剪纸招魂风 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
2. 其传承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文化历史 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社会认知、道德观念等.剪纸 艺术遗产先后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二章
节 历史起源与发展
历史起源
纸发明是在公元前西汉时代(公元前世纪),在此 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出现,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 材料,通过镂空雕刻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 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技法在金箔、 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剪桐 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 弟,封姬虞到唐为侯.
立体剪纸
立体剪纸既可是单色,也可是彩色.它采用了绘 画、剪刻、折叠、黏合等综合手法产生一种近 于雕塑、浮雕新型剪纸,它吸取了现代美术技巧, 充分体现了写实与美术浪漫特点,使剪纸由平面 感变为立体化,可用于观赏造型及儿童手工制作 等.
第四章 节
用途形式
从具体用途看大致可分四类:
一、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 二、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 三、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 四、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等.

牧歌教学设计

牧歌教学设计

牧歌教学设计辽阔的草原——牧歌课型:唱歌综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唱蒙古族民歌《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蒙古族民歌的纯美,提高学生思量与鉴赏音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1、指导学生用舒展的声音演唱《牧歌》,感受蒙古族长调的特点。

2、在欣赏《牧歌》的过程中对学生感受、表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听赏法、讨论法、体验法、对照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板书设计:牧歌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舞蹈《骏马舞》,让学生感受欢快的气氛。

导语:一支节奏欢快、热情奔放的舞蹈把我们带入了音乐殿堂,同学们知道课前播放的那段舞蹈是哪个民族的吗?学生思量:蒙古族那段舞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想跟着舞动起来。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蒙古的了解有哪些?(可以从蒙古的风俗世情、地方特色、相关文化等方面思量)学生讨论:大草原、奶茶、烤全羊、一年一度的那达慕会、成吉思汗陵、老师这里也有一组有关蒙古的图片,让我们再去重温一下蒙古的美景。

(伴有蒙古族的民族音乐播放幻灯片)一、导语:蒙古民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蒙古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同学们想不想感受蒙古独特的民歌风格呢?这一节课就有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体验一下蒙古族民歌的无穷魅力。

教师板书:牧歌二、欣赏歌曲《牧歌》1、播放歌曲《牧歌》,让我们共同用心灵去触摸音乐,初步感受一下歌曲的意境。

这是一首原汁原味的蒙古族民歌,里面类似于颤音的演唱是蒙古一个非常重要的演唱技巧,叫“诺古拉”润腔。

2、歌曲涉及到哪些色采?音乐情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再一次到音乐中寻觅答案吧!(启示学生用语言斗胆的把自己听到的、感受到的音乐描述出来。

三年级上册研学《探寻马背民族的艺术瑰宝》教案-最新

三年级上册研学《探寻马背民族的艺术瑰宝》教案-最新
马头琴的文史传奇
马头琴的历史追溯、现实发展
马头琴的造型及演奏手法
作业
设计
1、查资料:那达慕节日都有哪些文化活动?
2、搜集:内蒙古歌曲有哪些?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游玩我们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回顾学过的课文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一起 "登上万里长城、游览桂林山水、飞到鸟的天堂……"。 (课件出示万里长城、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的照片)接下来我还准备带你们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看!这是哪里呀? 让学生回答那就是"草原"。板书:请到我们草原来。
草原风光很美,草原的人更美。
三、我爱研究: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内蒙古大草原有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
2、内蒙古大草原的气候。
3、内蒙古草原的马背民族。
4、内蒙古草原文化。
四、我的旅游计划:评价计划 自评 互评
五、谈谈本课的收获: 1、你学会上网查资料了吗?
2、你懂得与同学合作了吗?
3、你设计出了旅行图了吗?
3、让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
教学
重难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重点:了解内蒙古的美丽风光。
通过图片展示,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气候特点以及草原文化。
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设计学生旅行图。
教具
学具
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大草原相关资料
板书
设计
第十一课探寻马背民族的艺术瑰宝---马头琴
教学
反思
二、快乐欣赏:
出示图片:
解说:草原是美的,每当冰雪融化,大雁北飞的时候,春天用彩笔把这里描绘成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牧草随着徐徐的春风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向人们展示她们的美丽。鲜花在阳光下灿然开放,一片火红,一片洁白,一片金黄,一片瓦蓝。草原上的花一开就是几十里、几百里、几干里。整个大草原便是花的海洋。

初中音乐_马背上的民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马背上的民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富饶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不同的民族舞蹈,今天我们请来了3个不同民族的朋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不同风格的舞蹈,同学来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有请第一位同学……(新疆、藏族、蒙古族)[设计意图]通过展示3个民族的舞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民族带来的不同音乐文化,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大饱眼福,掌声送给他们。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一个民族,是哪个民族呢?(出示图片——草原图)师:蒙古族是一个多情好客的民族,蒙古人民过着自由、舒畅、美好的生活,那么你对这样美丽的蒙古族有哪些了解呢?哪位同学能说一下?生回答。

3、教师总结(课件展示)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让我们看一下他们的民族服饰,颜色鲜艳,袍状衣服代表着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蒙古族擅长骑马、摔跤和射箭;居住在蒙古包里,吃着美味的烤全羊、手抓羊肉,礼仪是献哈达,我们常见的都是白色的,在这里是蓝色的,其实它是五彩哈达的一种,五彩哈达分为红、黄、蓝、白..都是代表着吉祥如意的意思,然后是他们的传统节日—那达慕节,是在每年的七八月为了庆祝丰收的喜悦而举行的节日。

二、讲授新课(一)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蒙古族歌曲,请大家欣赏。

(教师演唱《银杯》)。

问:这首歌曲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酒宴)描写了一个酒宴上,人们载歌载舞,高唱酒歌的场景,酒在蒙古族生活中不可或缺,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便会高举酒杯,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2、聆听这首歌曲,在聆听的过程中继续思考:乐曲的速度、情绪、结构。

歌曲是几段体形式?有几个乐句构成?(它的速度是中速的,情绪比较热情活泼,歌曲为一段体,两个乐句。

)歌曲名为《银杯》,是因为蒙古族在向最尊贵的客人敬酒时,一定要用一只银碗盛酒。

三年级上册研学教学设计-第十一课 探寻马背民族的艺术瑰宝---马头琴

三年级上册研学教学设计-第十一课 探寻马背民族的艺术瑰宝---马头琴

三年级上册研学教学设计-第十一课探寻马背民族的艺术瑰宝—马头琴一、课程背景和目的1.1 背景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音乐研学课,属于文艺类教学。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民族乐器,接下来将更深入地探究其中的一种音乐器乐——马头琴。

马头琴,又名“马鸣琴”,是蒙古族民间常用的民族乐器,主要流行于中国和蒙古国。

1.2 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马头琴的起源、发展、演奏技巧等内容,进一步认识马头琴这一民乐佳器,增强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与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2.1.1 马头琴简介从马头琴的起源和发展讲解马头琴的历史,及其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2.1.2 马头琴演奏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指导学生了解马头琴的演奏姿势、乐器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2.1.3 马头琴音乐欣赏选取著名的马头琴曲目进行欣赏,介绍曲目的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和审美能力。

2.2 教学方法2.2.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马头琴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历史背景知识。

2.2.2 视频展示引导学生通过观看马头琴演奏视频来更深入地了解马头琴的演奏姿势、乐器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2.2.3 听力训练通过马头琴音乐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和审美能力。

2.2.4 演奏体验让学生实际操作乐器,亲身感受马头琴的演奏。

可以邀请专业马头琴演奏者来学校进行演示演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体验。

三、学习评价和作业布置3.1 学习评价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马头琴这一民乐佳器,增强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与审美素养。

因此,学习评价可以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进行:3.1.1 观看表现评价从学生在观看马头琴演奏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如下:•是否认真观看视频;•是否注意到演奏者的乐器姿势和演奏表现;•是否有问题及时提问。

3.1.2 音乐欣赏评价从学生在音乐欣赏环节中发表的言论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如下:•是否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否有独特的见解;•是否有独特的品味。

三年级上册研学教案-第十一课 探寻马背民族的艺术瑰宝---马头琴

三年级上册研学教案-第十一课 探寻马背民族的艺术瑰宝---马头琴

三年级上册研学教案-第十一课探寻马背民族的艺术瑰宝—马头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介绍马头琴及其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体验,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马头琴演奏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民族文化和艺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马头琴,音乐CD,PPT等。

2.学生准备:带上小提琴或者其他乐器(选项),准备好听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热身引入(10分钟)1.问候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出本节课的核心课程——马头琴。

2.播放马头琴相关的音乐的CD或者视频,并让学生听、看,并了解马头琴的音乐特点和历史沿革。

3.2 课堂讲解(20分钟)1.观察视频,介绍马头琴的起源、基本结构和演奏方式。

2.介绍马头琴在蒙古族民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马头琴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马头琴的制作过程和技术特点。

3.3 实践体验(60分钟)1.在学生的集中之前,教师对马头琴弹奏的方式和技巧做简单的演示。

2.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音乐敲击体验。

让学生弹奏不同的节奏,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和配合,以增强集体合作的意识。

3.在完成基础练习之后,以乐曲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应注意力度和把握音乐的速度。

4.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马头琴的基本演奏技能,并在完成蒙古民族音乐的演奏之后,学生对演奏完成的情境景象给予描述或听感。

3.4 巩固练习(10分钟)结束演奏后,建议安排较短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让学生互相听取和分析,以及指导和改进相关的问题。

\t ### 3.5 总结反思(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我检验和评估学习成果。

2.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总结,向学生展示蒙古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和才艺。

3.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究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和文化,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1.情境引入策略:在参观展览之前,先播放一段马头琴的音乐作为铺垫,利用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推动知识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仪:献哈达
节日:那达慕节
你认为比较难的乐句和小节在哪?
切分节奏: XXX
前倚音 下滑音
对比《银杯》与《牧歌》
速度
《银杯》短调 《牧歌》长调
稍快 慢速
情绪 欢快、热情的 舒展、辽阔的
结构 短小 句尾悠长
歌词内容 祝酒歌、叙事性 蓝天白云羊群
两根琴弦,共鸣箱成梯形,琴身顶端刻有马头做装饰。 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也成为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
蒙古族: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
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因善骑马,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民族服饰:
蒙古族擅长: 骑马 摔跤 射箭
居住:蒙古包 礼仪:献哈达
美食:羊肉 节日:那达慕节
速度: 中速稍快 情绪: 热情活泼 结构: 两个乐句,一段体
居住:蒙古包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4月,蒙古族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齐·宝力高
蒙古族人齐·宝力 高是当今马头琴艺 术世界第一人。
2录。
2005年他把马头 琴带入了世界最高 音乐殿堂——维也 纳金色大厅,举办 了举世瞩目的马头 琴专场音乐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