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模板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篇一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赏析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子和呈示部,能区分长笛、双簧管、小提琴的音色,能哼唱主部主题。
2、了解梁祝的故事情节。
3、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4、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通过聆听,记住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一、师唱《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今天我们欣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新课教学:(一)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协奏曲的概念以及熟悉美丽传说。
1、出示题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作者简介。
3、简单介绍梁祝二人的性格特点。
4、看视频,真切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的爱情。
(二)欣赏乐曲。
(出示课件)1、展示整个乐曲的结构:引子(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十八相送)——展开部(封建势力、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再现部(仙境、化蝶、传颂)2、引子片段欣赏(1)欣赏引子1音乐感受长笛用纯净甜美的音色吹奏出明亮跳跃的华彩旋律,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2)欣赏引子2音乐了解双簧管以宽广、厚重、圆润的音色,奏出优美的背景过门音调,取自越剧的过场音乐。
(3)再次欣赏引子部,加深感受。
3、呈示部片段赏析(1)小提琴奏出一段优美的爱情主题后,大提琴的低音与之形成对答,抒发了梁祝相爱的甜美。
这段音乐可谓全曲的中心。
4、随乐而动随音乐做古典神韵组合:提沉。
5、欣赏副部主题音乐。
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调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跃,独奏与乐队交替,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爱情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 掌握歌曲《梁祝》的歌词和曲调。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梁祝》的音乐录音。
2. 《梁祝》的歌词卡片。
3.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4.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主体:1. 播放《梁祝》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2. 分发《梁祝》的歌词卡片给学生,让他们跟随歌词一起听歌,并尝试跟唱。
3.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调特点和情感表达,讨论歌曲中传达的爱情主题和情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段歌词或乐曲中的片段进行表演或演奏。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进行舞蹈、戏剧表演或乐器演奏等形式的展示。
5. 学生展示并互相欣赏彼此的表演或演奏,鼓励他们互相给予肯定和建议,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他们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和《梁祝》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喜爱程度,并提供相关资源供他们进一步探索和欣赏。
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与爱情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2. 组织音乐分享会或音乐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达能力。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故事背景的理解、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等。
2. 收集学生的作品或表演视频,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结合音乐教学与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深入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敬业的小编征途帮大家找到的7篇初中音乐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音乐教案篇一一、设计理念:本课时在所选材料上选取了《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歌曲《保卫黄河》。
通过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去理解歌词,感受跌宕起伏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
结合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激起更多的情感投入。
领悟到更多的精神力量。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学唱《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魄及中华民族奋进的的伟大精神。
3、通过欣赏《长江之歌》及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音乐知识:乐句、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
4、能够体会与分析乐(歌)曲的情绪表达。
二、学习重点、难点:a)重点: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之一轮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b)难点:正确的感受和体会乐曲,掌握乐句、乐段。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四、教学时间:1课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分为2课时)五、教学过程:1、课前音乐,营造轻松、和谐的学生学习环境。
播放《江河万古流》的伴奏音乐。
2、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演唱情绪演唱上节课所学歌曲《江河万古流》3、新课学习:(1)导入新课:“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默默地生活在这片苍凉贫瘠的土地上,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在贫苦中过着充实的生活。
他们唱着发自肺腑的歌谣,简单却真实,正如这辽阔的黄土地一样!”“听!黄河的船夫们唱起了悠扬的歌声。
”(2)学生通过歌词及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欣赏《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朴素、短小、精悍并具有鲜明形象的民歌。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篇1教学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目标与简析1、通过欣赏此曲,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2、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音机、多媒体、小提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设问:大家听说过哪些传说?有没有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2、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1、作品介绍介绍作品、作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为下面的欣赏做铺垫。
讲授:协奏曲的特点。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分段欣赏)A、介绍作品的曲式结构。
B、按照板书曲式结构图,分段欣赏爱情主题、梁祝共读共玩、英台抗婚以及化蝶的主旋律。
并回答:每一个片段所表达的情感?c、教师演奏爱情主题D、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所表达的音乐思想。
小结:这首乐曲通过独奏小提琴与乐团的配合演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说故事。
并将中国戏曲的元素融入了西洋音乐中,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梁祝》赞颂了人类真挚的情感,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无情。
三、看谱学唱《梁祝》主题1、教师给学生发放《梁祝》爱情主题简谱。
2、学生根据教师弹奏,进行视唱、模唱。
3、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概述这是一节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的课程,我们将学习中国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将了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的特点,同时也会学习一些有关音乐文化的知识。
这个故事中有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我们将特别分析这些作品中的音乐元素。
二、课程目标1.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认识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的特点。
3.学习一些有关音乐文化的知识。
4.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音乐作品,并了解其中的音乐元素。
三、教学内容1.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并分析故事中的音乐元素。
2.认识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而探讨音乐表现中人物形象的构建。
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其中的曲调、节奏、器乐形式等元素。
4.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音乐作品,包括“凭阑人”、“墙头马上”等,并探讨其中的音乐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理解其中的音乐元素。
2.观看音乐剧或舞台剧表演,参观音乐博物馆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的角度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音乐作品,理解其中的音乐表现手法。
五、教学流程1.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音乐元素,如曲调、节奏、器乐形式等。
3.讲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其中的曲调、节奏、器乐形式等元素。
4.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探讨音乐表现中人物形象的构建。
5.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音乐作品,包括“凭阑人”、“墙头马上”等,并探讨其中的音乐表现手法。
6.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演唱,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总结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估1.课堂笔记:要求学生记录课堂重点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音乐元素以及相关概念。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2.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表现手法;3.能够口头表达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过程方法1.听音乐,感知音乐所传递的情感;2.观看图片,了解情景描述,拓展学生思维;3.选择个人喜爱的方式表达音乐所传递的情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1.了解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化内涵;2.学会欣赏表现爱情主题的音乐。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2.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表现手法;3.能够口头表达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表现手法。
1. 故事梗概本故事发生在唐朝,梁山伯是个书生,祝英台是个富家少女。
两人误打误撞相识,彼此相爱。
祝英台的父母不同意两人在一起,祝英台被强迫嫁给了别人。
后来,梁山伯从南海仙山回来,得知祝英台被逼成婚,十分痛苦,最终因病而亡。
而祝英台也无法忍受与梁山伯分离的痛苦,最终投水自尽。
2. 音乐表现手法这首歌曲《梁祝》采用了民族音乐的曲式形式和传统的唢呐、二胡等民族乐器,表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情感纠葛:•弦乐和合唱体现了情愫渐进,情泪纵横的梁山伯;•独具东方韵味的唢呐、二胡的乐器演奏则表达了祝英台温柔中带有坚韧的性格,以及她为爱情而痛苦的心情;•合唱演唱表现了两人的思念之情,又交织着悲凉的气氛。
3. 音乐欣赏请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这首《梁祝》。
请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曲子的起头让你想起了什么?2.这首曲子中有哪些乐器的声音?3.这首曲子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感?4.这首曲子在哪几个地方的变化最为明显?5.你喜欢这首曲子传递给你的情感吗?为什么?4. 情感表达请让学生选择个人喜欢的形式,表达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可以是绘画、写作、朗诵等。
第一步放一遍《梁祝》音乐,让学生听一听。
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爱情故事的背景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背景和内涵。
2. 学习故事中的经典音乐片段,包括《梁祝序曲》和《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3. 学习演奏《梁祝序曲》的乐器和技巧。
4. 分组进行音乐表演,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了解程度。
2. 播放《梁祝序曲》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二、教学主体(30分钟)1. 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背景和内涵,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2. 学习《梁祝序曲》的乐器和技巧,如小提琴、二胡、笛子等。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现场演示展示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特点。
3. 学习《梁祝序曲》的乐谱,教授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节奏等。
4. 分组进行音乐表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节或情感进行表达。
可以使用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
三、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进行音乐表演,展示他们对故事情节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音乐。
教学资源:1. 《梁祝序曲》音乐片段的录音或视频。
2. 乐器演奏示范视频或现场演示。
3. 《梁祝序曲》的乐谱和音乐教材。
4. 分组音乐表演所需的音乐、舞蹈或戏剧素材。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学习乐器演奏和乐谱阅读时的参与程度和技巧。
2. 评价学生在音乐表演中对情节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他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人音版八年级下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民间爱情故事的音乐魅力。
2.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掌握小提琴协奏曲的基本特点。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2.教学难点: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2.播放故事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故事有更直观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乐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分析乐曲的组成部分。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乐曲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演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演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其他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这一民间爱情故事的音乐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2.播放故事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故事有更直观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乐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分析乐曲的组成部分。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乐曲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演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演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八年级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 优秀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协奏曲的概念和结构特点: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2、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钢【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聆听钢琴演奏《梁祝》〕师:最近老师在练习一首好听的钢琴作品,今天献丑让大家一起欣赏一下,看看有没有同学知道老师弹奏的是什么作品。
生:《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真是见多识广,看来课外你一定很喜欢听古典音乐。
那么《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从今天的音乐欣赏中感受一下。
二、新授课:1、了解协奏曲:师:我们刚刚听了钢琴独奏的《梁祝》,今天将要欣赏的是协奏曲版本。
什么是协奏曲呢,我们来看一看。
协奏曲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是指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比方钢琴协奏曲。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片段,感受一下这是一首什么协奏曲。
〔播放英台哭坟片段〕生:小提琴协奏曲。
师:非常正确,小提琴协奏曲就是指小提琴独奏和乐队协同演奏。
那么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是由引子、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主题,现在我们从引子局部开始聆听。
2、分段欣赏:⑴引子局部:师:在聆听之前,看看老师的两个问题。
第一,引子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乐器?第二,引子表现了什么样的春景?〔播放引子局部〕生:长笛,双簧管……师:引子局部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鸣声,接着双簧管以柔美而抒情的演奏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⑵呈示部局部:师:现在是显示部的爱情主题,听完以后说说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播放爱情主题〕生:……师:深情地,由小提琴独奏,一个充满诗意的爱情主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梁祝故事源流、影响和意义。
2.了解《梁祝》中的旋律、曲式和表现形式。
3.能够用专业术语描述《梁祝》中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4.增强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梁祝》中的旋律、曲式和表现形式。
2.专业术语描述《梁祝》中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增强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感。
四、教学内容1. 梁祝故事背景梁祝故事起源于唐朝,发扬于明朝。
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之爱情故事是一代又一代人文化传承的结果,是中国古代爱情文化中的佳话,也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2. 《梁祝》中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梁祝》以语言、音乐、舞蹈互相补充,反复交叉,产生出丰富的艺术效果,既有婉转动人的爱情描写,也有豪放洒脱的戏曲表达。
其中音乐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制造氛围,表达情感和情节推进的重要工具。
在音乐方面,《梁祝》是一部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
其运用了各种音乐手段,包括:1.旋律:《梁祝》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民间音乐的韵味和内涵。
2.曲式:《梁祝》中的音乐曲式都是中国传统音乐曲式,如长调、仙曲等。
3.表现手法:音乐中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音乐描写、音乐对比、音乐衔接等,为整个作品增色不少。
3. 《梁祝》中的旋律分析传统音乐的曲式和旋律是讲求和谐的,在《梁祝》这部作品中也不例外,旋律的温婉和优美恰到好处,恰当地体现了梁祝两人的情感和故事发展。
以《梁山伯和祝英台》为例,这首曲子的整首旋律都是以慢、中、快三部分构成的。
第一段慢板部分,旋律优美、简练、清晰、明朗、具有民族特点;第二段中板部分,旋律华丽,具有豪放的艺术性;第三段快板部分,旋律强烈,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味道,展现了梁祝的欢乐。
4. 《梁祝》音乐鉴赏在学习完各种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之后,让学生进行《梁祝》的音乐鉴赏。
教师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通过听音辨曲,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旋律特点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梁山伯与祝英台-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湘剧艺术的特点和影响。
2.了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内容。
3.学习传统音乐与现代的结合方式。
二、教学内容1.《梁祝》曲目欣赏。
2.分析剧中配乐的结构,了解剧中的情节,给学生欣赏音乐时进行引导和启发。
3.学习湘剧艺术的基本功。
4.通过音乐和剧情结合进行文艺表演。
5.练习乐器演奏。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简单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2.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见解,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中的感人之处。
第二步:欣赏音乐1.利用音乐教室的设备,播放歌曲《梁祝》。
2.边播放边对曲目进行解析,指出歌词的内涵和音乐结构。
3.让学生自己唱一下这首歌曲,了解歌曲中的表达情感的方法。
第三步:分析因素1.指导学生们分析《梁祝》配乐的结构原则,例如:快慢节奏的转换;乐器的搭配等。
2.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故事中的情节,了解其中的感情描写和音乐的营造方式。
第四步:湘剧基本功1.引导学生学习湘剧,例如:朗诵、唱词等技巧。
(不是重点,可以省略)2.学生进行基本功的练习。
第五步:课堂表演1.学生享受自由表达的乐趣,自愿参加演出。
2.配乐、跳舞等都是学生自己来完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文艺。
第六步:乐器练习1.学生熟练掌握乐器演奏的技能。
2.练习一些传统乐器,例如:二胡、琵琶、箫等。
四、板书设计•湘剧艺术特点。
•《梁祝》曲目欣赏。
•音乐与剧情结合的方式。
•乐器演奏技巧。
五、教学评价方式1.利用互动问答进行课堂测验。
2.学生进行模拟演出,老师进行点评。
六、教学反思1.今天课堂应该注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表达方式,所以没过多计较湘剧的基本功训练。
2.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进行了较多的讲解和引导,但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进行指导。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课程名称: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类型: 故事讲解与音乐欣赏课时数: 2个课时年级: 初中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背景和情节。
2. 欣赏《梁祝》主题音乐,感受其优美动人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介绍和背景资料。
2. 能够播放音乐的设备。
3. 适合本故事的音乐曲目。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介绍故事背景和情节。
简要描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重点讲述他们的禁爱和悲剧结局。
2. 向学生展示一些插图或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
3. 介绍《梁祝》的音乐作品,解释它是以这一传统故事为主题创作的。
4. 播放《梁祝》的主题音乐。
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欣赏音乐,并让其想象着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介绍的故事情节和《梁祝》音乐。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和音乐的感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与他人分享。
3. 介绍《梁祝》音乐的构成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并让学生尝试唱出其中的一段旋律。
4. 分小组让学生创作一个简短的表演,结合音乐和动作来展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每个小组可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表演,也可以整合多个段落。
5.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表演,并给予反馈和鼓励。
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找到其他版本的《梁祝》音乐,比较不同版本的表现风格和情感传达方式。
2. 学生可以研究《梁祝》的影视改编版本,并讨论其与音乐的关联。
评估方式:1. 整个课程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能从他们的回答和讨论中评估他们对故事和音乐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2.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估,包括对他们创意的评价和对他们表达能力的评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
2.掌握音乐戏曲唱腔之一的昆曲,了解昆曲的唱腔技巧和表演艺术。
3.欣赏昆曲《梁祝》,了解唐诗水平美的表现手法。
4.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我们采用昆曲《梁祝》作为主要音乐教学内容。
在交替教学的同时,通过昆曲《梁祝》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宋代古典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问题启发和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发挥思维的作用。
2.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影音、图像和文字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传感器感知来了解昆曲《梁祝》。
3.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询问,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想法和感受写在教学记录上,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一、启动新知识1.问:有没有听说过《梁祝》这个故事?2.教师简单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引入课程。
二、学习一:昆曲简介1.通过多媒体展现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昆曲特点和表演艺术。
2.利用图表化的方式展示昆曲音乐结构和基本唱腔技巧,让学生了解唱腔和演唱的技巧和要求。
三、学习二:昆曲《梁祝》的唱腔和表演1.教师简要讲解昆曲《梁祝》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唱腔并能更好地欣赏和表演。
2.教师利用CD播放唱腔,指导学生唱跟唱,然后让学生独唱。
3.教师讲解昆曲表演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
四、学习三:欣赏昆曲《梁祝》1.教师播放音乐CD,组织学生一起感受音乐,通过视频展现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梁祝》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和唱腔,并指导学生听懂唐诗水平美的表现手法,比如:“鸣弦泪川短长池”等。
五、巩固知识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初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课前音乐:演唱《梁祝》主题歌——《化蝶》二、导入课题:千古传诵的故事,柔美、深情的旋律,能打动许多爱乐人的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
下面请同学们一同欣赏。
三、音乐知识:协奏曲:一件独奏乐器与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
由什么乐器担任主奏就叫什么协奏曲。
如:钢琴协奏曲、琵琶协奏曲、二胡协奏曲等。
四、作品创作背景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占豪、陈钢创作于1959 年,同年5 月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这是以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
剧情描述了梁山伯、祝英台的真挚爱情。
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和鞭策,反映了人民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五、作品赏析:全曲以《梁祝》故事中的代表性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是奏鸣曲式结构。
1. 呈示部——相爱a..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传来秀丽的笛声,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画。
b..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美丽的爱情主题(单三部曲式a-b-a)。
c..大、小提琴的对答,比拟梁祝草桥结拜的情景。
在一段小提琴自由的华彩过后,引人了活泼的回旋曲(a-b-a-c-a),描写他们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和追逐嬉戏的情景。
d..之后,转入慢板,表现两人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2. 展开部——抗婚a..音乐突然转为低沉阴暗,沉重的大锣和大管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征兆,铜管奏出了凶暴的封建主题。
b..独奏小提琴先用散板奏出祝英台的惶惶不安和痛苦心情,接着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的主题。
两个主题在不同调性上反复交替出现,最后形成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激烈的抗婚场面。
c..乐曲转入慢板,大、小提琴的第二次对答奏出了缠绵悲切、时合时分的曲调,描写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情景。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著名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了解并学习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学习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
2. 过程与方法•讨论式教学:师生共同探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等;•听辨式教学:学生通过听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来感受作品的情感表达;•实践性教学: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制作自己的人声伴奏版本。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学习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
2. 教学难点•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节发展和感情表达;•掌握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
三、教学内容1. 课前预习学生预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课堂教学1.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
2.学习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师可播放该版本的音频,让学生听辨和体验。
3.进行讨论,探讨作品中的感情表达和情节发展。
4.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制作自己的人声伴奏版本。
教师可提供相关的软件和乐器等工具,并对学生的录音与编辑进行指导和点评。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包括听讲、发言、讨论、实践操作等;•作业完成情况及质量。
2. 评价标准•能够正确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发展和感情表达;•能够学习和掌握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完成制作人声伴奏版本的任务,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资源•电子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文本;•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录音和编辑相关的音乐软件和乐器等工具。
湘艺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5. 教学演示:教师现场演示《梁祝》的演奏片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和指导。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1.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梁祝》的故事背景和意义,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2.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梁祝》音乐作品做好准备。
2. 作品中的音乐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展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喜怒哀乐,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
3.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通过音乐的形式,传达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爱情故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七、《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1.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4. 通过提供创作指导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构思和创作与《梁祝》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
5. 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梁祝》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史的发展和演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我带领学生们学习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一首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作品,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爱情故事为背景。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互动讨论法和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与《梁祝》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故事,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呈现环节,我详细讲解了《梁祝》的主题旋律、情感表达和民族乐器,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梁祝》的音乐魅力。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题:《梁山伯与祝英台》
学科:音乐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能够简单的叙述故事的梗概。
2. 学会唱这首经典民歌,能够用正确发声和正确的节奏进行演唱。
3. 能够体验这首歌曲中的激情,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内涵。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如“你听过梁祝这个故事吗?”,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步:听歌
首先,让学生先听这首歌,让他们初步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节奏,同时学生可以观察歌曲中的歌词和意义。
第三步:学歌
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学歌曲应该从正确发声的方法开始,先划分好歌曲的节拍和节奏,在学会发音的基础上逐渐学习歌曲的整典和旋律。
第四步:抒情表达
通过发声和演唱,帮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鼓励学生尝试着自己去表达。
第五步:唱歌比赛
在教学结束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歌曲比赛,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经验和组织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六步:总结
针对本次教学的反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体会这首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进一步掌握其节奏和技巧,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能力。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针对中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注重了学生特定的爱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内涵。
同时,学生还通
过选手们的表演,展现了其中的技巧和技能。
综合以上,此次教学获得了学生的积极反响,促进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2.音乐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感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了解和感受。
(二)新课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陈钢和何占豪的创作过程。
3.教师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和特点。
(三)音乐欣赏1.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2.学生跟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高潮和转折点。
(四)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五)拓展延伸1.教师介绍其他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2.学生了解并欣赏其他音乐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五、课后作业1.学生收集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其他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变化,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如何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巧相结合。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第一篇: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范文教具录音机、多媒体、钢琴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1959年写成并首演。
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
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
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
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
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
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
由于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
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1教学目标(一)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受梁祝的真挚爱情及对封建势力强烈的反抗精神。
(二)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
了解两部作品的关系,学习用音乐要素分析音,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三)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等音乐知识。
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这首曲子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主题,因此爱情主题可以让他们直接演唱,引起兴趣,其他音乐知识要在欣赏时重点讲解。
3重点难点能够感受、体验《梁祝》的音乐情绪,并能体会音乐中的结构和音乐中表现的要素。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猜一猜国人称它是“我们自己的交响乐”,被西方称作“《蝴蝶的爱情》”,知道这是哪部作品?活动2【讲授】新课学唱主题活动3【讲授】作品介绍:作品于1959年写成并首演。
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
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了解协奏曲的概念,听辨乐曲中出现的乐器音色,说说梁祝的故事,乐曲旋律来自哪个戏曲曲调。
(越剧选段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这部交响作品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与成功的尝试,在国内外演出均受到热烈欢迎,我国群众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
”《梁祝》以中华民族音乐的鲜明风格与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活动4【活动】分段欣赏作品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
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撷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既不是对故事情节的直接描述,也不是对越剧唱腔简单的模仿,而是根据音乐擅长抒情的特点,运用协奏曲的形式特点,对原剧内容和曲调进行提炼,并加以发展和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模板
教材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1959年写成并首演。
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40分钟)
教具:音响、录音带、投影片、钢琴、小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忆式)(5分钟)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下面请一位同学,用她那把心爱的小提琴来为我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
”(表演)
提问:“你在多次演出中都演奏了这首乐曲,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