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绿色历史课堂 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渗透 2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渗透 2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绿色教育的渗透摘要绿色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教育,这一教育的宗旨在于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学生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拥有良好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树立正确人生观。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绿色教育渗透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说,现代教育,应该是“绿色教育”。

何为绿色教育?绿色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教育,这一教育的宗旨在于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学生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拥有良好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树立正确人生观。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加强绿色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首先,加强绿色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为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导致部分学生思想困惑、心态失衡、行为失控,生命意义缺失。

据报道“中国健康教育咨询中设有一条咨询热线,在热线设立之初曾做过一次统计,前9个月打进热线的有2700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的占146人,其中80%是中小学生”,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生命不但属于自己,更属于我们国家与民族。

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绿色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其次,加强绿色教育是适应历史新课改的迫切要求。

历史新课程确定的三维目标,使知情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体现了生命的完整性;把教学重点由教师转向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了生命的自由性和超越性。

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实施模块的课程组合,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体现了生命的独特性;课程评价注重过程和人文性,体现了生命的生成性与发展性。

探索高效绿色的历史课堂

探索高效绿色的历史课堂

造 高效绿 色的历史课 堂 , 从而让 学生爱上历 史课堂 , 更好地 掌握历 史知识 , 切 实有效地提 高成 绩。
关键词 : 高 中 历 史课 堂 高效 绿 色 中图 分 类 号 : G6 3 3 . 5 1 效绿色历史课堂 。 培 养高素质人 才 “ 绿色课堂 ” 倡 导一种人 文素养 和科学精神相容 的教育 , 追求 全面和谐 的教 育 , 注重的是基于 民主的对个性 的尊重 的教育 , 崇 尚的是健康 的、 无污染的 、 可持续 发展的教育…。在这个过程 中, 学生 的主体性 地位再一次被强 调 , 学 生作为学 习的主人 , 其 积极 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与否就直 接关 系到教学成果是否是高效 、 绿色 的, 对此我们要给予必要 的重视 。 2 关爱 学生。 做促 进者、 学 习者 、 决定者 、 幸福者
法, 先 带 领 学 生 玩 一 回 穿 越 — — 穿 越 到一 百 年 前 的某 一 所 学 校 , 我们 一起模拟 上课 场景 , 笔者说 : 老爷们好 !同学们说 : 大人好 ! 笔者说 : 老爷们辛苦 了!同学们说 : 升 官发财 !在一 片笑声 中, 笔
新课标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 引导者和参与者 , 教 学过程就是师生交流 , 共 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 ” 教师不是简单传授 知识 的机 器 , 更是学 生的 良师益友 。要 与学生共 同学 习 , 共 同成 长, 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 , 做 高效课堂 的决定者 , 做学生学习 的促进者 。教师要理解 到上课其 实也是一个不 断学 习的过程 , 要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 用 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情感去带动学生。对于 班级 中的学习弱势群体 , 要从 内心认同他 , 关心他 , 用人性的力量 去影 响学 生 , 带 动学 生。一般情况 下 , 笔者从 高一新接手班 级的 时候 , 第一节课是不上正课 的, 这 一节课 主要是 自我介绍 , 然后给 大家上一节关于心灵成长的课 。大概是这样 : 先问大家初中学习 的生物课 , 请大家 以人类为例讲一讲生命的形成 , 大家都笑 了 , 这 么简单 !一个卵子和一个精子结 合后 就成 为受精卵 , 然后就发育 成人 。但是 , 我们没有人去仔细想过 , 在你是爸爸 的精子之一 时, 你 同时有两到 四亿个兄弟和你一起 奔跑通 向妈妈 的卵子 , 这个过 程需要短则数分钟长则六小时 , 并且途 中你们将遭遇妈妈子宫 内 白细胞 的吞噬 , 到达妈妈 的输卵管时 , 你的兄弟将仅剩一两百条 , 你渡过 了种种难关 , 还要和两百个 兄弟做最后一搏 , 最终最 强大 最健康最 幸运的一个精子 进入妈妈 的卵子 内 , 取得 最后的胜利 ,

教研活动绿色课堂(3篇)

教研活动绿色课堂(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绿色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了更好地推动绿色课堂的实践,我校开展了以“绿色课堂实践探索”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文将详细阐述此次活动的内容、成果及启示。

二、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教育,提出“绿色发展”理念。

教育部门也明确提出,要将环保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绿色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绿色课堂实践探索活动。

三、活动内容1. 绿色课堂主题设计活动伊始,我校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研讨,确定了绿色课堂的主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了以下主题:(1)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2)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3)水资源保护与节约(4)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 绿色课堂教学实践在确定主题后,各学科教师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结合绿色课堂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以下为部分教学实践案例:(1)语文课:《环保标语我来写》教师引导学生收集环保标语,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富有创意的环保标语。

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评选出最佳环保标语。

(2)数学课:《生活中的低碳生活》教师通过讲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低碳行为。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调研,统计班级、学校、家庭等不同场景下的碳排放量,并提出降低碳排放的建议。

(3)科学课:《水资源保护与节约》教师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 绿色课堂评价与反思在绿色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了解学生对绿色课堂的满意度。

同时,教师之间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绿色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绿色课堂实践,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生态文明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生态文明教育

标题: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生态文明教育摘要: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历史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历史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一、引言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历史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1.整合教学内容,突出生态文明主题:教师应根据教材,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形成具有生态文明特色的教学内容。

2.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故事讲述、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3.拓展教学资源:除了课本,还可以利用纪录片、科普文章、网络资源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生态文明认知。

4.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生态保护区、环保机构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态文明的成果,提高他们的环保实践能力。

三、历史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案例以“古代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制度、生态保护理念和实践。

通过对比现代与古代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效果评估与反思历史生态文明教育应注重效果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收集反馈,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和环保意识的变化。

同时,教师也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素养。

教师应深入挖掘历史中的生态文明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形成对生态文明的全面认知。

同时,教师应注重效果评估,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关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培养出具有生态意识的未来公民,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总结

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总结

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总结自2024年年初开展以来,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果。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推动学校环境改善和教学方式创新。

下面是该活动阶段的总结报告。

一、活动目标“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的目标是通过环境教育、生态课堂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习惯,实现学校内外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内容1. 环境教育推广我们组织了环境教育课程,对整个学校师生进行了环保知识宣传和意识培养。

通过多种途径,如开展环保讲座和展览、举办环保主题活动等,激发了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并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2. 生态课堂建设我们将大力推进生态课堂建设,通过课堂改造、家校联动等方式,打造符合绿色生态理念的教室环境。

在教室内引入更多绿植,使用环保材料装修,配备节能设备等,为学生创造一个绿色、舒适的学习空间。

3. 教学方式改革我们积极探索和推广绿色、创新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教育APP、在线教学平台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成果在活动推进的几个月里,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学生环保意识提高通过环境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认识到自己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 教室环境改善生态课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经过改造的教室环境更加绿色和舒适,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和专注学习。

3. 教学方式创新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他们更喜欢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更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1. 资金不足生态课堂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学校的经费有限,无法满足全部需求。

绿色课堂教研活动(3篇)

绿色课堂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绿色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绿色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了提高教师绿色课堂教学能力,推动绿色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开展,我校决定开展绿色课堂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绿色课堂教学能力,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融入环保理念。

2. 推动绿色教育在学校的普及和深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绿色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活动内容1. 绿色课堂理论讲座邀请环保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绿色课堂理论讲座,帮助教师了解绿色教育的内涵、特点、意义以及绿色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2. 绿色课堂观摩课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绿色课堂案例,分析课堂教学中环保理念的融入、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学生的参与度。

3. 绿色课堂教学研讨分组进行绿色课堂教学研讨,教师们针对观摩课案例,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绿色课堂实践课组织教师进行绿色课堂实践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融入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绿色课堂优秀案例评选对参与绿色课堂实践课的教师进行评选,评选出优秀绿色课堂案例,并进行推广。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开展一次活动。

2.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教室。

3. 活动流程:(1)第一周:绿色课堂理论讲座。

(2)第二周:绿色课堂观摩课。

(3)第三周:绿色课堂教学研讨。

(4)第四周:绿色课堂实践课。

(5)第五周:绿色课堂优秀案例评选。

五、活动评价1. 教师对绿色课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绿色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 学生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情况。

4.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情况。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绿色课堂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绿色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绿色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绿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文彬从2007年开始,我校进行了《小学生绿色生态教育研究》的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发现了大量的问题,很多的时候感觉学校的科研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鉴于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在2008年上期末的时候,反思形成以下一些意见。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与目标1、绿色生态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绿色生态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旨在通过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从而关注环境的变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一项目自90年代后期进入我国,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国家组专门成立了全国绿色生态教育工作委员会,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长期以来坚持“以育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办学宗旨,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形成了学生民主化自我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英语教学等办学特色,在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近年来我校以此为契机,把构建一套能体现我校办学目标和鲜明教育特色的绿色生态学校课程作为学校“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工程来抓,以推进我校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生态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根据学校现状和绿色生态教育项目的理念,作为中国首批绿色生态教育学校,我们有能力整合现有的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并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的绿色生态校本课程,以落实绿色生态(绿色生态)的教育内容,以实现以下总体目标:1、提高我校教师进行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和能力,树立新的教育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

2、培养我校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有关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形成有关绿色生态的科学意识与相关能力。

3、培养具有主体精神与相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相应能力的新一代公民。

“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追求高效、生动且富有内涵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其中,“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这一理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探索。

所谓“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并非是简单地回归原始的教学方式,而是强调一种自然、真实、和谐且充满生命力的教学环境。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创造者;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实践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时,我首先注重的是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课程中,我不会一开始就给出严格的定义和公式,而是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物体,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这些物体所具有的几何特征。

有的学生会提到书本的形状像长方体,有的会说篮球是球体。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思考,而不是被生硬地灌输知识。

同时,我也会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入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授比例的概念时,我会以做蛋糕为例。

假设一份配方需要 2 个鸡蛋和 3 杯面粉,现在要做两倍分量的蛋糕,需要多少鸡蛋和面粉?这样的例子既贴近生活,又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互动方面,我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小组讨论是常用的方式之一,让学生们针对某个数学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比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我会给出一组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让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表的绘制,并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能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有时候,学生们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存在困难,比如函数的概念。

尽管通过实际例子进行了讲解,但仍有部分学生感到困惑。

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对于理解较慢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例子,帮助他们突破难关。

幼儿园绿色生态教育案例: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绿色生态教育案例: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绿色生态教育案例:探索与实践近年来,绿色生态教育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如何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中。

而在幼儿园阶段,绿色生态教育的实践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将从一个幼儿园的案例出发,深入探讨绿色生态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探索与实践。

1. 创设自然环境教育场所在绿色生态教育中,创设一个自然、开放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某某幼儿园通过重新规划教学环境,将室内外环境打通,创设了一个开放式的自然环境教育场所。

这个场所中有种植区、水域区、动物区等不同的自然元素,为幼儿提供了观察、探索自然的机会。

2. 整合自然元素课程除了创设自然环境,某某幼儿园还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课程中。

他们开设了“种植小达人”、“小小观察家”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让幼儿亲身参与到植物生长、动物特征等实践中,从而增强他们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3. 培养环保意识在绿色生态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

某某幼儿园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他们还邀请了环保志愿者到校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从小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4. 与家长共同参与除了学校的努力,家长的参与也是推动绿色生态教育的重要力量。

某某幼儿园通过举办“亲子植树节”、“家庭环保日”等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共同感受自然的美好,并且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个人观点与理解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某某幼儿园在绿色生态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他们从创设自然环境、整合自然元素课程、培养环保意识以及家长参与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生态教育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绿色生态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只有让孩子从小就建立正确的环保观念,才能让他们成为未来真正的环保行动者。

结语以上便是某某幼儿园绿色生态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案例。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绿色生态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际落地。

绿色研学教学实践(3篇)

绿色研学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绿色研学教学实践。

绿色研学教学实践是指以自然、生态、环保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文将围绕绿色研学教学实践的意义、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绿色研学教学实践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研学教学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环境问题,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绿色研学教学实践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素养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绿色研学教学实践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4.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绿色研学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生态、环保资源,从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拓宽视野。

三、绿色研学教学实践的内容1. 自然生态类(1)植物认知:认识各种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用途等。

(2)动物观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3)生态环境调查:调查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了解其保护现状。

2. 环保教育类(1)垃圾分类: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垃圾处理方法。

(2)节能减排: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学习节能减排的方法。

(3)水资源保护: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习水资源保护措施。

3. 传统文化类(1)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2)历史遗迹:参观历史遗迹,了解我国历史。

实践教学总结绿色生态(3篇)

实践教学总结绿色生态(3篇)

第1篇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参与绿色生态建设的实践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环保知识,还亲身体验了绿色生态建设的实际操作,现将本次实践教学总结如下: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绿色生态建设。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绿色生态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我校特举办此次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绿色生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参与绿色生态建设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热情,为我国绿色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三、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邀请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绿色生态知识,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内容。

2.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让学生直观了解环保工作。

3. 绿色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家园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课题研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绿色生态课题研究,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四、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绿色生态知识,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 课堂教学: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绿色生态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

3.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让学生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

4. 绿色志愿服务:学生分组参加社区环保活动,亲身体验环保工作。

5. 课题研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课题进行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五、活动成果1. 学生环保意识明显提高,认识到绿色生态的重要性。

2. 学生掌握了绿色生态建设的基本知识,为参与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3. 学生积极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4. 学生课题研究成果丰硕,提高了科研能力。

六、存在问题1. 部分学生环保意识薄弱,对绿色生态的认识不足。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教育部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了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

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入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以促进学生形成绿色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本文将探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首先,历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的引入和融入。

历史教学不仅是传递历史知识的过程,更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思想进行综合性解读和评价的过程。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如环境保护运动、水利工程建设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此外,还可以结合历史人物的生态行为,如李时中治理河务和土地整治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其次,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方式。

生态思维是一种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思维方式,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思维。

例如,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应对之道,培养学生的绿色发展观念和环保技能。

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再次,历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生态道德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尊重和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例如,对于历史上的破坏环境的事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进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形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价值观。

最后,历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行为习惯。

生态行为习惯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习惯,包括节约能源、减少废物、环境友好出行等。

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总结

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总结

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总结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我校自2024年起开展了“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

首先,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聘请了一些生态环保专家和志愿者来为学生们做专题讲座。

通过专家们的讲解,学生们了解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讲座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展示一些可回收再利用的手工制品,激发了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兴趣。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注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入。

通过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寓教于乐地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选取了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科学课上,老师进行了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在学校环境建设上,我们也下了一番功夫。

学校成立了一个环境保护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绿化活动。

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清理了校园里的垃圾,种植了一些绿植,让学校呈现出更为整洁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学校的环境质量,也提高了学生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在推进活动过程中,我们还追求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家庭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进来,一起学习和讨论环境问题。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家庭环境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从中汲取了行动的力量。

同时,我们还与社区保护组织合作,共同开展一些环境保护项目,通过社区活动,将生态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总的来说,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

通过专题讲座、课程设置、学校环境建设和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我们培养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的热情。

幼儿园绿色生态课程方案:生态教育与实践

幼儿园绿色生态课程方案:生态教育与实践

幼儿园绿色生态课程方案:生态教育与实践1. 前言幼儿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生态教育作为当下热门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设计一套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绿色生态课程方案,既是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一项重要实践。

2. 生态教育的意义在幼儿园阶段,生态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观察、感知,并通过亲身参与亲近自然。

这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促使他们爱护自然,培养良好的生态习惯。

3. 幼儿园绿色生态课程方案在设计绿色生态课程方案时,我们需要从简到繁地着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孩子近距离地感知自然环境。

这可以通过室内外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的亲近自然活动,如家庭园艺、种植小苗、小型植物园游览等。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对自然有更深的了解和体验。

4. 实践中的生态教育通过生态教育的实践,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参与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了解环保知识、学习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还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天气变化、动物生活习性等方式,激发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5. 总结和回顾在整个绿色生态课程方案中,我们不仅希望孩子们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更希望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培养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生态教育的实践,我们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促使他们成为未来的环保守护者。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来说,生态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会尊重和热爱大自然。

我认为在幼儿园阶段,设计一套贴合幼儿成长特点的绿色生态课程方案至关重要,并且对孩子们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知识的文章中,我将更详细地阐述幼儿园绿色生态课程方案的设计原则和具体内容,让读者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和启发。

在文章中,我将多次提及幼儿园绿色生态课程方案这一关键词,以突出重点,让读者更易于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总结

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总结

2024年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阶段总结自从2024年初启动以来,高中“绿色生态课堂”推进活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我们的学校成功地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以下是本阶段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组织在活动组织方面,我们建立了以教职员工为核心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位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活动进展情况,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和目标,并监督活动执行情况。

同时,我们与环保组织、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组织各类宣传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绿色生态教育。

二、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学生对绿色生态的认识和意识,我们在校园内进行了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海报、展板、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学校范围内的绿色生态知识竞赛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了解了绿色生态的内涵和意义,并开始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

三、课堂教学我们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各门主课的教学中,通过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地理课上,我们组织了户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环境的美丽和脆弱;在化学课上,我们设计了实验项目,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成分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语文课上,我们组织了写作比赛,让学生发表有关环保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这些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还培养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四、学校管理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生态教育,我们在学校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首先,我们成立了环保学生社团,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并倡导学生以身作则,成为环保的模范。

周睿浅谈生态化历史课堂教学

周睿浅谈生态化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生态化历史课堂教学作者:周睿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构成一个教育微观生态系统,教师、学生是其中的重要生态因子。

根据生态学的理论:任何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因子都会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自由的生长发展。

因此,要建构和谐的生态化历史课堂,就应是教师、知识、学生共振共生的整体提升,让师生在良好的条件下,和谐、快乐、自由的生长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组织引导学习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我依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

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认知速度学习,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自由的说,自由的做,通过学生自发的自由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教师积极的情感参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办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的愉快或悲惨,……。

”教师的态度和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

在走进教室前,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情绪,以一种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情绪感染情绪,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的开题报告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的开题报告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的开题报告
一、题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二、研究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变得严峻。

教育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历史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

中学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历史教学来掌握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实现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1.探究生态环境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2.分析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生态环境教育在历史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3.研究生态环境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环境意识的提升。

四、研究内容:
1.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的概述。

2.生态环境教育在历史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3.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4.中学历史教学中生态环境教育的评价。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教育理论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

2.调查问卷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查。

3.实证研究法:选取某所学校的中学生进行对比研究,检验教育模式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影响。

六、预期成果:
1.揭示历史教育与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在联系和必要性。

2.提出中学历史教学中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教学模式变革提供参考。

3.评价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并提出完善的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生态绿色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黄陈2014.09/课堂教学【内容摘要】教师利用简单教学工具实施课堂教学,这就是“原生态绿色课堂”。

采用哪些有效措施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这是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法、课堂结构、评价等方面给力,科学设置教学目标、注重筛选教学方法、合理调节课堂结构、优化课堂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原生态课堂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索所谓“原生态绿色课堂”,是相对现代多媒体课堂来说的。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之后,其丰富的声光电信号给课堂带来巨大改变,课堂教学气氛热烈起来,教师运用课件将大量信息带进课堂,教学也呈现鲜明色彩。

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需要占有教师相当多的课前准备时间和精力,如果随便下载现成课件,势必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何况一些学校还不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

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要凭借简单的教具,像挂图、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

如何提高“原生态绿色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和探索效果,已经成为我们需要直面的课题。

一、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体现施教的层次性课堂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一般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不仅规定教学任务和达成度,对教学过程、教法选择、教学行为都起到重要影响。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教材内容目标达成,忽视学生学习背景和学力差异,这种“一刀切”吃“大锅饭”的目标设计当然存在缺陷。

新课改要求学生学习主体回归,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和个性差异性,制定层次感较强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

“原生态绿色课堂”由于缺少多媒体支持,课堂容量较小,直观性也较差,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更需要注意分解整合目标资源,设计全面细致科学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提供可行性教学指南。

在学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对学生实际进行排查分析,特别是对一些学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排队。

最后根据新课改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相关史实,掌握古代中国君主体制的相关知识,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根据教材资源内容分析时代背景,了解一些历史概念,引导学生根据挂图、引文等材料,分析政治制度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历史专制主义的发展规律,古代政治制度对历史发展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对现代历史形成产生哪些有益的启示。

在这个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由于需要针对“原生态绿色课堂”的特点,教师特别突出了三维目标设置的可操作性和层次性,不管是知识能力目标,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都与学生接受实际和学力差异有直接关联。

不同学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找到学习的方向,也可以体验目标达成的快慰。

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与“原生态绿色课堂”教学有较高契合度,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注重筛选教学方法,体现教法的多元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这是对教学方法的科学总结。

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采用“原生态绿色课堂”教学,教师在教法选择上存在一定局限,但并不是说课堂教学只能选择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式教法,或者划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具体接受能力,为学生学习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感知教材,并掌握相关重点内容,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是“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第一部分。

这部分学习重点是掌握“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等相关内容。

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体会,先组织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阅读,并将重点内容进行标记;然后分组进行讨论,重点明确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特别是鸦片战争的影响和侵华程度是如何不断加剧的;最后,为加深学生印象,教师组织学生模拟几个条约签订现场,分配角色,进行相关表演。

虽然学生有些不严肃,场面上的气氛不是很和谐,但学生对这样的活动还是非常热衷。

教师还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任务,就是做一些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为“这几项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教法的改进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师不用多媒体声光电技术,也一样可以有所作为。

像这位教师设计签订条约现场的做法就值得肯定,学生饰演历史人物,可以让历史画面再现,这要比看多媒体视频更强烈,学生的记忆也会更深刻。

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这是实践活动,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历史,而且还能够受到更多方面的教育。

三、合理调节课堂结构,体现过程的实用性课堂结构是指课堂内容设置和环节设置,传统教学基本是教师讲解要占据大部分时间,学生背诵相关内容之后,也就没有其他安排了。

由于“原生态绿色课堂”没有多媒体操作,师生互动主要通过教师讲解提问学生回答来完成,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又要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上去。

因此,教师要注意调节课堂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科学分配教学精力,尽量体现“读、讲、思、议、练、记”的有效结合;教师要注意控制讲解时51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个性化初探福建省三明市二中田民轩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提升合作探究学习比重,留下宽裕练习时间,这对巩固所学有重要作用。

《伟大的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

教师没有讲解太多,而是组织学生进行大讨论,对这段历史进行客观评价。

特别对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进行相关探讨。

然后用加大篇幅让学生搜集抗日战争相关材料,对全民抗战的重要性进行探究。

最后让学生对相关练习题进行处置。

整节课学生阅读5分钟、教师讲解15分钟、学生谈论10分钟、学生练习10分钟,教学目标展示、教师导入、课堂小结等占据10分钟。

从课堂结构安排情况看,教师讲解时间被控制在15分,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放给学生自学、合作学习、探究练习,这样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也是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虽然没有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但“原生态绿色课堂”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四、优化课堂评价体系,体现激励的高效性教育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

“原生态绿色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采取有效手段,用评价中的激励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

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书面检测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要注意扩大其评价范围,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动力。

如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小组谈论情况、社会调查情况、编制历史小报情况等等,都可以成为评价学生的内容。

《辛亥革命》学习后,教师要对所学内容进行评价。

首先要进行的是书面检测。

检测内容很特别。

评价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道问题,“阐述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要求每一个成员完成其中一部分。

评价二:抽签口头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内容。

评价三:开展辩论会。

辩题为:辛亥革命胜利、失败论。

评价措施比较全面详实,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评价效率自然是大好。

“原生态绿色历史课堂”和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有本质区别。

在课堂教学目标上要体现层次性,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体现多元性,在课堂结构上要体现实用性,在课堂教学评价上要体现高效性。

还要根据新课改要求精神,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

这样才能赢得“原生态绿色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和探索的主动和高效。

参考文献[1]凤妮.“原生态课堂”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11(14).[2]王俊,高寿平.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1).[3]仇世林.构建高中历史“思维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太多的学生个性,最终培养出了一大批只会盲从,无甚创造力的学生:不敢轻易向权威挑战,而屈从于所谓的书本的权威、老师的权威,甚至沦为应试教育的复制品。

诺贝尔奖金设立以来与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科学家无缘或许可以从某一侧面加以验证。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发展个性化的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同发展。

一、个性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初探“个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古今中外对“个性”的定义尚未完全成熟。

就心理学方面而言,我国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个性,也可称人格。

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而被西方国家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是美国人奥尔波特的个性定义———“个性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

而社会学家更注重把人的个体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研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就这点而言,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之作用于社会,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丰富多彩,同时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更加丰满。

无论是将心理学上的个性概念还是将社会学家认同的个性概念推演到我们以往的高中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过去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我们以住的高中历史教学,秉承了几十年来形成的一贯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因为高考的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了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于题海战术,在“满堂灌”的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少,同时给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的余地也不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

另一方面,教材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脱节较明显。

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多为一些枯燥的历史史实,使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

这两方面的原因,从个性心理加以分析,将会扼制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好的、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向良性方向发展。

目前的历史新课标,多家出版社以此为据出版了形式各异的学生用书。

以我们学校目前所使用的人民版为例,必修模块注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