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二、赏析选择题:1、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阅读鉴赏题 考点汇总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鉴赏题考点汇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创作背景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而南宋朝廷在播迁之后,仅能自立,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1. 内容主旨:这首词上片忆旧,下片抒怀,问人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落寞孤寂的情怀。
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1分)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2分)③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
(1分)3. 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4分)答:①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③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答对其中两点即给4分,答题意思对即可)。
4 .这首词的上下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是记叙和议论(抒情),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5.请描绘“长沟流月去无声”的景象。
答:月光照着桥下的流水,长长的流水静静地流去。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习题及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二、赏析选择题:1、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
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解析】D 此诗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旷达和解脱没有。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以回忆洛中旧游起笔,首句写聚会英才,作豪爽语,为全诗奠定悲壮的基调。
B.“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造语更为生动、奇巧,巧妙地唱叹出令人难忘的往事。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答
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睛。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齐,洛阳人。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进士,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
宋室南渡后,累官至参知政事。
(1)请描绘“长沟流月去无声”的景象。
(2分)
(2)“二十余年如一梦”,词人感慨;“闲登小阁看新睛”,词人感慨;“渔唱起三更”,词人感慨。
(4分)
参考答案:
6.(1)月光照着桥下的流水,长长的流水静静地流去。
(2)时光飞逝(盛衰兴亡)豪英零落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答对一个空2分,二个3分,三个4分)。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带解析1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带解析1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宿翠微寺(唐)马戴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3)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5.诗歌鉴赏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1)池边:一作“池中”。
(2)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练习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练习题库1.下列对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是回忆,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A.全词上下片都以写回忆为主,描写了词人往昔在家乡与朋友一次宴饮的场景。
B.“杏花”一句,既点明了宴饮的时节,又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婉、绮丽的面面。
C.下片的“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两句,表达了词人经历国家及自身沧桑变化的伤感。
D.全词抒情含蓄,情景交融,令人印象深刻。
2.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D.此诗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
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3.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下片的第一句直抒胸臆)A.词中的“往昔”和“三更”很好地呼应了词题“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B.“杏花”一句,既点明了宴饮的时节,又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婉、绮丽的画面。
C.“闲登小阁看新晴”一句点题。
“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回忆中的事与目前处境联系起来。
D.全词抒情含蓄,情景交融,令人印象深刻。
4.下面对本诗内容赏析错误..的一项是(C“下片是由回忆到现实而引发的感慨,“直截了当”错)A.上片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B.词的上片构建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词人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作者】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以诗著名,有《简斋集》;词虽然不多,但大都语意超绝,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有《无住词》,收词18首。
【背景】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而南宋朝廷在播迁之后,仅能自立,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赏析】上片忆旧。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
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
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
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赏析习题及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作者】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以诗著名,有《简斋集》;词虽然不多,但大都语意超绝,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有《无住词》,收词18首。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赏析】上片忆旧。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
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
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
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
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
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
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考阅读赏析试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考阅读赏析试题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2.主旨、情感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抚今追昔、伤时感世,抒发作者对国家沧桑的悲痛和知交零落的孤寂以及自我排解的旷达之情。
3.请自选角度赏析词的上片相关词句的表达效果。
答:示例一(表现手法):运用了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构成了一幅人与景、情与境相谐和的优美游乐图,描写出词人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表达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示例二(意境):诗人选取了午桥、流水、月影、杏花、笛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恬静欢愉的夜晚宴饮图景。
“长沟”三句写群英会的环境,用环境的静谧与幽美,烘托与会者的雅趣和逸兴。
选择杏花、笛声两个意象描绘了词人往昔在洛中与朋友在杏花疏影里吹笛的图画,营造淡雅的情调和忧伤的氛围,寄托了词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
示例三(修辞手法):“长沟流月去无声“,双关,既是写当时之景,又隐含着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之意,含蓄表达了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的感叹。
示例四(语言):用语质朴自然,不见矫揉造作之迹。
“杏花疏影”写所见,“吹笛到天明”写所闻,视听结合,有声有色,很有雅致。
示例五(结构):承上启下,仰承“忆昔”,是对“昔”的具体描述;下启“一梦”,与之构成鲜明的对比。
4.请自选角度赏析词的下片相关词句的表达效果。
答:示例一(结构):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作者】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以诗著名,有《简斋集》;词虽然不多,但大都语意超绝,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有《无住词》,收词18首。
【背景】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而南宋朝廷在播迁之后,仅能自立,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
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
《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的阅读答案与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的阅读答案与赏析[南宋] 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绍兴五年)陈与义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追忆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国之前)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洛中与好友们游乐的往事。
②午桥:在北宋河南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陈与义:两宋重臣,生于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历靖康之难。
绍兴五年(1135)五月,作者因病辞官,寓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
②新晴,雨过初晴的月色。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描绘出“旧游”中怎样的美好情境?请作简要分析。
(2)全词如何围绕“闲”的心绪,发出怎样的感慨?(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4分)(4)请从语言、意境、结构中任选两个角度,赏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5)请简要分析此词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
(6)词的上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下片“闲登小阁看新晴”表达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分)(7)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①动静结合。
②借月色迷蒙、疏影斑驳和豪英坐饮、流水无声、笛声阵阵来构成一幅人与景、情与境相谐和的优美游乐图。
动静结合:碧空中,月色迷蒙;花丛中,树影斑驳(静);午桥上,豪英坐饮(动);长河中,流水无声(有动有静);杏花里,笛声阵阵(动)。
构成一幅人与景、情与境相谐和的优美游乐图。
(2)从洛阳旧游到现今偏寓江南(湖州)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从昔日与豪英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
(一)诗歌鉴赏(6分)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睛。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1.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
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12.这首词的上下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
是和,全词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 分)
答案:
【解析】D.此诗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旷达和解脱没有。
记叙和议论(抒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古代诗歌阅读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①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陈与义: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杰出诗人。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46岁。
②午桥:在北宋河南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14. 以下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阙由“忆昔”引出,首句写英才聚会,午桥痛饮的盛况,照应题目中“忆洛中旧游”。
B.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画面清丽,如在眼前。
C. “二十余年如一梦”,既指洛中旧游之美事如梦,也指国破家亡带来的空幻之感。
D. 结尾写“渔唱”,委婉表达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及归隐的情绪,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15. 本词写了“忆旧游”的情景和感受,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也写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试比较两者有何不同。
【答案】14. D 15. (1)人物情景:陈词所写是“桥上饮”的“豪英”;毛词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学少年”。
(2)情感感受:陈词抒写的是“忆昔”引发的国破家亡的伤感;毛词抒写的是“中流击水”的豪情。
(3)总之,陈词是中年之作,有暮气;毛词是青年之作,有朝气。
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一定要做好准备,若像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雄心,也终将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总结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出对历史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赞宋荣子说,大家都称赏他,他也不会更加勤勉、更加努力;大家都批评他,他也不会沮丧不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七、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①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陈与义,两宋重臣,生于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历靖康之难。
绍兴五年(1135年),作者因病辞官,寓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
19.“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主要运用______手法,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上承“_____”,下启“一梦”。
20.此词情感复杂,试结合整首词加以分析。
19.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忆昔
20.①对美好往事的深切怀念。
上片忆洛中旧游,追忆中的往事是美好的,有长沟流月仙境般的明净和幽寂环境,有“吹笛到天明”的闲情雅兴。
②对二十年风雨颠沛、知交零落的个人身世的孤寂和伤感。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坐中多是豪英”,但是如今“豪英”已不在,作者抚今追昔,信感伤感。
③对人事、历史之沧桑的感慨,“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
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及功业未成的惆怅。
④看透盛衰兴亡的世事以后闲适旷达之情。
作者最后“闲登小阁看新睛”,听“渔唱”,表达了一种看破红尘的旷达之情。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练习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练习题库1.下列对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是回忆,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A.全词上下片都以写回忆为主,描写了词人往昔在家乡与朋友一次宴饮的场景。
B.“杏花”一句,既点明了宴饮的时节,又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婉、绮丽的面面。
C.下片的“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两句,表达了词人经历国家及自身沧桑变化的伤感。
D.全词抒情含蓄,情景交融,令人印象深刻。
2.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D.此诗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
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3.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下片的第一句直抒胸臆)A.词中的“往昔”和“三更”很好地呼应了词题“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B.“杏花”一句,既点明了宴饮的时节,又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婉、绮丽的画面。
C.“闲登小阁看新晴”一句点题。
“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回忆中的事与目前处境联系起来。
D.全词抒情含蓄,情景交融,令人印象深刻。
4.下面对本诗内容赏析错误..的一项是(C“下片是由回忆到现实而引发的感慨,“直截了当”错)A.上片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B.词的上片构建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词人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阅读鉴赏题汇总(含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阅读鉴赏题汇总(含答案)《XXX,忆洛中旧游》XXX与XXX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XXX。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XXX。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内容主旨:这首词上片忆旧,下片抒怀,问人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落寞孤寂的情怀。
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XXX”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1分)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XXX的动景,(2分)③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
(1分)3.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4分)答:①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②从昔日与XXX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③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答对其中两点即给4分,答题意思对即可)。
4.这首词的高低片运用的首要表达方式分别是记叙和议论(抒情),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亡的沉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5.请描绘“长沟流月去无声”的景象。
答:月光照着桥下的流水,长长的流水静静地流去。
时光飞逝XXX落功业无成。
6.“二十余年如一梦”,词人感慨时光飞逝(盛衰兴亡);“XXX看新睛”,词人感慨XXX零落;“渔唱起三更”,词人感慨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7.下面对本诗内容赏析错误的一项是(C)A.上片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B.词的上片构建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词人那种充满XXX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C.下片第一句中,词人直截了当地点明了自己坎坷的命运与国破家亡密不可分。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
晏几道《临江仙》阅读习题及答案
导语:做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课外知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下面是晏几道《临江仙》阅读习题及答案,欢迎同学们过来了解。
临江仙①【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释】①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译文】晏几道《临江仙》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晏几道《临江仙》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
去年那春残时节的恼人情思又涌上心头。
我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
记得初见小蘋时,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
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
当时在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阅读训练及答案】(1)前两句中的“____”、“_____”,凄寂之景无人可知。
(楼台高锁帘幕低垂)(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中的“____”、“____”,境极美:“人独立”、“燕双飞”,“____”极苦。
(落花微雨情)(3)词的上片以幽情奇绝的景境描述为下片做了巧妙铺垫。
于是,词的下片便直接转入____。
(忆人)(4)下片以“记得”二字领起,写出诗人对歌女“小蘋”的追忆。
在作者的记忆之中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小蘋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她穿着双叠“心字”形领口的轻赏罗衫。
她为诗人弹奏着琵琶,悠悠的琴声之中寄托了“小蘋”无限的“相思”。
)下载文档。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原词】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二、赏析选择题:1、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
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解析】D 此诗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旷达和解脱没有。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以回忆洛中旧游起笔,首句写聚会英才,作豪爽语,为全诗奠定悲壮的基调。
B.“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造语更为生动、奇巧,巧妙地唱叹出令人难忘的往事。
陈与义《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①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②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小阁:指杭州青墩镇僧舍“无住庵”中的楼阁,是词人晚年的居所。
②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洛阳人,诗尊杜甫,后期之作沉郁雄浑。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紧扣词题,着重忆旧。
先写群友共饮,再写吹笛天明,可见词人当年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B.“杏花”两句,尽显当年的良辰美景成心乐事,顺承上文追忆,引出下片感慨,令人击节赞赏。
C.“闲登”句中的“闲”字,与苏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字一样,均为了展现悠闲的心境。
D.结尾两句,把古往今来的人间万事,融入午夜的渔歌声中,意境苍凉,以旷达语出之,寄慨无穷。
15.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4.(3分)C15.(6分)①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眷恋。
上片追忆与朋友们一起“午桥桥上饮”的欢乐场景,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与怀念。
②对时光易逝、知交零落的忧伤与感慨。
下片写“二十余年如一梦”,时光消逝,朋友阔别,故而“此身虽在堪惊”,充满了伤感。
③对家国沧桑变化的悲凉叹息。
词人生于两宋交替之际,且有杜甫之风,晚年客居杭州,可推知词中有家国之恨、身世之慨。
④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怅惘。
“闲登小阁看新晴”一句,外在的闲适旷达,遮不住内心的苍凉悲怆,充满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怅惘。
⑤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慨叹。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两句于历史的高度,于渔歌声中生发出深沉的历史慨叹,引发读者的共情。
(每点2分,情感1分,分析1分。
写出任意3点即可,共6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睛。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1.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
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12.这首词的上下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
是和,全词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 分)
答案:
【解析】D.此诗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旷达和解脱没有。
记叙和议论(抒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